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攀岩電影天堂
Ⅰ 徒手攀岩是真的嗎 徒手攀岩是電影還是紀錄片
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徒手攀岩》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讓這部電影備受期待。關注過該作品的或許知道,它已經定檔2019年9月6日,在不久的將來將和國內的觀眾見面。《徒手攀岩》是真實的故事嗎,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一度引起討論。下面,來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電影《徒手攀岩》的導演兼製片人有兩位,他們分別是金國威、伊麗莎白·柴·瓦薩赫伊。值得一提的是,金國威和伊麗莎白·柴·瓦薩赫伊既是搭檔,也是夫妻。私底下,兩人都是攀岩愛好者,非常喜歡攀岩這項運動。2015年,金國威和伊麗莎白·柴·瓦薩赫伊已經合拍過電影《攀登梅魯峰》。《攀登梅魯峰》同樣是一部紀錄片,同樣備受外界好評。
有人認為,《徒手攀岩》史上最棒的攀岩電影,讀者也是這么看的嗎?
Ⅱ 看完電影《徒手攀岩》,你有什麼感悟
蒼茫的天地間,一堵巨岩拔地而起,筆直如刀,巍然聳立。在光滑如鏡的岩壁上,一個紅色的身影如一團燃燒的火焰,在飄移。鏡頭由遠及近,從空中俯拍,觀眾們的心不由得都提到了嗓子眼裡——一個身著紅衣的男子,僅僅靠幾個手指頭和腳尖的力量將自己懸掛在幾無立錐之地的岩壁上,身上沒有任何保護裝置。他的頭頂一片藍天,而他的身下卻是萬丈深淵。呼呼的風鼓動起他的衣襟,彷彿隨時都可以將他刮下崖去。
致敬這部片子!致敬亞歷克斯和他的母親!
Ⅲ 《Free Solo徒手攀岩》電影觀後感
許久,很久,很久… 再也沒有因自己讀過的一本書、看過的一集電影、去過的一個地方,所思所感而去敲打鍵盤,記錄自己的一字一句,或短暫的情緒。歸咎原因,沉不下心,沉不住氣,總覺得自己沒有空閑的時間,卻往往在手機或其他雜事消磨殆盡。
剛開始的我,一門心思,想著上班有哪些工作計劃,如何提升年度銷售額,結果被疫情擴散活生生地被迫鎖在家門,從年三十至今,那就好好待在家裡吧,趁著悠長的假期,慢慢靜下心,把手機和所有思緒放在一邊,每天看書、打坐、瑜伽、思考,一改過往分鍾都坐不住的壞習慣。不要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不如把宅在家裡的這段日子,當做一次心靈修行,體味生活最本真的煙火氣,找回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活成一個純真的孩子,何樂而不為?
主角叫Alex Honnold,十大極限運動之首——無保護攀岩的最強玩家,Free Solo Climbing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過程,要麼成功,要麼下一秒粉身碎骨。自小時候開始,不間斷從電視新聞聽到不少極限運動愛好者,因攀登而不幸身亡,真的沒有辦法想像,為什麼有些人竟然有如此奇怪癖好,連最珍貴的生命都可以置之不理,失手一次,就是身處另外一個世界。對於這些資深玩家來說,不是生命看之輕,而是夢想比生命更為重要。
EI Captain酋長巨石,是全球最大的花崗岩巨型獨石,高914米,岩石上幾乎沒有抓握點,自1958年沃倫哈定第一次攀登酋長岩,花費46天,歷時16個月,而Alex決心選擇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全程耗時3小時56分,眼看連攝影師都不敢拍攝的困難繩距幾乎一口氣完成,多次僅憑著指尖掛在岩壁上,身體則懸在空中,最後頭頂著飄著幾朵白雲的湛藍天空,拉著頂部的岩石成功登上頂部,創造攀登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成就。
