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論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廣告

論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廣告

發布時間: 2022-09-02 05:01:46

Ⅰ 微微的觀點

在數年前,導師韓三平曾講過,電影可以有院線電影,數字電影,電視電影.一名導演需要經過上述三個階段才可完成華麗轉身,在數字化大時代的背景下,微電影無論是在出品方,製作方,發行方都與傳統影視產業有不同的執行方式,微電影的DNA屬性當中有極強的網路特徵,較於傳統電影市場,話說一次革命,確實可以影響到一代人.
----微微網CEO 雷榮祖 網路視頻在互聯網上經歷了一個時代,由惡搞起家,DV時代的孵化,情景劇下的催生,才得到了微電影這樣的寶貝,微電影這樣的詞彙來講應該是賦予電影產業精神的文化產品,從創作端來考慮也是國內青年導演及創作者的希望,這些就需要媒體或播放平台的審視,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這就是微電影與微視頻的不同之處.
----微微網CEO 雷榮祖 品牌力是渠道營銷的主軸,做到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誠信度的統一,品牌在競爭中的脫穎而出來源於品牌力的能量大小,在新媒體時代下,品牌需要傳播的訴求點和渠道日新月異,如何做到上下品牌與用戶的訴求溝通無阻,結合時下最熱的微電影的內容營銷方式,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微營銷方式,以超快速,強覆蓋,極精準的方式傳達,無疑是品牌方的不二之選.
----微微網CEO 雷榮祖
廣告化引起微電影盛衰之爭是愚昧的
在微電影呈現井噴之時,便有人提出微電影的盛極必衰之意,或有人提出來是微電影廣告化就會被摧毀,但真正決定這一方向的還是來自用戶需求,國內的互聯網用戶已經呈現視頻內容一邊倒的局面,同時在政策宏觀條件下,廣電總局鼓勵優秀微電影的文化作品出現,各大視頻網站又急需優質UGC內容填充,不論是ipad還是智能手機端的都可以讓用戶收視便捷,微電影內容量也是供不應求.那來說微電影的廣告化,你花80元進入影院看一部電影,和在手機上免費看一部微電影,同樣享受了快樂,同樣有明星,即便微電影有了廣告從心理上來講也是可以接受的,那換句話說我們能保證院線電影就沒有廣告么?
----微微網CEO 雷榮祖 微電影本身已經是內容營銷中的極品尤物,其本身豐富的視聽信息載體已具備了優質傳播特性,分享一段數據跟大家,從用戶時間來看,整個互聯網上有效瀏覽時間最長的是視頻,高達16.7億小時;另外視頻用戶規模達3.3億占總體網民比例的63.4%,2010年談微博,2011年談社會化媒體,2012年談微信,我想到2013年話題會傾向於占據網民時間最久的一端,就是以視頻形式呈現,在電影電視劇欄目劇等視頻內容廝殺的同時,微電影又可以以」輕視頻」的形式出現,足以搶佔了用戶碎片化時間.
----微微網CEO

Ⅱ 新媒體時代的廣告的特性

新媒體時代廣告和傳播的新特點:交互性強、精準性高、實效性快、便利性好、廣告模式靈活、自傳播性強、轉化率高等。
1、交互性強:傳統媒體單向發送,等魚上鉤。而新媒體使用的是按需要推送,受眾能夠通過各種渠道主動獲取廣告信息。例如在搜索引擎搜索,在專賣店網站檢索;
2、精準性高:由於交互性強,帶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精準度高,當用戶自己需要廣告的時候,主動會過濾掉許多無關的廣告內容;
3、實效性快:由於新媒體廣告用戶的主動性,和互聯網引擎本身具備時間優先功能,給到用戶的信息都是最近的,所以也要求廣告主以及新媒體廣告機構能夠保持廣告的更新;
4、便利性好:互聯網廣告無處不在。可以在你的手機里,電腦上,接頭的LED大屏幕,地鐵里,只需要打開你手頭上的屏幕,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都是隨身而致的;
5、廣告模式靈活:可cpc、cps、cpa等等;
6、自傳播性強:通過新媒體方式發布的廣告,能夠被受眾自我傳播,自我復制,達到更大受眾面;
7、轉化率高:新媒體廣告,連接強大的電商平台,有迅捷的成交過程。

