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電影肖申克的主題詳細解讀

電影肖申克的主題詳細解讀

發布時間: 2022-09-05 18:40:53

⑴ 《肖申克的救贖》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學術著作指出,《肖申克的救贖》紮根於基督教神秘主義,片中的安迪仿若彌賽亞,是耶穌般的人物,瑞德在電影前段的台詞稱他雖然置身監獄,但卻彷彿有光環保護。

安迪和獄友用焦油打理屋頂可以視為最後的晚餐的娛樂,安迪為12名獄友(門徒)爭取啤酒(葡萄酒),倘佯在自由的陽光之中,就像耶穌祝福中的「萬物之主」。對此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表示,他無意傳達上述理念,但也希望觀眾對本片都有各自的理解。

劇本中《費加羅的婚禮》唱片類似聖杯,囚犯紛紛停下聆聽,病卧在床的也站起身來。

典獄長諾頓在電影早期對安迪引述耶穌基督的話「我是世界的光」,自稱安迪的救星,但這段引述同樣能意指光的使者路西法。典獄長之後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不行使法治,而是定下自認合適的規矩和懲罰,自訂法律,所作所為一如撒旦。

學術文章還將諾頓比作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他的外貌和公開講話都有尼克松的影子。諾頓將自身塑造成聖人,衣冠楚楚地向囚犯和公眾演說,借服務社會之名,行剝削貪污之實,尼克松也因類似行徑臭名昭著。

安迪和瑞德重聚的鏡頭是在美屬維爾京群島聖克羅伊島桑迪角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取景,分析文章認為此地代表逃亡或天堂。

評論認為,錫瓦塔內霍在片中代表極樂世界或天堂。根據安迪的描述,這里沒有記憶,能夠通過遺忘罪過或用太平洋的水洗凈罪行,同時「太平」就包含「平靜詳和」之意。

安迪是在承認對夫人的死負有責任後才提到錫瓦塔內霍,瑞德也是在承認罪行無法挽回或彌補後才重獲自由。一如罪人必須承認罪行才能獲得救贖,飛升天堂。

瑞德的台詞稱安迪已經獲得救贖,但自己的確有罪,故而只能期盼得救。部分信仰基督教的觀眾將錫瓦塔內霍視為天堂,但根據尼采哲學,這里也是超越傳統善惡觀念的無罪之地,遺忘不代表寬恕,是對罪的破壞,所以安迪的目標更加世俗化,與神無關。

觀眾一方面可以把安迪視為耶穌般的聖人,另一方面也能理解成查拉圖斯特拉般的先知,通過教育和體驗自由逃離禁錮。

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認為,本片是人身處絕境時保持自我價值感的寓言。安迪的誠信是片中重要主題,特別是在通常缺乏誠信的監獄。

蒂姆·羅賓斯認為,錫瓦塔內霍引起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是它代表逃離苦難,無論對任何自認身陷某種「牢籠」——如惡劣的工作、生活及社交環境等——多年的人來說,這樣的理念都很誘人,更重要的是,人們需要相信有這樣供人逃離的地方。

艾薩克·莫爾豪斯(Isaac M. Morehouse)認為,影片從非常宏大的角度說明人物如何獲得自由,無論他是身處牢籠、遭受禁錮,哪怕尚處自由身,也能根據不同的人生觀找到希冀的自由。

哲學家讓-保羅·薩特認為,自由是持續不斷的目標,需要保持關注和韌性,沒有自由,人就落入其他人或機構的支配,就像瑞德認為囚犯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監獄一樣。安迪的反叛體現出韌性,他用監獄擴音喇叭播放音樂、拒絕繼續為管理人員洗錢。

片中包含大量電影元素,可以視為向電影的影響力致敬。犯人在監獄影院觀看1946年的電影《吉爾達》(Gilda),但此處原訂放映的是1945年電影《失去的周末》。

監獄影院能夠變更計劃播放的電影,表明犯人不在乎影片內容,只是要體現逃離現實的感覺。安迪接下來馬上在放映室遭三姐妹襲擊,使用電影膠卷自衛。之後安迪又利用電影海報掩護挖出通道,最終逃離肖申克監獄。

另有評論認為,安迪和瑞德的關系已經超越性別限制,其他電影中很少會有類似的同性關系,兩人的友誼與閑聊、追車或是追求女人無關。哲學家亞歷山大·胡克(Alexander Hooke)指出,安迪和瑞德的友誼便是兩人真正的自由,即能夠彼此分享快樂和幽默。

