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政法微電影

政法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30 13:12:23

1. 電影《掃黑.決戰》為何讓人贊嘆「真敢拍」這部電影妙在何處

「任何人,跟黑惡勢力勾結在一起,見一個我就抓一個!」「把魏河縣最臟最黑的地方給我挖出來!」公開場合,魏河縣有名的好縣長曹志遠這樣斬釘截鐵對全縣黨員幹部說。

關起門來,曹志遠卻是另一副面孔。他叼著一支煙,悠悠對省里派來調查的掃黑除惡專案組組長宋一銳說:「你應該知道,在古代,縣長叫縣太爺,在當地權力像皇帝一樣。」

這是將於2021年5月1日上映的電影《掃黑·決戰》中的場景。演員張頌文在片中飾演魏河縣縣長曹志遠,姜武飾演掃黑除惡專案組組長宋一銳。這部影片是國內首部以「掃黑除惡」行動為題材,以中央政法委、全國掃黑辦重點督辦的多起真實案件為原型的影視化作品。據影片字幕,自2018年國家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89742起,立案處理115913人,打掉農村涉黑組織1289個、農村涉惡犯罪集團4095個,嚴懲「村霸」3727名。

張頌文飾演的曹志遠就是被「掃掉」的腐敗幹部的縮影,同時被除掉的,還有魏河縣有名的惡霸孫志彪(金世佳飾)。孫志彪事發前頂著一串光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秀企業家,實際上,他暴力強拆引發命案、開賭場、放高利貸、吸毒、組織賣淫,無惡不作,卻無人敢管。當地公安局局長、各級官員都是他的「保護傘」。庇護之下,孫志彪曾強迫歌廳里一位女服務員吸毒賣淫,女服務員不從,企圖逃走,他開車將其撞死;掃黑組一行前來調查,他處處設障,還裝了滿滿一箱冥幣直接向掃黑組的車撒去。

曹志遠一度是以好縣長、父母官的形象出現的,他不嫖不賭,經常加班到深夜,也不外出應酬,就縮在辦公室吃盒飯,

2.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微電影的鏈接

葫蘆俠那裡有

3.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法庭,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詞,儼然是神聖的。這部《馬背上的法庭》 ,也是從一個 側面講述了這個司法權力運作的空間維度。 影片講述了一個「司法下鄉」的故事,五十多歲的法官老馮、因為法官職業化而行將退休 的摩梭族書記員楊阿姨還有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彝族大學生阿洛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 法庭——馬背法庭,在這個移動的法庭上,他們在情與法碰撞中定紛止爭。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層階級的眼中, 糾紛應該通過傳喚當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決, 但 對於基層甚至是底層司法來說,卻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處 於一種主動上門服務性質的,這也油然成為了中國法制的一大特色。因為地區差異的關系, 另外再加上種種自然的、 人文的和歷史的不定項及無可避免因素, 我國的國家權力對某些農 村鄉土社會的控制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松動和薄弱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礎層面,因此, 「司法下鄉」一詞也成為了國家權力在其權力的邊緣地帶試 圖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權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證,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使得國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貫徹落實。 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國家權力對廣袤的農村都是顯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經的「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卻也只是沒多大性質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國徽和法官服昭示著國家權力的存在,彷彿成為了一種信仰,有些許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豬拱罐罐山案件」或許是對這部影片的一個 小概括,在這個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話語系統,一種是以老馮為代表的鄉土性 話語系統,一種是以阿洛為代表的精英化話語系統。精英化話語系統是現代化的,在現階段 中國話語系統中處於強勢地位, 它總是表現為一種對傳統的革命態度, 對西方文明的推崇備 至,以法治為其主要精髓。而鄉土性話語系統是中國傳統的表述,一種依靠傳統生活的生存 態勢,它注重倫理親情、傳統習慣,法律成為解決糾紛的補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現代化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但是, 中國不應該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個社群之所以稱其為民族, 就在於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實質就是規則之 治,是一種能夠有效運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構規則的過程中,不能總是照搬西方模式,更應 該的是「量體裁衣」。

