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空氣波
『壹』 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利用呼吸傳播病毒,請問電影名是啥
應該是很著名的《卡桑德拉大橋》
卡桑德拉大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8.0
飛越奪命橋|驚天大瘟謀|火車大災難|cassandra crossing|treffpunkt todesbrücke
年代:1976產地:英國
導演:喬治 P·科斯馬圖斯
主演:馬丁·希恩 理查德·哈里斯 索菲婭·羅蘭 ...
類型:動作 / 驚悚 / 劇情
劇情:
兩名國際恐怖分子闖進了日內瓦德國際衛生組織總部,欲實施恐怖襲擊,受到了保安人員的迎頭阻擊,其中一名罪犯被擊斃,追捕過程中,警員不小心將實驗品病毒給打碎濺到另一名罪犯身上。兩名歹徒感染病菌。一名被當場被擒。不久腐爛而死。另一名恐怖分子竄到一列開往斯特哥爾摩的火車上,車上快樂的旅客們還不知道自己隨時都可以被細菌所染。
這種病毒染得非常快,很快整個火車上許多人都給傳染上了這種病毒,國際警局為這種病毒不傳染給其他人,對火車進行控制,並要將其開到卡桑德拉大橋給毀掉……
此列車不許在任何車站停留。引起人們騷動。車上的科學家通過自己實驗方法使許多人解除了病毒,可是上級卻不相信他,最後科學家只有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解決,列車上的人們與細菌研究人員發生沖突,人們紛紛拿起武器。年青的女作家與其丈夫被捲入戰火中。研究組織為接下火車上被染者。必須要通過不能承受該火車重量的「卡桑德拉大橋」。災難出現了,火車脫軌,大橋爆炸,細菌通過空氣在擴散……
『貳』 有部電影講了一個醫學女博士救了美國總統,關於伊波拉病毒的,很急很急求片名
《恐怖地帶(Outbreak)》一片的醫學顧問在設計影片中的Motaba病毒時,就是以扎伊爾發生的伊波拉病毒(Ebola Zaire Virus)為藍本的。為了避免對號入座,杜撰了Motaba這種名稱。
恐怖地帶 Outbreak (1995)
IMDb:0114069
導演: Wolfgang Petersen
編劇:
Laurence Dworet (written by) &
Robert Roy Pool (written by)
類型:動作 / 劇情 / 驚悚
影片評分: 7.6 分 (32票) 我要評分
上映日期:1995年3月10日 美國 (更多...)
宣傳語:Try to remain calm. (更多...)
劇情梗概:
1967年,非洲。扎伊爾莫他巴河谷的僱傭軍兵營中流行了一種奇怪的疾病,人員不斷死亡。美國軍醫抽取了感染血樣後,乘坐直升機離開。傍晚,另一架直升機飛來投下了巨型炸彈,整個兵營在一瞬間全被毀滅,只有驚恐的白臉猴在附近的樹林中尖叫著……。
時間已經是90年代。美國傳染病研究所上校軍醫山姆接到上司的比利將軍的指示,與同事索爾少校一起前往非洲去扎伊爾考察一種奇怪的病毒。他們所見的景象十分凄慘,令人震驚。但幸而這種病毒不會通過空氣傳染,因此還容易加以控制。山姆在採集了病毒樣本後離去。與此同時,一個名叫金寶的美國青年在發病村莊附近的樹林中捕捉了一隻小白臉猴,並准備把它帶回國出售。
山姆將他採集到的病毒命名為「莫他巴山姆病毒」。但在作了報告之後,山姆卻接到了停止調查的通知。原來,此次的病毒與1967年發現的病毒極為相似。而後者早已被用來製造生物武器。毫不知情的山姆被分派了新的工作。
這時金寶已經把他在扎伊爾捕到的猴子偷偷地帶回了舊金山的香柏溪鎮。由於猴子不合買主的要求,金寶只得找了片樹林把它放了。但一種神秘的疾病卻很快在香柏溪蔓延。得知此事後,山姆沒有服從上級的命令去新的工作地點,而是和索爾一起駕機前往香柏溪鎮。軍隊緊急出動封鎖鎮子,想要逃離者格殺勿論。比利運來了一批毒血清但卻無濟於事。山姆明白,這批血清實際上是生物武器的消滅葯劑。政府為了保有生物武器的秘密而任由病毒在非洲肆虐。但現在傳播於香柏溪鎮的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原有的血清已毫無作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病毒的原始攜帶者——那隻小白臉猴。但在此時,華盛頓的參謀本部卻已經作出了決定,投放空氣燃燒彈將整個鎮子和病毒一起毀滅。山姆和索爾想要找到那隻猴子,制出新的抗病毒血清,以防止慘劇的發生。但他們的行動卻招致了軍方的追擊。參謀部更謊稱他是危險的逃亡病毒攜帶者,並通過電視對他們進行通緝。
