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長樂職專微電影十年

長樂職專微電影十年

發布時間: 2022-08-24 08:18:59

A. 推薦些好看的tvb電視劇……越多越好(多者加分)

2008
《秀才愛上兵》(馬浚偉、鄭希怡、夏雨、羅冠蘭、黎耀祥、曾偉權、麥長青、李成昌)
2007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汪明荃、黃宗澤、胡杏兒、楊秀惠、滕麗名)
《律政新人王Ⅱ》(陳鍵鋒、官恩娜、馬國明、李詩韻、陳秀珠、李子雄、陳國邦、朱慧敏)
《奸人堅》(20集)(黃子華、葉童、林嘉華、楊秀惠)
《通天幹探》(35集)(陳豪、元彪、黎姿、蒙嘉慧、邵美琪、鄭嘉穎、高鈞賢)
《歲月風雲》『中央電視台合作』(劉松仁、苗僑偉、馬德鍾、林峰、吳卓羲、伍衛國、鄧萃雯、宣萱、佘詩曼、胡杏兒、黃淑儀、梁靖琪)
《強劍(又名:強劍江湖)》(黃宗澤、鄭嘉穎、廖碧兒、陳敏之、楊思琦、高雄)
《學警雄心2學警出更》(容祖兒、郭羨妮、陶大宇、吳卓羲、陳鍵鋒、徐子珊、關智斌、沈穎婷、吳浩康、楊怡、司徒瑞祈、蔡子鍵、鄧志鋒、陳國邦、陳凱怡、李家聲、郭少芸、錢嘉樂)
《師奶兵團》(謝天華、鄧萃雯、葉童、商天娥、姜大偉、唐寧、馬國明)
《天機算》(馬浚偉、陳浩民、楊思琦、元華、李詩韻)
《凶城計中計》(陳錦鴻、謝天華、郭峰、李思欣、雪妮、魯振順、湯盈盈、姚樂怡)
《溏心風暴》(陳豪、黃宗澤、林峰、米雪、蒙嘉慧、鍾嘉欣)
《突圍行動》(馬浚偉、吳卓羲、廖碧兒、徐子珊、楊思琦、米雪、岳華)
2006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匯通天下》(馬浚偉,郭羨妮,陳豪,楊怡,陳鴻烈)
《愛情全保》(吳美珩,陳錦鴻,秦沛,江芷妮)
《賭場風雲》(歐陽震華,宣萱,楊怡,黃宗澤,苗僑偉)
《布衣神相》(林文龍,向海嵐,林峰,楊怡)
《潮爆大狀》(鄭少秋、蘇玉華、唐寧、陳鍵鋒)
《女人唔易做》(鄧萃雯、吳美珩、林峰、謝天華、馬國明、徐子珊)
《鐵血保鏢》(馬浚偉、黎耀祥、姚子羚)
《火舞黃沙》『戚其義』(林保怡,陳豪,黎姿,佘詩曼,蔡少芬)
《覆雨翻雲》(佘詩曼,林峰,陳浩民,郭羨妮,黃宗澤,姜大衛,許紹雄,高雄,陳敏之,陳國邦,羅敏庄,麥包)
2005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御用閑人》『徐正康』(鄭少秋,楊怡,滕麗名,魏駿傑,鄧萃雯,湯盈盈,吳家樂)
《肝膽昆侖》『梁材遠』(吳卓羲,陳鍵鋒,元華,曹敏莉,蓋鳴暉,蘇玉華)
《妙手仁心Ⅲ》『戚其義』(吳啟華,林保怡,邵美琪,陳豪,黎姿,曹永廉,廖碧兒)
《酒店風雲》『潘嘉德』(30集)(郭可盈,馬德鍾,吳卓羲,姜大偉,官恩娜,蔡子健)
《學警雄心》『黃偉聲』(30集)(苗僑偉,楊怡,吳卓羲,陳鍵鋒,錢家樂,米雪,顧紀筠,薛凱琪,李子雄,廖啟智,吳浩康,陳凱怡,陳文靜)
《西廂奇緣》『張干文』(20集)(胡杏兒,葉璇,吳卓羲,馬國明,陳國邦,商天娥)
《我師傅系黃飛鴻》『黃偉聲』(25集)(黃宗澤,陳鍵鋒,李彩華,姜大衛,嘉碧兒,陳國邦,譚小環,馬國明,湯盈盈,楊婉儀,唐文龍)
2004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天涯俠醫》(張家輝,林峰,郭羨妮,唐寧,梁詠琪,商天娥,陳敏之,盧巧音,馬國明)
《水滸無間道》(王喜,張智霖,黎姿,楊怡)
《楚漢驕雄》(鄭少秋,張可頤,江華,吳美珩)
《金枝欲孽》(30集)(林保怡,張可頤,佘詩蠻,黎姿,陳豪,鄧萃雯,梁崢,陳鴻烈)
《大唐雙龍傳》(42集)(林峰,吳卓羲,唐寧,楊怡,伍詠薇,翁虹,李倩,胡定欣)
《無名天使3D》(20集)(佘詩蔓,郭羨妮,楊思琦,譚耀文,洪天明,歐錦棠)
《陀槍師姐Ⅳ》(40集)(歐陽震華,蔡少芬,魏駿傑,滕麗名,蒙嘉慧)
《血薦軒轅》(37集)(鄭少秋,汪明荃,林峰,楊思琦,楊雪,張恆,陳鴻烈)
2003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花樣中年》(20集)(佘詩曼,方中信,錢嘉樂,蔣志光,向海嵐,姚嘉妮)
《沖上雲霄》(40)(陳慧珊,吳鎮宇,葉璇,胡杏兒,馬德鍾,陳鍵鋒,吳卓羲)
《西關大少》(30集)(劉松仁,趙雅芝,張智霖,佘詩曼,韓君婷)
《衛斯理》(20)(羅嘉良,蒙嘉慧,唐文龍)
