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堂危局
❶ 陳小紜首部諜戰劇《薄冰》正式殺青 多面特工深陷諜海危局
近日,由陳小紜主演的熱血諜戰劇《薄冰》正式官宣殺青。該劇由浙江晟喜華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千乘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在水一芳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改編自熱門同名小說,講述了戰亂年代一眾熱血特工們在雙城危機中勇履薄冰的故事。陳小紜一改往日角色形象,在劇中飾演假小子情報員吳若男,如此反差讓觀眾倍感期待。
陳小紜曾在大熱劇《斛珠夫人》中一人分飾兩角,扮演紫簪與緹蘭,憑借深入人心的演技獲好評無數,而此次新劇《薄冰》是她首次嘗試諜戰懸疑題材。作為演員,陳小紜從不局限自身,在角色中不斷挑戰、突破自我,用作品向觀眾展現出自身的可塑性與不俗實力。陳小紜目前有《薄冰》《新川日常》《無與倫比的美麗》《大博弈》等多部不同題材的待播作品,讓我們共同期待陳小紜在以上新作品中的精彩演繹。
❷ 人心不足蛇吞象,徐崢陶虹陷入危局,真不怪張庭
徐崢也太憔悴了吧!
這是被捲入了「TST庭秘密」漩渦後,徐崢第一次露面,他眼睛浮腫,看著沒什麼精氣神。
鏡頭前,徐崢面帶微笑,親切地和網友打招呼,依舊如往常般侃侃而談,只是笑容似乎有點假。
不知道是一直在上海隔離導致他精神萎靡,還是在為自己和陶虹被張庭牽連焦慮?
而因他和同在家裡隔離的陶虹無互動,於是有網友猜測,徐崢這是避嫌,或許不乏大難臨時各自飛的打算。
其實,如果陶虹真的出事,徐崢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盡管陶虹表示,婚後和徐崢經濟獨立互不幹涉,
但相戀24年,結婚19年,彼此早已利益捆綁,一起掙得盆滿缽滿。
現在就來扒一扒,陶虹和徐崢夫妻到底多有錢?
徐崢和陶虹都挺會投胎,兩人出身都不差。
徐崢是上海人,父母似乎都是演員,也許不夠出名,但家庭條件肯定不差。
徐爸爸在徐崢大一時就去世了,而徐媽媽當時在法國,90年代初能出國,起碼是中產家庭吧。
陶虹則出生在北京一個高知家庭,爸爸是高級工程師,媽媽在圖書館工作。
父母工作忙,加上她媽媽身體不是很好,陶虹一生下來就跟著奶媽(保姆)生活,70年代能請得起保姆,家境也不會差。
眾所周知,徐崢和陶虹相識於《春光燦爛豬八戒》,其實在此之前,陶虹早已是影後。
陶虹初涉熒屏是出演《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北蓓,片酬具體不知,但電影火了,陶虹一舉成名,自然不缺演戲的機會。
盡管很多劇本不怎麼讓人滿意,但她實實在在掙了不少錢。
早在1999年,也就是陶虹畢業的第二年,她就在北京朝陽區的望京買了第一套房,一平方米六千多元。
雖然不是全款,但買房加裝修也是一筆巨款了,外界傳聞說是100萬,但沒找到靠譜的出處。
如今房子升值了不止10倍,那一片好多小區均價超過10萬。
而徐崢也不甘示弱,憑借「豬八戒」大紅後,他接連拍了《李衛當官》、《穿越時空的愛戀》等10來部電視劇。
2003年,徐崢和陶虹結婚了,他們在北京買了個一室一廳的婚房。
又在上海買了套房子給徐媽媽住,兩邊的房子同時裝修。
這時,兩人手頭不算太寬裕,陶虹和徐崢商量,裝修不用太豪華,溫馨有愛最重要。
但隨著戲約越來越多,片酬一路上漲,兩人手上的資金越來越多。
於是徐崢把「小玩子」張庭介紹給陶虹,彼時張庭還沒開始做美容行業,主要在炒樓。
徐崢陶虹夫妻跟著她買樓賣樓,掙下千萬資產。
而這不過是徐崢陶虹「發財」的開始。
娛樂 圈一直有個鄙視鏈,電影咖比電視咖高級,徐崢決定轉型演電影。
為了不錯過《瘋狂的石頭》,他自告奮勇零片酬出演,還慢慢有了自己當導演的想法。
2010年,徐崢主演的《人在囧途》爆紅,他的喜劇風格開始形成。
與此同時,有不少爆料稱徐崢才是這部電影的真導演,影片中能讓人爆笑的重頭戲都源於徐崢。
在這個基礎上,2012年,徐崢自導自演《泰囧》,總票房12.72億。
徐崢作為導演和主演,能拿該有的酬勞,此外他還享受10%的利潤分紅,摺合下來應該差不多有5000萬。
趁熱打鐵,徐崢和陶虹開辦了真樂道公司,負責影視劇的製作、出品和發行。
2015年,《港囧》再次火爆全網,拿下16億票房,這次徐崢掙得更多了。
