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岩井俊二新電影

岩井俊二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18 20:16:31

Ⅰ 岩井俊二的所有作品

1992
《鬼湯》
1993
《煙花》
1993
《無名地帶(人魚傳說)》
1994
《愛的捆綁》
1995《情書》
1996《夢旅人》
1996
《燕尾蝶》
2002
ARITA
收錄於《果醬短片集》
2004
《花與愛麗絲》

Ⅱ 情書岩井俊二,淺析導演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情書》是由岩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自1995年上映後在便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打動無數觀眾的心。

導演岩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

成就這場「極致暗戀」的背後,是導演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的加持。

作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岩井俊二有著極其濃烈的個人風格,在日本影壇自成一家。

不同於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別與同樣以溫情題材與唯美表現出名的周防正行,岩井俊二的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個性化和詩意的美學特徵,而正是這種獨特的「岩井美學」使其受到無數人追捧,被譽為日本最具潛力的新晉「映象作家」。

岩井俊二

今天,我將以《情書》為例,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淺析岩井俊二獨特的「岩井美學」。

一:自然之美

日本文化研究作家,葉渭渠教授在其與唐月梅的著作《物哀與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中寫到:

「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識,不是來自宗教式的倫理道德和哲學,而是來自人與自然的共生,來自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 」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所謂的「日出之國」,受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歷史傳統等影響,日本對於自然懷有深切的愛與特殊的親和感情,對自然美的感覺極其敏銳纖細,並且含有豐富的藝術性,這是日本人的自然觀的最重要特徵。

而這種特徵,也深刻的影響著岩井俊二及其作品。

電影《情書》中,岩井俊二利用季節性的自然景物進行敘事抒情,唯美的畫面中蘊含著豐富的意境,而這些畫面本身又從抒情表意獨立出來,形成天然的視覺美感。

《情書》整部電影里都使用了雪景,從北海道到小樽、從山頂、屋頂、公路、無一不是白雪覆蓋的一片。

一方面,白雪隱喻亡者,象徵著已然亡故的藤井樹。

而女主渡邊博子所到之處,一切事物都覆蓋在皚皚白雪中,象徵著藤井樹的痕跡無處不在。

另一方面,日本人擅以景寄情,雪正是女主內心世界的外化。

影片開頭,白茫茫的背景,一襲黑衣的博子屏住呼吸,靜靜的躺著雪地之中,這一近景畫面暗示著所有的情節都由這場面孔開始。緊接著,鏡頭開始凌亂的晃動,特寫博子的博子面部與手部動作,她開始大口大口的呼吸。

隨後,晃動不安的鏡頭向上拉伸,轉化為一個悠長的大景深慢鏡頭,俯拍雪地全景,而置身其中的博子,慢慢的成為一個小黑點,在畫面中越走越遠。

這是影片的一處經典場景,漫天飛雪的世界就是博子冰封心靈的外化,而雪則象徵著她對已故男友無限的思念與追憶,在這兩周年的忌日,其他人大多都已走出傷痛,說說笑笑的喝酒聊天,唯有博子,躲在這杳無人跡的地方,以屏住呼吸的行為,體驗男友藤井樹臨死前的痛苦。

由晃動凌亂的畫面暗示生者的悲哀激動的情緒,而博子在雪地之中的緩慢移動,產生了一種在雪地中無法自由、無法前進的束縛感,隱喻博子困於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無法釋懷!

日本人愛雪,雪易消融,其中蘊含著一種無常的哀感,與日本人的傷感性格非常契合,而岩井俊二正是抓住這點,藉助自然之物,定下整部電影的基調,營造出生死相隔的悲哀情緒。

除了白雪之外,電影中另外一個頻繁出現的自然景物便是樹。

在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中,樹木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對樹木的感受和思索成為日本人自然觀的根基,以木為先,成就了最初的自然美,也成為日本文化歷史及藝術美的源頭。

