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於塞班島電影
『壹』 塞班島戰役的意義有哪些
塞班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發生在馬里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進行的戰役,那麼你知道塞班島戰役的意義有哪些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塞班島戰役的意義,希望能幫到你。
塞班島戰役的意義
一直以來塞班羨模乎島戰役都是後代戰爭學家關心的話題,作為美國對日作戰的開端,塞班島戰役標志著整個世界的東部戰線初步形成,也標志著日本開始走向下坡路,美國人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1.6萬傷亡的代價,而日本海陸兩軍加起來卻付出了4.1萬的傷亡,所以塞班島戰役可以說是美軍大獲全勝,塞班島戰役 歷史 意義在於美軍奪取了塞班島,為攻佔馬里亞納群島和其他島嶼創造了條件。
其實塞班島戰役歷史意義並不僅局限於此,美軍奪取塞班島的主要目的是切斷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打擊日本的第34師團,後來34師團在這場戰爭中幾乎消耗殆盡,全軍覆沒,日本的東部戰場開始走向下坡路,而日本軍國主義在國內也開始受到一些專家的批評和指責,塞班島戰役標志著世界輿論的整體傾斜,也樹立了反法西斯戰役人民的必勝的信念和決心其實塞班島戰役歷史意義還應該包括對德國人的影響,德國和日本是世界上兩個納粹國家,日本在塞班島戰役中的全線失敗也打擊了德國納粹軍團的必勝信心,使得他們中間有一部分將領信念開始動搖,也使得希特勒遭受了太多指責。總而言之塞班島戰役是全人類的一個大勝利,迅速加快了第二次世界戰爭的進程和德國人的投降進程,使得世界人民迎來了和平,塞班島戰役是二戰末期一次非常偉大的戰役。
塞班島戰役的傷亡情況
塞班島戰役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一次日本和美國的戰爭,戰爭最後美國 成功 消耗日本太多兵力,取得了全面勝利。所以塞班島戰役傷亡情況也成為 歷史學 家關心的話題,在塞班島戰役中,日本海陸兩軍總共死傷4.1萬人,被俘近兩千人,投降約3500人,美軍傷亡1.6萬餘人,為了奪取塞班島和攻佔馬里亞納群島額外付出了兩千餘人的代價。
其實塞班島戰役傷亡情況還不算是很慘烈,總共死傷約6.1萬人,但是塞班島戰役的傷亡情況應該包括居民的數量,在塞班島戰役中有2.2萬無辜平民被殺害,另外還有4萬多塞班島居民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幾乎占據全島居民的2/3。後代歷史學家在整理塞班島戰役傷亡情況時曾經表示,塞班島戰役日本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美國人相對日本人來說付出的傷亡情況相對少一些,美國其實額外的2000士兵的傷亡是不應該有的,但是為了徹底取得塞班島戰爭的勝利史密斯將軍又額外派出了2000多人的軍隊去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為塞班島戰役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基礎。
一直以來塞班島戰役都被視為日本和美國正式較量的開始,也是東部戰線形成的開始,這場戰爭中,兩國的傷亡情況明顯呈反比態勢,日本消耗的軍隊數量遠遠大於美國,而損失的戰爭裝備也遠遠多於美國。
塞班島戰役的背景
塞班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的春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打擊戰,塞班島戰役歷史背景主要包括日本在塞班島的 軍事 部署和美國對於日本的防範 措施 ,其實美國在制定作戰計劃的同時,不僅考慮了日本的作戰情況,也根據馬里亞納群島制定了合適的進攻方案。
塞班島戰役歷史背景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塞班島戰役發生的時候,正好是南太平洋戰場戰斗最激烈的時候,日本和美國的關系非常緊張一觸即發,這種情況下,日本隨時都能夠通過珍珠港對美碼跡國造成軍事打擊,馬里亞納群島上有大量的日本兵駐守,美國如果控制了馬里亞納群島那就能控制珍珠港的航線,使得日本對美國造成不了有效的軍事打擊,而且也為歐洲的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爭取一段時間。
澳大利亞地區也被捲入了二戰的南太平洋戰場,日本在南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上的軍事行動已經挑戰了澳大利亞的海上主權,澳大利亞軍方必須作出反應,使得日本不能夠進一步深入澳大利亞海域。
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和澳大利亞兩支軍隊聯盟結合在一起,開始制定詳實的作戰方案攻打日本,他們主要是為了預防日本在南太平洋戰場上的馬里亞納群島兄悉站穩腳跟之後,開始對整個太平洋地區造成軍事威脅,並且對美國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實施軍事打擊,所以必須要先發制人,進行塞班島戰役。
『貳』 塞班島之戰的介紹
