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反諷強調主題的電影例子

反諷強調主題的電影例子

發布時間: 2022-10-31 03:54:13

⑴ 傲慢與偏見中語言反諷,情景反諷和喜劇反諷的具體例子和相關資料網站

淺議《傲慢與偏見》中反諷的運用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讓讀者領會到它是作者成功運用反諷的典範之作。這種諷刺藝術在人物刻畫和情節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反諷人物刻畫情節

簡·奧斯汀(1775-1817)是英國十九世紀初的小說家,她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而持久的地位。奧斯汀一生所寫的六部精彩小說.已成為純正英語的典範。其代表作《傲慢與偏見》被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小說名著。這部小說寫成於1796年,原書標題為《第一印象》,後經過作改寫並於1813年用現名發表。該書是奧斯汀最成功的,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
故事圍繞女主人公伊麗莎白·班納特和男主人公達西及另一對人物簡·班納特和查爾斯·彬格萊展開。主人公們平凡生活的起起落落— — 喝茶、訪客、散步、舞會、聊天以及其他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插曲— — 最終導致了兩對主人公的幸福結合。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成功運用反諷的典範之作。反諷在人物刻畫與情節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話中詞語上的反諷以及情景或戲劇性反諷都值得注意。反諷,即事與願違的事情.通過運用這一手法.我們看到了班納特太太的愚蠢和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嘲笑。從情節發展來看,整個故事似乎是由諸多的反諷組成的。故事開頭,達西和伊麗莎白都對雙方持否定態度。此後反諷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相互的厭惡變成了彼此的吸引,言辭的爭吵變成了各自的自責;有意的擺脫變成了不期而至而又求之不得的相聚;傲慢變成了謙恭:被誤解的變成了悔改的。
在其他人物身上,反諷也比比皆是。科林斯先生向一個求婚卻又與別一個成婚:彬格萊小組為了網住自己的至愛而極力抵毀情故,卻使自己的愛人對情敵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班納特先生忽視對女兒的管教.尤其對小女兒不耐煩.結果小女兒與人私奔給了他應有的懲罰:威克漢姆的謊言導致自己本性的暴露:德·鮑夫人對伊麗莎白和達西婚姻的干涉卻燃起了達西的希望.促成了他們最終的結合。
在文章的第一章中,作者貌似實事求是。但從班納特夫婦對話的描寫中。從對丈夫與妻子的生動刻畫中,特別是在開頭的一句話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絲淡淡的諷刺。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在這句著名的開場白中,作者作了一個反諷的暗示:在她所描寫的社會、家長們總是為他們的女兒尋找有錢的丈夫。這個句子奠定了整個小說的基調,因此這部著作無論從結構上講還是措辭來說都是反諷的典範。句子一開始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小說即將展開的是有關重大哲學問題的討論。「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暗示小說是關於真理的討論,而句子的正式陳述方式與其最終的意義之間的反差構成了反諷。這里所說的真理即是一個擁有財富的男人一定需要一位妻子.而句子實際隱含的意思是一個沒有財富的女子需要一位富裕的男子作丈夫。這句話將小說引入了一種嚴峻而委婉的反諷筆調之中.緊接著班納將夫婦談論彬格萊先生租尼日斐花園的一段對話,將「舉世公認的真理」所包含的兩方加以戲劇化。班納特先生本人說話很幽默,帶有諷刺意味,班納特太太雖然說不出諷刺話,都是說的又長又別扭,有如感情沖動的叫喊.個性表現得極有喜劇色彩。

⑵ 《我配不上她》電影介紹

導語:《我配不上她》是不錯的爆米花電影,讓人看得無比歡樂。Kirk的扮演者Jay Baruchel還擔任了2010年賣座大片《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男主角的配音,前途一片光明。

《我配不上她》(She’s Out of My League)是2010年3月首映的浪漫喜劇。這部影片沒有什麼大腕,也沒有華麗的特效,走的是再通俗不過的romantic comedy路線,所以並未引起很大的反響。由於製作成本只有2000萬美元,影片最後還是有所盈利。只是,比起當年同類型經典喜劇《我為瑪麗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的輝煌戰績,就相距甚遠了。

影片的標題源於高頻短語out of someone’s league。它的字面意思是“在某人的等級/范疇之外”,常常引申為“條件過好,不是某人所能匹配的”,尤指戀愛雙方差距過大,一方配不上另一方。

