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漢國小電影

漢國小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14 17:38:40

① <<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懸賞30,謝謝~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
諸葛亮年表
年號 公元 年齡 生平及事跡
光和四年 181 1 公元181年農歷四月十四日,諸葛亮誕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
中平六年 189 9 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
初平三年 192 12 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去世
興平元年 194 14 諸葛亮與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其兄諸葛瑾同繼母赴江東
興平二年 195 15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昌)
建安二年 197 17 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投奔荊州劉表,定居在隆中草廬,開始了躬耕於卧龍崗生活。
建安四年 199 19 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水鏡先生司馬徽
建安十二年 207 27 劉備前往隆中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
建安十二年 207 27 諸葛亮首戰告捷
建安十三年 208 28 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吳王孫權抗曹
建安十四年 209 29 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
建安十六年 211 31 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 214 34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分兵與劉備會師。劉備攻佔成都,諸葛亮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建安二十年 215 35 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
建安二十三年 218 38 諸葛亮留守巴蜀,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蜀章武元年 221 41 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諸葛亮任漢國丞相,領益州牧
蜀建興元年 223 43 劉備兵敗白帝城,永安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劉禪叫諸葛亮為宰父抑或相父)
蜀建興二年 224 44 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
蜀建興三年 225 45 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
蜀建興五年 227 47 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
蜀建興六年 228 48 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七年 229 49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八年 230 50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九年 231 51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道伏殺魏名將張郃
蜀建興十一年 233 53 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十二年 234 54 諸葛亮再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當年八月病故於五丈原

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袁子》: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國演義動畫》諸葛亮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卧龍、鳳雛。」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徐庶:「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諸葛孔明者,卧龍也」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 習隆、向充:「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劉禪祭奠諸葛亮詔書:「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康熙帝:「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西晉梅陶贊陶侃:「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隋朝王通:「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雲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 呂溫《諸葛武侯廟記》:「大勛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對諸葛亮的事跡甚為欣賞,曾作過數首詩關於諸葛亮,包括《蜀相》 (當中有兩首同名蜀相)、《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 。當中《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亦成為日後講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其他詩人亦有作過不少詩詞贊賞諸葛亮,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兩首)、南宋詩人陸游的《游諸葛武侯書台》,唐朝竇常的《謁諸葛武侯廟》,唐朝章孝標的《諸葛武侯廟 》,明朝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近代歷史學家郭沫若的《蜀道奇》,還有近代政治家董必武、陸定一等。 一代偉人毛澤東在肯定諸葛亮才智的同時,曾試圖分析諸葛亮統一中國失敗原因,針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荊州、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魏的總戰略,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前一句的意思是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分析,隆中對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優勢,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對於失街亭、斬馬謖的歷史事件,毛澤東曾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當時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懸掛的攻心聯,為清朝學者趙藩所作,此聯曾引起毛澤東等的重視,其內容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贊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齣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編輯本段]治國成就
KOEI《三國志11》老年諸葛亮《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三國志》: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志》: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雲:「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編輯本段]藝術造詣
書法篇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諸葛亮墨跡拓本(傳)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書法家,他所著《刀劍錄》記載:「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採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於漢川鑄一鼎,名克漢鼎,置丙穴中,八分書……又鑄一鼎於成都武擔山,名受禪鼎;又鑄一鼎於劍山口,名劍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跡。」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義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 『富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高三尺,皆武侯跡。」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南朝陶弘景,距諸葛亮僅二百餘年時間,他的見聞和記述應是有事實依據的。 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又說:「今御府所藏草書一:《遠涉帖》。」這說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宮內府還珍藏有諸葛亮的書法作品。 南宋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和軍事活動中,始終不忘書法。《常德府志》記載:「卧龍墨池在沅江縣西三十里卧龍寺內。俗傳漢諸葛武侯滌墨於此寺,因名。」諸葛亮在常德一帶活動的時間,是在赤壁大戰之後,戰事十分緊張頻繁,可是他仍然不忘臨池揮毫。
繪畫篇
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張彥遠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范、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 張彥遠記述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屏風一片值金二萬,坎者售一萬五千,」「一扇值金一萬。」並說漢魏三國(即上古)畫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國有家之重寶」, 「為希代之珍」。張彥遠他的記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記載: 「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又畫夷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像(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音樂篇
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樂修養。 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卧龍吟,真是千古絕唱, 《中興書目》記載:「 《琴經》一卷, 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 《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 。」 《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從 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諸葛亮在音樂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 鬲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
《前出師表》
《前出師表》(傳為岳飛所書)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wéi)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 )補闕(通「缺」)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háng zhèn )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通「又」)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音「生」)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編輯本段]相關影視
年代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5 《諸葛亮》 李法曾
1985 《諸葛亮》(TVB) 鄭少秋(中國香港)
1994 《三國演義》 唐國強
1995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趙樹海(中國台灣)
1999 《諸葛孔明》 劉永(中國香港)
2001 《卧龍小諸葛》 任泉
2008 《赤壁》 金城武(日本)
2009 《終極三國》 柯有倫
2010 《三國》(新版三國) 陸毅
2010 《諸葛亮與黃月英》 胡歌
《三國》陸毅飾演諸葛亮 《三國演義》唐國強飾演諸葛亮 《赤壁》金城武飾演諸葛亮
《諸葛亮》李法曾飾演諸葛亮

