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電教片讓愛回家微電影
A. 黨員電教片有哪些
《紅色故事匯》 《美麗鹽城:築夢月亮山、我們的鄉村之戀》《忠行無倦——百姓喜愛的好支書》
《深山築夢人》 《茶花村選舉記》 《毛澤東與齊白石》 《周恩來的嚴與實》
《焦裕祿生命的最後53天》 《 駐守窯洞 行醫鄉里》 《美麗鄉村領頭人》
一、《茶花村選舉記》
《茶花村選舉記》是一部上映於2014年以農村換屆選舉村委為題材,反應農村選舉時拉票賄選宣傳公平公正選舉的電影。總導演為金華廣電(金華電視台)的許詳雲。該電影還是金華方言輕喜劇《二十分可樂》的第二部茶花村系列數字電影。
專題片《焦裕祿生命的最後53天》,回顧焦裕祿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的一生,學習焦裕祿的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B. 有關基層黨員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有哪些
1、《小兵張嘎》北京電影製片廠
2、《林則徐》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3、《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
4、《萬水千山》 八一電影製片廠
5、《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
6、《狼牙山五壯士》 八一電影製片廠
7、《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
8、《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
9、《鐵道游擊隊》上海電影製片廠
10、《地道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1、《地雷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2、《紅色娘子軍》 八一電影製片廠
13、《英雄兒女》長春電影製片廠
14、《甲午風雲》長春電影製片廠
15、《上甘嶺》 八一電影製片廠
16、《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
17、《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
18、《洪湖赤衛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渡江偵察記》 八一電影製片廠
20、《白求恩大夫》 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
21、《野火春風斗古城》八一電影製片廠
22、《啊搖籃》 上海電影製片廠
23、《火燒圓明園》中國電影合拍公司、香港新昆侖影業公司
24、《開天闢地》上海電影製片廠
25、《南昌起義》上海電影製片廠
26、《長征》廣西電影製片廠
27、《西安事變》西安電影製片廠
28、《開國大典》長春電影製片廠
29、《毛澤東和他的兒子》瀟湘電影製片廠
30、《雷鋒》八一電影製片廠
31、《周恩來》 廣西電影製片廠
32、《孫中山》 珠江電影製片廠
33、《焦裕祿》 峨眉電影製片廠
34、《蔣築英》 長春電影製片廠
35、《聶耳》上海電影製片廠
36、《大轉折》 八一電影製片廠
37、《大進軍》 八一電影製片廠
38、《毛澤東在1925》 瀟湘電影製片廠
39、《走近毛澤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等
40、《周恩來外交風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41、《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42、《鄧小平》 珠江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43、《我的法蘭西歲月》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廣東電信實業(集團)網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44、《鄧小平·1928》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45、《驚濤駭浪》 八一電影製片廠
46、《青年劉伯承》長春電影製片廠
47、《國歌》 瀟湘電影製片廠
48、《國旗》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49、《冼星海》珠江電影製片公司
50、《鴉片戰爭》 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51、《詹天佑》上海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52、《我的1919》 西安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製片廠
53、《橫空出世》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54、《鐵血大動脈》八一電影製片廠
55、《嘎達梅林》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56、《英雄鄭成功》瀟湘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
57、《張思德》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公司
58、《暖春》 山西電影製片廠
59、《沖出亞馬遜》八一電影製片廠
60、《首席執行官》中國電影集團、山東電影製片廠
61、《法官媽媽》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
62、《生死抉擇》上海 電影製片廠
63、《一個都不能少》廣西電影製片廠
64、《真心》天山電影製片廠、上海永樂電影電視(集團)公司
65、《紅河谷》上海電影製片廠
66、《孔繁森》北京電影製片廠、山東電影製片廠
67、《緊急迫降》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68、《沖天飛豹》青年電影製片廠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69、《良心》 天山電影製片廠
70、《世紀之夢》 湖北電影製片廠、湖北經濟電視台
71、《下輩子還做母子》南京電影製片廠