山姆和索爾終於找到了那隻猴子。他們持槍闖入了電視台,公布了事件的真相與此同時,得知這一消息的比利也在盡力拖延時間,以便山姆能夠製造出新的抗體。經過緊張的工作,山姆終於制出了新的抗毒劑,效果令人滿意。投彈行動終止了。山姆終於以其艱苦的斗爭和堅強的意志解救了整個鎮子的人們。
『叄』 找一部美國科幻片
《深淵》
中文名稱:深淵
英文名稱:The Abyss
別名:無底洞
發行時間:1989年
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電影演員: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 Lt. Hiram Coffey
埃德·哈里斯 Ed Harris …… Virgil 'Bud' Brigman
瑪麗·伊麗莎白·馬斯特蘭托尼奧 Mary Elizabeth Mastrantonio …… Lindsey Brigman
邁克爾·比奇 Michael Beach …… Barnes
迪克·沃爾克 Dick Warlock …… Dwight Perry
Chris Anastasio …… Truck Driver
約翰·貝德福德·勞埃德 John Bedford Lloyd …… Jammer Willis
Captain Kidd Brewer Jr. …… Lew Finler
Leo Burmester …… Catfish De Vries
Mike Cameron …… Sailor with the fire extinguisher
(uncredited)
J. Kenneth Campbell …… DeMarco
邁克爾·查普曼 Michael Chapman …… Dr. Berg
Paula Cross …… Young Woman
Phillip Darlington …… USS Montana Crewman
Thomas F. Duffy …… Construction Worker
對 白: 英語
評 分: 7.4/10( 19843票 )
顏 色: 彩色
聲 音: AC3 5.1
時 長: 劇場版146分鍾
類 型: 劇情 科幻 驚秫 冒險 動作
分 級: 加拿大:PG 加拿大:PG 加拿大:G 加拿大:A 加拿大:AA 加拿大:14 葡萄牙:M/12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M 智利:14 芬蘭:K-14 法國:U 冰島:12 挪威:15 秘魯:14 新加坡:PG 西班牙:13 瑞典:15 英國:15 美國:PG-13 西德:12 荷蘭:AL 字 幕: 外掛中/英文
劇情介紹:
美國核潛艇蒙坦娜號航行在加勒比海深水下面時,此時潛艇正在秘密跟蹤一個水下航速極快的不明物體,正當潛艇快要接近那個不明物體的時候潛艇上的所有設備突然失靈,隨後潛艇被捲入一股強大的亂流中,但是沒過多久潛艇上的設備又恢復正常了,潛艇上的士兵和指揮官都很吃驚,這時聲納探測儀居然顯示前方不遠處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海底斷崖!突然潛艇撞上了斷崖,指揮官最後決定釋放有求救功能的浮球,慢慢的潛艇沉入了萬丈深淵···········海軍軍方收到求救信號,立即派直升飛機來到出事海域附近的石油勘探船探險者號上。在探險者號定位飄浮的海下,高壓潛水鑽台深海之心號上的工長巴德接到電話,海面上的軍方負責人和石油公司負責人命令鑽台上的所有人員立即配合軍方營救核潛艇。接著,軍方派出由科菲中尉率領的搶救組和巴德的妻子、石油公司女工程師琳西一起來到水下鑽台。
巴德近來一直與琳西不和,兩人一見面就不斷發生爭吵,巴德十分不快。琳西與巴德等人分別駕駛幾艘工程潛艇找到失事核潛艇,科菲和巴德帶領各自人員進入失事潛艇,發現裡面已經灌滿海水,艙內到處飄著艇內官兵屍體。這情景讓巴德帶來的潛水員賈默驚慌不安。為了讓賈默鎮定下來,巴德讓賈默在原地等待,自己繼續向前搜索。不料,巴德遊走片刻,水下出現賈默從未見過的奇特物體,賈默被嚇得掉頭撞在艙門上,由於他太過緊張,背上的供氧器的氧氣氣量調節閥已經不知不覺的被調大了。巴德和科菲及時趕到,救出嗆昏過去的賈默。
幾乎與此同時,在核潛艇外駕駛工程艇的琳西也與那個奇特物體遭遇,物體遊走後,艇內的動力才重新恢復。搶險隊回到深海之心鑽台,琳西因為奇特物體的來歷與巴德爭執不下,科菲中尉則認為這是蘇聯人的陰謀。琳賽對科菲的看法不以為然,把情況匯報給海面上的軍官。軍官也認為這不像是蘇聯人所為。這時,科菲帶人擅自前往失事核潛艇,拆下一枚核彈頭秘密運回深海之心。海面上氣候越來越惡劣,狂風巨浪把探索者號雙體船上的起重機颳得倒塌下來,起重機鐵臂墜落入海,筆直向深海之心號砸來。鑽台里的人們眼睜睜看著有管道與鑽台相連的鐵臂向自己頭頂飛速墜落,最後幸而落在鑽台旁邊,卻又差一點把鑽台拖下深淵。