Ⅲ 新媒體時代微電影廣告的營銷策略

新媒體時代微電影廣告的營銷策略

新媒體時代給微電影廣告營銷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其帶來巨大挑戰與問題。企業營銷若要佔領社會市場,則需以消費者為導向,注意內容的健康性、創新性;注重傳統媒體傳播與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有機整合;注重企業品牌印象的強化,從而提高微電影廣告營銷傳播效果。

一、新媒體時代下的微電影廣告特點

與傳統電視廣告相比,新媒體時代下的微電影廣告有更明顯的優勢。

首先,更低的製作成本,更高的性價比。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傳播是效果高而成本低的傳播方式,而依靠這一傳播方式的微電影廣告則降低了製作難度與製作成本,同時其性價比要更高於電視廣告。因為在微電影廣告中受眾可參與其中,親身體驗與,這就為企業營銷省去了不少廣告費用,強化了傳播效果。其次,更准確的消費者定位。在新媒體時代,怎樣充分利用廣告費,把握消費者需求,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投放廣告是十分重要的。盡管電視廣告可隨電視節目融入千家萬戶,不管男女老少,不管職業愛好,都能夠變成傳播對象,卻難以變化電視節目已有的大眾傳播特點,因而電視廣告缺乏針對性,對目標消費者分類傳播欠缺明確性。而網路視頻廣告有著更為明確的分類,甚至能藉助通過IP地址來了解消費者位置與性別等信息。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我國互聯網市場在營銷理念上倡導“有效到達”以及“精確定位”,設置了專門機構對受眾年齡職業、性別比例等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從而讓廣告主的營銷更為精確。同時,受眾可以藉助宣傳,亦或利用社交平台上的“轉播”欄目及時了解微電影內容,自選欣賞。而廣告主則可依照觀眾的需求對消費者品味進行定位,明確廣告投放。

另外,更強的互動性強,更及時的反饋,更全面的服務。與電視媒體相比,互聯網媒體具有更強的互動性,為受眾創造了“意見平台”,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微電影,並在平台上自由表述自己對廣告的意見與想法,還可以搜素自己喜歡的產品信息,並和宣傳營銷人者進行溝通,這就打破了電視廣告的`單向傳統與受眾被動局面,更適應當前受眾的生活方式。此外,具有更新穎的形式。相比於傳統轟炸式或說教式廣告,微電影廣告融合了文字、音視頻等要素,有著更精美的製作,既可體現了商品,也體現出了其可觀賞性以及藝術性,更能夠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增強廣告感染力與吸引力,引人入勝。

二、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廣告營銷策略

在新媒體時代中,互聯網既給微電影廣告帶來了有利條件,也給微電影廣告的營銷帶來不少問題,如病毒式營銷。同時,因其形成時間不長,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內容上欠缺創意,降低了其觀賞價值;無法權衡商業與藝術比重;不注重品牌形象;投放平台缺乏穩定性與專業性;缺乏有效的監管政策,易導致市場混亂。因此,為了將微電影廣告營銷做得更好,我們需要採取有效的營銷策略。

第一、以消費者作導向,注重創意,強化互動。

在新媒體時代,雙向式的互動傳播系統終將代替傳統媒體的單一外向傳播。對於信息的發布,除了傳媒工作者之外,消費者也可以參與其中,這就提升了顧客地位,使得營銷傳播工作者還需依照由客戶信息處所獲取的資料信息對整合營銷戰略加以改進與調整,實現了雙向互動,出現了更豐富的創意內容。在網路整合營銷中,我們需要注重和受眾的互動。在一般營銷中,主要包括評論、轉發或者留言等互動方式,而在微電影製作中,我們還可讓消費者積極融入到微電影製作中,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動。如在新浪微博中,其廣告營銷融合了多因素結合,如動漫、微博、游戲、微電影等,可使網友自由參與到微電影游戲互動中,因而取得了十分明顯的營銷效果,可視為網路整合營銷之典範。