當我看完這集紀錄片,已是2月9日將近凌晨兩點多,第一次手心腳背都是汗水,心臟撲通撲通極速跳躍。紀錄片分別從幾個角度進行拍攝,區別於國人一向唱誦的豐功偉績,以Alex童年成長過程,親朋戚友感受,攝制隊面臨的壓力,Alex為攀登酋長岩所作的准備而敘述片段。這部片子,最讓我深刻的是,Alex對實現人生目標所展現出來的眼神專注、忘我完全沉浸在自己喜愛的事情,自19歲從大學輟學,一度住在停車場,花88美分吃飯,僅憑一輛車滿足所有的吃住行需求,每周花6天練習攀登,不管他是一無所有,還是如今功成名就,他並不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因為他以此可以花更多時間來攀岩,生活里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攀岩,其他都不是考慮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會有死去的那一天,攀岩可能只是把這一天提前到來而已,鏡頭里的他面對親朋好友的信息轟炸,顯得異於常人的從容和淡定,他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這個過程,排除所有身邊給他造成的壓力,為了成功實現自己的目標輾轉國內外多個攀登點進行訓練,擴大自己的舒適區,面對自己的目標克服自己的恐懼,正如其中一攝影師所說的,通過不停地量變,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質變,每一個步伐,每一個指尖,每一個線路記在他滿滿的本子,完成極為復雜的攀爬動作時能否保持冷靜,腳下能否踩好位置就決定著他的生死。
即使連專業攀岩者兼攝影師也說,這座山也不是非得一定要去攀登,作為他的好友們,誰都不願意一邊拍攝,一邊記錄,他真的有那麼一刻,躍進深淵,攝影師在拍制過程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和心路歷程,亦是常人無法可以克服的。最後,Alex憑著心無雜念和多年攀登所磨練的精神登上頂峰,露出發自內心如小孩般單純的笑容,眼神彷彿天上閃爍著的星星,終於在最後片尾看到他最真摯最開心的一面。這一切,看似很簡單,卻一點都不簡單,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妥協,人性的偉大無非是突破自我,實現自我。
登山完畢,攀登記者問他最想做的是什麼,他說懸掛板訓練。面對自己取得的成就,他的回應總是很平淡:因為山就在那裡。
可是,在我們慢慢生長的過程,卻把自己的初心弄丟了,不是嗎?僅此一篇觀後感,願大家重拾自己的過去,從原點出發,重心開始。
Ⅳ 《徒手攀岩(2018)》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hX0GNb6pYgDI8-rEwBdCyQ
《徒手攀岩 Free Solo》
導演: 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金國威
主演: 亞歷克斯·霍諾德、湯米·考德威爾、金國威、米奇·謝弗、薩妮·麥坎德斯、迪爾德麗·沃尼克、彼得·克羅夫特、丹·奧斯曼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9-06(中國大陸)、2018-09-28(美國)
片長: 100分鍾
又名: 赤手登峰(港/台)、National Geographic: Free Solo
亞歷克斯·霍諾德從2009年就夢想著徒手攀登酋長岩,此後嘗試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長岩是自己的 「終極目標」。為此,他准備了一年半的時間,藉助繩索攀爬過近60次酋長岩。他表示,自己這樣做並非為了進行預演,而是反復嘗試不同的岩點,研究攻克最難的區域。紀錄片拍下了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及酋長岩的壯麗景色及霍諾德登頂的歷史時刻。除此之外,片中還回顧了他怎樣處理極限目標帶來的生命風險,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從而在無繩索保護的情況下保證萬無一失。
