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微電影月是故鄉明

微電影月是故鄉明

發布時間: 2022-08-14 16:19:04

㈠ 月是故鄉明

天空的月亮不往常的圓,毫不保留地流露出一縷又一縷的月光。月,是橘黃色的,茫茫中,透漏出一陣慘慘的白。往日群星璀璨的天空,今天,只剩下月姑娘在天空中獨守空閨,在一片漆黑的布塊下無法識別方向。
窗外,一輪明月在空中盪漾。
屋內,洋溢著一陣濃濃的親情。
我們一家人坐在陽台前,有說有笑,眼睛盯著天空中的圓月。是的,今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天空的月亮不往常的圓,毫不保留地流露出一縷又一縷的月光。月,是橘黃色的,茫茫中,透漏出一陣慘慘的白。往日群星璀璨的天空,今天,只剩下月姑娘在天空中獨守空閨,在一片漆黑的布塊下無法識別方向。
今日,這個月圓人員的日子,月的夥伴們離開了她,在這個舞台上的她開始不知所措,顯得有一絲絲的憂傷。不知為何,我的心中總是似乎少了些什麼,剎那間,感到一片空洞,思緒一片迷茫。
「我想,沒有誰的家可以比我們的家更溫馨了」不知是誰在不經意中說了一句。
是的,我所在的家庭的確是很溫馨、幸福、美滿,但不知為何,當我聽到這個字時,我感到一絲絲的憂傷,嘴中不停地重復著一個字——家,腦海中繼而浮現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之類的詩句,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就似放電影一般接二連三地在我眼前徘徊。
一條彎彎地延伸到遠方,牧童趕著黃牛與山羊在附近游盪。牛羊們歡快地在草地上舞蹈,盡情地啃食著這片河邊的一望無際的綠地。孩子們在河邊溪水遊玩,把這清澈見底的河水弄得叮當作響。啊,這里正是孩童們的天堂!
那是個貧窮卻又快活的村莊,沒有宏偉的高樓大廈,只有破舊的紅磚瓦房。盡管無情的歲月使它們留下了一道道傷疤,但它們仍駐守在各自那聖神的崗位,英明神武地注視著遠方。
……
喲,這不正是我的故鄉嗎?瞧,這以青山作衫,以綠水為裙的村莊,無不顯示出大自然的絕妙風韻,成為了村民們的天堂。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生我養我的故鄉。
當我回過神來,再次凝望天穹時,天空中乙零零散散地出現孒幾顆閃爍的星星,由他們啲陪伴,月姑娘將不再孤單。那我呢?是否也能圓我的夢?
中秋,月圓,人圓,但我與我的家卻不能團圓……

「月是故鄉明」
——中國之子的呼喚

又是一個菊花飄香的季節,又是一個月圓之夜,又是一個思念家鄉的時刻。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輪。」「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站在與母親中國相隔僅一個小小的海峽的孤島上遙望故鄉,吟著這令古今遊子熱淚潸然的詩句,心潮一次次涌動。母親,我渴望,我渴望回到您那寬大的雙翼中,撲入您的懷抱,再次感覺您身體的溫度,感受您那散發著幽香的氣息;我渴望,我渴望回到您那日益走向強大、處處和諧繁榮、溫暖與鮮花共存、關愛與芬芳同在的大家庭中;我渴望,我渴望在我眼前的是一條寬闊平坦、無羈無絆的坦盪大道。母親,您的兒子台灣想念您!

母親,巍巍珠穆朗瑪峰是您挺拔的脊樑,浩浩黃河是您躍動的血脈,肥沃的黃土是您健碩的肌膚,金黃的稻米是您燦爛的笑臉。我愛您,愛您強健的體魄,愛您青春勃發的容顏。

母親,還記得您在滄桑中走過,啃著紅薯,喝著黃瓜粥,穿著破棉襖,吃著百家飯,您瘦弱的您身軀披荊斬棘,嘉興南湖上的船隻上有您堅定的信念,風暴洗禮中有您卓越的戰績,世界羨慕的目光中有了您鋼鐵的意志、拼搏的勇氣。

