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微電影
『壹』 關於電影《東京審判》
演員劉松仁個人簡介
本名:劉松仁(又名: Damian Lau)
生日:1949年10月14日
身高:175cm
星座:天秤座
職業: 演員
所屬地區: 香港
經歷:
1971年考入麗的第五屆電視藝員訓練班;曾到美國留學讀電影;
1976年簽約無線;
1980年簽約亞視。
曾主演的電視劇:
《天下第一》(2004) .......皇爺
《翡翠戀曲》(2004) TVB (香港4月12日上映) ...............梁柏言(30集)
《戀香》(2003) 中韓合.........金智中
《西關大少》(2003) TVB..........周明軒(30集)
《英雄,刀,少年》(2003) TVB............陳道揚(20集)
《嫁錯媽/我只在乎你/真愛》(2003) ATV.........邦(20集)
《婚前昏後》(2001) TVB.........孫學祺(25集)
《掃冰者/黑白界》(2001) ..........李得超(20集)
《縱橫天下》(2001) ATV............高浩雲(40集)
《倚天屠龍記》(2001) TVB..... 張翠山(40集)
《廉政追擊》(2000) TVB............李天(5集)
《無業樓民》(2000) TVB...........洪大龍(21集)
《一枝花和尚/新水滸傳》(2000) ............林沖(30集)
《人間友情/滬港英雄》(2000) ...... .....庄學仁(20集)
《亡命天涯(簡體字)》(2000) .............榮仁傑
《銀鼠》(1999) ............(20集)
《倩女奇冤之新竇娥冤傳奇》(1999) .........陶伍(24集)
《聞一多》(1998) CCTV.........聞一多(7集)
《黑道重案第一號/珠江剿匪記》(1998)
《國際刑警》(1997) ATV...........黃河水(40集)
《緣來是你/女人的故事/喜樂會》(1996) ...........關競生
《劍嘯江湖》(1996) ATV..........燕北飛/白雲(燕孤鴻)(40集)
《千王之王重出江湖》(1996)ATV......... 李抑(40集)
《一切從失蹤開始》(1995) TVB...........張偉聰(20集)
《楊家將之碧血青天珍珠旗》(1994) ATV.........狄青(30集)
《廉政行動1994》(1994) TVB...............李天(3碟裝)
《俠義見青天》(1994)台灣............展昭(5集單元)
《大時代》(1992) TVB............方進新(40集)
《碧海情天》(1991)台灣.........天養
《江湖再見》(1991)台灣...........周勝龍
《末代兒女情》(1990)台灣...........佟承軒(30集)
《春去春又回》(1989)台灣.........張來福
《八月桂花香》(1988)台灣...........胡雪岩
《法網柔情》(1988)台灣............倪博文
《還君明珠》(1987)台灣.............秦天寶
《時勢英雄》(1986-8?)ATV............原鎮樂(20集)
《秦始皇》(1986) ATV...........荊軻(63集)
《九月鷹飛》(1986) ATV.........葉開(17集)
《萍蹤俠影錄》(1985) ATV.........張丹楓(20集)
《大地恩情之古都驚雷》(1984) ATV..........啟華(22集,15碟裝)
《劍仙李白》(1983) ATV...........李白(20集)
《武俠帝女花》(1980-1)...........周世顯(50集)
《北斗星》(1980?) ................(自導自演)
《京華春夢》(1980) TVB...... 金振西(26集)
《風雲》(1980) TVB..........(68集)
《刀神》(1979) TVB.........丁鵬(6碟裝)
《大亨》(1978) TVB...........朱淑娟兄長(85集)
《梁山伯與祝英台》(1977) TVB............梁山伯(4碟裝)
《陸小鳳之武當之戰》(1976) TVB........陸小鳳(7碟裝)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1976) TVB........陸小鳳(5碟裝)
《陸小鳳之金鵬之謎》(1976) TVB........陸小鳳(6碟裝)
《半生緣》(1976)
其它: 《啼笑姻緣》.........樊家樹(25集)
《控辯雙方》
《幻海奇情》..........(第五輯)TVB(2碟裝)
曾參演的電影:
《我愛你》(1997)........律師
《飛虎雄心2之傲氣比天高》(1996).........陳力揚
《飛虎》(1996).........劉督察
《給爸爸的信》(1996)............鄭sir
《阿金》(1996) ..............律師
《海岸獵鷹》(1995)...........劉慶宗
《天與地》(1995)............戴濟民
《武俠七公主》(1995)..........上官無極
《現代豪俠傳》(1995)...... .....劉啟文
《洪熙官之少林五祖》(1994) ..........陳近南
《94'獨臂刀之情》(1994)...........武安國
《新仙鶴神針》(1993) .........一陽子
《東方三俠》(1993).........劉啟文
《群星會》(1992) ...........陸小鳳
《英雄地之小刀會》(1992)...........魏延炎
《噴火女郎》(1992)............人人(總警司)
《蝗蜂尾後針》(1992) ...........邱世龍
《鹿鼎記II》(1992)............陳近南
《鹿鼎記》(1992)...........陳近南
《神探馬如龍》(1991)..........鄧國翹
《學校風雲》(1991)...........溫嘉文
《愛的世界》(1990).........李子良
《亂世英雄亂世情》(1986) .........導演
《生死決》(1984).........步青雲
《無名火》(1983) ..........黃建恆
《蜀山》(1983)............曉余
《碧水寒山奪命金》(1980)............路天君
《豪俠》(1978).........青衣
其它作品:
*廣播劇---鴿子園 (2001)........上官龍
香港老戲骨劉松仁從影幾十年,卻因出演《東京審判》中的梅汝璈而險些情緒崩潰。
精神狀態已經好轉很多的劉松仁來到北京,談起拍攝往事,仍然心有餘悸。他說「在電影拍攝中和拍攝後,自己很長時間走不出梅汝璈的精神狀態,差點走火入魔了。」他說,拍戲的時候他面對那些由日本演員扮演的戰犯的時候,感覺回到61年前的戰犯法庭,忘了自己是梅汝璈還是劉松仁,一心只想將戰犯定罪。不但在演戲的法庭上他對這些日本演員怒目相向,演完戲後,他有時誤以為這些日本演員就是當時的戰犯,對他們也不交一語,偶爾有日本演員要和他搭訕,他也怒氣沖沖。他說現在想來,覺得非常不好意思,當時陷得太深了。
越演到後來,他越體會到梅汝璈當時的心情。在東京審判宣判階段,為了將東條英機等戰犯送上斷頭台,梅汝璈曾經決心以死明志。看劇本時劉松仁認為這種方式太極端,他個人並不贊成。但是演到最後的時候,他才發覺,梅汝璈就該如此,因為戰犯不死,他就無顏見江東父老,200萬屍骨就無法昭昭,他真切地體會到了人物身上所擔負的壓力。