Ⅳ 如何評價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岩》(FreeSolo)
2月下旬,第91屆奧斯卡獲獎名單出爐,獲得最佳紀錄長片獎的是金國威(Jimmy Chin)和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執導的紀錄片《徒手攀岩》(free solo)。
消息一公布,影片《徒手攀岩》立刻受到網友的狂熱追捧,很多人認為該片非常精彩,並在豆瓣上打出了9.1的高分,看來該片得獎是實至名歸。奧斯卡獲獎影片《徒手攀岩》口碑好,評分高,這三個亮點非常關鍵。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導演金國威是華裔,網友們與有榮焉。金國威的媽媽是哈爾濱人,爸爸是溫州人,不過他從小生活在美國,從外形看金國威活生生就是一個康巴漢子。
這樣一個華裔面孔拍攝的影片獲得奧斯卡大獎,國人也是覺得臉上有光,《徒手攀岩》也順理成章受到追捧。奧斯卡獲獎影片《徒手攀岩》口碑好,評分高,這三個亮點很關鍵。
Ⅵ 跪求攀岩的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https://pan..com/s/1U7TU5qk3NIX6-v154cnRGA?pwd=jy67
在與天相連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座藏族村寨,由於生產的糧食不夠自給,世世代代靠運鹽為生。老首領天尼的兒子本應是下一任村裡的頭人,卻在運鹽的路上意外身亡,而眾望所歸的繼任者卡瑪在天尼的眼中則是為奪頭人之位而蓄意害死自己兒子的罪犯。在一次新的運鹽旅程開始前夕,村子裡以老天尼和卡瑪分別為首的兩派各持一辭,互不相讓。最終卡瑪帶領年輕人在提前於老人們占卜的日子出發,而天尼而帶領自己當喇嘛的兒子和孫子以前一群老隨從按占卜的日子上路。Ⅶ 跪求《徒手攀岩》這部電影求資源、鏈接,現在一直無法下載可以發一個可以下載的鏈接嗎 網盤也可以
《徒手攀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KqnHVHrXdDiuTgW7F2Hl9w
《徒手攀岩》是由金國威、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聯合執導的紀錄片。該片於2018年8月31日在美國上映,於2019年9月6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記錄了美國攀岩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Honnold)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岩(ElCapitan)的全過程,共用時3小時56分鍾。
Ⅷ 《徒手攀岩》觀後感5篇
《徒手攀岩》講述的是亞歷克斯·霍諾德在2009年的時候,就立下了一個目標,徒手攀岩酋長岩,為此他先後做了1000多次的嘗試和准備,在藉助繩索攀爬了接近60次的酋長岩之後,他追求卓越的完美,在無繩索保護下爬上酋長岩的故事。希望以下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徒手攀岩》觀後感一
紀錄長片的院線狹路
紀錄長片作為一種獨立的電影類型,自從影史星海中異軍突起,到如今各國院線固有一方天地,其間已走過近百年的探索路程。
1922年,當弗拉哈迪將世界上首部紀錄長片《北方的納努克》捧到觀眾面前時,聽取驚嘆一片,看膩了「抓馬」的敘事與鏡頭,如此新鮮而真實的素材,令當時的電影擁躉們愛不釋手。但熱度稍縱即逝,同樣出自「紀錄片之父」手中的《摩拉灣》,已難以復制前作的成功。這大概也算紀錄長片與生俱來的困境之一,它的確不像多數商業化的類型電影,可以享受屢試不爽的流水線作業;但這同時賦予了紀錄長片某種先天體質,即渴求創新。
