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新海誠新電影風之子

新海誠新電影風之子

發布時間: 2022-10-07 19:36:49

Ⅰ 新海誠新出的電影叫什麼

《天氣之子》是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

Ⅱ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

《你的名字》里,情緒和手藝都在,但不似以前虛無縹緲了。甚至可以說,新海誠電影里所有莫名其妙的憂愁,所有惝恍迷離的追尋,都在這部電影里找到了共同的路徑和答案。誠哥終於在自縛多年的繭里拍翼成蝶。影片基於宏大格局而生的殘存記憶和潛意識召喚,引致男女主在不同時空滾落下一滴眼淚。漂浮的愁緒就這么找到了有力的支撐點。

那個有著頑固深海孤獨症的少年,成長為大叔之後,依然秉持著他使命般的孤獨與自由,展開對情感宇宙的探索秘旅。這一趟,找到了自己的玫瑰星球。

被洶涌人潮擠散的夢中人,地鐵上的縱使相逢應不識,「逢魔時分」過後的煙消雲散,為一份既視感而生的兩端情怯。三葉和瀧只能將記憶鑿刻在空氣里,那麼用力而又傷感,直到攥在掌心中的秘密被打開,一下子就把整顆心都擊沉了。

那一段長鏡頭真是神了:手腕上的紅線,幻化成彗星的軌跡,幻化成孕育生命的臍帶,幻化成個體的年輪,扭曲、纏繞、還原、連接,化作時間,化作「結」,破譯出土地與穹蒼的呼應。宇宙洪荒的孟浪讓繩索縱弛,宿命的牽絆又讓它綳緊。交匯時若即若離,冥冥中千絲萬縷。

所以一點不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在電影院里看得嚎啕大哭。說是「青春不滅、純愛不死」還是覺得清淺了些。新海誠的某一種固執,真的可以戳中很多人,那些相信「在某一個時空會有另一個我過得很開心」的人,相信「心愛的人死去會化作暗物質守護和改變星軌」的人,相信「於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人……為了吾道不孤,為了赤心和天真。

赤心能讓我們在宇宙萬物中涵泳優游,天真則讓我們在世道萬象中有所憑恃。任世界碾壓、沖刷和捏塑,看似百無一用的東西化為掩體後,至少能幫他們獲得甘願的勇氣。

說來也巧,看完這部電影的幾天,我就去了日本,雖然只在關西晃悠,可代入感太強烈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潮,地鐵的呼嘯而過,每個人都冷漠、禮貌、客氣地保持距離。腦子里回盪著《青春咖啡館》里寫的:大街上的邂逅,高峰時刻在地鐵站里的相遇。那個時候人們也許應該用手銬把彼此鏈在一起。什麼關系能夠抵擋住那種把你捲走、讓你失去控制的浩盪人潮呢?

生命何其蕪雜,相逢何其稀罕。人與人的孤島短暫接壤,浩瀚與溫柔,混沌與註定,動盪與記認,終究還是從哀愁中汲取的靈感。

一顆彗星會形成浩劫,一個村莊會湮滅,繁華頃刻會崩塌,記憶也會漫漶,曾有過的刻骨銘心變成不知緣由的悵然若失,無論本片的結局如何像童話般美好,餘味還是氤氳在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上。餘味里仍氤氳不去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將深刻的無奈化為美感封存,便是對當下抱著徹底的投入和敬惜之心,才能坦然無愧於來日的遽變。

想來又感傷又釋然。人與人的交匯,能在真實中捕捉的,都不過是些片面辰光,可是,人與人的關系,放諸寰宇、時空的坐標觀想,又豈止於生死。

這部片至少要去擼三遍,第一遍憑直覺,感動個一塌糊塗。第二遍仔細捋一捋誠哥的腦洞。第三遍,也抱著物哀的心境,沉浸於大銀幕上的星空與夢幻吧。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2

最近大熱的「你的名字」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吸引我,但聽聞大家的好評已經豆瓣上出奇的高分我還是決定去看一看的。於是選了電影下架的最後一天去了萬達影城觀看這部電影。

當我認真的看完最後的時候,我徹底的被這部電影感動了。我覺得幾乎沒有幾部電影可以影響我的心理,可以使我發自內心的融入電影中去,即使我看完電影後的三天,我的感受久久不能散去。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因此無疑是個大手筆,大製作。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在這里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不得不說這個劇情簡直好到了極致,無數的人觀影時淚流滿面,劇情十分牽動人心,我觀看到高潮時,我甚至忘記了呼吸,忘記了眨眼,感覺整個人都置身與電影之中,無法自拔。

我覺得在我所看的所有電影中,這部影片必是無法磨滅的記憶,可能數年後我重新觀看一遍也會同現如今一樣感觸萬千。這部電影帶來的不僅僅是觀影的愉悅,而是心靈的震撼。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3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關於男女互換身體,發現時間錯開三年,但最後又重新相遇的電影——《你的名字》。