開始關注《馬背上的法庭》這個片子,是由於一部一直未能觀看的霍建起的《那人 那山 那狗》。而想看《那人 那山 那狗》,則是由於看了一個影評,把這部片子點評為「自始自終都是淡淡的敘事,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一段溫暖的感情」。後來在小區里問了幾個影碟收藏愛好者,均未能有所獲,真是遺憾。

《馬背上的法庭》是青年導演劉傑執導的影片,並摘下了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的桂冠,聽說在廣州的票房並不好。

這部在寧蒗縣拍攝的影片,並沒有給我的感官帶來一次美好的享受。山是光脫脫的,完全不能體現雲南那亮麗的風光,也許正好印證了一點,森林都被砍伐的差不多了,環境也是日益的不如以往了。

帶著唯美的觀點來看《馬背上的法庭》根本就是錯誤的。如果說看《那人 那山 那狗》心裡會有一絲溫暖的感覺,《馬背上的法庭》片則會讓人覺得有些冷。

《馬背上的法庭》可以看作是一部記錄片,記錄了馮法官、楊阿姨、阿洛的一次下鄉行動。過程中充斥著法律與民俗的沖突,例如豬拱罐罐山的處理、國徽被偷後的處理、阿洛和新娘私奔的處理等等,整個影片簡單而又真實,也沒有刻意的去製造一些讓人感動的情節出來,卻讓我感受到影片彌漫著時代氣息與人文關懷。

影片啟用了大量的當地群眾演員,雖不能說演的好但卻可以稱之為本色演出。而影片中的農村情況的卻是現實的寫照:貧窮依舊、法律意思淡薄,與法治相比略顯落後的陳舊風俗,影片處處無不顯示著法律與民俗的沖突,而如何處理好這些沖突,就成了影片的一大兩點,我們看到了老到的馮法官與初出茅廬的阿洛之間的區別。中國的普法之路,仍然是任重道遠。

影片中有3個地方比較感人:

1、馮法官在長腿墮崖處,喝酒、吸煙,再加上簡單的幾句話語,整個畫面朴實無華,也無豪言壯語,卻讓我深深的感動了一次,有友如此,此生無憾。

2、阿洛新婚之夜,馮法官向新娘敬酒,一些話想說又還沒說,「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大概也就是這種意味了。

3、結尾處馮法官離去後,楊阿姨悵然若失的表情,凄然而下的淚水,讓勞資很是心酸啊。

這部影片值得一看,但別期望太高。



《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全國政法系統推廣放映」的主旋律影片,它取材於雲南省寧蒗縣法院基層巡迴法庭的真實事跡,但是就是這樣一部主旋律的影片卻被評為以藝術性為標志的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最佳影片。

影片講述了三名司法工作者進入滇西少數民族山區巡迴審判短短幾天里處理的案件以及發生在他們和周圍人身上的故事。46歲的摩梭族女書記員楊阿姨因為沒有文憑,按照政策被安排離崗退養,辦完案件後她將留在當地的家鄉;年輕的彝族大學生法官阿洛作為接替者第一次跟隨下鄉,除了辦案外,還將到未婚妻的村寨完成婚禮;五十幾歲的鄉村法官老馮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遇到棘手的案件總還得靠他處理,他的一位同事20年前因為意外永遠留在了這條路的陡峭山崖下;還有一頭失而復得的老馬,沉默而嫻熟地馱著國徽一路行進在蜿蜒曲折且不無險況的山路上。在普米族的山寨,老馮熱心的處理了豬拱罐罐山的事件,在摩梭人的沼澤,阿洛因為不慎,丟失了象徵國家權利的國徽,老馮一行人求助當地的女長老,終於找回了國徽。最後,他們走到了阿洛新娘子的家鄉,在這里,因為一個意外發生的小案件,他們的命運和情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由於和老馮的見解和看法的不同,阿洛帶著新娘子逃跑了,背叛了這條在他看來沒有前途和希望的路。退休的楊阿姨留在寨子里了,失去了相濡以沫的夥伴,忽然衰老的老馮一個人走上了那條孤獨的路……