72、《離開雷鋒的日子》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73、《我和喬丹的日子》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74、《危險智能》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75、《女生日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76、《寶蓮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77、《我們手拉手》深圳電影製片廠
78、《飄揚的紅領巾》 瀟湘電影製片廠、今古影視策劃公司
79、《少女穆然》 湖北天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0、《我是一條魚》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81、《少年英雄》 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
82、《紙飛機》瀟湘電影製片廠、南通電視台
83、《六月男孩》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
84、《棒球少年》 福建電影製片廠
85、《真情三人行》上海電影製片廠
86、《TV小子》珠江電影製片廠
87、《槍手》 八一電影製片廠
88、《背起爸爸上學》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89、《花季雨季》 深圳電影製片廠
90、《燦爛的季節》長春電影製片廠
91、《我也有爸爸》上海電影製片廠
92、《風雨上海灘》廣西電影製片廠
93、《鳳凰琴》天津電影製片廠
94、《世紀大典》 (紀錄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95、《國慶紀事》 (紀錄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96、《宇宙與人》 (科教片)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97、《中華文明—英雄時代》(紀錄片)中央電視台
98、《中華文明—青銅的光輝》 (紀錄片)中央電視台
99、《中華文明—禮樂與爭霸》 (紀錄片)中央電視台
100、《中華文明—鐵血帝國》(紀錄片)
101、《小英雄雨來》(電影)
C. 適合大學生拍攝的微電影主題有哪些
適合大學生拍攝的微電影主題有:
大學生拍攝微電影,可以選擇青春勵志類,夢想奮斗類,愛情友情類等題材。
歷史題材的微電影還是能得到大學生們的認可的,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從小就開始受到數理化考試教育的壓力,在望子成龍的家長按排下,在老師的作業堆下,幾乎沒有很好的自我閱讀時間。
中國的文明史,四大名著,有幾個大學生完整閱讀過的,作為想對在校大學生們產生正面教育的微電影製作者,不訪製作些歷史題材的微電影。
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他們補補這方面的課,如四大名著的一個個經典篇章,可以改編成一個一個的微電影,這方面題材多多,製作者可以一試。
大學生適合拍攝以上題材的原因:
1、大學生的生活環境所決定,可以拍攝青春勵志類的校園題材電影。大學生每天生活在校園中,對於校園的場景最為熟悉,校園內的餐廳,操場,體育館,圖書館,自習室等,都是可以取景的好地方。所以,首選就是校園題材電影。可以選擇青春勵志類電影來進行拍攝。
2、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所決定,可以拍攝夢想奮斗類的校園題材電影。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歲月,有夢想,有陽光,有朝氣,拍攝關於夢想類,奮斗類的電影再合適不過了。
比如對於相關證書的考取,交流學生名額的爭取,歌唱比賽獎項的獲得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電影題材。
3、大學生的交往人群所決定,可以拍攝愛情友情類的校園電影。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和同學打交道,大家一起上學,一起努力,一起奮斗,其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可以拍攝一些關於大學生愛情友情類的電影,比如一起奮斗的歲月,並肩作戰的兄弟,美好的年華,我的校園愛情等,都是非常好的題材。
D. 《守島人》的觀後感
《守島人》的觀後感:信仰需要堅守,堅持自己最初的信仰。
電影《守島人》講述了王繼才(劉燁 飾)與其妻子王仕花(宮哲 飾)32年守護祖國邊陲小島開山島的故事。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與妻子以島為家,與海相伴,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海防事業。影片選取王繼才夫婦守島生涯的經典片段和閃光瞬間,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王繼才夫婦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守島就是守國」的家國情懷。該片不僅還原了王繼才夫婦32年與惡劣自然環境頑強抗爭的經歷,更將主人公愛國奉獻的價值追求貫穿影片始終,對於各行各業堅守平凡、創造非凡的人們,都深具心靈觀照和精神滋養。
《守島人》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Eaw-Y3Ei0By08ZrHoYRHg
提取碼:1234
E. 微電影你若安好觀後感作文
由大豐紀委組織拍攝微的電影《爸爸,您去哪兒了》,作為正在
開展的「
510
」警示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期在各單位、各部
門推廣播出。題材呈現的不是與腐敗分子算政治賬、經濟帳,而是給
腐敗分子算一算親情帳,用「親情牌」警示官員,從人們內心最深入
的親情出發,從根源觸動黨員幹部,防微杜漸。一旦犯錯,受傷害最
深的往往是自己最親的人,孩子、父母、配偶。這種感情上的傷害是
無法彌補的,昂貴的代價將成為終生的遺憾。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貪污,不受賄,保持自
潔,
那不僅是黨員的作風建設的要求,
而是黨給了你服務群眾的權利,
不是讓你居高臨下,而是讓你居安思危。古語雲:
「水能載舟,亦能
覆舟!」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你僅失去了你的事業,你的基礎,你
最大的失敗在於對家庭。
給整個家庭的生活蒙上一層陰影,
揮之不去。
父母健在,你有能力贍養時,你不在身邊,你預養時,他們是否還健
在?兒待哺時,你若不在,
能否安好?原本天真無邪的少年,因為你
父愛或母愛的缺失,
能否身心俱全的發展?曾經的攜手與承諾,
你可
曾想過,你若不在,安能好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如果很幸福,對於我就是晴天!),
誰希望整天烏雲密布,
愁眉莫展!