作為製作方和出品方,徐崢在電影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佔比賣給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也就是後來的歡喜傳媒),獲利1.5億元。
作為歡喜傳媒的第二大股東,徐崢持有19%的股份,以當時的股價換算,他持股市值近17億港元,於是徐崢身價飆升至15億或者20億的說法不脛而走。
但徐崢表示錢不是這么算的,「我現在把我們真樂道在這邊投資的部分收益權給到21控股,但是電影還沒有下片,我們連宣發的費用還沒有結清,所以最後收益還沒算出來。」
這是不是意味著差不太多?
2020年,徐崢6.3億將《囧媽》的版權賣出,個人收入8700萬。
目前,徐崢名下有9家公司,加上這些年他拍影視劇的片酬、參加綜藝以及代言等費用,他的身家絕對超過20億,當然,其中有些公司是和陶虹綁定的。
但陶虹也有自己的商業王國。
2008年後,陶虹基本沒怎麼拍戲了,其實那時她也想做導演,寫了劇本,找好投資,但因為懷孕,她便撂下了。
如果你真認為她在家相夫教子,那就大錯特錯。「外界說我犧牲事業,做徐崢背後的賢內助。公眾可能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現實情況是我主動放緩了工作。」
不那麼熱愛拍戲的陶虹默默地在投資界混得風生水起,她先後創辦了多家公司,涉足影視傳媒、廣告、服飾、房產、護膚品等各個領域。
如今陶虹名下公司有16家,其中14家都為存續狀態,比徐崢還多。
其實她很有投資眼光,比如她出品的《風語咒》一舉拿下金雞獎最佳美術獎。
連徐崢都大呼後悔錯過了監制《風語咒》的機會:「我曾經錯過了3個機會,第一次是《大聖歸來》,第二次是《大魚海棠》,第三次就是《風語咒》……我幾乎錯過了整個國漫的崛起」。
據悉,在「中國女藝人名下公司」數量排行榜中,陶虹一度位居第六名,比偷稅漏稅前的小范還多,其資產有多少可想而知。
復出後,她立馬打響了名聲,估計片酬也不會低。
明明靠著演戲、代言、投資影視劇、炒樓等正當方式,徐崢和陶虹完全可以積攢萬貫家財。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張庭夫妻搞起了傳銷公司,來錢太快,他們忍不住想分一杯羹。
陶虹以及其名下北京最陶然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於2016年成為上海達爾威公司股東,TST庭秘密就是旗下品牌。
後來她和張庭夫婦合開的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是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股東,這樣算下來,陶虹最終成為公司最大自然人股東。
她曾親口承認,那是「我們自己做的企業」。
她和張庭儼然如合夥人,一起為TST庭秘密搖旗吶喊。
張庭直言,「如果只有一根棒棒糖,有我一口,就有她一口。」
後來張庭斥巨資買下黃浦江一棟樓,直接大方送陶虹一層,價值上億。
陶虹也很拚命,張庭直播 她助陣,張庭跳舞她伴舞 ,公司活動她都沒落下。
徐崢也時常在為TST庭秘密打廣告,還推出聯名紅酒「崢酒」,擔任形象大使,張庭親證他也是TST的老闆。
兩人的努力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 據可靠消息,陶虹從張庭傳銷公司,5年分紅4.2億,其中2018-2020年分到2.68億。
哪怕網友失望,但徐崢陶虹樂此不疲,畢竟拍拍照、發發視頻、站站台,就能得到這么多分紅,確實比拍戲「性價比」高多了。
2021年,陶虹悄悄地退出了張庭傳媒公司股東,似乎早早察覺了什麼。
果然,沒多久張庭夫妻就出事了,一番調查後,他們被認定為傳銷,名下96套房產被查封。徐崢陶虹也捲入此風波中。
不少人認為這是他們交友不慎惹的禍端,但說到底,都是利益選擇,兩人還是太過貪心了。
陶虹究竟要不要為此負刑事責任,還難以定論,需要看接下來的調查結果。
也許曾經有多風光,現在他們就有多惶恐吧。
而作為風險藝人,陶虹與馮紹峰合作的電影《被害人》不知什麼時候能播出,想接觸的影視劇估計都絕了念頭。
所以明星們,請愛惜自己的聲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們片酬已經夠高了,請不要為了錢觸及法律底線!