一場大難過去,鑽台被碰撞得四處進水,轉眼間鑽台上已經死傷數人。海面上的探索者號因為風浪太大已經開走,鑽台上的人們只有自己修復鑽台。琳西獨自潛水到鑽台外補修鑽台,隨身的電力又一次無故中斷。她發覺,那個藍色的神秘怪物又一次出現在面前,怪物遊走後又一個明亮物體游來,還伸出觸手與她的手互相撫摸。琳西欣喜地回到鑽台艙內,把自己剛拍下的照片沖洗出來給大家看,並認為這是某種並非人類的智能生物。琳賽看到的情形使科菲中尉萬分驚恐,他和手下人暗暗把核彈頭拆開,准備用這枚核彈頭和他認定的蘇聯特工部隊決一死戰。琳西得知情況去勸阻科菲,但此時的科菲卻似乎已經精神狀態不太正常。這天夜晚,科菲突然把巴德、琳賽等人扣押起來,獨自駕駛裝載了核彈頭的工程艇潛出鑽台。巴德等人沖出房間後追上科菲,同琳賽駕駛另一艘工程艇攔截科菲。雙方在海下展開一場生死搏殺,科菲的潛艇終被撞破,連同核彈頭一起葬身在無底深淵里。琳賽的潛艇也被撞破,幸而巴德身穿潛水服把琳賽救回鑽台。
巴德不顧生命危險,換上深水抗壓潛水服下潛到深淵底下,冒死找到科菲帶下深淵的核彈頭,並拆下了彈頭上的引信。就在巴德隨身攜帶的氧氣耗盡,生命垂危的時候,奇特物體再次出現,拉著巴德來到輝煌的外星人基地,挽救了巴德的性命。海面上風平浪靜,探索者號開回來尋找深海之心。海底浮上一個巨大物體,外星人基地帶著絕處逢生的巴德把深海之心和探索者號一齊托出海面!
為了營造發生在海底的影片背景,卡梅隆在一家廢棄的核工廠用了一千萬加侖的水,並造了一個大的天幕以使光線暗得如同深海。電腦特技在這部影片中所佔比重並不大,效果也只是勉強過得去,較之後來的一部題材近似的《深海圓疑》,它的可看性似乎略遜。而影片的整體效果也只是套路感十足的商業製作,甚至在敘事手法、節奏等方面還不太圓熟。《深淵》作為一部影片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海底異形這一形象卻為卡梅隆帶來了新的特效:T-1000。這就是他下一部片子《終結者2》中的液體金屬效果。
影片評論:
1989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的《深淵》問世。這部作品是在完成了《異形II》的拍攝後第三部重量級作品。一方面,影片運用了大量的電腦製作合成影像,因此,科幻影迷們醉心於這部影片在科學上的准確性,以及片中激動人心的特技效果。
在影片中除了多個高科技的手段的首次運用而反映在影片中的時而深邃神秘、時而又斑斕迷人的畫面表現外,另一方面,在人物的感情沖突和轉變的描寫上也傾注了卡導的在感情生活上的寄託。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卡梅隆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梅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雖然穿插了很多驚險的場景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他也情不自禁地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記得男主角巴德最後因為使用液態氧氣時間無多無法返回「科迪」,他用字元傳送給妻子的那段話,「Knew this was one-way ticket/知道這是單程的車票」,「But you know I had to come/但是你知道我不得不來」,原本鬧著離婚的妻子看到後痛哭流涕,一遍遍呼喚著巴德的名字,「你把我從深淵中拉出,可你又走進了深淵」,情感在這生死離別之時才顯得彌足珍貴。那情那景,真是令人感動。其實,這一切都被外星生物所掌握,也是因了這段話,外星生物也在水屏上給巴德重現了這段文字,為著巴德的獻身精神,也為著兩人生死離別時的真摯情感和那份愛,外星生物感動了,認識到人類不光是戰爭和毀滅,他們有著真情和獻身的一面,從而停止了操縱海嘯對人類進行毀滅的計劃。
在影片的最後,美國式的重逢重現,記得嗎?美國影片這種場景俯拾皆是,想一想,阿波羅13號,ID4,奪面雙雄等等影片死而復生後的重逢,悲傷-焦急-吃驚-驚喜-擁抱-接吻。即便是泰坦尼克號的萊昂納多早已成死鬼,但最後也要在萬眾歡迎的掌聲中來一段美國式的重逢。這種美國式的重逢盡管老套,但在特定的人物矛盾沖突中和特定的環境下並沒有感到什麼不適,反而覺得感動。這個深淵的最後重逢,是在外星生物的NTI方舟上進行的,這一幕完全是電腦合成的傑作。在諾大的外星船體上,方舟散射著貝殼般的五彩光暈,在晚霞的輝映下,兩個生死離別的小可憐重逢了!在這種場景的映襯下,渺小的人與博大的自然和未知形成鮮明的對比,何等的壯觀!
