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雨果電影天堂
Ⅰ 一生必看的300部經典電影有哪些
【感動無數人的9部電影】
1、《戀空》
2、《婚紗》
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4、《我腦中的橡皮擦》
5、《屬於你的我的初戀》
6、《夏天協奏曲》
7、《天使之戀》
8、《分手信》
9、《近在咫尺的愛戀》
【10部適合一個人靜靜看的電影】
1、《阿甘正傳》
2、《肖申克的救贖》
3、《觸不到的戀人》
4、《海上鋼琴師》
5、《千與千尋》
6、《雛菊》
7、《花樣年華》
8、《幸福來敲門》
9、《藍莓之夜》
10、《放牛班的春天》
【最費腦力的14部電影】
1、《盜夢空間》
2、《記憶裂痕》
3、《生死停留》
4、《死亡幻覺》
5、《禁閉島》
6、《穆赫蘭道》
7、《蝴蝶效應》
8、《恐怖游輪》
9、《傷城》
10、《盜走達芬奇》
11、《88分鍾》
12、《萬能鑰匙》
13、《決勝21點》
14、《沉默的羔羊》
【15部讓你哭的昏天暗地的電影】
1、《假如愛有天意》
2、《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3、《情書》
4、《戀空》
5、《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6、《我們的幸福時光》
7、《請別相信她》
8、《觸不到的戀人》
9、《菊花香》
10、《剪刀手愛德華》
11、《海上鋼琴師》
12、《戀戀筆記本》
13、《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14、《泰坦尼克號》
15、《天使之戀》
【18部經典天才電影】
1、《美麗心靈》
2、《雨人》
3、《波拉克》
4、《暗物質》
5、《天才瑞普利》
6、《貓鼠游戲》
7、《香水》
8、《一級恐懼》
9、《心靈捕手》
10、《莫扎特傳》
11、《證據》
12、《海上鋼琴師》
13、《電鋸驚魂》
14、《沉默的羔羊》
15、《非常嫌疑犯》
16、《尋找弗羅斯特》
17、《想飛的鋼琴少年》
18、《嫌疑犯X的獻身》
【人生必看的10部電影】
1、執著——《阿甘正傳》
2、才華——《東方不敗》
3、人生——《美國往事》
4、愛情——《羅馬假日》
5、勇氣——《勇敢的心》
6、責任——《辛德勒的名單》
7、信念——《肖申克的救贖》
8、童心——《E.T》
9、痛苦——《現代啟示錄》
10、哲思——《第七封印》
【亞洲10大恐怖電影】
1、《咒怨1》,《咒怨2》。
2、《鬼娃花子》
3、《午夜凶鈴》
4、《鬼來電》
5、《筆仙》
6、《解剖學教室》
7、《邪降1》、《邪降2》、《邪降3》
8、《四人餐桌》
9、《人形師》
10、《兇相》
【哈佛商學院要求學生必看的10部經典電影】
1、《華爾街1》、《華爾街2》
2、《拜金一族》
3、《顛倒乾坤》
4、《搶錢大作戰》
5、《矽谷傳奇》
6、《可口可樂小子》
7、《發達之路》
8、《大公司小老闆》
9、《午夜巴塞羅那》
10、《社交網路》
【最美的10部電影】
1、《公民凱恩》
2、《獵人之夜》
3、《游戲規則》
4、《日出之前》
5、《亞特蘭大號》
6、《M就是兇手》
7、《雨中曲》
8、《迷魂記》
9、《天堂的孩子》
10、《搜索者》
【15部溫情電影】
1、《入殮師》
2、《大魚》
3、《陽光小美女》
4、《放牛班的春天》
5、《天使愛美麗》
6、《菊次郎的夏天》
7、《天堂電影院》
8、《蝴蝶》
9、《藍色大門》
10、《曾經擁有》
11、《諾丁山》
12、《真愛至上》
13、《幸福終點站》
14、《西雅圖夜未眠》
15、《當幸福來敲門》
【15部變態連環殺手的電影】
1、《十二宮》
2、《七宗罪》
3、《沉默的羔羊》
4、《電鋸驚魂》
5、《美國精神病人》
6、《看見惡魔》
7、《神秘拼圖》
8、《可愛的骨頭》
9、《天生殺人狂》
10、《機動殺人》
11、《香水》
12、《八面埋伏》
13、《黑色星期五系列》
14、《老無所依》
15、《女魔頭》
【唯美如畫的日本純愛系電影17部】
1、《花水木》
2、《戀空》
3、《只是愛著你》
4、《秒速5厘米》