母親,香港澳門兄弟重回您溫暖的臂灣;談判桌上有了您關於和談解決紡織品問題的談判;西部大開發還在進行,您又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理念;「神五」剛飛天不滿一年,您又將「神六」再次送上宇宙藍天,中國的光環還在星空閃爍,您又將獨一無二的綠色人文奧運的聖火點燃;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馬不停蹄,您又舉起構建和諧的大旗;南亞地震的土地上還有您踏過的印跡,美國卡特里娜海岸又有了您雄健的身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還在倡導,世界的各個角落又有了您構建和諧世界的聲音和舉動。您,是促進發展的永動機,是和平的使者,經濟之翼在您的參與下騰飛,和平之鴿在您的手中放飛。您是我不變的信念,您是我光輝的尊嚴。

母親,您又怎麼會不知道兒子所經歷的滄桑,跌跌撞撞一路走來,有風有雨,有驚也有險,有苦也有難。經歷過強大地震對我軀體的殘害,經歷過經濟的一蹶不振、持續低迷,也經歷過曾經淪為殖民地任人蹂躪的痛苦,經歷過差點成為別人嘴裡肥肉的危險,也經歷過壞人對我的虎視眈眈。有過徘徊,有過惶恐,有過悲傷,有過失意,漂泊海外,所有這些讓我真正感受到故鄉的天、故鄉的地、故鄉的一草一木的可貴和美好。

天上明月一輪,同樣的花好月圓,同樣的冰清玉潔,心中卻又一種難言的孤寂,難以解脫的陰霾。「月是故鄉明」!世界之大,最難斷的是親情,我身上流淌的是您的血液,我靈魂深處有您的烙印,我的思想根基有您的氣息,從我出生那天起,我的永恆已經握在您的手心。所以,再難纏的勢力也無法阻擋我回家的信念,再大的困難也無法減慢我回家的步伐。母親,我要回家,母親,您聽到了嗎?我要回家,偉大的中國,您聽到了嗎?

農歷八月十五,一輪圓月緩緩地爬上山頭。昔日蒼白的月影更加蒼白了,望著那歸途的路,月亮似乎也在等待遠方的遊子回家,只留下幾抹殘輝照耀大地,慢慢地移動。
在台北郊外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別墅里,寬闊的陽台上,坐著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將軍,他滿頭銀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裡含著淚水,他那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塊未咬一口的月餅,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亮一般重、一般沉。他望著月亮,嘴裡念念有詞,心靈的雨花好像在飄灑,飄過前面的小山坡,飄過金門列島,飄過海峽,飄到了那塊他魂牽夢縈的土地——大陸,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故鄉的親人在干什麼呢?他們一定在燒菜,燒很多很多的菜。堂前的供桌上,放著祖先的靈牌。每年家鄉的父老鄉親都要進行一次祭祀,讓這些祖先「回家」與親人團圓。他們可知道,海峽的另一端還有一個他,正等著回家。
望著故鄉的方向,心靈的時間在逆轉。記得兒時,做了祭祀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弟妹歡聚團圓,享受著天倫之樂。那燈光也是這么相疊著,卻是那麼溫暖、那麼和諧。桌上放著一隻土製的炭爐,爐上坐著一口鍋,把菜放進去熱熱,吃一口,肚裡就暖和和的。飯後,一家人坐在涼台上,每人手中都拿著一隻和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他把玩著,雖然沒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蜜一般的甜,怎麼也捨不得吃掉。至今,他還記得當時的夜景,朋亮是那麼的圓,就像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金黃的月光像媽媽那略帶紅暈的臉。月光毫不保留地灑向大地,撫摸著他,那麼柔,那麼順。年少的他幼稚地說了句:「這月真美!」
「是的,故鄉的月最美 ,最明!」從思念中拔出來的老將軍不由輕嘆了一句,緩緩捧起月餅猶如捧起故鄉的月,輕輕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著,好像享受著故鄉月的那份柔情。

10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的,所以大家都有品嘗月餅的習慣。
中秋節當然吃月餅的了,月餅有各色各樣的,有雙黃的,蓮蓉的,草莓的,哈密瓜的等等,但是就要看每個人的口味了。我喜歡吃雙黃和蓮蓉的,這兩種月餅吃起來香甜可口,嚼起來很甜很好吃。現在很多大酒店都出售中秋月餅,維也納酒店也就是海灣酒店就出售了中秋月餅,只要有拿月餅的卡來就可以換到香甜可口的月餅了。除了吃月餅以外,還有賞月,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最圓的,所以我們除了吃月餅以外我們還要賞月,在花好月圓的月光下,我們吃月餅會吃的更開心的。有樓頂的住戶可以上樓頂去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但如果有的住戶沒有樓頂就可以在靠窗的角落裡賞月。
我很開心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可以吃到好吃的月餅,又可好好的賞月了,今年的中秋節一定非常的開心,肯定是個好日子了.