取這樣一個標題,不難想像影片圍繞著缺乏自信的主人公Kirk展開。他是機場運輸部門的一名普通保安,如今仍然和高中就認識的朋友們混在一起。他似乎滿足於自己日復一日的無所作為,直到有一天,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美麗女子Molly從他的安檢窗口前走過。

Molly怎麼看和Kirk都是兩個世界的人,誰知她竟然主動向Kirk提出約會的要求。可是,Molly確確實實是out of Kirk’s league,這是一個沒辦法爭議的事實,Kirk的朋友們也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那麼,到底真愛的力量能否彌補客觀上的差距呢?Kirk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幫助,找到了答案。

片段一:Stainer大肆宣揚他自創的“評分體系”,說Kirk只有5分,而Molly是個不折不扣的10分,兩人差距太大,不可能成為一對。

Stainer: Okay, anyway... I love Kirky, but let’s face it, the guy’s a five.

Devon: Stainer, that’s just dirty pool. He’s at least a six.

Stainer: A six? All right, you go ahead and pump rainbows into his asshole, but I’m just being honest.

Jack: Come on, cut him some slack. Look. Half a point ’cause he’s a nice guy. Right? And he’s funny, so that’s half a point each. That brings him to six. Devon’s right.

Stainer: But he drives a shitbox, dect a point. Take a point off.

Kirk Kettner: Wait, what’s wrong with my Neon?

Stainer: Oh I don’t know, except the people that make that car don’t even like it. So, we’re back to a five.

Jack: Five.

Stainer: Meanwhile, this Molly is a hard ten. And that five point disparity, that’s a chasm (incorrect pronunciation).

Devon: Chasm (correct pronunciation)?

Stainer: Yeah. Chasm. And you can’t jump more than two points.

Stainer說Kirk只有5分,Devon馬上接了句“那也太不厚道了,他至少有6分(及格分)吧”。這里的dirty pool並不是“骯臟的水池”,而是常見俚語,表示不公平、不道德的行為。舉例如下:If they start playing dirty pool, show them no mercy and let them know who’s the boss ! (如果他們開始玩陰的,絕對不要對他們手下留情,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老大!)

Devon說Kirk起碼有6分,Stainer不以為然,說:好吧,如果你要不切實際地贊美他,請自便。我可是實話實說。Stainer這個角色的定位就是那種口無遮攔、比較低俗趣味的“損友”,所以他不會中規中矩地用compliment(贊美)這種字眼,而是誇張地用pump rainbows into his asshole(朝他屁眼裡灌彩虹)來形容Devon支持Kirk的行為。

cut someone some slack是個高頻短語,在以前的專欄里也介紹過,表示“放某人一馬,不過分追究、計較”的意思。Jack讓Stainer對Kirk別那麼苛刻——雖然Kirk其貌不揚,但他為人好,又很幽默,這兩個因素各加半分,總分就從5上升到6了。

Stainer馬上又補充他的評分體系:Kirk開的是一輛破車(shitbox),很不體面,這得扣掉1分,所以說到底還是5分。

Kirk一聽這話,自然追問:等一下,我的Neon車有什麼問題?Stainer說:生產這車的人,自己都不喜歡這個品牌。(那你說它是不是很爛呢?)所以,Kirk的評分又降回到5了。與此同時,Molly卻是個不知不扣的10分。而這5分的差別,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chasm)。

chasm這個詞的ch部分應該發k的音,修養有限的Stainer把它讀成了cheese里的ch發音,屬於低級錯誤。一旁的Devon猜到是怎麼回事,追問了一句:你說的是chasm(k-asm)?Stainer說沒錯,就是“鴻溝”。沒人能成功跨越2分以上的鴻溝。(換句話說,以Kirk這樣的5分,最多隻能追到一個7分的女孩,絕對不可能和10分的Molly成為一對。)

片段二:幾個死黨又在一起討論“醜男美女”組合的可能性。每每有人舉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Stainer就立刻予以否定,說那個男的要麼很有錢,要麼是歌星,這樣的情形不適用於普通人。

Devon: Wait a second... The Beast.

Stainer: Who?

Devon: The Beast from Beauty and the Beast. Beast won Beauty’s love and he wasn’t rich and he wasn’t a recording artist. Though, he did have an amazing voice.

Stainer: OK, Devon, that’s a cartoon. But yes, that’s one. One out of a million.

