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我真的很在乎觀後感
Ⅰ 我的青春你來過微電影觀後感
《我的青春你來過》影片用朦朧詩般的語言敘述了我們最好的青春,觸動了我們心中回憶最美青春的開關,細數從前的美好,然後為成為最好的自己繼續努力。
總以為那些有關青澀懵懂、活力充沛的青春年少時期離我們這些成年人,每天忙著工作、生活的人們久遠了。或許,有關的青春記憶,只是我們心底最深處的珍藏,任何時刻拿出來飲一杯都能讓人沉醉。
剛開始,我承認被唯美夢幻的鏡頭語言和輕快愉悅的背景音樂所吸引了,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那散文詩一般的畫面描述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
都說,青春是詩行,花半開、月半圓,最是美麗,因為有朦朧的懸念可遐想。或許,情竇初開,情半藏,愛半掩,亦是最美好,因為有留白可揣測。
其實,青春歲月里的遇見,本無對錯,所有最真最初的夢想,都是歷練,每一次懵懂無知的經歷,都是成長。漫長歲月里,那些有關青春的跌跌撞撞的回憶,總有一天,成為我們最絢麗多彩的銘記。像影片中所引發的思考,該以怎麼的心態迎接青春年少的朦朧情愫與憧憬嚮往?
被青春美好氣息擊中的我們,隨著優美動聽的旋律,不知不覺進入到九十分鍾的劇情中去。劇中演員的平均年齡不到17歲,基本都是本色出演。
當然,再好的顏值沒有好的故事和演技作為支撐也是不夠的,做為一部青春文藝片來說,故事情節性不太強,情節安排得過於簡單,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部分,這是影片的缺陷。但這正是《我的青春你來過》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因為它本身不是商業片,是導演和製片人用自己的訴說方式表達著有關青春的回憶。
正是由於沒有更多的濃郁商業氣息,所有的演員才能飾演得那麼自然貼切了,沒有一點嘩眾取寵的東西,不管是唯美浪漫的、或緊張壓抑的情節,整個影片竟然沒有一點點的俗氣感和違和感。隨著故事一點一點拉開,我們慢慢回到青春的世界中,彷彿重新回到求學年代,再一次背上書包重走了一遍青春。
只是這一次,我們可以用更成熟、更冷靜的眼光去看待過去,才發現那段青春歲月里除了高考的緊張,父母殷切期許所帶來的壓力外,還有很多曾經經歷過卻因不夠深刻而被輕易忽略的東西。我們的求學時代不是只有讀書,不是只有壓力與壓抑,還有很多獨屬於青春期的美好,我們也曾是那般的單純快樂。
在影片里,男女主角肖閣和陳曦的每一次懵懂的情感試探、誤會後的郁悶和傷心都不會讓人覺得討厭。而暗戀肖閣的張一柯莫名的沖動、別扭、暴躁……跨越了青春期的我們竟然在理解中覺得可愛真實。
理當如此啊!刻苦學習、上進心強的學霸素麗,大大咧咧、偶爾賣萌的小胖妞,叛逆任性、囂張張揚的羅楠,還有對學生懷有殷切期望的班主任們,劇里的每一個主要人物塑造得都很立體。就算是會有一時的情緒但絕不會討厭,你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邊的人與他們一一對號入座。
年輕的他們偶爾沖動犯錯,也能忍痛認錯改錯;偶爾沖突爭斗,也能握手言和;偶爾失落迷茫,也能找到方向……似乎除了高考成績和摸不著彼此心思的惶惑不安,再也沒有別的需要擔心的事情了。簡單、平凡、真實的一如當年的我們。
即使曾與青春惡語相向,即使曾經彷徨受過傷,即使始終耿耿於懷於對當年無法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不禁想要在此刻與自己握手言和。
Ⅱ 微電影暖心觀後感
那些年,我們還稚氣未脫,純真的像是一張白紙,一個人,一條微信,就可以那麼簡單的撩動我們的心弦,時常想起,不時懷念。
青春的歲月總是無所顧忌的,我們可以通宵的和德瑪西亞並肩而戰,我們也可以一整宿的趴在宿舍的陽台上思念著心愛的姑娘。青春年少,我們都擁有著彼此的美好。
然後,我們畢業了,有些同學選擇繼續完成學業,但是更多的同學走向了社會,帶著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幻想和些許的不安。一群從未接觸過現實社會的孩子們,將在企業中慢慢的成長、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學會了擔待,慢慢的變成了精英。
轉眼10月,最新一批應屆大學生已經畢業4個月,回首在學校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卻再也回不去。
看完視頻你會明白,成長中所付出代價,我們都不能倖免。
又是一年校招季,也許此時此刻的你在忐忑什麼,在憂心什麼,沒關系的,人總要學著長大,不管是在生活上、情感上還是事業上,做出自己的選擇,成就更好的自己。
送給已經畢業和即將畢業的所有人!