㈡ 關於高考的電影有哪些

由月亮聯想到家鄉。

中國著名的學者和文學家季羨林寫一篇《月是故鄉明》的文章,季羨林在《月是故鄉明》中以特有的清新筆調抒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向我們展現了故鄉那溫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話般美妙的童年,給人一種親切的感受,使我們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鄉之情。

《月是故鄉明》課文中,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小時候在故鄉的夏夜裡數星星的往事,還有在柳樹下搖知了、在水坑旁看月亮以及在蘆葦里撿蛋的童年經歷,由此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月亮的意向

月亮給人的美感,是高遠、潤潔、柔和、清幽、純凈的.寫月之詩中,月亮意象的出現,使得全詩的意境立刻變得優美起來。

如《春江花月夜》一詩中,春、江、花、月、夜是全詩的背景,而月亮又是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紐帶,貫穿上下,觸處生神。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雲、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構成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㈢ 學生的媽媽錦綉是哪部電影

《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是由沈行執導,王茜華、荊浩、王往、馮國慶、沈行領銜主演的當代農村電視劇。

錦綉媽由劉晨霞飾演,該劇以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張錦綉為主要人物展開,講述了她返鄉創業,帶領全村人民打響脫貧攻堅戰的故事。

劇情:

錦綉和河山原本是兩個不可能再相見的初戀情人,卻因為張錦綉回鄉探望病重母親,再次交集了。張錦綉怕子欲養而親不待,更被黃河山對家鄉的責任所感動,果斷做出了留鄉創業的決定。

家人的反對,視她為情敵的郝美麗暗中搗亂,村長妹夫的討好利用,與黃河山的誤會也層出不斷。但張錦綉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隨著張錦綉的清潔能源產業在村裡不斷壯大,兩人卻發現物質生活提高了的村民,卻存在著賭博、物質攀比等陋習,這讓他們看著扎心。

於是兩人冰釋前嫌,在村裡共同創辦農家書屋,環湖比賽等。讓村民的生活,更加豐富精彩,自信。

張錦綉的母親也因為有了女兒的陪伴,原本還有兩個月的生命,卻延續了幾年安詳幸福地走了。丈夫倪洪濤也理解了張錦綉的付出,願意定居在這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鄉村。

㈣ 杭天棋早年電影插曲中有歌詞"除非把東當做西,除非吧天當做地"歌名是

《月是故鄉明》

杭天琪演唱

那個美不美,
還是那個川中水,
那個親不親,
還是那個鄉音親!
啊------啊------
哪裡黃土不埋人?
哪裡的黃土不埋人?
那個月亮還是那個故鄉明,
那個人往高處走,
水都往那低處流!
啊------啊------
七次跌倒了,
八次再爬起,
九次跌倒了,
十次再爬起!
堂堂青天不可欺,
不可欺,
黃河年年東流去,
那個年年東流去,
除非把東當做西,
除非把天當做地!

㈤ 科教頻道,紀錄片 鄉愁 月是故鄉明2 講的是河南什麼地方

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的吳老家村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人文紀錄片《鄉愁》第一季《月是故鄉明》近日首映,該片反映了當下中國鄉村留守兒童和中國農民生存現狀,將於明年1月3日起在央視科教頻道開播。
《鄉愁》導演、攝影、剪輯韓君倩介紹,《鄉愁》總共四季:第一季《月是故鄉明》,第二季《他鄉念故鄉》,第三季《麥浪滾親情濃》,第四季《多事之秋》。《鄉愁》把鏡頭對准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的吳老家村,通過跟蹤拍攝村裡留守兒童和他們家庭的故事,將孩子們的留守生活及其父母在城市的打拚生活相互交織,記錄了這個村莊一年四季的農事農情,鄉村父老的歡樂哀愁,也真切表現了他鄉與故鄉的對話、城市與鄉村的碰撞、故鄉的溫暖與蒼涼、現實的無奈與彷徨。

㈥ 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導語:離別也只有等到相聚了,才得以圓滿,所謂離別,也是人生的常態,下面是離別傷感抒情散文,歡迎閱讀。