你對於整個家庭就猶如組成木桶的
一塊板,你的缺失將會造成家的「木桶效應」,親情,愛情,甚至友
情的流失程度都取決於你的缺失程度,缺失越多,流失越多,傷害越
大。本來可以安穩度日,可以父慈子孝,可以相敬如賓,可以安享天
倫,為何要讓這些旦夕即逝!對於家人,再多的錢,就能給他們富裕
安逸的生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的缺失,幸福度怎麼而言,安
逸的生活從何而言,
社會的輿論會給家庭造成怎樣的心裡壓力,
因為
你的過失,難道要讓你的家庭背井離鄉,舉家搬遷?對於家,他們需
要的不是再多的錢;對於家,他們需要的不是再大的權;對於家,他
們需要的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F. 求一部關於紅色經典電影或是愛黨愛國教育片
有,小兵張嘎、兩個小八路等
G. 電影愛回家的創作歷程
2008年陳雙印創作完成了長篇電視劇本《回家》,後改為電影劇本《讓愛回家》;2009年,電影《讓愛回家》在北京開拍。朱茵、唐嫣、孟廣美、鄭佩佩、王姬、楊青、董立凡、楊婷婷等演員參演該片;2010年電影《讓愛回家》再次開拍。斯琴高娃、葉童、鄔君梅、王學兵、袁姍姍、金銘、王曉等眾多演員參加拍攝;2012年電影《讓愛回家》第三次拍攝,並改名《愛.回家》,霍泥芳、安宇、馮軍、郭程程、雅雯、 嚴影、佴文等演員參加拍攝。一部電影作品,為何三次拍攝,從膠片到數字,從明星到新秀,這部影片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部作品?
影片導演陳雙印說:「我出道比較晚,快40歲了,想拍電影了,結果自己想拍的題材都被別人拍了,自己沒有什麼可選。」當然,這是一句笑話,談到《讓愛回家》創作初衷,陳雙印說:我在拍《愛在中華》時,有幸采訪了一位司法系統的先進模範人物,她20歲做警察,一直到50歲沒有在家過過一個年,因為春節都要跟犯人在一起。當她是小隊長的時候,值班回不了家,當了中隊長更回不了家,到了大隊長肩負的責任就更大了。她身體有了病,咳嗽,吐血,在勞動現場,她怕別人看到他吐血,就用腳把血擦了。當她抬起頭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幾十名女犯全部跪在她面前,說你不用管我們,你去休息,去看病,我們誰也不會跑。這個事讓我很受觸動,裡面有深刻的東西。我突然有了把他拍成電視劇的想法。後來去了一些監獄,采訪了一些警察和囚犯,也由此誕生了這部《愛·回家》中那些血肉豐滿的人物。 葉小彬這個主人公是有原型的,她叫楊春燕。她的犯罪就是把他爸爸的情人撞殘廢了。這個小孩學習非常好,家庭環境優越,在學校同學很羨慕她的家庭。但是她有一個同學的媽媽跳樓自殺了,因為她發現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這件事對楊春燕的刺激非常大。結果有一次她恰恰發現她爸有了情人,她怕他媽知道,怕離婚這種事降臨到自己家裡,她要阻止她爸跟這個情人交往。她用她爸的手機,以她爸的名義,給情人發了一個約會簡訊,然後開著她爸的車直奔約會的地點,把她爸的情人撞成了殘廢。這么一個優秀的學生,她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庭,她憎恨第三者也好,小三也好,她是維護家庭的利益,這個事情具有社會普遍性,這個人物是典型人物。季素梅也有原型人物,她叫何麗芬。從小身體不好,會做衣服。後來嫁給了一個男人,心裡一直想好好過日子,對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但她嫁給的這個男人除了喝酒就是賭博,喝多了回來就打她,賭輸了就管她要錢,大冬天的把她綁在門外。她不是沒有想到過離婚,也好幾次跑回自己的娘家,又覺得跑回來太丟人,她忍氣吞聲。最後忍無可忍,用斧頭將自己的男人給劈了。何麗芬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是她沒有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了一個害人者。