同樣是演「蘇妲己」,把傅藝偉和溫碧霞放一起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未婚生子、打死也不說孩子父親是誰,這4位女星各有各的心酸
2022年去世的15位明星,有人猝死,有人抑鬱自殺,有人死因成謎
❸ 電視劇《局中人》百度雲有嗎
鏈接:https://pan..com/s/1IKqYVchnkRh5DsiVVKonbg
《局中人》是由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上海橙芯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天津貓眼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劉譽執導及編劇,張一山、潘粵明領銜主演,王瑞子、王一菲、趙達等主演的年代諜戰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沈林與沈放兄弟原本分屬不同的革命陣營,最後卻因為共同的信仰而一起奮斗,並投身到了革命浪潮中。該劇於2020年6月23日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同步播出。
❹ 以不思反省,製造危局為主題寫一篇歷史感悟短文150字左右
如果沒有失敗,怎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然而我也不例外,在一次失敗的打擊中,我成長了許多.
那是星期三的一個早晨……英語老師Miss林對我們宣布:我們將要迎來第一個英語競賽.成績拔尖的我自然也將參加比賽.不等Miss林說完,我們就歡呼
起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小小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回到家後,認認真真的復習,腦子里都是單詞.經過一周的磨練,我們士氣倍增,個個都躍躍欲試,拿出了勇
沖第一的勁兒!那氣勢,就跟一群張牙舞爪的「小老虎」沒多大區別.
到了比賽的那一天,走進賽場,只見同學們各有各的姿態,狀態更是不在一個層次!有的則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有的念念有詞,溫故而知新,滿是孔老夫子的「派頭」;還有的在打長途電話——互相問好;還有的則在熱火朝天的閑聊趣事,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我也與前面的人聊上了勁.有時也輕昧的看那些正在「勤奮」學習的同學一眼,心想:他們真傻,現在還在復習,也不放鬆放鬆!片刻,監考官來了,當白花花的
考卷顯現在我的眼底,所有的題目都一覽無余,太簡單了!我暗自慶喜自己與那些「差生」的優勢.「熊貓」怎麼拼來著的?企鵝好像是「peaguan」?哎
呀,好像有點不對勁.算了,我的答案應該沒錯.只聽樹葉「沙沙」響,筆墨揮霍之間,卷子上已密密麻麻,我瀟灑的作為「第一人」向老師遞上卷子,洋洋灑灑造
出考場.
過了幾天,成績出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其他人都緊張著望著站在講台上的Miss林,連大氣都不敢出,只有我若無其事的坐在座位
上,心想:我至少可以的個二等獎吧.哪知這時,Miss林嚴肅的對我們說:「這次的競賽我們班的成績不太好,只有三個人的獎,而且一個一等獎也沒有,只有
兩個二等獎和一個一等獎,分別是鄭碩,黃麗言,熊陳言.」Miss林說到這里,換了語氣,和藹可親的接著往下說:「但是呢,沒得獎的也不要泄氣,下次再努
力!」雖然Miss林這樣說,我還是無法忍受.