《情書》結尾,爺爺告訴藤井樹院子里有一棵樹,是她出生那年種下的。

女主角笑著在院子里找尋著這棵樹,這看似平常的場景,實則意味著女主在經歷了殘酷的別離與創傷之後,迎來了溫暖的新生。

日本人尊重樹木,他們認為

「植物通過種子發芽、成長、開花和結果,不斷輪回,以維系生命,表現出對生的強烈意識和優雅的美」。

影片的最後,女藤井樹終於得知了男藤井樹的死訊,大病了一場,在生死的邊緣體驗過之後,籠罩在女主身上的父親死亡的陰霾才漸漸散去,而那些被她所忽略的年少的愛戀也破土而出,大病初癒的藤井樹,如同那顆向上生長的樹一般,獲得新生。

二:物哀之美

日本人喜歡美,尤其鍾情「物哀」之美。

「物哀」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學家本局宣長提出,他認為:

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一切不盡如人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動至深的。

「物哀」是從寂寞的心境中誕生的悲劇之美,物哀之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

日本「物哀」之情的誕生,與日本地理的環境有著巨大關系,一方面,日本列島四面環海,因獨特的地理及氣候,自然美景密布,雪山、海島、湖泊、火山給人無盡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日本又天災頻發,千百年來,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給日本國民帶來太多傷害與不幸的回憶。

在頓感自身的渺小與無力之中,目睹美好事物的消亡,久而久之,一種「世事多變無常」的觀念便深植於日本國民心中,使其產生了對「悲哀」的崇尚之情,「物哀」便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的美學理念。

而岩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也極好的傳承了這種「睹物傷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

《情書》這部電影,其故事內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親人的逝去、愛情的逝去,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哀傷。

男藤井樹與博子交往多時,卻遲遲未對其求婚,年紀輕輕便在山難中逝世,臨死之前仍然吟唱著那一首傷感的情歌。

當死亡來臨之際,他內心深處,仍然是青春記憶中的那個女孩;那一份未曾說出口的暗戀,註定成為秘密,隨著自己的逝去而掩埋,這是他終身的遺憾,矛盾而哀傷。

渡邊博子沉浸在男友逝世的傷痛之中,兩年都無法走出,她看不到身邊好友秋葉對她的愛慕,固執的不願忘卻;她心血來潮寄出的一封信,卻意外的聯繫上了女藤井樹,在後續信件往來中,漸漸的得知了深藏於男友心中的青春愛戀,悲哀的發現,自己或許只是一個影子,她難舍難棄的眷戀也如水中倒影那般虛無,她痛苦而無望。

女藤井樹看似是最幸運的那個,在追憶與男藤井樹的青春往事中,她逐漸發現少年深藏於心的愛慕,卻因為年少時自己的矜持而遺憾錯過;如夢初醒卻已無力挽回,只剩下對往昔純真的追憶與對逝去的情誼的無盡緬懷,含著一種憂傷與遺憾。

在女藤井樹回憶青春往事時,有一個很經典的片段: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在學校的圖書館中,少年藤井樹手捧著一本書,靜靜的立在窗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少年的側臉上,風吹動窗簾,在少年身邊輕輕揚起,導演用了逆光的機位,又在人物臉上採用高光拍攝,使少年周身籠罩著一層朦朧的美感。

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樹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

而在後面的片段中,這一幕再次出現,只是,窗簾落下已沒有少年,只是隨風飛舞的幾片櫻花。

櫻花作為日本島國的國花,已然成為了一種象徵,即對短暫而又美好事物的情緒化符號書寫。

它美麗,卻總是很快飄零,人們欣賞其盛開的姿態,卻又無盡的傷感其凋零的瞬間,這類短暫存在的景物,凄婉優美卻又轉瞬即逝,恰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代表。

在《情書》中,岩井俊二正是櫻花這一意象為詩意表徵,暗示少年藤井樹生命的逝去,也遺憾於這段青春愛戀的無疾而終。

相對比西方或熾熱奔放、或曲折離奇的愛情電影,岩井俊二對於《情書》的情感調度更加的節制與含蓄。 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影響,在塑造這段極致唯美的愛戀的同時,也暗含著青春的遺憾與殘缺,但也正因為這種不圓滿,使其透露出一股難以言說的美麗與憂愁,更加的回味悠長。

三:死亡之美

在岩井俊二的系列電影中,死亡同樣是一大重要命題,一般人會對死亡諱莫如深避之不及,但岩井俊二卻總是直面死亡,這很大一部分也是受日本獨特生死觀的影響。

有別於其他民族,日本民族對於死亡、暴力、消逝等一系列消極思想頗為崇尚,對於死亡,他們更多的是欣賞與贊美,而這種思想也深刻的影響著日本國民,並貫穿於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曾說:

