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起手來電影主題是什麼
Ⅰ 如何對比《鬼子來了》和《舉起手來》這兩部電影
被稱為中國版《虎口脫險》的《舉起手來》是導演馮小寧的第一部喜劇電影。該片延續了馮小寧對戰爭題材
情有獨鍾的偏好,講述的是一位農民和幾位八路軍戰士,為了保護國寶與一群日本兵展開周旋,並徹底消滅日本
鬼子的故事。郭達在片中扮演一位淳樸憨厚的農民,潘長江飾演的則是一個長著羅圈腿有點傻乎乎的日本兵。一
傻一憨的兩位笑星出演,為影片增加了更多喜劇效果。
貫以史詩般風格講述悲壯故事的著名導演馮小寧這次出人意料地推出這部醞釀七年的戰爭喜劇大片,影片手法獨
特、懸念環環相扣,總會使你在意料之外開心笑翻。
中國兩大笑星郭達、潘長江攜手打造戰爭喜劇巨片。
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的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
子搖搖晃晃的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太君」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個傻鬼子為什麼瞪著眼不停的嘮叨「花姑娘」
?一切都得從那場驚心動魄的火車與飛機的大戰講起……
著名導演馮小寧這次出人意料的推出這部醞釀七年的戰爭喜劇大片,影片手法獨特懸念環環相扣,總會使你在意
料之外開心笑翻。
《舉起手來》被稱為是馮小寧「轉型」作品。因為一直在正劇上努力的馮小寧,第一次導演喜劇《舉起手來》。
影片只先期在一些大學生中試映,現場的笑聲讓導演信心驟增,「不笑可以退票」。
盡管電影《舉起手來》一樣是馮小寧一貫熱衷的戰爭題材,之前執導的《紫日》、《嘎達梅林》都是反映中國人
民抗擊外來侵略的主題,這一次馮小寧選擇用喜劇的方式來表達戰爭主題。影片中,郭達扮演一位淳樸的農民,
而潘長江飾演的則是一個長著羅圈腿有點傻乎乎的日本兵。兩位笑星的出演為影片增加了更多喜劇效果。
對於觀眾來說,電影《舉起手來》最大的疑惑就是一向深沉、凝重的馮小寧轉用喜劇風格描寫抗戰題材,而且起
用了潘長江、郭達兩位喜劇小品明星。對此,馮小寧解釋說:「我所有電影都是根據情節選演員,並且非常重視
他們的藝德和是否敬業,因為我的戲『艱苦』和『低酬勞』是出了名的。而事實證明,潘、郭、劉、李四位演員
都是很有中國傳統的演員,他們能把自己放到與老百姓平等的位置,這也正是我電影的特色。我覺得電影就是個
大圖書館,而我這次選擇的喜劇風格只是一本與以前不同的書。這就像人穿衣服經常換,但『好看感人』的基本
內容是不變的。這次我想讓觀眾笑著知道,中國人民不可辱,你要是來勁,我們就收拾你!」
馮小寧的電影有著明顯的特點,大氣、壯麗、強調陽剛。在選材上,他也堅持有感而發地創作,而不是迎合。「
我特信奉托爾斯泰的觀點:任何重大歷史事件,都要經過一個歷史時期的沉澱。我不反對文藝在重大事件後馬上
作出反應,但我自己更偏向選擇那些已經沉澱下來的、被歷史大浪淘沙淘出來的,更准確的事件,比如抗日戰爭
。這是已經被全人類定案的,肯定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中國。所以在這種板上釘釘的事上去創作,就能保證
『故事是肯定的,黑白是分明的』,而且可以挖得更深,更放開手腳。」馮小寧拍戲的艱苦是出了名的,但從《
紅河谷》到《紫日》到《舉起手來》,馮小寧卻保持了一套固定的班底,對此馮小寧說:「凝結我們的有兩點,
一是我們的親和力。吃苦在前,平等享受是我們的口號。我們要拍就拍最牛的電影,玩玩鬧鬧的話對不起觀眾,
也對不起電影行業。再就是民族精神,就是真到哪天外敵入侵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站起來發出的那一聲吼。」
Ⅱ 《舉起手來》是一部戰爭喜劇大片,但是你真的看懂這部電影了嗎