第二、整合媒體傳播,強化營銷傳播效果。

對於企業營銷而言,微電影廣告僅僅是營銷方式之一,而若要強化營銷傳播效果,則需整合其它傳營銷方法,共同服務於品牌推廣。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網路整合營銷是企業營銷的有效手段。盡管網路整合營銷的核心是網路傳播,但並不是說摒棄傳統銷售傳播渠道,而需充分發揮網路傳播的中心作用,並配合其他媒體與傳播工具,這樣,給客戶及為以及潛在客戶創造了良好的網路聚合平台,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權威而統一的品牌與產品信息的了解途徑,並給企業和消費者交流、企業了解消費者行為以及營銷傳播效果評價提供了有效渠道,強化營銷傳播效果。如《失戀33天》放映後,5天票房則突破了1.6億,並在雙十一當天超過四千萬的票房,登上周票房冠軍。該影片可獲得如此成功,網路整合營銷模式是功不可沒的。譬如微電影短片預熱,引發話題:這部電影的製作方采訪了不同城市的年輕人,將其失戀經歷影像合集為《失戀物語》的微電影,通過網路進行傳播,以引發網友情感共鳴,甚至不少網友自拍了微電影《失戀物語》,使得“失戀”變為當時的流行話題。其次,利用微博助力:該影片的官方微博設計了“失戀博物館”,讓網友參與其中,貢獻其故事與照片,然後管理員將這些故事與照片編號標記,引發網友極大的關注與參與。

第三、廣告宣傳推廣強化品牌印象。

在信息時代,受眾的需求日益個性化、多元化與差異化,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企業品牌也需多元化、豐富化,尤其是在微電影營銷過程中,我們更需要重視品牌一致性,保持品牌精神,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以《一觸即發》的微電影廣告,體現出凱迪拉克“夢想、開拓”、“自由”的品牌,使受眾產生共鳴,對其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

Ⅳ 微電影具有哪些宣傳優勢

微電影名片的宣傳可是有很多的哦。這種新穎的傳播介質,確實能吸引社交對象的關注,讓對方印象深刻。當然微電影的宣傳優勢還有很多,比如,傳播快、環保、信息豐富、能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個人魅力形象,總之宣傳優勢有很多的哦。
一、微電影屬於一種軟性宣傳
它結合了電影一樣的模式,包含了極其豐富的故事劇情,推廣的同時還可以帶給觀眾很多感動,能讓觀眾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中,記住企業所要推廣的品牌或產品。

二、微電影播放不受時間、地域限制,覆蓋面廣
微電影是專門運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適合觀眾在移動狀態和短時間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的視頻(或微型電影)短片,它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地域限制,只要是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隨時隨地傳播;覆蓋面極其廣泛。

三、微電影內容豐富
微電影不像傳統廣告那樣直白宣傳,沒有一點故事情節,容易引發觀眾反感或熟視無睹。而製作微電影的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可讓觀眾不知不覺的被吸引。

四、傳播速度快
微電影主要通過網路進行宣傳,所以,一部微電影被人看了之後覺得非常有看點,那麼很多人都可能將其進行分享,因此一傳十十傳百,這樣下去就是呈「病毒式營銷」,傳播速度非常之快。

五、微電影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
現代人都忙碌、壓力大,比較偏向新鮮事物來刺激自己的視野、聽覺、感官,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製作微電影,不僅可以做宣傳用,而且還可以當做微型電影一樣去欣賞,可以說完全迎合了現如今大部分人的需求。