影片採用了類似紀錄片的拍攝方式,用平實的敘事手法來展開敘述,但是就是這樣的平淡感染了我,因為它在不經意中流露了濃濃的悲情,正是這些悲情引發了我更深的思考和心靈的震撼。

作為一個接受過專業法學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在骨子裡面總是對自己有一種法學精英的心理定位,就如影片裡面的阿洛,擁有豐富的法學知識和現代法律職業素養,但是這些知識在影片設定的場景中卻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在豬拱罐罐山事件中阿洛的一句「國家不管封建迷信」差點引發了兩個家族的武力沖突,在過界羊事件的處理中阿洛對村規民約的不支持甚至使他的老岳父把女兒藏起來不嫁給他,所有這些都在拷問和顛覆阿洛的職業信仰,因此影片表現了法律職業本身在滇西這個世外桃源的悲情。

另一角度對法律職業的否定是通過對代表國家權力本身的法律否定來進行闡釋的。影片講述了老馮巧妙化解矛盾的案子,比如摔了妯娌爭執的罐子,買了債務人的小豬讓債務人有錢還債等,這些案子雖然體現了老馮對當地風土民情的深刻洞悉和他的機智圓滑,但是繞過法律解決糾紛的方式本身就反映了法律對當地鄉土糾紛的無能無力,因此國家的法律在這里也無法獲得權威,偷馬賊只能由當地的女長老處理,而在越界羊事件中當事人甚至都不再承認馬背法庭。司法權威式微集中體現在了對國徽進行迷信崇拜活動這一情節上,雖然最後國徽被從草海中撈了出來,並被懸掛起來當圖騰瞻仰,但是在當地民眾完全不像老馮那樣把國徽理解為國家權力的象徵,而是把國徽理解為了一種老馮隨口而出的「神」,影片正是用一種反諷的方式突出了國家權力在這里的悲情。對於西方國家而言,法律與規范是內生的東西,社會對法律的認同度很高,我們學習了西方的法律,但是這些法律並不是內生於我們的本土文化,雖然送法下鄉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是這一影片反映的就是鄉土社會對外來的一廂情願的法律天然的無動於衷。

上述兩種悲情成就了主人公老馮的悲劇性,老馮這個在綿延山路上走了二十多年的老法官,起初也是像阿洛那樣風華正茂書生意氣,但是他所選擇的這條人生道路卻讓他的妻子兒女遠離了他,並且絲毫沒能讓他看到成功的希望,因為在這條崎嶇的道路上走著走著,長腿摔下了崖,楊阿姨留在了家鄉,阿洛私奔了,只剩下下忽然衰老的他和那匹負重的老馬。人生很短,衣服還沒洗完就可以講完,用這么短的人生去實現那麼遠大的理想,結局的悲劇也就在所難免。

