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外國微電影觀後感

外國微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8-10 05:05:22

微電影《大象》觀後感

在毫無背景的情況下觀賞這部電影,肯定會對《大象》的名字產生疑問。明明講述的是校園槍擊事件,為什麼會冠上這樣一個讓人不解的片名?除了影片海報上出現的大象身影,以及主人公A和E房間牆壁上出現的大象素描,好像整部片子中再無大象的身影。關於片名的一種說法是導演參考了1989年BBC攝制的描寫愛爾蘭政治暴力的電影《大象》,認為這兩部影片在故事和風格上有相像之處。另一種說法則是從大象這種動物的天性出發。而我則更傾向於後者。大象作為一種比喻,它代表著集溫順和暴躁於一身。青春期的大象是最危險的,它有可能就靜卧在哪裡甚至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可是一旦爆發就具有毀滅性的力量。青春期的大象,乍一想來好像特指的是兩個殺手A和E——他們在校園里只是眾多學生中的普通二人,卻製造了這場悲劇性的震驚世人的案件,就像突然間爆發的大象。使他們爆發的原因,可能是同學對他們的欺負,可能是他們對於納粹的形象和暴力電子游戲的沉迷,也可能叛逆的心理甚至是同性戀情。但是細細想來,難道同樣的悲劇就沒有可能出自於其他人之手嗎?逃課未果,被父親逼著回到學校上學,面臨拘留管制的J;由於外形而受到嘲笑和冷落的M;為了友情和愛情分配不公問題而爭執不休,採用極端方式催吐減肥的三個女生;在露營時有過性行為並有可能導致懷孕的C和她的男朋友N;以及未被明確說明的其他一些人,難道就不會成為悲劇的製造者么?我們習慣於忽視,就像大象出現在起居室,人們要麼假裝它不可能在那兒,要麼以為它不是真的大象。其實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有毀滅美好的能力,每一件細小的事情都可能成為他們毀滅美好的理由——大象無處不在。

❷ 外國電影觀後感

轉一篇網友寫的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影片男主角之一「安迪」,普通人,一如你我,無辜入獄且被判兩個無期徒刑。在黑暗的監獄統治下,安迪用「深埋心底二十年的希望碎片」沖破「死灰般絕望的命運」,最終完成對自己和獄中友人「瑞德」的偉大救贖。

肖申克監獄迎來被判兩個無期徒刑的無辜銀行家安迪,經過一番裸體的冷水沖洗和石灰粉消毒,然後領兩套監獄制服,外表柔弱的安迪便正式成為肖申克監獄的永久居民。當監獄的第一夜來臨,許多犯人嚎啕大哭,安迪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當「姐妹花」想把安迪當成他們的洩慾工具,一次次的反抗換來一次次的毆打,臉上常有傷痕的安迪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當監獄新來的犯人可以證明安迪的清白,但監獄長卻設計殺了犯人,企圖把安迪徹底淪為自己洗黑錢的工具,把他關在黑暗密封的囚房裡幾個月,但安迪還是沒有多餘的話語。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他手指大小的錘子一點一點的挖牢房的牆壁,二十年磨成一劍。

Believe what you want. 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After long enough,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你願意怎麼認為就怎麼認為。這些高牆很有趣的,一開始你恨它,然後你逐漸習慣,等時間足夠長的時候,你就該依靠它了。這就是』制度化』。」一開始,很難想像出獄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勇敢的心從開始到結束一直貫穿始終的不就是自由嗎?為什麼,那個老人出獄反而那麼無助呢?看著他出獄,坐在車上,雙手緊握前一排的椅子,非常無助,非常無奈的表情。一個人已經習慣了一種生活,雖然,監獄里的生活在我們看來,可能是非常黑暗,陰森,恐怖的。但在裡面已經生活了50年的人來講,那兒就是一切。他的所有都在那兒。

另外還有一件事「安迪是對的,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麼發笑了。如果用這種石錘挖在牆下挖隧道,會讓一個人挖上六百年!」沒有一個人相信Andy會用一把小錘子挖出這樣的一條通道。那是夢想,夢想總有一天,會重新獲得自由,希望只有是自己給自己的。只要前方有希望。我們才有活下去的動力。活著一定要精彩,不精彩活那麼久干什麼?

