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微電影協會會長
Ⅰ 微影的創始人是誰
微電影創始人是導演:王海江微電影(Micro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如果說傳統電影強調意義,那微電影則側重於趣味性,微電影的「微」決定了它必須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吸引觀眾並讓觀眾產生繼續看下去的興趣,這就對微電影的內容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內容上不僅要新鮮有趣,也要貼近生活和社會熱點話題,適當採用較為詼諧的網路語言
2011年,微電影已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也是未來具有發展前途的傳媒產業之一,只有不斷地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推陳出新,微電影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Ⅱ 李世麟的概述
李世麟
1983年就讀於天津書畫學院
1990年成立天津映雪藝術學校,任校長。
1993年任天津天鵝廣告公司總經理。
1995-2002年任天津四重奏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3-2009年致力於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並成為文化藝術界著名經紀人。
2008年成立天津映雪齋,任總經理,兼經紀人。
2009年任中國華夏邦交研究院天津分院院長。
2010年任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粵、港、澳收藏家協會副會長。
2011年任珠海市聖榮博物館館長,同年任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主席。2012年就任粵、港、澳收藏家協會會長。
2013年任珠海市微電影協會藝術總監高級顧問。
2013年任澳門龍城投資有限公司、山東微山國際遊艇俱樂部藝術總監、博物館館長、及畫家村村長等職。
李世麟(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
李世麟,50年代生於天津,現任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主席。粵、港、澳收藏家協會會長
珠海市聖榮博物館館長,珠海市微電影協會藝術總監,
澳門龍城投資公司山東微山湖國際遊艇俱樂部藝術總監,博物館館長,畫家村村長,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品資深鑒賞家,
高級顧問,經紀人等職。
Ⅲ 鄭耘的個人資料
中 文 名:鄭雲
英 文 名:Jacky
曾 用 名:
民族:漢族
國家地區:內地
出生日期:
出 生 地:湖北荊州
身高:175CM
體重:68KG
血型:
星座:天秤座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職業:演員,電影人,主持人
經紀公司:鄭雲工作室
微博:鄭雲的新浪微博
代 表 作: 《站住!小偷》《漂亮剩女租男友回家過年》《一塊錢的愛情》
相關明星: 梁小龍 尤勇 吳啟華 李彩樺 書亞信
鄭雲個人資料簡介
鄭雲,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主持人,出生於湖北荊州,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現任中國微電影協會常務副會長,擔任過多次各地微電影大賽評委及頒獎嘉賓。2008年組建鄭雲工作室。代表作品:《站住!小偷》、《致命遇險一百種自救》、《漂亮剩女租男友回家過年》、《一塊錢的愛情》等。
Ⅳ 鄭雲一年賺多少錢
兩百萬。《鄭雲工作室》,鄭雲是中國手機電影第一人,中國微電影協會常務副會長,擔任多屆微電影大賽主審評委,千餘位藝人,製作600餘部網路微電影。鄭雲工作室短視頻內容積極正面的較多,搞笑娛樂的同時不忘記大眾傳媒對人的教育意義和影響,社會還是需要正能量,點擊量非常高,年收入大約在兩百萬左右。
Ⅳ 荊州出了哪些明星.、
1、鄭雲,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主持人、演員,從事電視娛樂節目主持多年。現任中國微電影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大賽主審評委,英國倫敦創意文化節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評委會副主席。
Ⅵ 吳學軍的個人履歷
1,《球哥囧事》 篇講述的是球哥在游泳館里發生的諸多趣事、囧事,致使發生了一系列幽默、詼諧、搞笑的畫面,利用這種方式來表現《球哥囧事》微電影中人物的內心難以言說以及無法描述的心理活動,與觀眾產生共鳴,同時也讓人忍俊不禁。由郜乾 、胡援 、宗靈、楊雅慧 、伊淑惠 、管鵬 、郭吉軍、李新等主演。
2,《老伴兒》老人以前每天都買玫瑰花送老伴兒,自從老伴兒得了老年痴呆症後就沒再買過,有一天經過花店老人買了一支玫瑰花,老伴兒對花有意識,所以老人每天都堅持買花,堅持每天陪老伴兒一起吃早餐,因為老人把這當做最重要的約會......
