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大全電影免費
『壹』 找河南地方戲劇電影
越劇、京劇、評劇、豫劇等
戲劇藝術的種類,如話劇、戲曲、歌劇、舞劇等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太原蓮花落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貳』 著名的戲曲有哪些(名字)
中國著名戲曲有:
《貴妃醉酒》《狀元媒》《三打祝家莊》《紅鬃烈馬》《是老安劉》《宇宙鋒》《西廂記》《紅娘》《謝瑤環》《白蛇傳》《四郎探母》《清官冊》《霸王別姬》《群英會》《羅成叫關》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鎖麟囊》、《大保國》、《貴妃醉酒》、《捉放曹》、《武家坡》、《四郎探母》、《鍘美案》等等等
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
一、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1、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一般均表述依次為:京劇(有「國劇」之稱 )、越劇(有「中國第二大劇種」、「第二國劇」之稱[22])、黃梅戲、評劇、豫劇。 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十種,覆蓋教育、旅遊、戲曲、電影、網路、民俗、文化、電視、國學、藝術、漫畫等各領域。
2、亦有表述為「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者,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種,即:1997年出版的《文化娛樂通》(郭沫勤主編)、2003年出版的 《戲劇影視文藝學》(劉曄原著)等。
3、而2008年在北京市出版的《黃梅戲》(中國文聯出版社)(金芝,楊慶生著)則特意用了「並稱」一詞。
二、全國聲腔劇種
二黃、二人台、上黨二黃、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川劇、三角戲、義烏腔、弋陽腔、廣東漢劇、雲南壯劇、雲南花燈戲、丹劇、木偶劇、巴陵戲、五音戲、文南詞、中路梆子、內蒙大秧歌、鳳台小戲、永濟道情戲、白劇、白字戲、南京白局、高淳陽腔目連戲、北昆、北京曲劇、北路梆子、皮黃、皮影戲、龍江劇、龍岩雜戲、東北地方戲、東河戲、東路梆子、漢劇、寧河戲、樂平腔、正字戲、四平腔、四股弦、右詞南劍調、
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調、西路評劇、壯劇、壯族沙劇、薌劇、吉劇、呂劇、竹馬戲、老調梆子、廬劇、吹腔、亂彈、滬劇、評劇、蘇劇、甬劇、祁劇、辰河戲、餘姚腔、詞明戲、含弓戲、阿官腔、靈邱羅羅腔、河南越調、河南道情、河南曲劇、河北梆子、河北亂彈、京腔、京劇、青陽腔、青海平弦戲、武安落子、杭劇、揚劇、崑腔、隴劇、
茂腔、紹劇、甌劇、侗戲、宜黃戲、採茶戲、泗州戲、弦索腔、耍孩兒戲、陝西老腔、柳腔、柳琴戲、閩劇、閩西漢劇、南劇、姚劇、臨劇、哈哈腔、胡琴腔、荊河戲、渾源羅羅、貴州花燈劇、高腔、高山劇、高拔子、高甲戲、高調梆子、唐劇、桂劇、秦腔、晉劇、邕劇、莆仙戲、海鹽腔、海門山歌劇、海城喇叭戲、萊蕪梆子、壺關秧歌、淮劇、淮紅劇、
黃梅戲、黃龍戲、黃孝花鼓、清戲、清音戲、粵劇、婺劇、楚劇、推劇、梨園戲、梆子腔、章丘梆子、鐃鼓雜戲、湘劇、湘西苗劇、越劇、傣劇、瓊劇、絲弦戲、滑稽戲、皖南花鼓戲、湖南花鼓戲、崇陽提琴戲、通城花鼓戲、蒲劇、蒲州梆子、雷劇、錫劇、滇劇、蒙古劇、碗碗腔、瑞河戲、新疆曲子戲、賽戲、歌仔戲、僮子戲、蔚縣秧歌、漫瀚劇、潮劇、徽劇、影子腔、黔劇、豫劇、襄陽劇、襄武秧歌、藏劇、贛劇、彝劇。
(2)瓊劇大全電影免費擴展閱讀
譜色分類:
一般情況下,臉譜的腦門和兩頰部位的顏色構成臉譜的主色,譜色分類就是按照臉譜的主色來分類。
1、譜色有相對固定的象徵意義和特殊寓意,表現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這是在長期的戲曲演出中,觀演之間互動對話、約定俗成的結果。
2、紅臉: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關羽、趙匡胤、姜維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門寺》中反面人物劉瑾就勾紅臉,這里有諷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個擅權的太監。
3、粉紅臉:表示年邁氣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如廉頗、袁紹等。
4、紫臉:表示剛毅威武、穩重沉著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噲等。
5、黃臉:表示武將驍勇善戰、殘暴,如典韋、宇文成都等。表示文士內有心計,如姬僚等。
6、藍臉:表示剛直勇猛、桀驁不馴的人物。如竇爾墩、夏侯惇等。
7、綠臉: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8、黑臉:表示忠耿正直、鐵面無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張飛、夏侯淵等。
9、白臉:又分水白臉和油白臉。水白臉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如曹操、趙高、嚴嵩等。白臉多用於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魯智深、楊延德(楊五郎)等。
10、瓦灰色臉:表示老年梟雄。
11、金銀臉:一般用於神、佛、鬼怪,象徵虛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鳥等。也用於一些英勇無敵的將帥或番邦將帥。如李元霸、金兀術等。
『叄』 瓊劇一藝術家王英蓉的愛人足誰
本報訊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著名瓊劇表演藝術家、海南省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英蓉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7月3日17時35分在海口逝世,享年72歲。
王英蓉1939年生於海南瓊海市,16歲開始從事瓊劇表演藝術,先後師從譚歧彩等著名瓊劇藝人及崑曲表演藝術家李倩影。1956年,因在傳統瓊劇《張文秀》中成功飾演王三姐而一舉成名,1957年隨廣東瓊劇團晉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拜謁了田漢、梅蘭芳等戲劇界名人。1962年,她在瓊劇唯一的一部電影藝術片《紅葉題詩》中飾演女主角姜玉蕊,獲得海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被瓊僑譽為海南的電影明星。她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瓊劇事業,演過數十個大小不一的角色,從不因為自己是名家就不演小角色,表現出一個藝術家優秀的職業道德。
王英蓉退休後,人退身不退,繼續收徒傳藝,一生為瓊劇的傳承發展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肆』 怎麼樣讓90後了解瓊劇