Ⅲ 微電影《有一天》觀後感,不少於600字
《有一天》觀後感(1)
「有一天」代表希望,夢想,未來。今天,我和同學門懷著沉重又復雜的心情看完了「有一天」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有九個單元故事組成。故事各不相同,但都蘊含著努力,汗水,夢想,希望……
《小小電影院》中的小鵬,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明創造,就是為了幫爸爸彌補欠下小朋友們的承諾,他不怕困難,樂觀生活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回家的路》中,看到被人販子拐賣,打的渾身是傷的孩子們,我哭了,他們可能只需要一點關心,一次關注,就能重回父母的懷抱。《讀唱樂團》講的是一群先天聾啞的孩子非常喜歡唱歌,他們希望在無聲的世界裡能唱出最美妙的聲音,通過老師的幫助,他們終於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樂章的書寫。《秋扎》中,年僅8歲,體重達120斤的小男孩,秋扎。在醫生的診斷下的了肥胖症,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跑步上學,跳繩,打籃球,體重在慢慢下降,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樣……。
是啊!他們是多麼可愛呀!他們的生活和經歷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考上大學,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實現理想。但我知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讓我們的理想勇敢前進吧!
電影《有一天》觀後感(2)
星期五,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去華誼兄弟影院觀看電影。我邊走邊想:看的會是什麼電影呢?伴著歡聲笑語。我們來到了電影院。電影開始了,原來它的名字叫(有一天).它們講的是許多小故事,都是貧困山區孩子的。有很多小孩,其中有一個小孩,有一個壞人把他的腿打斷了一條,他只能架著拐杖,來到一個店旁要錢,後來那個壞人看見了,把盒子里的錢全都倒在了自己的手上,還要打他。有一個好心人路過了這,便連忙阻止了壞人,沒讓他繼續打下去。還有一個小孩叫夏扎。他才8歲,體重都100多斤了,幾乎也是個啞巴,他媽媽也搬到異鄉去了。清華大學教授虎子老師知道了,趕往了山區,找到了夏扎。便教他講話,虎子老師為了讓夏扎再多會一點,又當上了旁邊一所學校的老師教啞巴學生講話。經過虎子老師的耐心教導,夏扎終於會說好多話了!
這些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我們要關心他們,他們得到關心才不會自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有一天》觀後感(3)
有一天?是那一天呢?是一個關愛家裡條件不好的人。什麼樣才是家裡條件不好的呢?爸爸媽媽離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又怎麼辦呢?孩子只能去要飯了。可有些人就是不同情小孩。我真恨不得把他們打死。
有一個人就是要飯的,我以為是個大人,可是是一個,看上去比我大一點的小孩兒。我非常同情他,可有個大人把小孩推倒在地,然後又開口罵他。我想:「把小孩推倒,如果不是故意的,扶起來也就算了,還罵他,這個人的嘴可真臭啊!」
我也希望大人能不老說自己的孩子笨,如果說了孩子會很傷心,我有這樣的經驗,是我爸爸不小心說出來的,我非常的失望與傷心。可那天以後爸爸就不講了。請大人也尊重一下小孩,小孩是需要愛的。讓我們一起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小朋友吧!
