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電影主題
A. 田漢、聶耳分別為什麼電影作詞譜曲的主題歌 義勇軍進行曲
《英雄兒女》,後來這首歌就成了我們的國歌啦!
B. 田漢《關漢卿》一劇的主題思想
分析《關漢卿》一劇的主題思想
《關漢卿》是田漢在1958年為紀念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戲劇活動700周年而創作的11場話劇。劇本以關漢卿的傑作《竇娥冤》的創作和演出為中心線索,生動地展示了元朝統治階級和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憤怒地抨擊了貪贓枉法、專橫殘暴的元代官吏和權貴,歌頌了人民藝術家關漢卿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為人民的利益而呼號斗爭的崇高精神。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C. 田漢早期浪漫主義劇作的藝術特色(簡答題)
田漢早期話劇最大的特點是其包涵的濃郁的理想主義的色彩,且帶有作者本人的天真。
田漢早期話劇很少有悲劇,雖然個別劇作中有悲傷的情節或悲慘的結尾,但最後多給人以希望,屬於帶悲傷意味的正劇。
田漢早期話劇多獨幕劇,多愛情劇,較多的使用「巧合」這一創作手法,多取材於時代生活。
D. 田漢《南歸》
這兒曾倚過我的手杖,
這兒曾放下過我的行囊。
在寂寞的旅途中,
我曾遇見一位可愛的姑娘。
我們一塊兒坐在樹底下,
我對她談起流浪的經過,
她睜著那雙又大又黑的眼睛,
獃獃地望著我。
姑娘啊,我是不知道愛情的人,
但你真痴得可憐。
我縱然流浪到多遠,
我的心將永久在你的身邊。
你聽到晚風吹動樹葉兒鳴,
那就是我呼喚你的聲音,
你看見落花隨著晚風兒飄零,
那就是我思念你的眼淚縱橫
1、《南歸》的故事情節。
忠實勤勞的農村少年李正明愛慕熱烈勇敢的農村少女春姑娘,春姑娘卻痴戀著孤獨執著漂泊不定的流浪詩人辛先生。當流浪詩人從北方故鄉飄然南歸時,春姑娘已被母親許給了少年李正明,流浪詩人只得悄然遠行,春姑娘隨即離家出走,追蹤而去。
2、《南歸》中浪漫主義悲劇的感傷情調及其意義。
《南歸》是田漢早期浪漫主義悲劇代表作之一。
感傷情調劇作流露出淺愁與微痛,彌漫著感傷的氣息,表現了人們在黑暗的社會中,對現實人生的苦惱和美好憧憬的幻滅,悲嘆現實與理想的沖突,抒發了人生不盡如意,不知何處是歸途的感傷情緒,以及艱苦尋覓的孤獨之感,暴露了社會的黑暗。
意義春姑娘愛詩人,猶如愛理想。春姑娘形象,表現了在「五四」新思潮影響下的新女性,對愛情和理想的熱烈憧憬與執著追求,以及艱苦尋覓時的淡淡哀愁。流浪者的形象和他的歌聲,有力的激起廣大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處於苦悶、彷徨中的青年讀者與觀眾的共鳴。在感傷里,作品又交織著掙扎和反抗。
3、《南歸》中抒情手法的藝術魅力。
抒情手法第一,寫意性強,形成強烈的詩話傾向。劇作不重劇情的逼真描摹,而重真實感情的抒發,和優美意境的創造。它的魅力不在劇情,而在主人公對愛情、自由和光明的熱烈追求,以及強烈的失落感、孤獨感。這是從「靈的世界」里流淌出來的詩情,形成幽深的意境,給人以詩的美感。
第二,音樂性強,增添劇作的抒情氣氛。「話劇加唱」是田漢劇作的常用手法。這些詩句和歌曲,使劇中人物的感傷情懷和全劇空靈飄逸的幽深意境融合統一,使劇作具有「抒情劇」「詩劇」的韻味。
Ω吥放棄ぁ 回答採納率:15.4% 2008-12-29 13:18 檢舉
田漢的《古潭的聲音》中,詩人把她從塵世的誘惑里救出來了;給一個肉的迷醉的人以靈魂的醒覺了。在這里田漢又一次表現了「靈與肉」的主題,但是在這個劇中,「靈與肉」的主題,已經不同於《咖啡店之一夜》、《湖上的悲劇》等劇中,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而是通過意象。
在《古潭的聲音》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那就是「潭」。如果說,「鞋」是一種引誘,那麼「潭」則是一種回歸。
葉舒憲指出,容器意象的中央部位是母腹的象徵,因為容器和母腹均有容納的特徵。作為進入母腹的入口的象徵是子宮。母腹的下部是包含在母腹的地下世界或「大地子宮」(world of the earth),與此相聯系的象徵有深坑、洞穴、山淵、峽谷、深澗等等。所有這些象徵都具有天然容器的形狀,正是模仿了這類天然容器,人類又製造出一種人工的大地子宮——墳墓,讓死者之靈性能夠重新回到萬物的生命本源——地母腹中。(2)田漢的《古潭的聲音》和霍普特曼的《沉鍾》一樣,顯示了「神秘的活力」。
E. 由田漢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什麼的主題歌
由田漢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於1935年正式誕生於上海,之後迅速在全國開始傳唱。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義勇軍進行曲》廣為傳唱,成為掀起億萬中華兒女抗日救亡的戰歌。
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調與遼寧義勇軍軍歌有關,可以說遼寧是《義勇軍進行曲》創作的源頭,遼寧抗日義勇軍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型。