本來是戲中人物的壓力,劉松仁卻戲里戲外都擔負著這份壓力。以至於當時劇組的工作人員都說,劉松仁老黑著個臉,好像沒給他開片酬似的。劉松仁說,他當時陷入了梅汝璈的狀態中,有些瘋狂,不能自拔。很多情緒的迸發,根本不是演,而是真實的感受。黑著個臉根本不算什麼。這種情緒在拍完戲後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說,回到香港後,在家裡有時候我說話不由自主就用上了電影中梅汝璈的腔調,讓家人很不舒服,這段時間,家人都有點怕他了。
拍完戲後,他不敢和導演高群書打電話,生怕再陷入到那種狀態中去。而一同在電影中出現的香港演員,他也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和對方聯系。他笑笑說,沒想到演了一輩子的戲,老了的時候反而「走火入魔」了。
梅汝璈 (由香港演員劉松仁飾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
42歲。戴眼鏡,稍黑,俊朗。
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12歲考取北京清華學校,與向哲浚是師兄弟。1924年留學美國,以最優等生的成績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獲文科學士學位。
24歲時獲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離美後廣泛遊歷歐洲各國及蘇聯。回國後在山西大學、南開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任教,講授英美法,並先後擔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委員、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當時的中國司法界名聲赫赫。
知識分子氣質,學識淵博。深愛祖國,堅持維護國家尊嚴,依法嚴懲日本戰犯,愛國之心火熱而處事冷峻自持。說話鏗鏘有力,有理有據,富於民族正義感,時常有冷幽默。
在東京國際大審判的很多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戰犯量刑階段堅持嚴懲戰犯,在多數法官主張輕判的情況下,頂住巨大壓力,運用智慧,最終促成了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最終公正判決。作為中國法官負責了判決書中"日本對華侵略"部分的起草工作。
東京審判中主要演員所扮演的角色:
虛構人物部分
肖南(由台灣演員朱孝天飾演)
二十九歲,中國《大公報》記者,戰前在日本留學,精通中文,英文,日文。
清癯高貴,一切心中瞭然,外表淡定隱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象一個浪跡天涯的浪漫詩人,亦象一個身懷絕技的俠客。
有李白的風骨和酒量,有小李飛刀李尋歡的視落魄為從容,有杜甫的憂心忡忡。唯獨不敢放棄的是人的正直和美好。
和田芳子(由台灣演員林熙蕾飾演)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肖南的初戀情人。
因為總是被眾多的兄弟甚至妹妹呵護,她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善良是所有人的天性,丑惡和卑鄙是偏狹的人眼中的折射,不承認有些人會因為貪欲和自私以及體制內的責任而走向墮落,她反對戰爭,但又理性的認為戰爭不過是責任的延伸,是不可避免的。總而言之,她生活范圍的狹窄造成她對世事人心過於美好的輕信。
她的眼神里永遠透露出一種清澈和平靜。短暫的一生只憤怒了一次,這一次憤怒導致了她成為了一個仇恨的犧牲品。
她希望做一個真正的能客觀表達她的目擊和思考的記者。她討厭政治,她對戰爭因為沒有親歷,因而一直保持距離感,她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單純的記者行為,更多的是職業要求和習慣。她認為政治家的事情就是誰要做老大的問題,因此就有戰爭,就有爾虞我詐,就有出賣,就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必然結局,這就是游戲規則。沒有什麼正義不正義的。但北野雄的變化讓她警醒了,而正夫的最後一怒使她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單純和幼稚。但已經晚了。生活就是這樣的,只有失敗的時候才能認識到自己當初是多麼的愚蠢。
北野雄(由金馬影帝、香港演員謝君豪飾演)
三十歲,芳子的鄰居,也是芳子哥哥的莫逆之交。
強悍,豪俠之氣貫通全身每一個毛孔,容易激動,也容易走向極端,象一塊極硬的隕石。鋒利而隱忍,為感情和他所認定的正義及利益敢於付出一切,不顧一切但又精通權謀,極愛沖動但又不失策略。往左走是英雄,往右走便成了梟雄。但此時此地的風雲際會不可能成為過人之人,偏狹的國恨家仇以及當時軍國主義的過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終走向毀滅。讓人嘆息,讓人憂慮,也同樣讓人鄙夷。
和田正夫(由香港演員曾志偉飾演)
三十歲,芳子的哥哥,日本侵華軍人。
曾經是孔武有力的大哥,曾經是國家機器極佳的重要零部件。極富包容心和寬厚大度之優良品質,可以從容為國捐軀,可以凜然赴義,可以為家犧牲,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並且不求回報和彰揚,沉默如金,但又不憨傻,象一塊基石一樣可以托舉大廈,可以石破天驚。
但戰爭讓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心中翻江倒海面上不露一點痕跡,泰山崩於前依然靜默獨坐。患有重度失眠症。目光里有陰郁,有驚懼,這種驚懼是對自己對人的懷疑,北野宏的變化突然讓他感到人的可怕,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無知和人心不可把握的黑暗和能量,他既仇恨日本軍國主義倡導者,又恨參與和發動一切戰爭的政治家,在他眼裡已沒有戰爭的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只要是戰爭,他都仇恨。戰爭使他感到自己的無力和無助,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了,什麼都不能抓住,他墜入了一個巨大無邊的空虛中。他一直沒說話,只有最後一次才說了幾句話,告訴北野雄,他的弟弟是他親手殺死的。最後他用行動表達了他對戰爭和正義的看法。然後,他死了。
和田纓子(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白雪雲飾演)
芳子的妹妹。曾經是熱血青年,曾經因為東條英機的鼓勵而成為一個獻身戰士的慰安婦,她視此為光榮使命,有一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高尚品質。但轉身已是滿身瘡痍,遍體鱗傷,她的美好的獻身被人所糟蹋,戰士需要的是她的身體,但不需要她的思想,戰士滿足的是性慾和發泄,不需要她的優良品質。她的付出除了給自己帶來致命的身心傷害外,其他的只是一個性工具而已。一個思想家,一個優秀妓女。一個把自己的燦爛年華隨手一擲奔赴污泥最終成為了行屍走肉的美麗少女。