《深淵》為電影特技的發展樹立了兩個里程碑似的方向。首先是他嘗試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表現水下奇觀,他的水下特技啟發了一批電影人,之後的《獵殺紅色十月》《紅潮風暴》以至於《U-571》都受到了這部影片的很大影響,卡梅隆本人後來的《泰坦尼克號》也運用了在《深淵》中實踐過的很多特技手段。
《深淵》中開創的另一個特技技術領域更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那就是它首次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腦生成影像。在《深淵》中有兩個技術性的環節被突破,其一是利用計算機做出不規則蠕動的圓柱蛇形狀的液態外星生物體,真實感十足。這種技術不但解決了利用模型難以拍攝在三維空間運動的生物體的困難,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動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創造了片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會變形的圓柱蛇形狀的外星生物體,這種電腦生成變形物體的技術為卡梅隆的下一部傑作,《終結者2》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其二是嚴絲合縫地合成了計算機動畫與實景片段;因為這個外星生物體是透明的,透過外星生物體身體看到的背景必需有折射效果。所以說這個合成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一鳴驚人了。
關於影片的畫面比例和畫質,很多DY深惡痛絕的是這個DVD是2.35:1 Widescreen Letterbox的,但在實際播放中並沒有顯出圖像的劣化,反而感覺畫面細膩,層次感非常強,暗部細節表現很好,整體還說得過去。一些可變寬銀幕的畫質表現也不見得就好,除了理論上的原因,心理上對LB的厭惡大概是眾說紛紜的隨波逐流的原因,表現為定勢思維在作祟罷了。其實說到底,我們看的是實際表現。
關於音效,沒說的,THX認證的東西並非浪得虛名,這個《深淵》的DD5.1的音效絕對是示範級的,海嘯一幕,特別是巨浪產生的低頻,震人心房,壓迫感強勁,極具震撼性。細節表現也是令人擊節的,聽聽水中的聲音吧。
『肆』 問一部外國電影
最佳答案錢學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著有《工程式控制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三強
錢三強,原名錢秉穹,1913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讀於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16歲便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2年,又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6年,錢三強畢業後,擔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嚴濟慈所長的助理。翌年,他通過公費留學考試,在盧溝橋的炮聲響起之際,以報國之志赴歐洲,進入巴黎大學居里試驗室做研究生,導師是居里的女兒、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居里及其丈夫約里奧·居里。
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贊「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1948年夏天,錢三強懷著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戰亂中的祖國。他回國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興奮中騎著自行車趕到長安街匯入歡慶的人群。隨後,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隨解放區的代表團赴法國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共中央還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出5萬美元,要他幫助訂購有關原子能方面的儀器和資料。看到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新中國尚未建立時就有這種發展科學事業的遠見,錢三強激動得熱淚盈眶。從國外歸來後,他於開國大典當天還應邀登上了天安門。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像當年居里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復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強調不僅要服務於軍用還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趙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於河南開封。氣象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趙九章出身中醫世家,幼年就讀於私塾,預備從事文學。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改學科學,立志「科學救國」。1933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趙九章通過庚款考試,於1935年赴柏林大學從師氣象學家H�von�菲克爾。
