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兄弟連電影主題精神

兄弟連電影主題精神

發布時間: 2022-09-28 02:25:46

『壹』 有哪些美劇讓你特別震撼,令人大飽眼福

震撼來襲的《喪屍國度》

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也是一場艱苦的戰爭。戰士們英勇並且驕傲地為祖國作戰,彼此緊密相連,這樣的情誼存在也只存在於戰斗中。他們共同扶持,共同面對死亡,一同接受磨難。我們為他們每個人而感到驕傲。

『貳』 有誰知道兄弟連的意義

首先,《兄弟連》真實魅力打動了我們
就《兄弟連》這本書而言,它雖然是以小說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在整部書中沒有任何虛構的成分,完全是根據101空降師506團E連老兵的回憶和真實的歷史記錄創作出來的是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兄弟連》並不是一部小說而是一部紀實的回憶錄,《兄弟連》之所以能讓這么多的讀者喜歡,不是因為它在敘述編排上有多麼巧妙的構思,也不是因為行文中用了多麼華美的辭藻,有多麼激烈的情節.《兄弟連》真正讓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真實,它真實的再現了E連戰士們之間在炮火中深厚的兄弟情誼,真實的表現了人性在面對種種難以承受的危險時所表現出的的脆弱和堅強,真實的表達了人類不希望世界上再有殘酷的戰爭渴望和平和安寧的想法.
具體就《鋼鐵是怎樣煉成》而言,它首先是一部摻雜了許多虛構情節的小說,其次,這部小說的主題主要是表現人類一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而《兄弟連》所表現的主題比《鋼鐵是怎樣煉成》更寬闊,更深刻,.《兄弟連》是一座提醒我們保持世界和平的警鍾,難道說還能有比提醒我們時刻不忘世界和平的書更有價值的嗎?《兄弟連》也許辭藻沒有《鋼鐵是怎樣煉成》和其他的小說華美,情節編排沒有《鋼鐵是怎樣煉成》和其他的小說巧妙,但是,《兄弟連》所帶給我們的心靈的震撼是任何一部虛構的小說都無法達到的,只因為它是真實的,書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個情節都是真實的,試問:在當今這個充滿虛幻的世界裡,還有什麼能比真實的東西更能穿透我們的心靈呢?
第二,於"小事情"見大意義
有一句明言:於細微處見真情 《兄弟連》正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兄弟連》所記錄的或許只是二戰中一位位普通的美國士兵,所記錄的或許只是二戰中一位位普通的美國士兵抗擊德國人的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是有了這位位普通士兵的浴血奮戰正是因為有了這一件件的"小事"才有了整個歐洲戰場的勝利,才有了整個二戰的勝利.這些普通的士兵,和他們所做的這些"小事"才是最值得我們每一個後來人去懷念,敬仰於永遠銘刻在心.這些真實存在的人物,這些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正是通過《兄弟連》的完美追憶和記錄才能被人們所銘記,讓人們一看到《兄弟連》這本書就會想起戰爭的罪惡,兄弟情戰友情的可貴,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提醒我們永遠遠離戰爭,維持世界的和平.因為只有世界和平,人們才能有安定美好的生活.《兄弟連》正是因為記錄了小人物,小事情,才更能打動我們每一一個人的心靈.縮短我們和那些E連戰士,那艱難的炮火歲月的距離,這些小事情,小人物比任何大的事件都更值得我們去銘記懷念.
你的親戚以《兄弟連》記錄的是小事情為理由就認為《兄弟連》沒有文學價值,那麼請問他看過《紅樓夢》嗎?《紅樓夢》的文學價值相信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否認的,可是《紅樓夢》中每一章每一段描寫的又何嘗不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呢?然而正是有了這些瑣碎的小事情,才造就了一部偉大永遠不朽的的世界名著《紅樓夢》.《兄弟連》也是一樣的道理,表面上記錄的是一件件小事,其實正是整個二戰歐洲戰場的縮影啊!
第三,閃耀在《兄弟連》中處處人性的光輝打動了我們
和任何東西相比,人的生命都是最可貴的,人和人之間能夠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相互信任依賴的情感是最可貴的,,《兄弟連》這部書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是任何刻意的文學修飾都無法比擬的.真正的好書,是不以文學價值是否高來評定的,是以是否能夠觸及人們的心靈震撼人們的心靈來作為標準的.《兄弟連》正是一部能夠震撼心靈的好書,這樣的好書,即使缺少了某些可以追求的文學價值,也將永遠被人們銘記,永垂不朽.
說了這么多,一切源於對《兄弟連》深深的熱愛,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夠辯論過你的親戚