《律政新人王》(20)(林峰,胡杏兒,廖碧兒,陳鍵鋒)
《九五至尊》(20集)(江華,張可頤,吳美洐,秦沛)
《十萬噸情緣》(20)(張家輝,張可頤,滕麗明,歐錦棠)
《撲水冤家》(20集)(吳啟華,葉童,陳豪,黃卓玲)
《洗冤錄Ⅱ》(22集)(歐陽震華,余詩曼,歐錦棠)
《智勇新警界》(30集)(林保怡,郭可盈,馬德鍾,陳浩民,楊怡)
2002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駁命老公追老婆》(20集)(方中信,郭羨妮,陳豪,謝天華)
《流金歲月》(45集)(羅嘉良,溫兆倫,宣萱,向海嵐)
《絕世好爸》(20集)(陳豪,陳慧珊,秦沛,唐文龍)
《談判專家》(30集)(歐陽震華,郭可盈,文頌賢,張智霖)
《烈火雄心Ⅱ》(王喜,方中信,蒙嘉慧,張可頤
《洛神》(27集)(蔡少芬,馬浚偉,陳豪,郭羨妮,劉丹,麥包)
《再生緣》(32集)(葉璇,林峰,馬德鍾,楊思琦,楊怡)
2001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尋秦記》(40)(古天樂,宣萱,江華,郭羨妮)
《酒是故鄉醇》(40)(余詩曼,林家棟,元華,鄧萃雯)
《街市的童話》(20)(羅嘉良,伍詠薇,夏雨,吳美珩)
《倚天劍屠龍刀》(37集)(吳啟華,佘詩曼,黎姿,張兆輝,滕麗名)
《美味情緣》(25集)(吳啟華,陳慧珊,楊千嬅,林峰,馬德鍾,滕麗名)
《陀槍師姐Ⅲ》(32集)(蔡少芬,歐陽震華,魏駿傑,滕麗明,蒙嘉慧)
《封神榜》(40集)(陳浩民,錢嘉樂,溫碧霞,葉璇,宛瓊丹)
《無頭東宮》(20)(陳妙瑛,張兆輝,向海嵐)
2000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妙手仁心Ⅱ》(40集)(吳啟華,蔡少芬,林保怡,邵美琪)
《碧血劍》(35集)(林家棟,江華,關寶慧)
《金裝四大才子》(52集)(張家輝,歐陽震華,林家棟,關詠荷,翁虹)
《陀槍師姐Ⅱ》(32集)(關詠荷,歐陽震華,魏駿傑,姚樂怡)
《創世紀Ⅱ天若有情》(55集)(羅嘉良,汪明荃,郭晉安,陳錦鴻,郭可盈,古天樂,蔡少芬,馬德鍾)
2000年之前本人認為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洗冤錄》(22集)(歐陽震華,林文龍,宣萱,陳妙瑛)
《創世紀》(51集)(羅嘉良,汪明荃,郭晉安,陳錦鴻,郭可盈,陳慧珊,黃敏德,邵美琪,秦沛,吳奇隆,馬德鍾,郭少芸)
《騙中傳奇(斗慌奇緣)》(20集)(張家輝,錢嘉樂,宣萱)
《非常保鏢》(20集)(林保怡,陳妙瑛,馬浚偉)
《烈火雄心》(41集)(王喜,關詠荷,古天樂,錢嘉樂)
《狀王宋世傑》(20集)(張達明,郭藹明,樊少皇,陳少霞)
《狀王宋世傑Ⅱ》(31集)(張達明,郭藹明,黃子華,姚樂怡)
《刑事偵緝檔案Ⅳ》(50集)(古天樂,宣萱,余詩曼,邵美琪)
《金玉滿堂》(40集)(歐陽震華,郭晉安,江華,陳妙瑛)
《妙手仁心》(31集)(吳啟華,林寶怡,蔡少芬,馬浚偉)
《天龍八部》(45集)(黃日華,李若彤,陳浩民,樊少皇,張國強)
《刑事偵緝檔案I II Ⅲ》(40集)(陶大宇,郭可盈,郭藹明)
《苗翠花》(20集)(關詠荷,江華,陳少霞,惠英紅)
《醉打金枝》(20集)(歐陽震華,關詠荷,魏駿傑)
《鑒證實錄》(20集)(林保怡,魯文傑,李珊珊,陳慧珊)
《鑒證實錄Ⅱ》(20集)(林保怡,陳慧珊,海俊傑)
《河東獅吼》(20集)(關詠荷,廖偉雄,林家棟)
《天地男兒》(65集)(鄭少秋,古天樂,張智霖,宣萱)
《笑傲江湖》(40集)(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
《新上海灘》(40集)(鄭少秋,陳錦鴻,林家棟,陳松伶,羅嘉良)
《神鵰俠侶》(32集)(古天樂,李若彤)
《笑看風雲》(40集)(鄭少秋,鄭伊健,郭晉安,陳松伶)
《恨鎖金瓶》(20集)(溫碧霞,郭可盈,單立文)
《馬場大亨》(40集)(黃日華,陳秀雯,蔡少芬)
《射鵰英雄傳》(35集)(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
《真命天師》(20集)(張家輝,黃智賢,劉錦玲,滕麗名)
《乾隆大帝》(20集)(古天樂,翁虹,姜大維)
《陀槍師姐》(20集)(關詠荷,歐陽震華,滕麗明,魏駿傑)
由於我的年齡關系TVB67年-89年的片子基本都沒看過
以上均為本人看過覺得還算好看的TVB劇集

