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打孔微電影觀後感
1. 《親愛的》說說對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真實感人
你好,尊敬的網路知道用戶朋友,,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首先《親愛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脫胎於真實發生的「打拐」事件;其次,這類親子題材本身就是「催淚大戶」,多年前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所掀起的觀影盛況,相信80後們都記憶猶新。面對「骨肉分離」的人間慘劇,再理性的觀眾,恐怕也都會心軟。
造型接地氣,演員演技好
電影本身,劇情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讓人意外的地方,丟孩子和找孩子的細節,大家平時在新聞里都看到很多
。比較特別的設計是,在片中飾演一對離婚夫妻的黃渤和郝蕾,在丟了孩子後,找到了一個由張譯、張雨綺飾演的夫婦領導的一個由丟孩子父母組成的「互助組織」,大家互相鼓勵支撐,共同尋子,成為了電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電影前一半時間,幾乎成為黃渤尋子的獨角戲。草根出身的黃渤,把這個開著破網吧、妻子跟有錢人走了的中年loser,徹底給演活了,每個表情、動作都令人心酸鼻酸。當黃渤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孩子之後,在影片後半段,重心轉移到了另一位主演趙薇的身上。
丟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當孩子被解救之後,後來收養孩子的家庭也等於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著重想給觀眾們展現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顏出鏡、穿著土氣衣服、留著亂糟糟短發的「村婦」趙薇。
觀眾跟隨黃渤一路積攢下的對丟孩子的傷痛、對人販子的痛恨,在此刻,卻被同樣深愛著孩子、因不願與孩子分開而陷入痛苦中的「繼母」趙薇給逆轉了:看似一個悲劇的解決,卻成了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祝你天天快樂,如有不足,可以繼續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2. 致青春觀後感 15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觀後感
電影最開始和電影最開始以後的部分當做兩部分來看,它們竟然契合地如此巧妙。最開始鄭微的夢里是童話般的美好,而醒來後卻是屌絲般的現實。就正如她那濃烈如美酒般的青春逝去後,面對的是泉水一樣通透的幡悟。這中間,隔著一千一萬個過濾篩。她青春里的每一個人,就是篩子般的存在。陳孝正的自私,林靜的矛盾,小北的自尊,黎維娟的現實,阮莞的傻,老張的執著,許開陽的天真,趙世永的軟弱,曾毓的陰暗••••••鄭微既是一顆棋子,也是一個觀棋者,這些人一個個的從她心中穿過,當美酒已濾成清泉,她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施潔的鏡子身上,悄然碎開。而每一個篩子,對於不同的觀眾而言,都有可能成為他們自己的鏡子。一部充滿篩子的電影也許不足為奇,但趙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她讓每一個篩子都徹底豐滿,用老張的話來說,「哪兒都能張開。」
電影里不同的女生用自己的青春,闡述著不同的愛情。從主角鄭薇說起吧。電影里鄭薇開始喜歡的是林靜,而她為什麼喜歡林靜呢?電影里鄭薇自己說了,林靜家境好,長的好等等,總之,是他們圈子裡最優秀的一個。所以,鄭薇喜歡他。對,是喜歡不是愛。而鄭薇遇到陳孝正之後,卻愛上了陳孝正。為什麼呢?我們先說說陳孝正,他對她不感興趣,他也很優秀,學習很好,長得帥,但是家境貧寒,這導致後面的劇情的發生,這里先不說。再說鄭薇,她第一次遇見陳孝正就被無視了,這讓性格外向的她不可忍受,所以,想方設法讓陳孝正道歉,但是一次次的被無視,讓她深深的記住了陳孝正。也許越難得到的,人們越想得到。陳孝正越是表現出不喜歡鄭薇,鄭薇就越是喜歡他。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去追求陳孝正,當然,後來她成功了。但是好景不長,說回陳孝正,我想性格內向、做事仔細的他,遇見個這么外向的女孩,他的認識、他的世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鄭薇就是他人生的誤差,我認為人們往往喜歡新鮮,喜歡不一樣的,所謂異性相吸嘛,指的就是不同性格的人會相互吸引吧。所以,我想陳孝正是喜歡鄭薇的。但是,面對出國深造的機會,陳孝正放棄了鄭薇。我想,這不能怪陳孝正。因為陳孝正家境貧寒,他深深的明白了貧窮的不好,所以,他要過上好日子,也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他媽媽,為了他喜歡的人不受貧困。所以,他選擇了公費留學,後來當他有所成時,他又開始懷念當初的愛情。這時,他不再擔心貧窮,所以,他開始考慮自己的愛情,甚至想,為了愛可以放棄現在的一切。這是多麼的可悲,當你朝著你認為對的方向前進,並到達終點時,你卻發現你錯了。而這個錯,人們在起點處往往不會知道。
鄭薇和陳孝正的愛情,讓人羨慕。我羨慕鄭薇的敢愛,也同情陳孝正的難,為了生活,他選擇了放棄愛情。在這,我不認為誰有錯,誰都沒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境,從而會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正如電影里所說:「我們都應該慚愧,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這是必然的,迫於環境因素,人們不可能不顧一切的愛。正如電影里的林靜的爸爸和鄭薇的媽媽一樣,當他們兒女都長大的時候,他們卻找到了愛,並且愛了。但是家庭,生活,人們的觀念等環境導致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必然是個悲劇。他們的愛不被人們接受,他們自己考慮到各自的處境,也許他們也會認為自己不應該愛的吧。有些愛,不被認同,必然會以悲劇結束!