『叄』 二戰類型的電影有哪些

珍珠港 我最喜歡的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 二戰經典英勇故事
戰略大作戰 美國經典戰爭片
虎口脫險 二戰空中經典戰役 小時候的最愛啊
華氏911 戛納金棕櫚獎影片
獵殺U-571 上億票房火爆大片
我們曾是戰士 好萊塢經典動作片
綠區 美伊戰爭題材改編
風語者 尼古拉斯凱奇大片 尼古拉斯凱奇 最帥!!
護送錢斯 真實事件改編新片
哈特的戰爭 布魯斯威利戰爭片
第九連 俄羅斯戰爭大片
光榮戰役 明星雲集戰爭大片
古墓迷途 國內熱映戰爭大片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票房冠軍戰爭大片
坦克大決戰 二戰經典戰爭片
進攻列寧格勒 蘇聯經典二戰戰役
猛鷹突擊兵團 美國經典二戰題材
盛夏獵戶座 二戰激烈海戰大片

『肆』 兄弟連的劇集評價

片中,E連戰士間的友情從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語表白過,卻明白無誤地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滲透在他們言行的點點滴滴中。剛進訓練營時,由於教官索伯爾的壓迫,激發他們團結一致形成對抗。年輕的小兵恐懼登高,拒絕參加登山訓練被索伯爾罰獨自登山。艱難地走到半路時,他發現隊友漸漸圍攏在自己身邊。而當索伯爾擠壓深受士兵愛戴的溫特斯時,他們竟冒著軍法處置的危險,進行了集體抗議。烽火硝煙中間,生死與共的友情才真正經歷了人間最嚴厲殘酷的考驗。在上戰場前,中士葛奈瑞對同伴說:「在戰場上,你什麼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離你最近的戰友。」(中國新聞周刊評)
對於E連的官兵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彼此間在戰場上結下的深厚兄弟情誼。在第三集中,溫特斯對一排長哈里說:「剛跟辛格上校談過話,他非常感謝E連能守住防線,還說泰勒將軍非常高興。」得到的卻是哈里的冷嘲熱諷:「是吧,那就是我來法國的原因,為了讓泰勒將軍高興。」其實,士兵們最希望得到的是戰友之間的肯定、關懷和幫助,而不是上司的例行嘉獎,戰場上兄弟般的情誼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士兵最高的獎賞。
該劇取名為《兄弟連》而不是《傘兵E連》、《××猛虎連》……也突出了在戰爭中戰友的情誼必然凝聚成一種克敵制勝的力量的這一鮮明的主題。「兄弟情誼高於一切」。《兄弟連》的魅力不僅在於直視戰爭的本質,更在於直面戰爭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的兄弟情誼等命題,通過多種側面,表現了一場戰爭施加於軍人的種種回響。觀看《兄弟連》,感受在戰火中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誼,感悟在戰火中升華的兄弟情誼,感慨美國藝術家獨特的愛國情懷和主旋律意識,不僅給我們中國軍事題材影視作品提供有益的啟迪,也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人際交往、事業追求大有啟示(新浪新聞評)。
《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斯蒂芬·安布洛斯在書中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兄弟連》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斯蒂芬·安布洛斯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采訪。《Band of Brothers》寄予了作者對戰爭底層的士兵們的同情、敬慕與贊賞,也把觀眾的思想感情賦予了角色,從而隨同角色一起去體味逐層展開的戰場畫卷中的種種兄弟情誼,一方面使觀眾被吸引著與角色一同回歸到歷史的深處,另一方面,也讓觀眾在觀看中獲得一份感動(新浪新聞評)。