創新鏡頭語言,拓寬觀察對象,挖掘探討主題,2019年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岩》,即可看作世界紀錄長片踏出的新鮮腳印。電影聚焦於一次極限運動——攀岩者亞歷克斯·霍諾德挑戰徒手攀登酋長岩。由於極限運動過程的一次性與徒手攀岩本身的聚焦難度,其實這部紀錄長片的製作同它所凝視的這場挑戰一樣,不可行差踏錯半步。不加任何保護措施的攀岩者霍諾德、岩壁各段懸掛的負重攝影師、集中調度機位與角度的導演,三方牽一發而動全身。好在導演金國威與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這對夫妻檔是資深的攀岩愛好者,之前也已有《攀登梅魯峰》的成功製作經驗,因而保持客觀記錄態度,同時盡可能減小對拍攝對象身體及心理的影響,在他們身上變得可能。最終,807天的製作周期,以紀錄片台前幕後的集體登頂成功而告終。
但居高不下的評分與寥寥無幾的觀影人次常成為紀錄電影的院線歸宿,2017年關注慰安婦現狀的《二十二》票房1.7億已是觀影奇跡,其實2019年記錄身邊人的《四個春天》票房破千萬也不算常態,更多院線紀錄片的票房均以百萬抑或十萬計。除非引發強烈社會共鳴,如《徒手攀岩》這類常規聚焦專業領域、具體事件的作品,受眾面十分有限,且娛樂性缺失的情況下,觀眾僅憑愛好或對獎項追捧,走入影院的幾率更是低之又低。所以,即使本片有奧斯卡榮譽加身,院線這條狹路對《徒手攀岩》而言,也並不算好走。
祛魅極限運動
如果《徒手攀岩》是一部符合大眾期待的商業片,那麼你將會看到主角亞歷克斯·霍諾德在女友支持下,經過一次挫折,然後重燃勇氣,終於成功登頂。但好在這不是一個「超級英雄」的俗套故事,而是一段取材真實的實戰記錄。
對於霍諾德這項史無前例的挑戰,導演兼同行金國威夫婦始終保持中立態度,以藝術角度,他們願意記錄一樁可能成真的神話,但從倫理考慮,這畢竟是一項危及拍攝對象生命的事件,他人無權左右。但於霍諾德而言,徒手攀登酋長岩是他的終極目標,與是否被拍攝毫無關系。於是,經過2015年至2016年的前期探討與充分准備,電影於春天正式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開機。
除中立的製作立場外,導演對徒手攀岩這項極限運動的祛魅解讀同樣值得稱道。全片基本按照時間順序記錄,其中包括霍諾德的其他嘗試與練手,多次到達酋長岩考察攀登路線,和團隊共同把岩壁分段拆解並集中討論難點,不斷進行帶繩訓練,並實地排除障礙。如《GQ》中的一篇報道所說,相比較奇跡,電影呈現的其實是一項周密的攀岩工程,「事實上,影片中真正驚悚的無保護攀爬酋長岩的鏡頭只有13分鍾,前一個半小時講這個目標在Alex心裡怎樣醞釀了8年,他又如何集中花2年時間來准備。在奇觀背後,整個准備的過程像是一本攀岩教科書,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是所有人都能學習的。」
通過記錄霍諾德的失敗、返場、摸索,《徒手攀岩》真正做到了真實、客觀、極致,無疑是這個時代鳳毛麟角的優秀紀錄電影。
《徒手攀岩》觀後感二
昨晚看了一晚上央視電影頻道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居然沒有最佳紀錄長片的頒獎片段。一並被剪掉的還有幾個「無關緊要」的獎項: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紀錄短片、最佳動畫短片、最佳真人短片等等。很無語。
朋友圈裡的岩友都在刷屏「FREE SOLO」獲得了奧斯卡獎,今天又有好些不玩攀岩的朋友、同事問我有何感想。這是大神的事情,我只是個愛攀岩的人,我能有什麼感想?!
------呃,------ 還是寫點吧,作為戶外記錄片、漢諾哥、金國威導演的三重粉絲。
雖然早有這個計劃,但漢諾哥說,偶數年才是他的大事年,所以知道他2017年free solo了酋長岩,感覺有點奇怪,單數年也搞大事啊?就一直期待能看到相關影片,一年多之後,這個月15號才第一次看到,但是我居然沒能一次看完,因為期待與實際相差有點大!