Ⅳ 如何理解和把握新媒體藝術的主要類型與特徵

一、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
「節目」,最早是指文藝演出的藝術作品。廣播電視誕生後,以其電子傳播的速度和覆蓋面的巨大優勢,迅速成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體。幾乎所有的藝術節目都藉助它的優勢得到迅速傳播,因而「節目」一詞也從廣播電視中的文藝演出作品引申為電台電視台播放的一切項目。美國學者約翰·菲斯克認為,「節目是電視所輸出的有明確界定與標識的部分。它具有明確的時間與形式界線,與其他節目有類別上的相似之處,更有著明顯的差異。我們知道廣告不是電視節目中的一部分。我們知道一個節目什麼時候結束,另一個節目什麼時候開始。節目是穩定的、也是固定的實體,是以商品形似和生產和出售的,是由節目編排人員安排播出的。」由此可見,從廣義上,節目可以理解為不同媒介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不過,這種理解過於寬泛,我們可以藉助相關學者對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從狹義上,更好地理解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
關於電視節目形態的定義,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態指的就是與電視節目內容相對應的電視節目表現形式,他是電視節目製作方式的核心,提供著適用於不同內容的電視處理方法」。也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存在的樣式和運動狀態,包括節目的名稱、主題、內容、形式、時長等,但不容忽視的是「電視節目形態在當代還被賦予了新的意涵——所謂節目形態,就是電視節目設計的基本模式」。還有研究者認為:「節目形態是構成一個廣播電視節目的各個形式要素依照不同的組合方式、不同的功能指向,而最終形成的節目的存在形態,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形式和內部構造」。
歸納相關學者的研究,電視節目形態的內涵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的表達形式與結構方式;②電視節目形態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運動狀態之中;③電視節目形態還有電視節目設計模式的涵義。這些對於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對於更好地理解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如果我們用一種歷史的的眼光看待視聽新媒體節目的話,所謂「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伴隨著視聽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逐漸形成的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的節目內容和服務功能。此類節目要麼在結構形式上具備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模式,要麼在服務功能上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新的拓展。總之,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傳統廣播電視播出平台上所沒有的內容、形式或服務。因此,即使是在新媒體平台上播出的傳統電視節目內容,如電視劇和電視欄目等等,也並不屬於視聽新媒體節目。
簡要總結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如下:第一,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是指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內容、形式或服務,其突出特徵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交互性。第二,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是指在數字新媒體平台播放的節目或提供的服務。第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處於不斷的運動發展變化中,新的品類將隨著視聽新媒體的發展不斷涌現和成熟完善。
二、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類型
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研究目前才剛剛開始,沒有現成的分類標准可循。筆者認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類型既可以按照播出平台分類,也可以按照技術應用分類,還可以按照內容創新分類。但是,無論按照什麼標准分類,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應該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播出平台上沒有的節目形態」。遵循這個基本前提,綜觀目前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的節目內容和服務功能,本文嘗試為各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進行分類。