篇一、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歌曲《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

送別,總是令人滿懷不舍。父母送孩子遠離家鄉,去異鄉完成學業,一路上,滿是叮嚀,就怕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適應不了,也照顧不好自己。戀人的送別,更是含情脈脈、戀戀不舍。他要被指派去異鄉工作了,女友送他,一路上默默無聲卻滿懷著不舍,其實,內心早已默默的在上演著一幕幕挽留他的內心戲了......他要被派去異鄉一年,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這一年的光陰里,又將怎樣改變著身處異鄉的他們。

車站、機場,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場場的接送的微電影,有歡笑,亦有淚水。我們都喜歡去車站、機場迎接盼望已久的人。他要回來了,他會帶來很多的收獲與喜悅,會同你分享。離別的凄楚在見到他的那一刻瞬間已化為了烏有。殊不知,這一次的相聚也是經過了前一次的離別才有的啊!這次,又可以與心愛的他相聚了,真好啊!快相聚了,此刻,滿心的歡喜與激動已在心中盪漾,或許,你已經忘記了那天送他的一幕了,隱隱記得,那天你淚流滿面,在機場與他深情相擁。或許,抱緊他了,他就不會走了。雖然,他也不想走,但是,這次,公司的指派他哪能就這么輕易放棄啊!於是,他與你戀戀不舍地離別......想起作家張小嫻說過:「別離是為了重聚」,別離真的是為了重聚嗎?以前的人,為了一段感情不離別,付上很多代價,比如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機會。現在的人,卻可以為這些而放棄一段感情。離別,只是為了追尋更好的東西。是啊!別離是為了重聚,這一次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那麼,一切的離別都是有意義的吧?它是承載著重聚的使命吧?有離別,才有重聚啊!這一次,你不是要去接他了嗎?興奮的昨晚都沒有睡好,今天,妝也沒怎麼化,幾乎是素顏的,匆匆換了一件粉色系的連衣裙,只因這件是他最喜歡的,他喜歡看你穿這件粉粉的裙子。記得,他說過,你穿粉色系的裙子最清純。你想像著他的樣子,立刻直奔機場,在車上想像著他的容貌,他的一切......「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耳畔傳來了王菲的一首《紅豆》,計程車上的這首歌曲恰似你現在的心情,很應景。

誰喜歡離別啊!我們都不擅長告別,或許,一次次的離別,使你了解了相聚和離別只是人生的一種常態。有相聚,就有離別;有離別,才會相聚。相聚離開,都有時候。離別時,心中懷著相聚的期盼,離別就不會太傷感;相聚時,心中懷著珍惜的情愫,相聚就更令人懷念!

原來,離別也只有等到相聚了,才得以圓滿!這一次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我們該珍惜每一次的相聚,亦珍惜每一次的離別!

篇二、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我不知道走過了多少街道,在陌生的城市,去尋找熟悉的背影。

耳機里放著「每當我,想到你,就會偷偷的哭泣,我的心裡別提多想你……」我們是怎麼了?那我們怎麼了?我也在時常想這個問題。有人說,時間是陀螺,轉啊轉啊轉,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停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轉的緩慢那麼一些。

你的歌,現在我每天還會聽,只是感受再也不是最初的感受,我想給你我的心作紀念,這份愛你任何時候打開都會新鮮,再見雨天,也再見了該死的青春。我想跳支舞,就想時間那樣旋轉的舞,曼妙的舞姿,輕緩的腳步,我渴望著時間像這舞步一樣,可以緩慢的讓我欣賞一下路旁的風景,哪怕,僅僅是有一朵野花。

我們的青春,一直是一場意外,初次見面是意外,相識是意外,走在一起是意外,分開還是意外,有人說,無巧不成書,我們的青春確是五意外,不成青春。還有人說,青春是荒唐的,你是不是也在時常思考?荒唐,沒有青春,我們從哪裡來的荒唐。

很多人都在說著青春的荒唐,而每個人卻又在享受著荒唐的青春。想一想,有沒有在一個夜晚,突然的想她(他),然後,漫天的星朵匯成她的笑容?想一想,有沒有這樣一個雨天,你拿著傘,卻還在尋找她的痕跡,人群中的那一點,是她(他)還是你?想一想,是不是她給的哪怕一張紙條你也會珍惜,哪怕幾年都沒有第二次打開?