Andy在監獄里給參議員寫信後,圖書館給Andy寄了許多書過來,包括許多黑唱片。Andy選擇了大家分享。精神上的感受,遠比物質上的感受重要得多得多。這是我的感受。Andy坐在椅子上,雙腿擱在桌上。閉上雙眼。用心去感受那義大利女人唱的。瑞德的話,很好的解說「我可聽不懂這一天那兩個義大利女人唱得什麼,說實話,也不想知道,有些事情不說出來更好。我是想說她們唱得太好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好得讓你心痛。」「告訴你們,那聲音激揚。比這個灰色地方里的任何人敢於夢想的都要遙遠、高昂。就像鳥兒振翅飛進我們枯燥的牢籠將圍牆釋放……就在那一刻—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瑞德說出了Andy心中的信念。一直以來,始終沒有放棄過的信念。現實中,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說實話,許多時候,美景就在跟前,只是我們沒有好好去珍惜。把目光放在遠處,相信,如果我到了那兒,我就很幸福。我們匆勿趕路。卻沒有想到,這條慾望的路是沒有盡頭的。而我們因此錯失了許多值得珍惜的事和物,最重要的還有人。許多時候,珍惜就對了!就像安迪知道放那首歌肯定會得到懲罰,但他還是牢牢抓住這一瞬間。不讓他從指縫間溜走。

❸ 求微電影numbers觀後感,在線等,挺急的

今天,我在室友的陪伴下,觀看了《選擇》這部微電影,電影講述的是在藝術考試臨近時期,考前賄賂有可能成為考官的方老師,而方老師忠於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從而拒絕了一系列違規的事情!

在方老師的家中住著一位比較貧困但是天賦極其優秀的學生,方老師一直的鼓勵使她最後考入理想的院校,而她也從方老師生活中的點滴學到了做人的真諦,要做一個正直、有自己原則的人。

其實,人生的道路有千萬條,做出的選擇也有很多種,不論你選擇哪一條,路上伴隨你的有優美的風光,但同時也會有岔道和沼澤地,關鍵在於你選擇時的態度。所以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因為每個人無論是對生活還是事業,都有著自己的想法,當人們為了實現心中所想而採取行動的時候,無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只有一種選擇。

❹ 微電影童年回憶館的觀後感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朴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❺ 最感人的微電影(一個小男孩把鞋還給人家)觀後感

寫觀後感需要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❻ 微電影《黑非黑》觀後感500字

電影以一部芭蕾舞劇《天鵝湖》為貫穿始終的線索,主演nina要一人飾演兩角,而她的白天鵝完美無缺,可黑天鵝總是缺少突破和激情,她把同劇團妖冶惑人的lily當成了假想敵,同時壓力太大又致使她眼前出現了各種超自然幻象和錯覺。開演前nina因為一系列事情逐漸發現自己黑暗的一面,左肩的黑色羽翼也隨著故事的推進長成,在最終的表演里完成了屬於她的完美。

nina的媽媽也曾是一個芭蕾舞演員,從小生活在媽媽嚴格管制之下的她,所展現的舞蹈也是克製得精準,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偏偏缺乏自由的激情。就像被豢養在籠子里的金絲雀,習慣了在狹小范圍的生活已失去飛翔的野性。性格用thomas的話說就是「美麗、怯懦、脆弱」,是一隻完美的白天鵝,可這四年來她的黑天鵝總無法讓人滿意,沒有黑天鵝誘惑人的性感,thomas問王子:「你會和這樣的女孩兒上床嗎?」

nina確實很努力,由片中她在家中練習單腳旋轉過度,導致腳趾受傷就可以看出,她很迫切地想要出演這個角色,為此甚至偷了前首席beth的東西,因為她想要變得和beth一樣完美。beth不甘心就這么消失在舞台上,她用一場車禍報復了藝術總監thomas,代價是雙腿嚴重受傷。或許thomas早就習慣這種事情,我認為beth並沒有對他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反而是nina感到憂心忡忡,在開演前去醫院把東西悄悄還給了beth,由此看見了beth在和她說話之後用刀拚命地刺向自己的臉和脖子來自殘,在她逃離之後還追到了家裡,連媽媽的畫都開始動起來,恐懼慌亂包圍了她,她無處可逃!

在我看來,lily雖然平時有些放浪形骸之外,還嗑葯,但她在某些方面算是個不錯的女孩子。至少她會主動向nina道歉,為她告訴thomas,nina練舞壓力太大在舞蹈室哭了。片中lily到nina的家裡想帶她出去,nina為了反抗總把她當成小姑娘什麼事都管她的媽媽,答應了lily。要知道,nina在此之前一直把lily當成想要頂替她成為主演的人,兩人的關系可不怎麼友好。在酒吧nina抵制不住誘惑磕了葯,因為lily說葯效只有幾個小時,「tops。」。回家之後nina和lily發生了關系,來了一場歡暢淋漓的性愛,導致第二天nina睡過了頭而遲到。到了劇院的時候看見lily在大家面前出任主演,她自然認為lily是故意的,可lily解釋說她並沒有在nina家裡留宿,而且這只是走位,thomas想定一下位而已。