北野弘
北野雄的弟弟,日本侵華軍人。曾經羸弱瘦小,文質彬彬,書生模樣,小弟做派。和山口正夫一起入伍,一直受山口正夫的保護。但戰爭的緊張驚懼,同伴的殘忍,國家的利益,戰士的瘋狂都讓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狂野,成為一個比任何人都要殘暴的殺人狂。後來的所作所為讓山口正夫目瞪口呆。
廣瀨一郎(由日本演員小池幸次飾演)
東條英機等戰犯的辯護律師。狡詐,雄辯,善於捕捉對手哪怕一絲一毫的微小瑕疵,並有力量和足夠的智謀出擊。可惜因為站在正義的對面而失道寡助,無力回天。永遠不會去犧牲,永遠做一個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的自私者。
真實人物部分
梅汝璈 (由香港演員劉松仁飾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
42歲。戴眼鏡,稍黑,俊朗。
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12歲考取北京清華學校,與向哲浚是師兄弟。1924年留學美國,以最優等生的成績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獲文科學士學位。
24歲時獲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離美後廣泛遊歷歐洲各國及蘇聯。回國後在山西大學、南開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任教,講授英美法,並先後擔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委員、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當時的中國司法界名聲赫赫。
知識分子氣質,學識淵博。深愛祖國,堅持維護國家尊嚴,依法嚴懲日本戰犯,愛國之心火熱而處事冷峻自持。說話鏗鏘有力,有理有據,富於民族正義感,時常有冷幽默。
在東京國際大審判的很多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戰犯量刑階段堅持嚴懲戰犯,在多數法官主張輕判的情況下,頂住巨大壓力,運用智慧,最終促成了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最終公正判決。作為中國法官負責了判決書中"日本對華侵略"部分的起草工作。
向哲浚(由香港演員曾江飾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
52歲。個子不高,稍胖。
生於湖南寧鄉,1911年考入清華學校,6年後被選送美國留學。耶魯大學畢業後,轉讀喬治o華盛頓大學法科。回國後從事司法教學和法院工作。曾擔任上海第一特區法院首席檢察官,後被任命為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
使命感強,敢於承擔責任。帶領中國檢察組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檢察工作的中國部分。
倪征燠(由英達飾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顧問組組長。
40歲。三七分頭,圓圓臉,稍胖。
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畢業後考入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在司法行政部與向哲浚成為同事。他們先後調往上海第一特區法院,向是首席檢察官,倪是法官。抗戰勝利前夕,倪受政府派遣去美國和歐洲考察英美各國的司法制度。一年後歸來,適逢向哲浚點名要他前往東京增援。
1946年深秋到1947年1月間在國內收集證據。在被告個人辯護階段登場盤問和反駁土肥原賢二與坂原征四郎。在此次審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律業務純熟,在法庭上鎮定自若,盤詰被告有理有據,講究技巧,展現了中國檢察官的風采。
衛勃(美國演員Daniel Albert Ziskie)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
澳大利亞人。身材很高(1米8以上),較胖,59歲。
畢業於天主教會小學及昆士蘭大學。原本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省高等法院院長,到東京履任時剛剛升職,擔任澳大利亞最高法院大法官。
1942年被封為爵士。1943年曾被任命為澳大利亞日軍罪行調查委員會主席。
西方社會的標准執業法官。循規蹈矩,剛正不阿,精力過人,工作勤奮。外表一副英國紳士的風度,骨子裡還保持著澳大利亞人的粗獷性格。
庭下他給人的印象是為人誠摯、從容和氣,少語,但實際上胸有成竹,一旦開口,,往往話語中肯,態度公正,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型人物。
在法庭上,衛勃有時發言語調平穩柔和,有時則非常坦白、直率,不免粗暴急躁,因此常常引起一些小的沖突。此外他在法庭上不好獨斷,作決定常與其他法官商量。頗具幽默感。
剛到東京時希望與西方法律界同事緊密合作,但逐漸為中國法官梅如璈的人格魅力所打動,最終在梅的堅持下同意在法庭上將中國法官的座次靠前。曾試圖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追究天皇的罪責,但迫於美方政治壓力最終放棄。
衛勃主持了遠東國際大審判,並為審判定下了基本公正客觀的基調。遠東國際大審判最終基本體現了公正和理性,衛勃功不可沒。
季南(由美國演員John Henry Cox飾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首席檢察官兼盟軍總部國際檢察局局長。
美國人。年齡60歲左右。身高在1米8左右。較胖,紅鼻子紅臉,粗眉毛。
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1914年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做職業律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美國陸軍前往歐洲戰場,戰後出任俄亥俄州立檢察官、美國司法部刑事局局長。辦理刑事案件以干練著稱。與政界交往頗深,曾得原總統羅斯福的信賴,與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私人關系也很深。
性格外向,好交遊。場面上往往談笑風生,周旋自如,慷慨大方,但實際上知道何時避重就輕,必要時可以玩弄一些"詭計",有些政客作風。
剛到東京便宣布要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制服日本戰犯。在法庭上能言善辯,提問尖銳,經驗老到。有時喜好長篇發言,用大文章,引用"名人名言"(羅斯福等),因傲氣自負脾氣有時不免暴躁。
