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殺馬特」是什麼意思
殺馬特一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可以譯為時尚的;聰明的,在中國正式發展始於2008年,是結合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結合體,喜歡並盲目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發等等,看不慣的網友們將他們稱為「山寨系」,「腦殘」劃上等號腦殘族並列。
原始的大部分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發,畫著很濃的妝;穿一些很個性的服裝,戴著稀奇古怪的首飾;喜歡自拍,在網吧的攝像頭前做些奇怪的動作;自稱是:一個集潮流、視覺、殺馬特為一系的群體。至於中國的「殺馬特」家族,已與搖滾一點關系也沒有,只是喜歡模仿視覺系的服飾、化妝罷了;而真正視覺系的FANS們又不屑於與「殺馬特」為伍。所以中國的「殺馬特」演變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純粹的視覺系。而是一種獨特的社會狀態、一種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殺馬特的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甚至是怪誕的青年形象,這群另類青年正不停不斷挑戰大家的審美神經,他們被稱為「殺馬特家族」。
中文名:殺馬特
外文名:smart
創始人:汪洪濤
發展時間:2008年
根源:朋克演變
類型:網路家族
官方新浪微博:殺馬特官博
家族口號:風靡全球,不走尋常路
分享
創始人介紹
淚鬼(網名)男,1991年出生於河南潢川,殺馬特創始人,他開創了另類非主流自拍,並且改變了日本視覺,拓散了另類非主流,使原本另類的非主流變得更加另類,他以這個觀點,這種思想把中國另類視覺使殺馬特達到了潮流的極端。並指出: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殺馬特文化是永遠都不會衰落的,「任何人」都擺脫不了日本文化的沖擊。(明星們也不例外)淚鬼開創了殺馬特自拍以後,殺馬特式自拍便開始流行起來,他創造的殺馬特扮相和全新的自拍方式,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起初只是一些潮流和粉絲的互動,後來擴散至大陸,因其新穎而驚艷的扮相在青少年當中迅速走紅。他突破了中國主流系主題,之後被譽為「視覺教父」之稱號。時代潮流的先河,淚鬼的出現打破了中國視覺潮流長年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中國非主流翻開了新的一頁。
遇上小清新
「殺馬特強子」、「留幾手」等微博紅人,塑造了自己的「殺馬特」形象。他們的微博用語中,東北土話等方言成為佐料,河南駐馬店、北京二撥子村等是這些微博用戶的一個假想來源地。
但顯而易見地,這些迅速走紅的博主並非真正的農民工群體,而是文化知識精英。他們只是借用或惡意使用這套語言與形象,製造網路狂歡,徹底貶低「殺馬特」這一群體,強化了社會公眾對於此群體的歧視與隔離。
「殺馬特」是怎樣「煉成」的「殺馬特」群體,有許多可辨認的文化特徵。在社會學背景上,他們多為農村出來的「90後」,中學畢業或中高職技校畢業。在其文化選擇與喜好上,各種網路口水歌曲是他們的最愛。從生活方式看,他們的服飾是廉價的地攤貨,使用的是國產山寨手機,然後用之自拍放到QQ空間。除此之外,他們的照片也有很多是在照相館拍攝的,背景通常是一塊湛藍色的幕布,或街頭大頭貼機器拍攝的大頭貼。在職業上,理發店員工、保安、餐館服務員...是他們主要的就業去向,也不排除個別在一些「灰色」與「黑色」地帶的工作。其交際的圈子,也是同齡的老鄉為主。
社會現狀
