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來襲電影天堂
Ⅰ corythosaurus是什麼恐龍
corythosaurus是冠龍。冠龍(學名:Corythosaurus),又名盔龍、雞冠龍、盔頭龍或盔首龍,意為「頭盔蜥蜴」,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鳥腳亞目,鴨嘴龍科賴氏龍亞科下的一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500萬年前。
冠龍又叫盔龍或者雞冠龍,因為頭上有一個很像雞冠的骨質頭冠而得名。它們的體型比較大,身體全長可以達到10米左右,體重約為5000千克。冠龍牙齒能夠輕松地對付比較堅硬的食物,使自己不至於餓肚子。盡管跑動起來的冠龍像一輛公共汽車一般呼嘯而過,帶起的塵土能震懾敵人,但是性情溫和的它們真的很不善於同其他的恐龍一爭高下。每當一些大型的食肉恐龍來襲時,食草的冠龍常常會退避三舍,不參與任何的爭斗。
Ⅱ 科幻電影《侏羅紀世界3》官宣引進中國內地,這部影片的陣容有多強大
《侏羅紀世界》這個系列電影,本身是一個大IP,很受歡迎。《侏羅紀世界3》這部影片,延續前兩部的影響力,第3部也有一定的市場。而從這部影片本身來看,陣容也是相當強大,不僅有漫威男女主坐鎮,還請回了經典三人組,更有多種恐龍來襲。
漫威男女主繼續坐鎮
《侏羅紀世界》屬於《侏羅紀公園》的續篇,在男女主角的選擇上,都是用的演過漫威電影的演員,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其中,男演員帕拉特演過《銀河護衛隊》《復仇者聯盟》等,女演員霍華德演過《蜘蛛俠3》《暮光之城》等電影。很多時候,續集拍著拍著就換了男女主演,導致流失了一部分觀眾,而這次,《侏羅紀世界3》還是繼續採用這一對已經在觀眾心目中有了認知度的男女主角,也算是明智之舉。
一個IP作品,能夠連續拍六部已經實屬不易。盡管口碑高低不一,但《侏羅紀世界3》作為終結篇,定還是會讓不少人感到不舍。
Ⅲ 海底兩萬里第一章啟示
你好
第一章講述的是在1866年在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幽靈般的海怪它的體型比鯨魚大得多有時變成細長形,有時會發出詭異的鱗片,移動起來速度快的令人無法想像,這一海怪的出現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第一次發現海怪是在1866年7月20日,發現者是加爾各答的辛吉森總督號輪船,一開始船長以為它是一個暗礁,正想要避開它,這暗礁卻動了起來,這時船長才發現這暗礁是一個活物。在後來又出現了幾次輪船遭遇海怪的事件,這件事情引起了一場學術界得論戰。在1867年3月5日,發生了一場悲劇,莫拉維安號不幸與之相撞,在三星期後斯克迪亞號又被慘遭襲擊,其船身比劃開一個漂亮的大三角,這種三角形就是精密的儀器也很難製造出,人們憤怒了,揚言要除掉這個囂張令人生畏的海怪,當斯科迪亞號出事時阿龍納斯教授剛剛結束了他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科學考察,海怪的出現也引起了他的關注,但他認為這只是一個幻覺,世界上並沒有海怪。這時美國主織的追擊海怪的遠征隊,可當他們躍躍欲試是,海怪卻消失了,終於在7月2日海怪又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為了追尋真相他和他的僕人康賽爾加入了遠征隊,過程中他們認識了魚叉王尼德蘭,這個急性子的捕魚高手。在11月5日日上三竿時海怪出現了 再追擊中教授掉進了水裡,他忠實的僕人康塞爾為了救他,也跳進了水裡。1月5日日上三竿時海怪出現了 再追擊中教授掉進了水裡,他忠實的僕人康塞爾為了救他,也跳進了
滿意請採納
Ⅳ 健步如飛的恐龍——似鴕龍