「死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

所以諸如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等知名作家,都在其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自殺,選擇了如櫻花般在絢爛的時刻走向消亡!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而深受影響的岩井俊二,也在其作品中,著力表現其對死亡的態度。

但和同時期傑出導演北野武一樣,他們都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生死觀,而是結合西方文化,試圖用作品,詮釋自己對死亡新的理解:在強調生命流逝不可逆的悲傷主題的同時,彰顯其對死亡與生命的沉思。

所不同的是,北野武擅長「暴力美學」,用血腥殺戮反襯生命與死亡,而岩井俊二則是用唯美、溫和又含蓄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死亡美學」。

電影《情書》中共有兩個人物的死亡,一是男藤井樹,二是女藤井樹的父親,面對這兩處死亡,導演的表現非常含蓄。

男藤井樹死於山難,但整部影片都沒有這一災難的直接鏡頭,而是通過描寫女友博子對他的執念及追憶,突出其死亡的悲劇。

而女藤井樹父親的死亡刻畫,則更加隱晦,電影中有一處場景:少女藤井樹在父親葬禮結束之後,沿著結冰的坡道滑行,停下來時,她看到冰雪之中有一隻死去的蜻蜓,僵直的躺在地上。她凝視著它,沒有任何情緒的發問:爸爸死了?是嗎?

整部電影沒有大起大落的生死鏡頭,所用的色彩基調也是黑色與白色,突顯出對死者的哀惜之情,兩人的死亡也被刻畫成了一種淡而綿長的哀傷。

這是影片有關死亡的最直接的表現,然而岩井俊二的野心並不滿足於表面膚淺的陳述,於他而言:

生與死並不僅僅在於肉體,還有情感與意念。電影《情書》,並不簡單描述死亡,而是想通過死亡,對重生與離逝進行探討:在死亡發生時,生者如何面對已逝者,如何在死亡的沉痛中脫身繼續生活?

而這一命題,他需要藉助兩位女主給出答案。

面對死亡,電影中的兩位女主最初給出的答案是隱忍、逃避!

博子無法釋懷男友的死,她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遺忘也拒絕新的情感。

她深愛著死去的未婚夫,甚至不惜向早已變成公路的他家舊址發出一封信:「藤井樹君,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她深知這封信不可能得到回復,如此固執的舉動背後,只因為她需要一遍一遍的確認這個死亡的訊息,直到自己相信為止。

而對於女藤井樹而言,父親的離世對她來說是巨大的創傷,她選擇了將其深埋心中。

她一直感冒咳嗽,卻堅持不肯去醫院,最後在母親的哄騙下,才來到醫院,坐在長椅上等待叫號的時候,迷迷糊糊的睡著,陷入了夢境之中:

夢中的她也是這般坐在走廊長椅之上,盡頭處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曝光,一架病床在走廊拐角處朝她的方向駛來,四周空無一人,氣氛顯得陰森恐怖;而後鏡頭快速切換,病床的周圍突然多了醫生與護士,後面則是緊緊跟隨著的母親和爺爺,而她的父親正躺在病床之上,戴著氧氣罩奄奄一息······

原來,當年她的父親正是因為感冒沒有重視,惡化成肺炎,在一個雪天病發,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所以,醫院便成為了女藤井樹逃避的地方,這里埋藏著她的噩夢,即便重病也不願踏足。

對於死亡,她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隱忍與逃避,任由死亡的陰影籠罩,無法走出。

但隨著那一封神奇的「信」,那一段塵封的愛的往事的開啟,兩人對於死亡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在與女藤井樹的通信中,博子終於發現了這是一段無望的愛情,明白了曾經的「一見鍾情」或許真的是另有玄機。

而女藤井樹也因為這一次往事的追憶,漸漸清晰了少年對自己的情愫,在驟然得知對方的死訊之後,病情加重,如同她父親一樣在雪天重病復發,最後由爺爺背著到醫院搶救。

博子意識到:只有忘卻這一段鏡花水月般的愛情,她才能重新振作生活。

而女藤井樹也在生死邊緣體驗過死亡之後,豁然開朗,重新回憶起身邊那些被自己所忽視、掩埋的愛的記憶。

於是,兩位女主在各自對於死亡的「疼痛」之後獲得了新生:博子奔向空曠的雪地中,沖著雪山聲嘶力竭的吶喊:你好嗎?我很好!