Devon: You know what, Stainer? All it takes is one. Man, you... You guys sit here and talk about relationships but the truth is, I’m the only one here that’s married. Yeah, and I’m tired of you guys busting my nuggets ’cause I’ve only been with one girl. It’s ’cause she was the right girl! That’s why I married her! So, Kirky,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if Molly is the right girl, that’s all that matters. You just, you stand up. You stand up. You get in front of her. You get right in front of her and you say, “Hey, I am Kirk Kettner, and I am right here,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right here. Here I am.” Something like that.

Stainer: Power of love.

Jack: Beautiful.

Kirk Kettner: Very perfect.

Devon: Thank you. I was in debate, junior/senior year. I don’t know if you guys remember that.

Devon突然想到了《美女與野獸》里的野獸,說他既不是有錢人也不是歌手,但還是成功俘獲了美女的心。Stainer立即反駁:那可是卡通作品啊。接著居高臨下地說:就算這個說得通好了,那也不過是一個例子,一百萬里的一個。

Devon終於忍無可忍,頂了一句you know what,然後開始長篇大論。you know what經常在我們對某人的胡扯感到厭煩時使用,帶有幾分“得了吧/省省吧”的語氣。舉例如下:

Stanley: You should wear short skirts more often. The boss won’t say anything, but trust me, he’s going to love it. (你應該多穿短裙。頭兒不會公開說什麼,但相信我,他肯定心花怒放。)

Michelle: You know what? I’ve had it with your crap. If showing my legs is the only way to get noticed here, then I’d rather work somewhere else. (得了吧,我受夠了你的胡扯。如果在這里只有露腿才能得到領導的關注,那我寧可去別的地方工作。)

回到電影片段,Devon自己也屬於“其貌不揚族”,當然很抵觸Stainer所說的“醜男追不到美女”理論,所以讓Stainer“省省吧”:你們坐在這里誇誇其談,但事實上,只有我是已婚人士!我實在很厭煩你們總拿我只跟一個女孩子拍過拖這件事來嘲笑我。沒錯,我是只談過一個女朋友就結婚了,那是因為她就是最適合我的人!所以,Kirk,如果你覺得Molly是那個最適合你的女孩,不要理會別人怎麼說。勇敢站起來,走到她面前,告訴她:“嘿,我是Kirk Kettner。我來了,就站在你面前。”諸如此類的話。

這里出現的bust one’s nuggets是相對較難的俚語,它更常見的形式是bust one’s balls,表示mess or joke with someone, make someone insecure(捉弄、嘲笑某人,令某人不安)。nugget原指“金塊”,近年來隨著快餐業的火爆而更多地和“雞塊”聯系在一起。至於為什麼nugget可以和ball互換,沒有明確說法,我猜可能是形狀和大小比較接近。舉例如下:

My coworkers have been busting my balls/nuggets all morning since I accidentally farted in the elevator. This is going to be a long day. (自從我不小心在電梯里排放了氣體之後,同事們一早上都在開我玩笑。今天將會是漫長的一天。)

Devon頗為入戲,幾個老朋友紛紛表示贊賞,連Stainer都不再潑冷水,感嘆了一句“愛情的力量啊”。Devon不無得意地說:謝謝。我在大三、大四學年是辯論隊成員,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

片段三:Molly發覺Kirk竟然期盼著她有什麼生理缺陷,這樣兩人才會比較般配。她很生氣,說Kirk有嚴重的自卑問題。兩人大吵一架,分道揚鑣。

Molly McCleish: OK, Kirk. You clearly have some major self-esteem issues.

Kirk Kettner: You lied about me to your parents right in front of me!

Molly McCleish: No, I didn’t!

Kirk Kettner: “Kirk’s in aviation?” That’s like saying the guy who shovels elephant shit at the circus is in show business. No, he’s just the elephant shit guy. That’s me. I’m that guy. I’m never gonna be a pilot. And I am happy with that.

Molly McCleish: And I’m fine with that, too. And I was fine with you up until about three minutes ago.

Kirk Kettner: That’s... I’m so glad that you were “fine” with me.

Molly McCleish: You know what, Kirk? Maybe you’re right. Maybe you are a five. You know why? No self-esteem, dect a point. Every time someone walks into a room, you compare yourself to them, dect a point. You’re a smart and talented guy who’s afraid to do anything with it, dect a point. Um, how are we doing? Oh, oh yeah. Hoping that I have a defect that you can work with? Dect whatever’s left.

self-esteem即“自尊”,have self-esteem problems(有自尊的問題)也就是have low self-esteem(自卑)的意思。

Kirk確實自卑,但被Molly這么一說,他相當不忿:(我自卑?那你呢?)你把我介紹給你父母的時候可是睜著眼說瞎話!