生活在小鎮的宮水三葉早已厭倦了她的生活。她總幻想著來世自己要做東京帥哥。於是呢,她常在夢中變成東京的帥哥。就這樣享受著做一天自己做一天別人的美好生活。後來三葉知道自己在夢中與生活在東京的瀧進行了靈魂互換。於是開始對對方好奇,到彼此擔心惦念。二人開始了以筆記為載體的相殺相愛。瀧的霸道氣場給三葉贏得了許多爛桃花。三葉也漸漸適應了瀧的打工生活。二人在小打小鬧中漸生好感,驀然回首,已有真情。浪漫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瀧看見三葉關於當晚有慧星的留言,在天台等了許久,卻並未看見彗星到來,悠然的情感鋪墊戛然而止。瀧和三葉停止了靈魂互換。

瀧為了尋找三葉,憑記憶將整個系守鎮畫了下來,並拿著畫四處詢問。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借那幅畫,找到了夢中的景色。當瀧千辛萬苦地來到系守鎮,他驚恐的發現這里早已毀於災難。彗星墜落在三年前,全鎮500人無一生還。三葉也沒能倖免。

這時瀧想起了三葉婆婆的話。繩的扭曲、纏繞,是時間流動的體現,它連接著時空。於是瀧找到了神社,喝下了三葉的口嚼酒。繩再次帶他回到了三葉的身體之中。為了拯救三葉和全鎮居民冷發動好友制定了避難計劃,結果失敗了。好在關鍵時刻,瀧在強烈的使命感中喚醒了三葉。他想起三年前三葉曾找到他,並給了他一個神秘的繩結。就這樣糸守鎮無一人生還的新聞奇跡般變成了無一人傷亡。

原來天作之合是存在的,千里姻緣一線牽是可信的,以至於若干年後,即使瀧已經完全忘記了曾經拯救過三葉的世界,也能在擦肩而過中,感受到強烈的命中註定。命運弄人,但幸運的是我們能在淚眼朦朧中找到彼此,並問出那句深藏心底的話——你的名字是?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4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故事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在現實中互相交織幻想的故事。這位日本導演另外兩部動漫《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

小心翼翼的將這部片子又看了一遍,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唯美夢幻的畫風那種干凈、純白,是吸著霧霾的我們很難想像的。所以你看《秒五》以及其他日本電影裡面的風景,很多都把純白、美感做到了極致。清新的人物設定,憂傷的音樂,故事的敘述邏輯瞬間將我們拉回了我們的那個高中年代,影片以一條紅線展開了男女主人公之間,魂飛夢繞感情糾纏的夢境世界,現實和過去相互錯。

小鎮女孩三葉與東京男孩瀧互換身體,小鎮女孩三清早起床感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用以此幽默的開端吸引受眾繼續往下觀看,用鄉村與城市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來回切換,傳統人文與自然之美呼之欲出,也令人所見看似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人的疲倦與狡詐,三葉所嚮往的都市生活其實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完美。電影過多內容就不講了,還是希望大家去影院觀看。

電影將懸念維繫到了最後一刻,多麼害怕在那階梯上已然經歷生死的兩人最終只是形同陌路,當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氣說出那老套的'搭訕台詞「我在哪裡見過你嗎?」淚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後不僅將「你的名字」以升華,更讓人真正感觸到了那怦然心動的純愛。

這個故事描述的是就是這樣一種青澀而又真摯的感情,它甚至遠遠的比纏綿悱惻的愛情珍貴,那是人間最為純真的愛,不需要任何基礎和依靠的愛,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恆的愛,因為它本身就是永遠。

看完電影後突然想到了韓寒的一篇文章,

高考結束了,馬上又將會有這么一群孩子,迫不及待的扔下書包,去聚餐,通宵上網,旅行,KTV,閑逛,狂歡……認為自己終於解放了……殊不知,你們離開的,就是天堂。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5

《你的名字》是一部很經典的日本動漫,很早就聽說了他的名字,但一直未有機會去欣賞。那一天政治晚自習,老師讓我得以與他見面。

《你的名字》畫面鮮亮,色彩搭配和諧明亮,人物構畫不算特別精美,但對全篇的背景勾勒的極為細致,劇情偏新穎獨特,只是我第一次對某些地方還是有諸多不解,電影講述了來自糸守鎮女孩三葉和東京男孩瀧因為一場彗星而交換身體所發生的事。前期電影偏搞笑,到了中期,我不由得開始羨慕起來,能夠以另一種身份去體驗另一個生活,想來也是極為奇妙的。