有一天觀後感(4)
昨天的電影我真是感動極了。但是我也很氣憤。是因為有一集一個小男孩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在玩捉迷藏。那個小男孩真倒霉,好像被兩個年輕人抓住了。
那個小男孩被抓住被打的鮮血淋淋。小男孩好不容易要了幾個錢。那個時候他看到了一名男子。便向他要錢,那個男子可真是狠毒把那個小男孩一推還踢了幾下抱怨了幾句。小男孩只好傷心的走了。
這個時候,在樓上的侍衛阿姨和叔叔。這個時候經理來了,這個經理可好了。給他吃的喝的。我一點也不喜歡那個大胖子,他可壞了,就想讓他死掉。
哎,我想我長大了也想當那位經理叔叔。因為當我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經理就了我的救我一定想報答經理。感覺很溫暖,很有人關心,照顧我。
我還在想,當時的情景呢。我還想,要是我在場一定給那個壞胖叔叔狠狠的揍一頓。打的不是鮮血淋淋就是全身骨折讓他一年十年都不會好起來。
《有一天》有感(5)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的同學去華誼電影院看電影。
這部電影很感人。其中最令我感觸的是一個小男孩被綁架之後的故事。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在偏僻的橋洞里玩游戲,一個小男孩在數數,突然,壞人把他的眼睛用布帶蒙住,然後把他裝進布袋裡,把他帶回了家。還長期的虐待他,讓他去乞討。有一次,小男孩在電影院里乞討,被電影院里經理和員工看見了就給了他很多吃的。這時來了一個男人他拿起小男孩乞討的杯子,看了看生氣的說:「才這點錢」說著就要打他。這時正好被經理看到了便報了警,這個男人害怕極了就逃了。後來經理帶著小男孩找到了他的父母。
看完這一段我有很大的感觸,,電影院里的經理和員工是那麼善良,而虐待小男孩的那個壞人是那麼惡毒。同時,我還要告誡大家一個人在偏僻的地方玩,以防壞人有可乘之機。
這部電影還講述了其他幾個小故事。總之,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以後,我們不光要好好學習多為國家做貢獻,還要學會生活和做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決定,從我做起!
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讀後感300字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許現在的我們翅膀還是稚嫩的,談不上為國貢獻,談不上敬業奉獻,但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的還很多很多.
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局限於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範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茲,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里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在學校里,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要把文明禮儀意識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好風尚,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我們的校園.我們不僅要爭做道德高尚的學生,而且也要做有教養的人,個人獨處則超脫自我,能管好自己的心;和人相處則與人為善,能管好自己的口.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品德修養,埋頭讀書,抬頭做人,爭做品德高尚、富有教養的文明學生.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我要爭做最美的小學生,從現在起更應該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學好各門功課,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自己的將來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Ⅳ 微電影光輝歲月觀後感,800字只是看看大家想法寫的好的最高可以給200分~
歲月無聲,無聲的告別我們那些年懵懂的青春, 曾經的喜歡你,曾經的遙望,換來了現在的灰色軌跡。 那些曾是擁有,那些海闊天空,換來了現在的誰伴我闖盪。 好想回到我們的天空里!
Ⅵ 微電影 觀後感
前幾天,朱老師用了一節班會課的時間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假錢》的微電影。電影雖短,卻意味深長,令我感受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司機在工作過程中一時大意收到了一張假錢,經食品店老闆的提醒後才發現這是一張假幣。回家後,他的兒子揚揚問他要餐費,司機想把那張假幣交到學校去,但又於心不忍,把那張假幣夾進了一本書里。不想這一幕居然被兒子看見了,揚揚將那張假錢帶到學校去。
第二天交伙食費時,揚揚模仿其他同學的字把假錢交了出去。不料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用班會讓揚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把假錢換了回去。在一封道歉信中,揚揚講明了一切。原來揚揚的媽媽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在不辭辛苦的照顧他,但爸爸在工作過程中卻會收到假錢,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揚揚便把假錢花了出去……
電影看完了,我也感受很多。電影中爸爸把假錢夾在書里而不花出去固然是對的,但他卻不知道,收到假錢應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局和銀行處理。故事中揚揚的做法也有對有錯。他雖然把假錢交到
學校去了,但是在認識到假錢的危害後,他又把假錢換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用假錢坑害別人的不法商販。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假錢也是違法的,根據刑法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卻仍然使用的,會由使用面額的大小來給予一定的懲罰。
這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我們要杜絕使用假幣,發現假幣要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處理,也要傳播辨別假幣的方法,不讓更多人受騙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Ⅶ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你覺得本片的重要人物有誰
你看完本片後,有那幾段情節,是你覺得印象比較深刻
以精簡的文字交代影片的內容
寫感想有一個重要的部份就是寫出內容摘要介紹,為什麼要寫內容摘要介紹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看過這一部影片,寫出影片的摘要介紹可以讓別人對影片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對你之後所抒發的感想,才會產生共鳴,了解你所陳述的內容.但是摘要最好不要超過感想的四分之一篇幅.
