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安遠微電影

安遠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15 01:42:55

A. 結婚紀念日送老公什麼禮物比較好

送他一個大蛋糕。也可以去看看商場里大牌鞋子的打折款,有時候換季會有一折驚喜的。可以送小東西,比如真皮錢夾,定製打火機,定製鑰匙扣,手機殼。如果這些都不大需要的話,春季的一件衣服這個預算也能買到差不多的了。不過既然是結婚紀念日禮物,我覺得還是不要太日常,還是顯出更多的用心並且浪漫一點會比較好。

平安扣的形狀很像古時銅錢的形狀,據說古銅錢可避邪保平安,可是佩戴銅錢不是很美觀,所以在玉器中就出現了平安扣,既美觀而且寓意又好。小小一枚平安扣,圓圓的造型寓意出入平安。平安扣是一款很不錯的護身平安符,佩戴簡潔大方,貼身潤膚,護身辟邪,吉祥保平安,有很好的裝飾效果,長時佩戴更顯透亮水。因為平安扣的寓意平實、真摯,佩戴沒有什麼避諱,只要他喜歡,怎樣佩戴都可以。

B. 安遠一中微電影面具

《北京人在紐約》是我國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攝的電視劇。該劇於1993年播出後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倉收視率最高紀錄。

這是第一部全面描寫赴美移民浪潮中北京人的故事,影片折射出東西文化的差異,全景式展現了北京人在紐約的生存狀態,成為描寫赴美淘金的中國人事業與情感歷程的經典之作。

《北京人在紐約》由馮小剛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該片榮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第14屆「飛天獎」,第12屆大眾電視「金鷹獎」。

C. 孫姓家譜的名人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蒍氏。名敖,字叔孫,一字艾獵。輔佐楚莊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中國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發展起到相當作用。
立於公元 16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據《三國會要·職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書上見其名而已。
孫武,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籍貫、字型大小均不詳。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他主張改革以圖強,認為當時晉國六卿所進行土地制度之改革,其中畝大而稅輕者可以成功(此見山東臨沂縣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竹簡《孫子兵法吳問》)。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孫子兵法·計篇》),指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由此可知,他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分析敵我形勢,如: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之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形勢之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固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強調戰略戰術上之「奇正相生」和「機動靈活」之運用。他這一思想有豐富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法的因素。著有《孫子兵法》,是為中國歷史最早而又最傑出之兵法。
孫臏,戰國時兵家。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人。孫武後代。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仕魏,仕魏惠王將,忌其才能,將他騙至魏國,處以臏刑(割去膝蓋骨),故稱孫臏。齊國使者至魏,他陰見齊使,由齊使秘密載回齊,經田忌推薦,齊威王任為軍師。先後兩次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和馬陵,終使龐涓兵敗自殺。著有《孫臏兵法》。
孫炎,三國魏經學家、訓詁學家。字叔然,樂安(今山東博興)人,鄭玄弟子,當時稱為「東州大儒」。撰《周易春秋例》,並為《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等書作注。著有《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反切從此盛行。
孫堅(155-191),東漢將領。三國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字文台。少為郡縣吏,中平元年從朱儁鎮壓黃巾起義軍。四年任長沙太守。初平二年率軍擊劉表,為表將黃祖射死。次子孫權稱帝,追尊為武烈皇帝。
孫策(175-200),三國割據者。吳郡富春人。字伯符,孫堅子。興平二年率軍渡江,削平當地割據勢力,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曹操任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建安五年遇刺死。弟孫權稱帝,追尊為長沙桓王。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吳國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其兄孫策擁有江東六郡。曾與劉備聯合,大敗曹軍於赤壁。後在吳蜀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稱帝於武昌,國號吳。
孫楚(約218-295),西晉文學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字子荊。官至馮翊(今陝西大荔)太守。能詩賦,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馮翊集》。
孫盛(約306-378),東晉無神論者、史學家。字安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始任佐著作郎,出補瀏陽令。陶侃、庚亮、桓溫鎮荊州時,皆用為參軍。後累遷至秘書監,加給事中,年七十二卒。博學能為文章,善言名理,與殷浩齊名。曾以「形既粉散,知亦如之」命題,駁斥佛教「神不滅」思想(見《廣弘明集·與羅君章書》)。著有《魏氏春秋》、《晉陽秋》,世稱良史。又撰詩、賦、論、難等數十篇,有集十卷,今多亡佚。《全晉文》輯其文兩卷。
孫綽(314-371),東晉文學家。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人。家於會稽,官至廷尉卿,領著作。為玄言詩代表作家。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廷尉集》。
孫安祖(?-611),隋末山東農民起義領袖。清河漳南(今山東夏津北)人,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是高雞泊起義軍的首創者。
孫思邈(581-682),唐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隋文帝時授國子博士,不拜。太宗初至京師,雖老而視聽猶聰,授諫議大夫,固辭,終不仕。通百家說,善言老莊。精於陰陽,推廣醫葯之學,相傳卒年百餘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錄論》、《攝生真籙》、《枕中素書》、《銀海精微》等。後人尊為葯王。
孫過庭,唐書法家。陳留(今屬河南)人,自署為吳郡,或作富陽人。字虔(一作名虔禮,字過庭)。高宗時官率府錄事參軍。工正、行、草,尤以草書擅名。宋米芾以為「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今存其垂拱三年(687)撰成的《書譜·卷上》,闡述正草二體書法,見解精闢,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愐,唐代音韻學家。玄宗(李隆基)天寶時為陳州(今河南淮陽)司馬。精音韻之學。嘗刊正隋陸法言之《切韻》,並增字加註,於天寶十年(751)編成《唐韻》五卷,已佚。現《唐韻》卷首有孫愐《唐韻·序》。
孫樵,唐散文家。關東人,字可之(一作隱之)。大中進士,授中書舍人。黃巢起義軍入長安,隨僖宗奔岐隴,遷職方郎中。長於古文,所作對當時統治集團的昏憒無能,頗多諷刺。有《孫可之集》。
孫位,唐末畫家。一名遇,又號會稽山人。唐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曾隨唐僖宗自長安入蜀,居成都,任「文成殿下道院將軍」。擅畫人物、佛像、山水、松竹等,尤善畫龍水。在應天、昭覺、福海等處作畫甚多。作品有《高逸圖》、《四皓圍棋圖》、《番部博易圖》、《草堂圖》、《王波利圖》、《高士圖》、《三教圖》等。
孫儒(?-892),唐末將領。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從秦宗權為都將。不久殺宗權弟宗衡,並其眾,破揚州,自署淮南節度使。繼而與楊行密等多次交戰,時有勝負。景福二年,陵陽大戰,會大疫,敗,為行密部將田頵所執,旋被斬首。
孫方諫(893-954),五代時將領。本名方簡。莫州清苑(河北保定)人。初為定州狼山堡主。後晉出帝時,義武軍節度使恐其為邊患,表為游奕使。有所求,不得,北通契丹。契丹滅後晉,使為義武軍節度使。命徙雲中,不受,率徒復入狼山。後漢高祖起兵,他入據定州以歸,仍為義武軍節度使。後周時徙鎮國。
孫光憲(約895-968),五代宋初文學家。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宋代陵川貴平(今屬山西省)人,藏書家。後唐時,為陵川判官,天成(926-968)初,梁震薦為書記。歸宋後,累官檢校秘書監。嗜藏書,常手自抄學校讎,老而不廢,收藏數千卷。著有《北夢鎖言》、《荊台》、《筆佣》、《橘齋》等書。
孫奭(962-1033),北宋經學家。字宗古,博州博平(山東茌平)人。端拱九經及第。歷國子監直講、兵部侍郎、龍圖閣學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宋史》稱其「守道自處」,「未嘗阿附取悅」。真宗迎天書,祀汾陰,皆直言諫阻。仁宗時,講論前代亂君亡國,反復規諷。著有《經典微言》、《孟子音義》等。
孫復(992-1057),北宋學者。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字明復。舉進士不第,隱居泰山,世稱泰山先生。後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遷殿中丞。研治《春秋》,著《春秋尊王發微》。其學上祖陸淳,下開胡安國。和胡瑗、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還著有《孫明復小集》。
孫洙(1032-1080),北宋文學家。字巨源,揚州廣陵(江蘇揚州)人。舉進士。遷知太常禮院。治平中上疏言時弊要務十七事,多被採納。遷同知諫院。王安石變法時自請出知海州。元豐間官至翰林學士。博聞強記,誥熟典故。善詩文,能詞,有名於時。
孫威(1183-1240),元初鎧甲製造家。渾源(屬山西)人。金貞祐時從軍,在雲中(山西北部)投降蒙古汗國,任千戶。他所制鎧甲稱「蹄筋翎根鎧」,經成吉思汗親自試射,箭不能透。後任順天路工匠都總管。子孫珙繼其職,又造疊盾。
孫隆,生卒年不詳。明畫家。又名孫籠,一作龍,字廷振,號都痴、都痴道人,毗陵(今江蘇省常州)人。宣德中曾為翰林待詔。擅畫翎毛、蟲草,不作墨線,純以色彩點染而成,謂之「沒骨「,別具一格。亦善山水。畫翎毛草蟲,全以彩色渲染,生動鮮活,饒有機趣,自成一家,對後代影響很大。
孫克弘(1533-1611),明畫家。華亭(今上海松江華亭鎮)人。字允執,號雪居。師法沈周、陸治。筆墨簡練,頗有生趣。兼工蘭竹、山水,亦作佛道像。且能詩,並善書。書學宋克。
孫承宗(1564-1638),明將領。字稚繩。保定高陽(今屬河北)人。萬曆進士。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在關四年,練兵屯田,修城堡數十,敵不敢犯。後為魏忠賢黨排擠去職。崇禎二年(1629),後金(清)兵入大安口,明廷用他守通州,後移鎮山海關,收復永平、遷安、欒州、遵化等地。四年,罷職歸里。十一年,清兵繞道入長城,攻高陽,他率家人拒戰,城破自殺。著有《高陽集》。
孫慎行(1564-1635),明臣。字聞斯,號淇澳,江蘇武進人。授編修。累擢禮部右侍郎,署部事。天啟初召擢禮部尚書。首疏究論三案,因與廷臣意見不合託病歸。《明史》言其慎行「操行峻潔,為一時搢紳冠」。廷禎八年(1635)被廷臣推為閣臣,入京即病死。有《玄晏齋集》。
孫奇逢(1584-1675),明清之際學者。字啟泰,一字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今屬河北)人。與李顒、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孫傳庭(1593-1643),明末將領。字伯雅,字白谷,代州振武衛(山西代縣)人。《明史》載其「儀表頎碩,沉毅多籌略」。萬曆進士。崇禎九年(1636)由順天府丞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俘殺農民軍領袖高迎祥,打敗李自成。入衛京師,被揚嗣昌誣陷坐獄三年。十五年起兵部左侍郎,總督陝西。次年進尚書,總督晉陝川等軍務,督師鎮壓李自成軍,屢敗,戰死。有《白谷集》、《鑒勞錄》等。
孫可望(?-1660),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陝西米脂人。張獻忠義子。英勇善戰,稱驍將,號軍中「一堵牆」,封平東將軍。獻忠戰死,他與諸將揮師雲貴,被推為首領。旋為國主,年號興朝。聯南明抗清。後因妒恨李定國,於長沙降清,盡獻雲貴軍情,且引兵攻殺。清封義王。後狩獵時為清兵射殺。
孫雲球,明末清初光學儀器家。字文玉、泗濱,江蘇吳江人。中國民間最早獨立發明望遠鏡和首創眼鏡者。還利用凹透鏡、凸透鏡和反射鏡製造出察微鏡、放光鏡、夜明鏡等七十餘種光學儀器。並總結實踐經驗,著成《鏡史》。還研製計時准確的自然晷。
孫延齡(1647-1677),清將領。漢軍正紅旗人。孔有德婿。康熙初,任廣西將軍,鎮桂林、統孔有德舊部。康熙十三年(1674)舉兵響應吳三桂叛亂,自稱安遠大將軍,占據廣西。旋稱安遠王。後降清,被吳三桂從孫世琮執殺。
孫嘉淦(1683-1753),清臣。字錫公,號懿齋,太原府興縣人。康熙進士,授檢討。世宗即位,應陳對三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帝謂之翰林狂士。高宗即位,屢陳大政被納。官刑部尚書,屢雪冤獄,劾論貪劣,抑豪撫民。興水利課農桑。政績卓著,官至工、刑二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謚文定。
孫星衍(1753-1818),清經學家。字淵如,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官山東督糧道。所學較廣,對經史、文字、音韻、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隸,精校勘,擅詩文。撰有《尚書今古文註疏》、《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等。刻有《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等。
孫原湘(1760-1829),清詩人。昭文(今江蘇常熟)人,字子瀟,號心青。嘉慶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修官。乞假歸未仕。工駢散文,兼善書畫。與王曇、舒位齊名。著有《天真閣集》。
孫家鼐(1827-1909),清臣。字燮臣,號蟄生、澹靜老人,安徽壽州(壽縣)人。咸豐狀元。曾任工部、禮部、吏部尚書、光緒帝師傅。光緒二十四年(1898)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京師大學堂。後拜體仁閣、東閣、文淵閣大學士,晉武英殿大學士。充學務大臣、政務大臣、資政院總裁等職。《清史稿》稱其「儒厚廉謹,常以資望領新政,每參大計,獨持正不阿」。
孫毓汶(?-1899),清臣。字來衫、萊山,山東濟寧人。咸豐進士,授編修。以輸餉有功漸遷福建學政、內閣學士、工部左侍郎、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權奇饒智略」(《清史稿》)。甲午戰爭時,力主議和,遭朝臣反對,稱病告休。
孫詒讓(1848-1908),清經學家。字仲容,號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舉人。1886年曾任刑部主事,後去職專心研究學術。1901年撰寫《變法平議》,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張。畢生致力於經學、文字、甲骨、金石、文獻、目錄、校勘學的研究,《契文舉例》是其考釋甲骨文的最早著作。另著有《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古籀拾遺》、《名原》、《札迻》、《溫州經籍志》、《籀庼述林》等。
孫中山 (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1]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帝制」。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
其他孫姓名人有春秋善相馬者孫陽;三國時吳皇帝孫亮、孫休、孫皓,將領孫輔、孫賁、孫翊、孫靜;晉文學家孫瓊,詩人孫拯;南朝齊文人孫詵;唐文學家孫郃;北宋學者孫錫;金道姑孫不二;明藏書家孫藩,戲曲作家孫鍾齡;清文學家孫洙,詩人孫雲鶴、孫雲鴻,篆刻家孫治清,金石書畫鑒藏家孫承澤等。近當代孫姓名人有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民主革命者孫武,紅軍將領孫德清,政治活動家孫起孟,政治家孫志遠,國民黨官員孫科、孫運璿,國民黨將領孫立人、孫楚、孫殿英、孫蔚如,北洋直系軍閥孫傳芳,地質學家孫雲鑄、孫建初,石油地質學家孫健初,資源采礦專家孫越崎,冶金專家孫德和,電子技術專家孫俊人,計算機專家孫仲秀,土木工程專家孫鈞,家蠶育種家孫本忠,經濟學家孫冶方、孫尚清,社會學家孫本文,哲學家孫叔平,心理學家孫國華,歷史學家孫毓棠,作家孫犁,電影劇作家孫師毅、孫瑜,戲劇導演孫維世,電影演員孫道臨,京劇演員孫菊仙,口技表演藝術家孫泰,排球運動員孫晉芳、孫玥,跳水運動員孫淑偉,滑冰運動員孫龍將等。