5、《情書》
6、《花與愛麗絲》
7、《淚光閃閃》
8、《四月物語》
9、《春之雪》
10、《彩虹女神》
11、《燕尾蝶》
12、《世界的中心呼喚愛》
13、《等待,只為與你相遇》
14、《屬於你的我的初戀》
15、《大約在雨季》
【10部關於初戀的電影】
1、《情書》
2、《初戀50次》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4、《這個殺手不太冷》
5、《羅馬假日》
6、《藍色大門》
7、《心動》
8、《教室別戀》
9、《初戀這件小事》
10、《初戀紅豆冰》
【美國好看的校園電影盤點14部】
1、《牛仔褲的夏天1》、《牛仔褲的夏天2》
2、《賤女孩1》《賤女孩2》
3、《美國派》
4、《歌舞青春》
5、《朱諾》
6、《鄰家女孩》
7、《回到17歲》
8、《暮光之城1》《暮光之城2》《暮光之城3》《暮光之城4》
9、《足球尤物》
10、《平民天後》
11、《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12、《辣媽辣妹》
13、《公主日記》
14、《發膠》
【當你失落時,不妨看看這10部電影,能帶給你無盡勇氣】
1、《聽見天堂》
2、《追夢女郎》
3、《陽光小美女》
4、《聞香識女人》
5、《放牛班的春天》
6、《百萬寶貝》
7、《跳出我天地》
8、《永不妥協》
9、《心靈捕手》
10、《側耳傾聽》
【國內10部經典同性戀電影】
1、《藍宇》
2、《霸王別姬》
3、《美少年之戀》
4、《心動》
5、《自梳》
6、《喜宴》
7、《春光乍泄》
8、《夜奔》
9、《今年夏天》
10、《東宮西宮》
【全球10大魔幻電影榜】
1、《指環王》系列;
2、《哈利波特》系列;
3、《納尼亞傳奇1》,《納尼亞傳奇2》,《納尼亞傳奇3》系列;
4、《加勒比海盜》系列;
5、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
6、《范海辛》;
7、《狼族盟約》;
8、《愛麗斯夢遊仙境》;
9、《暮光之城1》《暮光之城2》《暮光之城3》《暮光之城4》
10、《畫皮1》《畫皮2》《畫皮之陰陽法王》
【5大懸疑電影推薦】
1、《致命ID》:懸念迭起度:★★★★☆
2、《空中危機》:懸念迭起度:★★★★
3、《靈異第六感》:懸念迭起度:★★★★
4、《恐怖油輪》:懸念迭起度:★★★☆
5、《萬能鑰匙1》《萬能鑰匙2》:懸念迭起度:★★☆
【讓這些電影治癒你11部】
1、缺乏學習動力:《幸福終點站》、《風雨哈佛路》;
2、對愛失望:《偷天情緣》、《初戀50次 》;
3、自卑失落:《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
4、失敗或絕望:《迫在眉梢》、《伊麗莎白鎮》、《鐵拳男人》;
5、厭倦生活:《在世界轉角遇見愛》、《搏擊俱樂部》。
【僵屍愛好者必看電影——真人大戰僵屍16部】
1、《生化危機1》、《生化危機2》、《生化危機3》、《生化危機4》、《生化危機5》。
2、《驚變28天》
3、《驚變28周》
4、《活死人黎明》
5、《活死人之地》
6、《僵屍肖恩》
7、《我是傳奇》
8、《致命拜訪》
9、《隔山有眼1》、《隔山有眼2》。
10、《毀滅戰士》
11、《喪屍出籠》
12、《生化壽屍》
13、《群屍玩過界》
14、《死亡航班》
15、《厄夜三十》
16、《活死人歸來4》、《活死人歸來5》。
【火爆的泰國青春浪漫電影15部】
1、《小情人》
2、《親密朋友》
3、《季節變幻》
4、《愛在暹羅》
5、《荷爾蒙》
6、《愛久彌新》
7、《親愛的伽利略》
8、《下一站說愛你》
9、《初戀這件小事》
10、《初三大四我愛你》。
11、《悲戀三人行》
12、《讓愛發光》
13、《你好,陌生人》
14、《泰國派》
15、《友誼我和你》
【14部塑造獨立女性的電影】
1、《走出非洲》
2、《英國人在紐約》
3、《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4、《清潔工》
5、《時時刻刻》
6、《亂世佳人》
7、《徵婚啟事》
8、《飲食男女》
9、《蒙娜麗莎的微笑》
10、《**之路》
11、《朗讀者》
12、《成為簡·奧斯汀》
13、《朱莉與朱莉婭》
