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電影主題
❶ 如何評價電影《氣球》
評價如下:
《氣球》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比較體面的娛樂電影,這主要得益於其製作價值。片中古色古香的環境和排屋,以及服裝設計人員將影片的服裝進行了很好的還原,剪裁很好的衣服和帶有20世紀70年代涼爽痕跡的花卉厚重面料,這很容易讓觀眾眼前一亮。
但考慮到影片的時長過長,沒有進行更多的修剪,使得該片比較有吸引力的片段只有這么長時間。在影片的劇本中,有些令人費解的優先順序讓影片比較混亂。例如,雖然從民主德國逃到邊界另一邊的真實經歷在電影中所佔比例很小,但氣球的剪裁和設計卻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劇情簡介:
1979年冷戰高峰期,身在東德的岡特·韋策爾(大衛·克勞斯飾)和彼得·斯特雷茲克(弗萊德里奇·穆克飾)為了追求自由,用超過兩年的時間籌畫了一場「驚天大逃亡」:他們用有限的資源,自製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並打算用它載著家人逃到西德。
不料,就在即將越過邊境時,熱氣球卻意外墜毀,引來東德秘密警察鋪天蓋地的調查。在緊迫的時間和嚴密的偵查之下,他們拚命打造了新的熱氣球,而在此同時,秘密警察也逐漸鎖定了他們,一場分秒必爭的絕命逃亡就此展開。
❷ 跪求在線觀看氣球電影,拜託,分享一下
鏈接: https://pan..com/s/1_bsiqJ2ypTjRBDQ6fmDnog
《氣球》是由北京盛唐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萬瑪才旦執導,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8月30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於2020年11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達傑一家原本過著普通而日常的生活,卻因一隻普通的避孕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突然有一天,父親也意外去世,因此,家庭原有的和諧給徹底打破,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❸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❹ 很早以前有部電影,幾個外國乘坐熱氣球,周遊幾個世界
80天環游地球
《80天環游地球》是根據法國著名的小說家、科學幻想之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我們把它作為主題電影課。把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其它電影《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作為選修電影課,更多的版本作為本課的電影「自助餐"。
《80天環游地球》又有很多版本,我們選擇了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 以前中央台的正大劇場播放過的最經典的版本。
一八七二年的倫敦。一位名叫福格的紳士跟朋友們在俱樂部里閑聊時揚言自已"能在八十天內周遊世界",並以三萬英鎊打賭。福格匆匆帶著隨從巴斯帕圖,乘坐一艘氣球船來到法國南方,原想搭上火車,後來看到火車擠得無法開出,又乘氣輪船趕到西班牙。湊巧碰上鬥牛表演,兩人寧可耽擱,也要大飽一下眼福。
正當他們去瑞士時,不料被蘇格蘭場(即倫敦警察局)的密探盯上。原來福格離開倫敦不久,那裡發生了一宗搶劫銀行案,兩人被涉疑,密探一路跟蹤過來。福格他們只好逃到印度,搭救了准備殉情而死的奧達公主,三人成了旅伴。他們橫渡大洋,千里迢迢來到舊金山,經過北美大陸,終於抵達紐約。哪料去英國的定期班次的輪船剛剛駛出港口,三人晚了一步。
離開期限只有幾天了,福格傾囊買了一艘飛艇,越過波濤洶涌的大西洋,降落在英國本土上。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場空歡喜;等候己久的警察把他們三人鋃鐺入獄。打賭的八十天時間快要到了。福格花了好大的勁,費了許多口舌。向警方證明自己無罪,才得獲釋回家。奧達公主傾心於他的勇敢和機智,兩人准備結婚,就在舉行婚禮之前,也就是八十天的最後一天,福格洋洋得意地來到俱樂部,眾友大吃一驚,福格打賭贏了,又娶了個漂亮老婆。但他的旅費正好是三萬英鎊。贏的錢等於沒拿。
早在1981年,布魯斯南就在電影《漫長美好的星期五》(《The Long Good Friday》)中扮演過一個角色。當時他那出色的演技和外形就已引起了一些人的注目。1986年布魯斯南又在影片《游牧者》(《Nomads》1986)中飾演了一位苦惱的法國人類學家。他開始引起製片商們的注意。然而電視劇的合同卻限制了他在影壇上大顯身手。合同期滿後,他終於能在影壇上一展所長。87年,他參加了影片《第四協議》(《The Fourth Protocol》1987)的拍攝,88年他又出演了《騙子們》(《THE Deceivers》1988),表演均十分不錯。但真正使他出名的則是《80天環游地球》(《Around The World in 80Days》1989)一片。他在片中飾演了凡爾納筆下的那位旅行家福克爵士。一時間,布魯斯南受到了大眾的矚目。然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卻無甚建樹。愛妻的病重與去世使布魯斯南有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正常地工作。直到1992年,他才在《The Lawnmower Man》一片中重振雄風。93年他又在《死亡列車》(《Death Train》1993)和《Mrs.Doubtfire》兩片中有著十分出色的表現。在後一片中,他成功地飾演了一個承諾要重建一位重要領導人政治生涯的英國秘密代理人,時隔數年之後,皮爾斯·布魯斯南終於又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
❺ 有誰知道法國老電影《紅氣球》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嗎
很有眼光
這部短片獲得了1957年 英國學院獎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法國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我個人認為得獎的原因是因為導演很好地從孩子的心理角度來講述了故事
這於成人世界的成年人來說是很難的
具體表達的主題應該是那種童年的感覺:得到氣球的喜悅,擁有氣球的自豪,氣球帶來的煩惱,別人對氣球的不理解,發現氣球有魔力時的驚奇,失去氣球的委屈和失落,還有最精彩的最後所有氣球都過來了的感動.......