D.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平 當:字子思。漢朝時平陵人。以明經為博士。對於夏禹治水的情況很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為騎都尉,負責開河築堤,防治水患。哀帝即位以後,升他為丞相,賜爵關內侯。到了第二年,又要給他陞官加薪,他因為生病,拒絕了。他說:「我的官位已經夠高了,薪俸已經夠了,給子孫留的財產大多,會使他們過奢侈生活!」 平 晏:平當的兒子,在朝廷做了官稱大司徒。 平 安明朝著名將領,勇敢而善於領兵打仗,立有軍功,但後來又打了敗仗,被俘,敵方沒殺他,但後來平安還是自殺了。 平 剛:貴省州貴陽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光緒二十六年與張態、彭述文創設樂群學堂。中國同盟會貴州分會會長。後被推組織貴州軍政府,兼任樞密院事,並被選為全權代表,赴武昌商討組織中央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任臨時參議院議員。民國2年,國會成立,任參議院秘書長,並任同盟會中央總務幹事。響應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著有《感遇詩集》、《平氏譜錄》、《貴州革命先烈事略》等。 平海瀾:上海市松江人。畢業於南洋公學。曾任清華學堂教,南洋公學附屬中學主任,大同大學教授、校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1960年7月,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同年逝世,終年75歲。編有《英文學生字典》等。 平步青:(1832~1896),字景蓀,別號棟山樵、霞偶、常庸等,清山陰人。同治元年(1862)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侍讀、江西糧道並署布政使等職。同治十一年,平步青棄官歸里,遂專心致志,博覽群書,手抄無間,研治學術。平步青長於目錄之學,其所纂《南雷大全集敘錄》、《樓山堂全書敘》、《考定南雷》,記述至為詳盡。平步青校書88種,如《陶庵夢憶》、《兩般秋雨軒隨筆》等。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訂所著為《香雪崦叢書》,有《讀經拾瀋》、《讀史拾瀋》等20餘種,但不輕易示人,流傳不多,今所見《霞外攟屑》即為其中之一。

滿意請採納

E. 一起又看流星雨啦啦隊教練是誰演的

【法國】
端木和於馨趕完一天的通告便回賓館休息。
端木:「好累啊。」
於馨:「是啊,我們什麼時候能回國啊?我好想雨蕁他們。」
端木:「我也好想他們。」
端木坐在電腦面前,打開了電腦。
端木:「咦?葉爍給我發郵件了,怎麼發這么多封?」
於馨笑道:「八成是很久沒有我們的消息,所以才會給我們發這么多郵件吧。」
看著端木漸漸難看的臉色,於馨預感著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嗎?葉爍在郵件里說了些什麼?」
端木:「雲海家要破產了。」
於馨驚呼:「什麼?怎麼會這樣?」
端木:「我也不知道,葉爍只說讓我看見郵件馬上給他打電話!」
於馨:「那你趕緊打電話回去問一下情況。」
端木撥通了葉爍的電話。
葉爍看見手機上顯示著端木二字便迅速的按接聽鍵。
端木沒等葉爍說話便焦急的問:「雲海家的情況怎麼樣了?」
葉爍:「朵兒已經准備向媒體發布破產的消息了,雲海的媽媽因為受不了而病倒,現在正在醫院介紹治療。」
端木:「有什麼情況馬上聯絡我們。」好看嗎?加作者QQ:409801392空間馬上要發表流星雨之類的更多文章哦
掛下電話的端木陷入了沉思,他好像飛回國。但是他怕於馨會不願意,畢竟現在的他們在法國已經算得上家喻戶曉了,如果回國就等於一切從頭開始了。
看出端木心思的於馨按通飯店前台的號碼:「你好,麻煩幫我訂兩張最快的飛往中國機票。」
端木感激地說:「謝謝你,於馨。」
於馨:「眼睜睜的看著你在這里著急,還不如放你回去。」
【白家】
白振宇:「小槿,一會兒家裡會有客人,你好好打扮一下。」
被叫做小槿的女孩問道:「是誰啊?」
白振宇:「先不告訴你,你看見他一定會開心的!」
正說著,傭人就帶雲海進來:「老爺,慕容少爺來了。」
木槿:「雲海?」
雲海:「木槿?」
白振宇:「我們邊吃邊談吧!」
木槿:「你怎麼會來?」
雲海:「是你爸爸請我來的!你是白振宇的女兒?」
木槿:「是啊!」
雲海:「既然你是白振宇的女兒為什麼要去雨蕁的店裡打工?」
木槿:「我……我……我是為了實踐!」
白振宇:「下個星期爸爸會為你和雲海辦一個訂婚宴!」
木槿:「什麼?」
白振海:「你沒有聽錯,下個星期你會和雲海訂婚!」
木槿:「為什麼?你為什麼要和我訂婚?你不是和雨蕁訂婚了嗎?」
雲海:「沒有為什麼!就像你父親說的那樣,下個星期我會和你訂婚!我還有事先走了。」
木槿:「爸爸,為什麼會這樣?」
白振海:「爸爸知道你喜歡他!」
木槿:「……你怎麼會知道的?」
白振海:「我在你的博客上看見你寫的!」
木槿:「就算是這樣,那你到底對雲海做了什麼?他為什麼會答應!」
白振海:「他需要我的幫忙,而我的要求就是他要娶你!」
木槿:「爸爸,您怎麼能這么做?」
白振海:「為了你,爸爸可以當一個小人!」
木槿:「不,我不同意!爸爸,趕快取消這個荒唐的決定!我是喜歡雲海,但我喜歡他沒有您想想的那麼深,我只是單純的欣賞他。我向您保證,我會忘了他。」
白振海:「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他,你會為了接近他而去楚雨蕁的店裡打工?你之所以不去爸爸的公司上班不是因為你對公司不感興趣而是你想接近雲海,哪怕只是遠遠的看看他也好。」
木槿:「你……你……怎麼會知道?」
白振宇:「憑我今天的身份和地位要知道這些並不困難!」
木槿:「就算這樣,我們也不可以,這樣跟逼迫雲海有什麼區別?」
此時,白振海的手機響了。
白振海:「你只要好好准備做他的未婚妻就好了!」
說完,便走向書房:「喂。」
雲海:「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
白振海:「你問吧!」
雲海:「為什麼會選擇我?」
白振海:「因為可朝愛你!為了我的女兒我必須這么做!」
雲海疲憊的回到了家裡,雨蕁在沙發上睡著了。雲海撫摸雨蕁的臉頰,雨蕁睜開了眼睛。
雨蕁:「你回來了?」
雲海:「嗯!怎麼不進屋睡?」
雨蕁:「我在等你。你今天上哪去了?」
雲海:「回………公司……處理一些事情。」
雨蕁:「你還沒吃晚飯吧?我去給你做!」
雲海突然把雨蕁抱在懷里。這一刻,雲海希望時間停止。因為雲海知道明天早上一醒他和雨蕁的世界就會徹底變樣。明天早上所有的報紙都會登出他和白木槿的訂婚消息。所以,他只有今天晚上了,從明天開始他就不再是楚雨蕁的慕容雲海了,他是誰,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不敢想像沒有了雨蕁他的世界還會完整嗎?雲海想自私的拋下一切和雨蕁離開,但是他不能。父母已經老了,他現在是家裡的頂樑柱,為了慕容家他和雨蕁必須得做出一番犧牲。
雨蕁感覺出今天晚上的雲海不太對勁:「怎麼了?」
雲海:「沒什麼!雨蕁,你收拾一下行李,明天老姐宣布破產這所房子馬上就會被查封。」
雨蕁:「我知道,行李我已經收拾完了。我會先搬回我以前住的地方。可是你們怎麼辦?」
雲海:「放心,我們不會有事的!等過一陣子好一點,我就會……………就會………接你回來。」
雨蕁:「然後我們就結婚!」
雲海沒有回答雨蕁只是緊緊的抱住了她,因為現在的雲海已經給不了雨蕁任何的承諾了。
第二天雨蕁起來的時候雲海已經去公司了。實際上是雲海不知道怎麼面對雨蕁,所以在天還沒亮的時候便出去了。雨蕁拿著收拾好的行李離開了,雲海坐在車里看著雨蕁離開,淚水奪眶而出。雲海諷刺的看著旁邊的幾份報紙標題:雲氏企業總經理與紅極一時的楚雨蕁解除婚約,下星期與白氏企業千金白木槿閃電訂婚。此時,雲海的手機響了。
雲海:「葉爍,什麼事?」
葉爍:「雲海,報紙上寫的是怎麼回事啊?」
雲海:「就像你看見的那樣!」
葉爍:「什麼意思?」
雲海:「就像你看到的那樣!我現在很忙,先掛了。」
掛下電話的雲海為了躲避大家的質問連忙把手機關機了。
把行李送回家的雨蕁就立刻趕到七色花店,雨蕁看見店門口突然有好多記者。
有一個眼尖的記者發現了雨蕁:「楚雨蕁來了。」
大家馬上圍上來:「楚雨蕁,當初你為了慕容總經理放棄大好前途退出了影壇,現在你們解除婚約你會復出嗎?」
雨蕁:「解除婚約?你們誤會了吧?」
一個記者把報紙遞到了雨蕁面前:「你難道還不知道嗎?這是白氏企業發的稿。」
雨蕁吃驚的看著報紙:「怎麼會這樣?木槿居然是白氏企業的繼承人?不!我不相信!」
小漁來的時候看見雨蕁被一群包圍的畫面。
小漁推開了記者:「讓開!馬上讓開!我們現在不接受采訪!」
小漁把雨蕁拉進了店裡:「雨蕁,你還好吧?」
雨蕁:「木槿呢?我要找她問清楚!」
小漁:「白木槿昨天就向我交了辭職信。」
雨蕁:「你怎麼沒和我說?」
小漁:「這只是一件小事,我沒有和你說。」
雨蕁:「我要找雲海問清楚。」

