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寫作的書
❶ 學習微電影製作該看什麼書
劇本方面,看劇本創作的書——如《電影劇本寫作基礎》。導演方面,可以參考一些——如《電影導演方法》。攝影燈光剪輯這些會有專人來作。如果要學習找網路。。。不知道幫到你沒有
❷ 我想學拍微電影,什麼書最好還有想學AE什麼書最好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C4D/AE/影視後期包裝」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4&zdhhr-11y04r-497424014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bz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497424014
在「C4D/AE/影視後期包裝」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❸ 微電影的創作理論與方法有哪些請列舉出5條著名導演電影創作人的創作理論與方法,和參考文獻的查詢
摘要 為了滿足微電影創作者以及影視教育工作者的實際需求,本書以微電影創作為主要內容,圍繞微電影類型特點、微電影劇本創作、微電影導演技巧、微電影攝影技巧、微電影剪輯技巧、微電影合成技巧六大方面展開論述,形成了比較有新意的微電影創作完整體系,以期為廣大影視教育工作者、微電影創作愛好者提供一本具有參考價值和學習價值的入門基礎教材和創作指導教材。
❹ 我想學寫劇本,有什麼書教寫劇本
推薦一本業內公認的編劇寶典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故事》簡介:
《故事》是全世界編劇的第一必讀經典,至今,仍屬於美國亞馬遜最暢銷圖書中的Top 1%。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訂升級。
書 名: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
作 者:羅伯特·麥基
原版名稱:Story: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譯 者:周鐵東
ISBN:9787201088334
類 別:影視藝術理論
內容簡介
自1997年初版以來,《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編劇的第一必讀經典,至今,仍屬於美國亞馬遜最暢銷圖書中的Top 1%。 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本書在對《教父》《阿甘正傳》《星球大戰》等經典影片的詳細分析中,清晰闡述了故事創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導意義不應只被影視圈的人所認識,更應得到小說創作、廣告策劃、文案撰寫人才的充分開發。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訂升級,譯者周鐵東擁有深厚的國內外影視行業實踐經驗,文風犀利。新增58條專業術語和背景知識注釋,補充了未被原書整理進附錄部分的劇作資料,同步更新458條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採用特殊開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質。
作者介紹
羅伯特·麥基
生於1941年1月30日,劇作家、編劇教練。因連續劇《起訴公民凱恩》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 1981年,受美國南加州大學邀請,開辦「故事」培訓班,隨後創辦全球性的寫作培訓機構,學員超過6萬名。其中,60人獲奧斯卡金像獎,170人獲美國電視艾美獎,30人獲美國編劇工會獎,26位人獲美國導演協會獎。被《指環王》《霍比特人》編劇兼導演彼得·傑克遜稱為「上師們的上師」,長期擔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皮克斯工作室等機構的專業顧問。
❺ 微電影劇本
要寫好微電影劇本,掌握劇本寫作的一些基礎知識是必備的,先來看看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這些規范也許不會讓你迅速變成一個專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個專家。或者,不至於讓你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你稿子的理由。因為一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麼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你的劇本扔在角落裡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你的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注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台,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麼拍,這不是你的事。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1.Angle on 角度對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一人稱視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麼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
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問BILL幾點了,BILL抬起手來,接下來可以接一個BILL手錶的特寫,當然你還可以用此種鏡頭來換景,比如BILL移開手錶時攝象機里看到的已經是夜晚的舞會了。