針對某一個情節發揮,清楚描述劇情
寫影片感想時,你可以只針對影片中某些精採的部分,抒發自己的想法,當然,你特別挑出的段落,一定是自己特別有感覺的部份.
昨晚有幸得到朋友給的一張光碟,看了目前未公映的《畫皮》,看完才發現人性是如此之美,心倘若沒有雜念,世上就沒有妖魔,人和妖的不倫戀,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亦如此凄美……
看完《畫皮》,有很多意外,每個人的表情都有著不同的內容。或意外、或驚喜、或沉思、或糾結、或反省……怎麼也想不到,《畫皮》竟然是一部有關人性、有關探討愛情真諦的影片。沒有了笑場、多了幾滴眼淚,《畫皮》就這樣在意外中上演著,前40分鍾在意料中講述著故事,沒有驚喜但也不讓人討厭。周迅的演技的確不錯,她出場時的妖媚註定了雪狐的悲劇,趙薇不再是那個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她把一個懂愛的女人刻畫的淋漓盡致,陳坤扮演的王生在道德和慾望中努力掙扎,最大的驚喜是甄子丹,他的文戲帶給人太多的回味,孫儷的降魔王很討巧也很討喜,戚玉武的蜥蜴精毒辣不讓人厭煩,三男三女的六角情感糾葛復雜不累贅,動情不煽情,淚中藏著人性的閃光點,這是影片最抓人的地方……趙薇深愛著陳坤,她才是陳坤的王夫人,妖精周迅愛著陳坤,陳坤游離在趙薇和周迅中間,道德告訴他趙薇是他的夫人,但慾望又使她對周迅情有獨鍾…… 一心想做小妾的周迅被陳坤拒絕,趙薇為了深愛的陳坤,准備成全周迅時,周迅獻出了妖的原形,痛不欲生的趙薇為了不讓更多人死在周迅的手裡,喝過了周迅遞過來的毒葯,答應周迅提出的所有條件。趙薇含著淚只有一個請求:「王生(陳坤飾)很愛你,不要傷害他,不要再殺無辜的人……」「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愛」這是趙薇對周迅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畫皮》在張靚穎的《畫心》中落幕……
《畫皮》留下了什麼?愛,原本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對愛有不同的感悟,只是沒有了心魔,愛也許會無處不在……
Ⅷ 關於一篇觀後感的作文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創意太棒了,應該獲得奧斯卡大獎。什麼時候我國的電影能有如此想像力?
看後感悟很多:其實這部電影中最可悲的人物不是楚門,而是那些在這個大攝影棚中耗盡很多光陰來欺騙楚門的那些「演員」。他們用自己寶貴的時間去製造欺騙和虛偽,他們會為之永遠受到良心譴責,因為他們的內心深出不會將這些變成美好。那個楚門的男朋友曾經眼含淚光的告訴楚門「他不會欺騙楚門,因為他和楚門是從小時候7歲就是好朋友了。」這已向觀眾揭露出了這個「朋友」的可惡,他居然耗費了20多年來欺騙一個把自己當成知己的人!還有楚門的女友,楚門試圖帶她乘車一起沖出這個地區奔向自由時,她卻故意配合抓捕楚門,連最知心的情人也會對楚門欺騙到底,這是對現實生活中那些虛偽的愛情多麼解恨的諷刺啊!當楚門逃跑時,全體演員都在城中列隊搜索,其中特意給了那個斑點狗的特寫鏡頭,這是用鏡頭語言說明這些演員是那名可惡的製片人的「走狗」,讓他們干什麼就干什麼。
最後楚門找到自由時,影片中的全球觀眾都為之歡呼,影片以此來說明人們其實是憎惡那名製片人和這個節目的,他們為一位飽受欺騙和束縛的人能獲得自由而歡呼!