溫特斯在第五集「十字路口」中一馬當先,打死了一個發愣的德軍哨兵,但是那個士兵發愣的面孔長久地留在記憶中,甚至在前往巴黎度假的時候,他在車上還是恍惚間從一個青年人的面容中,依稀看到了那個被打死的德軍的錯愕的臉。在這里,電視劇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軍人的矛盾心理狀態,他一方面打死了一個對手,同時,當他從人的角度來看的話,他殺死了一個與他同樣的人。電視劇比較真實地體現出一個士兵的雙重身份的尷尬,作為一個兵的殘忍與作為一個人的苦悶。影片對溫特斯的心理狀態作出了比較細膩地展現。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溫特斯是藝術家們表現他的主題而構思出來的豐滿的形象而已,他其實是一個藝術家需要的角色,卻不是真正的職業軍人所需要的典範(新華網評)。
德國將軍投降時那一段演講真的是經典之作。導演太聰明,讓Liebgott一邊翻譯,連字幕都不用打。但這段台詞確實經典至極,用德語的效果也極好,豐富的破擦子音呈現出雄壯的效果。這段絕對可以打滿分。而最後一段,棒球場上一群陽光大兵的場面,又顯出導演和編劇的精湛功力:Winterst幾句話就交代完了《Band of Brothers》原著上的最後一章「戰後生活」,這原在意料之中,但Winters就太辛苦了,鏡頭調度是他講到一個人時正好是這個人的一組升格鏡頭,由此他必須控制好語速——可以想見這段話他讀了多少遍。而最後卡得分毫不差,辛苦辛苦。高昂的聲音展示出對戰後和平生活的渴望和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而鏡頭里,奧地利的藍天白雲,陽光小伙,一聲脆響,棒球直沖雲霄。但願戰爭就這樣,飛得遠遠的,不要再來。(新浪網評)
雖然是電視連續劇,內容是連貫的,但它每一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要角色。通過對這一角色的強化描寫,得以在表現出戰事進展的同時始終抓住人物的心理與狀態,用人物支撐起劇中戰爭場面的復原。該劇節奏非常快捷,人物對話風趣幽默。在拍攝技巧上,對靜止的大場面,多用搖移的長鏡頭縱覽全景;而表現激烈戰斗場面的時候,則用手提攝影機跟拍,打破構圖,晃盪不寧,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紀實風格。最出色之處就是它自始至終都用悲天憫人的情懷與審視的目光描述戰爭,集中到一點就是劇中一排長哈里所說:戰爭就像煉獄。(新華網評)

『伍』 我記得早年前有一部比較不錯的電影叫《兄弟連》,在哪裡能看到呢

PPTV 優酷上都能搜到
兄弟連,10集電視連續劇,描寫美國101陸軍空降師部隊E連的真實故事,他們參與了盟軍進攻首日的任務,以及其後整個歐洲的戰事。全片是由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改編而成。《兄弟連》寄予了藝術家對戰爭底層的士兵們的同情、敬慕與贊賞,也把觀眾的思想感情賦予了角色,從而隨同角色一起去體味逐層展開的戰場畫卷中的種種兄弟情誼,一方面使觀眾被吸引著與角色一同回歸到歷史的深處,另一方面,也讓觀眾在觀看中獲得一份感動。

『陸』 有沒有好電影啊

Francis Coppole - Apocalypse Now《現代戰爭啟示錄》,越戰題材影片中最抽象的影片。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捷克·尼柯爾森主演。

