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主旋律電影最新票房
A. 2021國慶檔票房突破10億元,哪些影片做出的貢獻比較大
國慶小長假裡面有很多部電影上檔,就短短幾天時間裡面我們的國慶檔就已經票房突破十億元大關,讓我們來了解一些本次的國慶檔電影吧!
B. 國慶三部曲一共收貨了多少票房
摘要 你好呀親親,很高興為您解答。
C. 2021國慶檔電影票房前十是哪些
2021年的這個國慶檔的話,那電影票房的話,那邊10萬,這邊手工費,電影還是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說什麼長津湖呀,還有回顧歷史那些年代啊,這些都是啊。
D. 2021奧斯卡電影去年在華夏有多少票房
2021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400億,前三名的影片分別為《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長津湖》具體來說,去年,中國電影市場共誕生了《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3部票房破40億元的電影。其中,票房高達57.7億元的《長津湖》不僅是去年票房最高的電影,更刷新了國產電影的票房紀錄,超越《戰狼2》成為了國產影史票房第一的作品。
除了這3部作品,另有8部電影票房破10億元,其中《我和我的父輩》《中國醫生》《懸崖之上》等主旋律作品亦具有相當高的存在感。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中國票房TOP10中,好萊塢電影僅有《速度與激情9》和《哥斯拉大戰金剛》2部。相比疫情前,國產電影的「主場優勢」似乎更加明顯。
E. 我國2021年的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哪部電影貢獻的票房最高
電影《長津湖》的電影票房最高
一、電影題材
《長津湖》作為一部主旋律獻禮片,電影劇情是有點嚴肅的,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在新征程上,我們需要更多類似於《長津湖》這樣的電影,來幫助我們牢記歷史故事,銘記烈士精神,從而不斷堅定理想信念。 而且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次戰役意義非凡,它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打敗了號稱頭號強國的美國,絕對是長志氣的一件大事。
F. 長津湖票房破多少億
長津湖票房破57億。
《長津湖》作為以抗美援朝為表現對象的戰爭片,它既有恢弘的歷史場景再現,也有細膩的人物命運表達。同時,三組並行、耗資2億美元、啟用80多家特效公司的幕後製作,也是對國內電影工業化水平的一次集中體現。
打破多項觀影記錄的《長津湖》,取代2017年的《戰狼2》成為影史票房冠軍。而包括它在內,去年票房前10名中有4部主旋律電影,另外3部分別是《我和我的父輩》《中國醫生》和《懸崖之上》。根據貓眼專業版,去年票房過億的63部影片中有10部主旋律。
但將它們橫向對比可發現,主旋律電影的表現同樣符合整個市場規律,存在票房斷檔、兩極分化的現象,排在《長津湖》之後的3部影片屬於10-15億檔,第四名的《1921》就與其拉開11倍差距。所謂的票房貢獻,還是更集中在頭部。
所以綜合來看,同時做到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電影是稀缺的,去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僅有《長津湖》和《懸崖之上》。
G. 在春節檔的電影中,哪部電影的票房是最高的
春節檔電影依然在火熱的上映之中,目前各個電影的票房數據已經有了明顯的差異,其中票房最高的電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已經突破25億。
一、春節檔電影票房數據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票房目前是25.28億元,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票房為13.87億元,《奇跡·笨小孩》緊跟其後票房為6.67億元,《熊出沒·重返地球》的票房為5.68億元,《四海》的票房為4.74億元,《狙擊手》的票房是2.62億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的票房分別是9772.81萬元、1751.66萬元。
可以看出來幾部電影的票房數據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不負眾望排在第一名,《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作為春節檔唯一一部喜劇電影票房其實離預期還有一定的距離。
H. 吳京票房總和是多少
200億個人票房
受疫情影響,今年國內暑期檔電影的整體票房表現並不能算多出彩,最終主旋律電影《中國醫生》以超13億票房奪得冠軍。
本來,總投資號稱高達13億人民幣的《長津湖》原定檔於8月12日上映,可惜同樣因為疫情原因,這部電影的片方選擇臨時撤檔。
更加不用提,《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都被市場視為票房爆款。
說起來,不少人認為,靠著今年國慶檔電影的票房大爆發,吳京有望成為繼沈騰之後,第二位個人總票房超過200億的中國影星。
目前國內個人票房排行榜上排名最前的5位男影星分別為沈騰、黃渤、吳京、王寶強以及劉昊然。有必要指出,吳京僅靠自己主演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就積累了高達100億的個人總票房。
當下吳京的個人總票房為178億,他距離200億總票房約有22億的缺口。依據小星個人的觀點,《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的累計票房超越22億元當屬難度不大。
I.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黨中央領導人進駐北京香山,在國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值得大家去認真觀看!以下 觀後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決勝時刻》觀後感一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0日,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上映,三天時間就斬獲了4018萬的票房,為國慶主旋律電影吹響了「前奏」的號角。
