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賞析電影主題曲

賞析電影主題曲

發布時間: 2022-11-12 21:50:44

A. 賞析[因為愛情]

因為這是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主題曲,所以賞析這首歌一定要結合電影的劇情。

電影敘述了三種可能發生在《將愛情進行到底》之後的結局。

第一版結局:理想篇
楊崢和文慧都成為了人們理想中的「模型」,即便是理想的,也並不會完美無缺。也可能因為太理想了,就開始忽略了真正在乎的東西。7年的時間,再堅固的愛情也出現了裂痕。「全班唯一沒有離婚的人」像神話一般的不真實感。生活在一起7年的人,竟不曾發現她的改變。這竟然就是整部電影中「最完滿的結局」。這都歸功於現實的殘酷、社會的浮躁。好在雙方都願意為這段感情繼續付出,才真的將愛情進行到底。之所以把最完滿的結局放在第一段,也可能只是為了襯托現實與夢想的落差吧。

第二版結局:現實篇
如果你也是走進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你會感受到整個放映廳的氣氛——欲哭無淚。張一白不再是12年前那個初出茅廬,說著「你們都是老演員,看著演就行了。」的青澀導演。第二段故事從頭到尾將「諷刺」運用到了極致,而現實也著著實實就是這樣的諷刺。曾經轟轟烈烈的校園愛情算什麼?最後不還是落得為了以解乾柴烈火般的寂寞,落得如此狼狽不堪的下場?大學時的清純哪去了?早就被殘酷的現實榨取的不剩下一絲一毫。每一段令人心酸的現實,都用了一種極度黑色幽默的手法渲染。起初你也許會笑,但是這種笑聲隨著劇情的推移越來越無力,甚至會讓你笑到流淚。每一絲「幽默」都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就像楊崢再次翻越鐵門,卻因為西服被掛在上面一樣。青春被帶走了,曾經的愛情也一並抹去。「還能怎麼樣?還想怎麼樣?」留下的是懷念?是遺憾?好像也模糊了……

第三版結局:釋懷篇
比起前兩版結局,第三版顯得不溫不火。既不是對夢想的無邊浮誇,也不是現實的極度殘酷。而是趨於兩者之間,對原著故事的延伸。12年前,文慧在等楊錚的電話。12年後,楊崢在等文慧的電話。曾經美好的校園愛情,終究承受不了命運的沉重。12年後的文慧,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即便生活中的不順,讓她對曾經的美好產生了嚮往。但是誰不曾對過去的美好有過留戀?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有些東西一旦改變,就再也無法回到原點。當12年後的文慧再次聽到大海的聲音,當12年後的你我再次聽到《等你愛我》。夢圓了,願了了,一切都釋懷了……

12年後的《等你愛我》,12年後的《因為愛情》:
起初伴隨著不斷放出的電影預告片,這兩首歌不斷重復聽到。但是也只是覺得好聽,並沒有更多的感受。甚至12年後陳奕迅重新演繹的《等你愛我》,在少了那份高亢之後,更是讓我無法接受。
但是包括我在內,在許多人走出電影院之後,也開始能重新體味歌中的心情。12年後的《等你愛我》如何還能找回那曾經激情?現實就是這樣。剛剛等了12年,就已經變得這么狼狽不堪。已經等了12年,人生又有幾個12年可以等?12年後的愛情,還有什麼樣的夢能讓你再等12年?12年,累了,疲憊了……
「因為愛情,在那個地方。依然還有人在那裡游盪,人來人往。」
12年後,若你找不到過往愛情的蹤跡。翻出那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你們的愛情。她就在那個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影像,就像一首永不停息的回憶,在那個角落地重復詠唱。詠唱那逝去的青春,那逝去的愛情。

我不知道當《因為愛情》響起的時候 有多少人不自覺流淚。十二年前,我對愛情的渴望,就是看到接吻時捂住卻漏著一道縫的眼睛。而十二年後,經歷了自己的愛情,不想去細細的整理這么多年,跟我有關的愛情,甚至在想,愛情有沒有來過我的身邊。我現在的感覺,是徹頭徹尾的傷感,一遍一遍的聽著《因為愛情》,腦中空白一片,只是覺得,不管如何,我走過的青春,已經抓不住了,甚至,無法再回頭多看一眼...

