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電影的主題特點
1. 迪斯尼動畫的藝術特點
迪士尼動畫片的特點:1)頻繁豐富湧出動畫周邊產品。2)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3)注重細節刻畫,迎合觀眾審美口味。4)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達到完美的效果。
2. 美國迪士尼的動畫風格
美國迪士尼動畫貫穿著強烈的美國精神,它將其他國家文化中的「真、善、美」,通過美國動畫表現出來,並賦予美國的精神內核,實際上就是給美國精神披上了外來文化的外衣,成為吸引本國和其他國家觀眾與宣傳本國文化精神的手段。
「美國精神」的重要表現是崇尚獨立和自由、追求平等、不斷開拓進取、不滿足現狀、樂觀、野心勃勃,這也賦予了美國人幽默、樂觀向上、獨立自主、富於幻想的性格。
第一部美國迪士尼動畫
美國迪士尼的經典動畫成為迪士尼最主要的象徵,開創這種局面的第一部經典動畫就是1937年發行的動畫長片,著名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這部最經典的迪士尼電影集眾多榮耀於一身,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行電影原聲音樂唱片,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層次攝影機拍攝的動畫,還是世界第一部舉行隆重首映式的動畫電影,並獲得奧斯卡特別成就獎。
3. 迪士尼電影的特點
電影音樂。。你為什麼不選宮崎駿呢。。久石讓的配樂可謂是經典中的。。
而且容易理解
首先,迪斯尼。 迪斯尼主要的動畫電影大家都知道,是2D類,其中出了無數的經典,無論是票房上,還是奧斯卡上,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哦。其中經典的有 美人魚 小姐與流氓 阿拉丁 獅子王 泰山 星際寶貝 石中劍等等, 如果你看過以上一些電影的話,會發現,此類電影的主要觀眾還是兒童或者是學生,裡面的童話味道很濃重,其中有很多還都是改編自童話經典.其動畫風格也是比較明顯的.裡面的成人因素(例如惡搞,胡扯,低級的喜劇元素)還是比較少的.也因此受到學院派的親睞.其本公司的3D電影相對來說還是很一般的,例如四眼天雞,票房口碑都很一般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要重金收購皮克斯公司。
對於動畫迷和電影迷來說,日本動畫之王宮崎駿是一個不朽的傳奇,在中國尤其如此。譬如,用google搜索「宮崎駿」,會找到337000個網頁;用google搜索不主流的譯名「宮崎俊」,也會找到7280個網頁。相比之下,「陳凱歌」有149000個網頁。用google搜索HayaoMiyazaki(宮崎駿的英文名),會找到282000個網頁。這說明,憑借動畫影片《千與千尋》獲得柏林金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宮崎駿,在西方同樣擁有無數擁躉。美國一月份的《紐約客》雜志刊登了女記者瑪格麗特·塔爾博特對日本動畫之王宮崎駿的專訪,極少接受記者采訪的宮崎駿罕見地對女記者瑪格麗特·塔爾博特發表了長篇宏論。
塔爾博特說,和許多西方人一樣,她一開始既不了解宮崎駿,也沒有主動看過宮崎駿的動畫影片。但她的孩子愛看,作為媽媽,她也就跟著一起看了。她去電影院看過《龍貓》和《千與千尋》的電影,也通過電視看了他許多影片。突然有一天,塔爾博特意識到,其中一些動畫她看了好幾遍了,而其它的兒童影片她一般不會有看兩次的耐心。從這一刻起,她對宮崎駿產生了興趣,想了解這個人到底有什麼魔力,不僅吸引了她的孩子也讓她一遍遍地看「幼稚」的動畫片。
矛盾一:「我的片子不要重復看」
想和宮崎駿對話並不容易,因為兩個原因,這位全球聞名的動畫大師很少接受采訪。第一,宮崎駿是一個出了名的工作狂。第二,宮崎駿對動畫片有一種矛盾情感。盡管他相信自己的動畫片不錯,但他並不喜歡漫畫在日本泛濫成災的現狀,而他又是這種局面的最重要的推波助瀾者。
宮崎駿身上的矛盾一面一開始就展現了出來。當塔爾博特說,她和她的孩子一遍遍地看他的漫畫時,這位63歲的老人非常惱火。他警告說,他的片子最好一年內不要看兩遍,因為孩子們把太多時間花在電影電視上不是好事,這會讓他們忽略現實世界。
矛盾二:要奇幻,但首先要真實