自從和雲海分手雨蕁都沒有笑過,每天如同行屍走肉。為了怕雨蕁想不開,大家輪流照顧雨蕁。而雨蕁不哭不鬧,安靜的反而讓人擔心。
小漁:「雨蕁,你多少吃一點。」
雨蕁:「我不餓!」
這一夜雨蕁和雲海都興奮地失眠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雨蕁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宣傳新戲當中。隨著劇集的熱播,雨蕁的人氣越來越高。很多著名導演紛紛要和雨蕁合作,但都被雨蕁一一拒絕了。雖然雲海的媽媽已經同意自己和雲海在一起了,但是雨蕁還是准備退出娛樂圈。因為在娛樂圈的收入雖然很好,但是她和雲海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所以,雨蕁決定做完今天最後的這個宣傳,她就准備做回平凡的楚雨蕁。
雨蕁和尹冰羿剛走到攝影棚門口,就被記者圍堵。
記者:「楚雨蕁小姐,聽說你准備退出這個圈子,是真的嗎?」
雨蕁:「看來大家的消息還真靈通!沒錯,我打算退出娛樂圈。」
記者:「為什麼?隨著這部劇的熱播你的人氣大漲,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出?」
記者B又接著問:「是不是你的男朋友家裡不同意你在娛樂圈發展?我聽說之前你參加沈含楓女士的生日Party,沈含楓極力反對你和慕容雲海先生交往,是真的嗎?」
雨蕁:「我退出這個圈子,是因為我想有更多的時間和我的男朋友在一起。還有就是我不想我的私生活成為大眾娛樂的對象,更不想我的朋友因為我原本的生活打亂。」
記者:「可是你現在這么成功,可以說是大紅大紫,你真的捨得嗎?」
雨蕁:「為了我的男朋友,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
記者:「尹冰羿,你對楚雨蕁退出有什麼看法?」
尹冰羿:「你們終於注意到我的存在了,我還以為我是隱形人呢!對於雨蕁的退出,我只有祝福!希望她可以永遠幸福!」
記者采訪完以後,兩人就進了攝影棚,開始這部劇的最後一個宣傳節目。
主持人:「歡迎我們今天請來的兩位超人氣偶像楚雨蕁、尹冰羿。」
楚雨蕁:「主持人好!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楚雨蕁!」
尹冰羿:「大家好,我是尹冰羿!」
主持人:「隨著兩位這部劇的熱播,現在兩位真的可以說是水漲船高。尤其是雨蕁,我了解到你大學主修是金融,怎麼會想起來做演員呢?」
雨蕁:「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拍戲,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吳導演要找我拍電視劇演女一號。我當時還不太敢相信,後來才知道這是真的。因為我喜歡挑戰自己,喜歡做不同的嘗試,所以,我就答應接演這部電視劇了。」
主持人:「第一次合作就和當紅藝人尹冰羿合作有沒有壓力?」
雨蕁:「壓力很大!尤其是剛進劇組的時候,他還總願意找我茬,所以我眼裡真的很大。尤其是我以前還沒有拍過戲,總是找不好感覺。他還不斷挖苦我。」
主持人:「哇!這是真的嗎?尹冰羿,這一段一定要由你來說!」
尹冰羿:「沒有啦,就是剛開始我以為她是靠關系進來的。你也知道她的男朋友慕容雲海先生,還有她的那些好朋友個個都很厲害。所以我就認為她是那種毫無實力可言,完全靠關系的人。所以,我對她很反感。」
主持人:「那後來你們的關系是怎麼改善的?甚至還傳出緋聞。」
尹冰羿:「後來就是經過相處發現她真的是一個很認真,很努力的女孩。慢慢的對她的印象就改變啦!」
雨蕁:「我是經過相處後發現其實他就是那種外冷內熱的人,就是外表給人家的感覺是嘴巴很毒,可是經過相處之後會發現其實他人很好!」
主持人:「我記得有一陣子你們的緋聞鋪天蓋地,雨蕁,你男朋友有生氣嗎?」
雨蕁:「完全沒有,他很相信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安慰我。」
主持人:「我聽說雨蕁的男朋友是當年艾利斯頓的校草級人物,你們的愛情像童話故事中的白馬王子和灰姑娘。而且聽說你的男朋友和其他三個帥哥組成了一個組合H4,其中還有現在紅透半邊天的流星組合成員的端木磊。他們四個對你疼愛的不得了。」
雨蕁:「呵呵,剛開始我進艾利斯頓的時候,簡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噩夢。他們四個每天都欺負我。後來,也是經過相處才發現他們都是很有趣的人。我們才成了好朋友的!認識他們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好運。」
主持人:「現在有傳言說你要退出演藝圈,這是真的嗎?」
雨蕁:「呵呵,剛剛在外面已經有記者問過了。沒錯,這是真的!」
主持人:「那麼退出演藝圈你有什麼打算嗎?」加作者QQ:409801392看明晚的大結局
雨蕁:「我還是和我的好朋友繼續經營那家飾品店。我們要把它做成連鎖店,遍及世界各個角落。」
主持人:「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祝願雨蕁會有更好的發展。下周同一時間我們繼續收看。」
錄完節目以後,雨蕁准備離開。
尹冰羿:「雨蕁,你真的准備退出娛樂圈了?」
雨蕁:「剛剛在節目上不都已經說了嗎?你難道以為我在開玩笑?我都已經讓我的經紀人發聲明稿了。相信明天各大報紙都會刊登。」
尹冰羿:「怎麼好端端的要退出?難道真的是因為雲海的家人不同意?」
雨蕁:「雲海的家人沒有反對,是我想多抽些時間和雲海在一起。」
尹冰羿:「愛情真是偉大啊!那我只好祝福你了。結婚的時候別忘了請我喝喜酒啊!」
雨蕁:「放心吧,一定會告訴你的!」
雨蕁和尹冰羿分開後,直接去了雲海的公司。
雲海:「雨蕁,你怎麼來了?」
雨蕁:「告訴你個好消息,以後我可以經常來陪你!我已經正式結束了演藝圈的生活!」
雲海:「雨蕁,其實你不必這么做。我知道你真的很喜歡演戲。我媽媽之前只是隨口一說,現在她已經不反對我們交往了,所以,你真的沒有必要為了我退出。」
雨蕁:「可是我想多抽出時間和你在一起!」
雲海聽雨蕁的話高興的笑了:「原來你這么願意和我在一起?」
雨蕁佯裝生氣的樣子:「怎麼?你不願意和我在一起啊?那算了,正好聲明稿還沒有正式發行,我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不要發了!」
雲海:「誒,雨蕁,我哪有這么說?生氣啦?」
雨蕁:「騙你的!我哪有那麼小氣!」
雲海:「晚上去我家吃飯好不好?」
雨蕁:「啊?我還是————還是不去了吧!」
雖然雲海已經告訴她沈含楓已經同意兩人在一起了,但是雨蕁一聽到要去雲海家吃飯,還是有點兒擔心!畢竟沈含楓已經反對他們這么久了,突然說同意了,雨蕁還不太適應。
雲海:「雨蕁,你遲早要嫁給我。你難道准備一輩子不面對我媽媽嗎?」
雨蕁:「可————我還是有點兒擔心。」
雲海:「傻瓜,有我在,我會保護你的!」
雨蕁:「好吧!」
【葉爍家】
葉爍回到家的時候保姆小蘭趕緊迎了過來!由於怕媽媽太寂寞,所以葉爍和哥哥都搬回來和媽媽一起住。
小蘭:「少爺回來了!夫人堅持要等你和大少爺一起吃飯,到現在還沒有吃呢!」
葉爍:「沒關系,我來就可以了,你去休息吧!」
葉爍走到飯廳,果然看見媽媽坐在那裡。
葉爍:「媽,這么晚了你怎麼還沒有吃呢?我不是打電話告訴過你今天會晚些嗎?」
葉爍媽媽:「反正媽媽也不餓。你哥呢?」
葉爍:「哥還在公司做收尾工作,一會兒就回來了!我們先吃吧。」
葉爍媽媽:「公司最近很忙嗎?」
葉爍:「嗯!新設計了一款游戲軟體,所以,這陣子會稍微忙一點。」
葉爍媽媽:「小爍。」
葉爍放下筷子看著媽媽:「怎麼了?媽。是不是飯菜不合口味?」
葉爍媽媽:「小爍,你也不小了。也該考慮一下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葉爍:「媽,我現在不想談————」
葉爍媽媽:「小爍,自從你和雲朵分手以後,你就再也沒有談過戀愛。媽知道,你還愛著雲朵。可是,小爍,你們應該不可能了。否則這幾年你們有很多復合的機會,為什麼你們還沒有在一起?」
葉爍:「媽,我現在不想談感情的事!再說,要談您也應該先跟我哥談,他可是比我大哦!」
葉爍媽媽:「這個孩子,每次一說到這個問題你們兄弟倆就拿對方做擋箭牌。小爍,媽媽已經老了!你和你哥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忙,白天就剩我自己在這個大房子,這個家太冷清了。我希望你可以快點兒結婚,生個孩子媽媽給你帶,這樣媽媽也不會寂寞!你哥和你不一樣,你哥還沒有目標。而你…………媽看得出來雪嫣很喜歡你。而且媽媽也很喜歡她,很希望她是我的兒媳婦!」
葉爍:「媽,我會考慮!」
葉爍媽媽:「小爍,媽媽沒有逼你的意思。只是媽媽覺得雪嫣真的是一個好女孩,不希望你錯過她。如果你不想媽媽不會勉強你的!」
葉爍:「媽,我懂!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雲海家】
雨蕁跟雲海來到了慕容家。
雲朵:「雨蕁來了,快請坐!」
雨蕁:「叔叔好,阿姨好!」
沈含楓面無表情的說:「嗯,馬上就可以開飯了!」
慕容中石:「雨蕁,快坐!」
雲朵:「雨蕁,聽說你已經決定退出娛樂圈了!」
雨蕁:「嗯,我已經和我的經紀人說了!明天早上就會正式發出新聞稿!」
慕容中石:「那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雨蕁:「我打算繼續經營七色花。我希望可以把它開成最大的連鎖店。」
看著沈含楓沉默不語雲海想拉近兩人的關系:「媽,你可是商場上的女強人,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多給雨蕁點兒建議!」
雨蕁:「是啊,到時候還希望阿姨可以給我指導。」
沈含楓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她的內心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她沒有想到楚雨蕁會真的退出娛樂圈,她原以為自己同意她和雲海交往,她便會繼續留在那裡,但是她沒有想到雨蕁會真的遵守約定。沈含楓開始懷疑自己以前是不是對雨蕁的成見太深了。或許小海他們說的對,自己應該給雨蕁一次機會。
看著沈含楓沉思,雨蕁懊惱的想自己一定還沒有得到雲海媽媽的肯定,他媽媽會答應兩人交往應該只是權宜之計,是被雲海逼的沒有辦法。
此時,解甲龍通知可以吃飯了。五人來到餐廳用餐。
雲朵:「雨蕁,聽小漁說店裡現在生意很好,又准備開一家分店了。」
雨蕁:「嗯!只是店鋪還沒有找到。」
雲海:「照這個速度下去,說不定你很快就可以開成全國最大的連鎖店了!」
雨蕁:「哪有那麼誇張!我才剛剛起步,要學習的還很多!」
慕容中石聽了雨蕁的話,贊賞的點了點頭:「小海,你要向雨蕁多學習!不要驕傲!」
雲海:「我知道了,老爸!」
沈含楓:「我有一個朋友在這方面很有研究,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
眾人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雲海放下筷子,抱住沈含楓在她的臉頰下親了一下:「謝謝老媽!我最愛你了,老媽!」
雨蕁開心的說:「謝謝阿姨!」
雲朵和慕容中石也開心的笑了。雖然沈含楓沒有再說話,但是雨蕁很開心。這樣就夠了,雨蕁知道沈含楓需要時間,她會努力的證明自己!不會讓大家失望!
送走雨蕁以後,雲海來到了雲朵的房間。雲朵手捧著和葉爍的合照發呆。
雲海有些心疼老姐:「姐!」
雲朵:「送完雨蕁了?」
雲海:「嗯!姐,既然你忘不了葉爍,就回去找他啊!」
雲朵:「我沒有勇氣,我怕我再失去!」
雲海:「姐,只要你們相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你們相愛就是你最大的勇氣!你看我和雨蕁,老媽以前那麼討厭雨蕁,可是現在不也是一點一點接受雨蕁了嗎?姐,你一定可以的!」
雲朵:「讓我想一想!」
雲海:「老姐,你不要再想啦!男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即使葉爍再愛你,他也不可能等你一輩子。機會稍縱即逝,我相信錯過了葉爍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雲海的一輩子讓雲朵打了個寒顫:「一輩子?」
自從和葉爍分手以後,雲朵感覺每天都度日如年,她實在無法想像往後沒有葉爍的日子自己要如何度過?這一夜,雲朵徹夜無眠,坐在自家的花園里靜靜的回想著和葉爍從相識到相愛。終於,天亮了!雲朵拿起車鑰匙去葉爍的公司,她要去找葉爍,她要告訴他要和他永遠在一起!
同一個夜晚,葉爍也徹夜未眠。想了一夜的葉爍終於做出了決定。葉爍拿著車鑰匙開到了雪嫣家。早上起來收拾完以後,准備上班的雪嫣,在出家門的時候看見葉爍嚇了一大跳!
雪嫣:「葉爍?你怎麼會來?」
葉爍:「從今天開始我會每天接你上下班。晚上有空嗎?我們一起看電影!」
雪嫣有些受寵若驚:「這算是約會嗎?」
葉爍猶豫了一下終於點了點頭。
雪嫣高興的上前抱住了葉爍:「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的等待一定會感動你的!」
葉爍任由雪嫣抱著,痛苦的閉上了眼睛:或許媽媽說的對,雪嫣才是我應該選擇的!
坐在車里等著葉爍的朵兒,開心的看著手上的禮物!那是521隻紙鶴,是雲朵親手摺的。記得那是葉爍曾經要送自己紙鶴可是因為誤會葉爍把紙鶴全都扔了。這次,輪到她給葉爍了。看著葉爍的車來了,雲朵高興的拿著禮物下了車。葉爍把車停好,也下了車。雪嫣跑過去拉住了葉爍的手,葉爍也沒有拒絕。兩人就這么手牽著手走進了公司,誰也沒有看見站在一側的雲朵。
雲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葉爍嗎?是我自己看錯了吧?」
紙鶴摔落一地,雲朵蹲在原地哭的像個孩子:「我們終究還是錯過了!」
雲朵已經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公司的了。
雲海看見老姐回來,興奮的跑到雲朵的辦公室:「怎麼樣?老姐,聽解甲龍說你一大早就去找我姐夫了!和好了吧!」
雲朵沉默不語。
雲海:「怎麼了?是不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誒,你眼睛怎麼紅紅的?該不會是太感動了吧?!」
雲朵再也忍不住了,抱住雲海失聲痛哭。雲海從沒有見過雲朵這樣,便也手忙腳亂。
雲海:「姐,你怎麼了?你別哭啊!」
雲朵:「小海,我沒有機會了!」
雲海:「葉爍對你說的?」
雲朵:「葉爍和雪嫣在一起了!我親眼看見他們手牽著手去上班!」
雲海:「我去找他!」
雲朵拉住了雲海:「小海,你別去!」
雲海:「姐!」
雲朵:「你去了又能改變什麼呢?也許我和葉爍註定沒有緣分吧!」
晚上,雲海去接雨蕁的時候把事情跟雨蕁說一下。
雨蕁:「啊?那雲朵姐一定很傷心!」
雲海:「雨蕁,你說我該怎麼辦?一面是我的好兄弟,一面是我老姐。」
雨蕁:「雲海,其實,這件事也不能怪葉爍!畢竟葉爍等雲朵姐這么多年,雲朵姐一直沒有回應葉爍!」
雲海:「可是當初是葉爍先提出分手的!也不能全怨我老姐啊!」
雨蕁:「你說的也對啦!可是既然現在葉爍已經和雪嫣在一起了,我們總不能拆散他們吧?」
雲海:「這可是個好主意!我們拆散他們!」
雨蕁:「你不會說真的吧?我警告你哦,雲海,雖然雲朵姐是我的朋友!但是我很喜歡雪嫣這個女孩兒!」
雲海:「再怎麼說你和我老姐以後才是一家人,你怎麼可以向著外人!」
雨蕁:「我這不是向著誰,而是感情的問題我們不能勉強,尤其是葉爍已經做好了選擇,我們能給的只有祝福。」
雲海:「我知道啦,我只是隨口說說,你就當真啦?」
雨蕁:「好啊你,竟敢騙我!這樣,還想讓我嫁給你,想都不要想!」
雲海:「好啦,小氣鬼,這樣就生氣啦?」
雨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馬上就要開分店啦!」
雲海:「真的?那我也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的雷陣雨快遞公司馬上就要再開一家分公司啦!」
雨蕁:「太好啦!」