而有些愛,不夠忠貞也必然不會有好結果,正如電影里的阮莞和趙世永的愛。阮莞深深的愛著趙世永,可是,趙世永卻對阮莞不專一。也許,很多人會說了,趙世永還想怎樣,有阮莞那麼好的女孩他還要怎樣。但是請別忘記鄭薇的事,也許我們所看到的阮莞是最優秀的,但是在趙世永的世界,阮莞未必是最優秀的。而且,趙世永給我的感覺是,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吧,男人也許都會有這個毛病,喜新厭舊。一樣事物,一直在,你就會漸漸忽視,而當它失去,你才會發現它的重要。正如阮莞死的那一刻,趙世永哭了,我想他的淚是發自內心的吧,但是阮莞在的時候,他卻不知道珍惜,死了卻反而讓他明白自己對阮莞的感情,多麼諷刺。
有些愛永遠在陰暗處,是默默的愛。這種愛,我不知道值不值。也許愛情,就不該用值不值來衡量。電影里,那個一直給阮莞送花的,一直默默的愛著阮莞,卻不敢說出來。也許,愛一個人,不是要得到她,而是默默的關注她,並希望她幸福吧!
而有些愛,卻不是愛。正如黎維娟,她為了金錢,可以嫁給一個50多歲且有子女的人。為了生活,我們不能責怪她,和陳孝正一樣,她嘗多了貧苦,一心想過上有錢的生活,所以,愛情於她而言,也許沒那麼重要,但是,我想她何嘗不渴望一份愛情呢。
再說說施傑吧,她的愛也許才是真正的愛吧。她愛愛情勝過愛自己。她愛著林靜,可以為林靜付出生命。為了愛,她真的是不顧一切,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但是,正如電影里的劇情一樣,真愛未必會有好結果。施傑是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但是,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林靜卻不知道自己的真愛,他想,他也許是愛鄭薇的。我不知道林靜最後有沒有找到真愛,但是,我真心的祝福施傑,因為,我認為她的愛是真愛。我祝福她!
最後說說朱小北,她沒有愛情。她的出現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但更重要的,我認為她才是主角。她的作用就是說明主題的。在她被開除後,就沒她的鏡頭了,但是最後,她以另外一個身份出現在了一個記憶方法的推廣會上。注意,這里提到了記憶方法,作為這個方法的創始人,可想她的記憶力是很好的。而當許開陽認出她,並問她是不是小北時,她沒有承認,作為記憶大師,當然不是她記憶有問題。而是也許,這就是——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她希望青春的回憶永遠停留在記憶里,不願提起!
整個故事結束了,不同的人,道出了不同的青春,解釋了不同的愛情。到底什麼是愛情,誰也不能說清楚。正因為說不清楚,所以,愛情才會是永久的話題,被人們一次次的提起。
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鄭微在台上唱【紅日】,她那種拋開一切的勇氣與激情!我自問沒有她那麼敢愛敢恨,只有這樣極致的女人才讓人如此的喜歡!當我們對某人放進了感情,那麼在他面前,你就像個神經病,會惶恐,不安,患得患失……不過,人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校花阮莞,我想大家都是一陣惋惜,如花的嬌顏就這樣逝去,總覺得不值得,也許,在她心裡,也唯有去見他,她才不會後悔!