在互聯網時代,宮崎駿拒絕用電腦繪制漫畫,一直堅持用普通鉛筆作畫,速度極慢。宮崎駿說,他喜歡傳統的手工工作方式,留戀迪斯尼的老動畫片,反感夢工廠的「時尚娛樂」方式。精美的畫面、經典的音樂、再加上對孩子們心理出神入化的描寫和非常人文化的主題,使得宮崎駿的動畫片極其純美,打動了全球不計其數的觀眾。
宮崎駿認為,奇幻的想像力對他的影片非常重要,但現實主義更重要。他說,奇幻的形式下必須「有真實的心、頭腦和想像力」。現在,奇幻這個詞在日本被用濫了,電視劇、電腦游戲和一些動畫片都說自己富有奇幻色彩,但因為缺乏真實性,這種純虛擬的奇幻只會「囚禁人類」。宮崎駿說,奇幻和真實是一個悖論,他會努力讓自己的影片充滿奇幻色彩,但這只是為了表達現實的主題,他決不讓影片成為純粹的虛擬世界。
矛盾三:「故事是導演,我不是」
有趣的是,早在2001年,宮崎駿在法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動畫片從來沒有劇本。
宮崎駿說:「在開始拍片前,我並沒有一個已完成的故事……當我開始繪畫時,故事才跟著展開。我們從不知道,我們的故事會走向何方,我們只是一邊製作電影一邊編故事。這是製作動畫影片的一種危險方式,但我喜歡它,因為它可以讓作品變得卓爾不群。」
宮崎駿說,為了實現這一點,他會一次次地對每一個動畫形象進行加工。他說:「我想像自己成為它們本身,並以它們的身份進入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每畫出一個形象後,我會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重復這個工作。只有在最後期限前,我才能結束它。」
是什麼將故事帶向結尾呢?宮崎駿回答說,不是他的思考或設計,而是故事自身的秩序。他說:「有一個內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帶向結局……不是我製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沒有選擇,必須服從。」
矛盾四:普通形象更易引起共鳴
宮崎駿的極端自我並沒有將他禁錮在他的個人世界裡。相反,他擁有可怕的理解孩子內心的能力。塔爾博特說,她還沒有看到哪個導演能夠像他這樣,能感孩子所感、想孩子所想。譬如,為宮崎駿摘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等桂冠的《千與千尋》就很容易打動孩子們的心。
宮崎駿在這部動畫片上做了很特殊的選擇。譬如,與流行的日本動畫片不同,這部動畫片的女主人公千尋並不很勇敢,而且長相也非常普通。對此,宮崎駿解釋說,這正是他理想中的千尋形象。他說,千尋10歲,而《千與千尋》就是拍給這個年齡段的日本小女孩看的。如果千尋非常漂亮,或者有飛行等特殊本領的話,普通的小女孩們就不覺得這部動畫片是拍給她們的。
矛盾五:日本動畫之王迷戀歐洲
宮崎駿的動畫片中處處可以見到他的「下意識之井」。譬如,童年時,他的家族有一個飛機零件廠,這使得宮崎駿從小就對飛行和飛行器有了一種狂熱,而他的動畫片里也常常可以見到飛行。
塔爾博特說,宮崎駿對動畫的細節有一種魔鬼般的迷戀,有強迫症一般的高要求。只為了找到他頭腦中的一個完美畫面,他也會進行一次全球旅行,而歐洲又是他最常去的地方,他的許多影片的背景是歐洲。他之所以對歐洲如此迷戀,也是因為童年。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戰爭摧毀了他的童年,但他用想像力在自己頭腦中描繪了一個虛擬的美麗歐洲。盡管歐洲事實上戰火更猛烈,但這個虛擬的美麗歐洲成了小宮崎駿的避難所。並且,宮崎駿還愛上了歐洲——尤其是英國的奇幻文學,他後來承認,夏加爾和波希對他的電影風格有很大的影響。
矛盾六:影片積極,內心悲觀
盡管他的動畫片非常美好,但他實際上是一個極端的悲觀主義者,他稱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讓人類變成地球的敵人,認為人類難以逃脫大自然的懲罰。熱愛自然的宮崎駿說,他甚至希望看到「綠色的雜草重新接管(世界)」。
63歲的宮崎駿半開玩笑地說:「我希望再活30年。我想看到東京被大海淹沒,NTV(日本電視公司)的電視塔成為孤島。我想看到曼哈頓成為水下之城……我對這一切感到興奮。(因為)金錢和慾望,所有這一切會走向崩潰,綠色的雜草將接管(世界)。」
但是,極其悲觀的宮崎駿對孩子們卻有一種類似敬畏的愛,他不想讓自己的悲觀厭世情緒影響他們。
4. 迪士尼動畫片,日本動畫片,中國動畫片各自的特點及它們的異同點