隨著劇情的展開,瀧去找三葉,卻發現三葉及糸守鎮早在三年前便毀於一場流星雨中,又陰差陽錯回到毀滅前一天。瀧和三葉在山上的場景是我不能忘懷的,有著時間差的兩人同時在同一處地方尋找對方,只聽得見卻看不見,所幸他們感受到了,這時不得不說電影的細節表現很好。畫面以兩個時間點的兩個人同框,卻只見三年前身體為三葉的瀧,另一處卻是空白,而在中間是一條透明白色的屏障,阻隔。兩人明明看不見,瀧卻感受到她的存在。

他問:「三葉,是你在那嗎?」慢慢伸出手,兩個來自不同時間點的人就這樣恢復到自己的身體里,同時,終於看見了隔了三年的心心想念之人。

我一直記得瀧為了阻止人們聚集的焦躁,一直記得瀧為了找到山上的山三葉而狂奔,不顧險些掉了山崖,一直記得兩人彼此握手,要寫下名字的那刻,同樣一直記得最後的最後,狂奔歸於相望,又轉擦肩後,瀧的一回頭:「那個……我好像在哪見過你!」三葉含著欣喜重重地點頭。兩個人,就這樣在時間的奔跑中再次相遇,即使想不起你的名字,即使不在一起,那又如何,我一直在尋找的,就是能在下次見面,能再次說:「你的名字是什麼?」

明明好像認識了好久,好可惜,你的名字是什麼呢?

沒關系,時間並不能將兩個真心相愛的人隔開。即使遠隔萬里,我也來到了你的城市,看到了見證你成長的家鄉;即使看不見你,我也知曉你的存在,拚命找尋不肯放棄;即使我們的名字並沒寫完,我也一直在等你親自告知我你的名字。你的名字,這次我會將它刻在心上,時間再遠,也不會遺失。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6

放假期之前,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要看十部電影的計劃。第一部選的是口碑評分都很高卻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動漫科幻類電影《你的名字》。

「黃昏之時可以看見不可見之人。」為了契合這種暗示,我專門找了個接近黃昏的下午,觀看了這部電影。

女主是生活在農村的高中生宮水三葉,她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簡單卻略顯枯燥的生活。她的父親是她所生活的鎮子的鎮長,由於種種原因她和妹妹跟隨外婆生活,並一起打理著神社的事情。另一邊,男主立花瀧是一個生活在大都市東京的高中生,他也同樣重復著枯燥無聊的生活,每日也不過是上學,打工,回家,如此循環罷了。

在無聊日子的某一天,他們兩個完全不搭邊的人因為某種神秘力量的作用而在早晨醒來時發現互換了身體。因為都對彼此原來的生活感到乏味,他們便對交換身體這件事沒那麼排斥。他們每周會交換兩到三次身體,漸漸地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方的生活中贏得了或多或少的喜愛。

但突然有一天,立花瀧發現再也不能和三葉交換身體了,雖然他不以為然,但腦中卻始終好像被什麼事情羈絆著一樣。他開始憑借記憶去找三葉生活的那個村子,拼盡全力去找,最終找到了。但那個村子在三年前被彗星擊中,導致村裡大部分人都死了,瀧也從官方的統計中得知三葉一家的死訊……

他很著急,想起三葉的口嚼酒,找到放置口嚼酒的地方,義無反顧的喝了下去。終於他又和三年前的三葉交換了身體,並且去拯救村裡的人,讓他們撤離,提前告知他們將要發生的災難。最終全村人得救了,但三葉和瀧都失去了對彼此的記憶。

看完這部電影,心中感慨萬千……

奇妙的夢中互換身體,交換著彼此的生活,把生活活成最喜歡的樣子。彼此心靈感應著,漸漸互相喜歡。美麗的慧星隕落,深邃的眼裡滿留著遺憾,或許那時三葉在想……啊,多遺憾啊,瀧在這時還不認識我呢……會不會永遠都不知道我呢?瀧竭盡全力尋找著,這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痛,但幸運的是他最終成功了。黃昏時隕石坑旁的奔跑,以及後來美好的相遇,都成了日落時最好的畫面。

想要見的人就去見吧,該記住的人也都記住吧,不然你以後會為此付出數倍的代價想去實現或者留下遺憾。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7

終於得空看完了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於《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講述,《你的名字》將夢與現實交織融合在一起,以「交換身體」這一新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干凈澄澈的天空,鄉村田園式的清景,絢爛的彗星尾焰,都讓這部電影深深印在觀眾們的腦海中。