此時,一股酸酸的味道流進了我的心裡,填滿了我的心窩.我就像從天堂掉到地獄里.我強忍住心中
的淚水,下課了,我有氣無力的趴在桌子上,心裡難過極了.這時,Miss林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面帶著微笑走過來,和藹可親的對我說:「欣怡,你這次沒發
揮出你的正常水準,所以才沒得獎.可是,你知道嗎?一次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一次成功不代表永遠成功.人活著一定要學會從哪裡摔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懂
了嗎?」我乖乖地點點頭,「下次一定要再接再厲喲,下次再考不好,老師就要打你屁屁喲!對了,你要多笑一笑,笑起來才好看嘛.」我「撲通」,被Miss林
的幽默語言給逗笑了.「老師再見!」「嗯」經過老師的疏導,我頓時開朗了許多,又變回了以前那個活潑可愛的小欣欣了.我突然覺得,Miss林就像我的媽媽
一般.
經過這件事,我漸漸懂得了一些道理: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有太陽照耀的時候,也有風雨侵襲的時候.而人生要走出平淡無奇,有時也
需要磨難來砥礪,唯有如此,生命才能激起絢麗的浪花.不管是面對生活還是學習,常常會因為一些小挫折而放棄原來的選擇,可是如果我們能夠勇敢的站起來,堅
定的走下去,哪知,希望就在前方!
❺ 《唐探3》的背後,是萬達影視的危局
一、
2014年10月,42歲徐崢導演的《人再囧途之港囧》開拍,劇中男二號是30歲的包貝爾。
也是在同一時間,小他6歲的陳思誠正在拍攝《唐人街探案》,影片的男一定了王寶強。
其實,《唐探》本可以更早開機,只是32歲的王寶強因為參加某檔綜藝造成腳骨折,陳思誠為了等他硬生生延後了40多天。
舍棄老搭檔徐崢,投入陳思誠懷抱,「寶寶」一臉誠懇解釋說:陳導為了等我拖了這么久才開機,實在是夠意思。
相比沒啥名氣的《唐探》,很多吃瓜群眾一邊感動一邊覺得遺憾。
畢竟王寶強之前與徐崢、黃渤主演的《泰囧》創下12.6億票房,刷新了當時國產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可真實原因是,王寶強事後只拿到區區300萬的片酬,而黃渤是3000萬。
緣由是開拍前的徐導給了他們兩個選擇:一個是固定片酬,一個是不拿片酬按票房分成算。
王寶強選擇了前者,而黃渤選擇了後者。
心覺不甘的王寶強去找徐崢評理,想再多分點錢,可徐導一句「大家要遵守 游戲 規則」將他堵了回去。
恰好此時陳思誠和王寶強商量自己也要拍一部喜劇片,於是便希望王寶強能出演新片《唐人街探案》。
《唐探》的整個構思起源於2012年,此時的陳思誠還在拍攝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
整個故事的懸疑推理框架,來自著名綜藝《最強大腦》,陳思誠甚至還幾次悄悄親臨現場觀摩,和現場的選手交流了許久。
面對好友邀請,王寶強滿口答應,可心裡卻沒在意。
他倒不是懷疑陳思誠這位好哥們的誠意,而是早聽說這個項目因為要選自己當男主,投資者有些嫌棄他之前在《泰囧》中的窮屌絲形象,八百個不樂意。
幸好陳思誠是認真的,他覺得王寶強土掉渣的形象和自己力捧的「小鮮肉」劉昊然簡直是絕配。
於是很嚴肅地向背後的金主們表示:男主非王寶強莫屬,否則這部戲就不拍了。
金主們一尋思:行吧,你是導演,只要你保證能賺錢,其他一切好自為之就行。
事實上,精明的陳思誠選擇「土窮黑」的王寶強不僅僅是兄弟情誼,而是他太清楚隨著電影補貼政策的結束,大量的下沉市場觀眾才是中國電影真正的主力軍。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觀眾來說,看電影只是其中的一種消遣,可對三四線的城鎮青年來說,看電影卻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 娛樂 方式。
在龐大的下沉市場觀眾群里,或許有人未必認識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可王寶強的大名卻人人熟知。
這是觀眾和導演在電影製作模式上的全新博弈,更是熟知市場的影視資本玩家越來越嫻熟的套路。
就這樣,資本在時代大潮下捲起的浪花催生出了唐探系列。