趙九章1938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西南聯大任教,1944年經竺可楨教授推薦,主持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承擔起繼竺可楨之後中國現代氣象科學奠基的重任。1946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遷往南京北極閣,成為我國現代氣象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解放戰爭後期,氣象研究所奉命遷往台灣,趙九章和所內科學家們一起留下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為祖國的氣象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九章促進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趙九章主持下,該所很快發展成一個人才濟濟的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學家都直接或間接受過趙九章的指導。
趙九章1956年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氣象組組長,1958年和1962年連續兩屆當選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趙九章在氣象學、地球物理學、空間物理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並為科學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新中國成立初期,技術力量薄弱,趙九章與塗長望攜手合作,組建聯合天氣預報中心和聯合資料中心,為新中國氣象事業中兩個最基本的分支(天氣分析預報和氣象資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和幾個有名的科學家在這兩個聯合機構中擔任業務領導並從事實際工作。
趙九章把科學的發展與國民經濟聯系起來,做出了重要貢獻。20世紀50年代初,趙九章主張在廣東等地以種植防風林帶方式改變局部小氣候,為橡膠移植到亞熱帶地區創造了條件。5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人工降水研究,在趙九章的積極倡議下,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國的雲霧物理研究開展起來,並取得了暖雲降水理論和積雲動力學等研究成果。
趙九章十分重視氣象學的現代化建設。50年代初,他通過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及時提出氣象學要數理化、工程化和新技術化,並在工作中貫徹這一指導思想。這對我國氣象學的現代化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50年代初,計算機的問世使天氣預報從定性向定量化的發展具備了條件,趙九章支持、鼓勵剛從國外回來的顧震潮應用手算圖解法解微分方程,從而使我國的數值預報發育成長起來,並培養一批科技力量。當我國第一台計算機出現後,數值預報研究和業務就開展起來了,為60年代末我國正式發布數值預報奠定了基礎。同時趙九章十分重視把新遙測和遙感技術應用到大氣科學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應用空氣動力學的風洞和先進的測試儀器研究大氣湍流。在趙九章極力推動下,中國僅有的兩個臭氧觀測台建立了,這為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礎。
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趙九章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海潮觀測研究對於我國國防和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但在當時卻是空白。50年代初,趙九章親自指導開展我國海區海浪及波譜的研究,研製出觀測設備和一整套觀測分析儀器,為認識我國海域的波浪特徵,開發海洋資源做出了貢獻。
趙九章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積極促進空間科學發展。從50年代後期開始,趙九章以極大熱情投入我國空間事業的創建工作。1958年,趙九章是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主要技術負責人,負責衛星研製的各項准備工作。同年10月,他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趙九章及時調整發展計劃,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資金和人力較少的氣象火箭,逐步開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測,同時探索衛星的發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成功地發射了氣象火箭,箭頭儀器艙內的各種儀器及無線電遙測系統、電源及雷達跟蹤定位系統等,都是在趙九章領導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製的。他們還研製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使用的多普勒測速定位系統和信標機。