[編輯本段]個人發明
木牛流馬
【解釋】木製的帶有幌動貨箱的人力步行式運輸器具。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饅頭
話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朝,過瀘水而不得,按習俗需要拿49個人頭祭祀,次日諸葛亮用麵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用以祭祀;自此以後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時除了豬,牛,羊外多了饅頭;另表:饅頭原來是指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孔明燈
流傳至今的孔明燈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諸葛連弩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在較短時間內能發射十支箭,殺傷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八陣圖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téng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布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此外傳為諸葛亮發明的尚有孔明鎖、木獸、地雷等。

② 有關責任的小故事

隨著人們生活經濟的提高,擁有車輛的家庭越來越多,徐美也在一年前也買了新車,上月在她送孩子上學的時候,突然拐彎處有行人出來沒有及時注意到,幸好及時打了方向盤撞壞了路邊的護欄,幸好人身安全無事,由於送孩子著急,徐美下車匆匆看了一眼,車和護欄都有損壞,但由於送孩子著急,也沒有報警,直接將孩子送往學校上班去了。之後交警找到她,對她進行了經濟處罰。
第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明確規定,對於損害交通設施的,尚未構成犯罪的進行罰款處理。處罰金額在200到2000之間。
第二,罰款的金額根據事故的輕重來判定,因為護欄屬於交通設施,撞壞之後要有相關部門進行維修,一定的經濟處罰也合情合理。
撞壞護欄肯定是要進行賠償的,如果情節不嚴重的一般不會有其他的處罰。交警也會出事故責任書,對現場事故的輕重進行裁定,然後根據事故責任書到相關的部門去繳納罰款就可以了。但是遇到交通事故之後,不管是雙方的還是單方面的,一定要先報警,保護現場,這是作為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但最主要的,在開車的時候一定要加以謹慎,嚴格遵守交通安全法,當遇到危險的時候,遵循先避人後避物的原則,這點徐美做的還是比較對的,情急之下打了方向盤,即使撞到了護欄,也沒有撞到人,雖然被罰了款,但比撞人情節尚輕了很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③ 《十二怒漢》劇情解析是什麼

《十二怒漢》劇情解析:

電影的空間雖然只有那麼點大,但是這個狹小的空間裡面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每個角色都不是木偶,而且都能直接看出來大部分人的狀態。

1號陪審員能站出來主持判決,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學校的棒球教練,本來就具有主動性和組織能力;7號陪審員急著去看球賽,並不關心少年的死活,這樣的人雖然可惡,但是他真實地代表了生活中那些自顧自的冷漠者,同時他關心的那場球賽也把世界的這種意識空間感加大。