二、
1978年,陳思誠出生在遼寧沈陽的一個幹部家庭,從小聰明過人的他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自己曾說過:我的出廠設置挺好的。
小時候的陳思誠文筆不賴,13歲時就曾模仿金庸寫了同人小說《流芳百世》,模仿古龍的《楚留香傳奇》寫了《陳留香傳奇》,故事有模有樣,在同學中流傳甚廣。
此時的港台影視作品深深影響了一代年輕人,陳思誠也不例外,房間里貼滿了許多明星海報,小小年紀的他無比憧憬。
家裡人此時還指望陳思誠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後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可陳思誠偏不,一門心思就想當演員,家裡怎麼苦勸也不聽,最後只能隨他。
1994年,16歲的陳思誠聽說大導演謝晉辦了個影視學校,要培養未來的中國電影明星,頓時興奮起來,隻身來到上海。
經過短期的考前培訓,陳思誠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考入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後更名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和18歲的蕪湖姑娘趙薇成為同班同學。
一年之後,陳思誠的下一屆來了位大眼睛的姑娘,13歲的青島女孩范冰冰。
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其實只能算個藝術培訓中專,最終目的還是向各大藝術院校輸送藝術人才。
1996年,20歲的趙薇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18歲的陳思誠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雖然不是專業第一,可專業成績也是杠杠的,和聶遠、郝蕾成為同班同學。
在學校的陳思誠很活也很聰明,專業表演很有悟性的他深受老師喜歡,特別是李學通教授,幾乎就把他當成親傳弟子悉心調教。
但沒想到,這個弟子很不讓老師省心,因為一次講義氣幫同學打架被上戲開除,並被禁考兩年。
一向自信的陳思誠生生被命運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把。
陳家的至暗時刻發生後,一向注意形象的陳思誠父親急得穿著短袖短褲就沖到上海來想辦法,無奈事已至此,他也無力回天。
就在陳思誠閉門思過時,15歲的王寶強還一臉懵逼地縮在北影廠門口當「北漂」,懷揣著一個武俠電影夢的他在少林寺苦學多年後才發現自己找錯了方向。
經人指點後,王寶強就整天蹲在北影廠門口,等待著某位導演能給自己機會。
好不容易有人詢問他會什麼,興奮的王寶強二話不說拉開架勢,就給人來個「白鶴亮翅」,嚇了人家一跳。
戲倒是參演了不少,可王寶強接的都是幾乎見不到正臉的「路人甲」和「死屍」,就這樣他還樂得屁顛屁顛給家裡打電話說自己拍電影了。
1999年,21歲的陳思誠熬過禁考期輾轉來到北京,他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他知道,自己的同學趙薇就在裡面讀書。
可北電知悉他的「前科」後,果斷將他拒之門外,傷透了陳思誠的心。
幸好,陳思誠得恩師李學通教授推薦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並得到考官王麗娜的賞識,再次以專業第一的身份跨入了表演藝術的新殿堂。
只不過,這次的班級同學換成了靳東、陳數、李光潔等人。
因為有著比普通同學多幾年的表演和 社會 經驗,陳思誠在大學里如魚得水,寫劇本、導演、宣傳樣樣擅長,就連歌唱比賽也去摻和一腳。
而在此時,王寶強的日子並不好過,當龍套演員好歹還能吃飽飯,可沒戲拍就只能餓著肚子。
家裡很清楚王寶強的境況,在電話里無數次勸他死了當演員的心,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娶媳婦。
可王寶強偏不,他不甘心自己苦學多年的功夫,吃了這多年劇組的盒飯的他總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麻雀飛上枝頭。