誰不是在年輕的歲月里,沖動過,傷害過,痛苦過,可現在我們依然微笑著,生活著,可當我停下來回顧自己的生活,能感受到有很多沙粒感堆積在心臟里,隨著血液流進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我們的身上沉澱下無數生澀粗糙的傷感來,再沒有當時的感覺……
我們曾經以為的天長地久其實不過是萍水相逢。也許他是吹進你眼裡的沙子,模糊了雙眼,看不清天空的樣子。這一場末路繁華,不傾城,不傾國,卻傾我們所有。你要的是什麼,一生相守,還是一晌貪歡。我要的,只是簡單卻安穩的生活而已。愛到絕路,覆水難收;最好的幸福,是你給的在乎……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義,愛著一個人。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義,拒絕一個人。多少人不敢說出來,怕說出來後連朋友都不可以做了。 多少人喜歡一個人,只是告訴了她讓她知道,而後轉身離去,再也不提。 多少人喜歡一個人,卻是始終都沒有告訴她。 多少人最初的約定是相濡以沫,最後的結局卻是相忘於江湖。多少人是因為得不到,才假裝不想要。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在分離。多少人已經分開了,卻還彼此愛著。多少人走著,卻好似困在原地。 多少人敗給了一個`等`字。 多少人約定,轉身後誰也不再回頭,可是誰也忍不住。 多少人見證了很多愛情,卻沒有見證他們的婚禮。 多少人來到你的生命,便匆匆離去,再也不見。多少人走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你的人生上一節課。 多少人希望與你生活在一部電影里,下一鏡頭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後…… 多少人在你的生命里一閃而過。多少人曾想與你一起顛沛流離。 多少人一直活在你的記憶里,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多少人的青春忍受著巨大的傷痛,在義無反顧中呼嘯而過。 多少人與你聽著同一首歌曲,觸動著同樣的心情。多少人放開了你手,卻盼望你能回來。多少人挽留過你,可終究沒挽留得住,你挽留過多少人,也是如此。 多少人小時候很少去考慮長大了是怎麼樣,長大了卻老是去想小時候是怎麼樣的。多少人想知道哪天自己喝醉了,一個人走在街頭,會歇斯底里的喊出誰的名字。多少人把眼淚埋在睫毛深處,輕輕的對你說:祝你幸福。 多少人在一起,誓言永遠不分開。 多少人分手了,一個出去流浪,另一個卻站在原地,一個早就忘記了彼此過往, 另一個還在傻傻的等你累了再回來。多少人因為你的丟失,而翻遍了全世界。多少人明知道你們不可能,卻對你噓寒問暖,一如既往。 多少人愛你,愛了整整一個曾經,多少人想你,想了整整一個過去。 多少人想在雨天給你送傘,卻怕你不接受。多少人告訴自己不要改變自己,卻還是因為你失去堅持。多少人想陪你看第一場雪,你也想有人陪你看雪,可對方卻不是彼此。多少人喊你傻瓜與笨蛋,其實他喜歡上了這個傻瓜與笨蛋。 多少人想你,無時無刻不,每時每刻都,可是你卻想念著別人。多少人每天都打扮好自己,只為能與你遇見時的第一印象。 多少人珍藏著一個小物件,那是你送的;多少人持有一個小物件,為將來送給某個人。 多少人為去見你,會從遠方趕到你那裡看你,最後卻只能又匆匆回去。多少人曾在充滿霧氣的玻璃上,寫下一個人的名字,然後匆匆擦去。多少人忍不住歡聚,經不住別離。多少人又能像她一樣不顧一切的愛著你。多少人在尋覓,多少人在等待奇跡。多少人。。。多少人。。。。。。
3. 趙薇與黃曉明的微電影
就是一起拍時尚芭莎的花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電影!希望能幫到你!
4. 致我們逝去的青春觀後感