F. 歷史上的鄭姓名人

1、鄭袖,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姿色艷美、性格聰慧,但善妒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鄭袖干涉朝政,收受賄賂,勾結靳尚,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放走張儀,讓楚國終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2、鄭玄(127-200),東漢經學家。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游學歸里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晚年守節不仕,卻遭逼迫從軍,最終病逝於元城,年七十四。

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余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唐貞觀年間,列鄭玄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後人建有鄭公祠以紀念。

3、鄭興,東漢經學家。兩漢之交時著名的儒學大師。鄭興擅長歷算,喜好古學,尤其對《左氏》、《周官》有研究,東漢研究《左氏》的人多半出自鄭興的流派,與當時另一個經學家賈逵合稱鄭賈,他們的學術流派被稱為鄭賈之學。

4、鄭和(1371-1433),明宦官、航海家。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晚清以降,鄭和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但不少重要課題仍無定論。

5、鄭成功(1624-1662),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

G. 南宋追封岳飛鄂王,岳飛的後人有沒有繼承爵位,繼承的是什麼爵位

一、 岳姓起源於上古,傳說為堯舜的部落首領四岳的後代,見《姓苑》。上古時,有一種官事叫「四岳」,是專管祭祀三山王岳的官。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山是神靈,所以「四岳」官是很重要的官事。岳姓就是四岳官的後代。 岳姓的來源 據考湯陰、杭州、洛陽等處《岳氏宗譜》,岳氏由神農至太岳,蓋因以官命姓雲。岳姓系神農後裔,神農生薑水,即以姜為姓,稱帝名用火德王,故號炎帝,都城遷曲埠,傳七世生節莖,不在帝位。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昨「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侯河南汲郡伯。呂侯功高如山嶽,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逐以國為呂氏;仲子宮「太岳」,賜「馮翊」後即以官命岳姓,此得岳姓「馮翊堂」之來由也。 二、歷史名人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 岳飛從小天資聰悟, 愛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臂力超人, 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歲隨刀槍手陳廣學武藝,成為一縣無敵的槍手。重和元年(1118年),岳飛十六歲,在鄉娶劉氏為妻, 第二年(1119年)生長子岳雲。宣和三年(1121年),岳飛十九歲,拜周同為師學射箭,練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開弓箭無虛發的本領。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飛二十歲,首次從軍真定,任小隊長,帶兵首戰告捷,活捉賊首陶俊、賈進和,表現了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因功補承信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鄉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飛二十二歲,第二次從軍平定,參加了保衛太原的戰斗。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二十四歲,因功被提為偏校,進義副尉。同年次子岳雷生於平定軍中。後因丟失「告身」(任命文書)離開部隊,同年十月岳飛第二次從軍進相州兵馬大元帥趙構軍中,帶兵奇襲游冠吉倩獲勝,一舉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趙構的賞識,補承信郎,接著在侍御林大敗金兵,殺金軍梟將,轉保義郎。在滑州殺敗金兵再立戰功,遷秉義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飛轉入宗澤部, 在開德曹州(今山東荷澤)大破金兵,因功轉武翼郎,同年七月,岳飛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南京上皇帝書》,主張北上抗金而得罪了主張南逃的黃潛善 、汪伯彥,被罷官離隊。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撫使張所招兵第四次從軍,被提拔為「准備將」。岳飛在參加收復新鄉的戰斗中,活捉金軍千戶阿里索,進戰太行山,擊垮了金軍萬戶王索的反撲,因戰功突出轉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春, 岳飛離開新鄉轉入開封宗澤部,帶兵一戰汜水關,。二戰竹蘆渡,接連克敵取勝,宗澤提撥岳飛為統制官,宗澤很器重岳飛靈活妙用兵書陣法的高超指揮藝術。但宗澤死後,接任宗澤的杜充治軍無能,部下王善舉兵數萬叛亂,他無能平定,岳飛僅以二千兵力,平叛於南熏門、轉武經大夫。後杜充假借勤王,率部進駐建康(今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杜充帶領三千親兵北降金兵。 為了保存抗金實力,岳飛帶領余部進駐茅山(今句容金壇),在廣德取得六戰六捷的戰績,升御使下都統制。 建炎四年(1130年)春,岳飛向宜興移營,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擊金軍, 活捉萬戶一人,取得四戰四捷之戰功,宜興人民感激岳飛的恩德, 為他建了生祠祭祀。 由於劉氏在戰亂中失散,岳飛在宜興另娶李娃為妻, 同年十月十五日生三子岳霖於宜興唐門。 岳飛在宜興抗金戰果輝煌,清水亭一仗殺得金兵橫屍十五里,斬獲金軍大小軍將首一百七十五顆,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設下伏兵痛擊金兵,斬首三千餘,生俘三百餘,接著於建炎四年六月收復了建康,並北渡長江,收復了泰州高郵等大片國土,岳家軍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飛,在靖江為他建了生祠祭祀。宋高宗授岳飛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岳飛一躍成為南宋高級將領。紹興元年(1131年), 岳飛與張俊會師進軍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飛在九江戰敗馬進,俘敵八千,因功提升為神武右軍都統制,進駐洪州一年。紹興二年(1132年)2月,岳飛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軍(弟岳翔收楊再興時陣亡), 因功遷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鎮守江州。 紹興三年(1133年)春, 岳飛奉命到會江西虔吉(今贛縣、吉安縣)平定了盜寇彭友, 這時岳家軍巳達一萬八千人, 分守在江州(一萬人)虔州(五千人) 廣州(三千人)三處。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臨安召見岳飛父子,並賜「精忠岳飛」錦旗,授鎮南軍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蘄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職,岳飛在江州寫下了振鑠千古的《滿江紅》詞。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岳飛被任命為鎮南軍承宣使,率軍北伐,兩個多月時間,取得了收復郢州(今鍾祥縣)、隋州(今隋縣)、新野、唐州、鄧州、襄陽六州郡的重大勝利,岳飛被晉升為清遠軍節度使。紹興五年(1135年),高宗再次召見岳飛, 並封為武昌郡開國侯。同年六月,岳飛奉命平定了洞庭楊么,僅用八天時間,一舉獲勝,收編六萬降軍入岳冢軍,擴充了抗金力量,升檢校少保,四子岳震生於九江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移軍襄陽, 任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三月十六日,岳飛年近七旬的母親姚太夫人病逝於鄂州軍營,四月岳飛扶靈上廬山葬母,五月返回軍營,七月底岳飛被任命為河東宣撫、從襄陽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個月時間,岳家軍先後收復汝州、穎州、盧氏縣、商州、虢州、伊陽、長水、業陽等大片失地。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 被迫撤軍。 岳飛氣憤以極, 便上廬山為母親守喪去了。 紹興七年(1137年),高宗派李若虛上廬山東林寺請岳飛下山,拜太尉,升湖北京西宣撫使兼營田大使。 紹興八年十一月,岳飛用反間計廢除了金人扶立的劉豫傀壘集團, 為北伐作了戰略准備。 同年十二月,岳飛多次上書高宗反對議和、痛訴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九年(1139年) ,岳飛授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的最高官階。五子岳霆生於九江。紹興十年(1140年)夏, 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 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穎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 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 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 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邢前揮筆寫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駛駢在抗金戰場上的主帥岳飛,就這樣被秦檜一夥奸臣奪去了年青而寶貴的生命。壽年僅三十九歲。 岳雲:岳雲系岳飛長子,字應祥,號會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於河南湯陰縣,母劉氏。於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檜誣陷,與父和張憲同時被害於杭州西湖,岳雲張憲被害於杭州官巷口棗木巷,死年岳雲僅二十三歲.岳雲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將軍,十二歲隨父從軍(張憲部),慷慨忠義,頗有父風,飛各次征伐,未嘗不與,多得其力,軍中呼「贏官人」。岳雲每戰手護兩鐵椎,重八十斤,數立奇功。飛輒隱之,紹興四年(1 1 3 4年)收復隨州(今湖北隋縣),岳雲首先登上隨州城恆;攻下隨州;又攻破鄧州;岳雲為軍中勇將,享有「勇冠三軍」的聲譽,其功不小,飛不報,平襄汝,岳雲功在第一,飛又不言,過了一年方按朝庭銓敘規定。任命為武翼郎。紹興五年(1 1 3 5年),平楊么,岳雲又立大功,飛仍不上報,都督張俊聽後說:「岳候避龐榮,廉則廉矣;然也太不公平也」,紹興七年(1 1 3 7年)七月十四日,穎昌大戰,岳雲帶兵(背嵬軍)沖鋒陷陣, 與金兀術女婿三品官統軍上將夏金吾惡戰,從早晨戰到中午,戰了三個時晨,數十回合,身上受傷百餘處,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死夏金吾和千戶五人,俘官七十八人,殺傷不及其數,金兀術驚呼:「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雲紹興五年(1 1 3 5年)十六歲,因隨、鄧戰功升武翼郎,後又因功升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提舉體泉觀,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時,岳雲附葬杭州西湖棲霞嶺下。宋寧宗追贈安遠軍承宣使、武康軍節度使、左武大夫,安邊將軍。 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繼忠侯。岳雲妻鞏氏贈相德夫人,淳熙十四年,加封忠烈夫人。 岳雷:岳雷系岳飛次子,劉氏生,字發祥,號夏卿, 又號聲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據河南夏邑縣《岳氏宗譜》記載:岳飛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劉氏生岳雷後離開平定,金南侵中原時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尋回軍中。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須有」冤案起,萬俟萵嚴刑逼供,「飛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視之。雷入侍奉看,飛始復進食,岳飛被難後,十六歲的岳雷隨同母親李氏夫人被發配流放嶺南。岳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的前一年,岳雷全家從嶺南歸回時,長女岳二娘,二十二歲,長子岳經二十歲,二子岳緯,十九歲,二女岳三娘,十六歲,三子岳綱,十三歲,四子岳紀,十一歲,一一六二年四月初三到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居住。同年,七月十三日,冤案昭雪後,岳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蹭武略郎,翰林院大學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紹忠侯。岳雷晚年居丹陽培棠,歸岳琛(岳霖子)就養。卒於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二十二日,壽年七十八歲,葬丹陽城東四十里鶴跡寺岳雷墳。岳雷妻趙氏,封輔德夫人。 岳霖:岳霖為岳飛三子,號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岳飛與李氏結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興張渚,婚後居唐門,生岳霖。 岳飛遇害時,岳霖年十二歲,孝宗皇帝昭雪時,岳霖三十二歲。(詳見「岳娩南渡蒙冤」編)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聖旨復岳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食邑宜興。 淳熙三年, 岳霖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詔見岳霖時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 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岳霖遂上疏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 孝宗皇帝詔令准左藏南庫還之。 岳霖與朱喜、張拭為友,在各方的幫助下,即著手搜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於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時岳霖在廣州做官(知廣州), 故時岳珂年方十歲,隨父官游。岳霖壽年六十二歲。臨終執其三子岳珂手遺囑:「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余初罹大禍,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於見聞,訪於遺卒,掇拾而未及上,餘罪也。苟能卒父志,雪爾祖之冤,吾死瞑目矣」!岳霖卒後由岳珂從嶺南護喪北歸。 岳珂在 《程史》卷二《趙希光節概》條明言:「紹熙壬子冬,先君子損館於廣,余甫十齡,護喪北歸」。護喪北歸是為了安葬岳霖。岳霖葬江蘇宜興縣城東四十里之唐門村顯祖庵側,伴岳飛衣冠冢之北。岳飛衣冠冢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岳霖淳熙三年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十二年任川轉運判宮,淳熙十六年任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舉封椿庫等官職,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贈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纘忠侯。 岳霖墓碑為,(纘忠侯霖公之墓)。妻鈕氏、封助德夫人。