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時刻」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偉大領袖進駐北京香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的 故事 。電影用藝術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出了緊張刺激的一面,談判桌上的精彩辯駁,談判背後的心路歷程,歌頌了時代領袖非凡的大局觀和過人的智慧。《決勝時刻》的監制和導演黃建新,在執導紅色主旋律電影方面頗有 經驗 。大家熟悉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這一經典系列電影都出自黃導的手筆,而《決勝時刻》這一部電影顯然要比以往的紅色電影更具有感染力,它既可以呈現偉人的豐功偉績和時代的宏大,也可以展現平易近人的生活方面。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說教的成分居多,在展現紅色經典的同時,也同樣讓人感覺到了乏味,而這部電影給我們塑造的更多是偉人平凡的一面。
唐國強:演毛澤東上癮了,70歲也演不夠
1996年的電影《長征》中,唐國強第一次出演領袖毛主席,獲得了觀眾的認可;隨後,在電視劇版的《長征》中,他再一次出演毛澤東,也奠定了自己「偉人專業戶」的形象和風格。《建國大業》《換了人間》等經典巨作,唐國強在熒幕中飾演毛澤東多達40多次,橫跨23年,如同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王伍福扮演的朱德一樣,都是觀眾心中的經典形象。而此次在《決勝時刻》中飾演的毛澤東果敢沉著,風趣幽默,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主席。
「他既是人民中的一員,又是人民中的領袖,同時還具備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他可以大氣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也可以富有情調的教導警衛員怎樣寫 情書 ;他可以鎮定自若的指揮戰斗,思考國家大計,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跑到街頭去品嘗風味小吃;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更多是他溫情和接地氣的一面,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摸得著的有溫情的時代領袖。如同唐國強曾經說的:
「自己演毛主席上了癮,即使到了70歲我也演不夠,因為毛主席太偉大了,需要一個演員用一生的功力去塑造。」
除了唐國強之外,電影的演員陣容是非常強大的。在《紅海行動》中飾演驍勇善戰,一往無前的「蛟龍小分隊」隊員,《破冰行動》中飾演智慧忠誠,英勇頑強的緝毒隊員黃景瑜,幾部大火的電影奠定了他「鐵血硬漢」的熒幕角色,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恪盡職守的警衛員,守衛在毛主席左右;《烈火英雄》中飾演錚錚鐵骨的消防英雄馬衛國的杜江,這次在《決勝時刻》中也擔任著重要的使命;同時,王麗坤、張涵予、濮存昕、馬曉偉、曹炳琨、秦嵐、馬天宇等老中青三代人為電影注入了時代的血液和脈搏,讓這部電影更為生動立體。
60億,讓主旋律電影燃燒起來
說到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就不得不提於冬這個電影屆叱吒風雲的人物了。作為博納影業的CEO,他憑借著自己精準的投資眼光和過人的膽識,成功炮製投資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十月圍城》等主旋律大片,包括獻禮祖國70周年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的《烈火英雄》,都成為了高口碑劇作和時代的爆款。
在本世紀初,因政策的調整,香港和內地在電影方面的資本限製得到了放鬆,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的浪潮隨即而來,和同時代電影人不同,他並沒有將更多的資本和精力放在一些大IP的大片上,而是走出了另外一條具有「於冬」特色的主旋律之路。
他將自己的眼光瞄準到了市場上的主旋律大片,在《十月圍城》取得了2.91億,年度第四的好成績之後,於冬在五年的時間先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等幾十部作品,並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紅海行動》播出之際,於冬就大膽預測,這一部電影「一定會逆襲」,結果,《紅海行動》以36億票房成績一躍成為年度總冠軍,影史排行第五。2019年,博納影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了獻禮中國的」驕傲三部曲「,分別是致敬消防戰士的《烈火英雄》,紀念偉人和祖國榮光時刻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要上映的《中國機長》,從時代偉人到平凡英雄都涵蓋其中,用溫馨有人情味的鏡頭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在6月的發布會上,一如當年那個熱血奔放的青年,再度放話「中國驕傲三部曲,60億」對於《決勝時刻》,於冬大膽預測,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將超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票房最少8億起步,看的出來,博納對這一部獻禮巨作還是寄予厚望的。於冬能夠說出這樣的預測,並非是對電影市場和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而是對於中國主旋律電影大片市場化,類型化產業流程的絕對肯定和支持。《烈火英雄》以過硬的口碑和電影題材取得了16.86億的好成績,而這一部作品目前的票房在主旋律電影中也是嶄露鋒芒;最後一部作品《中國機長》目前的預售已經達到了3197萬,勝利可期,不得不說,今年這三部獻禮劇作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相信,中國的主旋律電影一定會以更為理性的姿態和廣闊的視角在銀幕上大放光芒,展現國人的生生不息和時代精神!