按照視聽新媒體播出平台分類。目前,視聽新媒體節目的播出平台主要是傳統電視與互聯網融合所產生的新媒介形態,主要有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產生的網路視頻、IPTV,電視與移動互聯網融合產生的手機電視。相應地,產生了網路視頻欄目、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手機電視節目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按照視聽新媒體節目內容分類。在視聽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由於傳者與受眾之間關系的變化,受眾參與程度的增強,微型碎片化內容增多,以及技術應用創新等因素,出現了公民視頻新聞、微電影、新媒體劇、富媒體廣告、電子游戲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這些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是目前傳統廣播電視播出平台上所沒有的,它們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誕生,或者在傳統電視節目內容啟發下融合了視聽新媒體的技術特點從而煥發出勃勃生機。前者如公民視頻新聞、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電子游戲、富媒體廣告等,後者如微電影、新媒體劇、網路視頻欄目、手機電視節目等。每一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有其不同的誕生、發展歷程和典型特徵。
1、微電影
微電影是一種短時長、低投入,可依託多元媒介平台製作播放的影像藝術內容產品。在共享、交互、傳播的新媒體時代,微電影的本質是一種參與和傾訴的影像方式。微電影的類型可以分為:廣告微電影、明星微電影、定製微電影、游戲微電影等。微電影之所以能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一種,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在網路時代,「微內容」廣受歡迎。網路播出平台的出現,「微內容」創作和傳播的雙重繁榮,改變了新媒體的內容生態環境,YouTube、優酷、土豆、六間房等視頻網站的崛起,UGC(用戶自製內容)的繁盛,社會專業製作力量的加入,讓「微電影」享用著「微時間」,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新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網路的平台和空間造就了「微電影」,使之成為一種當之無愧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2、新媒體劇
新媒體劇是依託新媒體環境完成製作和傳播,具備觀看自由靈活、類型豐富等特徵的影視劇節目類型。新媒體劇囊括網路劇、手機劇、公共視聽載體劇等多種類型,具有生產周期短、製作門檻低、投資風險小等特點。國外的網路劇發端於20世紀90年代,一般認為,植入了蘋果公司等信息產品的品牌廣告《地點》是美國第一部網路劇。2000年,我國一部原創網路劇《原色》上傳網頁。2005年,上海文廣和上海移動聯合推出了手機劇《新年星事》。2006年,優酷網、酷6網等視頻分享網站紛紛上線,越來越多的網路劇涌現出來。究其實質,新媒體劇是傳統電視劇在網路視頻、手機視頻和移動電視播出平台上的「變種」。其時間短的特性,成為新媒體劇不同於傳統電視劇的顯要特徵。一般來講,新媒體系列劇的單集時長10分鍾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移動環境下用戶觀賞的「微時間」所決定的。同時,專門針對網路用戶的群體特徵和視聽新媒體播出平台的量身打造,也成為新媒體劇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之一的質的規定性。
3、公民視頻新聞
公民視頻新聞是由普通公眾拍攝、製作,發布在互聯網平台上,運用畫面與聲音符號體系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反映、報道、記錄、調查的視頻短片。吳信訓、王建磊將公民視頻新聞分為公共領域、親身經歷、主動調查、事先策劃和視頻合成五大類;蔡麗霞認為公民新聞的來源有現場見聞、自身事件、調查報道、自我報道四類。在表現形態上,公民視頻新聞和傳統電視新聞具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公民視頻新聞一般沒有出鏡記者,沒有主持人,不設新聞導語;畫面因非專業設備拍攝而不甚清晰,鏡頭時而搖晃不穩,推拉搖移的運用也不甚合理等等。但是,恰恰由於公民自身對於新聞價值的判斷、非專業化的采訪攝制、音樂和字幕的運用與成熟的電視新聞不同,其獨特的節目形態特徵才愈加突出和明顯。公民視頻新聞的興起,一方面是由於數碼攝像機和電腦編輯系統等技術設備的普及,一方面顯現出公民社會參與意識的增強。目前,這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已經反向發展到傳統電視的播出平台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4、網路視頻欄目
網路視頻節目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出現了一種固定網站播出、固定節目時長、固定主持人等欄目化特徵明顯的網路視頻欄目,此類欄目屬於網路原創節目,不在傳統電視台播出。如搜狐網2007年1月開播的自製網路綜藝娛樂節目《大鵬嘚吧嘚》、人民網人民電視頻道於2009年底推出的原創新聞評論欄目《小六磚頭鋪》、中國傳媒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林白(網名「林中白狼」)主持的原創網路脫口秀欄目《麻辣書生》、騰訊網2011年7月推出的原創紀實專題欄目《記錄》等等。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會期間,鳳凰新媒體推出奧運原創節目《鏘鏘五環行》和《倫敦下午茶》同步在河南衛視、深圳衛視CUTV(城市聯合網路電視台)旗下的10餘家成員台的黃金時段落地播出,成為網路視頻節目逆襲傳統電視播出平台的最新例證。