有時候,我會怕見到你,那種感覺,彷彿是白糖和鹽混到了一起,分不清是咸還是甜。或許,我也早已忘記你的樣子,忘記了你的襯衣,只是記得那種感覺,那是一句話,就會讓你在黑暗的世界裡,尋到光明的一種感受,有人說,那叫幸福,原來幸福很簡單,就是一句話而已。

有一個問題,這樣的問題不知道糾結了多少的年紀:若是愛你的和你愛的,選一個,你會選哪個?帶著一腦子的蜜蜂或者螞蟻去思考,然後彷彿從雜亂線團里找到了一個線頭,就是它了。太亂的答案,愛你的,只是,當你自己坐在的'那樣的一個位置,這個時候才會發現,你的選擇,永遠都是你愛的,這是一種本能,不用試圖去狡辯,因為在你思考的時候,你已經確定了你的選擇。

我不確定,生活里那裡得來的那麼多藝術,周圍的人分分離離,旁邊的人合合散散,我時常想,這也許就是生活,有生才能活。

下雨的時候,你是不是也不知道哪一把傘的下面,會是你曾經的女神(男神),可是,卻又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女神(男神)的身邊肯定不是你,因為,那一刻,你自己也在雨里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該邁向哪裡,是去漫步,還是淋雨,亦或是躺在床上,聽著雨揮灑的聲音,不管是淅淅瀝瀝,還是刷刷作響,這一刻,在你眼裡,是下雨,也僅僅是下雨而已。

我們流浪了太多的青春,從一處旅店走向另一處旅店,就像現在的調侃,沒有房,你也就只剩下流浪。運氣好了,你會接受店主的熱情招待,然後美美的睡一覺,你感覺是在戀愛,然後,你終究要離去,因為,店主也要離去。

緊接著,你再次上路了,然後向著下一個旅館,即使那裡的店主不會熱情,你的對下一個店主的渴望,還是會像沙漠里的人一樣,明知道是仙人掌,也會妄想著去擠出一點水來。帶著希望,開始一段新的流浪……

累了,卻不知道婆娑的眼睛可以給誰看,亦或是每一個經過旅館的人,都帶著那樣的一雙淚眼,紅紅的……遺失的夢,我們該如何去尋找,繼續著乏力的步子,不管是帶著對以前的懷念,還是帶著帶著對明天的渴望,甚至是,本能看著別人,反正上路了,我們都在路上……

我也時常在想,青春,什麼時候開始,又什麼時候結束,只是思考來,思考去,得不出怎樣的一個答案,我們都身在其中,或許只能從老人的枯涸的眼睛中看到我們的美麗,只是,我們都不會在意這樣的眼睛,我們還在思考青春。

許多年後,或許你會發現,以前學習好的同學現在在混社會,以前的女神現在在夜店,以前的混子現在卻在做著老師……滄海桑田,巫山雲水,你在意的是最初的感覺,還是最初的她(他)?

我有這么一個夢想,或許有一天,我可以穿著藍色的鞋子,躺在櫻花樹下,回頭的時候,卻猛然間發現她,然後說聲:「嗨,原來你沒有走遠……」

篇三、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我的鄉愁有些象「郵票」,也有些象「年輪樹」,但更象我的心事,她生在心頭長在眉宇間。

記得初次離開家鄉的時候,人早就象霜打的茄子——懨了。

離別的那天,妻子默默地跟在後面一直將我送出村口,沒說句動感的話語,沒做個激情的吻別,只是戀戀不舍地一直地跟著,還有,就是臨行時一路上碰到鄉親那一句句關切的問好與祝福聲,嘴上輕聲的答著心裡的淚卻暗暗地流。

是啊,妻子那依依不捨和盈眶的熱淚便是我戀家的源由,鄉親們一聲聲鄭重的道別便是我思鄉的理由。在異城他鄉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極度地想念我的家鄉思念我的親人,更有許多生活上的不習慣便平白無辜地增添了我許多思鄉的情愁。

不習慣一個人在房間里承受著孤寂和冷寞。總是無聊地躺在床上,象是缺少了什麼。哦,是身邊少了妻子的溫暖,耳旁少了兒女的歡笑,堂前少了母親的嘮叨,對面少了鄉親的問好。只能一個人孤獨地躺在房間,傻傻地望著天花板,獃獃地想著妻子的好,痴痴地夢著兒女的笑,自言自語地與鄉親說笑,靜靜地淌著孤寂的淚水……

