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電影投資
A. 中國電影產業主要具有以下幾種融資模式:
一、版權質押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是電影市場上常見的融資形式。中國政府聯合金融業如北京銀行、交通銀行等商業銀行推出版權質押貸款,幫助一些電影公司獲得銀行貸款。近年來,中國幾家大型的民營公司在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擔保下,已經開始穩定的獲得銀行貸款,經典案例有深圳發展銀行為《夜宴》提供為期兩年的5000萬元貸款、招商銀行為《集結號》提供5000萬元的貸款、廣州發展銀行為《功夫之王》提供6500萬元貸款等。此外,境外銀行入德意志銀行為華誼未來製作提供2億美元的打包融資、香港渣打銀行為《赤壁》提供達7000萬美元的貸款。 二、私募股權融資: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私募股權基金已經成為電影融資的新型渠道。華誼兄弟就是中國電影產業通過私募創造價值並最終IPO 的企業。目前,VC/PE 投資中國電影產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對影視機構的投資,另一種是對影片的單獨投資。中國電影產業比較活躍的PE 主要有:IDG 新媒體基金、中華電影基金、紅杉資本、軟銀、A3 國際亞洲電影基金、鐵池私募電影基金等。 三、專項電影基金:中國電影專項基金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種是來自於政府設立的專項基金,目前,中國每年通過電影專項資金、影視互濟基金、進口片發行收入提成、重大題材影片專項補助等各種形式,直接或間接投入電影製作的資金已經超過億元。另一種是來自於個人或集體出資設立的民營基金,目前,中國已經設立了專項資助基金,如中影青年導演計劃、曲江助推金、亞洲新星導等,但金額較少。 四、合作拍攝,多方投資:隨著中國電影投資市場的逐漸開放與成熟,合作拍攝日漸普及,這樣可以降低製片方的投資金額與分散投資風險,如《赤壁》、《梅蘭芳》等都是多方投資的影片。不過,業內企業合作可以較為准確的判斷風險,但是引入行業外部企業,由於專業的有限性及市場成熟度不足,資本市場的風險性較大。五、影片預售融資:這是大製作影片常用的一種融資方式,在拍攝前或拍攝中
B. 誰能告訴我有那些比較正規的影視業投資平台
誰能告訴我有藍色星空影業有限公司、芒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光線傳媒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紅楓影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比較正規的影視業投資平台。
1、藍色星空影業有限公司
藍色星空影業於2014年在浙江杭州成立,是浙江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營電影、電視劇的投資和製作。涉足影視廣告營銷、影視衍生業務等眾多領域。藍色星空影業主營電影、電視劇的投資和製作。涉足影視廣告營銷、影視衍生業務等眾多領域。2、芒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芒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隸屬湖南廣播電視台,創立於2001年,總部設於湖南長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發行(電視劇製作另行報批);經營演出及經紀業務;策劃、製作電視、電影、報紙、期刊、廣播廣告;影視設備、服裝、道具出租服務,投資等。
5、北京紅楓影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紅楓影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2005年01月24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製作、發行動畫片、電視綜藝、專題片;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零售圖書、音像製品;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C. 新媒體電影的什麼是新媒體電影
新媒體電影是以有線或無線網路為傳播工具,電腦、手機、mp4等載體為主要接收終端,同時兼容電視等傳統傳播媒體。也就是說,在電影院外就能夠看電影。新媒體電影的影片時長不定,短的可幾秒鍾、幾分鍾,長的可達幾小時。 傳統電影因其復雜而龐大的製作發行方式,是高資本高進入門檻的行業。在新媒體出現以前,電影只能在電影院或電視上播放。受眾群體的限制決定了投資傳統電影必須承受巨大的風險。新媒體的出現拓展了電影的傳播渠道,而媒體消費者也擁有越來越大的選擇權、控制權和參與權,一些傳統媒體的內容,直接轉到新媒體的應用中卻並不一定得到體現。發揮各種新媒體業務特點,必須對新媒體內容進行變革創新。新的機遇與挑戰,產生了新媒體電影
當新媒體不斷對傳統電影的形式和內容提出挑戰時,未來的電影將是什麼樣的?論壇上,專家們以「新媒體、新思維、新發展」為主題,各抒己見,試圖勾勒出未來的電影形態。 1)載體:
以網路、手機、MP4、PSP作為主要傳播載體,同時也兼容傳統視頻媒體的發布,擁有巨大的媒體兼容性。
2)製作方式
正規電影製作方式與先進的新媒體內容製作模式相結合
3)發行方式
巨大的媒體兼容性決定了新媒體電影發行方式必然多元化
傳統媒體:通過有線電視和付費電視來發行
網路媒體:以PC、筆記本電腦為終端,通過互聯網來傳播發行
手持終端:以手機、MP4、PSP等時下流行的電子產品為終端,通過付費下載來發行
4)受眾分析
受眾具有無限寬廣性,凡有條件接觸電視等傳統媒體和網路、手機等新興媒體的人都將成為新媒體電影的享受者
5)內容題材
以類型片為主,符合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便於傳播。影片時間短可幾秒鍾幾分鍾,長可幾個小時,為各種傳播載體的接受和觀看時間的選擇提供無窮的可能性,
6)數量質量
在全國都擁有穩定的內容製作基地,正規製作和工業流程化生產保證周期內的數量和質量
D. 拍一部微電影大概需要多少錢急,在線等,必採納
拍一部微電影大概花費在1萬元左右(按照拍攝一周計算)。
1.設備購買和租借:、
數碼攝像機(使用膠片攝影機成本將大大增加),三腳架,音麥等拍攝道具;一天的租借費用在300左右。
2.專業人員的僱傭:
化妝師,燈光師,攝影師等(根據自身團隊可適當縮減);非資深人員,每人一天的費用在300-500元左右。
3.團隊人員的衣食住行:
攝影團隊,攝影師,燈光師,化妝師,編輯,後期處理,後勤,同時兼職演員,至少需要7人左右團隊,每天衣食住行在500元左右。
4.其他開銷:
設備維護,水電花費,場景租借等額外開銷,可以控制在一天100左右。
總體計算微電影一天的開銷在1300元左右,按照一周的拍攝計劃,花費在9100元左右;根據團隊的專業程度,團隊對攝影技術越專業,花費就能夠越低。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8-15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電影)短片。