畫面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剛搶救回來的女藤井樹發出同樣的囈語:你好嗎?我很好!

這一刻,回憶與忘卻第一次重疊,這兩個備受死亡悲哀的人找到了各自的救贖之道:博子選擇了忘卻,忘卻這段不美滿的愛情;而女藤井樹選擇了記憶,珍藏愛的回憶,帶著愛好好生活。

至此,岩井俊二的「死亡美學」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升華:死亡的哀傷沒有減弱,但逝者已矣,哀傷之餘,生者更應該好好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小說中寫的: 死並不是完結,而是對生的另一種延續。

遺憾往往是另一種圓滿,在影片背景的茫茫白雪中,雪花落下的瞬間,不是凋零,而是盛開,這種死亡之美,被賦予了形而上的美感,足以在心中留下莫不磨滅的印記。

結語:

一名優秀的導演,都該有屬於著自己的標簽,岩井俊二被稱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旗手,在電影《情書》中流露出他對日本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懷念與尊重。

而作為一個極致的唯美浪漫主義者,他將日本獨特審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與自己擅長的青春題材相結合,成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青春岩井美學」。

這一封「情書」,看似簡單,但感人至深,回味悠長······

Ⅲ 岩井俊二最新的電影叫什麼

莉莉周是2001的作品
之後岩井俊二的作品就是2004年的 花與愛麗絲
在電影 《彩虹女神》里 岩井俊二隻是製片人
岩井俊二一般都是先寫書 再自己改編成電影
2008年 岩井俊二出版了新書 《華萊士人魚》
據說 199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藍海美人就是根據這本書改編的 反正這部片的編劇署名是岩井俊二 不過他不是導演

岩井俊二主要電影作品
1992 鬼湯
1993 煙火
1993 無名地帶
1994 愛的捆綁
1995 情書
1996 燕尾蝶
1996 夢旅人
1998 四月物語
2001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2004 花與愛麗絲

Ⅳ 岩井俊二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電影作品列表:(一共 37 個電影作品)

作為導演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12)
市川昆物語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花與愛麗絲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醬短片集/果醬 Jam Films ------- (2002)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青春電幻物語/豆蔻年華 Riri Shushu no subete ------- (2001)
四月物語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燕尾蝶 Swallowtail ------- (1996)
夢旅人 Pikunikku ------- (1996)
情書 Love Letter ------- (1995)
愛的捆綁 Undo ------- (1994)
無名地帶/人魚傳說 Fried Dragon Fish ------- (1993)
煙花 Uchiage hanabi, shita kara Miruka? Yoko kara Miruka? ------- (1993)
鬼湯 Ghost Soup ------- (1992)

作為演員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1)
式日 Shiki-Jitsu ------- (2000)

作為編劇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15)
虹之女神 Niji no megami ------- (2006)
Bandage ------- (2006)
市川昆物語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花與愛麗絲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醬短片集/果醬 Jam Films ------- (2002)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青春電幻物語/豆蔻年華 Riri Shushu no subete ------- (2001)
四月物語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Acri ------- (1996)
夢旅人 Pikunikku ------- (1996)
燕尾蝶 Swallowtail ------- (1996)
情書 Love Letter ------- (1995)
愛的捆綁 Undo ------- (1994)
無名地帶/人魚傳說 Fried Dragon Fish ------- (1993)
煙花 Uchiage hanabi, shita kara Miruka? Yoko kara Miruka? ------- (1993)
鬼湯 Ghost Soup ------- (1992)

作為製片人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2)
虹之女神 Niji no megami ------- (2006)
花與愛麗絲 Hana to Arisu ------- (2004)

作為原創音樂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2)
花與愛麗絲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醬短片集/果醬 Jam Films ------- (2002)

作為電影剪輯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電影作品(數量:5)
市川昆物語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四月物語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夢旅人 Pikunikku ------- (1996)
情書 Love Letter ------- (1995)
鬼湯 Ghost Soup ------- (1992)