5、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
所謂「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是指,在以電視機為接受終端的 IPTV或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上呈現的,區別於傳統電視媒介互動節目形式的,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互動節目和服務項目。比如在電視機上實現的電視上網、互動游戲、虛擬社區、遠程醫療、可視通話、報刊訂閱等等。IPTV與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融合了傳統電視內容和互聯網內容,用戶既可選擇影視直播、影視點播、時移電視,也可以瀏覽信息、家庭學習、休閑娛樂、視頻通信等。一般來講,IPTV互動內容可以分為「人機互動」與「人際互動」兩大類。我國現階段IPTV與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主要以視頻點播的人機互動為主,以電視機為中介的人際互動也正在逐漸增多。
6、手機電視節目
手機電視節目是指在手機電視上播出的內容項目。手機電視節目無論是在節目編排、畫面鏡頭、音效、字幕,還是視覺傳達和節目模式方面,都與傳統電視節目具有明顯的差異,成為一種獨立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我國的手機電視業務始於2003年11月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當時由海南電視新聞中心製作的近70條相關視頻新聞通過移動、聯通兩家手機電視網路進行了業務傳輸。2005年,上海東方龍手機電視公司投資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手機電視劇《白骨精外傳》。手機電視是一種嶄新的視聽新媒體,在傳播環境和受眾需求方面與傳統電視區別較大,隨著數字多媒體廣播的普及和發展,符合手機媒介特點的短視頻節目越來越受市場青睞。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獨立於傳統電視節目之外,符合手機媒介傳播特點、傳播環境以及手機電視受眾接受生理和心理特性的新型視頻節目越發受到重視。
7、電子游戲[9]
電子游戲是一種基於計算機平台和數字技術的,鼓勵玩家以獲得身心愉悅為目的自願參加並要求玩家遵從特定的規則與目標的獨立於日常生活的娛樂活動。體驗是電子游戲的核心,電子技術對游戲體驗的影響有屏幕帶來的視覺體驗、輸入技術的革新帶來的觸覺體驗、互聯網帶來的交互體驗等,同時,電子技術的發展還會給玩家帶來更為沉浸的游戲體驗。玩法的革新、交互的簡化、美術的創新、音樂的豐富,游戲科技的發展可以使玩家更容易進入沉浸環境,從而深化游戲體驗。作為一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電子游戲賦予了參與者角色扮演的功能,傳統電視的「觀眾」變成了「演員」,在設計好的規定情境和游戲規則中表演或競技。這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對傳統視聽節目的超越顯而易見。由於電子游戲與商業結合緊密,其類型化開發程度很高,產業化發展步伐很快,目前已經出現了在電視屏幕上進行遙感互動的游戲新品類。
8、富媒體廣告
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消費市場的成熟,出現了具備聲音、圖像、文字等多媒體組合的媒介形式,人們普遍把這些媒介形式的組合叫做富媒體(Rich Media),以此技術設計的廣告叫做富媒體廣告。簡而言之,富媒體廣告是運用多種網路技術製作而成的具有與用戶互動功能的互聯網廣告節目形態。網路技術發展為富媒體廣告提供了技術支持,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富媒體廣告帶來了不竭的動力,新媒體藝術的成熟確保富媒體廣告的創意完美呈現。彈出式、浮動式、互動式、flash、Java、3D、視頻等富媒體廣告的出現,豐富和擴展了傳統電視廣告的視聽表現和想像空間,最終讓富媒體廣告成為互聯網平台上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特徵
由於新的播出平台的特性要求、新技術的應用、傳播理念的變化等因素,目前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不斷地創新與演變,逐漸顯現出一些基本的特徵。
1、新的播出平台
新的播出平台,決定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相應變化。以手機電視節目為例,移動互聯網把手機從單純的移動通話工具轉變為具有上網功能的移動視聽多媒體,手機上網、手機電視、手機報等功能齊備於一身。由於這種「帶著體溫」的第五媒介,有便攜性、隨身性、實時性、直接消費性等傳播屬性,智能手機終端實現了快速的數量增長和市場普及。相應地,手機電視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跨屏傳播時代傳統電視隨時隨地的「補償性媒體」。但是,由於手機電視的使用環境多是室外或者嘈雜的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手機電視的節目內容和形態也需要在傳統電視節目基礎上做出調整,以適應這種移動媒介平台和受眾接收環境發生的變化。比如,手機電視移動收視的傳播特性決定了單個手機電視節目的時長應該縮短,大篇幅、長時段的傳統影視劇不宜在手機上照搬播出。目前國內外慣常使用的方法是抽取傳統影視劇作品中的段落精華,改編製作成5分鍾以內的手機短視頻系列節目播放。再如,手機屏與電視屏相比較小,這就決定了傳統電視節目中普遍使用的字型大小較小的屏幕文字不適用於手機電視。不僅如此,在專為手機電視編輯製作的各類節目中,也應多為手機電視受眾考慮,盡量多用特寫和近景,少用遠景和大遠景,方便受眾在手機屏上的觀賞。可見,手機媒介的傳播特性決定了作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之一的手機電視節目與傳統電視節目形態的差異。不同的播出平台對視頻節目的不同要求,引導著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創新和演進的方向。