似鴕龍(拉丁學名:struthiomimus)意為「模仿鴕鳥的恐龍」,因其體形與跑姿都類似鴕鳥而得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約7600萬~7000萬年前)的加拿大亞伯達省。它屬於蜥臀目、獸腳亞目、虛骨龍類、似鳥龍科、似鴕龍屬。迄今為止,似鴕龍的骨骼化石全部發現於北半球,其中以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為最。同似鴕龍一起出土的還有其他一些似鳥龍類的恐龍,如似雞龍,它們在形態上都非常相近。
似鴕龍身長約4.3米,身高約2米(臀部高度為1.4米),重達150公斤。它的頸部細長(長度大約佔了身體的40%),並且十分靈活;頭部小而修長,頭顱大概只有25厘米長,眼眶還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它的頜部非常厚實,下頜有兩對低矮的洞孔;口鼻部前端為喙狀嘴,而牙齒已經退化了。似鴕龍喜歡過小群體生活,它像似雞龍一樣擁有一對大眼睛,因此其視野極為開闊。當似鴕龍在外尋覓食物時,它會保持很高的警惕性,時刻觀察著周圍的情況。如果似鴕龍發現有小型的肉食性恐龍來襲,它就會利用強健的後肢使勁向對手踹上一腳,趕跑敵人;如果攻擊它的是大型肉食性恐龍,那麼似鴕龍只能甩開雙腿,以最快的速度甩掉敵人。
關於似鴕龍的食性,學界一直存在爭論。有些理論認為似鴕龍居住在岸邊,可能是濾食性動物,主要以岸邊的昆蟲為食,甚至還會下水捕捉螃蟹、蝦進食。因為它們屬於獸腳亞目,而該演化支的大部分成員都是肉食性動物;似鴕龍的敘述者奧斯本則認為,似鴕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它會以灌木、樹以及其他植物上的樹芽與幼枝為食,並使用前肢來抓住樹枝,然後伸長脖子去吃上面的嫩葉;而現在最主流的觀點認為似鴕龍屬於雜食性動物,它會吃很多種不同的食物,包括樹葉、水果、昆蟲和小動物。似鴕龍依靠角質的喙和具有三個指爪的前肢取食植物的種子和果實,並不時捕食一些小動物。也許它在吃植物果實時還能夠運用嘴喙去剝食嘴中的食物,就像鸚鵡剝堅果的硬殼一樣。
似鴕龍的前肢粗壯有力,但是前臂的骨頭不太靈活,只能在很小的范圍內活動。它的前肢是似鳥龍科中最長的,並且長有三指,每個指上長有彎曲狀的銳利的指爪。似鴕龍的第二指與第三指長度一樣,可能無法獨自運作,兩者之間可能由皮膚連接,形成單一的器官。這些構造顯示,似鴕龍的掌部可能作為鉤爪使用,可以用來抓取蕨類植物的葉部或植物的種子、嫩芽和幼枝,並使用前肢抓住樹枝,送到嘴邊慢慢享用。
在似鳥龍科中,似鴕龍的腿部可能是中等修長的。它的後肢細長,脛骨比股骨長,肌肉強健而有彈力,這表明它善於奔跑。據推測,似鴕龍的奔跑時速有50~80千米,兩步的跨距可達6米,這個速度的概念就相當於一輛在公路上馳騁的汽車。因為似鴕龍有長臂與尾巴,所以它的速度還是不如現代的鴕鳥。但在恐龍時代,似鴕龍絕對算是全速短距離奔跑的能手。當遇到危險時,它的奔跑速度足以把敵人遠遠拋在身後(飛快的速度也有助於似鴕龍追趕獵物)。似鴕龍腳上還長著平直而狹窄的爪子,這些爪子就好像跑鞋上的釘子,可防止它全速奔跑時腳下打滑,這使似鴕龍行動更加迅速。不幸的是,蜥鳥盜龍與馳龍等小型肉食性恐龍,因其速度接近於似鴕龍,所以能夠比較輕易地獵殺它們。
似鴕龍長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其長度達到3.5米,佔了整個身體的一半多。這條尾巴並不靈活,可能有骨化現象,所以非常硬挺。似鴕龍有10節頸椎、16節背椎、6節薦椎,尾椎數目尚不清楚。當似鴕龍奔跑的時候,它就把尾巴僵直地伸在後面,始終與地面平行。如果似鴕龍要飛快地越過一段崎嶇不平的坡地,那麼它的尾巴就會起到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