《決勝時刻》觀後感二
最後幾分鍾原影像復原真的是看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天安門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大家舉著小紅旗,太震撼了!
拋開影像再說電影吧,整體節奏就不行,主線劇情感覺都是隨便糊弄過去的,毛爺爺的生活部分卻充斥著整部電影。想突出主席的親民形象沒錯,可是一兩個片段就行了,畢竟這不是人物傳記,如果要拋開歷史人物身份但從電影角色來看,電影里所有的角色都沒立起來,劇情發展就像是流水賬一樣照著歷史書在拍。再說人物造型,三位老演員都是專業戶,但是妝發真的太太太出戲了,一點都不自然,毛的頭發,周的眉毛和時刻含淚的雙眼,朱一直皺起的眉頭,太刻意了。
挺好一題材的電影拍成這個樣子,給人感覺就像是為了國慶隨便拍一下給領導交差的。
《決勝時刻》觀後感三
很遺憾的是沒有採用建國大業原版對應演員。如許晴版宋慶齡。張國立版蔣介石。王學圻版李宗仁。
回想陳道明老師在建國大業中短短3句台詞精彩發揮。可見對角色理解之深厚。
青年演員戲份略多但也可以理解。特型演員不能斷層。青年演員在紅色宇宙系列中可能因年代疏遠更多表現力用在表情和情緒上。對角色的代入感還是還需好好鍛煉。觀看時並無太多感同身受。
這一版對毛爹爹的塑造多了更多人性體現與時代結合起來也另顯風趣亦不失偉岸。但同時帶來的是劇情雜糅的缺點。諜戰。和談。籌備。愛情。渡江戰役。空襲。相互穿插感太強。
決勝時刻的片名似乎是指向渡江戰役。但,相比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規模雖大也是解放戰爭中最為迅速的一次。並無「決勝」感。電影對渡江戰役中沒有太多大場面表現。但是從解放軍戰士從火焰中前仆後繼的局部犧牲畫面表現出來的視聽感受讓人產生極大心理震撼和情感共鳴、讓人也體會到與課本中百萬雄獅過大江強勢勝利感帶來了不小的反差。
另外這似乎是第一部紅色宇宙開放評分的電影。大家且評且珍惜……
tips:開國大典原版彩色修復加國家隊配樂帶來獨特的視聽享受在電影院一定要聽到最後。
《決勝時刻》觀後感四
什麼是好的愛國電影?一部好的愛國電影應該是能讓觀眾更直觀地面對歷史,更能體會當局者的心路歷程,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更能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電影。不得不說,我今天的的確確地看到這樣一部好電影,它的名字叫《決勝時刻》。說實話,我從來就沒有試過能夠在觀看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在流淚,這部電影它做到了,雖說有些誇張,但的確在觀影的大半程,眼淚是沒有停過的。從一開始運用的部分城市解放時歷史資料影片,到北平解放解放軍進城;從渡江戰役前擊敗英軍紫石英號,到渡江戰役時解放軍浴血奮戰,部分戰士即使身著烈火也奮不顧身向前沖;從渡江戰役戰士拚死立起紅旗,到毛主席為犧牲戰士祭奠;從解放軍攻佔南京政府,到毛主席在中共政協會議高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從任弼時同志邀四位好友拉琴獻給新中國,到最後真實的彩色的開國大典的錄像,每一個時刻都令我感慨和激動。影片通過對1949年建國前的一些重要時刻的描述,再現了那個年代的風卷雲涌,通過對部分小人物和建國重要參與人物的刻畫,以小見大,再一次重現了老一代中國人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原本就被《毛澤東選集》中毛主席的通透所吸引的我,在觀看了這部影片之後更加地敬佩這位偉大的人民領袖。劇情部分令人滿意,而演員演技方面有眾多老戲骨坐鎮自是不用擔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陳有富的扮演者的演技和台詞能力不夠好,常常讓人出戲。不得不說,唐國強老師扮演的毛主席和劉勁老師扮演的周總理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與片末放出的彩色原版開國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周總理本人來比,已經到了七分貌似,三分神似的地步。而好久沒有看到濮存昕老師演戲的我,在看見濮老師的那一刻真的是無比驚喜。許多的演員都非常地神似歷史上的原型本身,特別是鄧穎超的扮演者,令我眼前一亮。而從人物塑造而言,電影的表達令我非常滿意。它不似以往只一昧宣揚共產黨的好和國民黨的壞,而是更多面化、生活化,每一位站在不同陣營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不是 臉譜 化的好與壞。