季南強勢推動了國際檢察局對戰犯的審訊和證據搜集工作。因其強悍、雷厲風行和高壓態度而贏得了綽號--"魔鬼檢察官"。
印度法官巴爾
58歲。平頭,較黑。
出生於印度孟加拉省的一個小村莊。三歲喪父,幼年的教育完全依靠慈善施捨,母親替人工作,以維持家庭生活。依靠政府獎學金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1920年獲得加爾各答大學的法學碩士學位。1924年獲得該校法學博士學位。其間擔任當地律師工會的辯護士。1940年任加爾各達高等法院法官。
從庭審一開始就認為國家犯罪不應該追究個人責任,因此主張全體被告無罪,認為"世人需以寬宏、諒解、慈悲為懷,不應該用正義的名義來實施報復"。
溥儀:末代皇帝
滿清末代皇帝,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關鍵證人之一。
41歲。身材瘦長,尖臉,帶黑邊圓框眼鏡,一口正宗北京話。
1909年四歲的時候登基。因夢想復位而成為日本人的傀儡,1932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
1946年8月由蘇聯的伯力看守所前往東京作證。
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關鍵證人,並創造了作證時間最長(8天)的記錄。
在法庭上用詞新潮,情緒激昂的控訴日本人試圖利用他分裂中國的過程。但為了逃避責任,他在有些方面也說了與歷史有悖的話。
東條英機(由日本演員星野晃飾演)
甲級戰犯。戰爭狂人,兇狠殘暴,外號"剃刀將軍"。
受審時63歲。身材適中,有仁丹鬍子,齒暴牙黃。
1884出生於東京一軍閥家庭,其父崇尚武士道精神。
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22歲即被授予少尉軍銜。日俄戰爭爆發後,隨軍進入東北。1928年擔任陸軍省整備動員課課長。1933年升任參謀本部軍事調查部部長。1937年任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其間瘋狂鎮壓抗日軍民,並支持731部隊的活人試驗。
1940年任陸軍大臣,主張進一步擴大對中國戰爭,並准備跟蘇聯及英美開戰。1941年出任日本首相,並兼陸軍大臣和內務大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隨後密謀策劃了"珍珠港事件",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1944年春天,在太平洋戰爭日方屢戰屢敗的情形下,逼迫參謀總長辭職,從此身兼四職,一意孤行實現其稱霸東南亞的"理想",由此將整個日本都壓進了大炮的槍膛,導致了國家的毀滅。戰後被捕,多次試圖自殺,但最終未遂,被視為鬧劇。因此雖視他人生命如草芥,輪到自己,卻是"千古艱難惟一死"。
東條受其父影響,養成了冷漠固執、殘忍好戰同時又不失謹慎的性格。掌權時陰冷高傲,必要時卻用看似溫和的微笑作為面具。
在東京法庭上因特殊身份被所有法官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穿舊軍服出庭,囂張氣焰不再,一直端坐如泥塑木雕,較為鎮定。後寫了220頁的口供書為自己辯護。
被判絞刑後作詩:櫻花瓣呀,悄悄而哀愁地落下來了。
土肥原賢二(由日本演員小池榮飾演)
甲級戰犯。日本陸軍特務系統中出了名的"中國通"。
64歲,圓臉,較胖。
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1913年來到北京,在日本特務機關"坂西公館"擔任助理,從此開始了在中國長達三十餘年的間諜特務生涯,後擔任奉天特務機關長,步兵第九旅團長、陸軍航空總監、陸軍大將、日本東部軍總司令等職。擅長在中國各階層間製造內亂,是中國人所最熟識的著名日本特務。曾充當沈陽市長,扶植溥儀稱帝,勾結關東軍陰謀華北自治,煽動內蒙獨立,在各地唆使漢奸成立偽政權和維持會。
老練狡猾,詭計多端。個子不高,留著精心修剪的仁丹鬍子,談笑風生,善於交際,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
在法庭上幾乎不發一言。
松井石根(由日本演員名取幸政飾演)
甲級戰犯。
69歲。日本陸軍大將。
陸軍士官學校及陸軍大學畢業,長期供職於參謀本部,繼任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及陸軍第十一師團團長等職。深切了解中國地理形勢特別是中國東南沿海各省的地理形勢,在軍中有"中國通"的稱號。1937年在淞滬作戰中擔任總司令,南京淪陷後,縱容部下燒殺搶掠,造成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在中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奉調回國,但仍在內閣和各種法西斯組織中擔任要職。
出庭時手持佛珠。在法庭上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馴服得像綿羊一樣的老好人",一個"失了業或者欠薪已久的銀行書記員"。用各種荒謬的邏輯為自己辯護。
被判絞刑後作詩:長空籠煙霧,雲山兩茫茫,惟有富士雪,皚皚照遠方。
坂原征四郎(由日本演員平松慎吾飾演)
甲級戰犯。
62歲。日本陸軍大將。
方臉,留仁丹鬍子。
仙台陸軍幼年學校及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曾參加日俄戰爭,此後供職於關東軍,官至關東軍參謀長,長期在中國東北活動。1941年後分別任朝鮮軍總司令和駐新加坡日本第七方面軍總司令。
1904年參與日俄戰爭,1931年,身為陸軍大佐,參與策劃和實施了"九一八事變",謀劃成立"偽滿洲國",建立內蒙傀儡政權和華北傀儡政權;1938年出任陸軍大臣,極力主張擴大侵華戰爭。
看上去懵懵懂懂,實際上狡猾殘忍。
在法庭上自己提出了長達48頁的書面證詞,號稱要和中國檢察官大戰三百回合。
被判絞刑後作詩:不為軀體憂,不為靈魂懼,但念人世無情而獨悲。
田中隆吉(由日本演員大島宇三郎飾演)
45歲左右,圓臉,前額無發,微胖。
原日本陸軍中將,陸軍省兵務局局長。1942年退出現役。1946年7月5日作為證人出現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畢業於陸軍大學,一直在日軍參謀本部工作,1927年後派駐北京和上海,後任關東軍參謀,並參加"東條軍團"侵佔內蒙古,對侵華日軍的運作了如指掌。
記憶力奇好。與不少被告關系密切,了解相當多的侵略陰謀內幕。在法庭上的證言非常關鍵和具有殺傷力。
大川周明(莫歧飾演)
甲級戰犯。
61歲。乾瘦。
日本的"戈培爾"。綽號"大東亞雄辯家"。
長期從事日本法西斯主義理論研究,法西斯理論狂熱的宣傳家和煽動家,軍國主義和擴張主義分子。"大東亞共榮圈"理論的鼓吹者。曾擔任南滿鐵路東亞研究所所長;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
受審時有些神經質。邋邋遢遢。
在開庭第一天裝瘋逃過審判
『貳』 國內航空哪些機型飛機上有屏幕看電影
飛機上不能玩手機?
這條規定早就過時啦!
目前
東方航空
海南航空
南方航空
廈門航空
春秋航空
祥鵬航空
上海航空
都「松綁」了手機禁令!
好消息
各家航空公司紛紛在官方微博上表示
歡迎開機
不僅引發網友們的歡呼聲,許多旅客也在第一時間發布「航拍」照片,見證著禁用手機飛行時代的結束。
但是!