Akira Kurosawa - Seven Samurai《七武士》(黑澤明),亞洲影史上最傑出的電影,黑澤明生命中黃金時期的作品。

Akira Kurosawa - Ran《亂》(黑澤明)。黑澤明晚期作品。

Akira Kurosawa - The Shadow Warrior《影子武士》(黑澤明),山野村民的歷史舞台——可笑、可諷、可悲。

Quentin Tarantino - Pulp Fiction《低俗小說》,黑色幽默。

Robert Deniro[Actor] - Taxi Driver《計程車司機》,壓抑、沉靜、瘋狂。

Stanley Kubrick - Dr Folamour《奇愛博士》,庫布里克的諷刺與玩弄。

Ingmar Bergman - The Seventh Seal《第七封印》。電影對英格瑪·伯格曼來說只是一個工具罷了。

Steven Spielberg - 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二戰影片中的不朽之作。寫實與視覺的結合。

Steven Spielberg -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斯皮爾伯格的終身成就獎。

Lolita《洛莉塔》(一樹梨花壓海棠)。著名小說《洛莉塔》改編。爭議、辯解、感人。鏡頭與音樂的和諧交媾。

尚未添加列表項。

優秀電影

Dom Durakov - House Of Fools《愚人房》,車臣戰爭題材。影片中加入更多的音樂元素。

Ridley Scott - Black Hawk Down《黑鷹墜落》,嘎納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時間的切換上有些生硬。

Shunji Iwai - Yan Town Story《鳳尾蝶》(岩井俊二)。岩井俊二最優秀的作品。

Shunji Iwai - Shiki Jitsu《式日》(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 Picnic《夢旅人》(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溫馨,小林史武的音符。

Steven Soderbergh - Ocean 11 & Ocean 12《十一羅漢》&《十二羅漢》。眾星捧月。

深作欣二 - BR《大逃殺》(深作欣二),逃是逃不掉,殺是殺不死,即是大逃殺。

Roland Emmerich - Independence day《獨立日》,所有外星人攻打地球地球的影片,都不及這一部的影響巨大。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大漏洞:如果我們可以給外星人的計算機注入病毒的話,除非我們使用一樣的C語言。

Quentin Tarantino - Kill Bill《殺死比爾》

Quentin Tarantino - Reservoir Dog《落水狗》

George Clooney -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危險性隱私》。人物傳記電影。色彩鮮艷,平面攝影獨特,情節巧妙。

David Fincher - Fight Club《搏擊俱樂部》,神經分裂症體裁影片,諸如Identity、Machinenist等等。

Alexander Payne - Sideways《杯酒人生》,男人的世界。我討厭這個譯名。

Lars Von Trier - Dogville《狗鎮》,話劇。可憐的Kidman。

Sofia Coppola - 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東京》

Tome Tykwer - Run Lola Run《羅拉快跑》,快節奏,多元素。

Christopher Nolan - Memento《失憶》,倒敘手法電影,難度頗高。

Gaspar Noe - Irreversible《不可撤銷》。暴力、反胃。

Martin Brest - Scent of a woman《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

Stephen Daldry - The Hours《時時刻刻》。迷戀悲情。

Frank Miller - Sin City《罪惡都市》。漫畫改編的作品。

Anthony Minghella - The English Patient《英國病人》

Baz Luhrnann - Moulin Rouge《紅磨坊》,華麗、浪漫、性感的故事。

Thomas Vinterberg - All about love《一切為了愛》

Micheal Bay - Armageddon《世界末日(浩世天絕)》,運用了一些MTV和公益廣告的拍攝元素。

Stephen King[Writen By] - Apt Pupil 《納粹追凶(好學生)》

Stephen King[Writen By] - Children Of The Corn《玉米田的孩子》

Terrence Malick - Thin Red Line《紅色警戒》,很多大牌,二戰太平洋戰場。

Solaris《索拉尼星》,喬治·科魯尼主演。很優美、很安靜的幻想與幻覺。

Sam Mendes - 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中年的危機,中年的絕望,中年的美麗。

Micheal Mann - Heat《盜火線》,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主演。

