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航拍在微電影中的使用

航拍在微電影中的使用

發布時間: 2022-08-15 09:30:22

① 自己拍微電影,至少要准備什麼器材

拍攝微電影其實要准備很多器材的,你別以為一部微電影的製作很簡單。每一部微電影拍攝的過程都是很艱辛的,我學習的就是這個專業,我們平時的作業就是需要拍攝微電影,mv或者訪談節目等等的。

首先,拍攝微電影,你肯定要准備的就是拍攝的器材。我們學校設備不是特別的多,而且攝影機拍攝出來的畫質這些也不太好,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要用相機拍攝的。所以你可以准備好一個你常用的相機,研究一下功能這些的。

其次,就是固定問題,你肯定不能夠一直手持著,因為根本持不住的。你肯定需要一個三腳架的,所以這個你得准備好。不然肯定拍出來很抖的。

其實這兩個是微電影最基本的器材了,很多拍攝微電影的,設備都是特別的齊全。我以前覺得單反的收音效果已經很好了,覺得還是不錯的。但是這學期學習了錄音課之後,才發現真的沒有辦法和專門的錄音器材比的。所以你還需要准備好一個錄音器材。

除去這些,有的場景你還需要燈光的,燈光在一部電影裡面作用是很強大的,可以襯托出感情的。所以你需要准備好一些燈具。

再者就是一些什麼小飛機這些的,我們小組拍攝微電影,就是帶著相機,帶著三腳架就直接去拍攝了。因為其他設備我們也沒有。你也可以准備一些什麼斯坦尼康這些的,拍攝會更加的方便。

好的微電影都是精美的製作出來的,不是隨隨便便的,前期構思以及工作人員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器材只是一個方面的,重要的是創意。

② 拍快手怎麼配音效怎麼配笑聲還有那些網紅是用的什麼軟體拍的那種特效視頻微電影那種 又是怎麼航拍


快手錄完視頻就可以添加音效,至於笑聲下載放手機里,設置裡面選本地音效就行了。特效視頻很多,有用電腦處理的,也有有手機軟體拍的比如:動作電影特效。和電影特效FXGURU之類的,網路一大堆。航拍就是航拍,無非就是無人機帶鏡頭拍攝,國內有大疆無人機,可以去看看。

③ 想知道拍攝微電影或者花絮需要什麼影視器材

華視風行 有大量影視器材租賃185 1312 7642
1.索尼ex1r,索尼X280,索尼a7s2,索尼FS700,索尼fs7。
2.松下153,松下130,松下160,松下p2。
3.佳能5D2,佳能5D3,佳能5D4。
4.鏡頭:佳能大三元(16-35.24-70.70-200),佳能24-105,紅圈百威,CP鏡頭組,UP鏡頭組。
5.大型輔助設備:航拍設備(大疆精靈4,大疆御),8到12米大搖臂,4-8路洋銘導播。
6.小型輔助設備:大疆如影,電動滑軌,大監視器,3米小搖臂,無線圖傳,gopro,靈眸
7.收音設備:挑干話筒,指向性麥克,小蜜蜂,H6錄音機,R44錄音機。
8.燈光器材:銳鷹LED燈,各種鏑燈(1.2,1.8,2.5,4k鏑燈),鎢絲燈,紅頭燈。

④ 拍微電影必須的器材設備有哪些

機器就不用說了,個人近期一直在使用5D系列進行拍攝,效果也是很不錯的。輔助器材上常使用到的有三腳架、小軌道、斯坦尼康定位架基本上就夠用了,如果你想添加大場景可以考慮使用搖臂和航拍。(Ps:寫的太多看都看煩了,所以簡單明了沒寫太多,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⑤ 拍微電影需要哪些器材

單反一台、挑桿話筒一個、錄音筆一隻。
一、錄音筆、挑桿話筒
如果用單反拍微電影,聲音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單反具備錄音能力,但功能太差。
話筒不行,又沒有降噪、防風等功能。
所以拍同期聲的話,必須配挑桿話筒、錄音筆。
實際上錄音筆是必要條件,可以說如果沒有錄音筆和挑桿話筒就沒法拍微電影。
但想拍出電影風格的畫面,還需要很多的附件。
二、小滑軌
小滑軌可以說是微電影拍攝利器。
從用途來說,小滑軌已經脫離了軌道的范疇,有了自己的用法。
功能與傳統的軌道已經不同了。