1964年秋,趙九章不失時機地向國務院提交了開展衛星研製工作的正式建議,引起中央的重視。1965年3月,中央批准中國科學院提出的方案。1965年10月起,在中國科學院領導主持下舉行了衛星建造總體方案的進一步論證,會上趙九章提出了重要意見。
緊接著,負責實施人造衛星發展計劃的651設計院成立,趙九章主持科學、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他對中國衛星系列的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制訂,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趙九章在科學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趙九章是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1938年,趙九章把數學和物理引入氣象學,研究信風帶主流間的熱力學,完成了我國第一篇動力氣象學論文——《信風帶主流間熱力學》。
行星波斜壓不穩定的概念是趙九章首先提出的。1945年,趙九章指出,實際大氣在斜壓狀態下可以是不穩定的,即振幅將隨時間增長而形成天氣圖上觀測到的氣壓場的槽、脊分布和發展,這是現代天氣預報的理論基礎之一。1946年趙九章在芝加哥大學做這一學術報告時,引起國際氣象學家的高度重視。在氣象學發展史上公認「公元1946年,中國趙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穩定概念」。
20世紀60年代初,趙九章指導他的學生,研究了地磁擾動期間史篤默(Stormer)捕獲區變化和帶電粒子穿入地磁場的機制等,並著有《高空大氣物理學》專著。
在他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沖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進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
趙九章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教育家,培養了眾多的科學人才。他勤於治學,也熱心育人,我國一些著名氣象學家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顧鈞禧、郭曉嵐等都受過他的指導。趙九章重視基礎教育,他任地球物理所所長職務期間,於1958年一手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提出以「所系結合」的方式辦系,親自主講高空物理學並指導研究生。趙九章重視人才,培養提拔人才,周秀驥、曾慶存、巢紀平等都是趙九章不斷給予關心、愛護和鼓勵而成長的傑出科學人才。
趙九章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創見,注意培養民主的學術氣氛,他組織的海浪組、磁暴組等研究集體,每周舉辦學術討論會,中心發言之後,接著是熱烈的爭辯。在這個研究集體中,進行各種日地相關現象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為我國空間物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趙九章未能等到1970年4月24日那一刻。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時,這位享譽國內外的卓越科學家已於一年半前含冤去世。人們是不會忘記這位把自己全部心血傾注在科學事業的科學家的。1997年,在趙九章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由王淦昌等44位著名科學家倡議,並經中央批准為趙九章先生樹立銅像,以緬懷他為我國的科學事業所作出的貢獻。1999年在國慶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趙九章院士是其中一位。
王大珩
(Wang Daheng, 1915.2—) 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光學專家。
江蘇蘇州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留學,專攻應用光子學,1940年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 1948年回國後,任2年大連大學應用物理系主任,後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擔任了30多年所長。還曾任哈爾濱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院長、電機所所長,吉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中國光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後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第三屆副主席。1993年5 月當選為中國尖端技術與產業管理研究會名譽會長,第二屆中國退(離)休科技工作者團體聯合會副會長。