微電影劇本也是電影劇本去學習電影劇本吧,最重要的是多讀電影劇本,電影劇本讀多了,心裡就有譜子了,最好的學習範本都是別人成功的本子
❻ 學習微電影 推薦看那些書籍
微電影劇作教程、。
❼ 有沒有關於影評寫作的書
關於電影批評與電影評論關於這個話題,我們暫且放下電影批評,廣義的講一講電影評論。現在電影評論大家已經不再陌生,甚至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是電影評論的參與者。但我們細看這些評論,且不說那些平民大眾的評論,就那些所謂影評人的評論,也不過是說說結構,看看人物,然後從中又看出了那些狗屁道理,再講一講自己所謂看到的電影深度。細看評論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充其量是把文學評論的一套話語生硬的帶入電影的藝術空間中來。對於這些人,我給與的態度是:你們不懂電影!嚴格的講,從電影本體論的意義上來看,在電影人與電影評論人之間存在著一條巨大的專業意識鴻溝。這樣一條專業意識鴻溝正是當下的電影評論人缺憾像機械師對攝影機和放映機起碼的技術了解而構成的。從一個層面上講,這條專業意識鴻溝的存在是以電影人對電影評論人的喧嘩恆持一種冷漠態度而張顯出來的。而也正是基於這兩種條件,這兩個方面,這兩種認知。造成了現在「電影界」和「觀電影界」的同時惡性循環。也就是說看電影的把電影看完,然後開始用他自己的亂七八糟的不知是非的觀點,看法評價電影。這些評價里,毫無電影意識甚至看不出他評論的是一部電影。這樣的評論一出,自然而然的就被打入電影外行的圈子中。而在內行眼裡就是「這些人徹底不懂電影」。當然,現在的影評人也好,普通觀眾也好,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事件值得鼓勵的事情。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人們把電影這種訴諸於四度量項的視聽藝術在評論中文學化,最終把電影現象降解為文學現象或者別的什麼現象而給與非專業性的解毒。我們都知道,從藝術形式本體論的視角來看,電影於形式的存在本體上截然不同與文學,截然不同與美術,截然不同與音樂,截然不同與很多很多。電影以視聽的審美形象在四度量項中直接訴諸接受主體的感知而轉遞審美信息。從當下學術界眾所周知的利科之闡釋學的理論來看,文學的存在形式本體僅是一種由抽象地書寫而凝固的文本表達式。並且,電影的製作與文學的創作方法,操作意識,科技含量,集群製作等方面有著迥然不同的差異性。在這里,我們無意對電影與文學或者其他藝術類型從形式本體論的角度來評判何者藝術表現性更勝一籌。我們在理論上也不認為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門類高於其他藝術,但是,從藝術門類的劃分上看,把電影現象作為文學或其他現象來解讀,這無疑是在向式本體論上對電影及其審美特徵的降解,同時,也是在藝術門類的解分上降解電影。讓我們做一個啟人深省的解析:例如現在人們評論電影的結構時,往往就是把整個影片的整體或者說事件映像成劇本。也就是剛才我說的降解成文學。就結構而言,雖說現在已經不是一個蒙太奇之上的年代了,可評論結構時,連什麼是平行蒙太奇什麼是交叉蒙太奇都不懂,甚至連降蒙太奇的段落都沒有就操起了評論結構。對於深愛與電影藝術的人看到如此評論必是一種極大的失望。最終,只能給其貼上「外行評論電影」的標簽。棄置於寂寞中而給與冷處理。我們將上面所說的問題深入一點,就引出了電影批評界的嚴重傾向性問題。對於電影批評也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原因和剛剛說的評論如出一轍,還是一個專業上的意識問題。舉一個例子: 一位作家在看了《鬼子來了》之後說「姜文范了個聰明的錯誤,他把原作里用屠夫殺日本人的情景改成了用劊子手,雖然拍得眼花繚亂但卻沒有原著那麼能震撼人心。」這個作家給與的意見或者說對於影片的批評就是一種完全文學化的降解,他沒有從攝影機里去看這些內容他也不具備這樣的電影意識。如果他有一點電影意識的話,他就不會在選擇原作里那麼不電影的做法了。在這里之所以單獨說到電影批評,其實是在電影專業的角度對「影評」一次總結和概述。我們理想中的電影批評應該是可以直接和電影人對話的,電影批評之所以上升為批評就是應該以專業的視角和意識去正視電影藝術。但是如今的電影批評所形成的也是文學化傾向。這就造成了電影界的一個態度「與外行不對話」張藝謀《英雄》出片的時候,各路批評接踵而來,可張藝謀對此番評論一直不予回應。這種與「外行不對話」就成了電影界的雅量和職業道德。在這里說的是,倘若茨等人以幾何倍數增長,並最終形成一個有著較為持久生命力的電影外行批評圈子這就該引起注意了。在此我不過多地對電影批評進行論述,這畢竟是電影理論上的學術研究。在此只想鼓勵更多的電影愛好者能真正的研究和看待電影這門藝術。另外要說的是,近些年來,廣大的電影愛好者對電影理論的發展和專業研究也給與了很大的幫助。北京電影學院03版的電影學論叢書就收錄了普通電影觀眾的電影觀點和對電影的部分評論。此舉充分證明電影愛好者給與電影人的幫助。望論壇上的各位電影愛好者能在看電影學習電影的同時培養自己的電影意識。寫出更多的具有一定電影意識的評論乃至批評。
書名:《影視鑒賞與影評寫作》、《影視作品分析》、《如何些影評》、《現代影視評論寫作》、特呂弗的《我生命中的電影》和《與希區科克對話錄》、巴贊的《電影是什麼》、《影片分析透視手冊》。
❽ 微單攝影(主要是微電影拍攝)初學者應該看哪些書
一般可以選擇《紐約攝影教程》或者《數碼攝影手冊》《數碼攝影輕松入門》《數碼單反攝影輕松入門》等等一類書籍,或者你可以根據老師的建議來進行選擇會比較好。
❾ 求推薦劇本創作類的書籍
這類的書籍很多,一個待入行的編劇,我總覺得了解理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明白一部劇的構思過程,按這個思路我給你推薦幾本,第一本,丁牧的《電影劇本創作入門》,這本書的劇本沒有多少可取之處,最主要的作用是,了解了一部劇是怎麼從一個創意想法直到劇本出來的過程。其他的書,我也不推薦純理論的,推薦幾本作者本身就是編劇的書,陳曉春的《電視劇創作》,《編劇十論:電影劇本精品賞析》 於艾平,再看初級理論《編劇步步為營》等到你看完這幾本,入門了,經過實踐創作了,再看行業內推崇的理論書《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電影劇本寫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