劇情

1947年,緬因州波特蘭法庭裁定銀行家安迪·杜弗倫(Andy Dufresne,蒂姆·羅賓斯飾)謀殺夫人及其情夫罪名成立,判處兩個無期徒刑。

進入肖申克州立監獄服刑後,安迪結識同樣被判無期徒刑的埃利斯·「瑞德」·雷丁(Ellis "Red" Redding,摩根·弗里曼飾),後者能為獄友走私各種違禁商品,安迪從瑞德手中買到石錘和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

不過,在洗衣房工作的安迪經常遭遇以伯格斯(Bogs)為首的「三姐妹」性侵。

1949年,安迪在做工時聽到警衛隊長拜倫·哈德利(Byron Hadley)抱怨政府徵收的遺產稅,於是主動上前提議幫他合法避稅。三姐妹在又一次企圖性侵時把安迪打得重傷入院,哈德利出手將伯格斯打成痴呆。

伯格斯隨後轉送其他監獄,再也沒有人敢欺負安迪。典獄長塞繆爾·諾頓(Samuel Norton,鮑勃·岡頓飾)見過安迪後安排他到監獄圖書館協助老犯人布魯克斯·哈特倫(Brooks Hatlen)工作,以此為安迪給包括他在內的監獄工作人員洗錢逃稅掩護,甚至還有其他監獄人員慕名而來。

工作之餘,安迪還堅持每周致信州議會,要求撥款改善老朽的監獄圖書館。

1954年,已服刑50年的布魯克斯獲得假釋,但他對外界生活無所適從,最終上吊自殺。州議會給監獄圖書館發來捐贈品,其中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唱片,安迪打開公共廣播並播放詠嘆調《微風輕輕吹拂的時光》(Sull'aria...che soave zeffiretto),結果受到單獨監禁懲罰。

事後他告訴其他獄友,單獨監禁時他心中充滿希望,所以並不難熬,瑞德對此嗤之以鼻。1963年,諾頓開始動用監獄勞工承包公共工程,利用低廉的用工成本並收受回扣大發橫財。

安迪向瑞德透露,他洗錢時是用化名「蘭德爾·斯蒂芬斯」(Randall Stephens)。

1965年,湯米·威廉姆斯(Tommy Williams)因盜竊入獄並與安迪和瑞德成為朋友,安迪還幫他取得普通教育發展證書。一年後,湯米告訴安迪和瑞德,之前在其他監獄服刑時曾遇到自稱殺死銀行家太太和情夫,最終卻是銀行家頂罪的犯人。

安迪將線索告訴諾頓,但典獄長根本不信,安迪又稱出獄也不會泄露洗錢的秘密,憤怒的諾頓又將安迪單獨監禁,然後安排哈德利槍殺湯米並偽裝成越獄現場。安迪不想再配合獄方洗錢,但面對諾頓摧毀圖書館、把他扔進環境更惡劣區域並取消警衛保護的威脅被迫讓步。

兩個月的單獨監禁結束後,安迪告訴瑞德,他夢想能在墨西哥沿海小鎮錫瓦塔內霍生活,還稱他在緬因州約克縣巴克斯頓(Buxton, Maine)某處藏有包裹,請瑞德獲釋後去取。

瑞德覺得安迪行為反常,擔心他會自殺,特別是在得知安迪向另一名獄友拿了條近兩米的繩子後。

次日早上點名時,警衛發現安迪不在牢房內。憤怒的諾頓將手中石頭胡亂砸向周圍,其中一顆打中牆上懸掛的拉克爾·韋爾奇海報並穿牆面過,眾人這才發現牆上的大洞及安迪19年來用石錘開挖出來的通道。

鏡頭回到前一天夜晚,安迪洗錢後取走諾頓的西服、皮鞋,以及證明洗錢犯罪的賬本,利用繩子從通道和監獄排污管越獄。警衛和警察搜查期間,他扮成蘭德爾·斯蒂芬斯從多家銀行共計取走37萬美元,並將賬本及肖申克監獄貪污謀殺的其他證據寄到報社。州警趕到監獄逮捕哈德利,諾頓選擇吞槍自殺。