B.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花木蘭北魏時期的人。

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

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2)長樂職專微電影十年擴展閱讀:

《木蘭辭》說它是北朝(魏)樂府,大概不會有人反對。

秦漢以降的朝廷大多設有專門的樂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體職能是負責收集整理民歌、訓練樂工等,屬掌禮儀教化的太常寺該管。

《木蘭辭》被宋代郭茂倩收入《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雙璧,不是沒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親郭源明曾做過太常博士,家學淵源、慧眼獨具。

樂府歌辭的來源一般有兩種:御用文人創作和民間採集。《木蘭辭》顯然屬於後者。重讀,我們眼前會呈現這樣的景象:一個利落樸素、自戀成痴的姑娘,在娓娓敘事,旁邊還有一個小秀才做記錄。

實際上,漢魏時期流傳下來的《戰城南》、《東門行》、《十五從軍征》、《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樂府經典,無不帶有上述「寫實」的特點。

這種民間「寫實」非常可貴,我們稱其為「民間述史」,也即老百姓自己寫的歷史,相當於某人傳記或非官方大事記。為何這么說呢?古代官方修史,帝王將相、改朝換代是大餐,後妃本傳、怪力亂神只是小菜兒,民間小事小情小人物,史書不顯。

老百姓通過民歌創作的形式,把一些他們看到的親歷的認為有意義的事口述下來,經民間文人的潤色,再被官署採集後稍加整理,即成樂府歌辭而傳世。它們,可為史料之補充,其真實性,足與地方誌、文人筆記相媲美。

C. 廣州市中山路的歷史演變

中山路,是一條橫跨廣州市東西向的主幹大馬路,是一條南北向的軸線,而中山路(惠愛路)則為古城的東西向軸線,是古城唯一貫穿東西方向的道路。唐代這一軸線東接行春門 (現在倉邊路附近),西接有年門(至現在的人民公園起義路附近);宋代隨著東城、西城的擴大形成,這一軸線東邊延伸至大東門(宋代稱東門,即越秀北路與中山路交界處),西邊延伸至西門(現稱西門口,即人民路與中山路交界處)。明、清古城范圍與宋代基本相同,中山路這條東西向軸線和北京路軸線形成的「十」字形再加上環形的城牆、護城河,共同構成廣州古城核心區的基本骨架。今天的北京路和中山路曾是唐代廣州主幹道,至今中山路大東門和西門口還保留著古廣州的東、西兩個城門口的遺址;而以今日廣州越秀區地域為主,古城曾由北至中山路、南達惠福路及大德路、西抵人民路、東達解放路形成蕃坊區,為外來商人居住和經商的主要場所。

中山路,演繹著歷代的王朝和商業的興衰。解放後的兒童公園(目前已搬遷)所在地為西漢的南越國宮署,今財政廳所在地為隋唐廣州刺史署,後為南漢宮殿區。中山路內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跡兩處:一是西漢的南越國宮署遺址,二是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另有陳家祠、萬木草堂、城隍廟、仁愛教堂、古當鋪等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山路建築形象中西結合、新舊結合,多元文化的滲透帶來不拘一格的建築特點,街道兩旁建築形式多採用最具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

中山路,原名惠愛街,在明清時期已經是貫通大東門(越秀路口)到正西門(人民路口)之間的一條主要街道,沿街分布有廣州主要的官署衙門,如清代的布政司、巡撫部院、廣東都司等。1919年(民國8年),惠愛街拓寬改建為近代馬路,兩側興建騎樓,定名為惠愛東、惠愛中路、惠愛西路。1921年(民國10年),向東開辟大東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民國14年),築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民國15年),延伸修築了東山口至黃埔的中山公路,因該公路按照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實業計劃」意圖建築,故此得名。20世紀40年代後期,原中山公路東段(東山口至楊箕)易名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東路、惠愛東路、惠愛中路、惠愛西路和正西門以西的新路則分別被命名中山二、中山三、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中山七路。