青春,是永不妥協的抗爭。青春,是美妙無窮的樂曲。青春,是無法言喻的情愫。 青春,是用來懷念的。 是奔著趙薇執導的電影才看的,本以為不過是狗血雷人的情節,校園愛情故事,嬉笑怒罵,千篇一律……可兩個小時終把這部影片看完後,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大學入學的青澀,好奇與惶恐,仍記憶猶新。男女生宿舍的卧談會,放肆,不羈。新生入社團的好奇,迷茫。食堂打飯的長龍隊伍,著急,等待。自修室的努力奮爭,靜謐,希望。激動人心的校園招聘會,熱鬧紛繁的畢業典禮,瀟灑瘋狂的散夥飯,還有那轟轟烈烈的愛情……一邊被電影的鏡頭深深吸引,一邊被鏡頭帶回到曾經美好的歲月。穿越時空的場景交叉在一起,是情不自禁,是忍俊不禁,亦是不知所措,感慨萬千。 被敢愛敢恨,瀟灑率真的鄭微所折服。愛情是需要勇敢的,需要自己去創造機會的。所以,鄭微遵循內心深處的想法,用她的真心與誠摯,又有點賴皮,發揮螞蝗精神。打動了人生只能建一次高樓的陳孝正,而放棄了富二代的痴情與苦苦追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別以為我的紅旗插不到你的火星上。」鄭微對愛情的執著,觸動心弦。可天公不作美,事與願違,陳孝正因為選擇公派留學,而舍棄了微微的真愛。一顆最美的流星,也有隕落的時候。但是畢竟留下過痕跡。而鄭微仍然逞強且倔強的說:「愛情是不會死人的。」可誰能想得到,阮菀的意外車禍,就是最大的諷刺,原來「愛情是會死人的」。 阮莞,溫柔嫻淑,大學時期,男生們心中的女神。可偏偏對初戀趙世永死心塌地。可謂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卻換來個「消香玉損」。能夠在男友做錯事情時,幫他主動承擔責任,並把事情解決很好,時間恐怕也只有熒幕中的女人了。可再回校的火車上的撕心裂肺,又有誰能夠體味。她的寬容,她的付出,她的傻瓜式愛情,終將是青春路上的遺憾。更是趙世勇的損失與愧疚。校園小路上的信誓旦旦,夜色星空下的海誓山盟,只願做來世的山伯英台。 整部影片中最不喜歡的就是趙世勇這一角色了。因為你的懦弱,因為你所謂的孝順,因為你的最後的演唱會,因為……可是,愛情的世界裡是沒有理由的,沒有對錯之分的,有的只是願意與不願意。你也只能用最後的淚水來祭奠消逝的美好青春。 娟娟,現實社會造就的現實女孩。從剛步入大學校園起,目標明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已是根深蒂固。她說:「窮人家的孩子的愛情是燒不起的。」最終如願以償,做了有錢人家的太太,兼兩個孩子的後媽。可她覺得日子很滿足,很滋潤。對於娟娟個人而言,未嘗不是個好的歸宿。你的青春你做主。 假小子,朱小北。一頭清爽帥氣的發型,一張稚嫩略顯心酸的面孔。她真實,勤儉,自力更生。人窮志不窮。最終忍受不了別人的歧視與屈辱,將內心的委屈爆發在砸壞學校的超市上。從此,小北的大學生活畫上了句號。一段友情終究是未能圓滿。 陳孝正,讓我想到了《北京愛情故事》里的石頭,渴盼的成功路上需要已失去愛情為代價。總是以後的輝煌無數,也難以彌補曾經的過錯,曾經的迷失。 許開陽,典型的富二代。有追求,有努力,雖然沒有成功,但畢竟追逐過,便沒有遺憾了。 哪裡都能張開的張開,甘願做配角,有心靈陪伴守護者阮菀。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只要她開心,快樂就好。張開,你真的很棒,真的很能放得開,想得開。因為你,我們又再次相信愛情了。 有人說電影為什麼沒有結尾呢?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好嗎?哪怕重新有個人生的起點也能減輕內心的孤苦啊!這就是趙薇的高明之處吧。肆無忌憚地青春年華,誰能預料結局,誰又能預料結局。沒有結尾,勝似結尾,正如韶光年華,彈指間已逝,一瞬間永恆。 青春,沒有好與壞,只有擁有與逝去。 是的,青春是用來懷念的。
5. 關於網友稱趙薇導的劇場太好看一事,你有何看法