1944年,美軍從6月11日起實施航空和艦炮火力准備,摧毀島上的大部地面工事。15日,美國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在塞班島西岸查蘭干諾地區登陸,傍晚佔領登陸場。當日和16日夜,日軍多次實施小規模反擊,均被擊退。17日夜,日軍再次發起反擊,一度突入美軍陣地,但由於缺乏後續梯隊,次日晨被擊退。美軍鞏固登陸場後,第27步兵師登陸增援,並趕修機場和部署炮兵。6月19-20日,美、日海軍在馬里亞納以西海域激戰,日本海軍慘敗,守島日軍完全陷於孤立。26日,美軍攻佔該島中部制高點塔波喬山,隨後向北發展進攻。經20天激戰,日軍傷亡慘重,只剩3000人。7月6日,南雲忠一與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自殺。次日凌晨,日軍殘部向美軍反撲,遭到全殲。9日,美軍佔領全島。在塞班島戰役中,日軍傷亡4.1萬餘人,被俘近2000人;美軍傷亡1.6萬餘人。美軍奪取塞班島,為攻佔馬里亞納群島其他島嶼創造了條件,也為B-29遠程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提供了基地。
『叄』 推薦幾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要美國的
1、辛德勒的名單
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辛德勒(連姆·尼森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盪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2、珍珠港
雷夫(本•阿弗萊特)和丹尼(喬什•哈奈特)是一對自小玩在一起的好兄弟,兩人對飛行都有很大興趣,曾一起學習過駕駛飛機,二戰初期,兩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國空軍部隊。受訓期間,雷夫與軍中醫院里的女護士伊弗琳(凱特•貝金賽爾)墜入愛河。
為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美軍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並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噩耗傳來,雷夫的飛機在空戰中不幸被德軍擊落,生還可能幾乎為零。伊弗琳與丹尼在相互勉勵的傷痛中,萌生愛情。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雷夫並沒死去,當三人重聚首時,尷尬頓生。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事幫他們解了圍,雷夫與丹尼決定不做情敵做戰友。
3、最後死戰
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勇敢嘗試里,丘吉爾和英國最高指揮部策劃出一個特別的計劃 - 操控蔬果市場。35000名英國兵被空降到德國已佔領的荷蘭敵後。在這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入侵行動中,一小組代號「火柴盒」的士兵有著自己的任務。當「火柴盒」被擊落在著陸區域以外時,他們的成功機會似乎已經變的渺茫。
4、絕密飛行
凱拉(傑西卡·貝爾 飾)和亨利(傑米·福克斯 飾)都是頂尖出色的飛行員。這天,他們接到了一項秘密任務:訓練他們的新夥伴"鐵蛋"。出人意料的是,"鐵蛋"竟然是一架全智能的無人駕駛飛機,他們的任務就是把它訓練成為鋒利的尖刀。
在完成一次飛行任務後,"鐵蛋"意外被閃電擊中,"鐵蛋"因此擁有了情感的自主性。在隨後的任務中,總部對當時情況進行考慮後打算放棄任務,豈料"鐵蛋"突然飛離編隊,將鑽地炸彈投入了敵人的核武器庫,造成一場前所未有的核災難。
5、風語者
這是一部以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題材的影片。風中的語言,在戰爭中,指的是傳遞著無數秘密的電波。每個風語者都背負著高級軍事機密。 本·亞齊(亞當·比奇 Adam Beach 飾)就是這樣一個風語者。
海軍陸戰隊員喬·恩德斯(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 奉命去保護本·亞齊和電波中的秘密。在舉足輕重的塞班島戰役中,喬·恩德斯將會如何保護自己的戰友和國家機密,這部影片,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戰爭的思考。
『肆』 塞班島戰役的戰爭簡介
塞班島是馬里亞納群島的主要島嶼,面積185平方公里。守島日軍為第三十一軍(司令小畑英良中將)所轄陸軍第43師團、第47獨立混成旅團等,以及海軍中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司令南雲忠一海軍中將)所屬第55海軍警備隊、橫須賀第1特別陸戰隊等共4.3萬餘人,有55艘艦艇和630架飛機。美軍登陸部隊為第2陸戰師、第4陸液肢戰師和第27步兵師共6.7萬人,由北部突擊艦隊(司令特納海軍中將)的470餘艘艦艇和近2000架飛機負責海上輸送和掩護支援。
圖為1944年6月,塞班島,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在動用一門105毫米M3榴彈炮向日軍陣地轟擊。