感嘆這部電影將諷刺進行的很徹底很直觀,用藝術方式給了那些生活中的虛偽者幾個響亮的重拳。
如果非要在這部電影中尋找一些不足之處,那可能就是影片前半部分應該早一些讓觀眾知道這個攝影棚的秘密和楚門被欺騙的主題。另外影片的時間應再長些,這樣可以諷刺更多的人和現象。
感謝CCTV6《佳片有約》讓我們欣賞到了如此真正的佳片!以前《佳片有約》曾經放過的《生死頻率》《畫家之死》也很經典。
我們也十分喜歡《佳片有約》這種現場組織大量觀眾和專家一同討論和觀看的方式,這才有在電影院中的感覺。
其實廣大群眾最喜歡的影片往往是這種故事新穎,能令人回味很久,有所感悟的電影,觀眾也很喜歡偵探推理類的電影。
觀眾往往不在意電影的投資大小,特技是否多等因素。
這部電影很像日本的系列劇《世界奇妙物語》,那裡的故事就很具有想像力和諷刺感! 回答者: 財富天下第一 | 四級 | 2008-12-24 13:28 | 檢舉
毫無疑問,影片是成功的,成功的編劇、成功的導演以及Jim Carrey成功的表演,影片具觀賞性,更具深刻性,讓人深思。
看完電影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在上海很火的一檔選秀節目,參加選秀的好男兒們生活在一個除了洗手間以外到處安裝了攝像頭的世界裡,他們的生活被24小時全程跟蹤拍攝。相信,對於工作壓力日益增大的公眾,這樣的節目讓人舒緩壓力,可以博得大家低俗地一笑。相信,節目的收視率應該不差。節目的廣告上去了,節目組賺得盆滿缽滿了,參加選秀的好男兒們的知名度打出,廣告找上門了。只是,這樣的繁榮能維持多久?在整個事件中,節目組、公眾是沒有太大損失,只是我的好男兒們,這些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們,你們的明天是什麼?(類似以上觀點早就博過,不再贅述。)與Truman相比,他們是幸運的,他們知道自己生活在攝影棚里,他們沒有受到欺騙;但他們是更可悲的,Truman在得知真相後努力走出這個攝影棚,而我的好男兒們卻擠破腦袋想進入這個攝影棚。這個世界開始變得畸形,人們靠出賣自己或他人的私生活謀取利益,人們開始透支明天。
再看看我們的身邊,隱藏在我們生活四周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窺視著我們。看看那些無處不在的攝像頭,酒店裡、銀行里、超市裡、馬路上。還有更可怕的,我們的私人信息的泄露。也許,在某個地方、在某個高處,有一群人正窺視著我們的生活。這些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卻真實地存在著。
還有畸形的我們。《楚門的世界》中,除了Truman是真的以外,其他都是假的,包括他的妻子、他的好友。而生活中的我們呢?我們身邊的人是假的,甚至我們自己也是假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很難找到什麼是真的。和Truman相比,和Truman世界裡的人們相比,我們更無知、更可悲。
楚門是個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他有許多的慾望,又很容易滿足。因此,他有時欣喜若狂,有時如喪考妣,大多的時候則彷徨郁悶,不知所措。這時,天才的導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斷地製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長劇變得波瀾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門快樂的時候便給他製造些麻煩,在其沮喪的時候,則不失時機地給其開啟一線生機。他讓金發女郎如言情小說般突然出現在楚門的視線中,開啟他愛欲的閥門,又讓她突然離去,使其心靈墜入無底的深淵;他讓楚門從未謀面的「已故父親」突然現身,誇張滑稽的相認場面令其熱淚盈眶,同時也賺取了電視觀眾的熱淚;他又讓楚門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緒惡劣的時候去關懷他、開導他,令其感受到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雖然那位朋友只是一個演員,而且正背著大段台詞……
很佩服電影中那位才華橫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導演,他讓人想到了上帝,同時看到那個軟弱、疲憊、徨惑的楚門被一次次的虛偽所玩弄,還是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了樂觀時,我的內心就一陣陣地酸楚,我不忍面對——不忍面對一個真實的「我們」!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嘆,但人生舞台上的演員——我們,是不是時刻都有一種演戲的自覺呢?還是在上帝的欺瞞和安排下,忘我地做著無意義的事呢?快樂,不