2、新的技術支持
視聽新媒體是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並隨著各類相關技術的交叉與融合不斷成熟和完善。當前,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整體呈現數字化、網路化、融合化的發展態勢,其中寬頻化、IP化、更高層面的智能化成為這個時代的技術亮點,這些技術變革不斷推動著媒介形態的創新,推動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相應地,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也在新的技術支持下,逐漸向數字化、網路化、互動化、智能化、應用軟體化方向發展,愈加顯現出與傳統電視節目的區別。
新技術改變了傳統廣播和電視的結構、傳遞、運營、製作、節目、內容以及接收。雖然傳統的廣播和電視接收器已發展得越來越便攜了,但還是受到來自黑莓(BlackBerry)、iPod、可視電話(Videophones)和智能手機(Smartphones),以及其他能夠通過互聯網接收音頻和視頻信號或數字信號的設備的競爭。更為矚目的是,在新興技術的支持下,包括「網路視頻短片」(Webisodes)在內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挑戰了廣播系統的根本屬性。
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度發展,視聽內容傳播的應用軟體化趨勢在視聽新媒體終端的威力越發明顯。智能手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應用軟體等技術應用,目前已經越過手機、電腦和平板,向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終端快速滲透。數字晶元的信息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軟體嵌入技術應用越來越廣,這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創新和演變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
3、新的互動參與
馬克·波斯特把互聯網主導的「雙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稱為「第二媒介時代」,以此來區分由電視主導的「播放型傳播模式」。[13]這種劃分,意在強調新媒體互動、參與的傳播特性。在這種思路的啟發下,我們也可以從受眾角度把視頻內容的傳播劃分為:「受眾接收型傳播」和「受眾參與型傳播」。在「受眾接收型傳播」中,受眾是被動的,主要是接收電視單向傳播的內容;而在「受眾參與型傳播」中,受眾是主動的,除了接收信息外,還可以搜索信息,甚至為其他用戶上傳自己製作的內容以供分享。這種互聯網的雙向互動傳播特性給受眾的互動參與帶來極大的便利,雙向化和互動性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不同於傳統電視節目的鮮明特徵。比如,公民視頻新聞。這種受眾自己採制的視頻內容信息,通過受眾的主動參與和上傳分享,逐漸形成了一種不同於電視播出新聞的「非專業化」特徵明顯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成為公民自製的參與式「草根報道」。再如,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通過在電視機終端植入部分互聯網互動功能,IPTV實現了「虛擬社區」的新應用,觀眾之間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卡拉OK、私信、留言等,甚至通過與銀行合作實現用戶在家裡就能直接「刷卡」的電視購物、電子支付等服務,大大拓展了「人機互動」的空間和范圍,部分實現了通過電視機終端的「人人互動」。此外,還有電子游戲類節目的沉浸式體驗和角色扮演的功能,都充分體現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受眾互動參與的鮮明特性。
4、新的表現形式
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在結構形式上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所區別,或者在服務功能上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新的拓展。從這一概念的內涵來看,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應該具備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新的表現形式,這是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質的規定性。試舉例說明:微電影、新媒體劇、手機電視節目等可以歸為「微視頻」,其突出的特點是單個節目時間短,適合受眾利用碎片化時間欣賞觀看;網路視頻欄目、公民視頻新聞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突出表現是製作較傳統電視節目略顯粗糙,甚至不夠專業,在音樂、字幕運用方面與傳統電視節目有較為明顯的差別;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在「人機互動」、「人際互動」以及通信服務功能拓展上大大豐富和超越了傳統電視節目內容;電子游戲和富媒體廣告,則從根本上超出了傳統電視節目的范疇,從節目形態到技術應用都是對傳統電視節目全新的、互動的創新與演進。