1994年6 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席團成員。1994 年12月任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基金會會長。此外,還曾任中國光子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市科協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對中國技術光學、激光、光學計量、光學玻璃和光學工程等研究較深。指導研製成功多種光學觀察設備。為中國應用光學、光學工程、光學精密機械、空間光學、激光科學和計量科學的創建和發展做出傑出貢獻。六十年代以來,製成中國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儀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國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領導了綜合性的航空遙感試驗。1986年3 月和陳芳允、楊嘉墀、王淦昌等4 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發展中國的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國務院發出了「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的通知,這一「綱要」 被稱為「863 計劃」。
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5年1 月獲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郭永懷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68年逝世。
在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中領導和組織爆轟力學、高壓物態方程、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科學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34
『伍』 原子彈或氫彈的沖擊波是怎麼產生的
在太空真空的環境下,就沒有沖擊波了。為什麼呢,因為沖擊波的原理就是爆炸中心附近的空氣快速膨脹,快於音速,造成聲波、空氣波等巨大的能量波。太空中沒有空氣,自然就沒有沖擊波了。除非在有物質介質,譬如月球表面、小行星上爆炸,否則沒有沖擊波。
如果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最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直徑是1公里以上。如果用烈性炸葯炸成碎片變成無害威脅,不知道要多少噸炸葯,不實際。如果用核武器的話,在小行星內部引爆,不用很大當量也能摧毀威脅或者迫使其改變軌道。
核武器如果在小行星表面爆炸,可以說威力很小,因為沒有產生什麼沖擊波。如果在內部爆炸,由於有介質,可以產生沖擊波把小行星撕裂。我推薦你看1998年,美國人拍的一部叫《深度撞擊》的電影,英文名稱是deep compact, 看完你應該就明白為什麼核武器放在小行星內部引爆了。
『陸』 尋找一部電影
肺鼠疫《卡桑德拉大橋》
病毒來源:美國軍方實驗室
發病地區:一列穿越歐洲各國開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
發病周期:數小時
原始攜帶者:闖入美國軍方實驗室的幾名恐怖分子
易感人群:一列火車上的上千名乘客及數十名乘務員
救治措施:把整列火車進行封閉式隔離,禁止其在任何車站停靠。在初期沒有抗原的情況下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後從自愈者身上獲得血清對其他患者進行治療。
為防止泄露機密,政府要將火車引至無法承重的卡桑德拉大橋,不惜毀掉上千人的生命來掩蓋軍方製造生物武器的丑聞。幾名勇敢的乘客在醫生張伯倫的領導下,將已感染的車廂與其他車廂脫軌,拯救了大部分人。
霍亂《屋頂上的輕騎兵》
病毒來源:不詳
發病地區:1832年的法國南部
發病周期:數天
原始攜帶者:不詳
易感人群:生活在疫區的所有居民
救治措施:所有患者及其親屬,甚至是被懷疑為病菌攜帶者的人都會被武力驅趕到無人區隔離,死後就地焚化。
在沒有先進醫療條件和抗生素的情況下,義大利輕騎兵上校安傑羅只能解開染病的女主人公的衣衫,用葡萄酒和草葯塗抹她的全身,然後用雙手用力搓揉。在酒精與愛情的力量下,她奇跡般地康復了。
「莫他巴山姆」病毒《恐怖地帶》
病毒來源:非洲扎伊爾叢林
發病地區:美國舊金山市附近的香柏溪鎮。
發病周期:潛伏期一至三周,發病期只有48小時
原始攜帶者:來自扎伊爾莫他巴河谷的小白臉猴
易感人群:小鎮上的所有居民
救治措施:整個小鎮被隔離,任何人不得離開,違令者會被當場擊斃。軍方首先提供了解毒血清,實際上是生物武器的消滅葯劑。但病毒經過白臉猴中間宿主時已發生變異,從接觸傳染轉成空氣傳染,原有血清毫無作用,惟一的方法就是找到攜帶病毒原體的小白臉猴。在朋友的幫助下,醫生山姆找到了那隻猴子,制出新的抗病毒血清,挽救了小鎮居民的生命。
1996病毒《12隻猴子》
病毒來源:生物科學實驗室
發病地區:全球
發病周期:不詳,但會在兩年時間內令世界上50多億人口死亡
原始攜帶者:不詳
易感人群:所有地球居民
救治措施:倖存者為了活命,只能躲在深達數百米的地下。直到2035年,囚徒科爾為一張赦免書,通過時空隧道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在病毒的發源地找到了它的罪魁禍首———用動物做實驗的科學家皮特斯,從而避免了一場毀滅人類的浩劫。
「變種T病毒」《生化危機》
病毒來源:生化科技托拉斯「保護傘」公司下屬的秘密實驗室
發病地區:巨大的地下遺傳研究中心「蜂巢」及整個城市
發病周期:幾分鍾
原始攜帶者:具有激活死亡細胞能力的T病毒變種
易感人群:在「蜂巢」中工作的生物工程學家和後來進入「蜂巢」的特遣隊員
