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怪哉在線免費觀看
㈠ 怎樣正確看待魯迅的《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題解: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從舊事重提,到朝花夕拾,是多麼詩意的表達!
《朝花夕拾》,註定是千古名篇!倒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文字,而是因為它是魯迅的童年記憶,是了解魯迅其人的第一重要資料!
當然,了解魯迅其人的第二重要資料,就是魯迅的弟弟周作人關於魯迅的文章!
二、《朝花夕拾》敘述線索:
《狗貓鼠》,說的是我的仇貓與隱鼠之死。我的仇貓,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只因為貓吃老鼠,吃了我飼養的可愛的小小的隱鼠。後來得知,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卻是被長媽媽一腳踏死了。
《阿長與<山海經>》,說的是我的保姆長媽媽。因為隱鼠之死,我對長媽媽的感情,從我實在不大佩服她,也對她發生過空前的、特別的敬意,變為憎惡她,怨恨她,然而,長媽媽給我買了《山海經》,我最為心愛的寶書,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二十四孝圖》,說的是長輩給我《二十四孝圖》,卻讓我害怕,懷疑,我不敢再想做孝子了。 然而,在這害怕、懷疑中,一個兒童的人格已經開始走向獨立。
獨立精神,懷疑主義,這正是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的人格底色!
《五猖會》,說的是要到東關看五猖會的時候,父親卻叫我背書——我七歲上學開蒙時候讀的《鑒略》。
背書一節文字,寫的好!兒童的心理變化,勝過賽會種種文字,勝過無常種種文字。
《傅雷家書》也罷,《朝花夕拾》也罷,越讀越覺得不是寫給兒童學生們看的,卻是做父母的應該好好讀讀!
對於父親叫我背書,是怨恨,還是別有意思,只有魯迅心裡知道,外人不足道哉!
《無常》,說的是勾攝生魂的使者——活無常。魯迅所見,迎神賽會上的活無常,城隍廟或東岳廟中「陰司間」的活無常,《玉歷鈔傳》上的活無常,「目連戲」里的活無常,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愛的無常,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何等生動!故事何等精彩!文字何等流暢!
百草園,我的樂園。園中景物,長媽媽講故事,雪中捕鳥,三處特寫,聚焦,聚焦,再聚焦,百草園便猶如夢境般美妙,充滿了童真童趣。
三味書屋,全城最嚴厲的書塾。問先生「怪哉」蟲,我才知道做學生只要讀書。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就這樣被打消了。三味書屋後面的園,與百草園對照,一詳寫,一略寫,有趣無趣,自然可見。於是,先生讀書入神,我們做戲畫畫。
《父親的病》,說父親的病,寫的卻是我和本城兩位名醫的周旋:相同的是,診金是一元四角,不同的是,一個臉是圓而胖,一個臉是長而胖。還有用葯也不同。一個是葯引的難得,一個是特別的丸散和奇特的葯引。一個是隔日一回,兩整年,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床;一個是一百多天,父親終於躺在床上喘氣了。一個是因為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為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係;一個是說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麼冤愆,醫能醫病,不能醫命,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就像開篇所說名醫的故事那樣,通篇文字,冷靜,客氣,卻充滿了諷刺。最重要的是,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位先生自然是西醫。
寫父親的咽氣,父親之死,寫的卻是衍太太的催促,我的叫聲。「父親」二字,感嘆號、省略號,是兒子對父親最真摯的愛,這聲音,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
《瑣記》,從衍太太說起,說的還是魯迅在南京學堂的生活。
寫衍太太,用的多是反語,通過吃冰,她和男人看光身書,打旋子,碰腫,流言,衍太太為人嘴臉可想而知。
南京學堂生活,初入江南水師學堂,看到的是頭二班學生的螃蟹態度,每年七月十五請和尚放焰口的烏煙瘴氣;再入礦路學堂,即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卻是看新書的風氣,買來看《天演論》的新鮮感。
後人說到魯迅,一定要說魯迅看《天演論》以後如何如何,然而,魯迅自己卻是輕描淡寫,遠不及兒童時候對《山海經》那般痴迷!