《舉起手來》講述了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的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而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地走出來。是什麼使這群「太君」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個傻鬼子為什麼瞪著眼不停地嘮叨「花姑娘」。
「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如果誰要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有許許多多的讓我們中國人為之喝彩的一刻,那是難以用手中的筆和語言所形容的。孩子們露出了無憂的笑容;老奶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廣大群眾露出了勝利的笑容。歌聲回盪在山谷,笑臉映紅了天邊。
Ⅲ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舉起手來》講述了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但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地走出來。
可以參考:http://ke..com/link?url=_Q2JxVqdnoFcpC4JaaKwE6MbK_UUFGbdBh0bF5xAgP2rp6L_i_jdGiYNikCJg
Ⅳ 電影舉起手來的梗概500字作文
星期四早上,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和老師一起來電影院,觀看了一場關於抗日戰 爭時代的故事,名叫《舉起手來》。
影片講的是:兩位大學生為了保護那個小本子,因為那裡面寫滿了日本的罪行,兩位大學生為了躲避日本人,不讓日本人發現,他們想盡了辦法來對付日本人,最終消滅了敵人,迫使日本鬼子投降的故事。
最精彩的還是為了保護從日軍手裡奪回來的國寶——金佛,八路軍、兒童與日本鬼子鬥智斗勇,最後終於安全地將國寶運送出日本鬼子侵佔的石橋村。片末,看到只有少數日本兵疲憊地走上山頭,看著天空的日落發呆。遠處傳來一句有力的話: 「舉起手來」。日本兵被嚇的都舉起了手,同學們都撐起掌來,我也拍起手叫好。
影片看完了,可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被這些愛國者的行為所感動,我想:我們現在擁有這美好的生活,是許多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所換回來的,而我呢?只知道吃穿玩樂,認為自己生活不如別人,和別人比這比那。現在我明白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努力學習,用我們豐富的知識來回報祖,建設祖國,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昌盛。
我一定能做到的,相信我吧!
Ⅳ 如何評價《舉起手來》這部電影
《舉起手來!》是由馮小寧執導,郭達、潘長江、劉小微等主演的戰爭喜劇片,堪稱抗日神劇的開山之作。如果沒有郭達和潘長江兩大笑星的強勢加盟的話,這部電影只有被噴的份兒。《舉起手來!》講述了「我姥姥」為了將愛國學生搜集的一份證據送出去陰差陽錯進了石橋村,並和村裡的農夫配合同打回村裡的游擊隊員全殲了鬼子小分隊的故事。
他對於自己的定位很准確,能接地氣。十幾年前我們鄉放舉起手來的時候,那是一個座無虛席啊,有人從幾里外,搬來板凳坐那看,去的晚了都擠不進去。播放的時候,台下笑聲一片,每個人都被逗樂了。
觀點粗糙,歡迎大家評論互動!!
