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卧虎藏龍玉嬌龍主題思想
❶ 如何評價《卧虎藏龍》里的玉嬌龍這個角色
玉嬌龍這一角色是整部電影地靈魂所在,所有的角色都跟她有著或多或少的牽連,她也是導演著墨最多的角色。電影名字中的龍也有指代玉嬌龍的意思。
直到影片最後,因為她,一代大俠李慕白被碧眼狐狸殺死了,她這才發現自己錯了,她一躍而下,跳下山崖,那是她的自我救贖。
❷ 《卧虎藏龍》中的玉嬌龍嚮往「江湖」,她眼中的「江湖」究竟是怎樣的呢
玉嬌龍眼中的江湖是可以追逐青春冥想的地方。她曾經有個江湖夢,覺得青春不該悶死,不該嫁給魯家當個憋屈媳婦。碧眼狐狸跟她說江湖凶險有趣。羅小虎讓她覺得愛欲如此激烈美好。李慕白和俞秀蓮對她來說是傳奇。所以她要拿青冥劍。
如果重回舊軌,江湖上這件事已經傳開,就算家裡擺平了名聲上的麻煩和江湖人士的糾纏,她也仍然不願接受那個嫁給一個陌生男人從此老死深閨的命運,所以只能一死了之。最後的最後,她也沒能去到嚮往的江湖地方。
❸ 《卧虎藏龍》:我用了19年,終於讀懂玉嬌龍
文 | 李曉木 · 主播 | 夏萌
十點讀書簽約作者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故事就是從這首《俠客行》開始的。
武功蓋世的武當大俠李慕白,下山來到了俞秀蓮的鏢局。
他委託秀蓮將他的隨身佩劍,青冥寶劍,送給京城的貝勒爺,自己就此拂抽一世功名,隱退江湖。
隨後,秀蓮來到了京城貝勒府送劍,正巧遇到了九門提督的女兒玉嬌龍。
她抬著小鹿一樣水靈靈的眼,問她江湖上是不是很好玩。
更一眼相中了這把名鎮四方的青冥寶劍。
至此,江湖註定無法太平。
曾聽過這樣一句台詞:有些人生出來就要走自己的路的。
這句話尤其適合玉嬌龍。
她出身高貴,是京城提督府的唯一千金。
她貌美無雙,一亮相,風頭就蓋過那些小姐、少奶奶們,被稱京城第一美人。
她未來的夫君,官至翰林,比她的家世還要顯赫。
這樣的家世、容貌和未來,應該是所有女孩一生夢寐以求的吧。
可偏偏這個玉嬌龍想過另外一種人生。
這一切都得從她小時候,家裡給她請了一位名叫高雲雁的教書先生開始。
這位先生,是一位奇才,不但經史皆通,同還能書善畫,對兵法戰術,尤有嫻熟,玉大人幾次大戰,都是此人在背後做戰術指導,而立下了奇功。
自然,他在玉家的地位很高,雖然來路不明,但由於知識淵博,就做了玉嬌龍的啟蒙老師。
這位高老師,不僅教她識文斷字,還不顧她是侯門小姐,偷偷傳授給她,自己偷來的武當劍法。
但是很快他發現這玉嬌龍,天賦異稟,是武學神童。當她的境界和德行,已經跟不上她的劍法時,高雲雁知道自己惹了大禍,為人間養了一條毒龍。
於是只敢教她一部分,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五年前,高雲雁領回來一個婦人,說是他的妻子,兩人同住在玉府,玉嬌龍稱這個婦人為師娘。
其實,這個師娘就是殺死李慕白師父的毒婦,碧眼狐狸。她曾在江湖害人無數,陰險狡詐,如今躲在玉府,陪在玉嬌龍旁邊。
她給玉嬌龍講江湖的故事,和她一起練習武當秘笈,告訴她只要武功蓋世,世界任她踐踏。
玉嬌龍是她為自己尋的一個幫手,和一條後路。
由於家庭身份的限制和碧眼狐狸的挑嗦,玉嬌龍處處展現出另一種極端的性格,人前極度乖巧,人後只要她想要的,將不計後果。
一念之愚,千里之禍。
閨閣女子如她,嚮往爛漫自由的生活,渴望變成一個江湖中人。
那一日,她隨父親從地方到京城做官,家眷、行李浩浩盪盪,引來了劫匪。
她的媽媽嚇得昏死過去,她卻探出頭去看。
當匪頭羅小虎搶走她的梳子,她騎馬追了出去,毫無畏懼,她是故意的,這是她第一次嘗試自己所理解的自由。