想要讓90後了解瓊劇。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介紹幾部代表的瓊劇。說出這些情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講完之後再和他一起看一看這幾部代表的經典瓊劇,加深印象。
『伍』 在哪下載瓊劇mp3個事
市團)狀元橋1.mp3 (市團)狀元橋2.mp3 (市團)狀元橋3.mp3 愛的奉獻1.mp3 愛的奉獻2.mp3 愛的奉獻3.mp3 愛的奉獻4.mp3 愛河潮1.mp3 愛河潮2.mp3 愛河潮3.mp3 愛河醋海1.mp3 愛河醋海2.mp3 愛河醋海3.mp3 愛情與黃金1.mp3 愛情與黃金2.mp3 愛情與黃金3_.mp3 愛情與黃金4.mp3 百年蒼翠1.mp3 百年蒼翠2.mp3 播放豆單.mp3 步青雲(上)1.mp3 步青雲(上)2.mp3 步青雲(上)3.mp3 才子周文賓1.mp3 才子周文賓2.mp3 才子周文賓3.mp3 才子周文賓4.mp3 長樂宮1.mp3 長樂宮2.mp3 長樂宮3.mp3 仇侶鴛鴦1.mp3 仇侶鴛鴦2.mp3 春草闖堂1.mp3 春草闖堂2.mp3 春草闖堂3.mp3 春草闖堂4.mp3 打金枝1_.mp3 打金枝2.mp3 打金枝3_.mp3 刁蠻公主1.mp3 刁蠻公主2.mp3 刁蠻公主3.mp3 恩愛夫妻情1.mp3 恩愛夫妻情2.mp3 恩愛夫妻情3.mp3 風流狀元1.mp3 風流狀元2.mp3 風流狀元3.mp3 風流狀元4.mp3 富貴花開1.mp3 富貴花開2.mp3 富貴花開3.mp3 跟我學.mp3 公主換太子1.mp3 公主換太子2.mp3 公主換太子3_3.mp3 公主換太子4_.mp3 宮廷驚夢1.mp3 宮廷驚夢2_.mp3 宮廷驚夢3_.mp3 狗街金釵 1_.mp3 狗街金釵1(振安版).mp3 狗街金釵2(振安版).mp3 狗街金釵2_.mp3 海角驚濤1.mp3 海角驚濤2.mp3 海角驚濤3.mp3 海角驚濤4.mp3 海角驚濤5.mp3 海角驚濤6.mp3 海角驚濤7.mp3 海青天1.mp3 海青天2.mp3 海青天3.mp3 寒梅芳心1.mp3 寒梅芳心2.mp3 寒梅芳心3.mp3 寒梅芳心4.mp3 寒梅芳心5.mp3 漢文皇後1.mp3 漢文皇後2.mp3 漢文皇後3.mp3 漢武之戀1.mp3 漢武之戀2_.mp3 漢武之戀3.mp3 漢武之戀4_.mp3 漢武之戀5_.mp3 漢武之戀6_.mp3 漢武之戀7_.mp3 和親風雲1_.mp3 和親風雲2_.mp3 和親風雲3.mp3 恨深情長1.mp3 恨深情長2.mp3 恨深情長3.mp3 紅書寶劍1.mp3 紅書寶劍2.mp3 紅書寶劍3.mp3 紅絲錯1.mp3 紅絲錯2.mp3 紅絲錯3.mp3 紅絲錯4.mp3 洪金保個人電影專集.mp3 還陽公主1.mp3 還陽公主2.mp3 還陽公主3.mp3 嵇文龍1.mp3 嵇文龍2_.mp3 嵇文龍3_.mp3 嵇文龍4_.mp3 嵇文龍5_.mp3 嵇文龍6_.mp3 劍筆情1.mp3 劍筆情2_.mp3 劍筆情3_.mp3 劍筆情4_.mp3 荊釵記1_.mp3 荊釵記2_.mp3 荊釵記3_.mp3 荊釵記4_.mp3 荊釵記5_.mp3 荊釵記6.mp3 荊釵記7.mp3 荊釵記8_.mp3 九龍金絲帕1.mp3 九龍金絲帕2.mp3 九龍金絲帕3.mp3 郎情妹意感狐仙1.mp3 郎情妹意感狐仙2.mp3 狸貓換太子1(下部)_.mp3 狸貓換太子2(上部)_.mp3 狸貓換太子2(下部)_.mp3 狸貓換太子3(上部)_.mp3 狸貓換太子3(下部)_.mp3 狸貓換太子4(上部)_.mp3 梁祝(外景)1_.mp3 梁祝(外景)2_.mp3 梁祝(外景)3_.mp3 林攀桂1.mp3 林攀桂2.mp3 林攀桂3.mp3 林攀桂4.mp3 林攀桂與楊桂英1.mp3 林攀桂與楊桂英2.mp3 龍鳳婚緣7-1.mp3 龍鳳婚緣7-2.mp3 龍鳳婚緣7-3.mp3 龍鳳婚緣7-4.mp3 龍鳳婚緣7-5.mp3 龍鳳婚緣7-6.mp311 龍鳳婚緣7-7.mp3 孿生趣事1.mp3 孿生趣事2.mp3 孿生趣事3.mp3 鸞鳳和鳴1.mp3 鸞鳳和鳴2_.mp3 鸞鳳和鳴3.mp31 鸞鳳和鳴4.mp3 鸞鳳和鳴5_.mp3 鸞鳳和鳴6_.mp3 鸞鳳和鳴7.mp3 鸞鳳和鳴8.mp3 鸞鳳和鳴9.mp3 目錄如下 http://jiuxia.net/html/youxiwaigua/xiqugequ/201311/06-11498.html http://jiuxia.net/html/youxiwaigua/xiqugequ/
『陸』 海南瓊劇完整版大全怎樣下載
在瓊劇視頻下載網下載完整版即可。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海南省海口市、定安縣等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6月,瓊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柒』 海南話的戲歌
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是中國海南省的民間戲曲藝術。瓊劇是南方戲劇的其中一個支系,主要以海南話為戲曲語言,因此流行地域亦僅限於海南島及兩廣之間。瓊劇是當地的本土文化象徵之一,相信已有一段頗長的歷史,但實際起源時期卻難以考知。
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與粵劇、潮劇和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瓊劇歷史悠久,是流行於海南省、廣東雷州、高州和廣西合浦一帶的地方劇種,由潮劇、閩南梨園戲吸收當地人民的歌謠曲調發展而來。
瓊劇是在海南流行的雜劇(源於弋陽腔)的基礎上,吸收閩南戲、徽調、崑腔、潮州正音戲、白字戲(潮劇)、廣東梆黃、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戲、道壇樂曲等逐漸形成的一個弋陽腔支系的地方劇種。瓊劇曾經流行於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還被稱作「南海的紅珊瑚」。 近年來,海南話派系原創翻唱流行歌曲在海南本土流行的熱潮。海南本土音樂開始在本島大行其道、大放異彩。這本土風的興起,是海南年輕人音樂夢想的起點。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時代,梁丹青、馮磊演唱的海南話歌曲已被不少海南人所熟知,並在街頭巷尾傳唱。梁丹青的《父母的叮囑》、《海南,我可愛的家鄉》,馮磊的《三姐》、《老家海南》等,都是那時海南話歌曲的經典。海南新聞網都市情感頻道特地推出了「海南話原創翻唱金曲大全」特別專輯。從網路上、在大街小巷中,人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翻唱或原創的海南話歌曲。
『捌』 有誰知道瓊劇呀
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是海南島大眾百姓和海外華僑十分喜愛的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瓊劇歷史悠久,和粵劇、潮劇、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屬南戲一支。
明《正德瓊台志》:"迎春日,衛所扮裝關王會遊街,至十三日畢。集廟中演所裝游藝機會之紅。"《瓊州府志》也說明正德以前,有演雜劇酬神賽會。