對,還是要有但是的。。。
雖然大家現在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但是仍有諸多規定需要遵守。
比如:需要開啟飛行模式
根據中國民航局《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南航表示已完成相關評估工作,制定了相應實施方案。從2018年1月19日起,搭乘南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攜帶型電子設備(PED)。旅客在空中使用手機時,需設置為「飛行模式」。
但是,由於南航航班量較大,修訂後的機上安全演示錄像和安全須知卡將在客艙內逐步更新,請以客艙和駕駛艙廣播為准。南航表示,根據局方要求,一旦機組發現任何干擾安全的情況或突發緊急事件需立即停止使用攜帶型電子設備時,廣大旅客請務必聽從機組安排。
東方航空還細致地在官微上貼出4條特別事項,提醒大家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的注意事項。
2月1日起,春秋航班上也可用飛行模式手機,春秋航空所有國內國際地區航班將同時「松綁」手機禁令。「屆時,旅客在飛行全程不必關閉手機,但手機必須處於飛行模式。」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旅客也必須隨時聽從機組人員的指導,如果機組一旦發現有任何干擾情況,將隨時禁止手機的使用。
大家一定會問
『叄』 武安侯的性格
應為黠"猱"媚虎
《黠猱媚虎》
「獸有猱,小而善緣,利爪。虎首癢,則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以不覺也。猱取其腦啖之,而呔其餘以奉虎,曰: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左右。虎曰:忠哉猱也,愛我而忘其口腹。啖己又弗覺也。久而虎腦空,痛發,跡猱,猱則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我給翻譯了一下,,一字一字打出來的,網上似乎沒有現成的翻譯:
有種野獸叫「猱」的,身材小但善於攀爬,爪子很尖利。老虎的腦袋癢癢,就叫猱爬到頭頂給他撓癢癢。猱撓個不停,結果挖出個大口子(要是翻譯成洞就有點糝人了)。老虎被撓得痛快還沒覺出來(夠遲鈍!),猱把虎腦拿出來吃了,還把吃剩下的給老虎吃(嘔……),大言不慚的說:我偶然得到點葷的不敢獨吞,把它獻給大王您哪。老虎說,猱真是忠實啊,如此愛我都不顧自己的口腹之慾。吃自己(或者原文不不「己」是是「已」,當「完畢」講?)卻又沒有察覺,時間長了老虎覺得腦袋空空的難受,開始疼了,想找猱(的蹤跡),猱已經爬到高高的大樹上避禍去了。老虎踉蹌著跳了幾下,大吼一聲,死翹翹了。
『肆』 晝與夜微電影觀後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是一部重大題材、農村題材電影。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為背景。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來到革命老區河北邯鄲武安伯延考察調研,在四個晝夜與當地村裡農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電影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語言動作,將村民們的真誠、質朴,對國家和黨的熱愛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前兩天里,公社主任郭鳳林本著為黨分憂的思想沒有說實話,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的弄虛作假的行為。但是周總理明察秋毫,甩開幹部訪貧問苦,了解了實情,並向毛主席匯報了情況,經過研討,決定調整農村政策,取消公共大食堂。
影片刻畫了總理對人民的似水柔情。當總理看到社員為他准備的紅燒肉時,已經邁進屋子裡的一條腿又邁了出來。同樣是吃飯,在吃連弟奶的拽面時,腳卻毫不猶豫的踏進屋內。周總理關心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他得知張二廷獨自撫養四個孩子時,便和鄧大姐商量幫忙撫養一個孩子。點點滴滴,都彰顯著總理對人民的關心。
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總理深夜整理材料的情形。總理白天在外奔波一天,本來已經很勞累了,卻依然工作到深夜。一天晚上,總理竟在桌子上趴著睡了一夜。總理在給毛主席匯報情況時,打電話一直快到天亮。周總理的工作精神讓我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在影片中還讓我感動的是連弟奶。她為了讓周總理吃上自己親手做的拽面,不惜賣掉自己的壽棺。可見伯延老區人民對總理的熱愛之情。
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我們想念你,我們永遠懷念你!
『伍』 求《成化十四年》完結+番外
《成化十四年》作者:夢溪石。本書連載於晉江文學城。已完結。
順天府推官唐泛初入仕林,便遇上武安侯府的大公子意外身死的案子。原本武安侯要以婢女加害草草結案,唐泛卻在屍體上發現了疑點,固執地追查下去,結果牽扯出了武安侯府上盤根錯節的家族糾紛,還無辜小婢女以清白。
鏈接:
『陸』 我是黑龍江省黑河孫吳縣紅旗鄉華山村的劉淑珍女73歲與1986年從海論市搬家到孫吳的有戶口本入微機時間我...
稅袋附濁違謀案拆儀爬
『柒』 原來里看過一個類似微電影一樣的視頻!!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求幫忙!!
【畢業季 青春奉上】另一個我
『捌』 求以中國夢為題材的小品的文稿,或歌曲改編,或者戲劇跪求。。。
中國戲曲
發展
中國的歌劇歌曲和舞蹈,起源於原始社會,後漢,唐,宋,金才形成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綜合而成的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
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的原始舞蹈,並與逐漸增長的戰隊,舞蹈逐漸發展和完善。在許多古老的農村地區,但也保持了歷史悠久的歌舞傳統,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曲和舞蹈,如社火,」秧歌「適應的人的精神需求和的誕生。這些歌曲和舞蹈表演,創造了一批又一批熟練的民間藝人,和一點點向前邁出了歌劇的方向。
繁榮
12到本世紀中葉至13世紀初,並有專業的藝術效果和商業演出團體和反映生活的人民和觀點的的宋代戲劇和金家這個竇阿元「關漢卿創作」,馬致遠「漢宮秋」和「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在歌劇舞台上,這個時期是一個繁榮的時期。
擴展
16世紀的明朝,中旬江南上升坤,噴涌而出,「十五弦銅業」,「占花魁」歌劇劇目。深受農民在此期間劇在安徽,江西弋陽,崑曲的封建上層社會的人的歡迎。 BR />
鼎盛時期
的明末清初英雄,寫作品的人,如穆桂英,陶三醇,趙匡胤的心,此時,當地歌劇主要是北方梆子和南部的皮膚發黃。京劇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高度繁榮的地方戲曲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有被評為「第一代京劇藝術家的光13不同流派的大師,京劇成熟和繁榮的標志。國家的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近京劇,京劇具有廣泛影響的戲劇,中國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2。功能