Molly本能地反駁了一句“我沒有!”Kirk開始擺事實證明:你不是說“Kirk是從事航空業的”嗎?那就好比說一個在馬戲團鏟大象糞便的清潔工是“演藝圈人士”。才不呢,他就只是個清除大象糞便的傢伙。而我就是這樣一個角色。我永遠也當不了飛行員,我可以接受這一點。這里的happy並不是真正的“開心,滿意”,只是表示“沒有意見,可以接受”。這種用法在辯解的時候很常見,多少有點自欺欺人。比如:I know I’m fa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I’m able-bodied, and I don’t have a face that could give kids nightmares. I’m happy with that. (我知道我很肥。但重要的是,我四肢健全,也沒有一張丑得可以讓小孩做噩夢的臉。我可以接受。)

Molly介面說“我也可以接受(你當不了飛行員)這一點。直到三分鍾之前我還能接受你這個人。(但現在我們沒戲了。)”

Kirk沒好氣地頂了一句:那(多榮幸啊)……我很開心你能“接受”我。

Molly忍無可忍,也先來了句you know what,然後開始長篇大論。這和片段二里Devon的情形如出一轍,不再贅述。Molly對Kirk說:可能你是對的。你真的只有5分。知道為什麼嗎?沒有自尊,扣1分。每次有人走進房間,你就拿自己跟他們比,扣1分。你是個聰明、有才的人,卻不敢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扣1分。已經扣了多少分了?哦,對了。希望我有生理缺陷,這樣你對著我就不用自卑?扣掉所有剩下的分。

How are we doing? 通常在詢問進度的時候使用,體現提問者對被提問者的關心。比如一位新手剛開始獨立操作某項任務,老手可以不時問下“How are we doing?”,以示關心。用we比用you要更親切一些,表示出“同一陣線”的立場。此處Molly說的how are we doing則帶有反諷的意味。她不是真正詢問扣分的進度,而是想強調“已經扣掉了很多分,都記不過來了”。

影片既然是喜劇,最後當然不會以男女主角分手收場。Stainer意識到自己的“評分體系”害得Kirk縮手縮腳,白白斷送了一段美好的緣分,於是發動所有的死黨一起做出補救,最後在機場又重新撮合了Kirk和Molly,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平心而論,整個故事的發展頗為老套,有幾處甚至會讓人想起《我為瑪麗狂》用過的橋段,但無可否認,《我配不上她》是不錯的爆米花電影,讓人看得無比歡樂。Kirk的扮演者Jay Baruchel還擔任了2010年賣座大片《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男主角的配音,前途一片光明。

⑶ 《唐探3》十個隱藏細節,反諷日本的片段有哪些

最近《唐人街探案3》導演陳思誠接受媒體專訪的時候首次聊到了電影主題,答案讓人意外,竟然完全和電影題材無關,不是喜劇不是懸疑更不是推理,而是反戰。

⑷ 反諷手法的例子

報紙上剛看到一個反諷的例子:
王朔說自己的作品比余秋雨發表的早,所以認為余秋雨應該算他的晚輩。余知道此事後說,在王朔眼裡寫散文的都是不入流的,他沒有做王朔晚輩的資格,後又反諷了一句:如果散文也能入流的話,他八十年代就獲過上海文學大獎,只是不知王朔先生多大。
呵,這個對你有用否?

⑸ 情景反諷的經典例子

反諷也是英語寫作中的一種重要修辭手法(rhetoric)。下面就為大家分享10個現實生活中的經典英語反諷案例,通過欣賞其中的趣味來加深對反諷寫作的理解。

關於聖經

The most shoplifted book in America is The Bible.
在美國被偷走最多的書是《聖經》。

沒錯,在美國被偷最多的書就是這本被雨果形容為「整本都是詩」的《聖經》。從銷售成績來看,《聖經》在美國的確是永遠的暢銷書,80%的美國人把它列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書籍。那些虔誠的信徒在口袋比臉都白的情況下,偷一本就是他們最直接的選擇。

不過考慮到「贖罪」的情況,他們會通常會把一本價格昂貴的《聖經》從它自己的包裝盒中拿出來,放到便宜《聖經》的包裝盒中。這一招「狸貓換太子」不僅換到了性價比更好的書,而且罪行也算比較輕微,不會被寫到天上的審判書中了。

關於嗜酒者互誡協會(Alcoholics Anonymous, AA)