一年後,服刑40年的瑞德終獲假釋。他對外界生活也很不適應,擔心會走上布魯克斯的老路。但他記得對安迪的承諾,來到巴克斯頓取出包裹,裡面留有現金和信件,邀請他前往錫瓦塔內霍。

瑞德違反假釋規定來到得克薩斯州哈得斯佩斯縣漢考克堡(Fort Hancock),並穿越國境進入墨西哥,電影最後,他在錫瓦塔內霍的海灘找到安迪,兩名老友開心擁抱。

⑵ 如何解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僅僅看一遍,不會有多少感悟,多看幾遍,你就慢慢發現是一部好的影片,其中蘊含著很多的人生道理,比如適者生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男主角含冤枉入獄,服刑期間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一步步地實現自我拯救。在這個期間,他曾經失落失望,但又重拾了生命的希望,最終獲得自我救贖,得到真正的自由。
電影其實是一部勵志題材的故事,劇情深入人心,說明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能永遠比金錢要重要,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擁有一個技能就能幫助你很多東西。其次就是命運是無常的,但只要有希望生命就有意義,另外持之以恆就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人生中,有些事情的發生發展,完全不是我們所能預料和控制的。當遇到不好,清醒地認識自己的處境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把握,沉默是金,希望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無論何時如果心中沒有了希望,就是絕境。

⑶ 《肖申克救贖》的救贖是什麼含義

救贖主要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影片最主要的的主題。

在電影主角肖申克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了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無法束縛住他。

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肖申克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他選擇了使用實際的行動來進行抗爭,而老布他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電影肖申克的主題詳細解讀擴展閱讀: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1次,提名12次,具體如下:

1、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2、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3、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4、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攝影提名;

5、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音響提名;

6、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提名;

7、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配樂提名;

8、在1995年的第52屆美國金球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9、在1995年的第52屆美國金球獎上,獲得最佳編劇提名;

10、在1995年的第21屆土星獎上,最佳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

11、在1995年的第21屆土星獎上,最佳最佳編劇提名;

12、在2016年的第42屆土星獎上,最佳DVD/藍光套裝提名;

13、在1996年的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上,獲得最佳外語片獎項。

⑷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主題意義是什麼

個人覺得影片的意義重在向人們闡述什麼是自由 什麼是希望~以及我們為之而做的堅持~不放棄~~~
看了這么個影評~覺得不錯~~~~

(一) 自由是埋在心裡的一枚種子

影片中有這樣三個場景:一個是這樣的,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清晨,囚犯幹完活後,在屋頂閑散地坐著,很悠然地喝著安迪可以說是用生命換來的冰鎮啤酒,享受著溫暖悠閑的陽光,那就彷彿是在自家的屋頂上一樣,享受著來之不易的自由……

另一個場景里,在安迪打開音樂後,監獄里響起了莫扎特的音樂,高亢優美的聲音在監獄上空回盪起來,所有人,包括囚犯和獄警,在那一刻都朝向音樂傳來的方向,安靜的聆聽,忘掉了高牆的束縛……

還有一個場景,安迪經過自己的不懈地努力終於建成了當時英格蘭當時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囚犯可以像自由的人一樣,在圖書館里獲取監獄外自由的空氣…….

安迪所做的這一切:冒著生命的危險只為同伴爭取一段自由自在地喝酒的機會;寧可得罪典獄長和那個極其恐怖的獄警,只是為了囚犯感受到音樂里的那種自由的感覺;十幾年如一日地寫信,最終建成了一個像樣的圖書館。在安迪看來,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兩個字,那便是「自由」。人活著不能失去自由,即便是在監獄里,也應該盡力為自己爭取自由,以為在他看來,人活著便是為了爭取自己的自由。

影片從兩個對自由的限制因素:一個是監獄;另一個便是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監獄是從肉體,身體方面來限制自由;而體制化則是從靈魂,精神上對自由的限制。影片強調的便是從精神上限制自由的體制化。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出自瑞得的話:「fi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it ,enough time passes…you get so ,you depended on them , that is 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討厭它,然後逐漸地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照它,這就是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翻譯過來的意思便是:使…制度化,使…一成不變。從這解釋里可以抽象出成兩個字那便是「同化」,對一個個體來講,體制化的過程就是同化的過程,是一個個體在群體里或社會里,被大多數思想所同化的過程,而當這個群體或社會的思想不是一個多元化的空間時,這種同化的過程就變得越加厲害了。影片中一直試圖給我們展現一個被強烈體制化(同化)的世界(監獄),典獄長,獄警以及監獄里的各種制度等等,都成了這種體制化(同化)的工具。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生活在監獄里,所以也根本就無法感覺那種身體上的對自由的限制的痛苦,可這並不表明你的靈魂,精神上就是自由的。每個人不自覺地都在受到體制化(同化)的影響,沒有人能夠逃脫這種被體制化(同化)的命運。只要你現在問一問你自己:我還是不是自己以前想像的自己?我還是我自己嗎?或許你就能感覺得到了。