兩位境遇截然不同的年輕人都還在「貴圈」外徘徊,他們的夢想只有一個:當個演員。
三、
2003年,25歲的陳思誠面臨畢業選擇。他有些猶豫,自己是不是該改行當歌手算了。
雖然在大學時遇見了命中貴人康洪雷導演,出演了他的電視劇《民工》,可該劇因題材問題屢屢被禁,劇組諸多老戲骨的專業表演更是直接將初出茅廬的陳思誠淹沒。
而在大四時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雖然獲得最佳新人獎,可面對著拼演技拼資源的影視圈,陳思誠只是朵掀不起什麼波瀾的「後浪」。
和他相比,同在這部電影里跑龍套的王寶強只能算一閃而過的「浪花」。
兩人命運中的首次相遇就這樣來到,只是一位是主演,一位是龍套,彼此也沒啥交流。
但就在陳思誠還在猶豫職業方向時,王寶強意想不到地從「浪花」也悄悄變成了「後浪」。
在這一年,幸運女神垂青了21歲的王寶強。
正籌備拍攝電影《盲井》的導演李楊,需要一位外表淳樸的農村孩子,意外在北影廠門口發現了眼神呆滯、說話怯生生的王寶強,一眼就相中。
《盲井》讓第一次拍電影的王寶強,迅速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等多個獎項,幸福來得太突然。
不過,由於題材敏感,這部電影後來並沒有在國內公映,王寶強只是圈內知曉的那個有些「二」的農村孩子。
真正改變王寶強命運的,是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男女主角都確定了,唯獨片中的「傻根」始終沒有合適人選。
最後有人推薦了《盲井》里的王寶強,馮小剛眼前一亮,找來王寶強詢問他有沒有檔期。
「這片子要拍三個月,你可想好了。」馮導很怕王寶強中途掉鏈子。
馮導多慮了,能和馮小剛、劉德華、葛優等大腕合作拍電影是多大的榮幸和機會,怕的是王寶強,他幾乎第一個來到劇組報道。
2004年,22歲的王寶強憑借《天下無賊》一夜成名,順利成為華誼的一名簽約藝人。
而此時的陳思誠, 在拍攝了幾部影視劇後也簽約了華誼,兩人成了單位同事。
兩年之後,一部軍旅劇《士兵突擊》把陳思誠和王寶強的知名度提升到一線知名演員的位置。
也是在這一年年底,萬達集團的CBD萬達廣場店開業,萬達院線迎來了自己的第100塊銀幕,成為國內院線不容小覷的發行渠道。
逐漸火熱的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塊被各方虎視眈眈的肥肉。
四、
名氣距離王寶強漸行漸遠的陳思誠,很快來了個「彎道超車」。
2010年,32歲的陳思誠拉著新麗傳媒及剛上市的樂視網,自導自演了一部《北京愛情故事》。
在這部戲里,不僅有老搭檔李晨、張譯,還有位27歲的漂亮姑娘,中戲學妹佟麗婭。
戲里沒有王寶強,不是陳思誠不想找,實在是因為王寶強太紅了,根本沒有檔期。
此時誰都沒想明白,看著一副吊兒郎當模樣的陳思誠,怎麼就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怎麼就能當上導演?
更讓人沒想到是,就在《北愛》製作期間,萬達影視宣布入股新麗傳媒。
據傳,萬達的態度很簡單,只負責出錢,怎麼拍聽陳思誠導演的。
32歲的陳思誠到底怎麼搞定了56歲的王健林?把一個億當做「小目標」的王健林為何會看上這部投資不過數千萬的電視劇?
其實,陳思誠對自己的現狀一直很焦慮,他曾多次和恩師王麗娜訴苦導演不懂戲,自己總是與他們不合拍,也總是不紅。
王老師一句:「你現在是演員,就要聽導演的話,你有意見就要等你能做主的時候。」
讓陳思誠頓時醍醐灌頂,銘刻在心。
許多年後,當了導演的陳思誠,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想當被人分的蛋糕,我要成為做蛋糕的人。」
這確實是陳思誠轉型導演的動機和原因,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意識到,資本才是 娛樂 圈真正的「造夢機器」。
他很清楚,只有像樣的作品才能讓資本將自己推向舞台中央,但最重要的是學會對資本的迎合和妥協。
在最早的時候,陳思誠和萬達影視提出希望拍一部更代表實力的懸疑片或罪案劇,可萬達方面表示,市場還是比較接受偶像類型的片子。
陳思誠很識趣,也不多堅持,偶像就偶像吧,反正你們肯出錢就行。
拿了錢的陳思誠,也確實很敬業,一切親力親為。