《猥談》稱:"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1755年續修的《瓊山縣志》稱"正月下浣,鄉民況抬本境之神,聚會飲酒,演唱土戲。"
由此可見,在明未清初,已流行用土語演戲了,這土戲就是瓊劇的前身。於後,它吸收閩南戲,廣東潮州正音戲和海南民歌、道壇樂曲而逐步形成了瓊劇,瓊劇誕生後,主要流行於海南島各縣,清咸豐至光緒年間(1851-1908年),開始向海外和國內一些地區傳播,雷州半島也十分滾行,其後隨華僑出洋流入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地。現在南洋群島還有一些班團在演出瓊劇。
瓊劇的藝術遺產豐富。它的傳統劇目分三部分:一是文戲(以唱功為主)如《槐蔭記》、《琵琶記》等八百多出;二是武戲(以做功、武打為主)如《楊家將》、《封神演義》等歷史、神話小說戲等四百多出;三是文明戲,又稱時裝旗袍戲,如《空谷蘭》、《斷腸草》等一百三十多出。解放後經過整理、改編、創作和移植其他劇種的古裝、現代劇目,總有一千五百多出。還出現了一批久演不衰的優秀劇目,如《紅葉題詩》、《張文秀》、《搜書院》、《狗銜金釵》等。這些劇目,故事動人,唱詞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瓊劇的行當角色起初只有生、旦、凈、丑四個大行當,清同治至光緒年間才發展為生、旦、凈、未、丑、雜六大行當。文戲的小生大都手執白紙小扇,以示文雅、瀟灑。花生鼻樑只塗小塊白粉,扇子往往插於頸間,腳多於前後左右伸縮,以表輕浮放盪。生、未登帳、升堂,往往踢開袍角,疊上碎步。武戲的開功屬南派,使用鐵、銅武器,還滲有雜技、魔術的表演。
瓊劇唱腔板腔分為"程途"、"中板"、"苦嘆板"、"腔類"、"專腔專用類"等五大類。解放後還創造了一些板腔。
——————————————————————————————
對於瓊劇,我實在是個一知半解的外行,卻一直對它有著濃厚的興趣和一種感傷的情愫。
海南的西部,登台票戲的內行人極少,生活中,我是直到高中畢業才第一次看到瓊劇,還是在海口的街頭看的。是一些老人自己搭的台,行頭看起來有些不齊,但唱得好與不好,演員是否穿錯了衣服,是否唱走了腔,我都不懂。我只知道往前擠,這樣能看到演員水袖一甩時的蓬散,我總是訝異於那瞬間的靈動,常常就覺得自己也飛了,再動聽的唱腔,得有那天然的身段與流轉的眉眼,才能讓人有了靠得住的愛。
瓊劇似乎是海南民間的戲劇, 究竟出自何一朝代, 都未曾見有歷史性的文字記載, 不知是不是因為海南話的唱詞較難翻譯整理的緣故。這種理由從腦子里冒出來,都讓我有些臉紅,這等幼稚的想法委實讓人吃驚。
瓊劇其實是南戲的一支,與粵劇、潮劇和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據說它可能出現於明代時期,在海南流行的雜劇(源於弋陽腔)的基礎上,吸收閩南戲、徽調、崑腔、潮州正音戲、白字戲(潮劇)、廣東梆黃、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戲、道壇樂曲等逐漸形成的一個弋陽腔支系的地方劇種。流傳里,瓊劇曾經流行於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還被稱作「南海的紅珊瑚」。
聽內行些的仕女們說過,傳統劇目可分為文戲、武戲和文明戲。文戲以唱功為主,有《槐蔭記》、《琵琶記》等;武戲以武打做功為主,有《楊家將》、《封神演義》等;文明戲劇興起於本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又叫時裝旗袍戲。到底這些戲都有多少出,哪些戲聽來會更吸引人,卻沒人能有確定的說法。興許外行人的意見也是可珍貴的,因為門外漢的議論總歸比較新鮮戇拙,不無可取之點。
據說清末時期, 有位駝背先生作者, 編著西廂記劇本面世, 為當時海南劇的唯一劇本, 他所編寫的劇詞造句相當好, 但是劇情卻有一大缺點, 因為劇中人鶯鶯的生命太過短促, 導致演出時其劇情不能達到高潮。而現今流傳的西廂記劇本, 是後人將駝背先生之西廂記重新改編的。
不知道這樣的傳說可信度有多少,但我總是覺得遺憾,哪怕只是一小段的劇詞,也能讓後人有可捧讀之機。看過一些現在的劇本, 感覺是注重唱詞造句和劇情的發展, 但卻忽略了對白與劇中人的動作, 總是缺憾。
為了避重就輕,說說自己看過的瓊劇罷。
那已經是前幾年的事了。那晚是元宵,湊著熱鬧去看府城傳統的換花盛況,花沒換到,卻在街頭駐足看了一個多小時的瓊劇。
演員是一些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嬸,檯子純然自搭,行頭也是自帶的,妝估計也是自畫,看起來有些濃重的胭粉,在老人臉上皺紋縱橫的地方堆積了起來,看著讓人忍俊不禁卻又倍覺蒼涼。
台上演的是《狗銜金釵》。台前站了許多人,年老的,年少的,聽得都津津有味,笑聲不斷。秦香蓮賺盡了觀眾的眼淚,她帶著兒子在台上乞討,台下的阿公阿婆一邊哭一邊往戲台上招手,年少的人們卻只顧哈哈大笑,倒也弄得台上台下都熱鬧了一起。
瓊劇的劇情, 大多數採取歷史和民間的故事為題材, 以臉譜唱腔及動作來表達劇中人之身份和故事的內容, 但它和別的戲種又有著許多的不同,注重生、旦的劇情與劇路, 一般程序為先苦後甘, 惡有惡報, 善有善果, 然後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最後再來個團圓大結局。
瓊劇的可愛也許就在於這種渾朴簡單處,但這種固定的感情公式已不適合我們現在實際生活里的復雜情緒,因而我們無法把自己排到戲中的角色里。戲中種種苦難被剔去細節,然後結果總是皆大歡喜。感情簡單化之後,就更為確定和堅強,也比較輕松,在戲中,它更添了千年的經驗的份量。所謂戲如人生,已是大眾的習慣,當所有的戲份都過於完滿,它就將離現實很遠,而我們年輕的眼睛,在它狹小整潔的美麗的圖案中只能逃避。
瓊劇里的人物,不論有什麼心事,總能最終有機會痛痛快快地說出來;即使沒有知友,也能說給觀眾聽;所有遭受的苦難,總能有合適的人遇見相助,最終得到完滿的補償;所有相愛的人,總能在經歷了種種他人製造的磨難之後,相遇於一個特殊的時刻,相擁喜極而泣。場景總是由動作、服裝、臉譜的色彩與圖案以及一串串的聲音銜接而成,化妝和表白是極其誇張的,看慣了瓊劇,就覺著生活中什麼都不夠熱鬧了。
『玖』 老電影《紅色娘子軍》的主演們後來怎樣了
1960年7月1日,一部風靡全國的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上映了,這部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由祝希娟、王心剛等人主演的電影,瞬間就火遍了全國。
直到今天,還有人深情地吟唱這部電影里振奮人心的主題歌《紅色娘子軍連歌》:「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這部獲得了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和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四項大獎的電影,激勵了幾代人,也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呢?
1.吳瓊花的扮演者祝希娟
《紅色娘子軍》在挑選演員時,對於女主角瓊花有一個要求,必須有一雙「火辣辣的大眼睛」,於是有著一雙火辣辣大眼睛的祝希娟就被導演挑中了。拍攝中,當瓊花用槍指著南霸天時,祝希娟的眼神中噴著憤怒的火,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祝希娟因為成功塑造吳瓊花這個角色,獲得了第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這一年祝希娟才24歲,她成為了新中國影壇第一個「百花影後」,同時入選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祝希娟拍攝《燎原》、《啊!搖籃》、《法人代表》、《寇老西兒》、《暗算》等影視劇。