1950年後,中山七路西門口至陳家祠高基段幾經改造及開辟擴展,後再向西延展至三聖社(今荔灣路南段一帶);1960年後,為配合珠江大橋通車,建成了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橋東廣場。現在的中山路(東起中山一路,西至中山八路),比原來的惠愛路延長了,東邊從大東門延伸到黃埔大道,西邊從西門口延伸到黃沙大道,全長9002米.
古道綻新顏

根據歷史記載,越秀區是古城商都發祥地,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一帶是廣州最早的商貿區。在繁盛時期,這里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型大小店鋪。放眼遠望,兩旁騎樓店鋪招牌密密麻麻,老店鱗次櫛比,一派繁華商都的氣象。歷經歲月的洗禮,這里的老字型大小,一度成為了廣州的代名詞。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山四、中山五路仍有20多家名聲遠播海外的老字型大小,包括建於乾隆初年的致美齋醬園,道光五年(1825)的三多軒(原址在附近的高第街),咸豐末年的新以泰,光緒年間的孔旺記、滄洲臘味店、惠如樓、妙奇香,還有大學鞋店、艷芳照相館、李占記鍾錶店、新大新百貨公司、新陶芳大酒家、一樂也理發店、華北飯店等在全國都頗有名氣的老字型大小。中山路上的商鋪、食肆隨著秦、漢、南越王國等朝代至今的推移而不斷更新,商業歷史悠久,傳統商業、手工業豐富,至今仍是繁榮商業帶。今年95歲的許氏家族第六代長房許錫栐(魯迅夫人許廣平的老侄子)說,中山路最繁華的地段要數北京路和中山路的交匯處,那裡雲集了許多的老字型大小,總是飄盪著誘人香氣的「致美齋」永遠都是門庭若市;接修高檔名貴時鍾、懷表和手錶的「李占記」給人一種很有技術含量的感覺;還有在廣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艷芳照相館」給魯迅及夫人許廣平、兒子周海嬰拍過照片……解放後,中山路這條古道綻新顏,商業、旅遊業、飲食業、娛樂業都得到發展,是廣州繁華的商業區域。

,經營范圍是清真食品,每天三茶兩飯五市營業,同年開始參與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接待服務工作。還有具華北風味的華北飯店,具客家風味以鹽焗雞馳名的東江飯店,以及利南飯店、妙奇香飯店、西園飯店、惠愛餐廳等等。
中山路上還有不少有名望的大醫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於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該學院前身之一為成立於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由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並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並入,學校先後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其附屬醫院也隨之更名。中山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如今是聞名遐邇、醫術高超的一所重點醫院。此外,位於中山二路106號(中山二路和東川路交界處)的廣東省人民醫院亦是一所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心血管專科是醫院的重點學科。中山路上還有原東山區人民醫院……

考古新發現

1998年9月2日,廣州中山四路兒童公園的隔壁,原市文化局、後是拆遷工地門前,張貼著廣州市人民政府的一張通告,宣告這一帶共48萬平方米的范圍是「南越國宮署遺址文物保護區」,今後未經批准不得動土。

原來,繁華的現代街道,竟沉睡著千年的南越古國。一道紅漆大門遮住的一處所在如一葉幽蓮在這里悄然開放,兩千年前的南越國御花園在這里橫空出世。

早在兩千年前,秦始皇派50萬大軍浩浩盪盪南下廣州(過去稱番禺),攻打三年,終於一統嶺南。當時任秦朝南海郡尉、統掌嶺南的趙佗伺機而動,實施民族政策,於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國。南越國存在93年,共歷五主。南越國宮署就是當年南越國五代君主居住的宮殿.

1974年底,廣州市文化局職工在挖防空洞中發現了秦代造船工場遺址;1995年和1997年的兩次重要考古發現,分別發現了南越國時期的大型地下石構水池和南越國王宮御苑,這些發現,被認為是嶺南地區考古方面的突破性發現。2000年在廣州市兒童公園發現南越國宮殿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面積共15萬平方米,而宮署的核心區域為48萬平方米,東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廣州大廈門前,被專家們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這范圍已被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區。目前,廣州市正按申報要求,包括南越國宮遺址、西漢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發現的西漢南越國「水關」(水閘)三處遺址,以「南越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南越國宮署遺址,只見欄桿圍著的南越國宮署走道遺跡,一條彎彎曲曲的棧道頗為神秘。從棧道拾級而下,你彷彿超越時空,看到兩千年前的南越國御花園,那彎月形大石池,長約150米、底寬13米的曲流石水渠,黃黑白的卵石設置為改變水流速度而湧起粼粼碧波,石渠末端,通過一道木暗槽,悄然流入石渠之端,由北而南,突又折向西,即引起一道天然的漩渦,迂迴澹然。這卵石帶通常鋪在古代皇宮房檐下的地面上,是用來接雨水的「散水」。漢代建築結構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階級限制的,如果在宮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鋪上「散水」,是皇宮的標准,只鋪兩邊是王的標准。從這個現場看,宮殿北面和東面都鋪了卵石 「散水」,按照中國建築對稱的規律,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應該鋪有。也就是說,這座宮殿是南越國依照漢皇宮建造的。從規模看,它可能是南越王辦公的地方。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古代宮殿考古專家劉慶柱認為,宮殿一定不止一個大殿,有沒有類似北京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呢?根據目前的線索,埋藏在地下的南越王宮應該有很多座!而每座都是一組建築群。南越王宮殿是模仿西漢長安城建造的,長安城裡有未央宮、長樂宮、明光宮、桂宮等多座宮殿,未央宮是皇帝朝會諸侯群臣的場所,而長樂宮則是皇帝辦公和帝後居室。南越王墓曾出土過一枚印有「長安宮器」的印章,現在出土的一號殿會否是長安宮呢?南越國一號宮殿經發掘陶罐上的「長樂宮」字樣確認其為「長樂宮」,宮殿坐北朝南,面積近600平方米,整體製作十分考究。在一號宮殿的西南面,又清理出另一座宮殿的東南角部分。後者的結構與鋪砌形式與一號宮殿基本相同,在其「散水」面上出土了一塊戳印有「華音宮」三字的陶器殘片。據此,專家指出,這座宮殿很可能就是「華音宮」。「長樂」、「華音」,2200多年前的南越國,就已經用如此優美的文字為其宮殿命名。如今,人們從「長樂宮」和「華音宮」這兩個美麗的名字或許可以猜想在王國鼎盛時期,宮中日夜歡歌,韶音裊裊。