從頭到尾參與劇本創作不說,拍攝《北愛》時為節省預算,他每天最多睡四個小時,曾創造單機單組一天拍過200多個鏡頭,普通劇組一天能拍一百個就算很不錯了。
拍攝期間天寒地凍,很多人病了,攝影指導倒下,副攝影上,副攝影病了,陳思誠就自己扛起機器拍。
一部劇拍下來,因為掉頭發嚴重,陳思誠只好將飄逸的長發直接剃成了平頭。
最終,《北京愛情故事》在各大衛視大獲成功,投資3000萬,收獲上億人民幣的同時還拿了不少獎。
這部戲讓新麗傳媒和背後的萬達影視賺得盆滿缽滿,也讓陳思誠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
只是很多人並不服氣,覺得這部劇拍得太矯情,陳思誠的成功純屬「瞎貓碰見死耗子」。
與此同時,升級為陳導的新戀情再次曝出,對象是劇中沈冰的扮演者佟麗婭,而「媒人」是一起拍戲的楊冪。
為了博得美人歡心,陳思誠在2012年將工作室升級為上海騁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據說「騁亞」這個名字來自「陳」和「婭」的諧音。
藉助電視劇的余溫,投資4000萬的電影版《北愛》隨後上線,穩穩地拿到了5個億的票房,陳思誠再次表現不一般的市場運作能力,質疑他的人都閉上了嘴。
而對幕後的萬達來說:「管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
轉型成功的陳思誠,算是給萬達交了兩份相當不錯的「成績單」,這為後續合作打造《唐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錢賺足了,美人自然也跑不了。
2014年,36歲的陳思誠掏出1500萬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和31歲佟麗婭大婚。
當天,大大小小的明星來了一堆,可當年的「戰友」里只有王寶強來了。
美艷不可方物的丫丫,戴著象徵自己生日的8.8克拉大鑽戒瞬間亮瞎了很多人的眼,但這種光芒可能不僅僅來自於愛情,還有資本的助力。
五、
陳思誠在婚禮後不久,找到王寶強:兄弟,咱哥倆一起來拍部新片吧,錢肯定比別人給得多。
說這話,陳思誠是有底氣的,騁亞背後就是大金主萬達,萬達影視的持股比例為60%,陳思誠本人持有30%的股份,他還是萬達唯一信賴的導演。
但再好的兄弟還是要靠金錢來維系,陳思誠心知肚明。
經過一番籌備,《唐人街探案》於2015年12月31日跨年公映,演員是王寶強、劉昊然和佟麗婭,陳思誠徹底退居幕後當起了導演。
劇中扮演秦風的劉昊然早在15歲出演《北愛》便被陳思誠一眼相中,此時的他也是佟麗婭工作室唯一簽約的藝人。
2016年春節,38歲的陳思誠雙喜臨門。成本8000萬的《唐人街探案》拿下8億票房的同時,佟麗婭也為他生下一名男嬰,乳名「朵朵」,據說也是陳思誠的小名。
曾經的後浪徹底在電影市場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成為資本一致看好的導演才俊。
而王寶強眼見好友轉型導演大獲成功,按捺不住的他也自導自演了一部喜劇片《大鬧天竺》。
發布會上眾多導演、演員紛紛站台捧場,王寶強喜極而泣。
這一年,已經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的萬達影視斥資500億在青島建成東方影都,意氣風發的王健林登上了美國主流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者》的封面。
2018年,王寶強再次參演了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2》,2億成本的該片再次創下34億的票房紀錄。
自此,陳思誠的《唐探》宇宙已然成型,成為萬眾矚目的懸疑喜劇片。
在國內的新銳導演中,陳思誠成為了少數能拍出叫好又叫座電影的領軍人物。
但有名又有錢的陳思誠,似乎也犯了「成功男性都會犯的錯誤」,從2014年開始就被頻繁曝出是 「時間管理大師」,先後和多名女性傳出緋聞,多年沒有停歇。
而佟麗婭對此也表現出驚人的包容,只是淡淡表示:能回家就行。
但也是在這一年,陳思誠和佟麗婭拍攝的《遠大前程》在口碑和收視上雙雙撲街,號稱3億的投資瞬間打了水漂,背後的萬達影業也只好捏著鼻子不吭聲。
再好的導演也不可能部部作品都賺錢,萬達只能風物長宜放眼量。
要知道,萬達影視當年也不是只接觸過陳思誠,還曾與剛和好兄弟撕逼完的張藝謀,以及從華誼單飛的陳國富等影視導演聯系過,最終都沒談妥。