迪士尼動畫片的特點:1)頻繁豐富湧出動畫周邊產品。2)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3)注重細節刻畫,迎合觀眾審美口味。4)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達到完美的效果。
日本動畫的特點:1)面向各年齡段的觀眾。2)用動畫的手法將哲理表現了出來。3)情節比較好,讓人越看越想看。
國產動畫的特點:.1).塑造人物極端。2)收視人群定在7歲以下。
5. 分析迪斯尼動畫有哪些特點,皮克斯動畫又有什麼特點
迪斯尼動畫片的特點包括:以劇情為主,情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動作表演生動誇張,音樂優美動聽,符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
6. 迪士尼和好萊塢之間是什麼關系迪士尼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好萊塢酒店位於香港大嶼山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內,屬五星級酒店。於2005年9月12日隨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以荷里活電影與迪士尼夢幻為主題,具美國好萊塢特色。
迪士尼荷里活酒店的客房設計,包含迪士尼旗下卡通人物的元素。酒店提供600間不同類型的客房以供選擇, 包括:
園林景觀客房
窗外的優美園景,在不同時間欣賞,有不同美態。是一種入住園林景觀客房的享受。
海景客房
醒來第一眼所見,是一望無際、金光閃爍的海洋。平日不賴床的您,或許也會繼續抱著軟枕,贊嘆大自然的奧妙。
迪士尼樂園景觀客房
足不出戶,也可隨時欣賞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自然景觀設計。入住此客房,美妙神奇的感覺,當然24小時無休!
餐廳酒廊
迪士尼好萊塢酒店裡共有3個餐廳及2個酒廊。
餐廳
米奇廚師餐廳(Chef Mickey)
賓客可看到主廚在開放式廚房內烹調及品嘗國際自助美食。
日落台(Sunset Terrace)
賓客可在露天餐廳體驗荷李活飲食文化,品嘗燒烤廚房巧制的中國和亞洲地道美食。
荷里活(好萊塢)快餐店(Hollywood Dine)
賓客可賓品嘗多種東西,如鮮果汁、三文治、鮮果、沙律、粥類、點心、咖啡或義大利麵食。
酒廊
影廠酒廊(Studio Lounge)
賓客可在寧靜閑適的環境享受精選特飲、鮮果汁、熱飲和小食等東西。
鋼琴吧(Piano Pool Bar)
賓客可在獨特的鋼琴形狀室外泳池旁邊,喝精選特飲。
休閑設施
迪士尼好萊塢酒店內設有一個鋼琴形狀的室外泳池及售賣荷里活和迪士尼樂園的代表性紀念品及精品的「影星禮品店」。走出酒店外,就會發現一個以美國洛杉磯地圖為藍圖的園林。園林內更擺放多款充滿美國加州色彩的古董汽車,讓賓客拍照。
7. 您好,請問您知道迪士尼電影片頭的特點和含義嗎
迪斯尼電影片頭是一片晚上的藍色天空,然後鏡頭下滑到一個城堡,並且在城堡的周圍有煙花,最後出現Walt Disney Pictures這個圖標。那個城堡實際上是在迪斯尼樂主題園(Magic Kingdom)中存在的,而且造型和主題公園中的實際造型一致。出現煙花是因為,迪斯尼樂園每天晚上都會定時在園中燃放煙花,燃放煙花的同時會配樂,音樂是《wishes》。所以這個片頭應該是想和主題公園呼應吧。
8. 迪斯尼動畫的藝術特點
1、迪士尼音樂普遍採用創造性的交響配樂。例如迪士尼早期動畫音樂代表作——The Old Mill 老磨坊(1937)
其富有創意的交響樂章與畫面完美結合,在不需要任何語言文字描述的情況下,成功塑造了一個暴風雨夜晚的廢棄的老磨坊的場景。
而到了當代,迪士尼交響樂上升到了更復雜的高度。
以2014年的冰雪奇緣為例,其優美的音樂在僅僅幾分鍾之內變換了多種節拍,包括4/4,6/4,2/4拍,並變換了多種調式,包括F,降E,E,g小調和f小調。同時,多變的旋律也需要每一位交響樂團團員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
2、迪士尼的全球化趨勢
另一方面,迪士尼動畫的流行不光是因為它們的推廣與宣傳,還與其緊隨全球化的主題和音樂密不可分。迪士尼動畫曾多次將其他國家文化特色運用到動畫之中。例如小飛象(1941)是由歐洲童話故事改編*。在此之後,阿拉丁(1992),獅子王(1994)和花木蘭(1998/2004)也都展現了各地域的文化與音樂。
同理,來自印加文化的皇帝的新裝(2000),阿拉斯加因紐特的兄弟熊(2003)等影片都為全世界的觀眾帶去了不同的文化體驗。除此之外,迪士尼的曲作者們可以和更多其他國家知名的音樂人合作,不斷提高升迪士尼音樂的質量並爭取達到新的高度——「全球化和聲」。、