不習慣,不習慣他鄉異地人情冷暖兩重天的隔閡。

孤身在外,總感覺周圍是那淡淡的人情薄涼的心。就不說同住一個小區同在一幢樓里住,就是同在一間辦公室里工作,那五湖四海人笑臉的背後,你摸不透有幾多善意?還有就是那般人走茶涼的淡薄,最讓人心寒。所有的一切都是思鄉時淺淡的憂傷,這般傷感的人世,更加激起我對家鄉的懷念。因此眼前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溫著鄉親們一張張慈善的笑臉,耳邊總是不斷地回響著鄉親們一句句親切的聲音。心,便有幾分暖意幾分欣慰幾分企盼乃至激動。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鄉音是一種親切,鄉情是一份溫暖。

還記得農忙時節,村裡誰家有個事沒忙完,便有鄉親主動上前問一聲後便自覺地去幫助「雙搶」(七月間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更不能忘記鄉親鄰里誰家有個災有個難,全村的鄉親更是自發地送錢送關切送溫暖。

思鄉是一種心聲,鄉愁是一種心痛。

鄉愁是無聲息的思念與牽伴,鄉愁是說不清道不明還難以割捨的情懷。

有時,站在高樓大廈下或聚集在燈紅酒綠里,臉上的笑仍然掩飾不住思鄉的愁悵。總戀著家鄉的青山綠水無比真切,總捨不得家中的妻兒幼女倍受冷落,慚愧無力帶在身邊,不能與之分享。於是,思親的情又一次湧上心頭,和著戀鄉的愁又重重地皺在眉頭。

鄉情是一杯陳年老酒越久味越濃,鄉音是一首唱不完的曲越唱越動情。

一個長年漂泊在異鄉的人,總是戀著家庭的好總是思著鄉間情。嘴裡吃著那淡淡的粵菜,怎麼品嘗都覺得不合口味,哦,原來是習慣妻子做的菜,一股濃濃家鄉風味;街上看著露胸裸腿的女人,雖然也感覺美卻總有些不順眼,哦,原來她們沒有家中的妻子端莊溫順體貼,沒有家鄉女人的厚實純朴。這時,那濃濃的鄉愁又凝重在心,那無限的思念又黏在眉心。

哦——,我終於明白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時別樣的心思,原來這就是鄉愁,就是懷念從小記在心裡的鄉親,想念從小1暖在心裡的鄉情。

鄉愁如煙,裊裊繚繞在心間,纏著家鄉那山那水那人那情……

離開了生我養我的家鄉,就失去了這份暖暖的親情,真想能夠常常回家親一親妻子,抱一抱兒女;真想常常回家的看一看兒時的夥伴,聽一聲父老鄉親關切的聲音。

親人是心,鄉情是暖。遊子的心裡時刻惦著親人,遊子的心要鄉情暖,遊子的情由鄉音出。那彎彎秋月最識鄉音,那陣陣秋風最識鄉愁。

篇四、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隨著一聲聲的掌聲響起,文藝匯演完美落幕了。而與之相伴的,是彌漫在空氣中的,濃郁得使人窒息的離別之情。

驀然回首,為期12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就在我們還以為時間還長著的時候,就悄然地拉下了帷幕。而也正是如此,還沉浸在內的我們才感到分外的傷感、不舍。不過,惆悵之餘,我想的更多的,是我參與的這個三下鄉活動,到底收獲了什麼?我想,這個,或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而我也相信,我的這一趟,是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的。

我所得,是遇到我這么一群可愛有趣的學生,他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盡管會搗蛋惹人生氣,但同時也會逗我開心,讓我沒有辦法真正的生氣,就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永遠沒有真正的生氣,只要更多的擔心與關愛。我所得,是能夠遇到隊伍中的所有隊友,他們,是那樣的友善親和,那樣的為他人著想,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雖是同事,但更像是朋友,是家人,那情景是如此的融洽,如此的快樂,如此的幸福。我所得,是遇到那一位和藹可親的詹書記,他是如此的熱情,總是為我們出謀劃策,為我們解決難題,就像是我們的父母一樣,讓我們想親近,想依賴。得之,我幸!