The founder of AA asked for whiskey on his deathbed. (The nurse refused.)
嗜酒者互誡協會的創始人在臨終前要求喝一口威士忌。(護士拒絕了。)

嗜酒者互誡協會,又名戒酒匿名會(Alcoholic Anonymous,以下簡稱AA),1935年6月10日創建於美國,美國退役大兵比爾和鮑伯醫生是協會的共同創始人。嗜酒互誡協會是一個人人同舟共濟的團體,所有成員通過相互交流經驗、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而協起手來,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並幫助更多的人從嗜酒中毒中解脫出來。有戒酒的願望是加入該協會所需具備的唯一條件。從它誕生至今的近70年裡,互誡協會的戒酒方案已經使二百多萬的嗜酒中毒者得益於它的幫助,從嗜酒的泥潭中走出來,得到了全面康復。

關於麥當勞(McDonald』s)

McDonalds』 employee health page, which is now shut down, once warned against eating McDonald』s burgers and fries.
現已被關閉的麥當勞的員工健康頁面,曾一度警告不要吃麥當勞的漢堡和薯條。

快餐巨頭麥當勞2013年在一個僅向麥當勞員工開放的網站McResource Line上發布消息,建議員工避免吃漢堡以及油炸食品,多吃一些像沙拉、三明治之類的更為健康的食物。該建議還說「一般情況下你在快餐店很難吃到健康食品的,因為在製作快餐時一般都會放很多動物油,盡管這些並不是反式脂肪。大多數快餐店是沒有低脂食品的。」經媒體報道後,該網站已經撤掉了這篇文章。

關於查理布朗的聖誕節(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

Every year ABC cuts down 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a movie about the over-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holidays—to make room for more commercials.
美國廣播公司每年都會減少播放《查理布朗聖誕節》 - 一部關於節日過度商業化的電影 - 為更多商業廣告騰出空間。

⑹ 大陸拍的反諷中國社會的電影有哪些

王寶強姜武主演的《天註定》
王寶強主演的《盲井》,還有《盲山》《盲道》
《親愛的》《搜索》

⑺ "反諷」是什麼意思誰能給我舉個例子

反諷
舉例(笑話)
有一個羅嗦人問他的鄰居:「你家的豬為什麼這樣瘦?」
鄰居說:「因為不肯吃食!」
羅嗦人問:「為什麼呢?」
鄰居說:「這種豬,嘴太長。」
羅嗦人又問:「為什麼嘴太長就不肯吃食呢?」
鄰居說:「像這樣長的嘴,只顧刨根挖底,哼哼唧唧,哪還顧得上吃食!」

反諷的解釋:

反諷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其定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古典時期有三種含義:1.佯裝無知。在阿里斯托芳的喜劇里,總有一個這樣的角色,他在自以為高明的對手面前說傻話,但最後證明這些傻話是真理,從而使對手認輸。2.蘇格拉底式的反諷(對方在他的請教和追問下不自覺露出破綻)3.羅馬式反諷(字面意義與實指意義不符或相反),人們稱俄底浦斯王是"萬全的人主,聰慧的神明",然而卻不知他處在何處,他是怎樣降生的。

19世紀上半葉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理論對反諷的概念進行了改造,使其從修辭學概念擴展為一種文學創作原則。德國文論家弗.施萊格里就宣稱,作為一種創作原早,反諷是"認識到一個事實:世界本質上是詭論式的,一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才能抓住世界的矛盾整體性"。

20世紀到新批評手裡,反諷得到了進一步闡發。艾略特、瑞恰茲、燕卜蓀都談到過反諷。布魯克斯對反諷作了比較詳備的解釋,他把反諷定義為"語境對一個陳述語的明顯的歪曲"。例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句話在一定的語境下可以與它的字面意義相反。語境能使一句話的含義顛倒,這就是反諷。

反諷最顯著的特徵: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個陳述的實際內涵與它表面意義相互矛盾,而從詩學角度看,則正如瑞恰茲所說,反諷來自於"對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沖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詩中結合為一種平衡狀態,反諷的這種詩學特徵,最終還是依賴語境的作用而完成。