小啞巴白小毛的原型,五歲的時候隨父母從新疆來到城市玩兒,結果與父母走失,她的父母變賣家產,辭掉工作,回到這個城市打工、租房子就是為了找到女兒,結果找了整整十八年。在找女兒的過程當中,認識一個監獄女警察,就把小毛的一張照片給了她,這個警察就是電影中劉衛華。劉衛華一直幫她們,經常打聽這個小女孩的消息。有一天,獄政科的同事找到了劉衛華,給她看了一張照片,這個照片恰恰是白小毛丟失時候的照片,只不過身邊又多了另外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當初收留了白小毛,把她培養成了小偷,最終讓小毛走進了監獄。這個女人被抓後,警察從她物品中發現了這張照片。這讓劉衛華很震驚,她沒想到,這對夫婦苦苦尋找十多年的女兒,竟然是在自己手下改造的犯人。她不能把這件事情告訴這對夫婦,白小毛很快刑滿釋放,劉衛華把她送出監獄,讓她去找失散多年的父母,但結果在公交車上,白小毛抓小偷被捅死了。寫白小毛這個人物就是寫人性的東西,善良的東西。
還有劇中的馬小慧,家庭優越,父母嬌生慣養,上中學的時候就找男朋友,找了好幾個。當找到最後一個男朋友的時候,男朋友嫌她不是處女要跟她分手,她就害怕男朋友跟她分手,她把自己的女同學騙到家裡,協助男朋友把女同學強奸了,自己也因強奸罪被判刑入獄。
冷紅艷大學畢業,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培養到大學畢業,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認識了社會上亂七八糟的人,然後專騙大學生,專勾引一些無業女孩,最後她犯了組織賣淫罪。犯了這個罪,父母就要跟她斷絕關系。這是讓她最痛苦的。人一旦失去了親情,她的精神就會徹底坍塌。
陳雙印說,有一次他采訪一個女犯,女犯看我抽煙就非常難受,我問她是不是想抽煙,她沒有吱聲,然後旁邊警察說她們不能抽煙,抽煙要受到處罰,我說今天破例。給了她一支煙。一支煙讓她講了兩個多小時。她曾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5歲那年,她爸耍酒風把人傷害致死,被判重刑。她媽拿走家裡的所有財產走人。她小小年齡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8歲就會做飯,但不幸總是降臨在她的頭上,爺爺遇到交通事故撞死了,就剩下奶奶。15歲她到電信局工作,掙錢養活奶奶。突然有一天她回到家,發現奶奶喝葯自殺了。她喊著「你們為什麼都離開我。」孤獨的人會跟孤獨的人走在一起,有了心靈創傷的人會共同去撫慰。和一些同樣命運的人走到一起,去尋求刺激。她從吸毒到販毒,最後犯罪入獄。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陳雙印產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他要將她們的故事搬上銀幕。陳雙印最初想法是將這個題材拍攝成為一部擁有豐富人物的電視劇,所以創作了30集電視劇本《回家》。後改電影劇本《讓愛回家》,並於2008年正式在北京開機。雖然是第一次拍戲,但他給了演員足夠的空間,無論是同演員的交流還是整個拍攝過程都很順利,但當電影完成後陳雙印靜下心來審視這部影片,發現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盡如人意的。其一,對故事的把握不夠成熟,傳遞給觀眾的信息較模糊偏於說教。其二,畢竟是搭景拍攝效果更像室內劇,缺乏真實感。對陳雙印而言它是一個半成品,是一個不合格的作品,所以他將它打入冷宮,同時也意味著將近600萬的投資同樣打了水漂。
一個沒有完成的作品總是讓人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他決定重新拍攝。在原有劇本基礎上做了很大調整,改變了故事內容改變了人物關系,重新琢磨出同一題材新的故事。還是警察與罪犯的故事,但是添加了更多社會問題折射出的具體情節,更大程度上豐富了影片內容。這次拍攝最讓他珍惜的事情是能夠進入監獄實景拍攝,陳雙印帶領著全新的團隊前往河南鄭州女子監獄實景拍攝。但這次又出現了問題,投資方河南新通商投資集團中途違約,造成影片後續資金難以兌現,陳雙印東拼西湊,求家人找朋友,用他的話說,當時的自己根本就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四處去籌資。那時候是打碎了牙自己往肚子里咽,但陳雙印堅持到了最後,將影片拍完。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陳雙印再次將剛拍完的影片打入冷宮。至今不能與觀眾見面,其原因何在,人們不得而知。