美軍從6月11日起實施航空和艦炮火力准備,摧毀島上的大部地面工事。15日,美國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在塞班島西岸查蘭干諾地區登陸,傍晚佔領登陸場。當日和16日夜,日軍多次實施小規模反擊,均被擊退。17日夜,日軍再次發起反擊,一度突入美軍陣地,但由於缺乏後續梯隊,次日晨被擊退。美軍鞏固登陸場後,第27步兵師登陸增援,並趕修機場和部署炮兵。6月19-20日,美、日海軍在馬里亞納以西海域激戰,日本海軍慘敗,守島日軍完喊亂全陷於孤立。26日,美軍攻佔該島中部制高點塔鄭埋檔波喬山,隨後向北發展進攻。經20天激戰,日軍傷亡慘重,只剩3000人。1944年7月7日凌晨,日陸軍殘部4000餘人向美軍反撲,遭到全殲。8日,南雲忠一與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中將自殺。次日,美軍佔領全島。
『伍』 二戰期間美日奪島系列電影
1、《中途島戰役》1976年由傑克·斯米特執導,Donald S. Sanford編劇,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三船敏郎等主演的一部電影。
該電影主要講述了中途島戰役的整個經過。
2、《硫磺島家書》由夢工廠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將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戰役結束前,栗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
3、《太平洋之嵐》是1960年由松林宗惠執導的日本歷史戰爭電影,由夏木陽介、佐藤允主演。
影片講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成功,繼而在戰爭初期,一度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為了打開美軍的石油封鎖線。
日本進攻太平洋上的美軍大型基地中途島,此次由於情報失誤,日本海軍損失慘重,並從此在太平洋戰場走下坡路,從而導致在這場戰爭中最終失敗的命運。
4、《太平洋的奇跡》改編自唐·瓊斯《大場榮,最後的武士:塞班島1944-1945》實錄小說為藍本,由日本導演平山秀幸執導戰爭片,竹野內豐、井上真央、山田孝之、唐澤壽明、尚恩麥高文等主演。
影片講述1944年6月15日,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激戰地區——塞班島上,只有47人的日軍面對著擁有4萬5000兵力的美軍,有一名被美國大兵稱作「狐狸」日本陸軍大尉大場榮處於絕望狀態下的日本士兵生存到最後一刻的身影。
5、《父輩的旗幟》是由美國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出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監制的戰爭電影,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得利和朗·鮑威斯撰寫的同名暢銷書。
影片講述代表硫磺島戰役的知名攝影作品《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背景始末。
『陸』 求二戰時期美國打日本的電影
一、《直搗東京》二戰期間,美國一潛艇接到密令,立即出航。離港二十四小時後才知道目的地是日本東京灣。經過艱難險阻,終於到達東京灣。返航時炸毀了日軍航空母艦及巡洋艦,圓滿地完成了密航任務。
二、《虎!虎!虎!》是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製作的戰爭片,由理查德·弗萊徹、深作欣二、舛田利雄執導,馬丁·鮑爾薩姆、山村聰等主演,於1970年9月23日在美國上映。
三、《硫磺島浴血戰》1944年6月,聯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成為聯軍戰勝的轉折點,美軍得以將戰力轉向太平洋,六月登陸塞班島,七月登陸關島,麥克阿瑟將軍隨即又第二度踏上菲律賓國土。
日本死守硫磺島,軍力約兩萬一千人,美軍共出動三個師團75000人,艦船495艘,其他尚有驅逐艦,航空母艦等155艘,全力攻擊硫磺島。本紀錄片為美軍第三司令部攝影隊冒死拍攝完成,為當今世上僅存,最忠實紀錄第二次世界大戰,「血戰硫磺島」之唯一史料。
四、《孤島浴血戰》日軍在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上一場闊日持久的攻防戰,日美兩軍經歷了7個月的浴血爭奪,美國由守轉攻,在二戰史上留下了濃重篇章。驚心動魄的搶灘場面,扣人心弦的山地搜尋,一個個鮮活生命的終結,無不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記憶。
五、《魚雷出擊》前蘇聯衛國戰爭題材電影。講述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在蘇德雙方的對抗中,一群有血有肉的蘇聯飛行員,在自己的家庭中他們扮演著愛人、父親和孩子等各不相同的角色,但到了戰場上,他們都成了勇猛拼殺的英雄。
『柒』 血戰塞班島電影在哪看
電影名《風語者》,愛奇藝可以觀看。
《風語者》是吳宇森執導的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
該片講述了軍官喬奉命保護納瓦霍族的密碼員亞當。不過,在必要情況下,為了保護密碼情報不被泄漏,喬可以開槍打死亞當。兩人的關系在不斷碰撞中發展,由齟齬爭斗到生死與共。