3,《愛的升降》 講述了一對老年伴侶的催淚愛情故事。曾桂蘭老年不幸癱瘓,老伴趙恆澤為了能夠讓她正常上下樓,實現跳廣場舞的心願,不辭辛勞,日夜不停,終於趕制出了一台「山寨電梯」。本片力圖通過凡人生活中的細節小事,以溫馨的畫面、曲折的情節以及細膩的人物心理,「謝謝你陪我走過一生,一生有你真好」,再現「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偉大愛情。
4,《第101封情書》 電影講訴的是一段愛情的永恆故事,面對妻子癱瘓在床,男主人公並沒有秉承「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現實信條,而是相守摯愛妻子四十三年,一直不離不棄、相親相愛。在多次遭受家庭危機的時候,兩個人始終相濡以沫,苦難並沒有將兩個人的愛情擊潰,反而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升華了愛的主題。 吳學軍先生從事模特文化行業12年,一手創建《中國模特連線》、《中國魅》和《湖南模特網》、現任模特行業協會會長。
湖南模特網(郴州市模特協會)是湖南最具規模的模特經紀公司,是由外資全額投資的模特經紀公司,運行多年,成功主辦和協辦了多場模特賽事。
2002年,華南內衣模特大賽,郴州首屆廣告模特大賽、大連模特大賽郴州分賽區
2006年,新絲路模特大賽郴州分賽區、郴州首屆汽車模特大賽第12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
2007年,第13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湘南賽區、第13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
2008年,14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湘南賽區、第14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
2009年,第15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湘南賽區第15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推出了一批國內省內知名模特。
2010年,第16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湘南賽區、第16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
2011第,17中國模特之星大賽湘南賽區、第17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中區大賽
2011年,中國(郴州)國際旅遊文化節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
2012年,騰訊微博同城寶貝
公司至今成功舉辦了多項權威模特大賽,已培養了一大批極具潛力優秀的男女模特及藝員1500餘名,在國際、國內及省內獲獎專屬模特200名,成功培養世界亞軍馬力,全國冠軍陳靖、肖青、王詩文、李傳順,全國十佳模特蘇暢、劉昕、張舒婷等名模;星姐冠軍曹異,香港小姐丁卉,環球洲際小姐中國友誼小姐馬文琪等明星。在知名度和權威性上都有著不可質疑的地位。
自創立至今,參加策劃了眾多大型時裝表演,參與了眾多電視台及文藝晚會等活動,拍攝了許多平面和動態廣告,深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業務范圍不僅局限於模特培訓經紀代理,時裝表演,策劃製作,明星包裝,市場媒體創意推廣,模特業前瞻性開發等等,而且將打造國際一流水準的模特經紀公司,創造模特的人才基地。 2014年3月《溫暖中國攝制組》 總策劃吳學軍、總導演孫振東、製片人李瑜等放下正在緊張進行中的拍攝工作,專程來到北京某醫院看望丹東三歲白血病兒童淇淇 。
Ⅶ 鄭雲是荊州哪裡人
鄭雲,男,湖北荊州人,主持人、演員 ,從事電視娛樂節目主持多年。 現任中國微電影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大賽主審評委,英國倫敦創意文化節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評委會副主席
Ⅷ 王兆生的個人經歷
王兆生先生,1932年出生於泰國。年僅三歲就離開了親生父母,後來移居香港在姑母家生活。1941年,正是世界大戰期間,8歲的王兆生又隨堂姐返回家鄉石龍,時至1978年才與失散40多年的母親相聚團圓,並奔赴香港定居。從小就有著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王兆生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優良作風,在赴港定居前,他曾在石龍商業系統工作23年,工作成績突出,表現極好,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赴港後的王兆生始終把目標定格在要干一番大事業上。赴港後的王兆生盡管生活很艱苦,但他要創下輝煌事業的決心卻早已蠢蠢欲動。