「微電影」的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但是微電影必須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
E. 電影投資是真的嗎
電影投資當然是真實的,《電影管理條例》裡面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該規定自2002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
電影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你如何去選擇一部電影進行投資,建議大家根據電影題材,劇本,製作團隊,演員陣容以及宣發團隊五個方面進行篩選。
F. 投資電影能賺錢嗎
中國電影雖起步晚,基礎相對薄弱,但在近幾年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正在不斷創造新的輝煌。日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熒幕大國,是僅次與北美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當然,這離不開相關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的重大落實,特別是文化產業第一部法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誕生與實施,阻力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迎來新的高度,以充分激發電影市場活力。
G. 新媒體時代電影產業發展呈現出哪些新趨勢
新媒體(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
新媒體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
媒介特徵
(1)海量信息承載特徵
(2)碎片化信息傳播特徵
(3)虛擬化信息傳播環境特徵
( 4 ) 及時性信息傳播特徵
中國現狀
互聯網和移動增值作為新媒體最重要的兩個領域,在2007年得到了快速發展。2007年互聯網市場規模超過400億元,並保持超過40%的年均增長速度,各細分市場如網路游戲、B2B、網路教育、搜索引擎是目前盈利的主流,佔59%的市場比例。
2007年移動增值市場規模達到733億元,同比增長23%。2006年移動互聯網規模不到70億元,2007年達到1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0%,市場格局也發生變化,騰訊、三訊門戶和空中網佔領先地位。
此外,在發展迅速的新媒體市場中,還有一類戶外電子屏廣告市場,2007年這塊市場規模達到41.8億元,同比增長91%。
2007年,新媒體產業快速發展,廣闊的市場與日漸凸顯的影響力,吸引資本大規模流入,營銷價值加強,國際化競爭加劇,整體產業向縱深挺進。
2008北京奧運會,新媒體首次作為奧運會獨立傳播機構與傳統媒體一起被列入奧運會的傳播體系。互聯網等新媒體平台被正式納入賽事轉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傳播渠道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奧運的巨大商機推動新媒體布局和發展,新媒體版權保護受到重視。 [1]
H. 影視投資賺錢嗎
項目投資賺不賺錢,離不開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自2017年文化產業第一部法律——《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以來,電影產業在高度重視下與強力扶持下,更是迎來新的發展高度,去年累計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大關,達到559億元的高度。
今年上半年,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國總票房為320.31億元(去年同期為271.85億元,同比增長 17.82%);國產影片票房為189.65億元 (去年同期為105.31億元,同比增長80.1%),國產影片份額為59.21%(去年同期為38.74%)。
在巨大的市場紅利下,電影投資更是日趨火熱,越來越多人通過電影投資平台成為電影投資人,共享市場紅利。對於電影投資人而言,院線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分賬只是部分收入來源,影片的網路點播、新媒體版權以及影視文化衍生品等都是一大收入來源。比如《捉妖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片的衍生品收入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單就票房收入來看,投資回報就遠超大部分人以往的認知。
拿《紅海行動》來說,一位四川人投資影片的10%,最終吸金1.2個億;而捷成股份還曾因《戰狼2》這部電影,市值暴漲20多個億……《羞羞的鐵拳》作為一步成本7000萬的純粹的喜劇投資回報率便高達28.6倍;《唐探2》中王寶強,片酬及部分現金投資獲20000萬回報…….
電影投資能賺錢,這也是越來越多人參與電影市場的重要「驅動力」。電影平台的出現與發展,為更多人進入電影市場提供了機會,當然,這也是大部分人投資電影選擇的主要方式。通過影視投資平台,電影投資人以不同等級的資金,如1萬、5萬、10萬到50萬……上100萬進行電影投資,待電影上映結束後,進行票片分賬獲得投資回報。
電影投資怎麼投?除了選對平台、選對項目外,用對投資方式也至關重要,組合投資電影項目普遍採用的投資方式,也就是用可支配資金,按項目看好程度分投多部電影,合理投資,共享電影市場數百億紅利。
I. 想進行電影投資,懂那些規則才會有盈利
其實我覺得說起規則,對於這個電影行業來說,更多的應該是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夠避免虧損吧,因為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電影市場是具有高回報的,高效率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高的利潤的,但其實這也往往伴隨著很多的風險,很多的錯誤發生,所以在投資電影行業或者說要製作一部影片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
而很多觀眾在觀看的時候,發現很多廣告的植入會非常反感,同時也會破壞了整體的風格和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而一些小成本製作的電影,他們並沒有知名的演員出演,也沒有很好的導演進行製作,所以,他一旦投放市場並不會激起很大的反響,也不會有更多的回報,所以對於製作的電影這個工作來說,還是需要很大方面資金的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