從另一個角度看,從玉嬌龍一開始對梳子的執著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為了「得到」,會拼盡全力的人。
面對幾百人的劫匪,面對茫茫大漠,她如初生牛犢一般,覺得自己一切皆可應付。
後來因飢寒交迫,路徑不熟,摔倒在了大漠。
她是幸運的,她遇到了羅小虎。
羅小虎年有二十餘歲,生得極為英俊,一個人在風沙之中號令幾百名兇悍的劫匪。
即便如此,他處處對玉嬌龍彬彬有禮。一來二去,二人都是年少熱血,彼此皆不服輸,彼此征服。
那雄偉的身軀,英武的面龐,精爽的神態和一言一笑,都安慰著玉嬌龍。
而她傾城的美貌,桀驁不馴的個性,又是那樣的吸引著羅小虎。
後來因為羅小虎得知,玉府的人到處在找玉嬌龍,怕她的父母擔心,就勸她回到父母的身邊,而自己將會干出一番事業,來明媒正娶玉嬌龍。
玉嬌龍就這樣回到了玉府,去了北京。
他們還是太年輕了,他們低估了人性和現實,也高估了自己的愛情。
剛來到北京,她的父親就給她訂了一門親事,魯府公子,家中三代翰林。
玉嬌龍心裡拒絕,表面無奈。
文接開頭。
那玉嬌龍相中了這把青冥劍,就埋下了整件禍事。
果不其然,夜間玉嬌龍一身黑衣,偷走了貝勒府的青冥寶劍。
正在府上休息的俞秀蓮,追了出去。
俞秀蓮雖然武藝高超,但是她也只想取回寶劍,不想惹事,傷及無辜。
因為白天與玉嬌龍打過交道,多年江湖行走的經驗,她當然知道盜走寶劍的是何人。
玉嬌龍在碧眼狐狸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
第二天,俞秀蓮就登門玉府,知道她即將出閣,於是多次暗中提示,只要還回寶劍,就可息事寧人,不會對她和他父親的聲名,有任何的影響。
玉嬌龍淡定自若,轉移話題,問了俞秀蓮和李慕白的關系。
她的眼裡滿是羨慕,她說:「我最嚮往的就是那小說里的俠義兒女,選擇自己心愛的人,用自己的方法去愛他,才算真正的幸福。」
俞秀蓮發現,這個女孩子和她是如此不同,雖出身官宦之家,卻不屑於禮教尊法,執著於自己想過的人生。
這是她俞秀蓮無論如何都無法跨越的溝渠。
眼裡有驚訝,也有那麼私許的羨慕。
玉嬌龍用青冥劍幫助碧眼狐狸解決江湖仇怨。
李慕白自然不許,與她交手。他發現了這個女子的劍法和自己出於一家,他謹慎著,不願向對方加以傷害。
李慕白發現玉嬌龍的武功遠在碧眼狐狸之上,他知道碧眼狐狸並不是她的師父,問她,你的師父到底是誰?
這話正好被碧眼狐狸聽到,她才知道玉嬌龍和她練秘笈,並沒有把所有的劍法都告訴她,碧眼狐狸就此在心裡埋下了殺機。
李慕白處處對玉嬌龍點化。
尤其是竹林的那場對打,李慕白先是後退,把她的劍法看夠,她疾風掠竹,每一招都緊極,速極,狠極。
而且她對青冥寶劍的使用,已經出神入化,武德和武功實在不匹配,怕是江湖的禍害。
隨後李慕白開始進攻,身如游龍,盤旋在她的左右,並在一招之內奪下青冥寶劍,扔入海底。
他沒有想到的是,玉嬌龍竟如此執著,潛入水中,寧死也要追回。
遇見青冥劍玉嬌龍,打開了她通向更大世界的大門。
因為青冥劍和她合而為一時,她發現了自己的無限潛能,同時也寄寓了她對一眼看到底的人生的不甘。
人生的旅途就是這樣,用大把的時間執著,卻在幾個瞬間成長。
她視李慕白和俞秀蓮為阻礙她人生的絆腳石,她視幫助她取回劍的碧眼狐狸為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可是最後,她才發現,一直想置她於死地的是竟然是,她一直幫助並保護的碧眼狐狸,她一直尋找機會,伺機下手。
最後是一直和她做對的李慕白救了她,還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那一刻她終於懂得了什麼才是俠義的精神?什麼才是自由的人生?