我想這是nina神經失常的一個表現,從她得到這個角色之前,她就已經不正常了。長期在母親的壓制下生活,沒有自由沒有隱私,但黑天鵝是一個罔顧制度、打破規則、誘惑人心、邪惡的角色,想要成功出演黑天鵝,就必須釋放她自己,把身體內鎖住黑暗因子的牢籠打開,禍亂人間。

高潮部分在最後,nina前台表演白天鵝失利,回到化妝間看見穿著黑天鵝服裝的lily,兩人爭吵搏鬥之下nina錯手用鏡子碎片刺中lily腹部,lily當場死亡。nina把屍體拖入廁所藏好,變身為黑天鵝。神秘莫測的黑天鵝,欲迎還拒的手法不僅誘騙了原本傾心於白天鵝的王子,就連觀眾也沒有辦法逃脫她的魔法,nina看著她身上逐漸長出來的黑色翅膀,隨著她在舞台上的旋轉羽翼漸趨豐滿,平時的文靜內斂被剝除,黑天鵝就像附著在她身上一樣,閃身進入幕後的瞬間她還在眾人面前激動地深吻了thomas。這對過去的她來說完全不可能。

回到化妝間後,nina發現她根本沒有殺害lily,她殺害的是她自己,那斷掉的一截鏡子碎片從她腹部的傷口處被自己忍痛取出,nina感到惶恐,但是舞台劇仍要繼續下去。結局中白天鵝因為王子的負心從懸崖上摔落,用死亡見證了她的純潔,而nina站在舞台中的高台上,從那裡她看見了她的母親,眼閃淚光地看著她的演出,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那個致命的傷口漫溢出鮮血。依照劇本所寫nina摔了下去,觀眾席中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大家都興奮地奔向nina,這時才發現她的傷口,但nina並不後悔,她對thomas說:「i felt perfect。 i was perfect。」

或許nina的媽媽說對了,這部劇會毀了她。用鮮血澆灌而成的芭蕾,才完美。

❼ 用英文寫微電影蓋章觀後感

Harry Potter is a series of seven fantasy novels written by British author J. K. Rowling. The books chronicle the adventures of the eponymous adolescent wizard Harry Potter, together with Ron Weasley and Hermione Granger, his best friends. The central story arc concerns Harry's struggle against the evil wizard Lord Voldemort, who killed Harry's parents in his quest to conquer the wizarding world, after which he seeks to subjugate the Muggle (non-magical) world to his rule.

❽ 微電影《鐵山德德哥》觀後感

微電影《鐵山德德哥》觀後感
鐵山區鹿獐山派出所副所長詹傳德每天走東家串西家,忙的像個陀螺。社區居民都叫他「德德哥」。
本片講述的是黃石鐵山一名13歲少女芳芳認為父母偏愛弟弟不愛她,還總開玩笑說她是從別處撿來的孩子,方芳信以為真,決定離家尋找「親生父母」,遭到父親的反對與斥責,父女倆在馬路上發生矛盾,群眾舉報到公安110,「德德哥」接警後立即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後對芳芳耐心做思想疏導工作,最後芳芳終於明白事理,開心的跟隨父親回家。

❾ 微電影:凋謝觀後感200字

微電影《凋謝》是一部具有教育和警醒意義的普法專題片,看完之後能夠學到很多生活中的法律知識。

❿ 微電影 觀後感

前幾天,朱老師用了一節班會課的時間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假錢》的微電影。電影雖短,卻意味深長,令我感受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司機在工作過程中一時大意收到了一張假錢,經食品店老闆的提醒後才發現這是一張假幣。回家後,他的兒子揚揚問他要餐費,司機想把那張假幣交到學校去,但又於心不忍,把那張假幣夾進了一本書里。不想這一幕居然被兒子看見了,揚揚將那張假錢帶到學校去。
第二天交伙食費時,揚揚模仿其他同學的字把假錢交了出去。不料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用班會讓揚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把假錢換了回去。在一封道歉信中,揚揚講明了一切。原來揚揚的媽媽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在不辭辛苦的照顧他,但爸爸在工作過程中卻會收到假錢,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揚揚便把假錢花了出去……
電影看完了,我也感受很多。電影中爸爸把假錢夾在書里而不花出去固然是對的,但他卻不知道,收到假錢應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局和銀行處理。故事中揚揚的做法也有對有錯。他雖然把假錢交到
學校去了,但是在認識到假錢的危害後,他又把假錢換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用假錢坑害別人的不法商販。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假錢也是違法的,根據刑法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卻仍然使用的,會由使用面額的大小來給予一定的懲罰。
這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我們要杜絕使用假幣,發現假幣要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處理,也要傳播辨別假幣的方法,不讓更多人受騙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2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0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0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2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2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6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3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1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