而令我極為佩服的,是新海誠對時間的虛化處理。「時間」是人為創造的,是人們為了證明事物變化過程而選擇的一種描繪方式。而電影中,新海誠將時間虛化了。兩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時間軸:男孩認識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著三年後的京都。即使是地鐵相遇,也只是一個人的欣喜,在同一個世界的兩個不同時間點,他們真實地存在卻又真實地錯過。其中一段,兩人在夕陽下第一次跨越時間短暫相遇,想要寫下彼此的名字,卻終究沒有寫完,男孩留給女孩的,不過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歡你(反過來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誠使人們面對這樣的場景時,除了揪心還在思考:男孩與女孩的名字是什麼?時間洗禮後,他們互換的身體記憶漸漸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尋覓?八年光陰過後,他們於地鐵站相遇,凝望進彼此眼中時,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佛語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在虛化過後的時間與空間中,男孩女孩不曾記住彼此的姓名,但他們記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個念想:「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我在尋找什麼?他(她)在哪裡?」當他們擦肩時,不需要解釋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原來所有的遺忘都是我們自我欺騙的產物,認清這一事實後,生命原不會剩下些什麼。但新海誠以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兩個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畫橋;白雲出岫,倦鳥歸巢。當男孩鼓起勇氣轉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兩人眼眶微潤,異口同聲地問:「你的名字是——」

影片結尾的處理十分感人,兩人在相遇中結束全片。電影結束,屬於我們的生活卻沒有結束,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們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緣分。

時間敵不過的,是感情。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8

當年那句:「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紅遍了各大紙媒,我第一次看見,是在成都的報紙上。

後來老爸花五塊錢買了張碟,吃晚飯的時候全家一起看了。然而除了超級超級美的作畫和名字很好聽的導演外,我記住的大概只有最後那個錯過的回眸。

再一次看新海誠的作品,已經是高中的時候了,那部評價並不好的《追逐繁星的孩子》。當年是幾個動漫愛好者聯合,每個人花了三十塊包了省游泳館旁花園影城(現在拆了,變成了小雜貨店)的小廳看的,看完後大家都蠻失望,稀稀拉拉也就散了。

後面再有了《言葉之庭》,記得哪個網站還買了版權,也是在一片「畫風真好看」「感情描寫真細膩」中消散了。但感覺新海誠還是沒走出秒五的影子,一切的一切,那麼好,又那麼平,沒有驚喜感。

後面又是什麼高考廣告,還以為要出正片結果沒有……白期待了好久……

漸漸少看動漫了起來。志同道合的夥伴,去外地、出國、失去音訊,喜歡的動漫雜志一一停刊,也就很少再接觸了。

有一天刷朋友圈看見了新海誠新作的消息,一看預告,刷的一下,熟悉的感覺被觸碰了,雖然很多東西不一樣了,但也有很多東西還在啊!

一路關注,有了資源乾脆沒收忍住不看,堅信著它會在國內上映,中途各種不好消息紛紛,跌宕起伏,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周四也不回家了,起了個大早第一個沖進電影院買好了首映票,晚上和裁裁頂著寒風出門了,順便加餐啃雞腿。

學校的小電影院把廣告輪流放了三遍,才開始播,第一個畫面一出,心都攥緊了。

那電影般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音樂,扣人心懸的節奏,從捧腹大笑到哭泣,再到釋懷。最重要的,和秒五不同的,是那完美的故事。

如果秒五是在特定的經歷後才能完美理解的劇情,那你的名字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求。

放完以後,和電影院大多數一樣,一直坐到最後一秒。

重要的人的名字,說不定三年後我也能碰上呢。

一激動寫了好多,實在是太幸福的夜晚了,以後一定會看到新海誠更多好的作品的,一定。

像全世界安利,《你的名字》。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9

除了《大魚海棠》,我最喜歡的動漫電影便是《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日本作品,都說日本動漫作品很好,所以這個電影也是非常的完美。

據我所知,《你的名字》在全世界票房排名榜上在第二十幾名,而整個榜只展出前三十,所以說已經不錯了。

其實最讓人喜歡的是劇情,很玄幻,很有趣。

一個少女和一個少男,時隔三年互換身體,真正原因是因為一顆隕石。而少女的家族世世代代在規定的年齡,都會和遠在幾年前或者很遠的地方的人交換身體,醒來後會當成夢,記憶越來越模糊。而少女所在的這個家族居住的地方在1200年前就因為隕石砸出過一個坑,而現在這顆隕石也會掉落到同一個地方,這個小鎮會因為隕石不復存在。男孩知道一切之後,喝了少女的另一半——口嚼酒,回到了隕石墜落之前,試圖阻止這一切。而這時,兩人換回到自己的身體,在黃昏之時,在同一個世界相遇。男孩講了他的計劃,希望少女去實現,並在女孩手心裡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提議女孩這么做。可是黃昏之時很快就結束了,兩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男孩發現自己記不起女孩的名字了,女孩在實行計劃中也摔傷了,發現記不起男孩的名字,打開手心,男孩寫的是「喜歡你」。

這一段是非常感人的,但結局很完美:兩人工作後相遇,發現似乎認識對方。

《你的名字》我看了四遍,每次看到兩人在黃昏之時相遇的情節都忍不住哭。

而且這部電影編劇很厲害,在故事中有一些隱藏劇情,我也是看了兩三遍才看出來。而結尾也非常引人深思,不敷衍、不覺得突然結束、覺得還有下一部。

另外,它的主題曲、插曲,也編的非常好,我自己都忍不住找譜,用鋼琴彈了下來。

所以我一直很喜歡,接下來給大家看一張圖,是導演談《你的名字》。

其中幾句經典的話也送給大家:

