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保衛戰電影免費
㈠ 天真的蘇聯士兵跟路過的德軍討汽油,最後被燒死的電影叫什麼
這部電影名叫《斯大林保衛戰》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㈡ 《偉大的衛國戰爭 》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偉大的衛國戰爭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D1QNxxI7Oj2XZEvzRRX5w
《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一季 Великая война》
導演: Anna Grazhdan
編劇: Artem Drabkin、Aleksey Isaev
主演: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約瑟夫·斯大林、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類型: 紀錄片、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Russian
集數: 8
片長: 50分鍾
又名: Soviet Storm: WWII in the East Season 1
偉大的衛國戰爭,cctv9 紀錄頻道配音,共8集。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1集-巴巴羅薩行動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2集-莫斯科保衛戰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3集-列寧格勒之圍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4集-兵臨城下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5集-激戰庫爾斯克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6集-巴格拉基昂行動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7集-解放烏克蘭
《偉大的衛國戰爭》第8集-攻克柏林
——————————————————————————————
不是Roman Karmen於1965年的電影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101236/
無版權在線觀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2236756
㈢ 請問一部關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電影
《斯大林格勒戰役(Stalingrad)》梗概
導演:約瑟夫 維爾斯麥爾
演員:托馬斯 克萊徹曼、喬徹恩 尼克爾、多米尼克 霍維茨
地區:歐美
主演:托馬斯 克萊徹曼、喬徹恩 尼克爾、多米尼克 霍維茨
編劇:Christoph Fromm / Jürgen Büscher / Johannes Heide
首映日期:1993年
篇長:134
發行公司:
網站url:
GJ:德國 / 瑞典
1942年,幾個很普通的德軍士兵從溫暖的海濱隨部隊調往斯大林格勒前線,很快他們就被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隨著冬天的來臨嚴寒成了比戰斗更可怕的東西。在冰天雪地見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活下去。德軍的潰敗就像一場大災難,士兵們一個個死去,最後的兩個人幻想著回鄉的溫暖凍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㈣ 求一部關於蘇聯斯大林之戰的電影
[兵臨城下] 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利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利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這電影是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的。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
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中去。
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
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
中同沖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沖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
市區爭奪戰開始了。
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
神贊歌。
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沖鋒不止,他們死
傷殘重。據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斗。
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爭奪被德軍佔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
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
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
一次的還擊。
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
的部隊趕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
給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
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
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
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佔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
「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
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准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飢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
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斯大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
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
「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
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
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
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
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
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
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
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
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
打敗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斯大林格勒之戰的殘酷性在世界戰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如此評述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狂轟濫炸:「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屠殺平民,摧毀蘇軍士氣,散布恐慌氣氛。」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蘇軍指揮官崔可夫回憶說:「我們的部隊在這里經受了從殘酷到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
德軍在會戰中傷亡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
㈤ 蘇聯戰爭電影
你說的前蘇聯的電影《再生》 優酷上就有!以前中央6 播過的 不錯的電影。
網址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xNDYyNDg=.htmlB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xNDYwMDg=.html
㈥ 電影斯大林格勒戰役觀後感
作為這個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民族一直有著與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民族性格。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音樂、美術、文學等方面,也通過電影這種復合藝術類型呈現在大銀幕上。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一切藝術類型,都帶有濃厚的俄羅斯式的詩意,無論浪漫還是華麗,亦或是赤裸裸的殘酷。
《斯大林格勒》是由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的當代俄羅斯戰爭電影,作為俄羅斯早期功勛導演之子,家學淵源的邦達爾丘克在吸收了部分好萊塢電影精華之外,依然固執地堅持著,用俄羅斯美學與詩意來詮釋電影這門藝術。這部最新版《斯大林格勒》濃墨重彩,敘事沉穩,充滿了俄羅斯電影所獨有的特徵,深沉而悲憫,即便是在描述一整個民族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依然充滿了希望與同情,令人沉浸其中,久久無法忘懷。
不同於前蘇聯時期大而全的電影模式,新版《斯大林格勒》以戰史上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樓」為原型,從小處著手,刻畫了五位身份、背景各異的蘇聯戰士與一名小女孩純潔的戰時愛情,以及他們之間那超越了男女之情的偉大情感。與之相對應,按照好萊塢人性化原則,影片同時也安排了一對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之間的「斯德哥爾摩式」的悲劇愛情,以此作為陪襯。
雖然與時俱進地採用了IMAX3D制式來完成本片,同時在電影細節處也有不少對好萊塢電影乃至華語動作片的借鑒,但是整體而言,《斯大林格勒》還是一部標準的俄羅斯電影。氣勢恢宏的場面調度,色彩濃郁、華麗得好象油畫一般的每一幀畫面,以及緩慢卻牢牢抓住觀眾情緒的詩意化敘事節奏,甚至是在表現戰爭時,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都帶有鮮明的俄羅斯文化特徵,充滿詩意,情感充沛而莊重。
從故事結構而言,《斯大林格勒》完全不同於好萊塢戰爭大片,以慘烈的河岸攻防戰開篇之後,影片迅速轉入膠著而又漫長的單兵作戰環節,而正是這漫長的過程中,導演娓娓道來,用充滿詩意的浪漫筆觸,精緻地刻畫了每一個角色,每一幀畫面,直到最後高潮部分的降臨。一般觀眾不容易接受的是,影片在最後高潮部分處理時的反其道而行之,情感和情緒遠大於直觀的視覺沖擊,想要象好萊塢電影那樣,享受一頓視覺盛宴的觀眾,看到這里或許會稍微有些失望,但是沉下心去仔細體會其中人物的命運和情感的話,或許才會更加懂得這部電影。
最後必須多提一句影片中,有關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這條副線。盡管只是展現殘酷戰爭對於人性戕害的副線,但是這條副線或許也提供了最大眾化的敘事邏輯。尤其特別的是,整部影片當中,兩人之間始終語言不通,操著各自民族的語言,卻依然能夠在最後達成心靈的共識。那種糾結甚至對立的感情,也更加凸顯出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偉大的光輝。其中不少的鏡頭和橋段完全喧賓奪主,極致浪漫,甚至可以單獨成篇。
有參考 但樓主採納哦
㈦ 求推薦與斯大林有關的電影
《列寧在十月》(羅姆,1937年)、《偉大的曙光》(恰烏列利,1938年)、《帶槍的人》(尤特凱維奇,1938年)、《列寧在1918》(羅姆,1939年)、《瓦列里?契卡洛夫》(卡拉托佐夫,1941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彼得羅夫,1949年)等。斯大林不太喜歡自己的形象頻繁出現在電影中,擔心這樣有損於自己的身份,從1937年到1953年的16年中,蘇聯拍攝了18部涉及斯大林的影片。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