我所感,是那看似普通卻又那樣令人暖心的出自學生們口中的一句老師好,是那無需言語就自覺陪同老師一起掃地的行動,是學生為老師精彩的課堂而激烈鼓掌的一幕幕。我所感,是隊友們對我的無微不至的關心,是他們對我的謙讓與愛戴,是他們的互助互愛的精神,是他們不怕苦累徒步走出一條漫長而真實有效的調研之路的魄力,他們是如此的關愛我,讓我受寵若驚。我所感,是那位尚在讀幼兒園的小女生,每當課堂鈴聲響起,總是會在教室外面安靜地旁聽,甚至會在課後認真地抄寫筆記,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令人感動流涕,欣佩不已。

我所悟,是學生不分好與壞,只是我們還不夠了解他們,還不夠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只有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去關愛,他們,都是我們的好學生。我所悟,是天下無不是父母,然而,要想好好地和自己的父母相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父母總是很關心自己孩子的教育與成長問題,這本無可厚非,然而過多的關心與太多的管教,反而加劇孩子與家長的矛盾,不利於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與維持。或許,換一種方式,像朋友般,在同一水平線上與孩子交流相處,才是真道理。我所悟,是經驗的作用不可小覷,很多時候,它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正是因為經驗,我把我的班級管理地井然有序,團結友愛一家親。也是因為經驗,我能夠更好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而不出現什麼紕漏。更是因為經驗,我得於同朋友們一起分享,一同探討,一同進步。

縱觀這12天的實踐活動,有開心,也有難過,有得意,也有失意。但,無論那種,我總能從中學到許多,感悟許多,我想這也不失為一次相當充實快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也許,我想,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充實快樂的生活,此刻的我,更為「最是離別傷心時」所動容。但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堅信,我還會再回來,去看看那景,那樹,那人,即使風光不再,即使人走樓空,即使物是人非,但我心依舊,牽掛著那一方,那一人,那一物。

篇五、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蘇東坡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可見離別總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一件事。但是談到離別,莫不是一絲愁緒在眉間。柳永便指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人若越多情,便越是在離別之際難舍難分,也就越傷感。古人有雲,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屈指一算,我來到泉城濟南已近四年,在濟南大學求學期間,校園里的一花一草,亭榭樓台,楊柳幽徑,無一不熟悉,無一不親近。雖然來自同此地風俗人情不相同的湘南,但是我已經習慣了這里春天的花紅柳綠,冬日的白雪飄飄;習慣了大口嚼著饅頭或大餅;習慣了和朋友捧杯一干見底的豪爽。籃球場上的激情,PARTY上的歡愉,似乎都只是昨日的雲煙,今日仍舊記憶猶新。在這里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已經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中。

然而我現在最怕的莫過於一個人靜坐著去回味,回味著近四年來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那些可愛的人。怕回憶卻又偏偏禁不住回憶的一是老人,他們對未來缺乏了激情,便沉醉在回憶的過去;二是將要離別的人,因為要同生過根的土地,融合了情感的朋友離別,是一件很傷痛的事情,而回憶便是止痛葯。雖不說能治癒,但是能減輕也好。

以前我認為,世間最痛的離別莫過於情人的離別。情人離別,最好是悄悄的離別,莫要等到「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那時的肝腸寸斷。現在看來,即使是平日里並不多話說的同窗,離別時的傷悲,也不會比情人的少。

李白有詩雲:但使主人能醉客,反認他鄉是故鄉。能醉客的是酒,能醉客的更是濃濃的情。濟南不是我的故鄉,但是我心裡發出同李白一樣的心聲。這里有豪爽的山東子弟,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依人的楊柳,有迷眼的紅花,更有的是孔孟之鄉千年的文化。

當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身旁是熟悉的花草樹木。我曾在草地上坐過,跑過,翻過跟斗;曾撫摸柳樹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如同撫摸著少女的秀發。如今,每每抬眼望處,不日便是同這塊熟悉的熱土熟悉的人們離別,我禁不住傷感。那將是「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樣的離別。有時,我不由得想像離別時會出現怎樣的情景,是不是山東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離別了,是意味著另外的一個開始。然而又有誰能禁得住眼中的淚?