岩井俊二1963年1月24日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從小愛好廣泛的岩井俊二學生時代已經愛上電影、美術和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1987年從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的電視行業。此後的幾年中,岩井俊二一直從事MTV、廣告以及有限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這階段所拍攝的大量的MTV和廣告對他日後電影的影象風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93年岩井俊二為富士電視台的《IF……》系列節目拍攝了兒童題材的電視短片《煙花》,受到了普遍好評。由於岩井俊二出色的編導才能,日本電影導演協會破例把他評為當年的最佳新人電影導演。而1994年岩井俊二的電視短片《愛的捆綁》繼續好評如潮,不但被製作成電影發行,還贏取了1995年柏林電影節的NETPAC獎。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情書》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現在,這部美麗動人的《情書》不但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更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緊接著的1996年也是岩井俊二創作頗豐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他又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說《燕尾蝶》搬上銀幕。深刻的主題、復雜的故事情節、五百萬美圓的巨額投資以及眾多明星的加盟使得《燕尾蝶》成為岩井俊二至今為止最具震撼力的影片。
1991年 《無名的孩子》 《來殺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湯》《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個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煙花》《無名地帶》 《雪的國王》
1994年 《愛的捆綁》《夢旅人》 《瘋狂的愛》
1995年 《情書》
1996年 《燕尾蝶》《月亮騎士》
1997年 《空之鏡》
1998年 《四月物語》
1999年 《想從另一個透視觀看煙火的孩子們》
2000年 參演《式日》
2001年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2002年 《ARITA短片》
2004年 《花與艾麗斯》

Ⅳ 岩井俊二的電影《情書》將在國內重映,什麼時候上映

在小編的高中時期,對於岩井俊二這個名字也是異常的痴迷。那個時候因為時間關系,並沒有時間去看他所導演的《情書》這部電影 但是在上課期間也偷偷的看過,他的這部小說。而且他的一部《你好,之華》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之一。近日,由岩井俊二所導演的《情書》將開始重映。其實很多人都發布了自己對於這次重映的看法,這種事情必然少不了小編了。下面就是我的個人看法。

戲劇性的收尾

故事在一個下著雪的日子裡開始,一個名字叫做藤井樹的女孩兒收到一封陌生人的來信,寄信人叫渡邊博子。其實這一並不是寄給她的,而是寄給一個和井藤樹同名的男子的,但是十分不幸的是這一個男藤井樹此時已在雪崩中遇難而去世。所以可以這么說這一封信本來是寄往天國而求得一絲安慰的信,但是由於重名的原因,竟然讓這個名字相同的女孩子收到了,這件事情看起來是非常的不可思議,但是在這部小說中確實發生了。在故事的最後,這個名字叫做藤井樹的女孩子在一本《追憶似水年華》中發現了借書卡上的畫像,而畫像中的少女正是年輕時的自己,此時她才明白了,和她同名的那個男孩子 就用這樣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這樣富有戲劇性的結尾也只有岩井俊二會想像的出來吧。

Ⅵ 岩井俊二的電影共有哪些

《市川昆物語》(The Kon Ichikawa Story) 《燕尾蝶》(Swallowtail) 《花與愛麗絲》(Hana & Alice) 《愛的捆綁》(Undo) 《夢旅人》(Picnic) 《無名地帶》(Fried Dragon Fish) 《情書》(Love Letter) 《彩虹女神》(Rainbow Song)特別指出,這部電影岩井俊二擔任製片人 《四月物語》(Apirl Story)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All About Lily Chou Chou)岩井俊二擔任監督及腳本

Ⅶ 岩井俊二導演電影《情書》上映了,你去看了嗎

我們都知道,最近有一部電影在我國上映了,那就是《情書》。如果你有了解的話,你會知道《情書》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老電影,他早在1995年就在日本上映了,而且當時上映之後得到了很大的反響。

一、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其實感觸還是非常的大的。

我並沒有去電影院裡面看這部電影,但是我在一些播放器上面是看過這部電影的。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其實感觸還是非常的大的。我們也知道整部電影主要就是圍繞著一個已經離世的男主以及兩個女生之間展開的。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給人的沖擊感還是非常的強的。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情書》這部電影很能夠打動人的內心。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48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2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5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4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6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87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3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