不管在哪裡,不管過多久,不管是要跨過高山,還是要越過湖海,我一定會去見你一面。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

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

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再次連接,這就是結,這就是產靈,這就是時間。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0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麼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嚮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築師。三葉和瀧並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於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後,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了多少個維度,折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後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癒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

新海誠《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影評 篇11

最近微信圈已被日本動漫《你的名字》刷屏,它並沒有如同中國電影做足廣告宣傳。為對得起這么優秀的製作和朋友的電影票,我也想來說一說我的感受。

害怕像上次《我們誕生在中國》一樣優秀的電影,上映幾天就匆匆下架。所以沒等到周末就選擇在家旁邊屏幕並不理想的影院觀看。誰讓我們如此期待呢,吃過晚飯離開始一分鍾就狂奔到影院,最終還是錯過開頭,只能自行腦補。

在觀看新海誠這個作品以前已經看過被很多人推薦過的《秒速五厘米》,但是記憶並不深刻。據說這次新海誠相比以前情節設置更加完整,這個我並不太關注。這部電影看到的第一瞬間就被美麗清新,真實而夢幻的畫面所吸引。淡藍的天空,大朵的白雲,明亮的顏色都散發著青春的靈動和夢幻。故事情節構造也是也是亦真亦幻,彗星隕落將生活在小鎮的姑娘三葉和大城市東京的帥氣少年瀧聯系在一起。基本上每周兩個人都會交換身體,開始以為是夢,後來接受並且認真過起彼此的生活。就這樣兩個少年的心漸漸走近,想要見到彼此。當真的要行動的時候才發現怎麼都見不到,因為他們是穿越三年時間的交換。當彗星真的落下時為了記住彼此把名字寫在各自掌心,遺憾的是。各自恢復彼此的生活怎麼都記不起那個人,只是隱隱感覺有那麼一個人在自己生命里重要的存在過。

瀧一直都在等這么一個自己也不確定是否存在的人,擦肩而過只覺心裡一動,但不覺那期盼的人就在不遠處。電影就是電影,最後瀧見到要等的人。即將轉身離開,瀧還是鼓起勇氣說句「我好像見過你」,」我也是「,兩人淚流滿面,終於找到彼此。

新海誠完成了我的很多幻想,大片藍天朵朵的白雲和帶有童話風的色彩和建築。小時候想像自己如果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人或者換一下性別會怎麼樣,電影里實現啦。也曾經很多次感覺發生在自己生活中某個情節好像真實地經歷過,卻不能說出所以然,或許那就是自己曾經穿越過。總覺得自己在靜靜地等待著那個人,而他最終真的出現了。我的生活里或許都不能實現,或者實現一兩件,但新海誠讓我依然對童年的幻想和美好小情懷抱有期待。

Ⅲ 新海誠的新作品有什麼

遙遠世界
本片是新海誠從1997年開始製作到1999年完成,1分半鍾的黑白動畫短片
陳舊的老電影效果,飛向白雲的紙飛機,熱戀中的男女,平凡的生活畫面,電車,地鐵,擁抱,細語,愛撫。