所謂俠義,是獨立,自由,有尊嚴,甚至是拒絕服從權威,拒絕依附於他人,但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的家人、愛人。
所謂自由,就像李慕白說的: 「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
它並不是沒有邊界,而是能夠安住於不確定和不可控之中。
當一切告一段落,玉嬌龍躍身跳入懸崖。
有人說,這是她對現實的失望,對夢想的毀滅。
自由並非自由,愛情並非愛情,她身上稟賦著一流的天資,卻看得到生而為人的盡頭。
我卻認為,她跳下去不是毀滅,而是希望和救贖。
她相信了羅小虎給她講的故事,跳下去,穿過皚皚雲海,存在著另一個世界。
那裡,青山秀水世外桃源; 那裡,俞秀蓮與李慕白終成眷屬,羅小虎帶著她回到了遠方。
❹ 《卧虎藏龍》⒈主題思想 ⒉它的影片結構 ⒊這部電影的影調及色彩處理. 哪個懂的朋友能幫幫忙.謝謝了!
《卧虎藏龍》整個故事結構在道、愛和生命層次上的表達相當完整精彩。「虎」是講人的七情六慾、五毒五蘊,「龍」是講人的心靈;虎代表陰,龍代表陽;虎代表人的慾望,龍代表人的神識。之所以藏龍是因為人永遠看不到龍,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如何看見真我,體會道,是整部電影所要述說的。
卧虎藏龍里幾個主要角色,俞秀蓮、玉嬌龍、李慕白分別代表儒家、禪宗及道家。當中主要人物的關系——李慕白是武當派大師,俞秀蓮是李慕白師弟的妻子,玉嬌龍是李慕白仇家的徒弟。玉嬌龍的師父碧眼狐狸殺了李慕白的師父江南鶴。俞秀蓮的先生,也就是李慕白的師弟,很早就死了,也是被碧眼狐狸殺死的。碧眼狐狸用暗器,李慕白用劍,碧眼狐狸偷了李慕白師父的劍譜,她的徒弟玉嬌龍看得懂秘笈,偷練這劍譜,比師父練得好,但她不敢讓師父知道。
未了情緣
李慕白修道,不想成家,雖已修到很高的水平,但他還是有些未了緣。俞秀蓮有儒家四維八德以及宋明理學時期女子無才便是德、終身守節等精神。俞秀蓮喜歡李慕白,但先生死了,必需守節,不便主動開口,就一直等李慕白開口。李慕白雖然也喜歡俞秀蓮,但礙於名節,他是武當派大師,此事不便張揚,所以也等待適當時機。在沒什麼機會的情況下,兩人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雖想念對方卻沒什麼大動作,頂多是碰一下手,兩人互相喜歡,可是就少了一些機緣來牽動,關系雖然不錯,卻進不到感性的愛和真愛的層次。李慕白、俞秀蓮在個性及待人處世上比較傳統和世故;玉嬌龍就完全相反,她代表一個綻放的新生命,是整部電影的真正主角,她將其他人的情和欲都牽動起來,也讓關系人的生命境界重新開拓,因而證悟原來之不足,在見人真心時卻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於成人之美時卻成就了自己,渡人者最終得能已渡,法性自性任運自若,直是悲智雙運。
故事一開場,李慕白跟俞秀蓮見面,李慕白對俞秀蓮說,他入關打坐時看到一片光明,這是師父以前從沒提過的境界。俞秀蓮說:「你得道了」,李慕白說:「我不覺得我得道,因為沒有喜樂的感覺,只覺得一片寂靜,反而是一種悲哀的感覺」。李慕白原本在閉關,因心裡總覺得有些事沒做完,就提早出關。他掛念的,就是要將他所使用的劍-青冥劍交付給別人,也等於全盤洗手,退出江湖,一心放下,便能還我自由。青冥劍的英文是Green Destiny,有命運之不可預測、掌握不住命運的意思。青冥劍是李慕白成名的武器,李慕白始終都用這把劍,因此這把劍代表他的生命,也代表他的心。如今他要退休了,必須將劍交出去,如真能交出去,他就成道了。所以他提早出關,將劍交給一個守關的大將,也就是玉嬌龍的父親。當這把劍交出去沒多久就被玉嬌龍給偷了,玉嬌龍還拿劍來練武。玉嬌龍的師父碧眼狐狸知道李慕白要交出青冥劍,也想偷這把劍,很早就混進玉嬌龍家裡,當她發現劍不見時,正巧碰上李慕白及俞秀蓮,雙方就打了起來。這時玉嬌龍出現了,她是來救師父的。李慕白發現玉嬌龍的招數與自己派別的招數很像,只不過缺了一些東西,他一方面覺得她的功夫不錯,但也覺得還有其他問題,就放她走。
蛟龍變鳳
玉嬌龍一出現,整個故事完全展開,玉嬌龍的生命開始起了變化,也連帶牽動周圍所有人的命運。玉嬌龍是大官的女兒,到了某個年紀,就得嫁人。但她不想做這樣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的個性與眾不同,從小跟著師父學功夫,還希望將來能夠闖湯江湖,當然這對她來說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好比現代人讀完書要工作一樣,但工作有傳統的,有非傳統的,選擇傳統的工作較不吃力,若做的是非傳統的工作就要經過許多奮斗。
玉嬌龍從師父那兒看到生命的不圓滿,她偷學師父偷來的劍譜,慢慢的也看到自己的功夫比師父高,從那時起她發現生命變得很可怕,沒有一個可依循的方向,不知天有多大,地有多厚,究竟邊在那裡?當然這不單是她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問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玉嬌龍有很高的悟性和靈性。玉嬌龍曾與家人到過新疆,在途中被搶,還跟搶匪的頭頭-羅小虎打了起來,不打不相識,之後與羅小虎有了一段感情,這時她的物性和感性生命層次被打開來。後來她覺得在新疆找不到所要的東西,就回家了。