中國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
第一次使用這個詞,宋劉洵(1240至1319年),他的「次吳張傳」永嘉戲曲歌劇中的歷史「,他說:」永嘉戲曲「 ,,南戲「的人說,」顯示文字「,」永嘉雜劇。現代王國維,只有這樣的「戲」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總稱。
歌劇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全面集成這在世界戲劇文化,和中國戲曲特別強。
中國戲曲中的唱,讀,做,打綜藝節目的中心戲劇形式,它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段,它是緊密結合的表演藝術豐富的集成,使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投給了它的旋律,歌詞,音樂,美術,表演美,在一出戲行使的節奏,以達到和諧的統一,並充分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獨特的中國,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特點,中國戲曲虛擬性的舞台藝術,不是簡單地模仿生活,而是選擇生活原型,提煉,誇張和美化觀眾直接進入藝術的殿堂。
另一個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色,是一個程序,如封閉,馬,船等,有一組固定的程序,計劃在歌劇中的規范性和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形象地稱為自由的行動規則。
/>全面的虛擬程序,中國歌劇藝術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的精神和精髓的中國傳統文化,美學,構成一個獨特的觀點的戲劇,其獨特的藝術光彩閃耀的大舞台上在世界歌劇文化的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的舞蹈,是一個歷史階段的藝術風格。總而言之,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和表演藝術約有超過3一百種和60種。它的特點是由許多藝術形式在一個標準的聚合在一起,反映了共同的性質,它們各自的個性。著名的戲劇種類:京劇,昆劇,越劇,歌劇,粵劇,川劇,陝西,評劇晉劇,漢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湘劇,戲曲,等。
崑曲也被稱為「坤」,「坤是一個古老的劇種。它起源於江蘇崑山,已成為流行在明中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和細膩的表達隋,唱歌,跳舞,代表了中國古典戲曲的表演。 2001年,崑曲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類文化遺產。 15弦銅業的「傑作」紅霞。
越劇: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浙江和女演員。 1938年後,使用的名稱為「越劇1942年越劇演員袁雪芬為代表的越劇表演和音樂會的變化,吸收話劇和崑曲的表演藝術長,形式Rouwan的細膩的表演風格。代表作」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祥林嫂。
歌劇院也被稱為」河南梆子。明朝最後傳入河南,山西,陝西梆子從河南方言和民間音樂,現在流行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和其他省份相結合的開發。高亢的歌聲流暢,簡潔的表演風格。 「穆桂英掛帥」的代表作「花木蘭」。
粵劇:在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流行。成立於清初,進口,高強,崑曲,皮黃,梆子Tune是一款結合當地的民間音樂。音樂為板腔曲牌體使用。 「寶蓮燈」傑作「關漢卿。
秦腔,也被稱為」陝西梆子「陝西省地方戲曲梆子腔,約在明代中葉形成。他們的表演崎嶇的鄉村,高亢的歌聲鏗鏘有力,性能好,悲劇情節。劇目「蝴蝶杯」游龜山「血液」。
評劇:在河北灤縣地區的小曲「對口蓮花降」的基礎上,形成了清末,首先流行在河北省,唐山市,後說:「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如此受歡迎的東北地區,唱通俗的代表作「劉林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
晉劇:也被稱為「中路梆子」,線路由山西,陝西,山西交界處的和投陝西梆子發展到山西,山西的語言功能相結合,中心山西,內蒙古,河北區,現在流行的音樂風格,同時也柔軟細膩的一面。表演流行質朴的著名劇目「打金枝」盛宴「賣畫分裂門「。起源於安徽歌劇的
安徽,江西,湖北黃梅流行的,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民間戲曲在清代中期,」黃梅戲安慶方言演唱。嚴鳳英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的改革,表演日趨成熟,安徽地方戲劇的發展。著名劇目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
漢劇:一般是指在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流行歌劇,湖北省來源,前身為「楚調」或「為主調,漢調西皮腔,和唱二黃腔,迄今為止,直到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的主要劇目宇宙鋒「,」第二梅「試用淘來的。此外,常德,湖南,廣東韓菊,多室歌劇,,湖北漢劇是非常不同的。
項櫃:湖南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在長沙,湘潭地區,源明代Yiyangqiang,後吸收坤,皮膚黃色調,形成一個多高強,低的品牌,崑曲,亂彈,調整歌劇演出的曲目高強,亂彈為主,如「琵琶」小白兔「和」崇拜的初衷。
湖南花鼓戲的總稱,包括湖南省圍繞戲劇的樞紐,長沙集線器,集線器岳陽,常德樞紐,輪轂衡陽,邵陽中心,他們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是簡單,開朗,活潑,行的經營利基,女性角色,小丑劇目「打鳥」劉海砍樵「。
川劇:四川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坤,高強,二胡,演奏歌劇,輕歌劇的一部分,有其自己的劇目。四川豫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風趣幽默,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傳統戲曲劇目「玉簪記」柳蔭記「捕捉王馗」的新戲「死水微瀾」,「面子」,「黃金」。
河北梆子:在北京地區,它起源了山,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的陝西梆子,通過傳播到河北,山西,河北和北京方言流行的河北梆子。高亢的歌聲激越,表現良好悲劇情節。著名的河北梆子劇目「杯具」蝴蝶「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高強:是的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以前被稱為」Yiyangqiang「或」鷹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質朴的表現,歌詞的流行,高亢的歌聲和情緒激動,一展歌喉,大家只散射的管弦樂伴奏擊節。中間的明代以來,它開始高強,江西流布全國各地,並形成各種不同的風格,如川劇高強,項舉高強,贛劇高腔。