石渠的末端是一座石板平橋,北邊的橋頭還保留著9塊步石,渠底發現了樹葉和果核,證明了專家們關於古園林的猜測。令人眼前彷彿出現兩千多年前御花園景色:綠草如茵的園中有橄欖樹、柚子樹、茉梨花、素馨花;彎曲的小溪貫於園中,流水潺潺,流過小石橋下;小溪邊有一片沙地,一隻大烏龜從小溪斜口爬出,爬到沙地扒開一個洞,產下一窩龜卵後又用沙埋住;東北面又傳來少女戲水的笑聲……這可不是子虛烏有的想像,而是根據御花園石渠的文物情況產生的合理想像。土與木是我國古建築的主旋律。而南越國宮苑卻以石構為主,木構為輔,出土了大量石構件,打制精工,規格多樣,與北方秦漢苑囿的土台木構風格大異其趣,相反與西方古建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被認為是東、西方(中國與印度洋沿岸、波斯)文化,越族文化與北方漢文化和其他地區文化交流的見證和典範。

中山路改造

改革開放後,中山路變化很大。舊中山路道路狹窄,路邊房屋低矮陳舊,不但難以適應廣州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州的城市形象。廣州市在中山路建設了地鐵一號工程,使中山路成為路面上和地底下的通途,汽車、電車和地鐵在地面上下並駕齊驅,交通方便。

但自廣州市中山路擴建工程及1992年地鐵動工以來,路面要擴寬到38米,沿線的古老騎樓、建築物被拆除,代之以新的商務樓面。中山路沿線的老店被相繼拆除,原有的濃郁商業氣氛驟然降溫。身處其中的老字型大小致美齋、大學鞋店、寶生園、艷芳照相館、廣州瓷器、東江飯店等,面臨被拆除並全部永遷的困境,新星電影院、新華電影院也被拆除,一批又一批老字型大小先後告別原址、撤離中山路。其中新陶芳酒樓原來位於北京路和中山路交界處,商業氣氛濃厚,老顧客相當多,後來由於地鐵建設而搬遷到中山七路,租金可比原址,但人流量和商業氣氛大不如前,老顧客也懶得舍近求遠,新陶芳很快就出現高額虧損,幾年前不得不停止營業,品牌亦不復存在。老字型大小「艷芳照相館」經理張國慶說,艷芳照相館原址在中山五路,後來中山五路規劃改建搬到光塔路,結果連續5年虧損,2000年 3月搬到朝天路至今,日子仍過得十分艱難。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空間迅速更新,在城市化的名義下對舊城進行拆建使得傳統街巷和民居被拆掉,城市的地方特色正在逐漸消失,城市個性在城市改造中進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原廣州園林建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近80歲的許錫勤說,曾幾何時,當城市建設遭遇老字型大小時,大多一搬了之,從而導致老字型大小的沒落,進入生死榮枯的命運輪回。中山路的具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建築也會因為拆建新大廈而失去原來的中西結合、新舊結合、多元文化的建築特點。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黎顯衡也說,前後十年間,共有29家老字型大小從中山路上消失了,老字型大小式微從拆遷開始。商鋪類老字型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相對固定的地緣人緣優勢,長期積淀而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是它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遭遇拆遷,老字型大小大多被安置到內街小巷和城郊,百年辛苦創業得來的環境、文化優勢盪然無存,經營效益大受影響並日趨式微。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元素,如果老字型大小沒落,城市就像一種斷了根的沒落。於是有政協委員提案呼籲,希望以後能有機會給這些老字型大小重回中山路。黎顯衡還說,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老字型大小是廣州的名片,一個城市沒有名片是有缺陷的。保護老字型大小是名城保護規劃的一部分,政府應有規劃保護廣州老字型大小。