14、《希爾維亞》
【4大電影名導3部曲】
1、多納托雷時空3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
2、瑟吉歐·萊昂美國3部曲:《西部往事》、《**往事》、《美國往事》;
3、庫布里克未來3部曲:《奇愛博士》、《發條橙》、《2001太空漫遊》;
4、阿加多隔閡3部曲:《愛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
【因為名字爛而被錯過的好電影19部】
1、《三傻大鬧寶萊塢》
2、《刺激1995》
3、《搏擊俱樂部》
4、《機器人總動員》
5、《殺死比爾》
6、《低俗小說》
7、《落水狗》
8、《午夜牛郎》
9、《洋蔥電影》
10、《蝴蝶效應》
11、《諾丁山》
12、《兩桿大煙槍》
13、《搖滾黑幫》
14、《十誡》
15、《黑道當家》
16、《一酷到底》
17、《熱帶驚雷》
18、《叫我第一名》
19、《搖滾校園》
【10部能讓女生看透自己的電影】
1、情慾——《情迷六月花》
2、夢幻——《天使愛美麗》
3、母性——《黑暗中的舞者》
4、純真——《花與愛麗絲》
5、痴愛——《綠光》又名《眾里尋他千網路》
6、尊嚴——《永不妥協》
7、孤獨——《迷失東京》
8、壓抑——《鋼琴教師》
9、恐懼——《恐懼吞噬心靈》
10、女權——《射殺安迪霍爾》
【結局最意外的19部電影】
1、《搏擊俱樂部》
2、《迷霧》
3、《心理游戲》
4、《第六感》
5、《蝴蝶效應》
6、《電鋸驚魂》
7、《賽末點》
8、《 穆赫蘭道》
9、《非常嫌疑犯》
10、《魔術師》
11、《小島驚魂》
12、《萬能鑰匙》
13、《火柴人》
14、《七宗罪》
15、《魔鬼代言人》
16、《孤兒》
17、《八面埋伏 》
18、《香水》
19、《偷拐搶騙》
【10佳劇情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2、《教父1》、《教父2》
3、《美國往事》
4、《天堂電影院》
5、《無主之城》
6、《阿甘正傳》
7、《勇敢的心》
8、《楚門的世界》
9、《音樂之聲》
10、《辛德勒的名單》
【值得收藏的韓國電影】
1、《殺人回憶》
2、《老男孩》
3、《薄荷糖》
4、《八月照相館》
5、《母親》
6、《春夏秋冬又一春》
7、《生活的發現》
8、《我的野蠻女友》
9、《共同警備區》
10、《綠洲》
11、《太極旗飄揚》
12、《國家代表》
13、《空房間》
14、《薔花,紅蓮》
15、《漢江怪物》
16、《馬拉松》
17、《觸不到的戀人》
18、《親切的金子》
19、《朋友》
20、《實尾島》
【10部影視原聲極佳電影推薦】
1、《音樂之聲》
2、《歌舞青春》
3、《海上鋼琴師》
4、《八月迷情》
5、《鋼琴家》
6、《星球大戰》
7、《芝加哥》
8、《獅子王》
9、《放牛班的春天》
10、《加勒比海盜》
【英國電影推薦20部】
1、《猜火車》
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3、《兩桿大煙槍》
4、《月球》
5、《跳出我天地》
6、《秘密與謊言》
7、《英國病人》
8、《霧都孤兒》
9、《哈里·布朗》
10、《搖滾黑幫》
11、《超市夜未眠》
12、《僵屍肖恩》
13、《兩小無猜》
14、《光榮歲月》
15、《紅色之路》
16、《驚變28天》
17、《傲慢與偏見》
18、《兩小無猜》
19、《國王的演講》
20、《偷拐搶騙》
【20部不可錯過的經典系列電影】
1、《加勒比海盜》
2、《教父1》、《教父2》
3、《奪寶奇兵》
4、《碟中諜1》、《碟中諜2》、《碟中諜3》、《碟中諜4》
5、《虎膽龍威1》、《虎膽龍威2》、《虎膽龍威3》、《虎膽龍威4》
6、《墨西哥往事》
7、《大白鯊1》、《大白鯊2》、《大白鯊3》、《大白鯊4》、《大白鯊之致命武器》、《大白鯊追追追》
8、《小鬼當家1》、《小鬼當家2》、《小鬼當家3》、《小鬼當家4》
9、《洛奇1》、《洛奇2》、《洛奇3》、《洛奇4》、《洛奇5》、《洛奇6》
10、《木乃伊1》、《木乃伊2》、《木乃伊3》
11、《終結者1》、《終結者2》、《終結者3》
12、《蝙蝠俠1》、《蝙蝠俠2》、《蝙蝠俠3》、《蝙蝠俠前傳1》、《蝙蝠俠前傳2》、《蝙蝠俠前傳3》