正如今天人們看來考大學、出國留學無限風光的事,在當年魯迅卻都是出於無奈,或者被動的選擇。
《藤野先生》說的是魯迅在日本 仙台學醫的老師藤野先生。
以前上課,老師講的最多的是,看電影槍斃中國人的片段促使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其實,關於這一點,魯迅在《吶喊 自序》中說的很明白。
如今看來,默默無聞的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教師藤野先生與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魯迅之間的師生情誼, 是所有偉大的師生情誼中最偉大的一種。
魯迅,作為一個學過醫學的人,恰恰看到了人間社會的種種不正常和病態,又用他文學家的筆描摹刻畫,成就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
㈡ 《聊齋志異》的《怪哉》小女孩為什麼不見了
因為小女孩就是虛假的。
肉下落的痕跡很像人的食道痕跡,而且最後小女孩和婦人都不見了,兩人都只是老道的障眼法,就是用來哄騙弟子,最後吃他們的肉增長修為。
老道將肉扔在地上,這是暗指徒弟豬狗不如,就算變成豬,也不如豬肉。總而言之,這部動畫的結局每個人的解讀都不盡相同,看到的故事也不一定完全一樣。這也側面證明這部動畫的優秀之處,好的作品總是值得人細細品味。
這部動畫短片不長,只有三分多鍾,是seen studio2009年推出的作品。動畫取材自《聊齋志異——白蓮教》,故事雖然短小,卻耐人尋味,有許多細節可以不斷深究思索。
比如徒弟明知道紙船的重要性,他怎麼會輕易讓孩子去接觸到。這件事,到底是徒弟玩忽職守,還是故意為之。
還有,婦人明知道老道已經回來,卻還是和徒弟顛鸞倒鳳,出來時,當著老道的面整理散亂的鬢發,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被發現不忠。
創作理念:
前期加後期製作總共一年,製作歷時4個月,結合二三維的優點詮釋新概念的中國傳統動畫。這是一次各個方面的革新之旅,這是屬於中國的怪誕。
找劇本之時,看到《聊齋志異——白蓮教》這篇,大家產生了共鳴,畫面再現感很強烈,蠢蠢欲動的感覺出現了,這無疑很讓人興奮。每一個環節都是我們三個人協力完成,在製作期間也會發生很多沖突,在團隊的協調配合下,我們終於完成了您所看到的怪哉。
怪哉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轉折點,怪哉還有下半部,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帶來繼續的「黑暗」。
㈢ 動畫片《怪哉》講的什麼意思啊
歷史典故
這一傳說見《太平廣記》卷四七三引《東方朔傳》。據說漢武帝在路上遇見這種蟲,不認識是什麼,就問東方朔。東方朔說,這種蟲是秦朝冤死在牢獄里的老百姓的化身,是憂愁化成的,放在酒里就會溶解。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怪哉」的意思是「稀奇啊」。
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眾庶悉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於是使人取蟲置酒中,須臾糜散。
[編輯本段]譯文
漢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宮去,在路上看到一種蟲子,是紅色的,頭、眼睛、牙齒、耳朵、鼻子都有,(但)隨從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於是)漢武帝就把東方朔叫來,叫他辨認,東方朔回答:「這蟲名叫『怪哉』。(因為)從前秦朝時關押無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嘆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嘆息感動了上天,上天憤怒了,就生出了這種蟲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監獄所在地方。」武帝就叫人查對地圖,果然(是這樣)。武帝又問;「那怎麼除去這種蟲子呢?」東方朔回答:「凡是憂愁得酒就解,所以酒灌這種蟲子,它就會消亡。」武帝叫人把蟲放在酒中,一會兒,蟲子果然靡散了。
[編輯本段]辨析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鑒戒錄》條下曾雲:「蜀何光遠撰。東方朔辨怪哉蟲事(案:小說已佚,此條見《太平廣記》四百七十三),已為附會」。這里提到的「小說」,當為南梁殷芸編纂的《小說》,雖然早佚,但我們卻能看到輯本。除魯迅、余嘉錫外,周楞伽也有輯本。在周楞伽輯本中,「怪哉」故事本自《說郛》,原注為「出朔傳」,我估計是指《東方朔別傳》:武帝幸甘泉宮,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目牙齒耳鼻悉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朔視之,還對曰:「此『怪哉』也。昔秦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果秦故獄。又問:「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於是使人取蟲置酒中,須臾,果糜散矣。(《殷芸小說》卷二第60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初版)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注釋】