只能說還是急需證明自己的「小陳導演」更乖巧懂事,更好合作。
陳思誠也確實沒讓萬達失望。
在2018年,由於《唐探2》的助力,全年利潤不過5億的萬達影視,豪橫地在第一季度交出了4億凈利潤的成績單,甚至引來了證監會的質疑。
而在一年之後,由萬達投資,陳思誠監制的犯罪懸疑片《誤殺》在國內上映,以不到1億的成本拿到11億的票房,已是同類懸疑片相當不錯的成績。
對於一直經營不善的萬達影視來說,陳思誠堪稱是「拯救萬達的男人」。
在《誤殺》的首映禮上,陳思誠曾委屈地辯解道:「其實我也是被誤殺的人,大眾給我貼上了一系列的標簽……」
六、
其實沒什麼好解釋的, 娛樂 圈背後的資本只看成績。
能賺到錢就是本事,賺不到錢,多大的腕只能靠邊站,一點緋聞算個啥。
比如華誼曾深度捆綁馮小剛,可馮導一連幾部電影撲街後,資本轉眼就去追捧了更能賺錢的管虎導演。
正因為如此,些許緋聞絲毫沒有影響到陳思誠後續的電影事業。
在他宣布啟動《唐探3》項目後,聞風而動的資本達到了30家,更有無數品牌搶著要合作。
雖然此片早就完成製作,本打算在2020年賀歲檔上映,可因疫情撤檔之後久久沒有聲音。
同為競爭對手的《囧媽》,早早被精明的徐崢將電影版權賣給平台,瀟灑拿了6億現金落袋走人。
而其他原定於去年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中國女排》《急先鋒》實在扛不住,在去年國慶檔紛紛推出,可惜成績均平平,和預想相差甚遠。
眼看《唐探3》紋絲不動,許多人以為陳思誠背後有金主,所以心裡不慌。
可實際情況是,陳思誠慌得一匹,即便他是導演是製作方,可想上哪個檔期根本不是他說了算。
《唐探3》的出品方多達25家,發行方15家,主投方為萬達影視、北京壹同傳奇影視和中影股份,其餘皆是聯合出品方,個個都憋壞了想一次賺個大行情。
當然,在這一點上,陳思誠也不例外,他也想吃一頓肥肉。
根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壹同傳奇影視的法人是陳勝奇,陳思誠的父親。
陳思誠可不傻,拍電影要說了算,分賬也不能虧了自己。
作為主發行方的五洲電影理論上雖然是檔期的拍板方,但是他們背後真正的老闆還是萬達影業,這些年股價跌得讓人肉疼。
2019年,萬達影視巨虧47.29億元,除了《誤殺》外,再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電影,原本交在自家手上的好項目還被其他對手紛紛挖走。
一年之後,位於拉薩的萬達影城正式開啟,這意味著萬達影視花費16年時間,終於實現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都可以找到萬達影院的布局。
但風光的背後,現實很殘酷。
為此,萬達影視實際虧損已超過60億,另有大筆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資金缺失,地主家確實是沒余糧了。
萬達影視翻身的指望,全部押在了《唐探3》上。
出錢拍不算,在《唐探3》六家製片方里佔了三席的萬達影視,在營銷上更為賣力。
在去年疫情院線片撤檔之前,萬達影視已經大手筆數千萬砸了一波,今年又追加了三千萬宣傳,使得《唐探3》在整個春節檔期的排片量達到了恐怖的47%,幾乎是碾壓性的存在。
由於這部電影,萬達影視的股價連續數日走紅。
截至2月9日收盤,萬達影視報21.64元/股,雖有小幅波動,但是比之前漲幅高了不少。
而從整個市場來看,《唐探3》再次成為爆款幾乎已成定局。
不過,從資本角度看,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萬達和陳思誠還有個私下協議,就是要求陳思誠必須培養出合適的「接棒人」。
2019年的黑馬《誤殺》的導演柯汶利,本是《唐人街探案》網劇的導演之一,也是被陳思誠直接欽點的團隊合夥人。
也是在萬達的策劃下,作為全資公司的管理人,陳思誠在布局唐探影視宇宙的同時,也在物色著新的下蛋者。
要知道,任何一部電影的背後,都藏著無數資本的影子,電影就位前,資本已經就位。
也正是因為如此,評分和觀感遠不如鈔票來得實在。
已經和萬達深度捆綁的陳思誠,只是這個電影時代的一個注腳。
而唐探宇宙和背後的萬達影視將走向何處,一切仍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