Ⅵ 微電影有研究意義嗎 是什麼

微電影拍得是簡略式電影,將原來長達1~2小時的電影縮減至幾分鍾,這要有很好的概括,順序等條件才可以拍一部比較好的微電影,所以難度是比較大的。
望採納!

Ⅶ 新媒體對企業微電影製作有哪些優勢

新媒體環境對企業微電影製作的優勢:
1、新媒體的發展為微電影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微電影是時間短、故事簡、成本小的影片,無法在影院或電視上進行傳播,而新媒體具有移動性、即時性、互動性、自動選擇性等特點,符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因此微電影在新媒體的投放更受受眾追捧。
2、新媒體的受眾特點是微電影成功的重要保證。新媒體受眾以城鎮年輕人為主,這些也是微電影的主要受眾人群。他們在這個新媒體環境下,可以通過在線或下載的方式在移動狀態欣賞微電影,甚至還會對微電影進行自主推廣,這就成為了微電影二級傳播的重要環節。
3、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製作是企業應對「限廣令」的有效策略。限廣令的實施對中小企業的打擊很大,再加上傳統的電視廣告狂轟濫炸的傳播方式讓處於被動地位的受眾越來越反感,種種的原因迫使企業投向微電影的製作。在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將廣告信息悄悄植入到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中,讓受眾不知不覺接受率這些信息而不產生反感,還可以依賴網民的高點擊率以及高轉發率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Ⅷ 什麼是微電影啊

現在的為電影到處都是,到處都有人再拍。微電影之所以叫微電影就是因為它的拍攝成本,影片時間,製作周期都非常的短,演員的配備都是不知名的人,就連普通的、沒有專業只是的市民都可以參演,所以經費很少,宣傳的力度也不及電影的力度。但是近些年隨著微電影的快速發展,所以很多人投入到了微電影行列,內容從最開始的感人,單純發展到各種各樣,不過即使微電影製作經費少,但是還要有人贊助,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廣告,曾經有一度很火的就是伊藤猛鬼的出現,在很多電影裡面都能看到。不過現在的微電影把主力轉向了公益,現在在各大高校都有微電影活動,就是主動鼓勵學生來拍攝微電影。從而提高微電影的產量等。

Ⅸ 微電影廣告相比於其他形式的廣告到底擁有哪些獨特優勢

‍‍

微電影的出現,恰好滿足了受眾的訴求。在當今這個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壓力過大的社會,人們時間的「碎片化」越發嚴重。微電影既可以滿足時間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可以滿足傳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人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時間「碎片」。人們可以在任何閑暇時間,包括坐車、等人、排隊等,用手機或平板看完一部奮斗的青春或一場海枯石爛的愛情。由此可見,微電影是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的碎片化的時間安排,應運而生的一種文化娛樂產品。隨著大家自我意識的崛起,廣大網民對廣告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單調的叫賣式的硬廣告。如今,廣告需要採用更軟性、更靈活、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而定製專屬於品牌自身的微電影則成為新的行業趨勢。相比於微電影,宣傳片製作目的、表達形式更為直接,無論是企業形象片還是產品直銷片,前者是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形象,直接告訴觀眾企業的品牌、信息、文化等;而產品直銷片更是通過現場實錄配合三維動畫,直觀突出產品的功能特點、使用方法、用後效果等。微電影則是以「故事情節」間接地表現企業、品牌或產品,劇情也賦予了企業微電影更豐富、更具創意的表現形式,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劇情感染而記住片子中傳遞的企業、品牌或產品的信息,並且形成主動的分享、推薦和傳播。

‍‍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