岳霖子三:長子岳琮飛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飛致仕封尚書。次子岳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三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岳霖女一:岳瓔,適陳址。 岳震為岳飛四子, 號東卿宋紹興三年(1135年)四月生於軍中,母李氏。岳飛被難時,岳震年僅七歲,與弟岳霆同時居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傳來,家人聞變擁其兄弟二人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 戶部度制司郎中, 江東提舉等職,寧宗贈保義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岳震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 與霆侯合冢,墓碑曰《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震妻周氏,封翊德夫人,生六子:長子岳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將士郎;五子岳躊,字念七,授將士郎;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系岳飛第五個兒子, 字應時, 號君錫。 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生於軍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時,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傳來,家人聞變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於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 二十一年後, 孝宗皇帝為岳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岳姓。岳霆初名岳靄,孝宗皇帝賜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祗侯、舉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 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與震侯合墓,碑名為《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妻劉氏,封佐德夫人。昭雪時,孝宗皇帝賜張信女配。岳霆子三,長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岳與,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後裔,有長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陽,一支居安微阜陽;次子岳與系例一支經山西洪洞轉遷河南獲嘉等縣,三子岳琨一支留黃梅縣,現散居黃梅、廣濟兩縣。 岳珂:岳珂是岳飛之孫,岳霖三子,字肅之,號亦齋、東幾,又自號倦翁。母陳氏,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飛冤後四十二年。 岳珂自幼聰明, 童年隨父官游, 四處遷徒,淳熙十五年(1188年)六月,岳珂六歲, 隨父岳霖官居湘南時, 岳霖任湖南漕。 紹熙元年(1190年),岳珂八歲,隨父過當塗,紹熙三年(1192年),岳珂十歲, 隨父官居廣州,由於岳霖於紹熙三年十月病故於廣州,岳珂即扶喪北歸,將父親安葬在宜興唐門後, 於慶元元年(1195年)便回到廬山腳下的江州老家, 並在九江讀書。 慶元二年(1196年), 岳珂去福建泉州石龜外婆家住了一年多,多得母教,岳珂母親陳氏出身書香門弟很有學問, 一一九八年岳珂回到江州, 同年八月,岳珂參加洪州(今南昌)漕試中舉。嘉泰三年,岳珂二十歲,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遺文,撰寫《籲天辨誣錄》、《天定錄》並五言百韻上之於朝。嘉泰四年(1204年)五月二十日, 理宗追封岳飛為鄂王,時年岳珂二十一歲,赴京省試,開始在京都與岳飛祖老友接觸, 更廣泛搜集岳飛遺文, 開禧元年(1205年),岳珂二十二歲,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侖從官九品二年,期間考中進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與辛棄疾等名家交遊。開禧元年(1205年),開禧北伐戰幕之前, 岳珂向江陵知府吳獵寫了一封很有戰略眼光的信。開禧三年(1207年), 岳珂二十四歲,被提撥為中朝,在京師做過光碌丞、太官令、邑寺主簿等官。 嘉定六年(1213年), 岳珂三十歲喪母, 依宋制服喪二十七個月,服除後, 岳珂於嘉定八年(1215年)任軍器監丞。 嘉定九年(1216年)三月, 岳珂三十三歲,任司農寺丞。嘉定十年(1217年)十月,岳珂三十四歲, 升奉議郎權發遺嘉興府兼管內勤農事官職,出守嘉興。他一邊做官勤於政務,一邊搜集整理岳飛遺文,為其祖辨誣,向寧宗上書《金佗粹編》二十八卷、《程史》四卷。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五日, 岳珂三十六歲,升承議郎權發江南東路轉運判台。嘉定十四年(1221年)九月,岳珂三十八歲, 任朝奉郎軍器監承總領淮東,移節京口,至紹定六年(1233年)的十二年間,岳珂在京口的官階逐步上升, 職任范圍亦不斷擴大。嘉定十五年(1222年)岳珂三十九歲,任朝奉郎守軍器監淮東總領, 官品為正七品,三年後的寶慶元年(1225年),理宗謚岳飛忠武,時年岳珂四十二歲,升朝奉大夫司農少卿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學兼措置屯田, 官品為從六品, 二年後的寶慶三年(1227年), 岳珂四十四歲,升為戶部侍郎依前淮東總領兼制置使。又一年後的紹定元年(1228年), 岳珂升為朝請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兼提領措置屯田通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②。官祿巳非常人可比, 然順途之中也有坎坷,紹定六年(1233年)正月十五日,岳珂門生鎮江郡守韓正倫張燈以慶元夕,岳珂應景作詩曰:駕軺老子久婆娑,從聽笙歌擁綺羅。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這本是一首懷舊傷時之作,不料卻被韓正倫借之誣害於朝,請治岳珂重罪⑧。韓正倫原為岳珂門生,因未曾受岳珂提拔,不意而夾私誣害,人心不古,自古有之。紹定六年冬,岳珂淮東餉印歸,罷歸廬山。 從事寫作, 端平元年(1234年)岳珂撰《金佗續編》三十卷, 系之以譜。岳珂蒙冤居家五年, 直到嘉熙二年(1238年>二月才被起用,時年巳55歲,任盧部侍郎湖廣總領一年多。嘉熙三年(1239年)八月二十一日, 岳珂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並晉升為鄴侯④。嘉熙四年(1240年)三月,岳珂守當塗, 七月岳珂任權戶部尚書淮南、 江、 浙、荊湖八路制置茶鹽使,兼鎮姑蘇(當塗),官品為正三品,轉官為通議大夫。岳珂的一生仕途還算是很順利的,政績也是很大的,做官所在之地的地方誌對他都有很高的評價。由於勤奮,岳珂成為南宋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繼承父志,向朝廷收集整理了岳飛的抗金行實,洗刷了秦檜一夥誣陷岳飛的不實之詞,先後寫有:《金佗粹編》二十八卷、《金佗續編》三十卷、《程史》、《九經三傳治革例》、《愧郯錄》、《寶真齋法書贊》、《玉楮集》、《棠湖詩稿》、《東陲事略》、《讀史備忘捷覽》、《籲天辨誣集》五卷,《天定錄》、《玉楮》、《玉楮集後記》等歷史著作。是留給後人研究岳飛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岳珂卒於何年,考證不一。他自己在《玉楮集後記》中記載:淳佑元年(1242年)二月十日,五十九歲之年,開始自己抄寫手稿,能寫作和長途訪友⑤。 岳珂晚年居吳門。太原岳氏宗譜講,岳珂壽年六十一歲,具體卒年尚待進一步考證。 岳聰一:岳飛第九世孫,是琮的後代。原籍江蘇宜興,於明朝初期避閹選之難,攜一男(岳長泰)二女逃往新鄭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陰,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二。後代主要居住在新鄭及周邊縣市。 岳野:(1920- ) 山東鄆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參加救亡劇團,先後在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後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編劇。1950年後,任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藝術處編劇、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編輯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處處長、編劇、藝委委員。近為編劇。出版有《友與敵》、《同甘共苦》、《英雄司機》及電影《在前進的道路上》等 岳俊鵬:河南新鄭西嶽庄村人,岳飛第二十七世孫。現就讀於洛陽師范學院。 三。褒揚題字。 仁皇帝題:重開奇悉(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增(忠)要(耀)遠賢(光)。 乾隆皇帝題:鳳文聲起萬古聞,梧桐高歌鳴聖君,長羽時朝顯大道,廷韶幾成儀來勤。 四。岳飛後代字輩 岳氏文化研究會規定岳飛後代從二十一世孫開始用:「重開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遠光。英賢輔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風,山高水長。」這三十二個字作為字輩。 五。岳飛後代分布 岳雲二子一女:長子岳甫,女兒岳大娘,三子岳申。 岳甫字葆真, 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親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壽年六十七歲,葬西湖上。岳雲遇害時,岳甫才四歲,隨母鞏氏及祖母李氏、叔岳雷流放岑南。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恤錄時,岳甫二十五歲,從岑南回,初居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 同年十月十八日, 聖旨補岳甫岳申承信郎。岳甫受寅教郎,宗正卿,供職吏部郎中。初居杭州錢塘奠厥古守岳飛岳雲墓。襲神武後軍統制。隆興初元(1 1 6 8年)七月十九日,岳甫承務淮西時,向孝宗皇簾請復江州(九江)田宅,孝宗皇帝准奏發還。後岳甫刺使寧波。晚年歸居杭州,相與置田,崇奉王祠,作中興小歷,善書法。歷任朝請大夫,吏部尚書,贈中奉大夫。岳大娘適張宗本,授武進校尉。岳申授保義郎,官真州防禦使。岳甫生子七:岳覲、岳覿、岳峴,岳規、岳靚、岳 冫見 、岳觀。岳甫後裔初居蘇杭,後散居各地。現初步考證,有二支的去向如下:岳甫長子岳覲湖南益陽一支,岳甫次子岳覿浙江杭州一支。 岳雷有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十八日, 岳雷四個兒子岳經岳緯岳綱岳紀,聖旨封承信郎②。二個女兒岳二娘、岳三娘,景定二年(1261年)婿俱補進武校尉。後岳雷長子岳經、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監賀州銀場③。其後裔居福建漳南。岳雷二子岳緯,景定二年授將士郎,任夔州將領,岳緯長子岳間見,景定二年授承信郎,後裔多居臨安。岳雷三子岳綱,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總領,封尚書,初居九江,後遷臨安。岳雷後裔多由臨安散居金壇金沙、白塔橋、溧陽城、青安橋、龍庄、汰塘等地。岳雷四子岳紀,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鎮江提典醫學,其後裔多居臨安、常州現考證岳雷後裔從常州遷出後,有兩支的去向如下:一支遷居河南安邱縣解護庄,一支經湖廣荊州轉雲南鎮雄縣太坪壩,後散居雲、貴、川三省。 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霖由江州來宜興,邑人感岳飛之德,爭相奉迎,並置田宅於邑之東北四十里之唐門村留岳霖定居。以後岳霖雖歷官在外,但總是以唐門為家, 於隆興元年(1163年)將父親的衣冠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這就是唐門村有名的歷史古跡《岳飛衣冠冢》。岳霖卒後也伴葬岳飛衣冠冢之北,即是唐門有名的《纘忠侯霖公之墓》。岳霖留居宜興的後裔,是長子岳琮之後,岳琮又名岳璞,賜名岳旗,授承信郎,致仕封尚書,居宜興縣,六傳至岳浚(岳飛九世孫),博學好義,官百門尉,積書萬卷,一時名士,卒於明洪武十年(1398年),壽年八十二歲 岳浚子三:長子岳岱,為萬石支祖;二子岳岩,為湛瀆支祖;三子岳崧,生子二:長子岳文升、遷居湯陰,次子岳文景, 為長溝、湯堰、唐門支祖。 岳文景三傳至岳洵(岳飛十三世孫)由長溝遷居知義庄,傳今巳有叫十七戶,六十餘人。今宜興唐門智義庄二十七世孫岳宗雷,為宜興縣先進教師,二十八孫岳錦堂,一九二七年參加過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還有岳祖德遷居北京1070信箱;有岳柏榮遷居武漢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號,有岳風麟遷居北京大學任教,有岳嗚嗥遷居上海市武進路247號;他們都是一九四九年後從宜興唐門智義庄遷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後裔。 岳霖長子岳琮永泰後裔,系由宜興陳渡支經砒凌, 囚宮遷甘肅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稱永泰世系。十六世孫岳大舟,先任廣西灕江衛指揮,後進駐甘肅臨洮。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岳大舟子岳仲武贈榮祿大夫,傳十八世孫岳文魁贈少保三等,傳十九世孫岳鎮邦、為清代左都督紹興總兵。岳鎮邦長子岳異龍,以功歷任游山參將,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為四川提督, 後轉任山東省總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 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後岳升龍病逝於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謚敏肅。 岳升龍的弟弟岳超龍為天津總兵。岳超龍曾用名「劉傑」入伍,聖祖垂詢,復本岳姓。 因功擢刀東川營游擊,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協付將。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總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岳超龍子岳鍾璜任提督。岳升龍子岳鍾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於河南新鄭,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將軍督總元帥。 岳鍾琪字東美, 身長赤面、 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多智略,御眾卒嚴、共甘苦。先任文職官, 後因戰功晉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鎮守邊關、定亂豐功,清高宗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誥授光祿大夫,奮威將軍、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陝總督、陝西巡撫、寧遠大將軍、加少保、復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賜號威信。抱病平亂,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於軍中,葬於成都,壽年六十九歲, 御賜祭葬,謚襄勤,清代以漢人拜大將僅他一人,列有《岳鍾琪傳》。妻宋氏封一品夫人。岳鍾琪子五:長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1739)調江西光祿寺卿,後封為福建按察使, 廣東巡撫。乾隆十八(1753)、授鴻臚寺卿,轉通政使參議。岳鍾琪次子岳氵田 , 任侍衛。 岳鍾琪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岳鍾琪四子岳方任都司。岳鍾琪五子岳靜封大安營參將,一等輕車都尉,其後二傳至二十四世孫岳嗣儀,任國史館協修兼秘書, 岳嗣儀長子(飛二十五孫)岳開先為中華民國陸軍少將,侍從武官。岳嗣儀次子岳涌先為政事堂法制局編譯岳嗣儀三子岳疇先為河南省城東區警察署長。岳嗣儀四子岳豫先為北京大學分科學生。 岳霖長子岳琮,二傳至岳遘(岳飛五世孫),字奉天, 遷居山西洪洞, 六傳至岳宣(岳飛九世孫),號可道,著有《金華全集》,七傳至岳芳(岳飛十世孫),號中有,為元時名儒。八傳至岳峻(岳飛十一世孫)更名岳永清,