PS.很喜歡電影中穿插的采訪。像電影一樣寫實,而卻又多了一分溫馨。

B. 《悲慘世界》主題曲《look down》的賞析。

look down 反應了犯人們暗無天日的生活和冉阿讓因為偷一塊麵包就被囚禁19年的悲憤心情,以及犯人對像奴隸一般的生活的不滿!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社會現實:「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作者要繪制的就是那個時代中窮人悲慘生活的畫卷

C. 電影《神話》主題曲《無盡的愛》音樂分析

好聽

D. 1963年電影《怒潮》中插曲《送別》賞析

歌詞: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農友鄉親心裡亮,隔山隔水永想望

送君送到大樹下,心裡幾多知心話

出生入死在一起,風里浪里共甘苦

半間屋前川水流,君的友誼才開頭

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劍能斬愁

送君送到江水邊,知心話兒說不完

風里浪里你行船,隔山隔水望君還

註:電影《怒潮》主要表現大革命低潮時,工農運動的艱難發展。這首主題歌,幼時看過電影,聽過歌唱。歌詞朴實真誠,娓娓道來,充滿深情。曲調舒緩,如山澗小溪,淳淳流入心田。歌中兩位革命兄弟深情送別,一唱三嘆,表達了濃濃的情誼。時隔幾十年,印象深刻。只不過以前只知道旋律優美抒情,只能簡單哼唱幾句。今天從網路上搜到歌詞,也算是對流金歲月的一次回望吧。原唱孟貴彬,後經刀郎翻唱,讓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又重溫經典,接受紅歌熏陶。尤其是60、70後的人,只要熟悉的旋律想起,就會勾起一段難忘的回憶。歲月流逝,經典詠流傳。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重溫紅色經典。

E. 鑒賞電影末代皇帝主題曲

主題曲是戴維伯恩的《Main Title Theme》
戴維伯恩運用了大量的電子音色,旋律大都採用了中國五聲調式,段落較短小,富有趣味,多用於影片情節相對輕松爛漫處。最著名的一段《Main Title Theme》。是影片的片頭曲:幾聲中國鼓的鼓點過後,引出叮咚作響的馬林巴,打擊樂成為全曲交織的背景,而後慵懶的小提琴旋律綿綿地的搖曳出來。
不斷的圍繞著3、5、2、6、1幾個音反復。聽起來有一股搖曳生姿的東方風情,主題演奏過後,又加入了中國笛子和彈撥樂的音色,旋律較前面稍有變化:變得更加緊湊,富有舞蹈性。整首曲子曲調比較平穩,節奏統一,但音樂富有層次感,音樂織體逐漸加厚。這首曲子在典雅幽遠的宮廷韻味中。帶著一種由西方人眼光看待中國文化時,特有的想像力與神秘感。一首《Main Title Theme》拉開了電影《末代皇帝》的序幕。另外,在影片開始後30分鍾處,溥儀和久別的親生母親及第一次見面的親弟弟溥傑在皇宮相見時也用了這段音樂做背景。《Wind,Rain AndWater》是一首清幽曼妙。富有趣味的電子音樂,其中也不乏中國民族樂器的音色。按照音樂的風格和配器特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比較輕巧活潑。以手風琴和古箏音色為節奏背景和低聲部,採用三拍子的節奏。旋律聲部使用了《Main Title Theme》的主題,其音色清脆剔透。影片22分鍾處,眾人哄幼年溥儀洗澡時使用了這段音樂,極富幽默感。第二部分節奏變成了四拍子。採用了一系列琶音作為聲部支撐,旋律聲部依然是取自序曲的主題,為弦樂和吹管樂的相互交織。這段音樂用於影片1小時10分鍾處,烘托少年溥儀和眾人玩猜人游戲時沉醉愜意的心情。
負責為本片作曲的有三個人:中國的蘇聰、英國的戴維伯恩(Dadid Byrne)、日本的坂本龍一(Ryuichi Sakamoto)。三人的出身和音樂風格各異,但在影片中卻體現出了東西方文化撞擊之後水乳交融的神奇效果,為這一部從西方人觀點拍攝的東方電影找到了一套合適的配樂。全片以大氣派的管弦樂和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主題旋律變奏音樂交錯,將淖儀一生的傳奇遭遇烘托得很貼切。