《包圍的世界》(14張)以及貫穿始終的憂郁的藍調鋼琴曲。
全片實驗動畫的感覺非常重,鉛筆速寫調子與2D3D交替變換的場景,切換不定的鏡頭,似乎在講述一個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
包圍的世界
音樂:天門
1998年,新海氏用一周的時間製作的30秒全3D短片,使用Lightwave3D與PhotoShop製作。
靈感來自村上春樹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1]。
她和她的貓
她和她的貓(彼女と彼女の貓)(1999)音樂:天門 / 聲優出演:新海誠、篠原美香1999-2000年間製作的5分鍾黑白動畫短片。短片由瑣碎的生活場景展開,美麗的長發少女和她超級卡通的小貓,全片以少女的情感為主題,講述了漠然的生活,心靈傷痛與慰藉。場景的運用恰倒好處地切入了影片情感的表述。新海先生的2D動畫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經成熟。 在一部分的評價中形容這部作品有如觸碰心的琴線般.
星之聲
《星之聲》(ほしのこえ)(2002年2月)
日文原名:ほしのこえ (Ho shi no ko e)
英文名:The voice of a distant star
導演/動畫製作:新海誠 音樂:天門 聲優:新海誠、筱原美香 主題曲:Low
本作獲得 第1屆新世紀美術協會東京國際動畫片展銷會 / 第7屆神戶動畫 / 第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節 / 第8屆AMD AWARD數字內容大獎 等獎項
2002年2月,一部25分鍾的單集CG動畫《星之聲》在日本悄然問世。隨後便在日本業界激起了不小的波瀾——優美傷感的意境與雅麗眩目的視覺效果自然不必冗談,更加令人驚詫的是:除了配樂與聲優以外,全片的製作人員僅有一人——新海誠。以及他的一台電腦。
個性而不張揚的創作理念與深厚的創作實力,使得新海氏的動畫風格性格彰顯,卻又平和親近。看似平凡瑣碎的場景物件設定,卻處處透著作者巧妙的安排,光線的大量運用更是在畫面的和諧中平添了幾分靈氣。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2004)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內容圖片(20張)
《每日新聞》第59屆每日映畫Concours最佳動畫電影獎
在日本戰後被分割統治的另一個世界裡,1996年夏,位於聯邦國統治下的北海道的神秘巨塔工程悄然開始了。而在美國佔領的本州,這個塔真正建設目的卻無人知曉。
那塔是一座隔著津輕海峽也可以清楚看到的龐然大物。兩個15歲的少年:藤澤浩紀和白川拓也,對它有著不知道是敬畏還是憧憬的奇妙感情。他們利用軍需廢品,在山上的廢棄小站里組裝了一架名為ヴェラシーラ的小飛機。兩個男孩同時喜歡著班上的澤渡佐由理。無論是佐由理還是「塔」,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象徵,現在無法觸即,將來一定會接近的事物。
但是,佐由理在中學三年級時,突然得了原因不明的記憶障礙症,轉學去了東京。在無可名狀的虛脫感中,兩個少年漸漸停止了對飛機的製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2001年的東京,已經是大學生的浩紀和拓也再次相會。得知佐由理依然身陷病中,常年沉睡。二人想要把她解救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的接近了「塔」和這個世界的本質,以及佐由理隱藏的秘密。
秒速五厘米
《秒速五厘米》(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2007)
整部影片分為:
第一話《櫻花抄》講兩個人互相表露心意及對未來的迷茫。 秒速五厘米[2]第二話《宇航員》講的是沒有明裡時,男主角貴樹安靜而孤獨的生活。同時借另一個女孩子的描述,也可以看出貴樹對明裡的思念。
第三話《秒速五厘米》講的是已成年的男女主角過著基本不相乾的日子。從男女主角交錯的對白中,向我們講述了人生的變化無常及我們力量的渺小。
由三個故事組成的《秒速5厘米》拋棄了懸念,回歸生活,大量的現實取景,用接近寫實的動畫向人講述因為小學畢業而離別的遠野貴樹和筱原明裡兩人,對相互抱有好感而時時記掛在心。但由於分別的阻隔只能把這份特別的感情寄予在別處。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於有一天貴樹在一個大雪天里決定去找明裡,表白自己的內心……
動畫三部分,分別是描寫貴樹與明裡再會的《櫻花抄》,以旁人的視點表現的《宇航員》,以及表現兩人精神上彷徨的標題短篇《秒速5厘米》(電影副標題為「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意為:有關他們之間的距離的連續短篇故事。
《秒速5厘米》已於2007年11月16日推出小說版,同樣由新海誠執筆。
追逐繁星的孩子
《追逐繁星的孩子》海報影片講述了少女明日奈無意間從父親的遺物、一台老式收音機中聽到奇妙的音樂,就此離開現實世界,踏上了冒險的旅程……
首先,《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故事而已確認為將會環繞著女主角明日菜而進行。自從與父親離別後,明日菜便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有一天,透過從她爸爸留給她的水晶收音機遺物中,突然傳出了不可思議的音樂,這首不可思議的音樂同時改變了她的日常生活。明日菜決定追尋著這把來自遠方的聲音而展開了新的冒險之旅,只為了再與一個生活在異國的男孩再聚。透過這次的旅程,明日菜將會認識到
這個世界的美麗與殘酷,同時也將會體驗失去的真正意義。
已於2011年5月7日在日本公映
並且 《追逐繁星的孩子》在CCG EXPO11上7月8日-11日期間由新海誠親自率團於中國上海限定放映。
Blu-ray& DVD版於2011年11月25日公開發售。
在職Falcom工作一覽
1996年 《英雄傳說4—朱紅之淚》 Documentation
1997年《新英雄傳說1》初代(《Dragon Slayer VI-英雄傳說》和《Dragon Slayer-英雄傳說II》)復刻版詳情不明
1997年 《七星魔法使》 Documentation / 宣傳
1998年 《永遠的伊蘇1》 Documentation
1998年《Brandish4》Documentation