自由是埋在心裡的一枚種子,需要我們不時用自己思想的泉水去澆灌。影片中的安迪為了讓拯救那些囚犯,不只一次地為他們爭取到了自由的陽光。而我們呢?誰來拯救我們自己呢?我想,除了我們自己,還會有誰呢?!

(二) 希望是夢里會開的花

現時中沒有一個人可以獲取完全的自己理想的自由,但只要心存希望,我們便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影片有這樣三個相互比較的人物:

一個是老布:在監獄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好不容易獲取了自由,可是出獄後,整日里卻生活在惶恐中,最終在極度壓抑和憂郁中,草草地了解了自己的一生。

一個是瑞得:出獄後的瑞得,也面臨著和老布幾乎一樣的心境,只是他心裡或多或少的還存在那麼一點希望——曾經答應安迪的一個承諾,最終活了下來。

另一個就是安迪,他經過自己的不懈的努力,鑽過500碼的污水管道,終於獲取了自由。在傾盆大雨里,酣暢淋漓地呼吸著自由的空氣,幸福的張開了雙臂……

這三個場景其實是在問我們:為什麼同樣都是獲取了自由,但為什麼三個人卻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這便是由於「希望」的緣故。在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希望努力著——每天晚上都要用那個小錘去挖瑞得認為幾百年也挖不穿的牆壁。而對瑞得和老布來說,他們早就放棄了希望,以為在他們看來希望只能讓自己更痛苦,甚至認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

影片中安迪對希望作了很好的詮釋:「forget that there are … place … in the world that are not made out of stone, there is something … inside … that they can not get to … that is hope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的確,正想安迪所說的,監獄的高牆可以束縛住我們的身體上的自由,甚至於體制化的東西可以束縛住我們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棄。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灰暗的,沒有生氣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

希望是夢里會開的花,帶著夢,帶著希望,才能擁抱明天。

(三) 用荒誕詮釋自由和希望的關系

影片出現了好些看似非常荒誕的場景:監獄里的圖書管理員老布,最終獲取了自由卻自殺了;黑人瑞得好幾次滿懷希望地想被保釋出去,卻總是失敗了,在最後一次,當他完全失去希望的時候,卻保釋成功;老布用顫抖的雙手放飛了自己收養的小鳥,小鳥回歸了自然,獲取了自由,而老布自己卻極不願意回到社會里去……

影片試圖用這些看似荒誕的場景來問我們:什麼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什麼是希望,希望和自由之間到底有怎麼樣的關系……

自由是什麼?人的自由不同於動物,小鳥回到了自然,它便獲取了自由;而人呢?人的自由肯定不同於動物,人是有思想的動物,人類的自由便是一種思想的產物。

影片在告訴我們,自由是以希望為前提的,你沒有希望,沒有對希望追求的勇氣你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嚴格來說,一個是很難達到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但這並不是說就要放棄對自由的爭取,而且這種爭取的過程就是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將這種對理想中的自由的渴望寄託在自己的希望之上,於是,自由和希望就聯系在了一起。在我看來,影片似乎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主旨。

(四) 自由和希望的完美結合的結尾

影片的結尾是這樣的:湛藍的天空下是蔚藍的廣闊的大海,沙灘邊是一條小船,兩個老朋友終於在陽光明媚的海濱相逢,彼此都很愉悅地相互微笑著……

這樣的結尾寓意卻是非常深刻的。湛藍的天空和蔚藍廣闊的大海象徵著理想中的自由;而那艘小船和兩個老朋友的微笑則寓意對未來美好的希望。這樣的結尾之所以能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它將自由和希望完美的融合在了,並且一起呈現給了我們。

⑸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表達了什麼樣的中心思想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就是感動於在絕境中,在生命的死角里,在人生不可逆轉的光陰流逝中,在巨大的不幸前,人的心中那一點點小小的希望的火種,人那脆弱卻又無比偉大的靈魂,即使在令人遺棄的人生邊緣的肖申克也一樣發出微弱的光芒,直至照亮所有的同等環境的邊緣人 。人什麼時候都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不論現在是多麼窮困潦倒,都要在心底埋藏一顆永不放棄的心

⑹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所想表達的精神內涵是什麼!求詳解!