庶:名詞,百姓,平民。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後之姓,於今為庶,王所知也。(三後:夏、商、周三代帝王。)唐?杜甫《丹青引》:「將軍魏武之子孫,於今為庶為清門。」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兒);庶萌(眾民,百姓)。這個「怪哉」故事,是東方朔故事的極品之一,由此可見,其編纂者殷芸著實了得。周楞伽輯注《殷芸小說》前言引《南史》等,說他「性情灑脫,不拘細節」,從這則小品看,殷芸還有難得的想像力,超群的諷刺力,才能把它編寫得這么精彩。或許,正緣於此,它在多次在別的書中出現吧。目前,我搜集到的僅這五種版本:1.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取蟲置酒中,須臾糜散。(《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七十三,出《小說》)2.東方朔別傳曰:武帝幸甘泉,長平阪道中有蟲覆地,如赤肝。朔曰:「必秦獄處也。夫愁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酒中,立消麋。賜帛百匹。後屬車上盛酒,為此故也。(《太平御覽》卷八百一十八·布帛部五)3.東方朔別傳曰:武帝幸甘泉,長平坂道中有蟲,赤如肝,頭目口齒悉具,先驅馳還以報,上使視之,莫知也,時朔在屬車中,令往視焉,朔曰:此謂怪氣,是必秦獄處也,上使按地圖,果秦獄地,上問朔何以知之,朔曰:夫積憂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酒中,立消,賜朔帛百匹,後屬車上盛酒,為此也。(《藝文類聚》卷七十二·食物部,《太平御覽》卷八百四十五·飲食部三亦引,辭稍異)4.《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坂,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太平御覽》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5.《廣五行記》曰:漢武帝幸甘泉宮,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目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使東方朔視之,對曰:「此秦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死,咸仰首嘆曰怪哉,故明逯哉。此必秦之獄處。」朔又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沃之當消。」於是取蟲致酒中,須臾糜散。(《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四·蟲豸部一)其中,第一種本《小說》,字詞差異不大。第二、三種皆本《東方朔別傳》,彼此卻有些差異:前者說「有蟲覆地」,後者不提「覆地」二字;前者說「夫愁者」,後者說「夫積憂者」。第四種所本的《郡國志》,大概是晉司馬彪《續漢書》中的《郡國志》。如此,是書對「怪哉」的記載要比《異苑》早多了。第五種所本的《廣五行記》,不知何人所撰,文字比以上各種都要文一些。《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二十有一篇《異疾絳州僧》,亦引自是書,全文如下:永徽中,絳州有一僧病噎,都不下食。如此數年,臨命終,告其弟子雲:「吾氣絕之後,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欲知其根本。」言終而卒。弟子依其言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悉是肉鱗。弟子致缽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致缽中,雖不見食,須臾,悉化成水。又以諸毒葯內之,皆隨銷化。時夏中藍熟,寺眾於水次作靛,有一僧往,因以少靛致缽中,此蟲恇懼,繞缽馳走,須臾化成水。世傳以靛水療噎疾。永徽乃唐高宗李治年號(永徽元年為650年),此書又被《廣記》徵引,必為唐人作品。從這篇《異疾絳州僧》看,文筆同樣不暢。絳州僧胸中物惟靛可化的情節,與酒消怪哉的情節類似,說不定該書專收葯水治病之事呢。現在,就以最早的《郡國志》為本,看「怪哉」故事後來是怎麼變化的:《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坂,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太平御覽》卷五十三·地部十八·阪)