為了更好地恢復中山路沿線昔日的輝煌,廣州市政府決定興建中山路商業街,在中山路地鐵上蓋空置的地塊統一建設一批兩層高檔臨時商鋪,力求使其原有商業網點的城市功能得以恢復。據當時越秀區商業局負責人介紹,越秀區為貫徹「興商富區,優二強三」的經濟發展戰略,把建設中山五、中山六路繁華商業帶作為該區發展「一區一路四帶十街」的其中一個商業帶。同時作為中山路形象工程試驗段的樣板工程:中山五路——大小馬站——新民路——北京路口和中山六路—— 連新路的高檔商鋪已經建成,出現了一排漂亮的以鋁合金和玻璃為材料建成的威利斯廣場等商場,主要經營服裝、皮鞋、手袋、化妝品、珠寶首飾、鍾表、日用百貨、文化用品、電信器材等,區域內利用中山路段空置地鐵建設高檔臨時商鋪近1000多間,面積達13500多平方米。這些整齊的高檔臨時商鋪造型簡潔,裝修華麗、色調明亮,一座比一座漂亮,深受群眾的歡迎。一位阿婆說:「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又旺起來了,我們真高興。前段時間看到這個往日那麼繁華的地方變成僻靜的工地,感到很不好受,買什麼都不方便,現在就好了,臨時商鋪也有很多東西賣,也變得熱鬧繁華。」

但高檔臨時商鋪只是一種過渡。後來,在中山五路與解放路交匯處,一棟數十層的中旅商業城已經拔地而起,以獨一無二的建築見長,外部採用三段式結構,古典純石裙樓,現代玻璃幕牆,古巴比倫空中城堡;內部則呈現瑪雅時期的岩洞壁畫,古羅馬廊柱,中世紀歐洲城邦,濃縮各國風情的小街……體現嶺南文化的包容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築風格,共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精品,裡面有百佳、華聯等大型超市。中旅商業城與雙線地鐵交匯站同層、同位經營,每天有百萬人流。隨後建起中山四路與德政中路交匯點建起外觀統一的商業走廊——東興順購物中心,由中山四路沿街旺鋪、大塘城工業品市場、德政街市和東興順停車場四大物業組成,面積達18000平方米。那時,沿著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往西面走,接二連三的是東興順購物中心、威利斯廣場、浚泰商業城等。

位於中山三路33號廣州中華廣場,雄踞於中山三路與較場西路交界處,處於地鐵烈士陵園站上蓋,廣場北與廣州著名的公園「烈士陵園」相對、東與廣州最大的休閑廣場英雄廣場為鄰。地下負一層與地鐵烈士陵園站A出口相接,多路公交車路經此地,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出行暢然無阻。中華廣場由中國著名設計大師精心設計,地擁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是集購物、飲食、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購物廣場,其東面設有全國最長的戶外觀光電梯直達七樓,顧客置身其中,便可盡覽越秀區美景,廣場內部的裝飾設計融合中西建築的藝術精華,外觀華麗堂皇,內里典雅明朗,陽光透過呈菱形的中庭上方的鋁合金光棚,滲透庭內各層,使之通透明亮,視野開闊,賞心悅目。內樓層功能明晰,商品結構齊全,名牌產品雲集,進駐的商戶已達千多戶。

位於中山五路68號的五月花廣場定位為針對年輕人消費,集吃、喝、玩於一身的「一站式銀座商場」,由廣州麗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總佔地面積為5782平方米,地上十三層,地下四層。其中地下三、四層為136個車位的停車場,地下二層至四層為商場,五層為美食廣場,六、七層為電影院,八層為酒樓,九、十層為商場,從十一層至十三層為會議展覽中心和辦公樓。五月花商業廣場六樓,是全城最新的五星級現代化星級影城,這新型影城就這樣代替了已經消失的新華電影院、新星電影院;裡面可照各種藝術照的影樓也彌補了艷芳照相館、凌煙閣照相館的搬遷,新興發型屋替代了原來的一樂也理發店,大小超市也替代了原來中山路的功能單一的商鋪。 相對這些新崛起的大型商廈,中山路遺留下來的老字型大小在改革開放後變化也很大。1989年,由廣州市房地產公司重建了一個18層嶄新的新大新商廈,新大廈落成時有人提議改名字,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在老字型大小大新百貨公司前加上個「新」字,含義是:「新大新」要不斷引領時尚,推陳出新!新大新公司本部地處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地段——北京路與中山五路交界處,商圈輻射力強,南來北往的顧客絡繹不絕。公司年營業額從1990年開業初的117億元,發展到後來的年銷售額超10億元,實現了一年一級跳的奮斗目標。

1993年4月,市飲食集團與港商合作,由港方投資港幣700萬元,對回民飯店進行全面裝修改造。1994年1月28日開業,同時改名為「廣州市五羊回民飯店」,成為廣州市第一家穗港合作經營的少數民族飯店,座位700個。2000年7月,經過裝修改造,回民飯店的門面具有鮮明的伊斯蘭教風格、寬闊氣派,設有9個包間和一個回民大廳,座位350個,經營三茶兩飯市。回民飯店除了把傳統的招牌、名牌菜點發揚光大外,也根據回族群眾的口味,不斷創新出特色菜,最著名的有:涮羊肉、鍋燒羊肉、鳳肝拼羊片、茄汁羊脯、焦羊脯、鳳巢綿羊絲、脆皮牛丸、茄汁牛柳、脆皮火鵝、掛爐鴨等等,風味跳出傳統製法,吸收了粵菜的調味與烹飪技術,使回族同胞能品嘗到更豐富的清真菜式。