關於網友稱趙薇導的劇場太好看一事,你有何看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關注這個很火熱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在這個綜藝節目上,有很多優秀的演員,另外還有幾位著名的導演。這是一個導演選角的一個真人秀節目,而在這一季的節目中,不僅僅是對來參加這個節目中的所有演員的一個整體評價,另外也是對所有的導演的一個考驗。最近趙薇就在演員請就位這個舞台上導演了一部很簡短的可以稱之為微電影的一個劇,叫做《劇場》,這部《劇場》是由女演員王智,以及兩位男演員孫陽和賀開朗主演的。
6. 趙薇版花木蘭觀後感
http://www.douban.com/review/2817947/《花木蘭》歸來後,好幾次都面對這樣的問題:這部片子好看不?而我常常會瞬間語塞,左右不是,最後扭捏了老半天吐出一句:演員很好,導演差了點。但我還挺喜歡的。
平時尖酸刻薄嘲笑爛片慣了,這次拼著被鄙視品味的風險,說出了極富主觀色彩的感受,是一件怪不自在的事情,而喜歡意味著要照單全收,意味著這部片子的一切,包括文藝腔的台詞,意淫過頭的編劇,捉襟見肘的導演,以及力挽狂瀾的演員,我必須一並接受。口頭空喊喊是不過癮的,所以專門寫下這篇文章旗幟鮮明力挺《花木蘭》.....的演員。
事實上這部片子的強項幾乎一致公認,短板也一覽無余,演員的表現再出色,無法一演遮百丑,劇情的漏洞再荒謬,也無法遮擋演員的光彩。兩者涇渭分明,各據山頭。所以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馬楚成的掌控比起趙薇陳坤的高水準發揮,顯得步履蹣跚,拖了後腿。
一、從主題曲一窺全片基調
最終《花木蘭》的主題曲選用了孫燕姿那首蒼涼大氣的《木蘭情》,而原定的主題曲,張靚穎那首帶點小女兒味道的《木蘭星》變成了插曲,可以看出馬楚成是鐵了心要走史詩大片路線,之前我得知這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作品履歷表時,心一沉,果然他沒有讓我失望,被寄予厚望的《花木蘭》終難成為一代史詩,化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民謠一曲。
但不能否認的是,很多人在看片子時仍然會在某一刻感到血氣翻湧。不是為了這個香港導演的寡陋視野和小家子氣的煽情手段,而是歸功於演員大氣而沉鬱的表演。
二、劇情游離導演游離 演員靠扎實演技帶觀眾入戲
看第一遍《花木蘭》時,我就被驚到了,這是最活生生的木蘭與文泰,盡管之前看過很多趙薇陳坤的作品,仍然沒想到他們能發揮到這樣程度,木蘭也好,文泰也好,他們的人物形象多少有些單薄且神話向,但兩位青年演員的表演卻極具層次感地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英雄,他們二度創作的角色是有說服力的。作為觀眾,我幾乎能從他們的眼神、甚至最細微的面部神經抽動,同步讀出兩人的內心變化。所以,盡管屢屢被該片台詞、橋段雷得震出了劇情,卻又一次次被演員充滿血性和力度的表演拉回戲內。我甚至在想《花木蘭》以後如果重拍的話,超越這部並不難,但下一個導演還能再找到那麼合適的演員嗎?
再說台詞,同樣充滿了違和感,那麼文藝腔那麼拗口的台詞,最後竟能化為一句句泣血吶喊,趙薇陳坤的聲音都不似平常了,嘶啞得像是直接從胸腔爆破,又像是經歷了風沙的粗糲,振聾發聵,攝人心魂。不用配音是對的。這樣極具真實感的情感高聚集反應,只有在大漠的現場,而不是事後進錄音棚。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了姜文以前對趙薇的評價:「我們管她叫薇姐,你知道嗎?這所有的演員都管她叫薇姐,她確實是挺有激情的一個人,而且在一個集體裡面挺能把事張羅起來的。而且有腦子,這是我認識她以前萬萬沒想到的。我覺得她確實是一個有腦子的人,但她也不是那麼圓滑。包括我偶爾看到她演的有些戲,我覺得其實劇本很差,但她能在裡面演的不尷尬,這點是我不具備的。我要碰到一個差劇本,要不然我就拒絕了不演了,要不然我就給人家改了。我不會說就這么差我還能演得讓人不討厭,這我做不到。我覺得這是她在表演上很強的一個能力。……(以下略)」
這次《花木蘭》,同樣體現了這一點。這部戲的亮點在於,看演員怎樣努力讓這樣一個有很多問題的故事變的可信,看這部流水賬式商業片中,趙薇和陳坤如何憑演技突圍。
三、趙薇的剛、陳坤的柔,這次起了化學反應