李安導演的影片《卧虎藏龍》,覺得影片最引人的是武打設計,最精彩的是對白,而最感人的則是音樂。 影片一開場便是主題音樂《卧虎藏龍》,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憂傷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貫穿了整部影片。譚盾的音樂創作許多年來始終在發展,在先鋒音樂之外,他獲得了更廣的創作空間。 這張《卧虎藏龍》則對中國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詮釋。這次依舊是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則是整部音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份。音樂並不復雜,在影片中出現的總是開篇音樂《卧虎藏龍》這一個主旋律,只是有一些變奏或展開。聽這一張電影原聲專輯,我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影片中的一句台詞,李慕白對俞秀蓮說:「我並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地,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繞。這悲哀纏繞了我很久,使我無法再繼續」。整部音樂就和影片一樣呈現出一種「很深的寂靜」。 一部古裝武俠片,李安表現出的是無盡的寂寞和悵然,而譚盾的音樂也是如此。即使在《The Eternal Vow》(永恆的誓言)這首曲子中,開始短暫的歡快而跳躍的風格音樂之後,延續和發展的依然是《卧虎藏龍》的舒緩和憂傷。江湖的恩怨仇殺代代相傳,李慕白曾想遠離這一切去過一種平靜的生活:「交出了青冥劍,以為可以從此退出江湖,沒想到又惹上江湖上許多新愁舊恨。」而江湖人的愛情也因道義、承諾、地位等各種因素只能在矛盾中徘徊不定,難以抉擇。李慕白為了向俞秀蓮表達自己壓抑多年的深愛之情,不惜用盡最後一口真氣;而玉蛟龍則在一系列打擊之後感到人生幻滅無常,投崖而去。這兩個電影部份的音樂分別是《Sorrw》(悲哀)和《Farewell》(永別)。《悲哀》在開始短暫的激烈和緊張之後,大提琴緩緩地進入,與交響樂共同營造出一個黯淡的空間;而《訣別》大提琴從一開始便進入,流露出一種憂傷的情緒。馬友友的演奏讓人欽佩,大提琴如泣如訴,尢其在音樂即將結束的尾音,漸隱的大提琴聲反而更強烈地拉扯住了聽者的心。 李慕白在臨死前對俞秀蓮說他浪費了一生,因為他一直沒有對俞表達出自己的愛,他說:「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而羅小虎這個強盜對貴族小姐玉蛟龍說:「真心的,就會實現。我問過老人,他們說『是』。心誠則靈。」老江湖、小江湖面對情字有不同態度,但結局卻都是悲哀的。譚盾在音樂中充份體現出了距離中的無奈和傷感。他的音樂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詩:「溯游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卧虎藏龍》的電影配樂讓我們感到譚盾的音樂並沒有因為旅美多年而變得西化,相反地,他的作品中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東方音樂文化氣息。「江湖上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心裡何嘗不是?」人即是江湖,人的愛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樣不可把握。譚盾的音樂把人生的困惑和無奈用典型的中國情結表達了出來:舒緩而優美的旋律,惆悵而悲傷的人生。《藏龍卧虎》電影原聲音樂是譚盾對中國人傳統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對中國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這音樂氣息中透出的傷感就如同是對背負著太多壓力的中國人的人生發出的一聲嘆息。 李慕白說:「我們能觸摸的沒有永遠。」這就是江湖,這就是無法擺脫江湖、無法預知的人生。然而譚盾的音樂卻能超然於江湖之上,給我們一點感悟。電影<卧虎藏龍>--背景音樂 是對中國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詮釋 把人生的困惑和無奈用典型的中國情結表達了出來 是對中國人傳統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對中國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這音樂氣息中透出的傷感就如同是對背負著太多壓力的中國人的人生發出的一聲嘆息 溯游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無盡的寂寞和悵然 .