梆子腔:戲曲聲腔的總稱。這是來自山西,陝西山西,陝西梆子「,高亢的歌聲大聲的交界處,,擊節木爆炸。東,南發展,形成了在不同地區的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的
蒲劇也被稱為「蒲州梆子,線的交界處,山西,陝西,山西,陝西梆子演變而來,這是原山,陝西戲曲。現在流行在西南地區在山西,陝西,河南,陝西戲曲聲腔與陝西方言的語言相似。著名的「掛畫」殺狗「,」殺站的曲目。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山西西南蒲州梆子「,流行在晉東南一帶的黨的。除梆子腔的調諧和行政唱崑曲皮膚發黃勞斯萊斯腔。播放三關排宴「東門」。
鵝戲劇:由「蒲州梆子」也被稱為「北梆子」發展而來的,在山西北部,張家口,河北,內蒙古地區。有人說,它的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套路血手印「,」黃金水橋。
秦腔,也被稱為「陝西梆子」陝西省地方戲曲梆子腔,約在明代中葉形成。他們的表演崎嶇的土裡土氣,演唱高亢激越,其聲如吼,性能良好的悲劇情節。劇目「蝴蝶杯」游龜山「血」。
二重奏:在內蒙古,山西和河北張家口地區的戲曲,形成內蒙古,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的基礎,後來被晉劇表演成分,並逐步流行演進的成熟的表演,濃郁的生活氣息,流行歌詞的曲目大多是農村生活的歌劇演出,如「走西口」,「五哥羊」。
吉他戲劇:在吉林省歌劇流行。 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輕快的音樂,流行的短語,質朴的熱演出的劇目「包公延慶產品線是輸的局面」。
龍江劇:流行在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的黑龍江地區, 「二人轉」拉歌劇,電影及與當地民歌,流行的輕松和幽默的歌詞的基礎上形成的。劇目「雙鎖山」荒謬的寶石「。
更強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在北方地區的河南,湖北,四股弦「,也被稱為」四股弦「的主要伴奏樂器,音樂的板腔主要大合唱品牌著名演員申風玫等。曲目收盤蔣薇李天寶結婚「,」諸葛亮弔孝「。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在河南和湖北西北部,河南民間藝術歌曲「演變而來。唱著溫柔的旋律,被稱為悲劇的內容。的套路卷席斌陳三兩」花亭會的。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的,因為它的土地古老的名字「曹州」,也被稱為「曹州梆子」山東菏澤地區。河南,山東梆子由山陝歌劇,然後通過,後的變化。主要劇目「牆頭記」。
呂劇: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山東,江蘇和河南的中間。在20世紀初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的,所謂的」1950年呂劇,民族唱法的藝術。呂劇的表演充滿了生活氣息,流行鄉村風格的歌唱旋律簡單,易於學習和唱。因此,呂劇很大的影響力,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劇目「安全借來的」姐姐陰和現代京劇「李,她的嫂嫂改嫁」。
淮劇:江蘇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安徽。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吸收了徽劇藝術因素後逐漸發展起來。他們的表演粗獷古樸。傳統戲曲劇目的女性試用「三女搶板和新戲」金龍與蜉蝣「的
上海歌劇:流行的地方戲曲,民歌,形成了從上海浦東後,在上海附近上海灘彈簧調由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命名為上海歌劇院的歌劇演出文明的形式。譜系和更現代的主題,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
滑稽戲: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流行歌劇。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的滑稽戲的曲調異構表演滑稽的。三毛學生意,主要起到「一二三前進」。
婺劇盛行的浙江省金華市沿的地方戲曲劇種,也被稱為「金華戲,這是一個多調調高腔,崑曲,灘簧徽調,各自有自己的劇目歌劇。和性能。曲目僧侶和尼姑將「牡丹教訓」斷橋「。
Shaoju: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形成於明末。 「357」,「在哪裡」為主調,表演的武戲,堅固耐用,簡約的風格。曲目包括:「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
徽劇:安徽,江蘇等地區,在清代中葉形成的流行歌劇,多調的歌劇,主要拉子吹腔,二黃調及行政唱崑曲,高強和西皮。在1790年到北京,會徽類為乾隆慶壽,後的演變歌劇。歷史題材的曲目,根據三國演義「,」水淹七軍「。
福建歌劇:在福建省的流行歌劇。在明中葉上升到了清代,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早在20世紀,成為一個大型的歌劇的影響,調已基本完成包括撩腔,歌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小板歌曲5種。曲目精煉印度「」天鵝宴「。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曲,原名「興化戲」,明完全成熟的中間,流行在莆田,仙游地區。調諧音樂,表演相當老式的優雅和抒情。匯輯「張協狀元」團圓「,」春草闖堂「。
梨園戲:歌劇有著悠久的歷史,歌劇可以被看作是「活化石」。這節省了大量的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和崇拜,殺」。 20世紀50年代,東和李節婦吟「等劇目上演。
發揮高家:在晉江,福建龍溪地區,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成為大小。在20世紀20年代,受京劇逐漸成熟。丑角的主要業務線的形狀像一個提線木偶傀儡,非常獨特,演出劇目「連升三級」金魁星「。
贛劇:流行歌劇江西省東北部,發展明代Yiyangqiang的益陽市,青陽腔,崑曲,亂彈等調歌劇。劇目「雪在仲夏」荊釵記「珍珠記」,「復活」。
採茶戲:歌劇在江西左右,主要是由當地茶農採茶小調演唱的歌曲在民歌和舞蹈相結合的發展。江西採茶戲的東,南,西,北,中不同的方式,不同功能的表現。曲目孫齊劇也被稱為「祁陽戲」,是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源明代Yiyangqiang調諧高強為主,總唱崑曲,玩到搬運工「。
腔。劇目「目連傳」忠誠傳遞「,」師父玩「」觀音玩「。
潮劇,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和台灣流行的。通過進口Yiyangqiang坤漢音,影響主要形成於明代的中間,保留了很多的宋,元的劇目,如「陳三五娘」的掃描窗口「蘆林會」。
桂劇:在廣西,湖南東北部,南部地區流行,明清時形成的,唱皮黃為主,唱昆,高腔,吹腔的口音。曲目搶傘「拾玉鐲」的箱體邊緣「。當地的民歌和舞蹈的基礎上形成
地方戲曲:原名為」音「或」採茶「,在廣西地區流行。 ,在過去兩個世紀的歷史,在1955年命名為彩調。他們的表演自由活潑,充滿生活的味道。最有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強烈的戲劇:流行歌劇的廣西,雲南壯族少數民族居住區,分為南,北道,這兩個派別。前從當地板凳的發揮主要劇目文龍肖尼「,後者是來自雙簧戲」劇目「寶葫蘆。
錢戲劇:流行於貴州省,地方戲曲,民間藝術「文森佐」演變而來的,主要是揚琴伴奏的樂器,濃郁的地方特色。劇目「郎美國Zhuniang」「奢香夫人。