足以使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們拋棄這個世界。上帝就像那個天才的導演一樣,掌握著很好的度,他知道該在何時給我們當頭一棒,何時又給我們燒起暖暖的火爐,他使我們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為痛苦製造著劇情的波瀾,也製造著收視率,希望則是賞給我們的出場費,使我們不至於中途罷演。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將失去觀眾,他竭力挽留楚門,告訴他離開了導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險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頓悟」一說,並說人的本性自足圓滿,是人世的塵埃覆蓋了它,使它迷失。看來楚門是頓悟了,他要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
《金剛經》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戲裝遲早要褪去,布景也遲早要撤下,演戲的時候則生龍活虎地演一場,只是別忘了過過看戲的癮,隨時讓另一個「我」——本我,走下舞台,在觀眾席上,呷一口茶,看看戲台上的「我」和「他們」,鼓幾下掌,流幾滴淚,明白了這一點,便接近頓悟了。其實,我們跨不跨出那扇門又有什麼關系?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跨了出去。
Ⅸ 幫我寫一篇電影觀後感吧,100字以上,會加分的
我知道你不會放手」,這是凱文飾演的Randall向庫徹飾演的Fischer說的一句話,坐在大銀幕前的我,本已猜到了故事的結局,但仍被這種結局到來的方式,感動得落下淚來……
又是一部以老帶新的電影,年輕人得到成長,老一輩獲得救贖,主題並不新鮮。但本片選擇的載體很好——海上救護隊,一支崇高、英勇而又有些神秘的隊伍。和訓練運動員不一樣,海上救護員不但要有過硬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還因為他們隨時會對生命做出選擇,包括別人的,也包括自己的,所以,內心的成長對年輕的救生員們來說非常關鍵,這也就成為了Randall訓練Fischer的核心內容。
Fischer非常有天賦,但和所有年輕氣盛的天才們一樣,他不停地犯著各種錯誤,迷戀女色、目中無人外加肝火旺盛,嚴厲的教官長Randall將這些都一一看在眼裡,並在無形中逐漸幫Fischer消除了這些毛病。尤其是對於Fischer一心想著打破紀錄一事,Randall的招挺絕,最後竟然使Fischer自己對破紀錄失去了興趣。
如果說「教與學」是充分展現兩大主演個人魅力與演技的情節,那麼,海上營救無疑是展現本片靈魂的重頭戲,值得小贊一下的是,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影片里,出現了四次海上營救,每次都各有特點,不但推動了劇情,而且能在緊張之中帶給觀者視覺、聽覺和心靈上的三重震撼,著實值回電影票價。
作為一部大明星加大場面的電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劇本薄弱,而本片的劇本還好,除了將Randall的心路歷程和Fischer的成長過程講述得入情入理且有條不紊以外,片中的兩次意料之外的鋪墊足以給觀者以驚喜。一次是影片開頭的營救,丈夫出於求生本能阻止妻子逃生,Randall不得不以暴力來化解險情。本以為這段情節只是開篇塑造主人公高大形象的一個小插曲,沒想到後來被Randall用在了形容自己的婚姻狀態上,令人感慨良多。再有就是那位酒吧女老闆因不滿Fischer的張狂言語,向他講述Randall曾經拉住倖存者不放手的英雄事跡,沒想到,這竟然成了影片結尾師徒二人心靈相通的無形橋梁……
下面來說說演員。本片有好多熟面孔,但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了,從影院回到家我在IMDB上查了一下,原來基地那位長官在<ER>里出現過,那位黑人學員是<the West Wing>里的查理.楊,自己的記性真是不咋地!
相比之下,兩位大腕兒就是想不記住也難。先說庫徹,以前沒看過他的電影,倒是因為和黛米.摩爾的戀情對這個名字相當的熟悉。可以看出,演慣了愛情喜劇的庫徹對對出演這部影片的機會猶為珍惜,雖然部分地方有些著力過猛,但總的感覺還是不錯滴,再加上那麼一副英俊的面容,豈止是黛米阿姨,誰能不喜歡呢?
再有就是凱文了,這是我真正認識並喜歡上的第一位好萊塢明星,對藝術的執著和剛愎自用的性格在他身上綜合,使之成為一個少有的大起大落的一線明星。如今,高大健壯的身軀難掩容貌上的老態,大銀幕上一條條皺紋尤其明顯,但眼前的他依舊冷峻深沉,依舊強壯威武,像他所扮演的人物一樣,歷盡輝煌之後,展現給我們的是從容與淡定。我不在乎你的年齡,在乎的只是依舊的你。明天就是你五十二歲的生日了,到影院觀看《救生員》,成了我為你慶生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