詩歌中的反諷首先是一種語言技巧,從語言技巧運用的角度反諷的類型可分為誇大敘述、正話反說、詩論等。

在詩歌的文本解讀中,還有主題層面形成的反諷:即本文復雜的主題意義出現相反相成的兩重或多重表現,形成強烈的反諷意味。

二、反諷的解讀

德國詩人海森畢特爾是德國具體主義詩派中一員,他的詩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具體主義詩派玩弄文字的弊病,不過不算是十分嚴重,《那又怎樣》這首詩基本上每句都是正反相悖的,在第一段中十二句,便是十二對悖論,表面很正派的人實際上卻是最腐敗的人,老實人卻令人難以置信地是告密者,活力與萎軟,貞節與縱欲,大度與小氣......這十二對悖論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現象與現象背後的實際情況不相符的事實的揭示。這一些悖論例子的排列,本身看來並無很深的內涵,與蒲柏的那首充滿哲理思考的悖論詩《論人》相比(猶豫不決,要靈還是要肉,/生下只為死亡,思考只為犯錯;/他的理智如此,不管是/想多想少,一樣是無知......),甚至還有玩文字游戲之嫌,可是,本詩的精彩之處卻是巧妙地運用了反諷手法,這反諷效果從何處而來呢?讓我們看看詩題吧----《so what》(那又怎樣),一邊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對糟糕的社會現象進行有力的揭示和強烈的批判,他唾沫橫飛,大義凜然,可是另一邊似乎一副難得糊塗,看穿世事的樣子,面對著大放厥詞的甲方輕描淡寫地說上一句"so what"――那又怎樣呢?言下之意即你能去改變這一現實嗎?又有誰會聽你的,你何苦這樣喋喋不休,不嫌累,不嫌煩?別一副"天下皆濁我獨"的樣子,伙計,你還嫩著呢!從而詩人對待現實一正一反(批判與無所謂)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產生了強烈的反諷效果,使這首本屬具體主義詩派的詩具有了新的審美意義,使本詩的主題意義有了多重表現,1.詩人並不想去揭露批判社會弊病,而只要對那些不知深淺的"激進派"以嘲諷,2.詩人在對"激進派"的作法"so what"否定後,卻實際上正是對黑暗現實進行了更深刻的揭露,從而從成了強烈的反諷效果。同樣,第二、三、四、五節卻能分別與詩題產生反諷效果,就不贅述了。

海森畢特爾的另一首詩《一九六五年德國製造的俄狄浦斯情節》也在幾個層面上使用了反諷手法:

1、俄狄浦斯情節,即戀母情節,而詩中卻沒有出現媽媽(mother)這個詞眼,映入眼簾的滿是"爸爸"這個詞眼。

2、爸爸希特勒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可殘余仍在。陰影依舊在,我們要求祛除一切希特勒的陰影,可原納粹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現在卻要掌權。

3、希特勒是個瘋子,"屠夫",他的宣傳部長也是一樣,可現在他卻要以"理智者"的身份掌權,這就是一九六五年德國製造的俄狄浦斯情節。

這三個層面上的反諷手法的運用,表現出詩人對1965年德國政治的不滿與嘲諷。

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有運用反諷的例子,如李商隱的《賈生》。《史記·.屈賈列傳》記載:"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有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上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李商隱卻獨具匠心,寫出新意。

賈誼,西漢初期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但由於受到守舊派的詆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多年以後,文帝求賢訪臣,本應是探討國家大事,向賈誼詢問治國的方針策略,沒想到卻是問鬼神之事。李商隱抓住這一不為人們所注意"問鬼神"之事,運用反諷手法,造成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起筆從正面著手,絲毫不含貶意。首句特標"求""訪",彷彿熱烈頌揚文帝求賢心意之切、之殷;待賢態度之誠、之謙,真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賈生才調"用"更無倫"來贊嘆,令人心儀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發、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文帝與賈生探討不知不覺竟"夜半前席",把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不自知膝之前於席"的情狀描繪得維妙維肖,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通過這個細節的渲染,把文帝由"求"而"訪"而"贊"而對賈誼之才的推重推向最高點,但轉折的筆調也在之高潮之中開始了,不過,詩人並不露筋突骨,硬轉逆折,而是用詠嘆之筆輕輕撥轉,即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了"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而之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好像比不上"可悲""可嘆"情感色彩來得更強烈,但與後一句"不問蒼生問鬼神"一起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反諷。一個帝王,如此鄭重求賢,虛心垂詢,對賈生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讓我們以為是在商討治國安民之道,結果卻是為"問鬼神"的本源問題。這是怎樣的求賢?而賈誼滿腹經綸和安邦治國之道,王上不問他這些,大老遠地召來,卻是被問鬼神之事。這是帝王的悲哀,還是賈誼的悲哀?在這強烈的反諷之中,我們看到一個帝王一個臣子的悲哀,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悲哀。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4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26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49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4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59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8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37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