13、《哈利波特》
14、《指環王》
15、《驚聲尖叫1》、《驚聲尖叫2》、《驚聲尖叫3》、《驚聲尖叫4》
16、《星球大戰》
17、《侏羅紀公園1》、《侏羅紀公園2》、《侏羅紀公園3》
18、《異形》
19、《第一滴血1》、《第一滴血2》、《第一滴血3》、《第一滴血4》
20、《黑客帝國1》、《黑客帝國2》、《黑客帝國3》
【推薦10部青少年成長電影】
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2、《牛仔褲的夏天1》、《牛仔褲的夏天2》
3、《菊次郎的夏天》
4、《畢業生》
5、《花與愛麗絲》
6、《情書》
7、《十七歲的單車》
8、《陽光燦爛的日子》
9、《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10、《留級之王1》、《留級之王2》、《留級之王3》
【14部感人電影】
1、《辛德勒的名單》
2、《戀空》
3、《假如愛有天意》
4、《情書》
5、《媽媽再愛我一次》
6、《我的兄弟姐妹》
7、《泰坦尼克號》
8、《忠犬八公》
9、《我是山姆》
10、《再見螢火蟲》
11、《大魚》
12、《這個殺手不太冷》
1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14、《人鬼情未了》
【學生電影推薦榜】
1、《阿甘正傳》
2、《天堂的顏色》
3、《死亡詩社》
4、《美國派》
5、《英雄本色1》、《英雄本色2》、《英雄本色3》
6、《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仙履奇緣》
7、《陽光燦爛的日子》
8、《壞孩子的天空》
9、《畢業生》
10、《肖申克的救贖》
11、《燃情歲月》
【十大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
1、《鋼琴教師》;
2、《美麗心靈》;
3、《死亡實驗》;
4、《海灘》;
5、《記憶碎片》;
6、《搏擊俱樂部》;
7、《靈異第六感》;
8、《聖女貞德》;
9、《洛麗塔》;
10、《心靈捕手》
【10大爭議電影】
1、《索多瑪120天》(1975)
2、《基督最後的誘惑》(1988)
3、《發條橙》(1971)
4、《畸型人》(1932)
5、《雌雄大盜》(1967)
6、《巴黎最後的探戈》(1972)
7、《虎口巡航》(1980)
8、《耶穌受難記》(2004)
9、《沉默的羔羊》(1991)
10、《本能》(1992)
【10大經典兒童電影】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2、《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
3、《怪物史瑞克》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5、《外星人E.T.》
6、《海底總動員》
7、《小鬼當家1》、《小鬼當家2》、《小鬼當家3》、《小鬼當家4》
8、《獅子王》
9、《綠野仙蹤》
10、《小鬼當街/超能塞豆隆》
【提高聽力口語能力,最值得欣賞的英式發音電影】
1、《如果能再愛一次》
2、《成長教育》
3、《穿越時空愛上你》
4、《生死朗讀》
5、《猜火車》
6、《哈利波特》
7、《女王》
8、《真愛至上》
9、《戀愛假期》
10、《諾丁山》
11、《真愛之吻》
12、《傲慢與偏見》
13、《莎翁情史》
14、《成為簡.奧斯汀》
15、《福爾摩斯》
16、《霧都孤兒》
17、《兵臨城下》
18、《英國病人》
【盤點6大青春電影——永遠漂泊在路上】
1、《艋舺》——青春殘酷往事。
2、《朋友》——回首時物是人非。
3、《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青春的愛與死。
4、《猜火車》——無處安放的青春。
5、《朱爾與吉姆》——三人行的青春。
6、《觀音山》——在路上的青春。
Ⅱ 阿黛爾·雨果的改編電影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L'histoire d'Adèle H.