F. 結合辛德勒的名單》片主題,談談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理念

樂曲表達了作者一種強烈的同情和憤慨之情。飽含了對法西斯主義的憤恨,和對人類和平的期盼。

該片的主題曲是由好萊塢電影配樂家約翰·威廉姆斯創作的,他通過小提琴獨奏突出主題,採用輕柔簡練的旋律記錄了災難深重的猶太民族的心路歷程。

《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是結構完整的三部曲式:

第一次為中低音區,旋律高低起伏、音色如泣如訴;第二次為反復的高八度,音質哀而不傷,飽含了反思與緬懷;第三次再高八度,蘊含著猶太民族難以言喻的苦難與充滿感恩的心情。最後,音樂在深情綿長而又極具穿透力的小提琴演奏中落下帷幕。

G. 阿凡達主題曲I see you賞析,音樂知識介紹,200字左右,跪求。

《阿凡達》的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阿凡達》包含了所有史詩電影的要素。它是科幻,是奇幻,是孩童最瑰麗的夢想,它有最浪漫的飛翔,也有極靈性的愛情,它關注最熱門的環保主題,也不忘打幾場夠猛夠細致的大戰。最重要的,一切都自然有機地交織在一個善與惡對抗的簡單故事核心裡,於是那些有趣的才變成相關的,才會把觀眾百分之一百地誘進潘多拉星球那片美麗神奇的國度。史詩才成其為史詩。

《I See You》由為《阿凡達》創作原聲的金牌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和Simon Franglen擔任作曲和製作,12年前正是他們聯手創作出了那首轟動全球的《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

Leona Lewis現在已經是一位擁有多白金銷量,身價過億的歌手,獲得過3個格萊美獎提名,一個金球獎提名。她已於2007年和2009年分別發行了兩張專輯:"Spirit"和"Echo"。她的首張專輯「Spirit」,是英國和愛爾蘭2007年最暢銷的處女專輯,也是這兩個國家2007年銷量最高的專輯。這張專輯同樣使她成為第一個以個人身份發行首張專輯便在美國Billboard專輯榜上奪得冠軍的英國歌手。她的第二張專輯"Echo",在2009年11月發行,首周空降英國專輯榜榜首

Leona於2006年底推出首張個人單曲「A Moment Like This」。單曲剛發行,便在30分鍾內被下載超過50000次,成為英國[本站禁止交易請到商城]最快的單曲。她的第二支單曲「Bleeding Love」,在全球發行後登上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墨西哥,愛爾蘭共和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和俄羅斯等30個國家和地區流行榜第一的位置。在2008年12月Leona Lewis又創造了當時英國下載最快的新記錄——她翻唱Snow Patrol的歌「Run」在發行兩天內被下載69244次。2009年11月,Leona將在2010年舉行的首次世界巡演日期初步確定並被公布。

迄今為止,Leona的專輯世界銷量已經超過了700萬張,首張專輯在英國擁有9白金的認證。

I see you
by Leona Lewis
(中文歌詞翻譯系滬江小編原創,僅供參考。轉載請註明出處。)

Walking through a
dream
I see you
My light in darkness breathing hope of new life
Now I
live through you and you through me
Enchanting
I pray in my heart that
this dream never ends

夢里穿行
我見到了你
是我黑暗中的光芒,吐納新生活的希望
於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就這么著了魔
從心底祈願,沉醉夢里不願醒

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
Living through life flying high
Your life shines
the way into paradise
So I offer my life as a sacrifice
I live through
your love

通過你的的眼睛,看到真實的自己
馳騁生活,朝天際飛去
而你照亮了通往天堂的軌跡
我願把自己貢獻成祭品
因你的愛,我才存在

You
teach me how to see
All that』s beautiful
My senses touch your word I never
pictured
Now I give my hope to you
I surrender
I pray in my heart that
this world never ends