3、迪士尼的成功動畫中有一大部分是改編自經典童話:《美女與野獸》、《小飛俠彼得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木偶奇遇記》等等,甚至包括《花木蘭》、《人猿泰山》、《海格力斯》這些,其實都是緣於全球各地的神話或傳說。
4、迪士尼十分擅於將這些經典故事賦予新的生命力。
而迪士尼長期以來一直秉承和堅持的偏向美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追夢、家庭、王子與公主、冒險友誼等等概念融匯其中,讓這些舊經典重換新顏。即使是迪士尼自己創作的動畫角色,例如米老鼠與唐老鴨、獅子王辛巴、星際寶貝等這些人物,本質上也是與以上的諸橋段一脈相連。
5、將動畫形象和他們的商業運營相結合。
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動畫角色,都會有連帶而來一系列在主題公園、周邊產品和附屬續作上的進一步操作,也因此他們在選擇動畫主角基於對商業價值的考量,十分與時俱進。
(8)迪士尼電影的主題特點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迪士尼第一部經典動畫就是1937年發行的動畫長片,著名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迪士尼的經典動畫由迪士尼最具代表性的迪士尼動畫片廠(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製作,絕大多數的經典動畫是以劇情長片為主的,當然也有少數幾部屬於中、短篇的動畫合集或者音樂片和紀錄片的性質。
後來還有不少作品被改編為迪士尼主題公園的遊行表演、冰上世界和音樂劇等形式,有些後來還另外發行了電視版節目以及錄像帶、DVD等影音產品的續集。
世界第一個迪斯尼樂園是美國電影動畫師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於195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成功建成。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六個迪斯尼樂園,分別位於美國洛杉磯和奧蘭多、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中國香港和上海。
迪斯尼樂園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帶來的良好的示範效應,使主題公園這一游樂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廣。1983年日本建成了東京迪斯尼樂園並獲得巨大的成功,被譽為亞洲第一游樂園。
9. 迪斯尼動畫的特點是什麼 還有吉卜力工作室的
迪斯尼動畫
首先,迪斯尼。 迪斯尼主要的動畫電影大家都知道,是2D類,其中出了無數的經典,無論是票房上,還是奧斯卡上,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哦。其中經典的有 美人魚 小姐與流氓 阿拉丁 獅子王 泰山 星際寶貝 石中劍等等, 如果你看過以上一些電影的話,會發現,此類電影的主要觀眾還是兒童或者是學生,裡面的童話味道很濃重,其中有很多還都是改編自童話經典.其動畫風格也是比較明顯的.裡面的成人因素(例如惡搞,胡扯,低級的喜劇元素)還是比較少的.也因此受到學院派的親睞.其本公司的3D電影相對來說還是很一般的,例如四眼天雞,票房口碑都很一般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要重金收購皮克斯公司。
吉卜力工作室
(一)