導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
主演: 伊莎貝爾·阿佳妮 布魯斯·羅賓遜 西爾維·瑪麗奧特
類型: 劇情 / 傳記
上映日期: 1975年10月8日 法國
更多中文名:
情淚種情花
巫山雲 這部1975年的影片根據法國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之女阿黛爾·雨果的經歷改編。為追求年輕的英國軍官皮尚,阿黛爾從法國跑到美洲,然而皮尚卻表現得十分冷漠。阿黛爾卻近乎「喪心病狂」地繼續愛著這個不再愛她的男人,最終在法國孤獨終老。
阿佳妮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飾演的阿黛爾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女兒,為了一心一意追求浪漫和不妥協的愛情而極力逃避家族姓氏帶來的巨大壓力,獨自遠渡重洋到英國去尋找她迷戀的英國軍人。但對方並沒有重視她的痴情,她在接連的沉重打擊下神經錯亂,最後只落得在收容院里度過餘生,下場令人唏噓。
Ⅲ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的影片評價
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
雖同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火槍手」,但弗朗索瓦·特呂弗不同於讓·呂克·戈達爾。他影片序列所呈現的主題不是對現代西方社會反扳的主題;他的主題也是關乎於「存在」的,但他的主人公卻不是薩特式的存在主義的英雄。特呂弗的人物是那些在荒誕的生存境遇中嫌轉、掙扎,但終於在一種不自甘的隨波逐流中緩緩地毀滅的「小人物」。作為「作者電影」的始作俑者與實踐者,特呂弗所偏愛的情節樣式是三角式「愛情」。不同於通俗情節劇中三角戀愛的濫套,更不是美國歌舞片中兩男一女、翩翩起舞的翻版;在特呂弗那裡,三角戀愛成為呈現生存荒誕的模式之一,成為困窘、無奈的黑色幽致的噱頭;那與其說這是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對經典的關於愛情的話語的顛覆、褻瀆與解構。特呂弗的愛情故事是一種「破壞性重述」,是他作為一個現代主義者特有的消解神聖的方式。如果說作者電影的主旨除了要確立電影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中心地位、倡導編導合一論外,其更重要的在於使電影藝術掙脫好萊塢的流水線,成為一種個人的藝術,確立一種導演的個人風格;那麼,特呂弗的風格標志便是一種荒誕、近於殘忍的喜劇感。那是《朱爾和吉姆》中機械地搗碎化屍爐里尚未化盡的遺骨的時刻,也是《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阿黛爾視點鏡頭中於她十分殘忍的一幕,是在歌劇音樂聲中,平松擁著另一個女人走上樓上卧室,兩只可愛的小叭狗尾隨而上,旋即被一隻殘忍的腳踢滾下樓梯的時刻。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是一個愛情故事,但這不是一次愛情的證明,而是一次對愛情話語的裂解與反證,「她的故事是人物內心激情的剖析」;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一個三角式的故事,因為阿黛爾始終在從「另一個女人」處奪回平松。但一如影片所表現的是一個虛假的愛情,它所呈現的也是一個虛假的「三角」:除卻在阿黛爾心中,她與平松從不曾在任何意義上締結一對一的愛情關系,她在平松與許多「另一個女人」的關系中也從未構成擁有任何情感「資本」的競爭者或另一角。甚至在阿黛爾那裡,她的「平松之戀」也是虛假的:這不是另一曲《傷心咖啡館之歌》,不是愛者與被愛者之問橫亘著的心中的天河。與其說她是瘋狂絕望地愛著平松本人,不如說她瘋狂絕望地愛上了自己對平松的愛;與其說她勇敢地超越了她的時代(「一個年輕的姑娘,獨自漂洋過海,從舊世界到新大陸,去和她的愛人結合——這件難以做到的事我將要完成了」),超越了階級、禮俗、性別規定去愛,不如說她所愛的正是她自己的這番超越的壯舉。平松只是為她實現這番壯舉提供了一個恰如其份的對象、甚或是一個借口。於是,特呂弗明確地界定說:「阿黛爾是一個假定有虛假性格的人。」同時,正是阿黛爾的故事為特呂弗提供了一個同樣恰當的對象與借口,使他得以再次重述「特呂弗的故事」:人類心靈的「黑洞」,生存的荒誕,殘忍的喜劇。