Amores Perros - 21 grams《21克》。人死後都會喪失21克的重量。

Clint Eastwood - Mystic River《神秘河》。Sean Pean奪得年度最佳男演員獎。

Spike Jonze - Being John Malkovich《進入約翰馬科維奇》。荒謬奇特,含義頗深。

Sam Mendes - Jarhead《鍋蓋頭》。海灣戰爭體裁,脫離時代枷鎖。

Steven Spielberg - Empire of the Sun《太陽帝國》,二戰的上海,如《The Terminal》一樣的溫馨。

Steven Spielberg - AI《人工智慧》。現代版皮諾曹。

尚未添加列表項。

優秀影視系列

The X Files《X檔案》,之前由捕風捉影的「真事」改編,後來純屬胡編亂造,影片定位也變了。不過盡管是胡編亂造,劇本還是有一定水準的。

Ailen《異形》,經典造型,四部影片各有花樣。

Matrix《黑客帝國》(原意《矩陣》)三部曲及其動畫版,電影的革命,思想的革命。

Batman《蝙蝠俠》,前三部最為經典。

Crudge《咒怨》,雖算不上創新,但是變本加厲,把日本的鬼怪演繹到了頂級水準。

Steven Spielberg & Tom Hanks - Band Of Brother《兄弟連》(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 湯姆·漢克斯)

George Lucas - Star Wars《星球大戰》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Cude《立方體》三部曲,最傑出的獨立科幻電影。《立方體 I》排列組合學;《立方體 II》維度學,不過很膚淺;《立方體 Zero》空間幾何學。

尚未添加列表項。

國內電影

陳果作品《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榴槤飄飄》四部個人認為最好。

孔雀國內導演拍出來的東西大都喜歡含蓄,含蓄就一定好么?所以《孔雀》除了含蓄之外再加入一些滑稽和瘋癲,輕易地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盲井寫實,演員演技精湛。

杜棋峰 - 大事件多線式動作片,劇情的穿插安排相當到位。

姜文 - 鬼子來了可以找到黑澤明黑白電影的影子。一流水準的影片,可惜國內禁播。影片的節奏、場景切換和鏡頭運用上著實下了功夫。

王家衛個人來講最喜歡《2046》。

『柒』 《兄弟連》這部經典美劇,你看完之後覺得如何

這是一部好劇

這部電視劇真的能給予人很大的能量。戰士們面對敵人的圍攻,以及缺乏補給,戰友們一個個死去。還能努力保持著勇敢的心繼續作戰,還能以陽光,幽默積極的心態和戰友們開著玩笑。

也和最後一集連長介紹每一個人的時候說的那樣—大家都來自全美各地,干著不同的工作,他們都只是普通人,戰爭讓他們放棄家園,客死他鄉,卻給了他們這一份經歷生死的兄弟情。也反映了戰爭的殘酷。

『捌』 <投名狀><集結號><勇敢的心>等影片的影評

《投名狀》——我雖然看了這部影片,但他所表達的主旨描述不清,所以我借用別人的影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首先,陳可辛和他的「包裝組」用在氣勢上宏大、在細節上又無比細膩的手法,完整地向觀眾展現了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場景,「只有窮人才打仗」「附近幾里都沒糧食,吃都吃不飽,還管是誰的糧食」「再這樣下去,就要人吃人了」太平軍俘虜們在死去之前一起喊「饅頭」,蘇州城中,陳可辛採用的鏡頭介於真實和虛幻之間,有點之前歌舞劇的影子,這一切,都體現了亂世的殘酷與無奈。

撼人心魄的誓言,三個立身亂世的熱血男兒惺惺相惜,義結金蘭,豪情萬丈!「必殺之!…」回響在山谷之間,回響在兄弟心中,也回響在我的腦海里!看完電影我們可以感受到,電影的主題其實就是六個字----「兄弟情,義當先」。