人物:愛、夢想與飛行:宮崎駿的動畫王國 外型酷似巴士的巨貓、漂浮在雲端的城市、能與可怕生物溝通的英勇公主,這些畫面都是來自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魔法世界。 但宮崎駿的電影可不只是給小孩看的卡通,他的電影表達出宮崎駿本人非常重視的議題,也就是對於和平與環保的迫切需求。上述主題對於宮崎駿電影里的主角而言相當重要,這些主角往往都是年輕女孩,扮演了傳遞和平訊息與保護大自然的角色。她們傳達了宮崎駿的信念,也就是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不只傷害了地球,也傷害了自己。《風之谷》是宮崎駿第一部獨立製作的電影,反映了當代人類社會的問題。影片中,人類在充斥著暴力、污染、毒氣和恐怖生物的世界裡掙扎求生。只有勇敢的公主娜烏西卡有能力與憤怒且受傷的地球溝通。娜烏西卡出於真愛,為拯救人類與地球而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宮崎駿的電影,包括《風之谷》在內,一向以令人驚嘆的飛行場景著稱。對宮崎駿而言,飛行象徵著自由的終極表現,而電影主角感到最愉快的時刻,就是翱翔天際之時。宮崎駿對飛行和飛行器的熱愛充分而華麗地展現在《天空之城》里。為了這部電影,宮崎駿很投入地勾畫出每部機器機械構造的細節。此外,故事本身則圍繞著一顆具有神奇魔力、能夠賦予人飛行能力的藍色飛行石發展。《魔女宅急便》這部電影敘述的是琪琪的故事。琪琪是個騎著掃帚飛行的小魔女,離開家後,她利用飛行能力展開了快遞工作。剛開始,她常粗心犯錯,跟其他人也處得不好。然而,她漸漸學會了幫助別人,並從中獲得自信,而變得更加成熟。 另一個充滿活力的角色則是《神隱少女》(又譯《千與千尋的神秘》里的千尋。剛開始,千尋只是個被寵壞的十歲小孩。但在雙親都被變成豬後,千尋被迫快速成長。她進入了一個充滿妖怪的世界,開始幫一名可怕的巫婆工作。終於,千尋以她的決心和勇氣贏得了妖怪們的尊敬。 宮崎駿電影里的女性角色,是他個人信念的最佳代言人。這些平靜溫和的角色通常和自然界的關系密不可分。同時,她們擁有愛和勇氣,這是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不可缺少的特質。舉例來說,在《神隱少女》里,千尋將河神身體里的臟東西都清干凈,讓河神不用再受污染之苦。宮崎駿藉由善惡共存的表現方式反映出世界的復雜性。在《神隱少女》里,錢婆婆一開始似乎並不友善,但最後仍對千尋伸出援手。《天空之城》里的海盜也經歷了類似的轉變。《霍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的最新作品,片中包含了宮崎駿其他電影里的常見元素,主角是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的最新作品,片中包含了宮崎駿其他電影里的常見元素,主角是一名被下咒變成老太婆的少女。為了解除魔咒,少女進入了一個神秘的飛行城堡,而她的愛和勇氣是拯救自己與城堡居民的關鍵。觀賞宮崎駿的電影就像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雖然他的奇想帶領我們到遙遠的地方,但他所探討的主題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驚人的想像力,宮崎駿與我們分享他對純凈、和平世界的想望。
(二)
在一個高科技的時代,這位動畫電影導演用老方法創造出不可思議的作品 20多年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創作的動畫,其美妙的畫面與令人驚喜的想像力往往比電影中其它任何事物都要多-----例如眾多的幽靈,會走動的城堡,飛行物體,貓巴士,龍貓(只有小孩才能見到哦)。他是一個「可怕」的手工藝術家,從寫劇本到畫草圖到糾正最後的故事結構,宮崎駿都參與了!而且全是用人手去完成。他簡直是沃爾特迪斯尼、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奧森威爾斯的合體,而他作品中美輪美奐的山水風景又有一點克洛德·莫奈的味道,其調皮的程度與對孩子的無比了解又要比羅爾德·達爾本強一些。 宮崎駿並不是日本動畫之父,日本動畫第一人是手冢治蟲,他是標志性角色如鐵臂阿童木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倡導日本動漫走向「大眼」風格的先驅者。他靈感豐富,想像每個擁有大釘似的發型的英雄舉起手臂去與巨大的機械人戰斗。但是,相比於其它大部份動畫家,宮崎駿的名字以及他的工作室吉力卜,更能成為日本動畫的代名詞。「他是一個很出色的故事創作人,他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訴了大家,而這種才華使他成為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導演。」《動漫網路全書》的合著者喬納森·克萊門茨這樣說,「 參與他的作品創作的小人物全都因作品而取得一鳴驚人的成功。」《幽靈公主》,一個以遠古日本為背景講述生態環境的動畫作品,在1997年電影《鐵達尼號》上映前,一直占據著日本電影史票房的第一寶座。