近年來,祝希娟依然活躍在影視圈,拍攝了電視劇《幸福相依》、《大雪冬至》等影視劇。
2.洪常青的扮演者王心剛
王心剛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王心剛塑造了許多經典的藝術形象,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他主演了《海鷹》、《勐壠沙》、《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烈火中永生》、《偵察兵》、《南海長城》、《大河奔流》、《傷逝》等經典電影。
因在電影《知音》中,成功塑造了蔡鍔將軍這一角色,王心剛獲得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如今,86歲高齡的王心剛說:「我願做一個普通老頭兒!」
他和家人一起過著幸福寧靜、朴實溫馨的生活。
3.符紅蓮的扮演者向梅
向梅是一位優秀的演員,主演過電影《長夜行》、《流亡大學》、《新郎之死》、《永不調謝的紅花》、《琴童》等。
向梅在經典諜戰電影《藍色檔案》中飾演的地下工作者沈亞奇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向梅非常完美地演繹出了沈亞奇這個人物端莊賢淑、高雅美麗的特質
向梅在電視劇《西遊記》中飾演的烏雞國王後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80歲的向梅依舊光彩照人,神采奕奕
4.南霸天的扮演者陳強
因為成功飾演南霸天一角,陳強獲得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陳強是電影表演藝術家,以飾演反面角色聞名影壇,他的代表作有:《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魔術師的奇遇》、《瞧這一家子》等。
陳強是著名演員陳佩斯的父親,父子兩人合作了一系列喜劇電影,如《夕照街》、《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等。
陳強已於2012年6月26日去世,享年94歲。
作者:民國史學者、專欄作家王凱
1960年前後,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故事片《紅色娘子軍》,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謝晉,編劇梁信,主要演員有祝希娟、王心剛和陳強等人。
梁信
編劇梁信是廣東作家,代表作是電影《紅色娘子軍》,梁信是著名演員馮遠征的岳父,剛剛去世沒幾年。說起梁信,還要談一談他與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官司,芭蕾舞劇是根據電影改編的,但沒有署原作者的名字,引起了梁信的不滿。其實梁信電影原名叫《瓊島英雄花》,《紅色娘子軍》這個名字出自1957年《解放軍文藝》的一篇報告文學;電影中的其他故事情節也借鑒了瓊劇《紅色娘子軍》一些因素,而梁信也沒有在電影中署上其他人的名字。
謝晉
導演謝晉是改革開放以後馳名世界影壇的大導演,我看過許多謝晉的作品,包括早期的《女籃五號》《舞台姐妹》《啊!搖籃》,還有1980年代後的大批作品如《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清涼寺的鍾聲》。謝晉於2008年去世,他是一位有信仰的藝術家,其思想和藝術高度在中國至今無人逾越。
祝希娟
謝晉挑選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吳瓊花由祝希娟扮演。祝希娟是江西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因《紅色娘子軍》獲得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是新中國第一位影後。祝希娟出演吳瓊花,最出彩的是她的眼睛,劇本中描寫吳瓊花的眼睛是黑亮的、火辣辣的,謝晉到上海戲劇學院選演員,忽然看見一個姑娘走過來,眼神火辣辣的,謝晉說就是她了——此人就是祝希娟。祝希娟後來還拍過許多電影和話劇,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如今已80高齡的她仍然活躍在影壇, 今年還出演了電影《大雪冬至》,不久前還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
扮演黨代表洪常青的王心剛是大連人,是新中國培養的電影演員,也是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偶像,就像1980年前後的高倉健,當年有這樣一句話:「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可見觀眾對他的喜愛之情。王心剛作品很多,我看過的有《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偵察兵》《傷逝》《知音》《永不消逝的電波》《烈火中永生》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王心剛今天已86歲,已息影多年,在家安享晚年。
陳強
飾演南霸天的陳強是一位老藝術家,以表演反面人物和喜劇而聞名影壇,他的兒子陳佩斯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藝術家。陳強老先生曾經說過,他演反面人物是反臉譜化的,陳強非常注意琢磨反面人物的真實面目,這些人並不都是青面獠牙,有的在 社會 上還是所謂的道學家和慈善家,他要演出他們內心的世界。
陳強因出演《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一角而獲得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陳強的作品有《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父與子》《瞧這一家子》《二子開店》《魔術師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2012年6月26日,陳強在京去世,享年94歲。
《紅色娘子軍》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片。榮獲百花獎。電影里的主要演員也獲得了很高的榮譽。
娘子軍連指導員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王心剛飾演,王心剛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人物洪常青而獲得好評;影片一號女主角祝希娟扮演紅軍女戰士瓊花也獲得一致肯定。他兩人一起被評為文革前「中國22大影星」,前幾年又獲得「新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
如今「22大影星」所剩不多,王心剛和祝希娟還健在,經常參加一些與電影有關的活動。
只要是王心剛參演的每一部電影都很火。
祝希娟、王心剛都是應該還在吧!