《集結號》——主要講述的是1948年至1958年期間部長穀子地的故事,全片可以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描述了1948年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一三九部隊與國民黨軍隊大戰的經歷,當中包括他們抵抗國民黨進攻的三場大戰。第二部份則轉至50年代韓戰期間,倖存下來的一三九部隊將軍參與了當時協助北韓部隊的作戰計劃,筆墨明顯較第一部份少。至於全片的重心,就是第三部份,描述將軍想盡一切方法,為自己部隊名下47名的士兵的抗戰作出「平反」。
《勇敢的心》——整部影片都縈繞在壓迫與自由中間,自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影片深刻的主題。但是在討論自由之前,讓我們先看幾件事。歷史上的愛德華一世是一位鐵腕君主,他為英格蘭掠奪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他更傑出的貢獻是完善了英格蘭的法律,並且發展了議會制度,提高了君主。在英格蘭人的史書中,他們對威廉·華萊士曾經下令屠殺戰俘以及城中很多無辜百姓。雖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但這仍然讓人迷惑,威廉·華萊士時代的自由似乎距離現代社會很遠。
相對於一個奴隸,自由的含義僅僅限於不受他人的限制,自己有權決定自己的所作所為。就這個意義來講,威廉·華萊士追求的是一種自我控制的權利,這種權利在現在看來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之一,但很可惜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僅僅在這個過程中便失去了生命。羅伯特繼承了華萊士的遺志領導人民,贏得了蘇格蘭的獨立,但在壁壘森嚴的中世紀,他又是否真正讓人民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西方世界,從中世紀到現代社會,可以說是自由的勝利。自由經濟取代了庄園經濟,個人自由為契約式的國家理論所維護,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於自由主義成為西方社會的基本哲學所導政的。這種自由是一種權利,而這種權利的來源歸根結底是來自政府的維護。然而在西方社會,這種權利直到美國《獨立宣言》才第一次正式地得到承認。所以我們不能跨越時代來奢望在《勇敢的心》中體會到真正自由的含義。

在現代西方哲學理論中,少部分的自由主義者僅僅把自由看做是對慾望沒有束縛和限制,反抗則是不自由或是強制,這也可以稱做是一種消極的自由。雖然在一個非民主的社會里人民也可以享受高度的消極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主義哲學的主體論斷。從這方面看來,《勇敢的心》中自由的概念就要原始許多了。

絲毫沒有底毀影片的意圖,因為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苛求電影去跨越時代追求屬於現實中的自由。相反我們還要驚嘆於《勇敢的心》能夠帶給我們如此深刻的心靈震撼,而這種震撼更多的還是來自它對自由的吶喊,最後的「Freedom」完全是一種對舊制度的宣戰和對新生的渴望。追求自由與否盡管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為一部電影去憤怒和落淚。畢竟真正的自由來自我們的內心。

『玖』 推薦好影片給我。

男人必看的十部影片
《阿甘正傳》 課程:執著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心裡都會止不住的傷感,還有振奮。

你相信一個智障兒的成功嗎?你相信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得失的人嗎?

阿甘不懂得他不能總跟著一個女人幫她打架,也不懂得一個成年人不該總把***話掛在嘴邊。阿甘什麼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並且最終他跑到了終點。

另外,《阿甘正傳》還會教給你一個男人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困境中的幽默感。

《東方不敗》 課程:才華

男人不應該不看武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俠電影,你會選擇什麼?我想應該是《東方不敗》.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客的身姿隨著劍在空氣中的遊走而起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金庸的《笑傲江湖》講的是對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東、張叔平、李連傑等一干天才用電影再現了金庸筆下這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籍,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

《美國往事》 課程:人生

《美國往事》包含了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愛情、幻想、責任、沖突。它更像是一場讓人不願醒來的夢,當面條躺在床上,在溫暖的燈 光和的迷離的電話鈴聲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歲月,這場夢便開始了,直到最後的面條終於露出笑容,我們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繼續那些不盡的故事。什麼幫派,什麼仇殺,原來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個毛躁的少年,偷看一個美麗女孩兒跳舞;只有一個負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覺;只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面對背叛了的友誼,語調平和,不動聲色。《美國往事》帶著你作了一個三小時四十五分鍾的夢。人生如夢,這也許是惟一的感受。

《羅馬假日》 課程:愛情

也許《羅馬假日》有點瞎浪漫的嫌疑,但奧黛麗。赫本的出現使它真的成了一部童話。她就像是游歷人間的天使,美麗得不染纖塵。記者吻過濕淋淋的公主,然後看著她慢慢地走向自己的官邸。那一刻,你是否會在心裡默默地說,「別走」?