劇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
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
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
『捌』 有沒有美國經典電影 講二戰的跟日本的戰爭,除了珍珠港
《風雨者》美國攻戰塞班島時的故事,戰爭場面非常慘烈,電影本身也非常有人情味。是感人。
『玖』 推薦幾部 美國獨立,南北戰爭,拿破倫時代,也就是火槍時代的戰爭片
美國獨立戰爭——《愛國者》,這個貌似很少
美國內戰——《葛底士堡》《眾神與將軍》 《光榮戰役》《戰爭與和平》
拿破崙戰爭電影:
《別了,波拿巴特》(1985,法國)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1960,法國)
(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拿破崙光榮史》,正如片名,反映奧斯特里茨戰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氣壯山河》(1957,美國)
(故事背景發生在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期間,主角不是拿破崙)
《戰爭與和平》(1968,蘇聯)
(反映拿破崙進攻俄國,但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影片長度超過8個小時,動用了多名正規軍人參與拍攝,除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國版、英國版、歐洲版,但最受好評的還是蘇聯版)
《滑鐵盧戰役》(1970,蘇聯)
(內容不用多說了,從惠靈頓和拿破崙兩個視角看待這場戰役,立場較為中立,突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概念)
《拿破崙先生》(2003,法國)
(反映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的最後時光)
《我與拿破崙》(2006,義大利)
(以喜劇的方式描寫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上的生活)
《拿破崙情史》(1954,美國)又名《拿破崙與黛麗絲》)
《拿破崙戰爭》(2002,德國)(又名《拿破崙回憶錄》,一些網上商店的光碟則名為《拿破崙》,克里斯蒂安·克拉維爾主演。影片很長,由《戰爭的號角》、《王者的榮耀》、《命運的轉折》、《滑鐵盧之戰》四個故事組成,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崙的主要事跡,但在細節上不像《決戰奧斯特里茨》、《滑鐵盧戰役》等專以某場戰役為主題的片子那般詳細)
俄土戰爭電影:
《希普卡的英雄》,蘇聯1953年拍攝
《土耳其式開局》
《輕騎兵旅的沖鋒》
《第九連》
海戰的:怒海爭鋒
『拾』 二戰美國給日本有原子彈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有多部,比如《杜魯門》、《珍珠港》、《風語者》、《偷襲珍珠港》、《廣島》、《太平洋的奇跡》、《東京上空三十秒》、《虎!虎!虎!》等等。
1、《太平洋的奇跡》
《太平洋的奇跡》改編自唐·瓊斯《大場榮,最後的武士:塞班島1944-1945》實錄小說為藍本,由日本導演平山秀幸執導戰爭片,影片講述1944年6月15日,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激戰地區塞班島上,只有47人的日軍面對著擁有4萬5000兵力的美軍,有一名被美國大兵稱作「狐狸」日本陸軍大尉大場榮處於絕望狀態下的日本士兵生存到最後一刻的身影。
2、《珍珠港》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電影講述了雷夫和丹尼這對好兄弟在參軍時結識女護士伊夫林。雷夫主動請纓參加英國空軍的作戰,被擊落掉進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的故事。
3、《風語者》
《風語者》是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執導拍攝的一部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
影片講述了海軍軍官喬奉命保護納瓦霍族的密碼員亞當,不過在必要情況下(如果亞當被日本人活捉),為了保護密碼情報不被泄漏,那麼喬可以開槍打死亞當,在兩人的不斷碰撞中發展,由齟齬爭斗到生死與共。
4、《東京上空三十秒》
《東京上空三十秒》講述了他們的真實的故事,1942年4月18日,一群從未夢想過輝煌的年輕人,轟炸了日本的心臟。勞森中尉告別了有身孕的妻子愛倫,和他的戰友們在秘密訓練之後,開始了他們的真正行動,他們的飛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沿海岸線低空飛行,准備抵達日本的上空,實施轟炸計劃。
5、《虎!虎!虎!》
《虎!虎!虎!》是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製作的戰爭片,由理查德·弗萊徹、深作欣二、舛田利雄執導,馬丁·鮑爾薩姆、山村聰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