影片還是一貫金導、伊麗莎白.柴的風格,先摘取一截重要的片段、吸引眼球的畫面,然後再開始敘述。我第三次看的時候,只看了最後20分鍾攀爬的片段,才終於找到心潮澎湃的感覺。如果你看了感覺也一般,不要緊,你不是一個人,看看豆瓣的第一條評論,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觀感,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看過alone on the wall、honnold3.0。雖然前2部片子由其他人導演製作,但可以把它們與free solo看成漢諾哥的三部曲,如果你因為奧獎喜歡上了他,想要更全面的去了解他,看完這三部片子,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如果你想在一部戶外記錄電影里找到看大片的感覺,我推薦你看meru,同樣是金國威、伊麗莎白.柴的作品,那部片里有友情,有愛情,有親情,有災難,有死亡,有溫情,有勵志,有徒步,有攀岩,有登山,有絕美的風景,有頂級的片尾曲。meru獲得2016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提名,那也是我迄今看過最好的登山紀錄片。如果你心有抑鬱,我推薦你看the dawn wall,那是一部純粹的攀岩片,但我相信你會哭,如釋重負的哭。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絕大多數的攀岩,不是奧斯卡影片里那樣的!玩過,你就知道了!
《徒手攀岩》觀後感三
在看 Alex 的 free solo 時,我腦海里偶爾閃過《爆裂鼓手》的片段:同樣的瘋魔般某種趨於極致的生命體驗,同樣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偏執眼神。
《爆裂鼓手》可能更多是血管暴起地憤怒嘶吼:fuck!我就是要搞定它!而《徒手攀岩》則是心緒平定又暗藏恐懼地完成它。
除去極具生命力意象,確保完美否則就是死亡外。Alex 告訴我們的更多是:倘若你已經如此想要某個事情發生,你該如何去做?
事實上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靠青筋暴起,咬牙切齒地憤怒就能完成的,電影的拍攝是為了呈現某種極致的情緒。而倘若生活中,那勢必是長遠地規劃,不懈地堅韌與平靜地等待換來的。因此當一切來臨時顯得如此水到渠成,而《徒手攀岩》,只是忠實地將這件事情記錄下來。
samurai spirit(武士精神)
Alex 做的事情更像是即將遠行的武士,出征前安置好家人,穿上鎖子甲擦亮彎刀,拍拍朝夕與共的戰馬,與同伴呼嘯而去。
當要去某種極致體驗時,無可避免需要面對社會責任,親情愛情等問題。對 Alex 來說,極致體驗不是問題:每個人都隨時可能會死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free solo 只不過是將這個問題直接拋到了你的面前,直接得容不下一絲閃躲。於是大部分人感到恐懼,而對 Alex 來說,直面恐懼是創造力的源泉。
if I had some obligation to maximize my lifespan ?
no.
Alex 不認為自己應該有為了他人而長命百歲的義務。又或者說他覺得生命的決定權應該歸屬於這個生命體本身,任何對生命體本身有所束縛(或者說責任)的事情,實質上都是在阻礙他成為「他」。
而這件事情投射到家人和女友身上,也很明確:
他的母親也許是經歷過很多次掙扎和討論,最終意識到「生命體的自我實現」對 Alex 是多麼重要而美好的一件事。
而對於 Alex 的女友來說,Alex 很明確他們的不同,而這樣的不同無法改變,或許也不用改變。
對 Sanni 來說,生命的意義是過得幸福美好。而對 Alex 來說,幸福美好不能確保任何事情, 朝向幸福美好去努力並不指向偉大,而對他而言生命是場戰斗,是追求並達到完美的過程。
在給家人們明確了之後,絕地武士也開始上路了。
戰斗之道
某種意義上,他如同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傳人。踐行著苦修士般的生活(素食主義,日常訓練,節制情緒,極簡主義的生存方式)。讓他感到愉悅的絕對不來源於食物的口感,房屋的大小,而來源於當 Alex 完全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與精神意志時,能達到的效果。他在一次一次地更新著自己的上限,而這種事情本身,就是神跡:創造著偉大的同時,也將自己塑造成藝術品。
不知道你是否有見過真正經歷過戰場的武士,絕大部分經歷過刀與血的武士是不會一味憑著魯莽之氣胡殺亂砍,事實上靠著蠻勇殺敵的大多是新兵。
Alex 在做 free solo 時,同樣如此。他為了攀上理想中的岩壁,做了幾年的准備。不僅如此,如何選擇岩壁上的路線,在不同難度點選用的姿勢,天氣情況,時間計劃,攝制方式等等都逐一實踐安排。
武士同樣如是,在進入沙場前,是無數次空擊,砥礪,沉默,忍耐。當他終於確信自己的心臟能不再懼怕敵人的撞擊,當他終於確信自己的雙手能不再顫抖以致控制不住武器,當他終於確認自己的胸甲能夠能不再脆弱以致抵達不住飛來的箭羽時,他方能篤定地踏入戰場。
一切就緒後,武士只需要在黑暗中逐漸抬頭,默數「one,two,three「,揮刃,殺敵。
終極命題
我們應該如何存在?或者說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整部影片中,Alex 一直在嘗試探索或者表達他的態度和思考:一個人沒有責任承擔他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唯一的責任應該是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在影片中他談及他的思考的時候,總讓我恍然間看到了《荒野生存》中 Christopher 的影子。
rather than love, money,faith,and fairness.give me the truth.