是你教我睜開雙眼
看清世間美麗
我的感知是你,未曾觸及的話語
給你我全部的希望
我徹底投降
從心底祈願,這世界不要消亡

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
Living through life flying high
Your love shines
the way into paradise
So I offer my life
I offer my love, for
you

通過你的的眼睛,看到真實的自己
馳騁生活,朝天際飛去
而你照亮了通往天堂的軌跡
把我的生命交給你
把我的愛,統統給你

When
my heart was never open
(and my spirit never free)
To the world that you
have shown me
But my eyes could not division
All the colours
of love and of life ever more
Evermore

我從未開啟的心
從未自由的魂靈
是你引領我步入新天地
但我這凡胎肉眼,要怎麼分辨
這愛的色彩,這生命的斑斕,從今往後
直到永遠

(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
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
(Living through life
flying high)
Flying high
Your love shines the way into paradise
So I
offer my life as a sacrifice
And live through your love
And live through
your life
I see you
I see you

通過你的的眼睛,看到真實的自己
馳騁生活,朝天際飛去
而你照亮了通往天堂的軌跡
我願把自己貢獻成祭品
因你的愛,我才存在
因你的的生命,我才存在
我見到了你
我見到了你

H. 千與千尋主題曲的賞析

久石讓與宮崎駿,兩個不同領域的大師,確是一對堪稱完美的組合。宮崎駿的動畫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他筆下的故事充滿奇幻的想像、美好的情感,與現實有著一定距離,但又處處反映著現實,像童話一般,凈化世界與人們的心靈。動畫里那些耳熟能詳的、或歡快、或悲傷的配樂、主題曲令人印象深刻,久石讓一向善於用音樂詮釋各種事物,哪怕是最細微的情感,他也能捕捉到,所以,我們不需要雙眼,僅僅用心去聆聽、感受,便能透過音樂看到音樂里描繪的世界,聽到音樂給我們訴說的故事。和其他動畫配樂作品一樣,《千與千尋》的主題曲《Always
With
Me》,甜美、輕快的女聲讓人感到溫馨快樂,就像的小鳥清脆而歡快的叫聲,不禁使人想起動畫里那個活潑勇敢、單純善良的小女孩,也是故事的主人公---荻野千尋。《Always
With
Me》就像一首童謠,觸摸到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勾起記憶里那一份純真,那一份童年情結。純真與美好,就是讓宮崎駿和久石讓這兩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所想要合作表達的東西。
另外,網上的資料,多少可以參考一下啊(網路):
慣用鋼琴獨奏與弦樂編曲捕捉影像風採的久石讓,在為《千與千尋》是一張具有大氣度與纖細感的琴弦和鳴之作
.
原聲帶同時收錄木村弓主唱的片尾主題曲《
Itsumo
Nando-demo(Always
With
Me)
》。譜奏音樂時,照例運用細膩的琴鍵之音揣摩小女孩千尋的情感世界,琴鍵流轉中閃耀著新世紀音樂與新古典風華,再次展露久石讓以簡單琴音捕捉復雜情感的獨到功力,優雅而美麗的琴音里不時隨著劇情墜入調皮、可愛、奇趣、躊躇、猶疑、不安、感傷的思路,並隨時與掌握驚險奇異冒險歷程的管弦樂交互融合,而繁復多變的弦樂編曲中更見久石讓融會日本與西方音樂情感基調的匠心,幾段昂揚澎湃的交響弦樂樂章的洗
練程度也有超乎好萊塢電影音樂的水準,可說,是一張具有大氣度與纖細感的琴弦和鳴之作。
抄襲者請自重!