2012年,陳雙印第三次建組,拍攝電影《讓愛回家》,並將其改名《愛.回家》。這次拍攝,從劇本創作到主創人員體驗生活,他遵循著一個嚴謹的態度去創作,不敢有絲毫鬆懈。拍攝地點依然是河南鄭州女監,不同的是,前兩部是膠片拍攝,這一次選擇了數字影像。如果說前兩部是在摸索前行,到第三部陳雙印已經懂得了如何去拍一部讓自己滿意的電影。他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精雕細琢,最終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與前兩部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這部電影融入了更多的社會現象,直面更多社會敏感話題。以一個中學生的命運呈現出社會的真實。
從年少時夢想拍電影到真正完成第一部作品,經過了三十年的時間。陳雙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會用時五年連拍三次,他為這個過程付出了昂貴的學費。他認為一切
的堅持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個電影導演,不僅要有藝術專業水準,更重要的是要又一個積極健康的創作心態,要用自己的作品展現人性中真實美好的東西。陳雙印始終相信,再漆黑的夜晚都會有一縷照亮前路的微光。無論看似多麼晦澀陰暗的題材,總會潛藏著人性溫暖善良的本質,這也是他一直在追尋的。許多人問他,這樣一部沒有明星的電影會不會沒有票房會風險很大,他總會露出淡然的笑容。他說自己不敢保證,但是他相信任何人看了他的作品都會感知到這是一部能讓大家回味感懷的真電影,這樣就足夠了。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愛·回家》觀摩研討會
7月14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電影《愛·回家》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影行業專家對此片的定位、立意、故事、結構、表現手法、細節處理、社會意義等都進行了探討,認為影片將帶給觀眾的沖擊和感動將不言而喻,為電影《愛·回家》全國公映寫下了一個美好注腳。 觀者認為,電影《愛?回家》中環環相扣的情節、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變遷、不可名狀的矛盾沖突、自然活潑的語言符號、打破常規的多層倒敘式故事結構,令觀眾跟隨電影情節一起完成由普通人到迷失者再到平凡人性的升華的全過程,經歷了一場心靈洗禮。提醒我們,要多用心、用愛去體味身邊的美好生活,珍惜幸福的家庭生 活。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高速增長,除了娛樂性外,故事的哲學性、深刻性、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拷問,正在成為趨勢。電影《愛?回家》一切以觀眾為核心,把鏡頭對准不為人知的角落並注重對角色細節的刻畫,更增加了故事的厚度與人性探索的深度,最大化與公眾產生共鳴。讓電影的現實意義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進而銘記一生,影響到今後的生活。這才是作為一名創作者給觀眾最多的尊重,也是一部作品的最高價值。 電影《愛·回家》城市看片會
2013年6月16日,電影《愛·回家》在北京世紀財富中心舉行盛大北京看片會。來自各大媒體、嘉賓、及各界觀眾500餘人參加了看片會。電影《愛·回家》是導演陳雙印2008年籌備拍攝歷經三版,跨越五年的嘔心力作。該片是一部以女子監獄為載體,青少年家庭為線索,人性的救贖和回歸為主題的多元素、多亮點的電影。影片通過一個女高中生的意外犯罪,帶大家來到一個敏感又充滿神秘的地方——女子監獄,這里是罪惡的深淵,是人性的黑洞,這里有慾望,有暴力,但恰恰是在這樣一個罪惡的集中營里,卻讓人看到了最原始的人性閃光點,最真實的靈魂和最淳樸無私的愛。影片創作貼近當今時代生活的影像追求,對女子監獄內特殊群體的生活和情感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展現了中國電影主流脈搏最同頻共振的那份人性的力量。
看片會現場氣氛熱烈,影片結束後,觀眾致以熱烈的掌聲,該片主要演員霍泥芳、安宇、佴文等上台與觀眾見面,在回答,支持人李蜜創作感受時,霍泥芳說:我們拍這部電影,歷經了一場心靈洗禮,從體驗生活到每一個鏡頭前的表演把握,我們都以嚴謹的態度去努力創作。