Ⅵ 怎麼評價喜劇電影《舉起手來》
電影《舉起手來》承載著許多國人的美好回憶,影片除延續以往抗戰片的嚴肅緊張氣氛以外,通過喜劇方式進行刻畫,將國人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全民抗戰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該影片的確在一定意義上醜化了日本軍人形象,將日軍一支精銳隊伍刻畫的奇傻無比,但同時從也側面反映出國人的愛國情懷,以及對於當時侵略者的憎恨,從道德上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拋去一切因素,《舉起手來》的確曾經帶給觀眾會心一笑,時至今日已然成為一部經典之作,其曾經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總而言之,電影《舉起手來》拋去輿論色彩,這是一部很難被逾越的喜劇片,而且不能忽視這是一部良心劇作,因此才得以成為經典。
Ⅶ 如何評價《舉起手來》這種電影
在《舉起手來!》環環相扣的情節中,懸念卻總被搞笑解開,開心之外,才回憶起戰爭的殘酷,這是導演馮小寧的高明之處。
值得一提的還有該片的主題歌,濃濃的東北味,朗朗上口的詞,通俗易懂的意,讓憨實的郭達一唱,還有那麼些蒼涼味兒,這是惟一讓觀眾有點揪心的地方。另外該片出彩之處是讓潘長江的傻和郭達的憨實相映成趣,把原本沉重的歷史演繹出令人捧腹的效果,讓笑聲成為歷史的迴音。
主要劇情
《舉起手來!》是由馮小寧執導,郭達、潘長江、劉小微等主演的戰爭喜劇片,該片於2004年3月點映,2005年1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舉起手來!》講述了「我姥姥」為了將愛國學生搜集的一份證據送出去陰差陽錯進了石橋村,並和村裡的農夫配合同打回村裡的游擊隊員全殲了鬼子小分隊的故事。
Ⅷ 誰知道關於電影「舉起手來」200字簡介 必須200字 急需 快啊 謝謝拉
片名:舉起手來
導演: 馮小寧
主演: 郭達 / 潘長江 / 劉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
上映年度: 2005
又名: 十面攻敵
快速注冊
劇情簡介 · · · · · ·
我姥姥(劉薇飾)上學的年代正是鬧鬼子的時候,學校里經常有鬼子來抓愛國學生,而被抓走的學生又大多沒有回來過。一天,姥姥被鬼子盯上,慌亂之中鑽進大木箱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車。出站駛入山區時列車遭到游擊隊員襲擊,隊長將大木箱子交給一個趕著驢車回村的農夫(郭達飾),不想就遇到一隊鬼子兵。巧妙地騙過搜查,農夫卻被強令帶路進入石橋村。
進入石橋村,村裡老小都加入到解救的隊伍中來。不僅如此,村裡埋設的地雷、老奶奶喂養的大公雞、農夫拉車的驢也都讓鬼子出盡了洋相、吃盡了苦頭,尤其是個「羅圈腿」(潘長江飾)。經過一天的巧妙周旋,姥姥和農夫配合打回村裡的游擊隊員全殲了鬼子的小分隊……
電影以一個偶然之中進入山西的北京女大學生的視角,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隊精銳的日本兵沖進小山村,尋找一尊金菩薩頭像。郭達扮演的農村郭大叔和敵人進行鬥智斗勇的周旋,而潘長江飾演的「日本鬼子」羅圈腿被農民的鐵鍬打成了白痴,會說的話只剩下「花姑娘」。而日本兵也進入了郭達以及武工隊陰差陽錯設下的一個個陷阱。電影開頭部分,還是馮式戰爭場面,特別是在火車上的打鬥,而在進入農村環境中,日本鬼子便徹底成為中國人民眼中的惡魔和笑料。馮小剛甚至刻意擴張了五六十年代的風格,將侵略者設計成一群蠢豬。在我看來,既然日本在當年給中國製造了那麼多災難,我們是最後的勝利者,更有權力進行對歷史的塑造。電影的主題歌是「老少爺們兒,姑娘媳婦兒,村頭來了群小鬼子兒,大槍上挑著面小旗子兒,鼻子下留著撮小鬍子兒,搶咱的東西還殺咱的人兒,行嗎?啊呸!」
Ⅸ 如何評價《舉起手來》這種電影
《舉起手來》除了拍攝手法有點俗之外,環環相扣的情節中,懸念卻總被搞笑解開,開心笑翻之外,才回憶起戰爭的殘酷,這是導演馮小寧的高明之處。值得一提的還有該片的主題歌,濃濃的東北味,朗朗上口的詞,通俗易懂的意,讓憨實的郭達大叔一唱,還有那麼些蒼涼味兒,這是惟一讓觀眾有點揪心的地方。另外該片出彩之處是讓潘長江的傻和郭達的憨實相映成趣,把原本沉重的歷史演繹出令人捧腹的效果,讓笑聲成為歷史的迴音。