謝晉在拍攝《紅色娘子軍》時,一直受到夏衍的關懷和指導,而謝晉也是夏衍最得意最力捧的青年導演。洪常青和瓊花的關系,按謝晉的最初構思,是有一條愛情線索的。但以後因審核原故,謝晉最後忍痛割愛。當此影片在全國上演大獲成功,謝晉為此作文總結。他在文章結尾時說「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他仍在為此事遺憾吧。
謝晉眼光犀利,他不拘泥於現有的名演員,他能根據劇本在人群中找到他需要的角色。他挖掘帶攜培養了不少明星,像《女籃5號》的曹其緯,《舞台姐妹》的曹銀娣,《春苗》的李秀明,當然還有祝希娟。都是因謝晉導演的挖掘而首次登上銀幕就一炮而紅。
當謝晉最後找到了《紅色娘子軍》主角祝希娟,演員組也就已齊備。他帶著攝制組去海南島體驗生活時,謝晉帶著一群女演員先去探訪《紅色娘子軍》編劇梁信。謝晉請梁信猜下:在眾多女演員中誰是女主角吳瓊花的扮演者,梁信環視了一下就立即指著祝希娟說:就是她!
《紅色娘子軍》是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紅色經典影片,由老一輩藝術家祝希娟,王心剛,陳強等主演。
影片於1959年12月在上海正式開拍,1961年正式上映。
上映之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首屆百花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等四項大獎。
影片主要講述了海南貧農家女兒吳瓊花被惡霸地主南霸天殘酷欺壓,後來遇到化妝成僑商的紅軍幹部洪常青,在他的幫助下吳瓊花漸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並帶領娘子軍配合主力部隊打下了椰林寨擊斃了南霸天的故事。
《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颳起一陣經久不衰的紅色旋風,成功的塑造了很多紅軍戰土的光輝形象,比如吳瓊花、洪常青等。
吳瓊花的扮演者是祝希娟,謝晉選角的時候,祝希娟還是上海戲劇學院在讀生,可以說是默默無聞,謝晉當時選中祝希娟,是因為覺得她的性格有點像男孩子,而且一雙眼睛很能體現吳瓊花那充滿反抗精神的性格,見過祝希娟的第一面後,謝晉當即拍板由她來擔當主角。
祝希娟1938年出生,江西贛州人,1962年憑借著《紅色娘子軍》的吳瓊花一角獲得了首屆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後來又參演了《燎原》、《啊!搖籃》等影片,80年代在深圳電視台藝術中心任主任,1997年與陳道明、葛優合演古裝喜劇《寇老西兒》,1998年退休後定居美國,2002年創辦了美國瓊花影視藝術公司,致力於中 美文 化交流。
在新世紀,退而不休的祝希娟參演了很多大家比較熟悉的電視劇,比如柳雲龍的《暗算》,在劇中飾演華主任,還有與黃志忠共同主演的經典的《大明王朝1566》,在劇中飾演海母,2018年獲得了第二十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在藝術的道路上,數十年來祝希娟一直孜孜不倦,而開啟她藝術生涯的經典形象吳瓊花更是深深烙在了廣大影迷心中。
《紅色娘子軍》中的洪長青,是幾代影迷心中的英雄形象,而洪長青的扮演者就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的王心剛。
王心剛1932年出生於遼寧大連,後進入沈陽軍區軍工局文工團,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94年退休,現任影協主席團委員、表演協會常務理事,多次被金雞電影節聘為評委。
王心剛是老一輩影迷心中的白馬王子,他不僅有英氣的外表,而且為人低調,數十年來為觀眾塑造出了許許多多的銀幕經典形象,比如《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知音》中蔡鍔等,而最為觀眾熟知的應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洪長青了。
洪長青是娘子軍連的黨代表,在一次阻擊戰中負傷被俘,英勇不屈,最後被南霸天燒死,犧牲在了榕樹下,在《紅色娘子軍》中王心剛把洪長青演繹得既剛毅又平易近人,最後洪長青的犧牲更是感動了許多人的心。
說到《紅色娘子軍》中的主要角色,不得不提到「惡霸」南霸天,而提到南霸天不得不提到其扮演者陳強。
陳強原名陳慶三,1918年出生於河北邢台市寧晉縣,是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也許很多年輕人對他不太熟悉,但提到陳佩斯很多人一定認識,陳佩斯就是陳強的二兒子。
陳強一生飾演過數十部經典電影,特別擅長飾演反派角色和喜劇角色,尤其是反派角色,陳強飾演的特別有味道,他能從多個方面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從不把人物臉譜化,從細節處把反派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比如他飾演的《白毛女》中黃世仁和《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都是讓觀眾恨得牙癢癢的反派角色。
在《紅色娘子軍》中,據說陳強飾演的南霸天太過真實,在片場被控制不住情緒的圍觀群眾打成了重傷,不得不躺在醫院里幾天才能繼續拍攝,不得不說老一輩的藝術家們為了藝術真是太敬業了。
2008年,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授於陳強終身成就獎。2009年,在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心中的經典電影形象」評選活動中,陳強獲得了「經典電影形象」大獎,這些都是對他對中國電影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的肯定。
2012年6月26日,陳強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94歲。
《紅色娘子軍》在當年風靡大江南北,創下了數億人觀看的盛況,而影片中原型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
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紅色娘子軍連於1931年5月1日在樂會縣第四區革命根據地創建,100多位窮苦人家的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勇敢地拿起了槍,她們不怕犧牲,英勇殺敵,配合主力部隊,為海南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
後來由於遭到敵人的重兵「圍剿」,海南的主力部隊受到了重創,娘子軍連也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的戰士們繼續隱蔽斗爭,直至全省解放。
我曾在海南瓊海的娘子軍紀念園工作過一段時間,有幸見過幾位娘子軍老戰士,那時幾位老人家身體都還很好,她們經常在園中走動,有時候也和遊客們互動,雖然老人家們不會說普通話,但在翻譯人員的介紹下,看得出來她們對談論過去的崢嶸歲月的興致還是很高的。
後來我離開了海南,自然也就不知道了娘子軍老戰士的消息了,直到最近才從網上知道了最後一位在世的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於2014年4月19日逝世,享年100歲。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梁信編劇梁信是廣東作家,代表作是電影《紅色娘子軍》,梁信是著名演員馮遠征的岳父,剛剛去世沒幾年。說起梁信,還要談一談他與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官司,芭蕾舞劇是根據電影改編的,但沒有署原作者的名字,引起了梁信的不滿。
其實梁信電影原名叫《瓊島英雄花》,《紅色娘子軍》這個名字出自1957年《解放軍文藝》的一篇報告文學;電影中的其他故事情節也借鑒了瓊劇《紅色娘子軍》一些因素,而梁信也沒有在電影中署上其他人的名字。
謝晉導演謝晉是改革開放以後馳名世界影壇的大導演,我看過許多謝晉的作品,包括早期的《女籃五號》《舞台姐妹》《啊!搖籃》。
還有1980年代後的大批作品如《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清涼寺的鍾聲》。謝晉於2008年去世,他是一位有信仰的藝術家,其思想和藝術高度在中國至今無人逾越。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里,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拾』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通用5篇)
經歷了有意義的活動後,我們的個人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這時候,最關鍵的活動總結怎麼能落下。但是活動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1