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阿黛爾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是一代文學宗師維克多·雨果的女兒,她為自己創造了一段異常悲慘而異乎尋常的經歷,她孤獨地以雨果小姐的名字獨自活到八十五歲高齡,她留下了數冊用密碼寫成的日記。然而,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並不是一部俠義的「傳記片」,它也不是對阿黛爾日記的「改編」(盡管毫無疑問,阿黛爾日記是影片重要素材之一),特呂弗藉助這個真實的故事來呈現一個「虛假的性格」,使之成為一份心靈之謎的個例病案。
在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特呂弗將阿黛爾塑造成為一個有著安提戈涅(安提戈涅,又譯為安蒂崗,古希臘傳說中的人物,為俄狄普斯長女,索福克勒斯同名悲劇中的女主人公。悲劇譯本見羅念生編《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選》,北京出版社)式性格的女人。一如美國當代女作家喬伊斯·卡羅爾·奧茨所說:「《安提戈涅》使人想到,悲劇是由執著於一種特珠的生活方式或者一種本質造成的,安提戈涅的悲劇是,她是她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受到啟發:這也許是悲劇的本質——盡管很簡單。感情用事的人相信事在人為,或者至少應該力爭做到,這種人是不可能理解這一點的。這正是存在的悲劇—普遮性的為難。」這是她為自己的小說《在冰山裡》所作的贅言,但它同樣可以成為對阿黛爾的闡釋。從某種意義上說,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並沒有提供什麼新鮮的主題,這個安提戈涅式的故事無非是托馬斯·哈代的名言:「性格就是命運」的重述。然而,特呂弗的阿黛爾的獨特之處在於,她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她的性格卻是「虛假」的性格。和現實主義者哈代不同,作為一個現代主義的藝術家,在特呂弗那裡,性格並不是天性與教養、遺傳與環境所共同形成的一個難於更動的「定數」,而完全可能是一種虛構。與其說是阿黛爾的性格造成了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說她為自己製造了一出悲劇以印證並塑造了一種性格;阿黛爾悲劇不在於「她是她自己,而不是別人」,而在於她認定只有由她自己成就一出悲劇,她才能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不是由他人的名字所給定意義的「別人」。而後者正是阿黛爾的時代女人普遍的、幾乎不可逃脫的命運:她們只能是父親的女兒(尤其是當她有著一著名的父親的時候),丈夫的妻子;其中最幸運的佼佼者,也是那些頂著男人的名性創作的女人:諸知喬治·桑,或喬治·愛略特。阿黛爾的悲劇在於對悲劇命運的執著。這不是宿命或定數,而是阿黛爾自覺的願望:她要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來成就一個偉大的、不朽的、只屬於她自己的故事;而在她看來,只在一出悲劇才能滿足一個偉大的敘事。於是,不是悲劇命運的不可逃離,而是阿黛爾對悲劇契機的刻意營造與捕捉。她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為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她不是由於無法適應社會與現實而罹難,而是由於她拒絕妥協與順應;她不是由於無法分辮真實與想像而瀕於瘋狂,而在於她頑強、固執地生活在她心造的世界之中。因此,「她搏鬥在一個註定要輸掉的戰場上。」這將筆直地將她帶往她所渴念的悲劇之中,而這悲劇將為她命名——使她作為自己而不朽。
逃脫與落網
作為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特呂弗將這個阿黛爾·雨果的故事營造為一個多重逃脫中的落網所構成的怪圈。