武俠創新追求:影片既沒有火爆血腥的殺戮場面,也沒有滑稽搞笑的故事情節,李安講述了一個平實的故事,這當中有人們的生活場景和喜怒哀樂,穿插著兩對人的愛情線索,其間甚至還隱藏著一些哲理。影片與以往武打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武打戲更多發生在女人之間而不是男人身上,這種編排的確令人耳目一新。章子怡和楊紫瓊都不是功夫演員,但她們的武打戲卻是非常好看:激烈中蘊藏著優美,勇武中體現著輕靈,嚴肅中透著頑皮,簡直是美不勝收。而李慕白的劍術設計得也頗為巧妙。周潤發雖然不是李連傑,雖然不會功夫,但以其魁偉的身影,尤其是那種泰山壓頂的氣勢,狠狠地幾劍劈下去,就足夠了。記得李安曾說過,他從小就喜歡閱讀武俠小說,而《卧虎藏龍》中武打設計,正是他想像中的樣子,這部影片里沒有血流成河,也沒有缺胳膊少腿,場面激烈卻不殘忍,甚至打出了一些美感和詩意。
❺ 電影《卧虎藏龍》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青冥劍轉交給貝勒爺收藏,不料當夜遭玉嬌龍竊取。俞秀蓮暗中查訪也大約知道是玉府小姐玉蛟龍所為,她想辦法迫使玉蛟龍歸還寶劍,免傷和氣。但李慕白發現了害死師傅的碧眼狐狸的蹤跡,她隱匿於玉府並收玉蛟龍為弟子。
而玉蛟龍欲以青冥劍來斬斷阻礙羅小虎的枷鎖,他們私定終身。關系變得錯綜復雜。任性傲氣的玉嬌龍心中凄苦無處發泄,在江湖上使性任氣,儼然是個小魔星。俞秀蓮和李慕白愛惜玉嬌龍人才難得,苦心引導,總是無效。
在最後和碧眼狐狸的交手之中,李慕白為救玉嬌龍身中毒針而死。玉嬌龍在俞秀蓮的指點下來到武當山,卻無法面對羅小虎,在和羅小虎一夕纏綿之後,投身萬丈絕壑。
(5)電影卧虎藏龍玉嬌龍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作為華語電影的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小金人,落在武俠類型片的頭上實在是再適合不過。《卧虎藏龍》或許可以算是華語影壇最頂尖的一群高手,聯袂奉獻的武俠巔峰之作。
李安導演,鮑德熹攝影,袁和平武指,葉錦添服設,譚盾配樂,加上馬友友的演奏和一眾演員的出色發揮,將儒家的淡雅沖和與道家的抱元守一在如詩般的畫面中淋漓展示。
作為王度廬「鐵—鶴五部曲」之四,《卧虎藏龍》之所以被導演選作原著文本,吸引之處,正在於那一份悲劇的藝術張力和角色的人格魅力。李慕白和俞秀蓮,其實原本是前作《寶劍金釵》和《劍氣珠光》中的主角,在《卧虎藏龍》原著小說中戲份不算太大。
李安加重二人戲份,而將羅小虎的戲份大為刪減,要的正是藉助他們江湖兒女江湖老的閱盡滄桑,講述李安心中的那一把青冥劍的故事。
❻ 誰能告訴我電影《卧虎藏龍》究竟講是什麼,我看不太懂啊
1 退隱江湖的劍客李慕白(周潤發飾)托顯赫非凡的女鏢頭俞秀蓮(楊紫瓊飾)運送寶劍,半途遇到官家小姐玉嬌龍(章子怡飾)搶劍。前者最終是屈服於愛情下的弱女子、後者有一顆狂野的心,使她成為大賊寇,命運將二人推至亦友亦敵的不歸路。李夾在二人中間,成為關鍵人物。
2 這是一段復雜的江湖恩怨……
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岳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這把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劍傷人無數,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決斷能夠表明他離開江湖恩怨的決心。誰知當天夜裡寶劍就被人盜走,有人看見一個蒙面人消失在九門提督玉大人府內。九門提督主管京城治安,玉大人剛從新疆調來赴任,貝勒爺即不相信玉大人與此有關,也不能輕舉妄動以免影響大局。
岳秀蓮為了不將事情復雜化一直在暗中查訪寶劍下落,並且對前來京城的李慕白隱瞞消息,只想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迫使蒙面人歸還寶劍。不過岳秀蓮的良苦用心落空,蒙面人真的歸還寶劍時,不可避免地跟李慕白有了一次正面的交鋒……
❼ 卧虎藏龍的導演李安想告訴我們什麼