中山路還散發著書香。位於中山四路42號的廣州圖書館,於1982年1月2日開館。1969年在中山四路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旁建成的「星火燎原館」是農講所的附館,後由廣州市委決定籌建廣州圖書館,並於1982年1月2日開館,是廣州市政府主辦的公益性文化設施,是一座集學習閱讀、信息交流、展覽講座等綜合文化功能和數字化網路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館舍建築面積17700平方米,閱覽座位1400多個,設13個閱覽室、 6個外借處和聯合圖書館、分館、流通站、汽車圖書館等57個館外社區服務點,在全國較早建立了盲人電子閱覽室。現有藏書50多萬種230多萬冊(件),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台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廣州圖書館網站於2000年開通。館內區域網集成了電子圖書、期刊論文、報紙文章、標准、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電子資源和資料庫一批,自建了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建設和維護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州市分中心「廣州數字文化網」。自行研發了小型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和新型圖書監測儀,在本地區擁有眾多用戶。截至2006年底,館藏圖書80多萬種 361多萬冊,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台版近代歷史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引進電子圖書、報紙、期刊、標准、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豐富的數字資源,自建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萬木草堂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著名學堂,位於廣州中山四路文德路交界的長興里3號。原為邱氏書院,建於1804年,為三間三進、兩天井、硬山頂的青磚祠堂式建築,並有一後樓,面積663平方米,是廣東省邱氏子弟到省城應試的居住處。中法戰爭後,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變法人才,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租借「邱氏書院」作為講學堂,創辦了萬木草堂,聚徒講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開展政治活動,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1983年,萬木草堂被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廣州市投入1300萬元遷出40多戶居民,對草堂進行全面修繕。2006年,廣州市城市復建公司結合中山四路復建工程,根據「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又投入230多萬元對萬木草堂舊址建築進行了全面的修繕,舊址主體建築基本恢復原貌。2007年9月修繕完工後,但一直被周邊臨建和違建圍蔽。有關部門清遷了有礙觀瞻的周邊建築,百年草堂得以「重見天日」。2008年6月14日,在中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修繕一新的萬木草堂免費重新向公眾開放。

2000年初,廣州市政府將中山五路大小馬站這片舊城區內唯一尚存的成片古書院群納入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並對這批書院進行復建、改造和開發,將其建設為展示嶺南建築、文化的旅遊景點。古書院群的保護、復建、改造工程完工後,百座古書院和3條書坊街將重現羊城,成為廣州中心地帶文化、旅遊景區的一大「精品」。整個保護區古書院群的保護,將建設成為類似上海「新天地」一樣檔次高又有文化品位的歷史風貌區。根據規劃,該區域綠化面積由零提高到 25%,分別在中山五路、教育路和西湖路打開三個出口,在葯洲遺址北側開辟一個城市小公園,還將開辟兩個休閑廣場。屆時將形成書院群與周邊南越國宮署遺址、北京路步行街、葯洲、南越國水閘、大佛寺等文化商業景點空間整合的最佳觀光線路。同時形成北通地鐵、南連北京路的地下空間,並在地下建大型停車場。將來,清磚建就的一棟棟三益書屋、賴氏書室、平所書院等兩進、三進的古書院成片成群,彷彿散發出一縷縷書香。

醫學界的改革也在進行。1985年,中山醫學院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組成新的中山大學。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教育部與廣東省在3年內投資12億人民幣,把新中山大學建設成為一流的高水平大學。改革開放以後,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在廣東省經濟飛躍發展的驅動下,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93年開始,教育部、衛生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分別通過「211工程」項目驗收,各學科建設項目、公共服務系統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兩校的合並,實現了強強聯合,並順利開展,「985工程」建設,使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從1982年開始,連續5屆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中心。

中山路沿線短短距離之內有四處大型開放空間:政府斥巨資改建改善的英雄廣場、廣州圖書館前綠化廣場及農講所前綠化廣場、人民公園綠化廣場、陳家祠綠化廣場。這種空間格局在全國有名的商業街當中都是較為罕見的。其中人民公園的地鐵出口改建為綠地廣場,擴展至中山路,新廣場上地鐵口建起像鳥巢似的上蓋,裡面有購物商場。據主設計人、高級建築師袁山介紹,地鐵二號線與一號線在此交匯,這里的人流量達每日10萬人次至之多,成為廣州市人流壓力最大的地鐵出入口。為及時疏散人流,臨中山五路一側設兩個地鐵出入口,廣場還設小坡度的下沉式廣場,由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來的人流可由此換乘公交車和地鐵。廣場下建設一大型地下多功能商業城,突出高檔次、多功能的經營特色,該地下商業城建設成為一個吸引遊客游覽購物的標志性景點,與亞洲地鐵第一站——公園前站相互輝映。通過利用地鐵二號線和公園前站的一號線交匯所匯集的巨大人流優勢,促進了人民公園廣場地下商場及鄰近的中山路、北京路、起義路商業的繁榮發展。