這部電影很有內涵、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影片闡述的有很多內容:①描繪了人性的黑暗、作者通過肖申克里發生的事、抨擊了當權者那種滅絕人性的做法、②希望、這是作者所表達的重點、他呼籲人們、只有擁有希望、才能改變現實。
電影所構造的是人性之間的斗爭、前部分一直壓抑著、當他逃離肖申克時影片到達高潮、人性陰暗的一面最終還是被壓制了。
這是我自己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後、所體會到的。謝謝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杜福雷所表現的救贖之路不僅僅局限於對身體自由的追求,而且升華到了對希望和靈魂救贖的渴望。本文從"救贖"的起源與內涵入手,通過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安迪的自我救贖以及他在精神上對獄友及肖申克監獄的救贖,評述了電影中的"救贖"主題——希望、自由、破除體制化的勇氣。

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⑺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表達的主題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信念拯救希望的故事.它鼓勵人們為自我的尊嚴而奮斗--只要心存信念,人類就有希望.從"救贖"的起源與內涵入手,通過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安迪的自我救贖,他對肖申克監獄的救贖,恐懼對救贖的摧毀,以及作為救贖的象徵的

⑻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十年的牢獄生活沒有磨滅他出獄的恆心、決心,當他呼吸到第一口自由的空氣時是影片的高潮部分。所以《肖申克的救贖》海報經典樣式是這樣的。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事業成功婚姻幸福的優秀銀行家,在人生巔峰時刻遭遇妻子出軌。同時妻子和情人在酒店被人謀殺,主人公安迪含冤入獄。在監獄中被同性戀侵犯、被典獄長控制受盡傷害,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在監獄生活19年後,成功越獄,且通過專業知識將典獄長的罪行曝光,自己獲得一大筆錢後全身而退。在墨西哥的小島上和監獄好友瑞德獲得自由而幸福的晚年。

《肖申克的救贖》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NtpYIOhqgNNg1kgamXsjg

?pwd=qdj1 提取碼:qdj1

⑼ 《肖申克的救贖》這電影主要講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講的就是信念和希望,人生不能缺少信念。不管身處何地何種境遇,都應該有堅定的意志,都應該保留初心,所謂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中國俗語在男主角身上體現的尤為徹底。人生必須擁有希望。希望是照亮人生道路的啟明星,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保留對希望的追求。人所嚮往的生活就是前進的動力,沒有希望就沒有愛,就沒有一切。

⑽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講述的內容大致如下:

《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獄的年輕銀行家安迪,在牢中如何追尋自由的故事。在獄中,幾乎所有人都被體制化,像老布,即使給了他自由他也沒辦法在社會上生存,最後只能結束生命。而安迪從未放棄希望,直到他逃獄成功,而他的朋友瑞德也受了他的影響,在假釋出獄之後找到安迪和他一起奔向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的音樂製作

影片的配樂由托瑪斯·紐曼作曲,他覺得電影中即便沒有音樂都足以產生強烈的感染力,所以很難在確保音樂不分散觀眾注意力的情況下把劇情提升到新的高度。

安迪逃出監獄後響起的音樂名為《肖申克救贖》,主題本由三個音符組成,但導演覺得這樣太具「凱旋和發跡感」,要求改為單音符主題。瑞德獲釋後的配樂為《瑞德也來過》,一直到他發現安迪所藏的物品為止,紐曼對這段配樂滿意。樂曲起初是雙簧管獨奏,作者在導演要求下勉強同意加入口琴聲部,意指瑞德收到安迪留給他的口琴,繼續希望的旅程。

導演德拉邦特表示,口琴演奏者湯米·摩根(Tommy Morgan)僅用一次就即興吹奏出讓人滿意的曲調,也就是電影最終包含的版本。紐曼的配樂在影片上映多年後仍然在許多電影的預告片中也被採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肖申克的救贖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5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2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3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5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9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7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4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