I. 50分懸賞:幫忙找一篇電影主題曲的鑒賞文章

1986年吳宇森導演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主演的《英雄本色》甫一公映,立即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英雄熱。此片不僅拿下3千多萬票房,還開創了香港本土cult電影的先河。cult電影的出現,本身就是商業質素提升的象徵。英雄本色系列雖然不如星球大戰賣遍全世界,對香港電影走向亞洲倒也出了一分力。在我所見的西方影評家對英雄本色的介紹當中有幾個要點是經常提及的暴力同性之愛(homoeroticism),也有人翻成同性情慾和對香港命運的隱喻,關於吳宇森的暴力美學(beautiful violence)已經有很多人談及,我們就不再照貓畫虎,只對後兩點略作討論。
同性之愛這一詞是否可以用來形容英雄本色以及其它諸多同類電影中所表達的男性友誼,這是個值得思量的問題。
首先至少在中文語境之內,友誼和同性之愛的區分非常明確,沒有什麼人會把友誼和同性戀扯在一起,因此直覺的回答是不能。
但我們也可以爭辯說同性戀作為一個分析概念,並不取決於我們的個體直覺。就好像說我們沒有感覺到地球的轉動,但並不代表它真的靜如死水。科學的分析結果往往和個體的經驗背道而馳,因此在學術分析中用同性戀來代名我們通常以為的男性友誼並無不妥。
這樣說好像也對。只是在自然科學中,盡管結論往往出人意外,其理論卻總是與相關實驗絲絲相扣。由於社會科學的分析很難驗證,因此我們必須注意理論的前因後果。倘若因為這是套因循的分析框架就照抄照用,那就不值一駁。好比國內某位持女性敘事旌旗的大眾文化理論研究者對什麼電影都是一句空洞的能指。這個詞形容她的分析倒是頗為貼切。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說同性之愛。同性戀是一個社會概念,因此具有歷史性從而不僅僅是生理行為的表述。如果有人批評說我這是建構主義的態度,那也沒辦法。弗洛依德以其本能決定論的一貫態度把同性戀視為人類的某種天性。這也許沒錯,只是他無視社會概念的時間性而且以一種類宗教的態度解釋一切。他的理論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更多的還是因為易學好上手吧——一個人隨便看幾本弗洛依德的書,似乎就能立即成為精神分析的高手。弗洛依德的泛性論本質上空空如也,卻受到不少人的推崇。考慮到中國社會科學的現狀,這倒也不算太離譜。

我個人更傾向於福軻的觀點。同性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和友誼的衰亡在時間上非常契合。只要友誼的重要性得到社會的承認,人們就不會想到男人有xing交行為。這句話實在太過傳神,可以說一語道破天機。由是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吳宇森電影中那種惺惺相惜生死與共的男性友誼,正是在香港社會激烈轉型過程中的不經意反饋。簡而言之就是懷舊。
懷舊是一種後現代的態度,雖然未必一定是後現代的反映。我以為用同性之愛形容男性友誼是非常錯誤的,這倒不是因為我反對用學術概念來分析電影,問題在於這種分析並沒有經過認真的推究。我很懷疑那些談論香港電影的人有多少認真地考察了香港的本土特徵,觀察了香港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承繼關系,在下筆為文之前作過多少思量。如果說西方學者不解中國文化的風情,寫下的文章缺乏真誠的力量感還可原諒,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過這種感受;那麼同樣受中國文化洗禮的本土學者為什麼寫出的文章也是這么假情假意無的放矢?
就以同性之愛為例,我們很容易發現在香港電影中存在大量對同性戀的描述。早期香港電影中同性戀的地位相當低,比如片子的中段順便帶上個娘娘腔人物。既然把男性友誼也看成同性之愛,那麼請問為什麼香港電影對待兩者的態度如此不同?為什麼可以把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友誼也歸入同性戀之中?倘若不能細致地分析合理地解釋,憑什麼把兩個毫不相乾的現象列在同一個概念之內?沒有歷史感的分析,沒有生活感的表述,居然可以說成是學術?因為我好像沒有看見一種表述能夠同時解釋為什麼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友誼也可以列入同性戀之列以及為什麼這個社會中的人們並不把這種現象當成同性戀看待。其實《獅王爭霸》中黃飛鴻和鬼腳七從敵對到師徒關系的轉變似乎更有詮釋意義。鬼腳七在雨中抱著黃飛鴻的褲角痛哭的一段難道不是更具同性意味嗎?無法理解義的內涵也很難懂得這個概念在新時代的騎牆和沖突。
如果我們把電影中所表達的那種至死不渝的友誼看作對新時代未知前途的退而結網,那不是同意英雄本色暗喻對97的恐懼?也許吧。不過我相信對藝術的解讀可以在不同層次上展開,吳宇森和徐克在創作這部電影的時候可能下意識中就有97這個元素,也有可能導演的個人經歷影響了他的創作思路,而這種思路卻被人解讀成對香港未來的彷徨。
作品一旦誕生就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力,所以還是繼續談電影本身好了