篇六、離別傷感抒情散文

今天已經是第九天了,距離我們回校還有一天的時間。白駒過隙,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這四個字。回想十天前,恍若隔日,彷彿剛來到這些小朋友們身邊,剛剛認識他們的時候。眨眼間,我們就要走了。短短十天,我們已經和這些孩子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十分捨不得離開璧山小學。

這十天的生活,苦中帶甜,苦的是生活條件,我們只能睡地板,吃大鍋飯,洗澡也要排著隊伍。然而,正是這種艱苦的日子,給了我們大家一個更加親近彼此的機會。在三下鄉過程中,我們學會如何做飯,學會如何教小朋友讀書寫字,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團結。在這短短十天,我們遇到了很多突發狀況,也解決了很多緊急事件。三下鄉,不僅磨煉了我們的意志,更加讓我們變得團結一致,這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是很難得的。剛開始知道有三下鄉這件事,我的內心是拒絕的。佔用暑假事件去條件較差的地區教小孩子們,我是千萬個不願意,但是也沒有辦法,跟隨著大部隊來到了這里。

僅僅十天,就讓我對三下鄉這件事情改觀了。這真的很具有教育意義的一個活動,我會告訴我的師弟師妹們,三下鄉真的是一件特別贊的事情,讓他們好好珍惜。

明天將是最後一天,我該如何去好好把握這最後一天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光呢?這群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不知不覺早已經將他們的快樂帶給我們。

如今快要回去,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雖然現在傷感的離別,但是終歸會變得更好。

㈦ 電視劇月是故鄉明裡邊的演員有倪萍嗎

沒有。

《月是故鄉明》演員表:

王茜華 飾 張錦綉

荊浩 飾 黃河山

王往 飾 劉水清

馮國慶 飾 黃老邪

劉晨霞 飾 錦綉媽

沈行 飾 倪洪濤

劉伯勛 飾 許家興

李奕嫻 飾 張錦華

杜鶴 飾 郝美麗

黃品沅 飾 何振川

王挺 飾 馬騰飛

李延 飾 賈勝利

張瀚文 飾 蔣文傑

鄒小茜 飾 水清媽

王志恆 飾 肖靜

楊君 飾 段長江

王紫潼 飾 李香香

簡葉 飾 王文斌

袁朗淇 飾 黃自強

胡洪宇 飾 倪龍

李妍錫 飾 白冰

黃鑫 飾 趙毅

門硯萍 飾 陳娘娘

葉祥德 飾 香香爸

陳卓 飾 趙志剛

李敬全 飾 李六一

張堅 飾 鵬程

姜哲 飾 新民

胡文慶 飾 胡青山

竇慶宇 飾 顧大寶

王茂權 飾 小叮當

王春林 飾 秦教授

蘇華 飾 王樹林

孫學彬 飾 鍾大風

鍾遠林 飾 劉文江

陳鐵軍 飾 倪父

劉惠儀 飾 倪母

李未希 飾 李長河

倪萍演藝經歷:

1980年,參加了故事片《女兵》的拍攝,在影片中飾演女主角周憶嚴。

1982年,從山東藝術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同時參與了電影《他們並不陌生》的拍攝。

1987年參與電視劇《中國姑娘》,在劇中飾演「一號主攻手」。

1988年起,參與了電視劇《雪域》和《那五》的拍攝,在《雪域》中飾演「姚玉慧」,在《那五》中飾演「風魁」。

2002年,憑借電影《美麗的大腳》獲得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3年,參與電視劇《浪漫的事》在劇中飾演「宋雪」;8月,參與電視劇《天高地厚》的拍攝,在劇中飾演農村婦女「鮑月芝」。

2004年,在電影《陽光天井》中客串飾演「亞軍媽」,同年9月憑借參演電視劇《浪漫的事》獲得了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

2005年,出演《兩個人的芭蕾》,4月出演電影《泥鰍也是魚》在電影中扮演主角「女泥鰍」,12月,主演愛情倫理劇《大浴女》。

2010年,憑借電影《大太陽》在中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2012年,憑借電影《大太陽》獲得第1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22年2月7日,主演的賀歲輕喜劇《假日暖洋洋2》播出。

㈧ 月是故鄉明網路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片名:月是故鄉明[1]
編劇:韓君倩
備案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備案立項號:影紀備字[2015]第001號

劇情梗概
編輯
故事由民權縣吳老家村民周衛東一家年三十的團圓徐徐展開,由對主人公一家的走近,到對春節期間吳老家村風貌的娓娓道來,在旱情與打井、打工與留守、相聚與離別的縱橫交織的敘事中描繪吳老家這一方人的「過年」。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0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0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2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2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60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3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58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0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