這十二個人並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討論問題,而是可以感受到外在世界的存在,而這種外在世界的存在感反過來影響了他們的討論與觀眾的思考,觀眾會無意識地把這場判決的過程帶入到現實生活之中去加以思考,而不是十二個人在玩一個封閉的狼人殺游戲。

劇情簡評:

這部米高梅公司製作的小成本電影,雖然票房成績很一般,但其藝術成就非常高。上映僅兩個月,該片就摘得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並在第二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兩項提名。即使到了60多年後的今天,大家依然奉《十二怒漢》為經典佳作,僅豆瓣上就有30多萬人打出了9.4的高分,足見大家對它的喜愛。

④ 《十二怒漢》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十二怒漢》並沒有告訴觀眾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十二怒漢》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少年被告殺死了他的生父,顛末法庭辯說之後,十二個陪審團成員要開會會商被告能否無功,其外十一位陪審團成員認為被告無功,只要一位成員認為目前的證據存正在滅信點,他通過度析推理,逐步覓到未無證據和證人證詞外的不合理成分,而且逐漸說服了其缺十一位成員,最末鑒定被告無功。

找出兇手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導演通過電影來講述這個故事,主要想要表達的觀點有二: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程序正義至關重要;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存權的尊重。

疑罪從無,是刑事訴訟中的一條重要准則,這與「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非人道做法,形成鮮明對比,這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文明的進步。

角色介紹

1、馬丁·鮑爾薩姆飾演1號陪審員

1號陪審員,一所高中的球隊教練,會議的主持。負責主持會議並維持秩序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個人觀點;但他對整個討論過程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討論展開後幾乎所有人都處於一種憤怒或焦躁不安的狀態,在幾次討論可能出現僵局的情況下都是他使得會議繼續進展

2、約翰·菲爾德飾演2號陪審員

2號陪審員,戴著眼鏡,小小個子,有些害羞的中年人。第一次參加這種陪審,是個善良的老好人,在討論進行時還熱心地給大家發喉糖吃。在主角(8號陪審員)開始對證據進行質疑時,他應該是有所懷疑的,但並沒有馬上追隨主角對抗其他人的勇氣。在討論中途贊成被告無罪,促成了6比6平局的轉折點

⑤ 各位大神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蜀漢 劉備 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再奪漢中。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為替關張二人復仇發兵出擊東吳,被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因此慘敗使漢國元氣大傷。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11]

⑥ 周星馳電影里的一首歌,歌名叫什麼,歌詞是:屎,你是一攤屎,命比蛾便宜~

歌曲的名字家歐洲哦《我是一坨屎》

歌曲原唱:劉以達

填 詞:謝立文

譜 曲:廣東小調

編 曲:劉以達

歌曲語言:粵語

歌詞:

屎我系一督屎, 自出世開始

你吃香蕉我做臭屎, 命中早注已難移

屎我系一督屎, 命比蟻便宜

你坐Benz我挖鼻屎,自知死也再難移

長夜,星稀夜,屎坑中過夜

問你可知道, 人生短, 快樂更短!

屎我地一堆屎,賺取快樂時

你我既相識也就共歡,盡管一切太便宜

長路,孤單路,永不歸路

問你,可知道,誤解多,侮辱更多!

低我在最低底,賤比撮爛泥

你踢我一腳卻鬧我呀媽,爛屎不準向上爬

只盼望有一天,願跑到田園

去到花間我伴花,願躺花底看嫩芽

只盼望有一天,爛屎 化肥田

化作春土更護花,漫天花香送晚霞

化作春土更護花,漫天花香送晚霞

屎我系一督屎,花我願化花香

屎我系一督屎,花我願化花香

(6)漢國小電影擴展閱讀:

歌曲鑒賞

《我是一坨屎》(粵語歌名是《我喺一督屎》)是香港電影《喜劇之王》的插曲。

這首插曲用低沉的聲音和悲傷的曲調唱出了一個願望經常落空的小人物的辛酸,這首插曲很快在當時的香港流行開來,因為他唱出了香港底下階層和那些願望落空的小人物的心聲而引起共鳴。