H. 「家鄉的變化」作文,贛州安遠的。

我的家鄉在欽州,她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如果你是在幾年前曾經來過,而現在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你會發現,她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生機勃勃了。
前幾年,欽州還有不少泥濘的小路,每每遇到下雨天,總是坑坑窪窪,積了一窩又一窩的泥水,很不好走。每當我走在路上,旁邊有汽車經過時,總難免被飛濺的泥水弄臟衣服,一不小心,還會踩入泥水窩里。聽媽媽說,以前她們上班時,要經過一條長長的泥路,經常有積水,媽媽騎著自行車,沒到工作單位就很累了。而現在,那些又小又窄又泥濘的路已不見了蹤影,一條條水泥路筆直而開闊,碰到下雨天再也不用發愁了,路面很平滑,騎自行車再也不費勁了。 前幾年,我和我的很多同學一樣,住的是一間間小房子,房子最高也只有3、4層。房子的質量也不是很好,樓上樓下不時地會因為地板積水而出現滲漏,把屋子弄得臟兮兮的……但現在,嶄新的大樓像雨後春筍那樣,一棟棟建起,像巨人一樣站在市區里,不但質量好,而且還很美觀。
聽爺爺說,他五十年代末來欽州工作時,市區的面積還很小,街道很少也很狹窄,沒有什麼大的商場。而現在,欽州市區的面積已擴大了幾十倍,街道也由原來的幾條變成了幾百條,街邊商鋪林立,大商場一家連著一家,裡面的商品琳琅滿目,十分豐富,我想買什麼都可以買到,真是太方便了。街道還很乾凈整潔,隨意亂丟垃圾的現象沒有了,環衛工人在辛勤地做著保潔的工作……這不僅說明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更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欽州在變化,人們也在變化。
前幾年,大街上有很多自行車和摩托車,小轎車比較少。冬天外出,騎著摩托車很冷,很不方便。而近幾年,街上的小轎車多起來了,去哪裡都可以乘坐計程車,私人小轎車也多了,出行更方便了,每到假期還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旅遊。
前幾年,欽州幾乎沒有什麼景點,有外地的朋友來都沒有地方可以遊玩。但這幾年欽州加快發展,旅遊景點多起來了——如三娘灣、八寨溝、七十二涇……這些景點又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就說三娘灣吧,幾年前那裡還是一個荒涼的小漁村,但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它變成了一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外聞名的中華白海豚和海邊的紅樹林、沙灘、奇石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我的家鄉在無時無刻地變化著,說也說不完……

我的家鄉在安遠縣三百山鎮,聽爺爺說,改革開放以前,我的家鄉十分貧窮落後。「以前的三百山鎮,街道是泥土鋪成的,凹凸不平,走路一不小心就會摔倒,街上也很冷清,連假日也沒有幾個人。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磚房屋,屋內出了一張床和一些生活用品以外,其他的一無所有。夏天在屋裡睡覺,十分悶熱;冬天十分寒冷,只要一下暴雨,就擔心房屋會倒塌。」
可是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地。特別是我們贛州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的泥濘小路,現在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以前的土磚房屋,全都成了磚混結構的樓房。家家戶戶都有臍橙林,電話、電視、電冰箱等應有盡有。村裡還引入山泉水,鋪設水管,讓村民像城裡人一樣喝上了自來水。為讓村裡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去年村裡對村小學進行了大力度的整修,新建了教室,添置了課桌椅及電腦等教學設施。我的家鄉成了一個美麗富饒的小村莊,這是勤勞智慧的三百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創出來的。
你看,從贛州開車到安遠縣城後,沿著一條寬闊的水泥公路翻過幾座小山丘就來到了三百山鎮,一排排刷白的民房錯落有致,周邊山丘上都是綠油油的臍橙林,偶爾一兩聲犬吠,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我的家鄉還是香港同胞飲用水--香江的源頭,她清秀如一首純凈的田園詩。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風景畫。
我愛我的家鄉,我相信我的家鄉明天會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I. 歐陽-百度百科--