倒推文化淵源,「殺馬特」的「煉成」受到了2000年~2010年這10年間城市「90後」非主流文化的傳染,而城市「90後」非主流文化則沿襲自歐美國家的青年亞文化。與「小清新」的文化區隔與「殺馬特」迥然相反的是近些年持續流行的「小清新」之風,它在青年文化形態上,與之構成了一個兩極化,各處一端,絕無交叉。兩者的差距,並非嬉皮士與雅皮士之間的差異。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矮矬丑」的屌絲與「白富美」的女神之間的距離,而這距離構成了社會學大師皮埃爾·布迪厄在《區隔》中所言的由「品味和趣味」區隔出的社會分層。「小清新」是以接受過大學教育或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女生為主,同樣具有可辨認的文化特徵。在生活方式上,喜好在校內網或微博上發狀態、發美食照片,養寵物狗;喜好旅遊,鼓浪嶼、麗江,境外特別是韓日歐是她們心中的聖地;村上春樹、安妮寶貝是她們的文化偶像。她們鄙視粗俗的「殺馬特」,也不喜歡憤世嫉俗的「憤青」,還時不時地裝個萌、發個嗲。「殺馬特」與「小清新」作為同時存在的文化現象,但兩者的權力話語完全不同,這也造成了它們截然不同的社會「待見」。
如果說「小清新」們日益被指認為主流的都市青年文化,如果說「旭日陽光」們被媒體包裝成一種草根文化,那麼「殺馬特」們卻是名副其實的「雜草文化」。他們長在人們無視的地方,長成後也是無人關注,不僅不被尊重和重視,甚至還可能面臨被調侃、被消費、被迅速忘記的命運。尷尬的「第三元」從某種意義上說,「殺馬特」們將構成中國社會的「第三元」。對於父輩的農民形象來說,他們已經屬於光怪陸離、花枝招展的城裡人了。但對於城市人來說,他們的骨子裡永遠透露著鄉土氣息
❷ 有個殺馬特電影裡面三個殺馬特騎著摩托車看著店裡學生其中一個學生是
我心雀躍7.4分主演:孫伊涵宋寧周楚楚杜雙宇導演:劉紫微類型:愛情青春時長:95分鍾年代:2017地區:內地簡介
❸ 記得當年風靡全球的殺馬特,他們背後有著怎樣辛酸的故事
風靡全球的殺馬特,背後有著怎樣心酸的故事
殺馬特文化
在2012年,紀錄片導演李一凡第一次見到殺馬特,那時,殺馬特文化已過鼎盛期,受過高等教育的文人導演,第一次想到的是上個世紀的嬉皮士運動和朋克文化,他說這叫審美自覺,我們國內有這個特別了不起。之後李一凡試著聯系殺馬特,直到2016年,終於通過關系網抓到一條大魚,殺馬特教主羅福興。

在這十多年裡,法制監管不斷升級,黑廠越來越少,正規廠家招聘工人要求儀容端莊,殺馬特顯然不符合當前主流審美,他們剪去長發,收斂個性,告別村口工藝精湛的王師傅,櫥窗里時髦最時尚的滑板鞋和 YY公會中尊貴的爵位,繼續擁抱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
社交圈浮沉,殺馬特青年卻還停留在原地,他默默地,選擇沉默,做無聲的吶喊。
❹ 關於殺馬特的電影叫什麼
《瘋狂的麥克斯》系列算吧
❺ 有一部電影女角色叫靜子,男角色是吳彥祖演的殺馬特電影求解
《新宿事件》是由英皇娛樂投資,成龍擔任製作,爾冬升編劇執導,成龍、吳彥祖、竹中直人、加藤雅也、徐靜蕾、范冰冰等主演的動作電影。
❻ 有殺馬特跟葬愛家族那個是什麼電影
該劇是萬合天宜自製的網劇《萬萬沒想到》里的殺馬特貴族系列。

該劇講述了葬愛家族的「冷少」馬強與「皇族」淚凡不顧各自家族反對而相愛、私奔、成長的故事,全劇使用的都是「非主流」時期的一些經典標志,比如:火星文、勁舞團、殺馬特造型、非主流傷感語錄,讓人啼笑皆非的同時充滿了懷念感。
(6)微博殺馬特電影擴展閱讀:
葬愛家族
葬愛家族,網路詞語。葬愛家族最早出現在勁舞團中,好多玩家以殺馬特造型示人,造型誇張,喜歡斗舞,並組成一個群體接納另一個她(他)。現也代指一個梗。
殺馬特
殺馬特一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可以譯為時尚的;聰明的,在中國正式發展始於2008年,是結合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結合體,喜歡並盲目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發等等,看不慣的網友們將他們稱為「山寨系」,「腦殘」劃上等號腦殘族並列。
原始的大部分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發,畫著很濃的妝;穿一些很個性的服裝,戴著稀奇古怪的首飾;喜歡自拍,在網吧的攝像頭前做些奇怪的動作;
殺馬特的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甚至是怪誕的青年形象,這群另類青年正不停不斷挑戰大家的審美神經,他們被稱為「殺馬特家族」。
❼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個視頻,裡面是中國年代的各種造型,有殺馬特啥的,求科普!
是@造型師小邱Elvan拍的「中國男人100年發型變化」,裡麵包括不同年代的十個造型,有李小龍、殺馬特啥的,真的又搞笑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