簡單的說告訴了我們 愛情的意義。深刻的說是生命的終極意義。但這意義究竟是什麼每個人的體會不同。卧虎藏龍卧著藏著的是情慾。我各人的感受是修煉個人境界與人本身情感慾望是種矛盾。 當玉嬌龍縱身跳下懸崖之際,我想她也是從李慕白與俞秀蓮的愛情中有所感悟。人活著註定要經受情感的糾葛。如果得了道那便是仙。可人的屬性又深深的限制人成為仙的目的。 大俠李慕白算是修行境界很高的人,修行得到是他的終極願望可在生命最後依然對俞秀蓮說出了自己深埋已久的愛。這是令人動容的。而玉嬌龍縱身跳下懸崖,也許是對世間的逃避,也許是要尋找一個答案。
❽ 電影卧虎藏龍講的是什麼內容
《卧虎藏龍》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劇情簡介:
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這把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劍傷人無數,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決斷能夠表明他離開江湖恩怨的決心。
誰知當天夜裡寶劍就被人盜走,俞秀蓮上前阻攔與盜劍人交手,但最後盜劍人在同夥的救助下逃走。有人看見一個蒙面人消失在九門提督玉大人府內,俞秀蓮也認為玉大人難逃干係。
(8)電影卧虎藏龍玉嬌龍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李慕白
演員周潤發
性格陽剛俠義,其劍法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投射。其長空舞劍,宛若游龍,混無半點滯澀。大巧不工,一根木棍將玉矯龍的寶劍製得無力可施,是其高遠人生境界的表現。
2、玉嬌龍
演員章子怡
心理層次詭譎復雜,白天是千金大小姐,晚上開打、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兒女情有所幻想的難馴少女。其劍法則一如其人性格般鋒芒畢露,配上青冥劍天下無雙的銳利,正如李慕白所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在與俞秀蓮的數度敗勢中,也都是靠其鋒芒逆轉。
3、羅小虎
演員張震
羅小虎的拳腳朴實無華,一如外族人的爽直,這個男孩強盜的魅力耀亮,以至於驕傲的玉矯龍最終傾慕於他。
❾ 卧虎藏龍講的什麼
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
玉嬌龍在俞秀蓮的指點下來到武當山,卻無法面對羅小虎,在和羅小虎一夕纏綿之後,投身萬丈絕壑。
❿ 電影卧虎藏龍講的是什麼內容
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卧虎藏龍》是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卧虎藏龍》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10)電影卧虎藏龍玉嬌龍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1、李慕白
性格陽剛俠義,其劍法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投射。其長空舞劍,宛若游龍,混無半點滯澀。大巧不工,一根木棍將玉矯龍的寶劍製得無力可施,是其高遠人生境界的表現。
2、玉嬌龍
心理層次詭譎復雜,白天是千金大小姐,晚上開打、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兒女情有所幻想的難馴少女。其劍法則一如其人性格般鋒芒畢露,配上青冥劍天下無雙的銳利,正如李慕白所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在與俞秀蓮的數度敗勢中,也都是靠其鋒芒逆轉。
3、俞秀蓮
俞秀蓮外陽內陰,干練穩重,十八般兵器皆能稱手,在與玉嬌龍的打鬥中,其武藝如行雲流水,而又迭出神來之筆。
4、羅小虎
羅小虎的拳腳朴實無華,一如外族人的爽直,這個男孩強盜的魅力耀亮,以至於驕傲的玉矯龍最終傾慕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