增城中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是以倡導和推動愛心助人、奉獻社會為宗旨,是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是新時期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舉措,更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並成為我校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機載體。在廣大青年學生中間樹立「成才在校園,奉獻在社會」的思想作風,在全面參與實踐志願者精神的基礎上,體現了友愛、奉獻、互助、進步的行為准則,廣大青年學生不僅在物質層面給予受助對象直接服務,更在精神層面給予他們服務。現在,增城中學共有近千名志願者,涉及不同層面和內容的志願服務。
自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志願服務月」主題實踐活動以來,我校團委積極響應市創文辦和市教育局的號召,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志願者服務活動,現將開展的主要活動總結如下:
一、廣泛開展「大拇指」志願服務行動。
我校團委在團市委的統一組織下,圍繞倡導文明出行、維護公共秩序等內容,組織了我校教師志願者在教育局崗前路路段廣泛開展「大拇指」志願服務行動。在活動中,志願者們認真負責,文明勸導該路段不文明現象,廣大市民對本次活動的開展也表示大力支持,都能積極配合志願者的工作。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一部分市民的文明意識,這為我市承辦亞運項目,爭創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校教師志願者在文明勸導亂停放現象。我校教師志願者在登記不文明現象情況。
二、開展文明出行月活動
為增強我校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習慣,保障師生的安全,按照增城市教育系統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出行月」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制定了「文明出行月」並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實踐活動。
通過開展此次「文明出行月」活動,我校對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全面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使廣大師生深入學習了交通規則、交通安全常識及其他相關知識,增強了師生交通安全意識,排查了交通安全隱患,為根除不文明的交通陋習、確保師生的交通安全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
學生志願者在學校操場固定的公共汽車停放點維持秩序。學生志願者在荔城大道學校路段維持秩序,共建文明和諧交通秩序。
三、開展「扶老助殘獻愛心」志願服務活動
1、開展尊老敬老活動。我校志願者服務隊與荔城敬老院定點掛鉤,每學期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開展服務活動,同老人們談心、為老人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這為他們增添生活樂趣。
2、關注智障群體,共建愛心陽光家園。10月份,由我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組織了10名志願者前往我市智明學校參加助殘和支教活動。同學們通過巧妙的方法與智障兒童溝通,幫助智障兒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豐富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去更好地了解社會和與外界溝通。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激發了青年們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同時塑造青年志願者高素質,關注弱勢群體,樂於奉獻的高尚形象。到我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前往我市智明學校參加助殘和支教活動
在本次「志願服務月」實踐活動中,我校志願者表現出色,能充分體現志願者的服務精神,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辦好2013年廣州亞運會營造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環境貢獻了力量。同時,我校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會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完善和壯大我校志願者服務隊的隊伍建設,以更加出色的表現服務社會!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2
一、加強領導
制定出台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2015年文體行動綱要》為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工作做出了指導,明確了方向。局領導班子每月召開班子會議,對前個月工作進行總結,並對未落實任務及下一步工作跟蹤部署,促進我局基層文化服務工作任務的完成和落實。
二、注重隊伍建設
(一)命名了60支農民文化示範村文藝隊。為形成全縣文體活動遍地開花的局面,命名了60支農民文化示範村文藝隊,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帶動周邊村積極加入到文藝活動中來,另外,每年舉辦一屆全縣農民文化示範村文藝匯演,每月舉辦一場鄉鎮專場演出,已成為我縣重要的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演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展示了黎苗傳統文化藝術發展成就,也為挖掘黎苗文化提供借鑒。為給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和平台,促進基層文化服務活動的開展,已建和在建的國家基層公共文化示範項目鄉村大舞台共有115座。
(二)加強人才隊伍培訓。確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99人,並命名了10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深入開展民歌民舞民服「三進校園」活動,納入小學、中學教育課程,加大黎苗文化傳承力度。同時每年舉辦織錦、苗綉、編導等形式多樣的培訓班,在什運鄉與省民族技工學校合辦「黎錦技藝培訓班」,在什運鄉、紅毛鎮等鄉鎮積極籌建黎錦、苗綉、器樂等民族技藝傳習所和培訓基地,開展黎族苗族傳唱及舞蹈創作培訓班,鼓勵民間創作和民間傳唱,活躍黎苗文化氛圍,培養黎苗文化傳承人,促進農村就業。全面提高基層文化志願服務人才隊伍素質和水平,推動全縣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三、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
(一)節慶活動。舉辦第六屆文化示範村匯演頒獎暨2015年元旦文藝晚會、營根鎮黎苗文化示範村文藝隊專場演出;春節期間,開展萬人迎春健身長跑、游園、羽毛球比賽、電影放映、傳統節日圖片展、元宵晚會、猜燈謎等系列活動;三月三期間,組織黎族紡織藝術精品——「龍被」展覽、電影放映活動、圖書展演、三月三「黎苗風韻」鄉村文化大舞台、黎苗文化示範村精品節目展演、農民籃球錦標賽等文體活動;開展8.8全民健身日活動。通過歌舞表演、體育競賽等盛大的群眾性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和弘揚黎族苗族優秀傳統文化。