在羅馬的宮殿里,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說:「你的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在人的一生里,即便只有這樣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遺憾!

《勇敢的心》 課程:勇氣

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頭,當你面對卑鄙委瑣的笑臉,你又想起了那個讓你汗顏的華萊士,這時你收起臉上慣帶的笑容,默默地向梅爾。吉布森致敬,從來沒有這么莊重。因為他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 !」華萊士臨死前的一聲吶喊,把你的血也點燃了。

《辛德勒的名單》 課程:責任

所謂責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卻必須去做的事。對於辛德勒來說,救助落難的猶太人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責任。而把那段歷史搬上銀幕,則是斯皮爾伯格作為一個猶太藝術家的責任。《辛德勒的名單》包含著對受難者的祭奠,對拯救者的敬意,和對光明一定到來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後的一片贊譽聲中,斯皮爾伯格平靜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給了美國的納粹大屠殺紀念館。

《肖申克的救贖》 課程:信念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一個人能夠在十五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E.T》 課程:童心

如果看《E.T》時你流淚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慚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紀。實際上,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E.T 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麼讓人慶幸的事,這代表著我們還有一點童心未曾泯滅,代表著我們有一些夢想還藏在心底。當長著一雙孩子的眼睛的E.T 用超能力讓孩子們的自行車飛上夜空,穿過那輪明月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對自己一些已經習慣了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現代啟示錄》 課程:痛苦

戰爭是一種秩序的破壞,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戰爭,最痛苦的戰爭電影莫過於《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講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壞。但文明的進程卻沒有人能夠阻擋。

《第七封印》 課程:哲思

我不敢說我看懂了《第七封印》,但如果要我在臨死之前看一部電影,我一定選擇《第七封印》。

女人必看十大電影
1、《亂世佳人》(1939)(又譯:飄)——堅強

文學名著改編,得到很多女性讀者的喜愛。而影片則同該書一樣出色,曾榮獲第1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接等七項大獎,這些獎項得任何一個都足以引起人們觀看得慾望。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在片中演對手戲,就算你不在乎這些導演技巧,藝術指導什麼的,光是這兩個大明星的表演和耳熟能祥的經典配樂就能夠使這近4個小時的影片變的不那麼冗長。片中突出的郝思嘉的堅強永遠留在觀眾的心中。

2、《鋼琴課》(the piano 1993)——溝通

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第六十六屆奧斯卡最佳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劇本獎。影片導演簡.坎皮恩(campion jane)也是女性,用女性思維和感受去拍一部女性題材影片,應該更符合女性觀眾口味。影片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演霍利.亨特(hunter holly)飾演的啞女,只靠動作和表情就能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最後艾達在船上把鋼琴推入海中,她也由於繩子纏繞被拉入海中,在深藍的海水中下沉,下沉……把她的沉寂帶入海底,也把痛苦的記憶沉入海中,給人以很強的震撼。

3、《蒂凡尼的早餐》(1961)——虛榮

最初知道這部片子還是源於片中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的插曲《moon river》( < <月亮河 > >)這首歌前不久還入選為「二十世紀最經典歌曲」。奧黛麗.赫本塑造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男人沒有不喜歡奧黛麗.赫本的,而該片的攝影師是弗蘭茨·普蘭納——這是奧黛麗最喜歡的攝影師,他把奧黛麗拍得十分漂亮。奧黛麗.赫本在片中邊彈邊唱《moonriver》的形象被評為是她最令人心動的形象。作為女性觀眾,是不是更應該看看,以便使自己更動人呢?而把本片作為必看的影片還並不只因為此,雖然該片不是一部女性題材影片,但片中突出的主題--反對「虛榮」和「金錢至上」使其絕對應該被列入女人必看的影片之中,從1961年至今以及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該片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4、《簡愛》(瓊·芳登主演)——尊嚴