再說木蘭文泰,其實這兩個人物設定很有意思,趙薇演的木蘭是女人中的男人,陳坤演的文泰則是男人中的女人,當然這絕不是說陳坤不夠爺們,而是在男人的霸氣和堅毅之外,他仍有著細膩,憂郁,溫柔似水的一面,所以和軍營中的其他粗漢一下就區分開來了,唯有文泰懂得木蘭脆弱孤單的女兒心態,並呵護她成為她精神上的支柱和依賴。
惡搞一下,如果讓硬漢胡軍和柔情陳坤互換角色,會是怎麼樣。
陳坤演門獨仍然是能勝任的,他將另添一種陰冷狠毒的味道,和外表的柔弱形成反差更有戲劇沖突,避免了胡軍版門獨的臉譜化。
但胡軍演文泰的話,劇情就要大改了,一個純爺們跟木蘭整天廝混在一起,怎麼都顯得突兀且生硬。木蘭雖然統治了幾千幾萬的將士,甚至主宰了男性象徵的沙場,但她對於男性仍然是陌生,甚至抗拒的,不然也不會每晚都做噩夢。而細膩陰柔的文泰,才是她走向男人世界的橋梁。
我以為《花木蘭》遠可以更女權一點,不需要那麼多的感情戲。要看愛情哪部片子沒有啊,導演執著於此的話拍成輕喜劇得了,還史詩什麼,偏偏現在一腳門內一腳門外尷里不尷尬。
扯回來,哪怕是感情戲,也總得有點特色。男扮女裝的花木蘭最出戲的部分應該是她的女性身份,如何在一個純男性的軍營里小心翼翼不被拆穿。肯定會發生不少問題了,這個時候文泰出來打打掩護,或者當花木蘭性別意識錯亂的時候,文泰用點柔情給她撥亂反正,這樣不就行了,感情是輔助,重點在於喚醒花木蘭的女性意識。
四、亂談影片中的感情戲
就算是導演鐵了心要正面描寫兩人之間的感情,那我覺得沙場中的感情最珍貴的地方在於,明知不可為而不為。那裡並非花前月下,動情應當是禁區,是比柔然更可怕也更需要防範的東西。所以關鍵在於兩人能不能摒牢,這也符合一貫隱忍內斂的東方式情感表達。況且趙薇和陳坤那麼會演,該有的表達該發生的變化,一句句全在臉上寫著呢。所以導演需要的是設置一些情節,給一些細節描寫,至於木蘭文泰之間的什麼握手啊,撫臉啊,生死誓約啊,都太太太流於表面,應該大刀闊斧刪掉。又不是瓊瑤劇,搞那麼狗血干嗎,剋制啊克制。
這里有兩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情節,一個是文泰割腕給木蘭喂血,看第一遍時觀眾還沒反應過來,雖然匪夷所思但總算有點感動,到了第二天清晨,導演竟然故技重施再來第二遍,靠,存心找笑是不?真是早一次晚一次遠離冷場煩惱。
第二個情節是木蘭文泰在沙場里看星星…………………………導演,你是在提醒大家不要遺忘你的《星願》嗎?沙場里真的不需要浪漫一百遍啊一百遍。還有什麼「人死了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沒記錯的話,《獅子王》里應該也有同樣台詞。。。然後,正當我穿越著,陳坤的臉就詭異地浮現在星空中了,靠,看木蘭兩眼呆滯地望著夜空誰不知道她在思念誰啊,用得著那麼直白么?
最讓人無力的是,導演借小虎之口,幽幽地來了一句:「你們兩個都好孤獨哦。」靠!這是說出來的嗎?這是說出來的嗎?孤獨是對的,是兩人明知不可為而不為的關鍵情緒。可是你哪怕用一個落寞的背影來表現,也要咬緊牙關不能講出來啊。有些靠感覺的東西,不說是完美,說破是完滅。導演一開口,觀眾就發笑。
當然煽情也是文藝片導演的看家本領。本片還是有一些橋段頗有看頭,比如清洗帶血的軍牌,又比如文泰背對著木蘭放下狠話,兩行熱淚卻止不住。
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文泰給木蘭拔劍。「這些日子來我一直看著你,你做的很好。」這是典型的給一蜜棗打一棒子,多麼心酸的一句話啊,還沒等木蘭回首往事悲從中來,文泰已經手快地拔掉了插在她胸口上的箭,木蘭一聲慘叫,那麼多日子來積壓在胸口的悲慟和撕心裂肺,隨著噴涌的鮮血爆裂出來,濺了心上人一臉。想起那一句唯有肉體上的痛苦才能緩解心靈上的痛苦。此話不假。
五、導演和編劇的糾結之處
其他劇情漏洞也不想說了。但惟有一個是橫豎想不通的。陳坤說,文泰是花木蘭背後的男人。那麼一個偉大女人背後的男人應該是甘於寂寞的。那麼,明明木蘭的女性身份是全片最大的戲,怎麼文泰在關鍵時候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卧底,七皇子沖出來搶戲了呢?