剛到香港的王兆生,一家五口的住所僅6平方米,為了生計他干起了搬運工、包裝工,長年在烈日下工作。無獨有偶,特殊的工作就讓勤奮好學的王兆生冒發出要尋求「制帽市場」的理想和念頭。20世紀70年代末,那時香港市場上的帽子大多是從國外進口過來(實質由台灣加工生產)。而當時的大陸剛剛開放,國門正准備打開時,聰明的王兆生意識到如果在大陸辦起制帽廠肯定大有市場,前途光明。
1979年11月22日,王兆生帶著在香港多年的積蓄及當時政府給他的退職金共2萬多港元,重返家鄉東莞石龍,辦起一間簡陋的朝陽太陽帽加工廠。可想到,僅憑2萬元辦廠,對於一個普通的香港商人來說簡直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而對當時的王兆生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兩萬元,還是他一家人到香港後,靠給人日夜做工和兩夫婦早出晚歸承包一家工廠的飯堂,一分一厘積掙下來的,也可以說是他全家的「血汗錢」。然而,拿著這筆有限的資金辦起制帽加工廠的王兆生,則是想方設法節約開支,減少成本,就是再苦也不能讓這夢寐以求的工廠失去。於是長期在香港穿街過巷聯系訂單,尋求銷路,成了王兆生的日常工作安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兆生辦廠第一單生意麵對的是香港一家「洋行」。當時的「洋行」老闆對王兆生的生產能力持有懷疑看法,僅給了五打太陽帽的布料讓王兆生試試加工。俗話說「人爭志氣火爭焰」,心裡納悶著,讓王兆生拍著胸膛向「洋行」老闆保證一定會按質按時完成。接單後,王兆生顧不上吃午飯,馬上用手袋裝好布料,乘座當天回石龍的火車,在車上兩個麵包、一盒維他奶當午飯。回廠後,王兆生硬是帶著熬夜趕制好的樣品,第二天一早趕赴香港,把貨交到「洋行」老闆手上。就這樣,憑著磨練與毅力的王兆生,得到了「洋行」老闆的另眼相看。從此,王兆生認定了無論面前有多大困難,只要有堅定的信心與毅力,成功的路也就不會太遙遠。
十八年過去了,在經歷了難以描述的創業道路上的種種艱辛後,歲月的風霜已染白了王兆生先生的頭發。如今,他擔任董事長的康達製造企業有限公司,已擁有廠房、宿舍、飯堂、能容納600多人的電影院等各式建築物面積4000多平方米,還有廠內寬闊的道路、花木園林的綠化區、燈光球場等共佔地面積60000多平方米。公司的員工,從十八年前的30多人發展至如今的3000多人,其中包括各類專業管理技術人員300多名,具有日生產太陽帽150000頂的生產能力。康達公司生產的各種物料的高中檔時款帽、廣告帽和旅行帽,共200多個品種,3000多個款式。1994年康達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已分別通過國際、國內權威機構認證,取得了ISO9002的世界公認的產品品質優異證書,這是全世界制帽行業的第一個證書。1996年康達公司成為獲香港政府頒發工業成就獎的10家企業之一。
「知足者常樂」是庸人的哲學。王兆生認為要發展,要擴大再生產,要干一番大事業,就要有自己做人法則,應嚴格要求自己。一旦有了自己的既定目標,堅決不能隨便放棄。從辦廠至今,5年、10年、15年、20年、25年,王兆生用自己的廠慶檢驗自己公司是否在進步。他說,每一屆廠慶,他總要高興好久,因為這就像農民種田一樣,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每一次廠慶,海內外的知名人士、省市的領導前往參觀,就像給了他一個美好的評判,宛如評委給他打上了一個最高分。幾十年來,他一邊走一邊「干」,人生中懂得最多的是創業難,守業更艱難。但他堅持,「干」可以舒筋活骨,可以調劑身心健康。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有走南闖北,就會越干越年輕。」從辦廠第一張訂單到今天的康達制帽企業有限公司,從簡陋的加工生產車間到今天公司發展成擁有7000員工,規模龐大的制帽廠,產品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過七旬的王兆生則還在親力親為,還經常遠渡美國、法國、荷蘭、孟加拉等20多個國家,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業務。
物轉星移,可以斗膽地說,王兆生一家歷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與拼搏取得眾多客戶的信賴。東莞康達制帽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不僅直接外銷,而且還可來樣來料訂做,也可代客戶設計、製造,形式多樣,品種繁多。1995年,康達獲得了全世界制帽行業第一個ISO9002證書。1996年,康達又成為香港政府工業成就獎10家企業之一。
關心社會 積德行善為公益