電影以一個偶然之中進入山西的北京女大學生的視角,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隊精銳的日本兵沖進小山村,尋找一尊金菩薩頭像。郭達扮演的農村郭大叔和敵人進行鬥智斗勇的周旋,而潘長江飾演的「日本鬼子」羅圈腿被農民的鐵鍬打成了白痴,會說的話只剩下「花姑娘」。而日本兵也進入了郭達以及武工隊陰差陽錯設下的一個個陷阱。電影開頭部分,還是馮式戰爭場面,特別是在火車上的打鬥,而在進入農村環境中,日本鬼子便徹底成為中國人民眼中的惡魔和笑料。馮小寧甚至刻意擴張了五六十年代的風格,將侵略者設計成一群蠢豬。在我看來,既然日本在當年給中國製造了那麼多災難,我們是最後的勝利者,更有權力進行對歷史的塑造。
在電影《舉起手來》中,著名笑星潘長江扮演的傻乎乎的羅圈腿日本兵,為這部電影增加了不少笑料。對於演這個角色是否有自毀形象之嫌,潘長江認為作為喜劇演員,應該承擔很多具有挑戰性的角色,這個角色沒有台詞,完全靠滑稽的肢體動作來展現人物個性,很具有挑戰性,可以讓觀眾看到他的另一面。
《舉起手來》由馮小寧執導,是中國笑星郭達、潘長江攜手打造的戰爭喜劇片。講述了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當地村民為了保護國寶,與侵略者機智對抗的故事。
Ⅹ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
《追擊阿多丸》延續了上一部《舉起手來》的風格。一九四五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擊下,日本侵略軍已經瀕臨戰敗的前夕。太平洋上,一場慘烈的大海戰之後,美軍潛艇收到一份密電:日軍將進行一個叫『風』字的絕密行動……
中國某沿海城市的一間密室中,一位考古學教授正在密寫一份情報,忽然,一把匕首從他前後刺來!教授拚死掙扎到一個酒樓,剛剛說出一句話,就被追蹤的特務殺害。酒樓的廚師郭大叔揀起教授臨死前扔給他的一隻汽水瓶,並馬上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了我軍,指揮員派女兵小劉與郭大叔一同進城去尋找那個汽水瓶,而他倆的行蹤,卻一直被一雙眼睛跟蹤監視……
郭大叔意外地被漢奸翻譯官抓去為日軍司令官「輪椅太君」做壽宴,而小劉卻被一個陌生女人劫到一輛汽車上。從那女人的口中,她才得知日軍已將一批從中國偷搶的珍貴文物裝上一艘貨輪,即將偷運回日本。這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件曠世珍貴的考古文物。為此,重慶和延安方面與美軍情報部門都在爭分奪秒地展開追蹤,而日軍特務機關也設下重重陷井和圈套。圍繞著這批文物,正義與罪惡的雙方已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智謀與勇氣的拼殺……
影片堪稱《舉起手來》的姊妹篇,通過一個懸念叢生的故事,多條線索相互交叉,人物身份多重多變,以大量精彩的喜劇情節與驚險氣氛相互交映。從盟軍的潛艇與日軍艦船的追殺,到美日飛機的空中搏鬥,從鐵騎與飛機的賽跑到火海沉船時的死裡逃生,展開了一幕幕精彩的情節。陰險卻又傲雅狀的「輪椅太君」和女里女氣的漢奸「翻譯官」,深沉冷峻的「女人」和憨厚忠實的「郭大廚子」,機靈勇敢的劉小姐和美國飛行員,加上那個被我軍釋放後一根筋就要回家的日軍兵「羅圈腿」,構成了豐滿的人物形象和鮮明的性格。
最後,當追蹤國寶的中美人員匯集到了日本貨船「阿多丸」號上時,卻震驚地發現了日軍隱藏在船上的真正目的,一個驚天絕密的大陰謀——日軍的「風」字作戰計劃。緊要關頭,那個重慶方面的女人卻用手槍指住了人們,輪椅太君的笑聲從背後響起……
日軍開始作戰計劃,美國本土即將遭受殘暴的襲擊!面對險境,他們該如何絕境拼殺,粉碎敵人的行動?國寶的最終下落也牽動每個人的心……
六十多年後,潛水員深入海底,在「阿多丸」號的殘駭旁,發現了一副銹爛的輪椅,還有一個密封的箱子,那裡也許就是我們失蹤半個多世紀的曠世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