用小滑軌可以完成傳統軌道的跟功能、推拉鏡頭功能。
還可以完成部分小搖臂的功能
例如將軌道斜側鎖定,可以完成升降拍攝……

三、小斯
拍微電影的話,小斯坦尼康當仁不讓。
有了小斯你可以拍出手提長鏡頭風格。

當然用這玩意你的有臂力,還得練功的說。
四、跟焦器
少啥也不能少了跟焦器。
沒了跟焦器,別說跟焦了,聚焦都費勁。
可以說是拍微電影的必備品。

五、小搖臂
如果從影視劇拍攝的角度看,小搖臂是必備品。
不誇張的說,在影視劇中一半鏡頭離不開小搖臂。

六、遮光斗
關於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
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
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准。
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

七、軌道
如果有條件,還是帶上軌道吧。
穩定、可靠!

如果你拍一個微電影,有這些固然好。
沒有,也沒關系!
其實微電影的概念就是「拿起來就拍」……

⑥ 請問誰有什麼主意,我們要拍交通安全微電影,用四軸航拍器,求有新意的劇本

關鍵在構思和編劇上。
應該以動畫片(因為兒童喜歡看,兒童也會長大成人。兒童也會影響成年人。如果是真人,也要妝扮成卡通人物的造型)的形式,類似肥皂劇,一集講述一個交通安全的故事,說明一個交通安全知識,證明一個道理。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4年最新交通法規扣分細則》為理論基礎,以一個「福利院」(民辦也可)為家庭中心,成員都是來自四面八方、家庭教育、社會閱歷、素質各不相同。各成員通過生活瑣事、買糧、買菜、購物、逛街、過生日、助人為樂、去學校、去圖書館、看電影等一系列活動,不經意間造成了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觸犯了法律等等。
再通過學習、看書,理解了一些交通法律法規知識。大家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最後聘請一位法律顧問,進行交通法律知識講解和解答疑難問題等。
背景音樂、主題曲都很重要。
不然,拍出的作品,沒人看。

⑦ 影像工作室 該如何選擇航拍器材

這就要看你的預算了,遙控航拍器,tian貓網上一搜一大打,基本都是萬元以下,都是飛行器和攝像頭集成在一起的,這種貴一點的,解析度也可以到1920x1080,但是像素真是不咋地,業余級,你用來商用,至少都要准廣播級吧,預算夠的話,買一個好一點的遙控飛行器,買一個gopro,這樣效果會很好的。

⑧ 此景不應只在天上有 航拍離電影有多遠

此景不應只在天上有 航拍離電影有多遠

無人航拍機的能力不僅僅是飛上高空鳥瞰大地,航拍於它們就像牛刀於雞,大材小用了一些。成本越來越低,難度越來越小,無人航拍機正在更多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篇文章我們一起探討:無人航拍機的其他用途,當然了解一下航拍的歷史還是有必要的。
1858年法國人納達爾乘坐氣球,從白米外的高空縱情一躍,歷史上第一張航拍照片誕生了,一個半世紀後,納達爾14次捧起大滿貫獎杯,成為了橫跨兩個完全不同領域並獲得卓越成績的歷史第一人。當然這是一個玩笑,此納達爾非彼納達爾,雖然沒有網球名將如此高的知名度,網路上搜索也不會出現他的名字,但作為法國著名攝影師,他用極具想像力的手法以及勇氣開啟了航拍領域的一扇大門。
來看中國本土最早的航拍,嚴格意義上說和我們自己並無多大關系。1900年八國聯軍來到北京,法國遠征軍的上尉為了見證這個事件,命令偵查部隊的熱氣球在北京、天津兩地進行拍攝,留下了中國歷史上已知最早的航拍作品。
從很多資料中都可以看到,早期的航拍與熱氣球有著不解之緣。哪怕飛機誕生後,主要的航拍載具依然是熱氣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熱氣球相對較低的成本。