正如導演劉傑所說影片透過流動法庭的辦案之旅,制度下小人物的命運,折射出中國法制和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更直接表現出司法公信力的問題,在這里現代司法體制就像馱在馬背上的國徽在顛簸中緩緩向前行。雖然本片有悲劇性,但是讓人能夠有所思考就使它具備了一部優秀電影的素質,作為一個法律人,通過這部影片來觀照一下我們自己的職業理想人生追求便是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意義。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的說教,一切如同你在山寨里親眼所見一樣朴實無華,讓你覺得這本身就是一部未加裝飾的紀錄片。這就是4月27日中午,在縣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反映山區基層法官工作的電影《馬背上的法庭》後的一個總體映象。
說實在的,對於這類指令性且帶有點強制性的去「受教育」,我是有些反感的,糾其原因,是我們受了太多的「假、大、空」的說教,看到的正面人物,一律是「高、大、全」式的,反面人物都是陰險毒辣、壞透頂。臉譜化的人物形象,小時候來看,倒不覺得什麼,成年後,再看這些電影(包括其它形式推介的正面典型及警示類作品),往往就對其將信將疑了。於是,奉命來看電影,是抱著一種休息、無所謂的心態進的電影院,但是,坐下不久,我便被銀幕上的人和事深深吸引了。
沒有具體的名字,就只有一個個簡單的代號:老馮,一個基層老法官;楊阿姨——一個即將被清退的書記員;阿洛——一個剛到基層工作的年輕法官;一匹馱上國徽、帳蓬及文書的老馬,就是這個法庭的全部。這個法庭處理的事無非是妯娌分菜壇子、豬拱了罐罐山、羊偷吃了菜之類鄰里之間小糾紛。沒有復雜離奇的情節,沒有說教,就連打官司也很少聽到那枯燥的法律術語,聽那帶有「嘎」字尾音的語言,讓人感覺那就象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長在調處族人之間的矛盾糾紛。
作為基層幹部,老馮把自己置身於人民群眾之中,以真誠贏得群眾的信賴,在山寨有很高威信;作為法官,他把法律的原則性與操作的靈活性巧妙結合,使一些棘手問題迎刃而解;作為前輩,他對年輕法官沒有空洞說教,只是潤物細無聲的行為,盡管年輕人一時不能接受,但片尾所提:老馮因瞌睡失足跌下山後,阿洛接替了老馮,繼續行走在山寨;作為一個大男人,他也渴望兒女情,當他來到摩梭族楊阿姨家時,聽到楊家人問道:「幾時來走婚」 時,他樂了。
我十分欣賞老馮處理問題的睿智,雖然方法老土,但卻是很實用的:兩妯娌分家,因為一個菜壇子的問題打官司,這個不值5元錢的壇子,誰也不肯出錢,分給誰都不行,無奈之下,老馮把它砸了,給兩人每人兩塊伍角錢,兩妯娌不鬧了。遇此類問題,如若死扣法律條文,就算是眼下能調處得好,今後每當看到這個壇子,兩妯娌心中總是有個結的;兩如調處兩族人之間因豬拱罐罐山的事,按當地風俗,一方提出要進廟燒香作法事,這迷信的事法庭當然不予支持,但判決之後老馮適時說了一句法庭又不封廟門的話,既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又尊重了地方風俗,更讓原被告雙方誠服。我也為老馮的執著而感動:當載有法庭全部家當的馬不見之後,他想到的是那國徽,那少數民族群眾比作天天頂禮膜拜神一樣的國徽,當發現它時,他竟不顧危險,硬要沖進沼澤地去把它取回來,這不就是一個在艱苦條件下工作的法官對事業、對法律的忠誠嗎?
《馬背上的法庭》不僅反映了艱苦條件下基層法官的工作、生活,也是對工作在艱苦條件下所有政法工作者的真實寫照。我們在山區工作的派出所民警不也是這樣嗎?我們不也是有穿著草鞋爬山越嶺為老百姓辦事的《草鞋民警》嗎?不也是有在山區工作、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警界赤子》董敏嗎?看電影里的劇情,想身邊的人和事,卻得這電影特別親切,一句話,這部電影沒有白看。

4. 《掃黑·決戰》備受關注,這部電影展現了哪些細節和真相

在今年五一電影檔,有一部黑馬影片脫穎而出,備受關注。它就是電影《掃黑·決戰》。在播出後檔期總票房為6804.0萬,觀眾評分高達8.7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看點會博得如此多的人的青睞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掃黑:除惡》沒有說教,也不刻意煽情,它就是在哪裡,講述著人民公僕與腐朽墮落、魚肉鄉里的惡霸貪官之間的斗爭。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哦!

5. 推薦一些勵志、警示青年的好電影!

1、《天狗》

我看了也很感動!是個好片子!人一定要有原則,要善良。看的當場我就哭得稀里嘩啦了!