(二)文化惠民活動。為推動民族文化進一步繁榮,每年積極開展文藝下鄉、圖書下鄉、電影下鄉等活動。組織民歌展演團參加紀念海南解放65周年文藝走基層文藝演出;到廣西參加2015年「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廣西邊疆行活動;到各鄉鎮、村(居)委會開展文藝演出活動35場,受益人數達4萬多人次;組織送瓊劇下鄉演出19場,協助省瓊劇團、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分別做好現代瓊劇《王國興》首演活動和大型海南非遺節目《瓊古遺韻》展演活動。縣圖書館積極開展送書下基層活動,先後30多次送書到各鄉鎮、社區、部隊、學校等,文化共享工程下基層20多次,贈送圖書資料8000餘冊;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16次,發放10萬多份「全民閱讀倡議書」,展出專題圖片展覽10次,出版專題圖片宣傳欄60餘期,分批在街道懸掛60多條「全民閱讀」宣傳橫幅;為方便群眾閱讀,將原來每周開放56小時改為每周開放59小時,並且實現每周無閉館日,並增加了晚班開放時間,前三季度全館流通總人次就達8萬餘人次,書刊外借冊數達4萬余冊次;為徵集到廣大讀者閑置的圖書來豐富圖書館藏書量,同時掌握讀者讀書動向,開展「你捐書,我贈卡」活動,共收到單位及個人捐書1萬余冊,免費贈送借閱卡120多張;成功舉辦文化共享工程暨農家書屋培訓班1次。全縣共下鄉放電影1100場次,觀看人數達30多萬人次,電影放映點遍及全縣各鄉鎮、行政村、村小組。各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都堅持免費每周開放40小時以上。
(三)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活動。完成萬眾村、加林村和水上市村三個鄉村博物室布展並免費開放。6月份是我國第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為宣傳我縣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舉辦黎族織錦培訓班、苗族新民歌推廣學習培訓班、黎族優秀民歌培訓班,6月13日開展黎族織錦技藝、苗族刺綉蠟染技藝、黎族苗族傳統民歌演唱、三色飯、黎葯等項目展示和黎族苗族民歌、民間舞展演等活動,讓更多的群眾感受黎苗文化的魅力,自覺加入到保護和搶救文化遺產的行列中。
今後,我局將一如既往做好基層文化志願服務工作,進一步擴大基層文化服務隊伍,增強基層文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者服務技能,實實在在的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文化自願服務。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3
一、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建設志願者隊伍
雙橋子街道高度重視志願者服務工作,辦事處副主任薛勇具體負責,黨政辦具體抓落實。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全面組織開展了志願者服務工作,組織申報成立了雙橋子街道辦事處雙林中橫路社區志願者服務基地。基地現有固定志願者服務隊伍六支,分別是: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幫困助殘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法制宣傳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環境衛生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文化服務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科普志願者服務隊伍、社區治安巡邏志願者服務隊,共有在冊志願者1100餘名。
二、認真組織開展了志願者服務活動
1.充分發揮社區志願者活動精神。社區志願者活動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取得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根據社區實際狀況,合理利用駐區單位資源,吸引他們一同參加到志願者服務中來,並結合社區實際工作,定期共同開展社區志願者工作,在社區各項工作中,都充滿了志願者的身影,使之成為社區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生力軍,也使志願者服務工作在社區工作更加深入,也使志願者服務水平和滿意率有了更大的.提高。
2.認真開展政策法規宣傳活動。志願者經常利用節假日時間,為群眾進行大小文藝表演,不僅僅僅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而且結合當下社區工作,也用心向大家宣傳當前形勢狀況。
而且在他們的帶動下,很多人也參加到這支隊伍中來,根據自身狀況為大家帶給了各種服務。個性在建立禮貌城市的時候,有超多的志願者參與到其中來,為社區不辭辛苦的奔走,向社區居民用心宣傳各種方針政策,清除社區衛生死角,維護院內治安,為社區為最後迎接國家城調隊檢查成功,是密不可分的。
3.靈活多樣開展幫扶活動。針對老人,對所有空巢老人和寡孤老人進行了登記造冊,每個老人不僅僅有專門的志願者定期看望,也經常會有結對高校志願者來了解老人們的現狀和困難,與老人聊家常,排除老人孤擔,擦擦桌子洗洗碗,每次當大家離開的時候,老人們都會依依不捨,總是盼望著下次的相聚。
4.用心開展輔導青少年健康活動。針對未成年,與學校、家庭打造「三位一體」的管理方式,即在家有家長管,在學校有老師管,平時有社區管的模式,使大家一齊關心孩子們的成長。
根據性趣愛好,成立各種小分隊,開展各種活動,對來參加的孩子進行登記造冊,在根據志願的個人狀況,為孩子帶給服務。個性是社區內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僅僅僅有專門的結對志願者經常上門看望,了解狀況和困難,還有結對的在校志願者為他們解決學習問題,能夠使他們象其它孩子一樣,健康成長。並與高校結對,吸引更多的青年志願者定期到社區活動,根據各自的特長、優勢、知識,為社區居民帶給各種服務。
三、XX年工作打算
1.認真貫徹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落實上級相關部門的指示精神,嚴格執行各項規定。
2.全面組織開展各項活動,重點針對轄區弱勢群體、假期青少年等人員的幫忙與輔導工作。
3.靈活創新志願服務工作,爭創志願者服務基地工作亮點。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4
為深入貫徹創先爭優活動精神,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密切聯系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林州市黨員服務中心開展了以「我奉獻,我快樂」為主題的黨員志願者活動。
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 林州市黨員服務中心高度重視這次志願者服務活動,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和部署這次創先爭優活動中開展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務求從思想上行動取得一致。做到領導重視,基層團結的良好勢頭。為開展好這一活動,我們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在全市范圍內廣造輿論、營造氛圍,懸掛宣傳橫副多條,力求擴大影響力度,讓更多的群眾獲得志願服務同時也讓廣大志願者展示自我,弘揚志願精神。
二、廣泛宣傳,動員大眾參與。 本著「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服務理念,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年度志願服務計劃,積極開展特色服務。分別開展「清潔家園」「幫扶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送醫下鄉」等活動。並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給群眾做宣傳工作,內容涉及群眾就業幫助,法律宣傳講座等知識。
三、深化服務,建立長效機制。 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實現黨員主動服務群眾的常態化,制度化。讓志願服務的精神和理念深化到每個黨員的心中。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了「志願服務」長效機制,積極為群眾代言、為群眾排憂、為群眾服務,解群眾之所難,急群眾之所急。讓志願服務的精神熠熠生輝。
計劃貴在落實,活動貴在堅持。在這次活動中,志願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志願者精神。相信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不斷發掘自身潛力、完善自己,壯大志願者隊伍,為建設團結、平等、友愛、進步的社會貢獻力量。讓他們的身影在平日里同樣閃爍光輝,讓志願者活動在火熱的共產主義事業中,譜寫出更絢麗的光芒!