觀者認為,電影《愛·回家》的視角對準的既不是高富帥也不是小市民,而是神秘角落裡面的特殊女性——她們在一方天空下生活,每天做著凄婉與自由的夢,她們的心靈與肉體在煉獄中獲得重生。走進影院,電影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變遷、不可名狀的矛盾沖突、自然活潑的語言符號、打破常規的多層倒敘式故事結構,令到場觀眾跟隨電影情節一起完成由普通人到迷失者再到平凡人性的升華的全過程,經歷了一場難以遇到的心靈洗禮。
有影迷說:「劇中的多個細節和矛盾沖突,讓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揪心、一會兒感動、一會兒陷入思索……一群有血有肉有夢想有愛的年輕人。
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高速增長,除了娛樂性外,故事的深刻性、哲學性、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拷問,正在成為趨勢。電影《愛·回家》一切以觀眾為核心,不惟明星,把鏡頭對准都市中不為人知的角落並注重對角色細節的刻畫,更增加了故事的厚度與人性探索的深度,最大化與公眾產生共鳴。
電影《愛·回家》常州媒體觀影會
2013年7月11日下午,電影《愛·回家》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了媒體觀影會。影片導演陳雙印及影片主演霍泥芳、佴文、雅雯、馮軍、郭程程等出席了該次活動。電影《愛·回家》罕見的將視角聚焦女子監獄和青少年犯罪,從殘酷青春出發探索人性的救贖,呼喚愛心的回歸。
H. 《春泥》最美鄉村教師微電影觀後感
01
由中共准格爾旗委宣傳部、中共准格爾旗政法委、准格爾旗人民檢察院、准格爾旗司法局、准格爾旗教育體育局出品的微電影《春泥》的開機儀式於今日順利舉行,鄂爾多斯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賈昌兵,准格爾旗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萬世斌,准格爾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晨霞、准格爾旗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恩克吉日格勒,准格爾旗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海龍、准格爾旗教育體育局局長靳斐雲、准格爾旗司法局局長楊介鈞等領導出席了開機儀式,並為攝影機揭彩。
I. 《大山的女兒》:這部電影超越了《山海情》「奮力推」扶貧劇,怎麼看
我覺得對於大山的女兒這部劇的嘉獎應該更多一點,這部劇扶貧元素更多,而且女主角演技更好。
《大山的女兒》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創作,全劇在講述黃文秀不忘初心使命、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先進事跡的同時,帶領觀眾走進黃文秀30歲平凡而偉大的奮斗人生。
《大山的女兒》是由雷獻禾執導,楊蓉、劉奕君領銜主演,杜曉帆、涓子、李君峰等主演的脫貧攻堅劇。該劇講述了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後,放棄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事跡。
《大山的女兒》以黃文秀的人生經歷和黨對她的培養為線索,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成長,還在創作時設計了第一書記群體、駐村幹部群體、基層黨員群體以及鄉村致富帶頭人群體等多元人物形象。該劇客觀展現了黃文秀「從新手到熟門熟路」的艱辛。有觀眾表示劇情很真實:「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農村有農村的現實情況。」
千部熱門影視資源合集
鏈接: https://pan..com/s/1t98i79gSQtterr38i3u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