有據可查的是,1933年2月底,遠在上海的聶耳來到了建平縣的朱碌科鎮,慰問駐守在那裡的遼寧抗日義勇軍騎兵部隊,在朱碌科看到了義勇軍血戰突圍歸來、重整旗鼓以利再戰的景象,這是「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的現場實錄,這對他的創作有著重大影響。劇情簡介
辛白華是個詩人,他有一個極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學生梁質夫,兩人都是東北人。「九·一八」爆發以後,他們兩人從家鄉出來,一直過著漂泊的生活,但他們一直都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辛白華和梁質夫的二樓住著生活十分貧苦的少女阿鳳和她的母親,辛白華和梁質夫非常同情她們母女,並且時常幫助她們。
後來,梁質夫因和革命者有關系,被捕入獄。而辛白華卻和富孀史夫人墮入了情網。剛剛離婚的少婦史夫人對辛白華很有好感,白華也深受史夫人吸引。
F. 我國惡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初是由田漢、聶耳為什麼電影創作的主題曲
《風雲兒女》中由袁牧之扮演的角色辛白華在片尾作的長詩《萬里長城》選段
G. 由田漢作詞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什麼的主題
《義勇軍進行曲》最早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
1935年2月,導演許幸之接手《風雲兒女》的拍攝,不久後,去監獄里探監的同志輾轉帶來了田漢在獄中寫在香煙盒包裝紙背面的歌詞。當時,聶耳正准備去日本避難,得知電影《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寫,主動要求為歌曲譜曲,並承諾到日本以後,盡快寄回歌稿。
(7)田漢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風雲兒女》有明確的抗日主題,它反映了當時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大背景下知識青年的覺醒和成長,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國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熱烈願望。
影片編劇壯懷激烈,然思想主題稍嫌外露;許幸之初執導筒,技藝相對稚拙;袁牧之有千面人之稱,但台詞卻有話劇痕跡。影片主旨顯然不在兒女情感,而在時代風雲。尤其是它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熱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時代的聲音,其影響遠遠超過影片本身。
H. 戲劇家田漢以此為題材寫了一個電影劇本風雲兒女說說以此中的此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以風雲女兒為題材
I. 田漢聶耳分別為電影什麼作詞譜曲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
1935年2月,導演許幸之接手《風雲兒女》的拍攝,不久後,去監獄里探監的同志輾轉帶來了田漢在獄中寫在香煙盒包裝紙背面的歌詞,即《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當時,聶耳正准備去日本避難,得知電影《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寫,主動要求為歌曲譜曲,並承諾到日本以後,盡快寄回歌稿。
聶耳在收到歌詞後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 。為了使歌曲曲調和節奏更加有力,聶耳和孫師毅商量,對歌詞作了3處修改,從而完成了歌曲的創作。
電影《風雲兒女》前期拍攝完成以後,田漢的主題歌歌詞並沒有確定歌名,而聶耳從日本寄回來的歌詞譜曲的名稱只寫了3個字「進行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投資人的朱慶瀾將軍,在「進行曲」3個字前面加上了「義勇軍」,從而把該曲命名為「義勇軍進行曲」。
(9)田漢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由於沒有如期擬定出國歌,會議於9月27日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
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義勇軍進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鏗鏘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詞,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強烈憤恨和反抗精神,體現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堅強、團結一心共赴國難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