阿黛爾的悲劇緣於她有幸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生而為一個偉人的女兒。於是,她的一生註定要隱沒在父親——維克多·雨果的萬丈光焰所投下的陰影里。她將作為雨果小姐而聞名,以雨果小姐的身份締結一個體面的、也許是幸福的婚姻,她的丈夫將在家世與才華上堪為雨果家的東床。當阿黛爾不再是雨果小姐的時候,她仍將有名:她將是XX夫人。阿黛爾沒有、也不大可能會有機會因為她自己而為世界所關注,她的名字將永遠為他人的名字所遮蔽並賦予意義。但阿黛爾不甘於這在她出生時便已然註定的命運,她在尋找機會逃離她的命運,逃離父親近乎無所不在的光芒。只有這樣她才有機會成為她自己,使她自己的名字有意義。阿黛爾必須逃離的還不只於此:她除了有位偉大的父親,她還有一個著名的姐姐:萊波爾黛,她因成就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悲劇而使她的名字為世界所知曉:她以十九歲的韶華之年,在新婚之旅的路上溺水而亡,當她的丈夫確知她已不能復生之時,便投水與她同去。於是,全世界為這段悲劇而唏噓、而贊嘆,她的故事成了雨果所開創的浪漫主義時代的一個至為美麗而凄婉的故事,成了雨果的藝米世界之外的一次活的愛情證明。她的婚紗端掛在雨果的家中,成了一件愛情與悲劇的聖物。她的故事成為對浪漫主義信念和關於愛情話語的印證:「不朽的愛情戰勝死亡」,「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不求同室,但求同穴」。而愛情、痛苦、死亡是一切永恆的悲劇和永恆的愛情故事所必需的三元素。所謂「誰不曾痛苦而無望地愛過,誰就不懂得愛情」。在萊波爾黛的身旁,所有正常的婚姻、哪怕是幸福的婚姻都會顯得平庸而乏味,令人不屑。萊波爾黛頭上的聖潔而浪漫的光環加重了遮沒阿黛爾的陰影。所有一切作為影片的背景並未在影片中顯影,但它卻是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不斷地被轉述,不斷地被印證;事實上,維克多·雨果和萊波爾黛是本片中最為重要的「缺席的在場者」。
當影片開始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阿黛爾已開始了她的逃離之派,她完成了由古老的歐洲到新大陸的危險而艱辛的旅行,一隻小船正將她載往新大陸的登陸點。這是她在這幕悲劇的重要場景中登場的時刻。而在此之前,這幕悲劇已經開始:作為阿黛爾逃離之行中的一程,她拒絕了與她「般配」的追求者,而選擇了平松。正如在影片的展開部分所揭示的,阿黛爾之所以選擇了平松,不僅在於他的優勢: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而且他作為一個情場老手,顯然是少女心中理想的白馬王子;他在阿黛爾處的「入選」,更在於那些顯然為阿黛爾所知的劣勢:家世可疑、嗜賭成性且身無分文;這是一個典型的冒險家,投身軍界,以圖靠他的相貌、靠他在情場輝煌的戰績締結一門「理想」的婚事,以洗盡他身世的可疑;更重要的是,物底解脫他經濟上無可解脫的困境。這樣的一位「騎士」無疑是為維克多·雨果及其階級所不恥的。而這「不恥」卻是阿袋爾的期冀,全力去贏得他,意味著對父親及其階級為她註定的模式的反叛;意味著真正的、不被附加條件所站污的愛情,而且意味著痛苦:她可能為家庭和她的階層所阻繞、乃至放逐。而那將為阿黛爾提供一個她所渴求的舞台,讓她出演一次偉大的、自我犧牲的愛情。她將因此而使自己的名字別具意味。然而,阿黛爾在她逃脫之旅的起點已然落網:此後所呈現的一切將表明,平松之於阿黛爾的全部興趣甚或不在於一個好色之徒對一個少女的覬覦,而在於她是雨果小姐——著名的維克多·雨果的女兒。她並不是他所需要的女人:她不夠風騷,她的家世(尤其是在流亡中的雨果)遠不具平松所需的殷實。但征服雨果小姐仍是一件饒有興味的事,而且佔有她將構成對傲慢的雨果先生的報復。他所不曾料想的是,對於他,阿黛爾全然是一座不設防的城。他更不曾設想的是,阿黛爾已把它作為一次偉大愛情或不朽悲劇的起點,不論他是否願意,他將成為阿黛爾劇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影片開始處,阿黛爾正穿越大洋、穿越夜色、踏上危機四伏的美洲大陸,來追隨他;並藉此登上她悲劇的舞台。她將用全部身心來擁抱這一悲劇。
然而,阿黛爾的逃脫之旅同時也是落網之旅。在她抵達新大陸之後,除委託一位公證人為她尋找平松之外,她所做的第二件奪便是買「一整令紙」……作傳記用」。此後,不論是飢寒交迫、還是絕望心碎,阿黛爾唯一不可或缺的是紙,唯一不能中斷的是記錄、寫作。與其說,她所關注的是「從舊世界到新大陸,去與她的愛人結合」,不如說是去經歷這一經歷,並且記錄它。此時,阿黛爾已在雙重意義上落網:其一是當她渴望並行動逃離父親的光芒與陰影時,她所能想到的和可能尊崇的是父親的方式——寫作。同時,作為一個她生活時代的離軌者,她卻成為某種時代觀念的俘虜:女人之寫作只能是一種記錄,為她自己生活與經歷所作的傳記。於是,除了絕望地、屈辱地、費盡心機地去追逐平松外,我們看到的阿黛爾所作的另外一件事便是瀕於瘋狂的寫作。淪落到貧民收容所中時,一個女人窺視阿黛爾的衣箱,阿黛爾幾乎瘋狂了,她從床上滾落下去,又從床下的另一端爬過來,伏在箱子上入睡。因為「別碰它!那是我的書!」