·戰爭總伴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比如無人機
航拍的歷史並不長,查資料時都沒有那種厚重的滄桑感,但就是在這短短一個半世紀,航拍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演變著,那麼1858年之後究竟發生了哪些事,加快了無人機的腳步呢?
沒錯,一戰和二戰。戰爭總促使科技迅猛發展,無人機也不例外。1916年9月12日,第一架無線電操縱的無人駕駛飛機在美國試飛。當時無人機結構簡單,而且造價低廉,最重要的是能完成有人駕駛飛機不宜執行的多種任務比如:作為靶機、偵察監視、騙敵誘餌等等。熱氣球被廣泛使用是因為成本,但戰爭年代,人成為了最高的成本,所以當第一架無人機誕生後各個國家都坐不住了。
實際上無人機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兩位將軍向英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做一架不需要駕駛員但能飛到敵人領空進行作戰的飛機。這么酷炫的想法當然得到了支持,雖然幾次試驗均以失敗告終,但積累的經驗成為後人寶貴的財富。

·從軍用到民用,無人航拍機與我們更親近
航拍+無人機=無人航拍機,如果說整個發展進程用100天來表示,前1-99天是無人機和航拍融合發展的過程,剩下那短暫的1完成了無人航拍的巨變,航拍在極短時間內由軍事、氣象監測這些高大上的領域下架到民用領域,而最先吃到甜頭的就是電影行業。
早期由於無人航拍機的載重有限,無法搭載專業的電影攝像機,而飛機上自帶的攝像機無法滿足大熒幕的需求,好萊塢劇組依然會使用直升機作為航拍載具。可喜的是這樣的彎路並沒有走太久,市場變大使得無人機公司賺的盆滿缽盈,更加出色的無人航拍機投入使用。
最開始無人航拍機真的就是飛機的樣子,而且操作復雜需要高價聘請專人操作。但後來「飛機」演變成了「飛行器」,多軸螺旋槳加上陀螺儀穩定器,讓RED、ARRI這樣的大傢伙也過把坐飛機的癮。至此,航拍的成本有了質的變化,不止好萊塢,就是國內一些工作室拍微電影都要玩一玩航拍了。
不過航拍在電影中的地位還沒達到舉足輕重的地步,更多隻是在營造畫面沖擊力時的點綴。從手法看,航拍可以完成推、拉、搖、移等鏡頭的拍攝,這些鏡頭在劇組中通常會借用滑軌以及搖臂等設備,那無人航拍機有朝一日能否成為這些設備的替代品?
·航拍器可以飛得很低,但對操作人員要求很高
此情不應只在天上有,航拍器肯定還是飛在天上的,只不過它工作時的離地距離比我們預想要小的多。
傳統觀念中,航拍器飛在高高的空中,能夠拍出震撼的大場面。不為人知的是航拍器的極限貼地距離很低,只要操作航拍器的人技術靠譜,完成大部分跟拍鏡頭是不成問題的。試驗中我們只是選擇了一架中端無人航拍器,跟拍的速度也很慢,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了。
跟拍速度越快,畫面越穩定,對於操作的要求也越低,所以上面視頻中的測試其實對航拍器和操作人員都是極大的考驗。有了跟拍做基礎,完成推、拉、搖、移等鏡頭就不在話下了。
測試中這個飛行器以及攝像機的組合售價大概在1萬左右,如果預算能提升到3萬,那就可以上多軸航拍器,以便搭載性能更好的攝像機。加上真正電影中汽車行駛的速度還會更快,操作起來會更簡單,最後的效果也會有質的變化。3萬對於電影劇組來說是一筆劃算的投資,只不過航拍器的潛力沒有被發掘出來,或者說現在操控人員的能力不足以完成滿足電影所需鏡頭的航拍操作。

·成本高難操作,搖臂、滑軌的前途究竟在哪裡
滑軌是進行移動拍攝最基本的設備,但相比航拍還是存在不少的局限性。首先,操作成本過高,一般一個鏡頭需要准備30分鍾來布軌,操作則最少需要3個人。而且軌道保養起來很麻煩,壽命短,並且便攜性極差。如果道路不平整,在土地或者沙地上使用也會對影響一定的穩定性。
搖臂同樣存在便攜性以及操作成本過高的問題,而且動輒10萬以上的售價對小劇組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外如果一個鏡頭沒有過,需要補拍,搖臂的復位工作也夠人受的。

現在非常火的電影非《速度與激情7》莫屬了,如果對行駛中的車輛進行跟拍,常規手法就是使用跟拍車,成本和操作難度就不提了,那絕對是相當高的。這時航拍就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優勢了,操作簡單,易攜帶,只要電量充足就能一次又一次的進行空中拍攝,危險系數也要低不少。現在無人航拍器的時速是硬傷,但以目前的發展速度,這都不是事兒了。