劉以達,1963年2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番禺,作曲人、編曲人、演員。

劉以達以另類的編曲方式為港式流行歌曲帶來另一種新的想法。除了他自己的作品編曲外,他亦十分擅長為不同的歌手寫出量身打造的曲風,使得他的曲風若是並置在一起往往會出現迥然不同的樣貌。

⑦ 郝之章的簡介

他不叫郝之章 七·七」事變以後,眾多的仁人志士投身到偉大的民族抗日戰爭中去,郝世英便是其中之一。《燈光》一文即歌頌他的。
郝世英,1915年生,洛南縣景村鎮郝家塬人。他少年曾在私塾讀書,後因生活所迫去洛南縣保安團當兵。在小學教員張清珍(共產黨員)的影響下,逐漸萌發革命思想。19山將腿摔傷,郝世英和張有才、李照才等士兵用擔架抬其指揮。11月,部隊偷襲河北日軍井陘車站,郝世英與另一戰士送信返回時,與敵散兵遭遇。他眼尖手快,先發制人,斃敵數名,奪得三八步槍5支。1938年3月,日寇偷襲高平縣小園村,三十八軍軍部距此很近,且無作戰部隊。特務連奮起迎擊,郝世英與袁生魁、藺昔明、馬長理等戰士與敵拚死相搏,終於掩護軍部安全轉移。在一次執行任務中,排長劉景漢企圖裹脅二班叛逃,郝世英與張進修、介春發、衛志賢等當機立斷,將劉擊傷,使該班歸還建制。由於郝世英機智勇敢,處事果斷,且能獨當一面,深得趙壽山賞識,遂於同年夏調其任警衛員。 1938年5月,郝世英在山西省平陸縣經陳真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底,郝世英被調任十七師四十九團七連連長。這時三十八軍在中條山一線同日軍血戰,郝世英懷著一腔仇恨帶領兄弟們沖鋒陷陣,收復國土。他曾兩次北渡黃河,深入敵後打游擊戰。在河南武陟縣木蘭店以西,他帶領七連單獨多次伏擊日軍運輸汽車,均獲成功,擊斃日軍80餘名,炸毀軍車。 1941年11月,三十八軍攻擊漢王城以南十里處之敵寨,敵組織交叉火力,久攻不克。郝世英率一個排從寨下摸至敵寨,炸毀敵人碉堡,使戰斗取得勝利。在堅守張洞以南陣地中,郝世英帶領全連擊退日軍多次沖鋒,斃敵三十餘名,繳獲輕機槍、擲彈筒等武器。由於郝世英英勇善戰,指揮有方,被提升為四十九團三營副營長,後任營長……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時任三十八軍十七師特務連連長的郝世英,配合十七師內中共黨組織積極准備,努力工作,促成十七師順利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9年2月5日,在解放商南的戰斗中,陝南獨立團團長郝世英在圍殲戰中為指引

⑧ 求這個電影謝謝

最終幻想的女主角?

⑨ 有關齊國和楚國的電影

《荊軻刺秦王》秦國,趙國,燕國。
《秦頌》秦國,燕國。
《西楚霸王》秦朝,楚國,漢國,漢朝。
《江山美人》燕國,趙國。
《鍾無艷》齊國,魏國。

⑩ 關於 楚國 漢國 趙國 齊國的電影

《墨攻》 趙國,燕國
《屈原》楚國
《鑄劍》楚國
《英雄》秦國,趙國
《荊軻刺秦王》秦國,趙國,燕國。
《秦頌》秦國,燕國。
《西楚霸王》秦朝,楚國,漢朝。
《江山美人》燕國,趙國。
《鍾無艷》齊國,魏國。
《古今大戰秦俑情》秦國 最正規的是:東周列國·春秋篇和戰國篇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5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2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5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4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9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7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00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