這部片子里其實充滿了卧底,花木蘭男扮女裝混入男人堆,文泰隱藏皇子身份混入平民堆,文泰還偽裝普通士兵裝死,木蘭更是潛伏進了敵營救心上人……那麼目不暇接的重重身份危機,導演竟然兩眼一閉地統統放過關了,那些潛伏卧底,都順理成章地、如有神助地成功了。編劇大過天啊編劇大過天。
六、神樣出場的VITAS 不幸淪為男寵
再來講講VITAS的處女秀,大學里第一次聞說他,我以為是天上掉下了個神人,跟寢室姐妹激動的一塌糊塗。這幾年終於看著他從神的寶座上跌下來了,發福了走穴了假唱了不再神秘了……這次還跑出來打了瓶醬油。
一開場的VITAS感覺還是非常好的,一襲白衣長發飄飄,充滿了宗教般的神聖感,我估摸著以為他扮演的是一個有象徵意義的角色。
象徵什麼呢?命運,他應該就像蒼穹之上的命運,對著天下蒼生,哪怕生靈塗炭哪怕白骨累累,他都風輕雲淡置身事外,卻唱著救贖的靈歌,從遙遠的天際傳來,撫慰著戰亂中人們的悲苦,但VITAS扮演的是神,不參與拯救世界,他的位置仍是高高在上,任憑人間慘劇一幕幕的發生。
總之,VITAS的出現,在我的設想里,應該給本片提供一個第三方視角,讓觀眾也抽離一下劇情,在戰爭之外,獲得上帝視角的別樣體驗。
但是我心目中的上帝,竟然淪為了侍奉單於父子的男寵,還介入了一場報仇的窩內斗。當他綉口一張,吐出那句拿腔拿調的台詞,當時我就覺得人生百年,如夢如幻啊……
七、 畫面完了 噩夢般的文藝腔台詞仍然在繼續
最後,男主必須義不容辭地提出私奔,女主必須深明大義地拒絕,文泰和木蘭以一個過盡千帆的擁抱收尾,看得我真是膽戰心驚,就怕他們抱後再順勢來一個KISS,那就毀了,全毀了,變成《情深深雨蒙蒙》了,幸好導演慈悲,一個鏡頭拉遠,不過最後結尾也沒高明到哪裡去,木蘭開始念詩一般的語言,最後畫面沒了,黑幕中台詞仍未結束,看來導演不認同那句「從前線歸來的士兵個個沉默」。很多時候我覺得沉默是最好最能涵蓋一切的語言。可惜很多導演不覺得,他們覺得點到為止不過癮,非得點死為止,可惜這年頭,觀眾都太聰明,用力過度了,也就只能點到他們的笑點。
吐槽了那麼多,我依然四星推薦這部片子。
影院里爛片好片各佔半邊天,都很常見。
但這樣一部集優點缺點雷點三位一體且互相之間絕無協調可能的電影,將帶給你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
你會感覺到看的時候,整個人呈被撕扯的狀態。
一面為木蘭文泰深深震動,一面被劇情走向雷瘋。
我甚至相信如果把音量全部關掉,光看錶演,你會發現一部氣質截然不同的影片。
當然這種神奇的效果,你必須走到影院,才能恰如其分的體驗,寬銀幕會如實地反映出所有表演細節,如果是打算download,在家裡小小的電腦or電視機屏幕里跟風一把,那我勸你還是不要看了,你能如願以償找到雷點但絕無可能看到該片的真正精髓,這是一件很浪費時間也浪費口水的事情。
7. 求電影【花木蘭】趙薇版600字觀後感
【花木蘭影評】趙薇本人其實就是現代版的花木蘭趙薇本人其實就是現代版的花木蘭 (文/曾子航)
年前我曾經看過一本老外寫的電影理論書籍,裡面有這么一句話至今印象很深:「一個好的演員總是在他塑造的人物身上寄予著自己獨特的情感和影子。」比如費雯麗的郝思嘉,勞倫斯-奧利弗的哈姆雷特,喬治-斯科特的巴頓將軍。我記得好多年前看完《巴頓將軍》之後,我基本相信斯科特演的那個巴頓就是二戰中那個不可一世的巴頓,可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了真正的巴頓照片,發現後者比前者要明顯矮和胖。顯然,電影里的巴頓是打著鮮明斯科特印記的巴頓,也是寄予了演員獨自情感的巴頓,以至於美國後來的年輕人一提起巴頓,首先想到的不是真正矮和胖的巴頓,而是長著斯科特鷹鉤鼻的巴頓,這大概就是表演的魅力所在吧.
趙薇演花木蘭似乎也有這種魅力。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首童年的兒歌伴隨著一代代人成長。因此,這裡面絕不僅僅是一句句詩詞那麼簡單,它飽含著太多的情感,如今翻拍成電影,想必在每個人心中的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何況話題人物花木蘭,她的形象,她的感覺,要想讓大眾滿意,可想而知難易程度並非一般。
最後一個鏡頭結束的時候,我才恍然發現,這是趙薇,不是花木蘭。花木蘭並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古代女人,也不是一個英勇善戰的將軍,她只是一個替父從軍的女人,她不是喜歡去戰沙場,只是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所以她的一顰一笑,裡麵包含了太多內容,如果不是一個實力派演員,如果不是一個可愛,但骨子裡多了一份勇敢的真性情女人,又怎會如此入木三分,讓人為之傾倒?趙薇的情感在影片中是有節奏的,打動人們的絕不是表面上的情感宣洩,而是在沙場上的勇敢伴隨著女生對於戰爭與生俱來的恐懼;打動人的不僅僅是愛情的憧憬,還有對親情的那一句句傾訴。通過趙薇的詮釋,我才知道了花木蘭的真性情,我才知道古代有這么一位敢愛敢恨的美麗女人。
俗話說,好的表演值得推敲,每看一遍感覺不同。依我看,確實如此。《花木蘭》這部電影本身還有不少瑕疵,但好的演員可以為一部電影保駕護航,花木蘭是中心人物,我們不得不隨著她的感覺走完整場戲,因此趙薇對於角色的拿捏完全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稍不留心,觀眾便可挑出紕漏,好在趙薇有足夠豐富的演技可言,一百多分鍾下來我們是完全體驗到了花木蘭的所有感情,讓我時而想起這樣一句話:趙薇不僅僅是趙薇,她也是現代版的花木蘭。想必導演馬楚成找到她正是因為她和花木蘭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她的敢愛敢恨;處在風頭浪尖上,卻勇敢面對;女人的矜持中透著那一絲絲頑皮,甚至是躊躇中透著的果斷,讓我們不得不發自肺腑,還有誰比趙薇更適合做一次可愛可敬的花木蘭?