·航拍終會取代這些繁重的設備,成本電影行業的生力軍
低成本、高機動性,足已使航拍立於不敗之地,一台萬元左右的飛行器可以完成百萬級別設備的所有工作,我想沒人會拒絕。畢竟電影是一種商業行為,現階段可能很多導演不會輕易放棄熟悉的搖臂、滑軌而把命運交給飛在空中的這個小傢伙,所以很希望青年導演以及工作室可以在自己的創作中多多嘗試飛行器的使用,讓那些大劇組看到航拍不可預期的實用價值,我個人堅信航拍早晚以一種輕盈的姿態取代那些沉重的大傢伙。

⑨ 簡述微電影在實際拍攝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攝像。即便是我們學導演的人,攝像都算不上精通,只是會而已。電影學院中有專門的攝像班。我們看到的微電影都由專業的攝影師拍攝,專業的和業余的區別在哪兒?區別主要在構圖、景深使用(畫面層次)和精確的畫面還原(行話叫做,在機器的寬容度內盡量表現從最暗到最亮的細節)。
因為不同季節,不同天氣,甚至一天之內的早上、中午、下午色溫都不同嗎?知道10個景別怎麼用嗎?
業余的攝影師,構圖不準,曝光不當,景深使用失誤……說高級一些還有拍攝主體的感情表達問題。
2)錄音是也頭疼的問題,錄音專業國內的極少電影學院才有。不同錄音設備適應的場景也不同,在室內用什麼話筒,室外用什麼話筒,唱歌用什麼話筒,電影做幾聲道,同期聲還是後期聲…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嘈雜的公共場合你怎樣錄音?
3)音效。學生電影可以隨意使用,但是公開放映甚至商業電影,音樂和音響的使用要付費的,要慶幸自己在中國。
4)燈光。知道鎢絲燈、鏑燈、鹵素燈……的顯色指數嗎?知道拍攝下來不同燈光的效果嗎?
你要在白天拍夜戲如何拍?在雨天拍晴天如何拍?知道基本布光法嗎?知道陰影怎麼用嗎?
5)演員。專業演員從小就在培養氣質,練聲,練形體。我們學校的表演專業學生每天7點,圍在操場,"八百標兵奔北坡…"
6)導演。知道長鏡頭最考驗什麼嗎?不是攝影師的能耐,而是導演的調度。導演的美學造詣需要大量的藝術作品熏陶和長期的實踐才能練就。
7)後期。調色、特效、蒙太奇…這些隨便挑一樣都夠你學幾年了。
8)劇組管理。製片有嗎?場記有嗎?
你要在商場里、咖啡廳里、酒吧里拍戲,甚至在公路上拍戲,要交通管制,要群眾演員的時候,就知道一個製片需要多少人脈了。
9)劇本、分鏡、場記單。紙上工作都簡單,但是需要注意,有的場景拍攝難度非常高,我隨便寫一句,"日 外,大全景,都市俯瞰",很簡單對吧?但拍好得用航拍器甚至飛機。
10)一個字,除了人和技術之外——錢。電影級的攝像機一套幾百萬,租的話1天幾千,錄音設備十來萬,租1天幾百。我室友自己組裝了一個航拍器,成本4萬多。然後演員1天一千。搖臂、滑軌1天幾百。好,,我知道這是微電影,BMCC 電影套件 Rode話筒 燈 PC,也有3萬了

⑩ 拍微電影 適合用什麼設備

一般平民可承受小成本微電影
軟體方面:最重要有一個好的本子
硬體方面:主器材 1、一般畫質 普通愛好 DV(推薦sony pj-350以上版本,價格3000左右)

2、高品質高畫質 專業攝像機(推薦索尼HXR-NX3 價格17000左右)
3、高品質畫質 單反相機 (要求攝像專業技能很高,運動極易虛焦,需要精確跟焦,也可以買馬達跟焦器,成本不低於第二種,優勢在於畫面有別於攝像機,縱深更強烈,易於營造畫面)
輔助器材:標准: 三腳架 遮光罩 反光板 紅頭燈
專業級:肩架穩定器 2-3米級搖臂(價格1000左右) 軌道車(3000-5000) 航拍器(5000左右) 排燈 射燈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0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0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2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2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60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3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58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0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