從小就有一顆仁慈仁愛善心的王兆生,在香港,他一直以來都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他還是王氏宗親會的副會長,最近在他的帶頭倡導下,以他為創會會長又成立了世界東莞社團聯合總會。作為一名港商,同是中國人。他認為,人在社會上不能只為掙錢,在一個社會大家庭,要有「仁愛」,人與人之間要有「善心」。
面對筆者的追問,他講述了一個記憶猶新的感人故事。解放前,年僅7歲的王兆生帶上16元錢坐火車去香港看望親人,當時火車上有一個拖兒帶女餓得有氣無力的貧民向他討錢。王兆生毫不猶豫,就將身上的16元錢送給他。那人感激得在地上連續向王兆生磕了三個頭。
時至今日,王兆生一直樂善好施。他連續五年慷慨解囊,支持香港的「東善堂」慈善公益事業,因王兆生樂意捐款,他被「樂善堂」 聘為香港「王普渡」學校的「校監」監護著該校的教育發展。在家鄉,王兆生時常惦記著家鄉的發展,惦記著村中的父老鄉親。1979年以來,他在家鄉石排投資辦廠投資超過8000萬元。他熱愛家鄉的福利事業,曾捐款300萬元在石排燕嶺辦起了自來水廠,結束了家鄉祖祖輩輩食水貴如油的歷史。1997年,為支持全國第六屆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他拿出12萬作捐助,為推動東莞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王兆生用勤勞、智慧構建了他人生中一條閃光的金色大道。輝煌騰達的今天,王兆生不僅收獲了播種的希望,也拾起了理想的「貝殼」,而且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從他的身上,我們可感受到:成功起源於強烈的企盼,孕育於痛苦的掙扎,是尋找自我,最終超越自我的一種結果。人要成功,就要有一種始終不渝的奮斗精神。他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卻十分謙虛,並沒有為此而感到滿足。「頂頂稱心,無可挑剔」,是他為公司提出的質量方針,成為「世界一流的供應商」是他的雄心壯志。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不斷創新,勇於進取,與世界同步前進,是他一貫的宗旨和目標。他決心繼續不遺餘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為家鄉的經濟發展,為國家的繁榮興旺作出更大的貢獻。
世界東莞社團聯合總會創會 永遠會長——主席
香港童軍總會秀茂坪區 會長
香港童軍總會東九龍觀塘區第十五旅旅務委員會 顧問
廣東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 副會長
東莞市海外聯誼會 榮譽會長
香港東莞同鄉總會 永遠會長
香港王氏宗親會 副會長
九龍樂善堂 常務總理——主席-2007
Ⅸ 王傑的社會職務
粵港澳國際文化藝術聯合會 會長
粵港澳收藏家協會 執行會長
澳門國際美術家協會 執行會長
澳門山東工商聯會 副會長
澳門濟南聯誼會 副會長
澳門創意產業協會 副會長
珠海微電影協會 主席
珠海市齊魯商會 副會長
澳門萬國控股集團 導演
香港衛視 導演
中國聖榮國際影業傳媒集團(澳門)有限公司 總裁
聖慧文化傳媒(珠海、深圳、濟南、南寧、上海)有限公司 總裁
廣東聖榮拍賣有限公司 執行總裁
正天和貿易有限公司 總裁
Ⅹ 微電影之父何緯豐是誰啊!好像不出名啊!
呵呵,微電影之父何緯豐在微電影是很出名的。
何緯豐是微電影導演和製片的先鋒,在國內更獲稱[香港微電影之父],是亞洲首部微電影《求愛123》的導演和監制。新媒體發展基金會和3GTV的創辦人,以及第一位華人為微軟和網上行星光網路合作製作互聯直播節目。
2013年8月Vincent的《愛.豆腐西施》成功擊敗美國、澳洲、台灣以及內地多個團隊,榮獲中國中央電視台微電影頻道之[極拍48小時]最佳影片獎及最佳視覺效果獎。於微電影界享負盛名。
個人成就
· 全國48小時極拍微電影最佳電影獎《愛.西施豆腐》導演及監制
· 亞洲首部手機微電影《求愛123》導演及監制
· 新媒體發展基金會和3GTV創辦人
· 第一位華人為微軟和網上行/星光網路合作製作互聯直播節目
· 2010年他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創辦金花獎,擔任主席,旨在鼓勵中國年輕人發展拍攝微電影的技能,同時為中國微電影對接香港國際流動影片大獎進行競賽。
社會職務
· 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
·香港廣西總商會常務理事
·香港電台節目發展顧問
·香港數碼港企業中心基金評委
·香港職業訓練局評審委員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金花獎微電影獎創辦人
·政治及公共行政委員會委員
·新媒體發展基金主席
·香港影評人協會榮譽會長
·創意和諧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