而阿黛爾正是以同樣的方式逃離萊波爾黛——她要以一段令萊波爾黛的愛情故事黯然失色的愛來逃脫萊波爾黛傳奇的光環。不過那是更為復雜的心態中的落網。那是嫉妒、認同、恐懼與仿效間的排徊。在阿黛爾不多的行裝中有一隻「聖箱」,其中始終未出現在影片中的兩件最為重要的道具。一件是平松曾寫給她的情書,另一件則是萊波爾袋的婚紗。顯然,這是一種嫉妒驅使下的褻瀆:萊波爾黛是一個聖潔的、不朽的新娘,而阿黛爾則是一個失身的、甚至未得男人的承諾便私奔的女人;但這同時是一種認同:如果她在自己與平松的婚禮土穿上這套婚紗,她便在某種意義上化身為萊波爾黛,不再是她光環之陰影下的無名的妹妹,而是一個同樣著名的新娘。於是,貫穿在整部影片中,阿黛爾不斷地陷入了一個可怖的惡夢:溺水、窒息、絕望地掙扎。最初,畫面中所呈現的只是阿黛爾自己的手扼住了自己的喉嚨,她在沉睡的床上輾轉、掙扎。當影片第二、第三次呈現這一夢魘時,銀幕上出現了阿黛爾的夢境:那是一張泛黃的照片般的溺水的女人,一幅褪色而猙獰的影像。對阿黛爾說來,這是萊波爾黛不散的陰魂;也是阿黛爾一種自居與認同的願望;它同時是一種恐懼,如果她會像萊波爾黛那樣死去,那將是一次孤獨的死。沒有人會去救她,更不會有人為她而去赴死。當她第一次在新大陸上與平松「重逢」,得到的卻只是無望的告白之後,阿黛爾女巫般地扶乩,呼喚萊波爾黛。正面中景鏡頭中,阿黛爾一襲白衣,披著長長的黑發,她的大眼睛空洞而迷亂,平舉的雙手伸在一張小圓桌上,她伴著半懸空的桌腿的碰擊聲低喚著:「你在那裡嗎,萊波爾黛?萊波爾黛,我知道你在這兒。請你幫幫我。」萊波爾黛是阿黛爾的幽靈、魔影,也是阿黛爾的偶象和神靈。當阿黛爾充滿希望地與現實中的絕望掙扎時,她在不列顛銀行對一個小男孩詭密地聲稱自己叫萊波爾黛,一旦她發現她接到的竟是父親為她所脅迫來做出的對她和平松結婚的書面認可時,她轉身快樂而親切地對孩子說:「我編了你。我叫阿黛爾。」這一名字的游戲事實上是阿黛爾的一段獨白:成就她與平松的這段離軌之愛意味著阿黛爾的名字具有意義,意味著對萊波爾黛之名的成功逃離。直到徹底的無望與絕望降臨,她才狂亂地塗下下列句子,這是一次心靈真實的告白:「兩個新婚的人理葬在一起,甚至死亡也不能把他們分開……那死去的年輕新娘的禮服陳列在她父母的家裡……可那也是我的家呀!新娘的長袍對於一切訪問者好象是一件紀念品。可是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
阿黛爾的悲劇正在於這一逃脫中的落網。她試圖以父親的方式(寫作)去戰勝父親,以萊波爾黛的方式(不尋常的愛情)去戰勝萊波爾黛,這意味著她將自己置於一個離軌者的位置上,意味著她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一場註定輸掉的戰斗。從充滿自信的逃脫,到以一種落網的方式試圖完成這次逃脫,阿黛爾從隱藏起自己雨果小姐的身份,到不擇手段地利用這個身份。她迫使父親出具同意她自行結婚的文件,到借住她的名字換取江湖騙子的「幫助」——那是一個有趣的場景:阿黛爾在雜耍場的後台,用她那戴著手套的纖細手指在一面骯臟的、蒙滿灰塵的鏡子上寫出了維克多·雨果的名字,旋即把它擦掉了。直到她意識到雨果小姐—維克多·雨果的女兒的身份,是她全部的、也是唯一的一點尊嚴與價值。她對善良的桑德爾士太太最後的話是:「你錯了,桑德爾太太。我才是拒絕結婚的人。我認為結婚對女人是一種墮落,特別是像我這樣的女人。我的工作需要獨身,這是我父親的思想。我永遠不會放棄雨果小姐這個稱呼。」在影片中,她僅有的得到人們承認的時刻是當人們認出她的身份的時刻。無論是書店的惠斯勒先生、她的醫生,還是最後救了她的善良的黑人婦女。
阿黛爾終於落網了。她以雨果小姐的身份無名地跨越了一個世紀,默默無聞地死去。她始終未能逃脫——未能給自己的名字以自己獨特的意義。但阿黛爾又終於逃脫了。那便是由於她自己所「成就」的悲劇,由於她留下的書信和用密碼寫就的日記。
在她出演了自己的悲劇一百年之後,1968年,美國作家弗蘭西斯·維諾·蓋爾出版了她的傳記。1975年,我們所談論的特呂弗的這部著名影片問世。阿黛爾·雨果不僅是一個別具意味的名字,而且是一個時代,一種性格,一種命運的代名詞。因此特呂弗宣稱:「當代,象阿黛爾式的人物還存在、活動,甚至創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