雲南戲劇: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部分,在清末民初形成的。異國情調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演奏三調組成,主要劇目「Niugao拉弦樂器室。目的是」闖宮「。
傣劇:在雲南省,傣族少數民族居住區,形成於清中葉,從當地的民歌和舞蹈,以及吸收歌劇雲南戲劇藝術形式的營養。為主要伴奏樂器二胡表演古樸,唱歌和跳舞。曲目E和「阿詩瑪」。
西藏戲劇:這是流行在西藏,青海和其他藏區的歌劇音樂會藏形成於17世紀,主要是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的表現。蒙面表演,表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開幕,被稱為「頓」,第二部分戲稱為「男人」;祝福結束的第三部分,被稱為「領帶喜。劇目「文成公主」是最有名的。
皮影戲也被稱為「影戲」燈影戲「,」土電影。燈光和獸皮或紙板剪影雕刻成數字顯示劇的故事。曲目,唱歌,一邊唱歌,更多的互動與的地方戲曲操作的藝術家側伴隨著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唱的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的形式,許多類別和歌劇,最有名的河北唐山地區驢皮影和西北皮革陰影。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一個雕刻精細,靈巧的操控技巧和長於抒情風格的說唱音樂藝術。
調整歌劇:兩個黃色的,兩套,上黨黃色,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川劇,三角戲,義烏腔,廣東漢劇Yiyangqiang,雲南壯劇,雲南戲劇丹話劇,木偶劇,巴陵戲五音發揮文南詞,中路梆子,內蒙古蒙古秧歌豐台小戲,在永濟道情戲白劇,白劇,北昆士蘭州,北京曲劇,的北道梆子,皮黃,影子戲,龍江龍岩雜劇發揮東,東路梆子,韓寧河戲,樂平腔,四平腔正字戲,四股的字元串,正確的字南劍調,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戲劇,到西,西路評劇強大的劇,壯族沙劇,薌劇,吉他,戲曲,呂劇,竹馬戲老調梆子,呂劇,吹腔,亂彈,上海歌劇院,蘇評劇,話劇,戲劇勇,祁劇陳河,歌劇,餘姚腔,詞明戲,含弓戲劇,官僚主義,邱玲勞斯萊斯腔,河南越調河南道情,河南曲劇,河北梆子,河北亂彈,京腔,京劇,青陽腔,青海平弦戲,落子,武安,杭劇,揚劇,崑曲甘肅省京劇,茂腔,邵朱甌劇,侗戲,宜黃戲,採茶戲,泗州戲,串電纜室,唰海爾戲劇,陝西老腔柳腔,柳琴戲,閔且韓菊福建西部,南劇,姚劇,臨劇哈哈腔,胡琴腔涇發揮,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渾源,貴州花燈劇,高山戲,高強,高虎紋蛙高甲戲,高調梆子戲唐,桂劇,秦腔,晉劇勇劇,莆仙戲,海鹽,海門山歌劇,海城喇叭戲,萊蕪梆子,壺關秧歌,淮劇,淮紅劇,黃龍戲,黃梅戲,花鼓黃孝清晰播放無聲歌劇,粵劇,婺劇,楚劇,推劇,梨園戲梆子腔,章丘梆子,鈸鼓雜戲,湘劇,湘西苗族戲劇,粵,傣劇瓊劇弦的劇院,滑稽戲,皖南花鼓戲蒲劇蒲州梆子,湖南花鼓戲,雷劇,年齡,滇劇,蒙古劇,碗碗腔,瑞士大河劇,新疆歌曲播放,匹配玩,歌劇,小夥子玩,秧歌縣魏徽劇,漢劇,潮州,影子腔,黔劇,河南,襄陽劇,襄武秧歌,藏劇,贛劇,彝劇,擴散
『玖』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怎麼寫
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表現中國發展進步歷程。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論述,比如科技、教育、交通、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表顯中國的繁榮進步。
2、今夕對比,中外對比。中國之所以「厲害」的原因,相比改革開放前中國的進步有哪些,對比其他國家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
3、總結,表明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之情。以及自己可以為國家的強盛做哪些努力,在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目標。
『拾』 「武安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說它很詭異
「武安君」是1個武將朝思暮想的至高榮譽,但受封者卻死不瞑目,共計2位戰國名將印證這一切的「詭異」封號。
在古中國,1個人的封號,往往是社會主流權威對他做人、做事的肯定,跟我們現在的明星拿下電影節影帝、影後一樣,是一種榮譽。
「武安君」這份榮譽,從字面上看非常的吉祥,其中「武安」二字取「安邦勝敵者」的寓意,是對武將的高度肯定,畢竟能打勝仗是評估武將能力的唯一標准。
「君」字則更不得了,《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鄭玄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戰國時期,周朝禮儀早已崩潰,諸侯王往往在國內以天子禮儀過日子,卿與大夫也逐漸統稱為卿大夫,成為諸侯王高級官員的代稱。考慮到天子已經「消失」,以及卿大夫是有土地,所以戰國時期封號加「君」字,作用、結果往往等於「封王」。
「武安」代表是個能打勝仗的主,「君」則是「封王」級的爵位待遇,武安侯可以稱得上是沙場老將們夢寐以求的封號。
《千字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戰國數百年的戰火硝煙中,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從基層軍官崗位一步一步爬起,最終成為母國之頂樑柱,敵國之眼中釘,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精妙絕倫的沙場角逐。整個戰國時代因他們而變得十分精彩。
公元前278年,白起所部大破楚軍主力,拿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楚國至此一蹶不振,秦昭襄王大喜,封白起「武安君」,勉勵他繼續為大秦開疆拓土。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伐趙,趙國抗秦名將李牧臨危受命,總領全國大軍嚴正以待。由於趙王把所有的兵都給了李牧,李牧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趙王神經,除了讓李牧擋住秦軍,他也擔心李牧擁兵自重。
趙王的擔心被秦軍看在了眼中,為了除掉李牧這頭攔路虎,秦軍收買趙國權臣郭開,讓他散布流言蜚語說李牧要造反了。嚇得無助的趙王連忙下令要李牧交出兵權。然而李牧在此刻卻犯了「渾」勁,他明確拒絕趙王號令。理由是正值秦軍叫陣,守護趙國的責任在身走不開。
不遵號令!在以「君父」為尊的古中國,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李牧此話一出,造反的事是完完全全地做實了。不光趙王,趙國的尋常百姓眼中,李牧也成為了一個忤逆君上的叛徒。最終在趙王的策劃下,李牧於崗位上被自己人斬殺,一代戰神莫名其妙地丟了命。而讓他信任、保護的祖國趙國,在次年公元前228年國都邯鄲破,舉國亡!
「武安君」這個封號,是對武將戰績、功勞的雙重肯定,但權力越大、名譽越高、風險越大,一舉一動都會被對手拿放大鏡看,信任他的領導,也不再和藹,而是對他防備。假如此時的受封者無法合理平衡自己跟領導、同事的關系,那麼白起、李牧就是他最好的前車之鑒政治上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