歐陽姓

網路名片
歐陽姓名人-歐陽修在中華民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由於逃亡、遷徙、避難以及其它原因,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如區、歐、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後人。

目錄

概述
賜姓
始祖勾踐簡介
歐陽改姓
歐陽姓歷史名人
歐陽修世系
江西歐陽氏舊譜,福建歐陽氏古譜
概述
讀姓氏源流 歐陽(ōu yáng )姓源出: 出自姒姓,與歐姓同宗,在(公元前333—)建立了甌越國,歐陽宰勛在(前333—前)稱王,歐陽偉 在(公元前313—)稱帝,歐陽鴻業 在(公元前301—)(—稱帝),歐陽海宇 在(公元前291—) 稱帝,歐安朱 在(公元前261—)(—稱帝),歐陽搖 在(公元前232—)稱帝,歐陽昭襄 在(公元前185.9—稱帝,歐陽建 前176—前163 (—稱帝)。 歐陽(ōu yáng )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姒姓,與歐陽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為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兒子無余,被封於會稽,建立了越國,為諸侯國。到春秋的時候被吳國給滅掉了。十九年後,勾踐又復國。到勾踐六世孫無疆為越王的時候。被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封於烏程歐余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無疆的支庶子孫,於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 得姓始祖:無疆。歐陽氏是春秋時代著名的越王勾踐的後裔。歐陽氏與歐(區)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則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歐陽氏的得姓,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根據《路氏》上的記載說,越王無疆的次子,被封於烏程歐余山的南邊,後代中有歐氏,歐陽氏。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於會稽,傳至越王無疆時,為楚國所滅,無疆的兒子蹄,改封烏程歐余山南方,為歐陽亭侯,子孫就以歐陽為氏。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滄縣。由此可見,歐陽氏和歐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根據考證,則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換言之,歐陽氏和歐的得姓歷史,大致2000年。故歐陽氏後人尊無疆為歐陽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歐陽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據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數據,歐陽姓氏排名為149位,為88萬其發祥地為渤海郡(今河北省滄縣)。據《姓譜》載,越王勾踐之後,支孫封於烏程歐陽亭(浙江湖州),其子孫以此地名為姓。歐陽偉 在(公元前313—)稱帝,歐陽搖 在(公元前232—)稱帝,歐陽建 在(前176—前163 )(—稱帝)。 歐陽氏中曾有 「繼固承遷五代史,勒碑刻銘九成宮」之譽,指的是宋歐陽修撰成《五代史》。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留芳史冊。歐陽氏出自姒姓,戰國時,越王勾踐的六世孫越王無疆受齊人唆使,出兵伐楚,結果被楚滅,無疆也被楚軍所殺。無疆的兒子們爭奪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佔得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的歐余山,由於位處山的南面,又稱之歐余山之陽,自任為歐陽亭侯。他的子孫就用此封地為姓氏。其中有姓歐陽,有姓歐,有姓陽,甚至,有的姓歐候。漢時有歐陽生,字和陽,博通經史,為「歐陽學」的開創者;歐陽生之4世孫歐陽也余曾為王莽的老師。唐時有歐陽詢,字信本,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北宋有歐陽修,是著名的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出渤海郡。西漢時置郡,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滄縣。當今,歐陽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彭澤縣(彭澤縣歐陽為歐陽「奕」後代,生七子,遂為彭澤縣歐陽氏七庄,有10000人以河源上。)、江西省新余、吉安、永豐、萬載、贛州、會昌、安遠,湖北省枝江、荊州、潛江,廣東省廣州、,河南省新鄭,四川省綿陽、遂寧,安徽省阜陽、滁州,湖南省長沙、瀏陽、隆回(六都寨、司門前、石橋鋪)、洞口、漵浦,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等地。湖北省枝江歐陽氏族為歐陽修長子歐陽發的後裔。現在,江蘇省歐陽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陽西門外荻塘歐甲(司徒)、下坯歐甲(全州)。 郡望堂號 歐陽姓人口概況---- 歐陽(OUYANG--)、歐(ōu)、陽(部分)三姓同宗,區(ōu)-- 在華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由於逃亡、遷徙、避難以及其它原因,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如區、歐、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後人。 在區、歐、歐陽、陽三姓當中,歐氏和歐陽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現這兩個姓氏,區氏是在漢朝才出現的,因此,區氏族人謙稱是小區,稱「歐」氏為大歐。 始祖勾踐簡介
不論在中國或海外華人當中,區、歐、歐陽三姓都是少數族群,相比之下,這三個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麼眾多。不過,他們的始祖越王勾踐在歷史上卻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歐陽姓歷史名人
1、歐陽宰勛在(前333—前)稱王, 2、歐陽偉 在(公元前313—)稱帝 3、歐陽鴻業 在(公元前301—)(—稱王),4、歐陽海宇 在(公元前291—)稱王, 5、歐侯伯歷—)(—稱王), 6、歐安朱 在(公元前261—)(—稱帝), 6、歐陽搖 在(公元前232—)稱帝,7、歐陽昭襄 在(公元前185.9—稱王,8、歐陽建 前176—前163 (—稱帝 10、歐陽生:名容,字和伯。西漢千乘人,曾從伏生學今文《尚書》,為博士,授倪寬。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其曾孫曰高、高孫地余,地余孫曰歙,連續八代均為博士,世 歐陽修
代以研究《尚書》為特長,因此《尚書》世有歐陽氏學。 11、歐陽歙(公元前35年——39年)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人。東漢光武帝宰相。為人廉恭禮讓,以祖傳「伏生尚書」任博士。王莽時任長社宰,後投更始劉玄任原武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波陽侯,後又遷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摘自《中國歷代宰相志》第35頁)。 12、歐陽建(公元225——300年),西晉哲學家。字堅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曾任山陽令、尚書郎、馮翊太守等職。出身豪族,有才華,時人稱「渤海赫赫,歐陽堅石」。主張名稱可以區分事物,言辭可以表達思想。《言盡意論》收入唐代詢翁所編《藝文類聚》卷十九。《晉書》有傳。 13、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書法家。少孤,江總以故人子私養之。自少敏悟絕人,總數以書記。每讀輒,目盡數行,遂博通經史。陳辟為東閣祭酒、五禮學士。陳亡入隋為太常博士。唐高祖征時,數以游。既即位,擢累給事中。素工書翰,飛白尤妙。初效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寶。高麗常遣使求之。帝嘆曰:「詢之名遂滿夷狄耶!」常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遂布坐其下,三日乃得去。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時太宗置弘文館,精選文學士。詢同虞世南、姚思廉、蔡允、蕭德言等入直商榷政事,夜分乃罷,寵遇至渥,乃令。中書韓約、尚書高世廉等。訪遍袁、吉、衡三州歐陽氏宗派,自晉渡江,同是一宗,撰成譜表,貞觀三年敕付之。又奉詔書九成宮醴泉銘,字體清勁,至今為寶於世。並撰有《文藝類聚》百餘卷及諸碑竭甚富。封渤海郡男,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贈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長沙鄉書堂山。夫人徐氏,生四子:長卿、肅、倫、通。《唐書》有傳。 14、歐陽通(公元620——691年):字通師,一字通之。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詢之子。唐武則天宰相。曾任中書舍人、殿中監、夏官尚書等職,封渤海子。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初拜蘭台郎,遷駕部郎中。儀鳳中,遷中書舍人,懷州刺史,衛尉卿。居母喪,詔奪哀,每入朝徙跣及門,夜值籍蒿以寢,非公事不語,還家輒號慟,年飢未克,葬。居廬四年,不釋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潛置席下,通覺,即撤去。累遷殿中監、兵部尚書、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封渤海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輔政月余,會則天武後,欲廢中宗立武承嗣,獨立不語,灑淚進諫。忤旨被害。神龍初,奉敕清雪。復官爵,還家產,特立廟祀蔭。一子官爵繼嗣。通早孤,母徐教以書父書。懼其墮業,嘗余錢使市父遺跡。通乃刻意臨摹數年,書亞於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晚自矜重,以狸毫為筆,伏以兔毫,管皆犀象,非是未嘗書。夫人胡氏,生子三:幼明、幼讓、幼咸(因員公子、從弟歐陽韶配王氏無出,承父命特出繼福建晉江潘湖歐陽韶為嗣)。《唐書》有傳。(摘自《中國歷代宰相志》第199頁) 15、歐陽詹(755-800年)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唐文學家、教育家。唐貞元八年福建歷史上第一榜眼甲第進士,與大文學家韓愈榮登「龍虎榜」,在原狀元宰相、福建觀察使常袞的獎掖下,對福建文風有重大影響與貢獻,世稱開閩文宗。廣東博羅縣丞歐陽昌子。官至國子監四門助教。 16、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更號六一居士。後唐福建晉江潘湖翁狀元黃仁穎嗣曾孫。江西永豐縣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經學家,尤以文學成就最高,是繼承唐代古文運動而有所創新的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清貧,母以「荻畫地教子」。29歲因論救范仲淹,貽書譴責司諫高若訥,景佑三年(1036)十月被貶為夷陵縣令。他仕途40餘年,歷任知縣、知州、館閣校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等職。歐陽修是歷史定格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光祿大夫及最尊勛官上柱國。生前被皇上封為「開國公」,66歲去世後被皇太子師謚「文忠」。他政績顯赫,弟子風流,著述亦極豐。先後著書153卷,其中詩賦24卷,還有《新唐書》、《新五代史》和《六一詩話》等專著傳世。《六一詩話》開歷代「詩話」之先河。夫人薛氏,生四子:發、斐、辯、奕。《宋史》有傳。家族世系8、歐陽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別號圭齋,元瀏陽人,歐陽萬公後裔。官翰林學士,國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長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遼史》、《金史》,有《圭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傳。 17、歐陽予倩:名立袁。湖南瀏陽人,演員、戲劇家。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入日本明治大學商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改入早稻田大學文科學習。辛亥革命後回國參加新劇同志會、春柳劇社,倡導新劇運動。解放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及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是中國戲劇運動倡導者和話劇的開拓者之一。1962年逝世。著有回憶錄 歐陽修紀念館