新海誠作品(20張)
1999年 《英雄傳說3—白發魔女》 Documentation / 宣傳
1999年 《英雄傳說5—海之檻歌》 片頭動畫作畫 / 場景作畫
2000年 《永遠的伊蘇2》 片頭動畫
2001年 《新英雄傳說4—朱紅之淚》(2000復刻版) Documentation / 宣傳
2001年 《伊蘇1&2完全版》 片頭動畫
2001年 《Zwei!!》Art&Graphics
其他協力作品
(1)《Bittersweet Fools》OP MOVIE
動畫製作:新海誠 原畫:相田裕 腳本:古我望 音樂:TWOFIVE
2001年Minor會社出品游戲《Bittersweet Fools》的片頭動畫,新海先生首次使用動畫用紙的作品。
(2)《Wind-a breath of heart-》OP MOVIE
動畫製作:新海誠 原畫:結城辰也/庄名泉石 腳本:古我望/向井正哉 音樂:TWOFIVE
2002年,同樣是Minori出品的游戲《Wind-a breath of heart-》片頭動畫。
作者感想:「這是《星之聲》結束後不久製作的辛酸之作。我是以做《星之聲》番外篇那樣的心情來製作的。」
(3)《笑顏》MTV
原唱:岩崎宏美動畫:新海誠 原畫:田澤潮
2003年4-5五月間的音樂短片。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僅兩分鍾的音樂短片居然單獨出了DVD版,除了本篇四個版本外還有采訪錄等映像特典。新海誠的個人份量可見一斑。
(4)《はるのあしおと》OP
2004年7月23日minori發售的GALGAME《はるのあしおと》的OP動畫由新海誠監督製作。
(5)2006年11月《ef - a fairy tale of the two.》OP
將於12月22日上市的minori傾力打造的GALGAME《ef - a fairy tale of the two.》上篇《ef - the first tale.》中請到了新海誠老師和天門老師聯手製作了一段長約3分鍾的的OP影像。眾所周知,新海誠和天門也算是老拍檔了,二人合力打造的《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曾感染了無數人。而《ef - the first tale.》的OP也是充分展現了新海誠與天門2人的特色,一望無際的晴空、夕陽下的狹小教室、追逐著夢想與愛拚命奔跑的少年少女們……單是一段三分鍾的影像就足以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劇本由御影擔當,原畫為七尾奈留。
(6)《信濃每日新聞》CM
2007年9月5日開始在日本長野縣內播放的信濃每日新聞的CM(廣告),因為是著名動畫導演新海誠製作的而成為話題。
這個CM分為《遙遠的日子2007 Ver.1》篇和《遙遠的日子2007 Ver.2》篇兩個模式,故事設定是:作為營業用的世界首部混合動力電車,為了追逐乘坐著這部電車在小海線進行試驗運行的父親,女兒騎著自行車進行追趕。這個CM在信濃每日新聞營運的網站「信每Web」中的訂閱向導版塊中,可以收看。
(7) 《明日の君と逢うために》OP
2007年11月30日發售的Purple softwareから「明日的君と逢うために」
絵が可愛いなぁ、原畫さんがいいなぁ。
とにかくオープニングムービーが素晴らしい。
橋本みゆきさんですな。なんと、作曲もされていますか!
「新海誠」さんチックで、動く動く、ぐるぐる動く。
教室から外へ切り替わる繋ぎのうまいことうまいこと。
さすがOPに定評のあるPurple!
見入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ね。
(8)《貓的集會》CM
播於日本NHK的Anikuri15,是以貓咪作為主角的有趣故事,以貓咪被人類有意無意地踩踏其尾巴為契機,講述了一個貓咪集合起來向人類反擊的有趣故事。繼《她和她的貓》,這是新海誠第二次以貓為題材製作的短篇動畫。動畫由出品過新海誠成名作《星之聲》及之後的《雲的彼端,約定的場所》的Comix Wave製作,依舊由新海誠本人包攬監督、原畫、背景美術、色彩設計和攝影工作,而人設由《秒速5厘米》的西村貴世擔任,音樂則由一直與新海誠合作的天門擔當。
(9)《ef - the latter tale》DEMO.MOVIE
2008年4月發布的《ef》宣傳動畫,再次由新海誠監督製作。讓我們一起感受音與畫的完美結合吧!!
小說
秒速5厘米
小說插繪
星之聲(著:大場惑)
きみを守るためにぼくは夢をみる(著:白倉由美)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著:迦納新太)
秒速5厘米(著:新海誠)
音楽CD
イメージアルバム『Promise』
編輯本段
名家評說

大冢英志(評論家):第一次,在心中隱隱出現了超越這一時代的感覺。
藤島康介(漫畫家):這是一部僅用計算機和極少數人參與製作成的作品。與很多人預料的相反,其作品的成熟度和細節的描述使得整部作品成為極為成功的典範。
富野由悠季(高達之父):建議目前動畫界的導演和製作人員都能去看看《星之聲》,實在是太好了。
高橋望(《貓的報恩》製作人):完成度極高的作品,對新海導演用尖端技術所表現的手法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水桂(日本數碼視覺偶像創始人):新海誠是現在最應受注意的CG藝術家之一,對於給予觀眾共鳴與興奮方面,他有天生的素質。

Ⅳ 新海誠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截至2021年,沒有下一部電影的消息,上一部是3年前的《天氣之子》。