她說:「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我們聽到這個聲音,並且看到時光流逝當中它在如此眾多的心靈中泛起的回響的波紋。雖然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但經典名著並不會因歲月流逝而變的黯淡,當初該片影響了一大批知識女性,如今,它還是擁有大量喜歡簡愛的觀眾(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美的人也可以有很美的愛情,如果她象簡·愛一樣,愛情會使她變美。

5、《白領麗人》(又名《上班女郎》)——才華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美國又一個女性就業熱潮的出現,好萊塢表現職業女性遭遇和經歷的影片也進入了多產期,由邁克·尼科爾斯導演的《打工女郎》就誕生在這一時期,該片以喜劇的方式為職業女性製造了一個美妙的夢幻。這是典型的上班題材影片,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上班一族,而該片正是一部反映職業女性工作生活的影片。有才華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藉以此片激勵眾多有才華的白領麗人,通過努力,必將獲得成功。

6、《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親情

孀居的中年婦女奧羅拉·格林威溺愛女兒艾瑪,但又有些主觀、專橫,對女兒的事干涉過多。女兒渴望過獨立生活,與英語教師湯姆斯·霍頓結婚後,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後來,奧羅拉與住在隔壁的退休宇航員加勒特·布列德洛弗產生了感情,身心變得年輕起來,可以和女兒象姐妹一樣互相溝通,但不久女兒被癌症奪去了生命。本片獲第56屆(198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演,最佳男配角獎,並被認為是80年代最感人肺腑的影片之一,看時自備手絹……

7、《紫色》(color purple,the)——苦難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胡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在片中飾西莉,恐怕當初所有看過該片的人誰也不會想到飾演如此悲劇性人物的胡比.戈德堡日後會出演搞笑的喜劇電影《修女也瘋狂》系列,並以搞笑風格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不過可惜的是該片獲11項獎的提名,最終卻一無所獲,有評論說該片過於情。不過由此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訓,那就是--不要試圖包攬奧斯卡所有獎項而兼顧影片的方方面面,還不如只搞幾樣突出的,這樣更容易獲獎。

8、《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 1991)——女權

美國1991年夏季10大賣座片之一,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女權主義電影,成功地描寫了女主角作為普通婦女,在男性的壓迫下,被迫走向極端……女權主義者和准備成為女權主義者的女性觀眾必看!先看這部影片蘇珊·薩蘭登(susan sarandon)的表演,再看她在《漫步死亡線》中飾演的修女,怎麼也看不出是一個人。

9、《漂亮女人》(《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1990)——浪漫

朱麗婭·羅伯茨的成名作,90年美國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她成功地飾演了這位熱情,聰明,漂亮,誠實富有個性的妓女形象而更多受到美國影評界贊揚。甚至認為這是繼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這無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時也為該片大增光彩。反映愛情浪漫史的電影為數眾多,其中就必然形成了一定套路。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這無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時也為該片大增光彩。反映愛情浪漫史的電影為數眾多,其中就必然形成了一定套路。我們所熟知的有:古老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傳奇。《風月俏佳人》就是一部這種類型的成功之作,也許很多男人會嫌它「俗」,不過女人說了:「俗,但是我喜歡!」麻雀變鳳凰是無數女人的夢想,不管什麼時候這種影片都會受到歡迎,這就是市場。

10、《女人那話兒》——**

黃真真執導,該片以紀錄片形式拍攝,更找來「性女」鍾愛寶、導演許鞍華、過氣艷星、名模及港姐各不同范疇女性講述對**、愛情觀等。完完全全的女性題材電影,如果說這個片子都不被列入「女人必看」,難道該片算是「男人必看」?不過男人也需要看看,以加深對女人思想的了解。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5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8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6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