Christopher 脫離城市,步入荒野。為了尋找生活的真諦,他相信生命的意義絕不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之中,他願意將自己的生活與靈魂交付荒野之中,認為只有自然之中才存在可能的意義,他隨身攜帶的也是梭羅的《瓦爾登湖》
尼采:離群索居者,不是神靈,便是野獸,同是兩者。
某種程度上,Christopher 與 Alex 是一類人,他們嘗試剝離某種社會身份與意義,願意用人之為人的最本源的事物:血肉之軀去探測人類的極限,去思考那個終極命題。
而如何到了最後 Alex 能找到什麼答案的話,一定是他攀在懸崖峭壁上掠過耳畔的清風告訴他的。
《徒手攀岩》觀後感四
酋長岩是亞歷克斯2017年6月3日徒手攀上去的世界第一人,耗時3小時56分鍾。酋長岩高3000英尺,號稱「攀岩宇宙中心的伊爾酋長岩之巔」。電影在前期的鋪墊做的非常充足,亞歷克斯在一次次挫敗感和各種不確定因素中堅持了下來,他可以說是一個生活上的怪人,也正是因為這種奇怪使他能專注於攀岩—這項他熱愛到血液里的運動。電影在最後那半個小時里非常的讓人揪心,在看電影後半段開始徒手攀爬酋長岩的時候我的心一直砰砰地跳...最終他成功了,我雖然體會不到他對攀岩的那種熾熱的愛,但是我能感受到,攀岩對於他來說,甚至比生命還重要。《徒手攀岩》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希望我也能追逐自己熱愛的事情吧!
《徒手攀岩》觀後感五
不愧是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獲獎影片,全程完全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前段的鋪墊讓我們更加了解主人公專業攀岩者Alex這個人,讓他在觀眾心中更立體更豐滿,而後段無保護攀岩過程一度緊張的我不敢看、手心冒汗,無論抱石繩段、耐力角、極限平板還是橫切段,都感覺危險至極、難度系數爆表。
我想攀岩不僅是Alex的興趣愛好,更融入了他的生命,變成了他的使命和信仰,始終不棄,是他最喜歡最快樂的時刻,勇攀高峰,攻堅克難,也正是這些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本能所在,他們的人生是精彩、有魅力和有價值的,那種堅持,那種追求理想的決心,為自己所愛的事努力的人,本身就很偉大、閃閃發光,在影片中我們不僅能看到美麗壯觀的風景,更能從中學會努力追求夢想、戰勝自己的正能量,感覺這不光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部洗滌心靈的勵志片,我看得很震撼,絕對值得到電影院體驗!