現在正是電影的最佳宣傳期,按說應該全國各地不停的接受各種采訪,提高自己的人氣,但花木蘭的宣傳除了應該接受的訪問,趙薇並沒有把自己太多的放在觀眾面前去高調宣傳自己,這確實有別於其他的明星。這讓我們重新看到了一個成熟的趙薇,因為只有好演員,聰明的演員,才會知道作品就是話語權。近幾年的電影讓人們很少看到有缺點的趙薇,但凡是角色上的塑造,基本上都是被人們所稱贊的,稱贊的永遠是精雕細琢的演技,稱贊的永遠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演員,我們不曾發現她的美是美在造型,我們只知道美在了角色的發揮。細數中國的幾大演員,請問有幾個可以做到一套造型力撐全場卻不失看點,有幾個演員從人們懷疑票房能力到問鼎票房保證,相信這只有趙薇能做得到。
趙薇的粉絲力量很大,因為趙薇算是一名親民的好演員,掛在臉上的也永遠是花木蘭那天真可愛的笑臉,太多的人都在期待花木蘭,因為畫皮已經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相信今年我們依然可以期待美輪美奐的花木蘭,我們拋開電影的投資,拋開電影的後期特技,也暫且不理會故事和原著相差程度,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仔細的雕琢一下,這個渾身透著靈氣的女人趙薇版「花木蘭」,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們看到的花木蘭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也並不是深不可測,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說是為了愛也好,為了情也罷。因為趙薇本人就是一體個現代版的花木蘭。
8. 趙薇版電影《玉觀音》觀後感
楊瑞與安心的生死之愛深深的打動著我寂寞的心底。那個曾經的花花公子居然也有如此細膩的感情,為了
自己心中永恆不變的愛,甚至可以不顧世人的種種阻礙與現實的誘惑與艱難險阻。一開始,並不喜歡這個對女
人如此隨便的人。你長的帥,固然受到女孩子的喜歡,但感情這東西是不能隨隨便便就拒絕別人,傷害別人
的。直到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而為了得到這種幸福,甚至可以拋棄自己已經擁有的權利和地位,這放到
現如今的社會,如果我是那個女孩,我也會愛上他。
《玉觀音》裡面出現了三個女孩,鍾寧、貝貝、安心。鍾寧是女強人類型的,除非男人比她更強勢,否則
男人真的會活著非常累;鍾寧身上還有一種男人不喜歡的性格——狠心,鍾寧真的非常狠心,那種一旦男人對
她不忠,她對男人的那種竭斯拉底的報復心理,會讓男人非常的反感,所以這種女人在事業上或許能過五關斬
六將,但是在感情上她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愛情。貝貝是男人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溫柔美麗、活潑可愛,說實
話我非常喜歡這個女孩(她聲音也蠻好聽的)。但是這種女孩如同你夢中出現的女性一樣,朦朧而無法抓到,
和她們在一起,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是不能持久的,因為你不能讓你的是生活中每天陪著女朋
友去看電影,這不現實(作為一名普通男人,不能有找到一個又漂亮又有錢的女朋友白日夢想法)。但是這種
女孩子如果能作為你的情人,間歇性的給你以豐富多採的生活,那確實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安心這個角色除去
她輯毒警察的身份,其實她在現實生活在應該是有很多原型的。楊瑞與安心的經歷足可以讓他們在老去時擁有
很多美好的回憶。那種為了對方,不顧一切的做法,確實是80年後身上可以體現出的個性自我的影子,羅密歐
與朱麗葉似的愛情不正是對美好情緣最好的解釋嗎?這種愛情是偉大的,但是也是稀少的,正因為稀少所以成
就經典。我不可能不顧一切為了對方放棄所有,所以這就讓我成為一個平凡的我;不能奢望有浪漫甜美的婚
姻,但至少應該讓自己的愛情湯水裡中加入很多真實的酸甜苦辣,在自己年老的時候不是得到一杯白開水,而
是能散發淡淡清香的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