同年還有部不可不親密接觸的作品,那就是黃志強導演的《英雄正傳》,主演也是狄龍。這是部反英雄的英雄電影,江湖神話的被戳穿凸現了江湖神話的有效性,所以這也是部被遺忘的電影。
劇尾大哥狄龍受刑前看到很多年輕人為他的事跡所感染,在大門口吶喊助威,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錯了而他的牧師朋友才是對的,這種江湖氣只會害了年輕人。所以他撲到鐵欄前裝害怕,打碎自己的形象最後平靜地接受死刑。
該怎麼看這一段,我們可以拿《雪山飛狐》里飛天狐狸為了保住李自成未死的秘密而賣友求榮這一橋段作個比較。他們都背離了傳統的英雄,連江湖好漢通常最珍視的名節也可一笑置之。區別在於飛天狐狸以反英雄的方式作了件真英雄才能作的大事,他是個大英雄。而狄龍乾的是真英雄絕不敢做的事,因為他用親歷親為的行為藝術打破了江湖神話。江湖不若法治,法律才是人們應該遵守的規則。綠林好漢和替天行道在今天這個時代毫無意義。
霍布斯鮑姆在《匪徒》一書中指出俠盜是農業社會的特有現象現代化,即經濟發展體的聯合便捷的通訊和民主管理剝奪了匪徒包括俠盜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背景,使他們的存在不再成為可能。我們可以從電影中一窺俠盜現象的消失和俠盜意識的隱退間的關系,以及法制意識是如何生根發芽並見於銀幕的。我相信幾十年後人們回顧香港史和香港電影史時還將提起這一幕。
其實細究的話,《英雄本色》也是部反英雄主題的電影。吳宇森在處理警匪兩兄弟的時候張馳有度,狄龍在片尾對張國榮說的明白,我走的是錯的,你走的路才是對的。這與英雄本色第二集中的浪漫主義傾向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英雄本色第二集更像是部徐克作品,徐克強加個人風格在吳的電影中,這是很不人道的,也是兩人隨後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

《英雄本色》20年:追憶那遠去的江湖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多了不起,我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十幾年前,年少的我在黑漆漆的錄像廳里第一次領受到了那撲面而來的俠肝義膽、氣沖雲天,讓人熱血沸騰的江湖。那振臂一呼的豪傑、一諾千金的英雄,捨身取義的勇士讓不諳世事的我看得血脈賁張、心潮澎湃!身披風衣,手持雙搶,嘴叼牙簽,配上迷人的壞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不知道是周潤發成就了小馬哥,還是小馬哥成就了周潤發,這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解答的問題。周潤發用他精湛的演技和無與倫比的魅力,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近乎神話般的永恆形象。正如小馬哥在影片中所說的:「我就是神,能把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於是從那時起小馬哥的形象就成為了我心中神一般的圖騰。

1986年,吳宇森以一部《英雄本色》掀起了香港英雄電影的熱潮,這部電影對當時整個香港沉寂的影壇帶來的那種巨大沖擊是現在的港片難以達到甚至難以想像的。

80年代,香港地區政治何去何從是個非常不明朗,同時又非常敏感的時期。此時的港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精神上又缺少一個共同的理想化的寄託,這使得《英雄本色》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以「義氣」為基調的人與人之間的扶持與關照成為最理想的依託,同時英雄除奸懲惡的熱血行為又成為這種積聚的不安的一種合理發泄。

《英雄本色》集合了80年代香港最精英的一批電影人,無論角色,攝影還是它所傳達出的理想主義和雄心勃勃都極大地刺激了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的茫然和騷動。事實上,《英雄本色》正是把動作片進行了典型的吳宇森式的商業包裝的結果,但它的成功卻不能完全歸功於吳宇森或徐克等人對市場和電影技術的准確把握,它更大程度上得益於80年代港人心態的契合。