從這里,居然看不到「怪哉」的名字,自然也沒有仰首嘆怪哉的描寫,諷刺藝術效果大打折扣,也不知原文是否真就沒有。「長平坂」,在《殷芸小說》、《廣五行記》中都找不到;「蟲覆地,赤如生肝」的細節,則被《殷芸小說》、《廣五行記》簡化或改寫:《殷芸小說》僅說「有蟲,赤色」,更加晚出的《廣五行記》說「有蟲,赤色頭」,認為「怪哉」只有頭部才是紅色的,「赤如生肝」這樣的話,自是不能提起——可見,到了唐朝,這條小蟲便褪色了。「覆地」、「赤如生肝」的細節,還有「長平坂」,在《太平御覽》卷五十三所引《東方朔別傳》中卻一應俱全。據此,《東方朔別傳》的大致創作時間至少可以猜出來了:必在南梁之後:因為是書中的「怪哉」故事屬「集成本」。周楞伽輯注《殷芸小說》卷二第58條注雲:「查《隋書·經籍志》有《東方朔傳》八卷」;我查《舊唐書》「志第二十六」(電子版)亦有《東方朔傳》八卷,如果這就是《東方朔別傳》,大約是隋人所作。然而,《東方朔別傳》雖將二書「集成」,卻沒能做到「聚珍」,將殷芸原創的「咸仰首嘆」說舍棄了,實在不懂藝術。更差勁的是,《續漢書·郡國志》中的「酒能消愁」,殷芸改編擴充的「憂者得酒而解」,竟然被《東方朔別傳》變做「夫積憂者,得酒而解」,簡直神韻全無。《續漢書》為晉書,去三國未遠,「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句,猶然在耳,就算司馬彪無此意,殷芸也將這個詩意點化出來了,改成「夫積憂者」,羅嗦且乏味,其實不必。總的來說,殷芸的改編最棒,立意更高,文筆更好,趣味性也大大加強了。想一想,一條全身通紅,眼、耳、鼻、口皆全,還生著牙齒的蟲子多有趣,又多麼令人同情!而且,這也是一條非常「合理」的蟲子:全身通紅,顯然是血所凝成,影射皇帝的嗜殺(未必就是秦始皇);有眼有耳,可以觀,可以聽(看來聽來的都是暴行);有口有牙,然後可以嘆,可以言(除「怪哉」外無話可說,可知怨之深),可以飲。《東方朔別傳》一書卻將「頭目牙齒耳鼻悉盡具」精簡為「頭目口齒悉具」,雖多了個「口」字,也屬多餘:口若不存,牙何以附?也許,原文不是如此寫法。《郡國志》中「以酒澆之,果銷矣」的收束法,言簡,且有餘味,也很浪漫。《殷芸小說》中的「取蟲置酒中」,實屬蛇足,弄得像泡葯酒似的,《東方朔別傳》卻要採用,笨。《東方朔別傳》里,也有原創,即末尾的「賜朔帛百匹,後屬車上盛酒,為此也」,這個才有點意思。
注釋
「識」認識,知道
「對」就是回答的意思。
「咸」全、都。
「信」果然,確實、的確的意思。
「去」去除。
「以」使用,用。
「幸」臨幸。
「拘系」拘押,關押。
「庶」庶民,百姓。
「按」查看。
「信」的確,確實。
[編輯本段]名家引用
關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 怪哉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曾寫道東方朔認識「怪哉」這種蟲,因為好奇,想知道究竟,便問先生:「怪哉」這種蟲是怎麼回事?先生不予回答。「怪哉」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魯迅小時候不知從哪裡聽到這則傳說,很有深入研究的興趣,進了三味書屋以後,他向壽鏡吾老先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
壽老先生方正可掬,對於這類無稽之談,自是不屑一顧。不過,壽老先生的態度和本文無關,這里只是想借用「怪哉」二字,表達自己的一點閱讀感受。
另一方面,諷刺當時腐朽的教育,從那個私塾老頭的丑態也體味的出這種意味。
東方朔話「怪哉」含有更深的意味:勸漢武帝要善待百姓。
[編輯本段]中國原創動畫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怪哉
英文名: oddly
發行時間: 2009年
導演: seen studio
地區: 大陸
語言: 普通話
內容介紹
《怪哉》,改編自《聊齋志異——白蓮教》。它是可愛的中國式怪誕動畫片。
創作理念
前期加後期製作總共一年,製作歷時4個月,結合二三維的優點詮釋新概念的中國傳統動畫。這是一次各個方面的革新之旅,這是屬於中國的怪誕。
找劇本之時,看到《聊齋志異——白蓮教》這篇,大家產生了共鳴,畫面再現感很強烈,蠢蠢欲動的感覺出現了,這無疑很讓人興奮。每一個環節都是我們三個人協力完成,在製作期間也會發生很多沖突,在團隊的協調配合下,我們終於完成了您現在所看到的怪哉。
怪哉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轉折點,怪哉還有下半部,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帶來繼續的「黑暗」。
創作團隊
seen studio 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中國動畫,成員三人畢業於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動畫系。
自述:我們是看著中國老動畫長大的80後,也深愛著這些老動畫。我們也希望可以做出新的中國式的好動畫。我們三個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互相可以吸收並發展的東西,這是我們創造的契機,很開心的是很多人通過我們的片子得到了鼓勵。
謝謝一直以來幫助,支持我們的人,我們是seen studio。
參展紀錄
入圍2009 大學生動畫節《白楊獎》
擴展閱讀:
1.seen studio 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14f0e0100eb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