《自我演劇以來》、論文集《一得余抄》以及多個劇本。 18、歐陽繼修:(1902——1992年),本名陽翰笙,原名歐陽本義,字繼修,曾用華漢等筆名。四川高縣人。黃埔軍校教官,黨支部書記。解放後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文聯副主席。文革中與周揚、夏衍、田漢同時被打為文藝界「四條漢子」,被囚禁9年。1979年恢復文聯副主席,主持文聯日常工作。在文藝界與茅盾齊名,他與郭沫若一樣,都是四川籍文藝泰斗。寫有社會科學著作2部、中篇小說8部、短篇小說10餘部、電影劇本17部、話劇8部、詩歌200餘首,著作頗豐。 19、歐陽鋒:西域白駝山人氏,著名武學大師,在現代社會青年群體的知名度遠遠高於古今任何同姓人(運森註:歐陽詢乃唐代書法泰斗,歐子帖今天仍然為學生常用字帖;歐陽修乃北宋文學泰斗,蘇東坡自稱是歐陽修的弟子,蘇洵、蘇轍也是歐陽修舉薦,曾鞏也是歐陽修直接教出來的學生。而歐陽鋒系當代文學作品《射鵰英雄傳》中塑造的武功高手——西毒,此人無據可查。因考慮年輕人的興趣愛好,故暫且存閱)。 20、歐陽自遠: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1、歐陽予:中國科學院院士 22、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 23、央視主持人歐陽智微 24、表演藝術家、電影教育家歐陽儒秋,1918年9月7日生,安徽蕭縣人。1937年參加第五戰區青年軍團,隨後參加抗敵演劇二隊任演員,開始從事抗日救亡和革命戲劇運動,演出《壯丁》、《八百壯士》等劇目。 中國人民解放軍歐陽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歐陽文中將 歐陽毅中將 歐陽平少將 歐陽奕少將 歐陽家祥少將 歐陽庚 歐陽明高 歐陽欽姓氏淵源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堂號 宗祠通用對聯 四言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七言以上通用聯 家族概況 歐陽修身世 典故趣事 歷史名人 娛樂明星體育人物文化藝術政治人物科學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歐陽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歐陽文中將 歐陽毅中將 歐陽平少將 歐陽奕少將 歐陽家祥少將歐陽庚歐陽明高歐陽欽展開 姓氏淵源 歐陽(ōu yáng )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姒姓,與歐陽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為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兒子無余,被封於會稽,建立了越國,為諸侯國。到春秋的時候被吳國給滅掉了。十九年後,勾踐又復國。到勾踐六世孫無疆為越王的時候。被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封於烏程歐余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無疆的支庶子孫,於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 得姓始祖:無疆。歐陽氏是春秋時代著名的越王勾踐的後裔。歐陽氏與歐(區)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則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歐陽氏的得姓,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根據《路氏》上的記載說,越王無疆的次子,被封於烏程歐余山的南邊,後代中有歐氏,歐陽氏。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於會稽,傳至越王無疆時,為楚國所滅,無疆的兒子蹄,改封烏程歐余山南方,為歐陽亭侯,子孫就以歐陽為氏。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滄縣。由此可見,歐陽氏和歐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疆的子孫,而越王無疆,根據考證,則是距今30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換言之,歐陽氏和歐的得姓歷史,大致4000-5000多年。故歐陽氏後人尊無疆為歐陽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歐陽氏中曾有 「繼固承遷五代史,勒碑刻銘九成宮」之譽,指的是宋歐陽修撰成《五代史》。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留芳史冊。歐陽氏出自姒姓,戰國時,越王勾踐的六世孫越王無疆受齊人唆使,出兵伐楚,結果被楚滅,無疆也被楚軍所殺。無疆的兒子們爭奪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佔得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的歐余山,由於位處山的南面,又稱之歐余山之陽,自任為歐陽亭侯。他的子孫就用此封地為姓氏。其中有姓歐陽,有姓歐,有姓陽,甚至,有的姓歐候。漢時有歐陽生,字和陽,博通經史,為「歐陽學」的開創者;歐陽生之4世孫歐陽也余曾為王莽的老師。唐時有歐陽詢,字信本,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北宋有歐陽修,是著名的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出渤海郡。西漢時置郡,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滄縣。當今,歐陽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彭澤縣(彭澤縣歐陽為歐陽「奕」後代,生七子,遂為彭澤縣歐陽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江西省新余、吉安、永豐、萬載、贛州、會昌、安遠,湖北省枝江、荊州、潛江,廣東省廣州、河源,河南省新鄭,四川省綿陽、遂寧,安徽省阜陽、滁州,湖南省長沙、瀏陽、隆回(六都寨、司門前、石橋鋪)、洞口、漵浦,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等地。湖北省枝江歐陽氏族為歐陽修長子歐陽發的後裔。現在,江蘇省歐陽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陽西門外荻塘歐甲(司徒)、下坯歐甲(全州)。 郡望堂號 家族概況 歐陽(OUYANG--)、歐(ōu)、陽(部分)三姓同宗,區(ōu)-- 在華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由於逃亡、遷徙、避難以及其它原因,同一個祖宗的後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如區、歐、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後人。 在區、歐、歐陽、陽三姓當中,歐氏和歐陽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現這兩個姓氏,區氏是在漢朝才出現的,因此,區氏族人謙稱是小區,稱「歐」氏為大歐。 部分陽姓來源於歐陽姓,而歐陽姓分出陽姓則是北宋末年之後的事了,現在以歐陽為祖先的陽姓家族主要居住在長江中下游的地區。 歐越 在(公元前333—)姒姓-歐陽氏建立了甌越國,歐陽宰勛在(前333—前)稱王, 歐陽偉 在(公元前313—)稱帝, 歐陽繼修:本名陽翰笙(1902-1992年),原名歐陽本義,字繼修,曾用華漢等筆名。四川高縣人。黃埔軍校教官,黨支部書記。解放後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文聯副主席。文革中與周揚、夏衍、田漢同時被打為文藝界--四條漢子--。1979年恢復文聯副主席,主持文聯日常工作。在文藝界與茅盾齊名,他與郭沫若一樣,都是四川籍文藝泰斗。寫有社會科學著作2部、中篇小說8部、短篇小說10餘部、電影劇本17 部、話劇8部、詩歌200餘首,著作頗豐。 歐陽予倩:名立袁。湖南瀏陽人,演員、戲劇家。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入日本明治大學商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改入早稻田大學文科學習。辛亥革命後回國參加新劇同志會、春柳劇社,倡導新劇運動。解放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主席及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是中國戲劇運動倡導者和話劇的開拓者之一。1962年逝世。著有回憶錄《自我演劇以來》、論文集《一得余抄》以及多個劇本。 娛樂明星 歐陽智薇(CCTV2最年輕的主持人)、歐陽夏丹、歐陽奮強、歐陽震華、歐陽菲菲、歐陽靖(一男一女 一港一台)、歐陽龍、歐陽大龍、歐陽星空(中國大陸影視與音樂界新秀)、歐陽漢聲(歐弟,經證實姓歐陽) 體育人物 歐陽鯤鵬 歐陽貴景 --歐陽若熙 歐陽若曦---- 歐陽嘵光 歐陽嘵芳--歐陽耀沖--歐陽靜玲 文化藝術 歐陽德、歐陽楚翁、歐陽澈、歐陽長法、歐陽斌元、歐陽彬、歐陽鐸、歐陽中石(中國最著名書法家之一)歐陽予倩 政治人物 歐陽欽、歐陽武、歐陽海、歐陽自遠、歐陽吟、歐陽勇、歐陽勇明--歐陽永、歐陽永明----歐陽明高 科學家 歐陽自遠,被譽為嫦娥之父 中國人民解放軍歐陽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歐陽文中將 歐陽文(1912-2003),湖南省平江縣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3年6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歐陽毅中將 歐陽毅(1910-——),湖南省宜章縣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歐陽平少將 歐陽平(1916-——),江西省興國縣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離休後,又拿起了筆。兒童團的天真、紅校受訓的樂趣、長征中的坎坷、延安聖地的榮耀、敵後抗戰的艱險、淮海戰場的勝利、上海工作的繁忙、接受勛章的激動、黃海之濱的波濤、西域雪山的足跡……一一在筆端流瀉。短短十年出版有《敵後戰歌》、《清晨漫曲》、《奮斗到底》(上下集)等50多萬字的回憶錄和詩集,並堅持練習書法,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了20多幅書法作品。 歐陽奕少將 歐陽奕(1912-1987),江西省安福縣人。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87年7月14日因病逝世,終年75歲。 歐陽家祥少將 歐陽家祥(1909-1980),江西省吉安縣固江鎮人。1929年在當地參加農民運動。1931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獨立師第一團俱樂部主任,1933年起任紅8軍22師文書、營部書記,紅17師49團偵察排排長,第50團司令部參謀兼通信主任。參加了湘贛革命根據地地反「圍剿」。1934年8月隨紅六軍團西征。10月與紅三軍會師參加了龍家寨戰斗和開闢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1935年11月隨紅二、六軍團主力參加長征,任紅6軍團17師51團營長、團參謀長、團長,第16師參謀長。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任紅六軍司令部偵察科科長。1936年入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359旅718團參謀長,參加了晉西北收復七城戰斗。1940年起,先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一旅參謀長、副旅長,擔負保衛中央領導機關,保衛和建設陝甘寧邊區的作戰和生產任務。1945年,隨八路軍南下第二梯隊挺進湘粵邊。 解放戰爭時期,赴東北任遼西保安司令部司令員、熱遼軍分區司令員,領導建立政權,肅清土匪,擴大武裝,建立解放區。1949年,任熱河軍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遼東軍區副司令員,東北軍區空軍參謀長。1952入軍事學院學習。1954年畢業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軍第一副軍長、軍長。1957年,任第二十兵團參謀長。1958年後,任高等軍事學院高級系副主任,防化學兵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兵部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0年8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歐陽庚 歐陽庚(1張) 歐陽庚(1858一1941)字兆庭號少伯,祖籍中山張家邊大嶺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歐陽庚14歲,考取清政府官費留美幼童肄業生,七月初九日作為第一批經滬赴美,在紐約市曼哈頓入西海文小學、紐海文中學及耶魯大學就讀。 歐陽明高 網路名片歐陽明高(1張) 歐陽明高1958年10月出生於湖北天門,1982年畢業於中南大學,1993年在丹麥技術大學能源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工程系主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清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兼任國家"十五"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組組長, 歐陽欽 網路名片歐陽欽(1張) 歐陽欽,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1984-1986年先後赴丹麥、美國進修胃腸病學 中文名:歐陽欽 別名:楊清(青)、楊文淵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日期: 1900年8月27日 逝世日期: 1978年5月15日 家鄉:湖南省寧鄉人 目錄 概述 歐陽欽 歐陽欽同志是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在將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歐陽欽同志為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貢獻了全部心血和力量。從建國初期到60年代,歐陽欽同志長期擔任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和東北局第二書記。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參加中國共產黨 歐陽欽因母親和父親早年先後去世,同外祖父母相依為命。7歲讀私塾,11歲入高小,高小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沙市省立長君中學。在長君中學,與李富春、肖勁光、楊東蒓結為摯友,開始接觸革命理論,尋求救國救民之真理。1918年參加由毛澤東、蔡和森組織的北平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學習,並在此結識毛澤東、肖三等人。 1919年,歐陽欽提前結束預備班學習,作為首批赴法國勤工儉學的學生去巴黎。期間,他加入了蔡和森等人組織的進步團體「工學世界社」,學到了更多的革命理論,參加了「求學運動」和「拒款運動」等各種進步活動,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24年,他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參加革命 湖南省寧鄉縣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歐陽欽先後任湖北省軍委秘書、中央軍委秘書、組織科科長等職 歐陽欽命名的大慶油田 歐陽欽同志長期從事黨的組織工作和領導工作,在幹部路線上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方針,團結同志,公道正派,嚴以律己,做好表率。在政治運動中,他堅持原則,頭腦清醒,保護幹部,難能可貴。他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承擔工作的責任,常說:「我是第一書記,有錯誤我負責。」他是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在將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歐陽欽同志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貢獻了全部心血和力量

J. 大理有哪些美食求推薦。

大理美食有全雞、火腿雞雜餌絲、鶴慶豬肝鮓、大理白族酸辣魚、大理生皮、鶴慶火腿等。推薦如下:

1、全雞

全雞是鶴慶白族人的傳統食品,幾乎將要失傳了,是民間的十全大補。大病初癒的病人,生了孩子的婦女,做了手術的重病號,都要給他們燉上一隻全雞。

5、鶴慶火腿

鶴慶火腿是雲南名特食品,因其腿部彎曲,外形圓整,故又名圓腿或盤腿。鶴慶白族腌制盤腿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把鶴慶火腿作為納貢和遠銷外地的著名特產。清康熙《鶴慶府志》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名宦查偉「豐酒肥腿食客」,肥腿就是盤腿。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