影片有許多令人捧腹的片段,比如毛主席陪女兒捉麻雀、毛主席喝醉坐一旁而周總理和朱總司令以及任弼時等四人把酒言歡等等都讓我看到了一群更真實的國家領袖們,從而更令我敬佩這些老一輩政治家、革命家的運籌帷幄的能力和海納百川的家國情懷。尤其是對國民黨陣營的人物的刻畫令我十分驚喜,舉簡單一例:即使是國民黨特務頭子,在自殺殉職之時,亦考慮到家人,並留信蔣介石求寬待家人。這些對國民黨陣營的角色的安排使得影片更客觀全面,非常好的嘗試。電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無比感慨,若說最貼緊而今的中國的,那便是李宗仁寄希望於英美兩國插手和英軍紫石英號不停勸阻執意橫行長江最終被擊敗舉白旗的部分,由史及今,聯想到已然關注了三個多月的香港局勢,很明顯,如老一輩所言,帝國主義忘我之心從來就不曾消失。亦慶幸最終的勝利者不是國民黨,難以想像,若落在了寄希望於英美政府的國民黨的手中,而今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地凄慘和悲涼。看完這部片,我深刻地體會到,身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有必要有責任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堅信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熱愛我們的國家民族,這樣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家,她值得我們去擁護,因為,她的身後,承載了無數萬革命先烈的熱血和靈魂。感謝那些曾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付出的無名英雄,感謝那些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拼搏的前輩們,沒有這群人的犧牲,就沒有而今屹立於東方的泱泱中華。我可以無比自豪地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最後想說,雖然我知道電影屏攝是不好的行為,但在影片的結尾,看著那飄揚在空中的五星紅旗,我實在是忍不住拍下了它的照片。我愈來愈能理解國歌中每一句每一個字所承載的意義,愈來愈能感受到國旗所背負的重量(再次詛咒侮辱國旗侮辱國歌的廢青不得好死,此生必受盡人能受到的全部疾苦)。在影片結束散場的時候,我很認真地觀察了每一位觀影人的情緒,觀影的人很多,有鶴發老者、有中年男女、有如我一般年紀的同齡人、還有稚氣未脫的孩童,無一例外,大家的臉上都留有哭過的痕跡,坐我旁邊的陌生小姐姐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影片看得她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毛主席萬歲!中國人民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2019《決勝時刻》最新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
★ 《決勝時刻》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影評5篇
★ 《決勝時刻》電影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心得精選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
J. 中國影視票房前五,吳京佔三部,他為何能成為電影票房的保障
《長津湖》票房超越《戰狼2》,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第一名,而在排名前五的作品裡,吳京參演了三部。網友們看到這一情景,紛紛表示“能打敗吳京的只有吳京”。其實他能走到今天的地步,不是沒有原因的,像是對市場的觀察、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對自身的定位,吳京要好過大多數演員和導演。如果當年《攀登者》導演能聽從吳京的建議,最終票房肯定不止10億。
3、自身的定位
吳京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說過一句話,他希望向成龍一樣,打造出自己的風格。當時的吳京只有一部代表電影,那就是《戰狼2》。後來又陸續拍攝了一些作品,像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成功與主旋律掛鉤。現在人們提到這類作品,都會想到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