總結來說就是這個只有30多分鍾的小短片成功地將我們這些大人們都帶回了曾經的那個童年時代,看了的人都回憶起了當時的那份感動。
其實童年不管如何,都是我們記憶中的財富.....
❻ 如何評價電影《氣球》
https://pan..com/s/1xvR8zkeCXuyK4LiNy7vldw?pwd=kvqw
《氣球》故事發生在藏地,講述靈魂與現實的緊張關系。主人公達傑一家因一隻普通的避孕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生老病死如日月流轉,當靈魂遭遇現實的挑戰,該如何抉擇。
❼ 如何評價萬瑪才旦指導的電影《氣球》
具藏地文化底蘊的人文佳片
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講述了靈魂與現實的緊張關系。20世紀90年代,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避孕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
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回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正如「生死輪回」海報中的意象呈現,在電影《氣球》中,萬瑪才旦導演對信仰、生死輪回的人文觀照一以貫之,其獨有的藏地文化特色,紅白氣球的哲學意象、各種隱喻,以及充滿形式感、夢境感的唯美影像,具備豐富的多元意象解讀空間,使得本片極具人文高度,引發資深影迷的廣泛熱議。
同時,《氣球》在《撞死了一隻羊》之後,回歸了貼地氣的現實主義創作路徑,其敘事底色更為通俗易懂,圍繞著普通藏族家庭是否生孩子的主要矛盾,女性意識的懵懂覺醒,信仰與現實之間的束縛與掙扎,對傳統的反思和挑戰,兼具文化趣味與現實思索,更是令不少普通觀眾感同身受。
❽ 豆瓣8.8分的《紅氣球》,對社會現實進行了怎樣的剖析
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法國電影,這一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氣球的相遇。從此以後兩個人相互依偎,小男孩不再孤單,一直有這個紅色的氣球陪伴著他,這一個電影揭示了非常強烈的現實意味,在我看來主要是有三方面。
一、希望總是能夠出現在轉角處。這一部影片主要的背景是在一個混亂的戰爭環境之下,而這個紅氣球也帶著非常強烈的象徵意味。在周圍都是一片蕭瑟和狼藉荒涼的景色當中出現了一抹鮮艷的紅色,它代表著希望。它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從而給人們一種精神上的振奮,即使是在困境當中,只要滿懷希望,一切終將會過去,勝利終有一天會到來。
❾ 萬瑪才旦是一名藏族導演,他指導的電影《氣球》該如何評價
11月20日,萬瑪才旦執導的第七部故事長片《氣球》將在全國公映,跟前兩部作品《塔洛》和《撞死了一隻羊》穩定的鏡頭語言不同,《氣球》全片大部分時間都用了手持拍攝,稍微搖晃和運動的鏡頭,將片中女主角卓嘎面臨的多重困境准確地傳達了出來。而對於導演萬瑪才旦來說,即便准確傳遞出了卓嘎的困境,但卻無法給這種困境提供答案,他說,「卓嘎的困境,其實也是我自己的困境。」
《氣球》導演在指揮演員演戲
多年以來一直堅持拍攝藏族題材的電影,也一直堅持自己的美學風格和電影語言風格,萬瑪才旦導演身上的確有很讓人佩服的地方。他告訴記者,這些年自己的拍攝態度並沒有本質的變化,「焦點一直都放在人的身上,希望讓大家能感受到藏族普通老百姓真實的情感。」他透露,今後不排除會拍攝現代題材的電影,「比如塔洛進城後會發生什麼?」
❿ 德國歷史電影《氣球》,故事簡單,卻張力十足
鏈接:https://pan..com/s/175y5pVsf7wmEYnb2q2k3jA
導演:米夏埃爾·赫爾比希
編劇:基·霍普金斯/蒂洛·羅斯切森/米夏埃爾·赫爾比希
主演:弗萊德里奇·穆克/卡羅利妮·舒赫/大衛·克勞斯/艾麗西婭·馮·里特貝格/托馬斯·克萊舒曼/喬納斯·霍登里德爾/蒂爾曼·多布勒/克里斯蒂安·納斯/羅納德·庫克利斯/塞巴斯蒂安·胡克/烏爾里奇·布蘭德霍夫/柏恩德·麥克·萊德/凱·伊沃·保利茲/貝恩德·斯特格曼/安婕·特拉烏
類型:劇情/驚悚/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語言:德語/英語
上映日期:2018-09-27(德國)
片長:125分鍾
又名:Ballon/奇跡熱氣球(台)/DerBallon
氣球簡介
1979年冷戰高峰期,身在東德的岡特(大衛·克勞斯DavidKross飾)和彼得(弗萊德里奇·穆克FriedrichMücke飾)為了追求自由,用超過兩年的時間籌畫了一場「驚天大逃亡」:他們用有限的資源,自製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並打算用它載著家人逃到西德。不料,就在即將越過邊境時,熱氣球卻意外墜毀,引來東德秘密警察鋪天蓋地的調查。在緊迫的時間和嚴密的偵查之下,他們拚命打造了新的熱氣球,而在此同時,秘密警察也逐漸鎖定了他們,一場分秒必爭的絕命逃亡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