Ⅸ 電影 | 徒手攀岩
文|頑石
2020年3月28日
有人徒手攀爬酋長岩,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最後竟還成功了,真是一個奇跡。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會熱衷於如此的運動,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如是一個點沒有抓牢,或是腳下一滑,留給他的就是萬丈深淵,粉身碎骨。
於我們而言,或許不可理解,或許感到不可思議,那樣的高度,那樣的危險怎麼能夠完成?可對於他,本就不是賭博,只不過是一項考驗,是人生中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一項一定要完成的挑戰,因為熱愛。
完成這樣一項在常人看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於他而言,只是做了這樣一件事情,很自然的事情,雖有危險,可並不如我們所看到的那麼嚴重,他還覺得安全。
徒手攀岩酋長岩,的確是一項考驗,在酋長岩的下面,已經埋有好些挑戰者的屍骨,如需成功,必須得有充足的准備。
必須做到完美,決不能犯任何一個錯誤。
因為有前者攀岩的經歷,也留下了一些可循的痕跡,所以可以作為參考,再自身去詳細勘察地形,在有防護的情況下,去摸清楚每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該以怎樣的方式攀岩,什麼時間動身,反復實驗,牢記攀岩的路線,准備行動。
可是這時候,他已經有女朋友了,之前和女朋友一同攀岩時,還經常受傷,而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卻沒有受過傷。
有了女朋友,就有了牽掛,有了顧忌,而攀岩的時候,得全程保持專注,集中注意力,心態上也得准備好。
第一次徒手攀岩,是在夜間開始的,攀岩了一段距離,在極限平板繩段放棄了,就感覺好像還沒准備好,那時候腳上還有傷。
第二次攀岩的時候,一鼓作氣,他以很快的速度登頂,三小時五十六分,沒有任何防護,徒手攀岩975米的花崗岩壁。
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霍諾德成為無保護登頂酋長岩的第一人。
是的,他成功了,一次成功,看著好似很輕松,可這絕不容易。這也絕不是偶然,這是他之前攀岩經歷的必然結果。
人的一生中,或許會有很多次挑戰,是接受還是放棄,都有自己的選擇,是選擇迎難而上,還是選擇安逸,從而放棄?放棄從來都是容易的,安穩的日子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可是有的人就是需要有不斷的挑戰,這樣的生活才充滿活力,因為挑戰,才會進步。
他開始的人生並沒有什麼愛好,只是喜歡拼樂高,或許還有些憂郁,後來接觸了攀岩,就迷上了這項運動,攀岩就是一個人的運動,而徒手攀岩更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逐漸的,他愛上了這項運動,並以此為生。
能夠做成這樣的事情,或許要歸功於亞歷克斯的父親,小的時候,父親花了很大的力氣,培養亞歷克斯攀岩的愛好,只是可惜父親沒能親眼看見他現在的成就。
既然選擇了攀岩,就要敢於挑戰。
當問到在女朋友和攀岩之間排序時,他排在第一位的是攀岩。攀岩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沒有女朋友也不能沒有攀岩。雖如此說,女朋友也給他帶來了改變,讓他的生活更美好。
好在女朋友能夠支持他,即使是有危險,因為是他熱愛的事情,雖然會很難受,她依然支持著他。
在這一生中,能夠有一項熱愛的事情,對這一件事情,即使有失去生命的可能,也依然前往,無所畏懼,那這一生應該是精彩的一生吧。
徒手攀岩酋長岩一直都是亞歷克斯心中的夢想,也是無數攀岩者的夢想,只是其他人還沒有做到,而亞歷克斯成功了。
抬頭望著絕壁,也會心生恐懼。
面對恐懼,達成目標,成為自己的勇士。
成功挑戰能夠帶來滿足,面對死亡的時候,滿足感將會更加強烈。
山還是那座山,那路也沒有改變,可當登頂之後,這座山也沒有那麼可怕了。
<結束>
Ⅹ 徒手攀岩這部電影,獲獎無數,你知道其中的岩石是什麼來頭嗎
這部電影可謂是獲獎無數,記錄了攀岩運動家亞歷克斯·諾霍爾德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徒手爬酋長岩的過程,沒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岩石是什麼,它就是酋長岩。
如果有機會真的推薦大家去看一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