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5
今年以來,街道圍繞「法治共建·美好家園·幸福生活」改革創新深化年的主題,大力弘揚和培育志願服務精神,不斷凝聚和壯大志願者隊伍,持續、廣泛、深入地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覆蓋面日益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
一、提升組織領導水平,優化志願服務品質
在棲霞區委、區政府和仙林大學城管委會領導下,在省、市、區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街道積極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堅持以網格化為機制,信息化為手段,社會化為支撐,群眾化為基礎,法治化為保障,常態化為目標,「六化」融合發展,形成了以「網格連心、服務為先、多元聯動、協同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治理創新「仙林模式」,展現了「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街道成立社會化治理促進中心,牽頭組織領導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引進上海兩家社會組織「同一屋檐下」和「幫幫團」,培育同一屋檐下社區服務中心的公益集市進社區、仙林公益「鵲橋匯」項目等10家公益服務項目,用專業力量提升地區志願服務品質。
二、強化志願團隊品牌,渲染志願服務氛圍
街道重點培育四大志願服務團隊——萬家歡巡邏服務隊、愛飛揚志願服務隊、搭把手助老服務隊、百事幫法律服務隊,通過樹立志願服務品牌,渲染地區濃厚志願服務氛圍。「萬家歡」巡邏服務隊共25支125人,由仙林退休居民自發組成的公益巡邏服務隊,主要協同物業、配合社區搞好小區治理,包括小區治安巡邏、鄰里互助、矛盾調解、法治宣傳、道德宣講等,今年還成立了 「萬家歡」巡邏服務隊自治委員會,由7名委員組成,制訂「萬家歡」巡邏服務隊自治公約,不斷推進居民隊伍的自治運轉。「愛飛揚」公益服務隊,由仙林地區13所高校的大學生志願團隊和社區居民志願團隊組成,秉承「友愛、奉獻、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以「時間銀行」服務管理模式凝聚志願服務力量,根據不同的志願服務領域需求,將不同學校和社區的志願者團隊聯合起來,發揮隊伍的特點和所長,更有效的為居民提供專業的志願服務。「百事幫」法律服務隊,由「專職行政人員、專業法律人士、專科法援師生、專項志願個人」構建組成多類別多層次多方位的志願服務隊伍,實現對每個社區的組織覆蓋,對每個小區的隊伍延生,推行「一小區一法律顧問」。「搭把手」助老服務隊,由社會組織、高校志願者、居民志願者組成,覆蓋7個社區共25支隊伍,通過社會組織牽頭、高校志願服務隊協同、「萬家歡」巡查服務隊聯動,對小區內需要特殊關注的老年群體進行梳理,並建立檔案,做到一人一檔,根據不同性質、內容、頻次的需求,探索形式多樣的公益助老和居家養老模式,為老人提供助行、助醫、助餐、助潔以及精神關愛的服務。
三、整合駐街單位資源,壯大志願服務力量
街道整合轄區內駐街單位資源優勢,聯合12所高校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今年以來,街道聯動駐街單位、社會組織、高校師生及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圍繞「五大幸福行動」和「網格文化年」,組織形式各樣的公益、文化、服務等惠民活動600多場,50多個高校志願服務團隊,1500餘名高校志願者利用節假日時間進社區、進小區,直接服務群眾數量2萬多人次。國學課堂、養生茶吧、書畫沙龍、電影展播、七彩手工、親子互動等一批項目固化為社區常效項目, 10月份街道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型志願服務惠民活動——家樂匯,組織了覆蓋重點商業街區、社區、小區的各類分場活動100多場,形成了最廣泛的社會參與。針對商業廣場在文明創建、公益參與、社會服務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街道設立了3家仙林公益廣場——金鷹奧萊城、東城匯、曼度廣場。
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評選仙林最美的人
20xx年,街道成立了仙林網格「草根獎」協會,32個單位自願出資226萬元,設立「五心四獎三優秀」 12個獎項,表彰獎勵了30個「仙林最美的人」、1571個「網格草根獎」,兩年來,獲評的「仙林最美的人」、網格「草根獎」個人在仙林「五個建設」特別是社會參與志願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第二屆「仙林最美的人」 、網格「草根獎」評選活動已從7月1日正式開始,經過7月到8月的宣傳發動,8月到10月的廣泛遴選,目前已推薦上報候選人近兩千名,最終將通過「草根獎」理事協會評選,設立「四心」(知心好鄰里、愛心好長者、孝心好子女、熱心好居民)「五獎」(學子勵志獎、誠信友善獎、遵規守法獎、愛崗敬業獎、慈善關愛獎)「六優秀」(優秀安全穩定守護者、優秀城市管理維護者、優秀網格服務志願者、優秀法治共建參與者、優秀創業創新示範者、優秀文明進取踐行者)15類獎項,廣泛選樹網格草根民星,並最終於20xx年元月4日隆重表彰。20xx年,街道將組織「最美的人」巡迴演講,用身邊的事感動身邊的人,踐行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