2001年,宮崎駿創作出與幽靈公主主題相似的作品——《千與千尋》,這部作品獲得了奧斯卡獎,講述一個十歲的女孩尋找方法去破解令她父母變成豬的詛咒的故事。跟宮崎駿許多作品一樣,《千與千尋》深深地強調自力更生、無私奉獻以及向成長中的困難挑戰的重要性。這個主題的豐富性就是重點,吉力卜的製作人鈴木敏夫說:「要為孩子們創作怎麼樣的動畫?我們的作品就是對這個問題認真思考過後的成果。」 什麼令宮崎駿的動畫如此受人注目?是因為在這個興起用電腦作畫的年代,如PIXAR跟迪斯尼公司的的《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等,宮崎駿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創造一個寧靜的美麗的禪之世界,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岩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這生動的亮點,不是靠大量的音樂或高科技去傳遞,而是靠簡單的出色的手藝,這些就足以令你想得很遠很遠。
10.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
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創始人華特·迪士尼,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電影領域。
它先後收購了獨立電影界巨頭米拉麥克斯、3D動畫霸主皮克斯 、動漫巨頭漫威和盧卡斯影業之後,迪士尼更是鞏固了自己作為頂級電影公司的地位。
電影紀錄
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
是1928年迪士尼繪制的動畫片《蒸汽船威利 》(也譯作《威利汽船》,《威廉號汽艇》)。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迪士尼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蒸汽船威利》之後。
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
是迪士尼在1955年製作的《小姐與流氓》(Lady and the Tramp)。
第一部使用動畫攝制機拍攝的動畫片
是1940年迪士尼攝制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
美國第一部動畫長片
是1937年迪士尼製作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fts)。
第一部Walt Disney的彩色動畫片
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藝製作的《花和樹》(Flowers and Trees),1932年7月在洛杉磯的格勞曼中國大戲院首映,它經常被人誤認為 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花錢最多的動畫片
是迪士尼製片廠拍攝的《狐狸和獵狗》(The Fox and the Hound)(1981),耗資一千萬美元。
著名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登上銀幕
米老鼠和唐老鴨是美國動畫大師迪士尼繪制的兩個最著名的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出現在1934年的動畫片《三隻聰明的小雞》。
最受歡迎的動畫角色
是舉世聞名的米老鼠,它誕生於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聲動畫片《蒸汽船威利》首次公映之日, 而米老鼠則是這部動畫片的主角。實際上,它並不是迪士尼而是另一位叫烏巴·伊威克斯的動畫片家創造的。但米老鼠的聲音則是迪士尼設計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為接到影迷來信最多的好萊塢明星。以米老鼠為主角的動畫片共拍攝了11部,其中20世紀30年代製作87部。最後一部米老鼠動畫片是1953年的《簡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