市政府擴建中山路後,中山一路拓寬至50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5米:中山三路至中山七路拓寬至38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7米。現在,中山路的行車時速由以前的20公里提高到現在的30公里,日均車流量108萬輛。為確保中山路沿線的商業價值,方便行人來往,在20米以上寬的路口全部設置過街行人橫道線,路口中間劈為過街行人安全島,在中山路地鐵站里設置與沿街物業連接在一起的通道,為方便殘疾人來往,路口人行橫道線處還設置專門的斜坡。

今日的中山路不僅商業繁華,還變得寬闊通暢,裝扮得更加美麗,成為旅遊購物的好去處。修整一新的人行道鋪上高檔彩色耐磨磚,進口瀝青鋪就的黑色行車道使路面噪音減少,夏季也不再有強烈的反光。馬路兩旁的綠樹成蔭,分高低兩層的立體式綠化,給喧鬧的都市、古老的中山路帶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D. 陳赫高中在哪上的

陳赫是在福州市教育附中讀初中,陳赫進了福州旅遊職業中專,陳赫考進上海戲劇學院學表演

E. 福建技師學院怎麼樣福建哪裡學校中專好

福建技師學院是不錯的,屬於公辦中等職業院校。是培養同市場要求相適應的具有高素質和綜合綜合職業技能能力的高級實用型人才的院校。

學校面的方面:學院佔地133畝,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

學校專業方面:開設工業電氣自動化、無人機應用技術、多媒體製作、室內設計、3D列印應用、數控機床加工、機電一體化、會計、電子商務、模具設計與製造、電梯安裝與維修、樓宇自動化、家居裝修與設計以及電子電工類、計算機類、機械製造類等近20個專業。

學校規模方面:學院擁有設施完善的教學大樓,綜合實訓中心,可聯接國際網際網路(500多台微機校園聯網)的計算機信息中心,具有數控機床等40多台機床的實訓中心,建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工電子實驗室;

計算機網路實驗室、計算機維修與調試實驗室、電火花、線切割實驗室、學生公寓、田徑場、禮堂電影院、師生食堂、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教學設施投入逾千萬元。

福建不錯的中專學校如下:

1、福建化工學校

福建化工學校系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花園式單位,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成為化工、環保、機械、電子、計算機、商貿旅遊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強辦學實力和特色鮮明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2016年11月1日集美輕工業學校與福建化工學校合並為集美工業學校。

2、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是由福州市教育局規劃,經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將兩所國家級重點職校(原福州電子職業中專學校與原福州交通職業中專學校)強強聯手,傾力整合升級而成的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是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3、惠安開成職業中專

惠安職業中專學校創辦於1988年秋,1995年5月被確認為省級重點職校,是福建省文明學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國家高新技術技能鑒定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福建省星火學校、惠安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

4、福建省交通職業技術學校

國家首批示範,全國優質專科,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5、福州工業學校

福建工業學校創辦於1978年,前身為原福建第五工業學校,隸屬於福建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1993年更名為福建工業學校,於2000年劃轉福建省教育廳主管,是一所公立國家級重點中職校。學校佔地130畝,在校生5000餘人,館藏圖書12.5萬冊,設有21個專業。

現有教職工300多人,雙師型教師佔81%,國家技能鑒定考評員31人。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穩居全省同類學校前列。也是福建省僅有的8所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之一。

F. 樂清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從樂清車站開始 什麼走

哈哈,應該是學弟或者學妹把,從車站出來,背對車站,向左看(我不分東南西北)你可以看到不遠處的一座橋的(反正右邊沒有橋),走到橋上,過橋向右拐(這個右拐的路口經常有很多外地人在哪裡等工作,好像還有一顆大樹),拐進去之後一直直走不拐彎(中間可能會過了2-3個橋把,具體幾個我忘了),直到直到盡頭沒路了(這里的右邊會有一座橋,橋邊好像還有一個是亭子什麼的你可以看看,確認自己沒有走錯)左邊的路口應該會有一個水果攤,就往左拐,就是水果攤這邊拐,這個時候只要一直直走,不拐彎,走個10分鍾左右(中間你要是仔細點可以看到老的電影院,很破舊,可能看不太出來,現在都租給一些人辦些亂七八糟的演出),你應該可以看到前面的路越來越高,就向是橋一樣,樂清市職業中專就在坡最高的地方,坡的頂點。走路從車站到學校,估計要花20-30分鍾左右,或者你到時走一段,可以問問路,(就問當地人,老電影院怎麼走)鍛煉一下自己的交流能力。(老電影院旁邊有一個人本超市,往人本方向就是學校的方向)。呵呵,加油哦!!

G. 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全集

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叛逆女孩李進步一夜之間回到過去,與年輕時的母親李青桐相遇,從而展開了一段奇妙治癒的故事,倆人因為時代,性格差異鬧出種種笑話,也攜手走過甜蜜與苦澀並存的青春時代。李進步了解到母親隱忍、勇敢的一面,回到現實後,兩人走出關系困境,也互相支撐著尋找各自人生的真諦。

是不是這個呢?需要的話就拿去吧。

如果幫助到你,記得採納哦!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1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