我們對於吳宇森的記憶,是從《英雄本色》開始的。吳宇森有「暴力美學大師」、「香港新浪潮先驅」、「殺手教父」等等稱謂。在吳宇森的鏡頭中,邪惡和正義的對立使這個世界充滿激情,而這種對立主要是兩個男人之間的事情,因此世界變得非常簡單,兩個有槍的男人迎面相遇不需要任何理由,他們爭奪什麼也是次要的,復雜的只是一個幹掉另一個的過程。在這期間,情義和仇恨的交織才是真正的主題。吳宇森電影的道德標准就建立在這樣兩個層面上,首先是正邪之分,然後是忠奸之分。但正邪的界限常常由於忠誠或奸詐而變得模糊——吳宇森當然總會選擇讓正義戰勝邪惡,但他真正要贊美和張揚的是忠誠和情義,即使是邪惡陣營里的忠誠和情義,或者是某個反派在一瞬間所表現的忠誠和情義。吳宇森的哲學就是如此簡單和直接,一個男人如果有一個選擇,他應該選擇情義,如果有第二個選擇,他應該選擇一把槍。

《英雄本色》之前,吳宇森已經拍了10部電影,但每部電影的票房都很不理想。1985年吳宇森加入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在自由寬松的工作環境以及一幫知己朋友的幫助下,《英雄本色》橫空出世。當年同樣失意影壇,有著「票房毒葯」之稱的周潤發也憑此片一躍而起,兩個男人的此次合作迸發了無比耀眼的光芒。

比起狄龍所塑造的那個掙扎於正邪之間的復雜人物,周潤發所扮演的小馬哥就顯得單純許多。但繁與簡的對比卻讓那個單純為義氣出生入死的小馬哥成為了青春熱血年紀的人最嚮往的偶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江湖雖不再是千百年前醉里挑燈的那個世界,但依然是年輕人夢想中成為英雄的舞台。正是一個大家都在追逐金錢中忘記了江湖道義的年代,正是香港社會經歷巨變的時期,小馬哥以他對情意的尊重和堅持,成為了一個在不斷變幻的空間中,人們能夠牢牢地抓在手中的精神支柱。

20年前的一段傳奇往事,手足情深、兄弟意誠,一曲「明天會更好」響起,勾起無數的感嘆和回憶。一部非寫實電影能打動人的就是其虛構故事中的真摯情感,不會有人拒絕這種情感在電影中的自然流露。而《英雄本色》歸根結底就是用暴力的影像手段來詮釋這種摯熱的情感!

如今,這些摯熱情感的記憶幾乎已被e世代包裝漂亮的「好男、超女」們所淹沒,我們的激情也在酒吧里被小資情調兌著咖啡、可樂和啤酒一起喝進了胃裡,又被垃圾堆似的電影和電視劇所消化。可是偶爾,你還會一不留神地遭遇一部經典的老電影,它會重新燃起你心中的激情,比如《英雄本色》......

J. 選擇一部中國影片或電視劇,分析其主題歌的類型,概述其插曲在場景中起的作用

熱情仲夏,主演是鄭元暢,在片中他叫歐陽累,而插曲是由信樂團的信演唱的《累了》,類型是什麼我不太明了,但是,是在主人思想混亂時播放的高亢的,陽剛的,不失溫柔的信的歌聲歌詞歌名都和主人公的名字狀態有關。

一明星

(1)明星,(拼音míngxīng,注音ㄇㄧㄥˊㄒㄧㄥ)漢語詞語,古書上指金星;也是舊時指交際場中有名的女子;現指在某個領域內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員,歌手,藝人,運動員等。


(2)2018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宣傳例會上,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應堅持「四個絕對不用」的標准,即: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低俗,惡俗,媚俗的演員堅決不用。




二鄭元暢

(1)鄭元暢(Joseph Cheng),1982年6月19日出生於台灣省台中市北屯區,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模特。200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薔薇之戀》,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4年,在都市言情喜劇《愛情魔戒》中飾演男主角杜競航。

(2)2005年,在青春偶像劇《惡作劇之吻》中飾演男主角江直樹。2006年,主演清裝武俠劇《庚子風雲》。2007年,主演青春偶像劇《熱情仲夏》,並為該劇演唱插曲《親夏天一下》。2008年,主演青春偶像劇《我的億萬麵包》。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4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2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49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4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5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8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37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