2、《放牛班的春天》

沒有什麼比一個好老師更能讓人們的心靈充滿希望的了。

這部電影告訴我: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放棄希望,都不可以放棄任何人,任何人都有價值!都有優點!

3、《小鞋子》

知道什麼是我們遺失了的善良、真誠、誠實、為家人著想、為希望而活著等等美好的品質嗎?那些因為金錢和權勢被丟掉了的東西,都在電影裡面。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你的警示是什麼意思?如果是預防違法犯罪的話,我看看電影不是一個好辦法。我所說的三部電影都是要慢慢看,要靜心才看得下去的電影。

6. 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附近有什麼好點的電影院

目前昌平還沒有電影院,老電影院的位置上已經起了一座新的,也就是剛才有朋友所說的,物美旁邊,但是還沒開業,距昌平最近的電影院也就是永旺了。再就是回龍觀的星美。兩家坐昌21都可以到達。

7. 《哭砂》講的是個什麼故事呢

微電影《哭砂》講述一個殘疾(啞巴)的農村留守兒童在都市流浪時犯罪被判處非監禁刑,周正法官出於對未成年人的關愛,試點實行「犯罪記錄封存」,終將失足少年送進特殊教育學校上學,並使之繪畫天賦(沙畫)得以充分施展,從而改變了孩子的命運重獲新生。

微電影《哭砂》根據「中國好人榜」模範人物周正法官(三明市梅列區法院原少年庭庭長)的事跡改編。

(7)政法微電影擴展閱讀:

微電影《哭砂》由梅列法院與梅列區政法委合作拍攝的,在團中央權益部、中央綜治辦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微電影大賽中獲網路人氣獎。

《哭砂》還在華東六省一市電視藝術家協會、華人頻道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華東六省一市暨全國部分省市微視頻作品大賽」獲得一等獎,是福建法院系統唯一一部獲獎的影片。

8. 《巡迴檢察組》黃四海扮演者是誰

黃四海的扮演者是洪浚嘉。

在劇中,洪浚嘉扮演的黃四海是東川市首富黃雨虹的兒子,家境優越,沒有經歷過任何波折。卻因故意殺人後入獄服刑,在父親的幫助下獲得減刑機會。

作為極端分子,他不做出任何妥協,在獄中權勢滔天,甚至拉幫結派,成為了獄中的獄霸。他的囂張跋扈讓獄友米振東的謀劃受到阻礙,但他的行動也受到米振東的牽制。最終,他的罪行被巡迴檢察組和公安系統揭露。

(8)政法微電影擴展閱讀:

《巡迴檢察組》大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家庭,全劇開局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冤案」聲討: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上,一個拿著錦旗的老婆婆卻在眾多媒體的鏡頭聚焦下,割腕相逼,為兒子討公道。由宋春麗扮演的母親是一個「斗爭經驗」豐富的上訪戶,她軟硬不吃,十分難纏;

同時,她又是一位令人心疼的母親,這個人物也迅速引發了觀眾的共鳴。不僅包含了掃黑除惡、冤案平反等流行政法元素,還著重展示了監獄、駐監檢察室的工作。

9. 兩當紅微電影什麼時候播放

兩當紅微電影播放時間是2021年的8月份。

微電影《兩當紅》取材於兩當「民事直說」經驗,反映了基層法庭依託「民事直說」平台,召集群眾當面反映問題,集中力量現場辦理,與法院多元解紛機制對接,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的好做法好經驗。

也反映了法院幹警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良好品格。為了擴大宣傳影響,講好隴南法院故事,7月中下旬隴南市法院、兩當法院與專業攝制組一道進行現場拍攝,後又經過後期剪輯修改完成了微電影製作。在省委政法委組織的「隴原劍」杯甘肅政法微電影評比中,《兩當紅》在45部選送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秀作品獎。

兩當紅獲得獎項:

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華全國法制新聞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今日說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落下帷幕。活動經徵集、展播和評選等多個環節後,共有337部作品脫穎而出榮獲各大獎項。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3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1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3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3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7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4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76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2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