12月13日,新海誠導演新作《天氣之子》發布視覺海報,並宣布將於明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

繼《你的名字》後,依舊由新海誠擔任原作、編劇和導演的《天氣之子》講述的是一個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描述了被命運操控的少年和少女,離家去往東京的少年和祈禱天氣就能變晴的少女,由自己來「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愛情」是永恆不變的主題。《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這些大家津津樂道的作品,不僅有著精緻的畫面,更是生動地展現了少年少女之間細膩的情感。

相關信息:

由於《你的名字》的巨大成功,新海誠被評論家認為是下一個宮崎駿,但他本人並不不認同這種觀點。很多人說他是下一個宮崎駿,他覺得自己絕對成不了宮崎駿。

宮崎駿的電影從幼兒園到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也不是很想拍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動畫在人生成長的一個階段看就好了,沒必要像藝術品那樣一直欣賞。

Ⅳ 最後的風之子2上映了沒

沒有,在籌拍當中,風之子據說有三部

Ⅵ 新海誠的下一部電影是

截至2021年,沒有下一部電影的消息。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愛情」是永恆不變的主題。《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這些大家津津樂道的作品,不僅有著精緻的畫面(小編覺得《言葉之庭》每一幀都能用來當壁紙),更是生動地展現了少年少女之間細膩的情感。

(6)新海誠新電影風之子擴展閱讀

由於《你的名字》的巨大成功,新海誠被評論家認為是下一個宮崎駿,但他本人並不不認同這種觀點。「很多人說我是下一個宮崎駿,我覺得自己絕對成不了宮崎駿。

宮崎駿的電影從幼兒園到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也不是很想拍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動畫在人生成長的一個階段看就好了,沒必要像藝術品那樣一直欣賞。」

Ⅶ 求新海誠所有電影

《新海誠電影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 bbwk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 大多都帶著一些奇幻色彩:身體交換,時空交錯,超自然力量等讓人百看不厭。他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描繪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介紹由他執導動畫電影,總有一部適合你!

Ⅷ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為什麼評價都是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這是新海城的新作。隨著《你的名字》和《每秒五個世紀》的成功,新海誠取得了無數的成就,其繪畫風格和風格與宮崎駿其人非常相似。在當今宮崎駿其人沒有新作品的社會,這無疑是安慰宮崎駿其人粉絲的最好禮物。

但是,男人接觸的時間越長,聽到奇怪的消息的時間越晚,從最初的興趣到哇,這個消息絕對會賺錢。原本是超現實主義者的他,在現實和生計的擠壓下,逐漸向現實主義靠攏。我們不就是這樣嗎?「天氣之子」把殘酷的現實過於公開地擺在大眾面前,讓人很難一下子接受。

Ⅸ 你最喜歡新海誠的哪部動漫

我最喜歡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自從這部電影上映以後,有關該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有好的評價同時也有壞的評價,該電影講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兩個少年少女突然能不由自主互換身體,通過這一奇怪現象,新海誠為我們描述了現代人們對於精神上的疏離的探尋的故事。

然而《你的名字》想要表達的顯然不止於這樣悲觀的論調。通過這部電影,新海誠終於開始珍惜著一種理想化的希望。不同於《秒速五厘米》中,曾在年少相知的男女主人公在城市街頭擦身而過後永遠「錯過」,曾經擁有的,若有似無的美好愛戀如櫻花飄落般逝去,《你的名字》不再滿足於這種自怨自憐,無可奈何的憂郁。對於「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你的名字》給出了一個復雜又平衡的答案:雖然兩個陌生的人,在城市空間中無數次的交集,都無力真正靠近對方,但再有無數次的遠離,其實也並不能真正斬斷他們之間的紐帶。這也是作者通過這部動漫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最寶貴的東西。

Ⅹ 《新海誠》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截至2021年,沒有下一部電影的消息,上一部是3年前的《天氣之子》。

12月13日,新海誠導演新作《天氣之子》發布視覺海報,並宣布將於明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

繼《你的名字》後,依舊由新海誠擔任原作、編劇和導演的《天氣之子》講述的是一個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描述了被命運操控的少年和少女,離家去往東京的少年和祈禱天氣就能變晴的少女,由自己來「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愛情」是永恆不變的主題。《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這些大家津津樂道的作品,不僅有著精緻的畫面(小編覺得《言葉之庭》每一幀都能用來當壁紙),更是生動地展現了少年少女之間細膩的情感。

相關信息:

由於《你的名字》的巨大成功,新海誠被評論家認為是下一個宮崎駿,但他本人並不不認同這種觀點。很多人說他是下一個宮崎駿,他覺得自己絕對成不了宮崎駿。

宮崎駿的電影從幼兒園到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也不是很想拍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動畫在人生成長的一個階段看就好了,沒必要像藝術品那樣一直欣賞。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2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5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4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6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