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電影主題歌曲大全
① 誰有以前電影《流浪者》《大篷車》的歌
除了《流浪者》《大篷車》還有一部經典老電影《迪斯科舞星》(主題歌 吉米 來吧),再推薦部近期的經典印度電影《寶來塢生死戀》,裡面的歌舞極佳。
《大篷車》的主題歌叫麗達之歌--Lida of Song(樓上給的歌名在網路是查不到的)
http://www.hxtj.gov.cn/down/music/cfjy/ndzg.mp3
《流浪者》--Lazi of Song
http://218.64.56.6/blog/UploadFiles/2008-7/28959974453.wma
② 流浪者 主題歌叫什麼名字
1、電影介紹:
《流浪者》是由拉茲·卡普爾執導,Khwaja Ahmad Abbas編劇,納爾吉絲、Prithviraj Kapoor、拉茲·卡普爾等聯袂主演的家庭愛情片,該片於1954年1月25日在瑞典上映,於1956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法院審理一件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的謀殺案件的故事。
印度電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進入中國。《流浪者》和其主題曲「拉茲之歌",在中國最轟動的時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難經歷之後。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這當然是影片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後中國人的共鳴,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
③ 印度電影《流浪者》和《大篷車》里有哪些歌
流浪者:
1.
ATMADJA
2.
INCANTATION
3.
MARELLE
4.
ZYDEKO
5.
LET
ME
FALL
6.
INNOCENCE
7.
STEEL
DREAM
8.
SEISOUSO
9.
REVEIL
大篷車:啼笑皆非,蘇妮達之歌,拉滋之歌,愛情旅途,
下載地址不好找,只是一部分或者就要一首一首的找,沒有全部的。
④ 流浪者主題歌原唱是誰
1、電影介紹:
《流浪者》是由拉茲·卡普爾執導,Khwaja Ahmad Abbas編劇,納爾吉絲、Prithviraj Kapoor、拉茲·卡普爾等聯袂主演的家庭愛情片,該片於1954年1月25日在瑞典上映,於1956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法院審理一件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的謀殺案件的故事。
印度電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進入中國。《流浪者》和其主題曲「拉茲之歌",在中國最轟動的時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難經歷之後。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這當然是影片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後中國人的共鳴,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
⑤ 誰知道印度電影流浪者所有的插曲名字是啥,謝謝
有《拉茲之歌》、《麗達之歌》(這首歌的旋律能把你唱哭的、美的一塌糊塗)《月光》、《夢幻》等等。好聽的還有巴基斯坦的電影《永恆的愛情》主題曲 《我愛你至死不渝》
⑥ 印度電影流浪者歌曲名
主題曲「拉茲之歌」
下載地址:http://grm.cdn.hinet.net/...54/blog_225315/dv/5530547/5530547.wma
還有一首「麗達之歌」
下載地址:
http://xuite.cdn.hinet.net/.../blog_225315/dv/5530569/5530569.wma
⑦ 印度電影《流浪者》和《大篷車》里有哪些歌
《流浪者》影片歌曲:拉茲之歌麗達之歌http://ke..com/view/29861.htm《大篷車》 影片歌曲:大篷車
詞曲 唱 鬱林
吉他 鬱林 楊亮
貝司 林鴻達
鼓 彭飛傑
你要把我騙到哪裡
你要把我拐到哪裡
如果天堂沒有女人
我可不想去
你要把我騙到哪裡
你要把我拐到哪裡
如果天堂沒有葯酒
我也不想去
你要把我騙到哪裡
你要把我拐到哪裡
如果天堂不讓搖滾
我也不想去
死神正用皮鞭趕著我
抓緊時間尋換作樂
青春正用皮鞭趕著我
抓緊時間尋換作樂
大篷車你帶我去那
霓紅閃爍的城邦
我要把手伸進它變黑的心臟
大篷車你帶我沖進它最隱秘的私處
我要撕隨它最後遮羞的衣裳
⑧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主題曲叫什麼名字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主題曲為拉茲之歌。
印度電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進入中國。《流浪者》和其主題曲「拉茲之歌",在中國最轟動的時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難經歷之後。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這當然是影片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後中國人的共鳴,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
⑨ 印度電影(流浪者)裡面一共有幾首插曲
五首歌曲,開船歌,拉茲之歌,麗達之歌,思念,驕傲的心被俘虜去
⑩ 流浪者電影主題曲是睡誰唱的
《流浪者電影》主題曲演唱者是拉傑·卡普爾。
個人簡介:
中文名:拉茲·卡普爾
別名:拉吉·卡普爾
出生日期:1924年12月14日
逝世日期:1988年6月2日
代表作品:《火》、《雨》
演藝經歷:
1948年執導處女作《火》。描寫作為舞台監督的凱瓦爾在印度獨立時代的生活與工作經歷。影片一炮打響,給當時的印度影壇帶來了新鮮的空氣,影評界稱這是美國黑色影片與德國表現主義影片混合的視覺風格。
1949年執導《雨》。描寫兩個道德觀與性格完全不同的青年,在對待愛情問題上,各自不同的因果關系。他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手法,用光影與音樂寫成了一篇浪漫的詩篇,受到青年們熱烈歡迎,震動了印度影壇。
1950年他在孟買郊區創建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
1951年創作了《流浪者》,為印度電影贏得了巨大的國際榮譽,
1953年被評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金獎作品,暢銷世界各國。從此拉傑·卡普爾成為國際知名導演。該片描寫強盜為報復法官,將法官的兒子擄走培養成小偷,法官的兒子背負著血統論,無法擺脫噩運。法官的女兒麗達用真誠的愛情為他辯護,挽救了他的人生。在印度新電影的浪潮中,他又創作了3部傑作《擦鞋童》(1953)、《賊先生》(1955)、《在夜幕下》(1956)。《在夜幕下》拉傑邀請森若米特拉執導,自己主演。影評家稱這是拉傑作品中既通俗又寫實,寓意深刻的好作品。該片獲得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大獎。
1964年拉傑製作第一部彩色影片《合流》。描寫3個朋友之間的愛情、友誼與自我犧牲的故事,並採用了印度電影很少見的歐洲外景。該片在印度連映5年,創下印度電影票房史的最高紀錄[1] 。
1970年完成了他耗費6年心血攝制的《我是一個小丑》。這是他對自己藝術人生進行總結的自傳體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長的一部,長達3小時。但是一般觀眾當時未能讀解其中深厚的涵義,票房冷落,拉傑非常悲哀。晚年他執導了《鮑碧》(1973)、《愛的升華》(1978),再次回歸創作《火》與《雨》時的浪漫熱情,以此獻給自己的母親——印度。
劇情簡介: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一天法院正在審理一件謀殺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貢納特,被告是流浪者拉茲,罪行是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企圖刺死拉貢納特。可是拉貢納特萬萬沒有想到,要想殺死他的拉茲正是他親生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