救治措施:負責監視和控制「蜂巢」的超級巨型計算機「紅色女皇」把整個實驗室都封閉起來,並「殺死」了所有被困的工作人員。而為了防止被變種病毒感染的「活死人」泛濫成災,特遣隊員們必須在3個小時內穿越「蜂巢」內的連串障礙,包括致命激光、異型犬和樣品屋,接近「紅色女皇」,然後找到克制T病毒變種的反病毒血清。
吸血變種病毒《刀鋒戰士2》
病毒來源:吸血鬼種群
發病地區:世界各地,尤其是有吸血鬼出沒的地方
發病周期:幾分鍾
原始攜帶者:吸血鬼新種「收割者」
易感人群:人類和吸血鬼
救治措施:這一次,刀鋒戰士和他的死對頭———吸血鬼們只能並肩戰斗,他與自己的幾位助手跟吸血鬼內部的自衛組織結成了聯盟,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收割者,而且必須將其趕盡殺絕,才能遏止病毒的擴散。
「狂怒」病毒《驚變28天》
病毒來源:倫敦的一間動物實驗室
發病地區:整個英國
發病周期:30秒
原始攜帶者:被注射並感染了「狂怒」病毒的大猩猩
易感人群:所有接近過病毒攜帶者體液和血液的正常人。
救治措施:逃出被病毒感染者佔領的倫敦,盡力殺死已感染的病人,即使他(她)是你最親近的人。
雖然上述每部電影中的每一種病毒都被虛構成是足以造成人類浩劫的致命元兇,但正如每一部影片都有一個光明的結局,或留下一絲希望的曙光那樣,人類總能憑借自己的智慧、勇氣、團結和信任戰勝它們。
天堂病毒》(法國)
VIRUS AU PARADIS
編劇:菲利普•杜索
導演:奧利維耶•蘭格羅凡
主演:里夏爾•波林傑
故事梗概:
一名開辦養雞場的農民總是咳嗽不止,埃莎醫生將他診斷為流感,但第二天這個人就因肺部感染死亡了。很快,另一名獸醫也在短時間內患病,這引起了埃莎醫生的注意。她聯繫到流行病專家盧卡斯教授,希望得到他的幫助,但盧卡斯教授性格古怪,不願參與此事。獸醫突然死亡,盧卡斯教授和以前的同事發現這和他多年來研究的達卡病毒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病毒帶有很強的傳染性,目前並沒有可以治癒的好方法。很快,法國官方將此事通告全國,曾經接觸過病源的人被迅速隔離,這中間也包括埃莎。
病毒被一名過路人帶到了瑞典,馬克思醫生將盧卡斯教授請到瑞典進行短時間的交流研究,此時,埃莎被發現感染病毒,並被送往重症病房,不久便離開人世。
馬克思醫生發現半個世紀前在冰島曾有過類似的病毒爆發,如果找到倖存者或許可以從體內提取抗體。他和盧卡斯教授來到冰島,卻發現已經沒有當時的倖存者,但幸運的是一個曾感染病毒死亡的男孩屍體沒有火化而是被放置在了冰川下面。盧卡斯教授從孩子的體內提取了樣品。
經過研究,大家終於確認了這就是達卡病毒並找到了病毒的載體——生活在此處的一種遷徙鳥類。但馬克思在收集這種鳥類糞便時不慎摔倒,被裝有鳥糞的試管扎破,因此感染上了達卡病毒死在了醫院中。盧卡斯為失去像馬克思和埃莎這樣優秀的夥伴以及那些無辜的人們感到悲傷不已。
半年後,經過盧卡斯教授的研究,疫情已經可以被控制和預見,這不僅是對人類的貢獻,更是對因染上達卡病毒而喪生的人們的一種慰藉。
精彩視點:
本片拍攝於2003年,由法國著名男演員里夏爾•波林傑擔任主演。里夏爾•波林傑曾因主演《歌劇紅伶》、《情慾色香味》、《地下鐵》等影片而受到廣大影迷的關注,並曾因自己出色的演技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及提名。在本片中,他的表演更是准確到位,將一名將一切奉獻給醫學研究事業的科學家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中沒有任何刻意營造的恐怖氣氛,節奏適中,卻帶給觀眾一種緊迫感,讓觀眾將影片和現實生活中曾經發生在自己周圍、令世界人民恐慌的禽流感聯繫到一起。
十二隻猴子
生化危機1,2
活死人三部曲
作者: 音樂修理工 回復日期:2005-6-19 8:54:00
影片英文名: Virus
影片中文名: 病毒
影片分類: 科幻片、驚險(恐怖)片
色彩: 彩色
聲音: 有聲
影片產地: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
製片公司: 環球影片公司
出品年份: 1999年
影片長度: 99分鍾
影片演職員
導演 約翰·布魯諾
主演 傑米·李·柯蒂斯
唐納德·薩瑟蘭
威廉·鮑德溫
劇 情 簡 介
海洋拖船「海洋之星」在南太平洋意外遭遇劇烈的台風襲擊,面臨沉船的危險,他們在台風眼裡發現一艘640英屍長卻空無一人的俄羅斯高科技潛艇。事實上這艘潛艇早已被外星異形侵佔,他們通過電腦學到人類一切後,即全力消滅病毒——人類。他們把船上的船員全變成殺人怪獸,並藉此消滅人
作者: 音樂修理工 回復日期:2005-6-19 9:05:00
《病毒大戰細菌》
淺粉色的頭,棕色的豆粒眼,綠色的水蛇腰,六條暗紅的腿,不要以為這是好萊塢科幻大片中的妖魔鬼怪,這是一部科普短片的主角———病毒。不過,在這部由多國科學家合作完成的只有1分多鍾的影片中,光怪陸離奪人心魄的恐怖效果不遜於任何好萊塢經典電影。
魔鬼出沒的世界
「令人毛骨悚然,」艾奧瓦大學微生物教授邁克·費斯看過短片後對美聯社記者說。
片中的大反派當然是開頭提到的粉腦袋的傢伙,它的學名叫T4抗菌素。它像孫悟空一樣變化多端,而它准備攻擊的也並非什麼值得同情的對象,而是大腸桿菌。從病毒和細菌中挑「好人」,大概和在《天龍八部》的四大惡人中尋善者一樣困難。
這部影片現在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看到。影片開頭就是烏賊樣的「六腿蜘蛛」———T4抗菌素的特寫。這個侵略者是一種常見的抗菌素,它與皰疹病毒有關。
只見「大蜘蛛」急升至細菌表面,稍許盤旋,迅速用六條腿抓牢細菌,降落在其外層隔膜上。
下一幕,T4抗菌素用魚叉樣的管子刺入細菌,把自己的DNA注入其體內,結果……細菌變成了一個小型病毒工廠。
病毒版《駭客帝國》
這部短片至今沒有名字,只標注著「高清晰度視頻」,請允許筆者自作主張地把它叫做「病毒大戰細菌」。
別看片長只有短短的1分鍾,拍攝它可不容易,其難度與耗資上億美元的《駭客帝國》有一拼。
「病毒大戰細菌」是通過計算機製作完成的。在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美國珀杜大學和俄羅斯、日本的研究人員一道,合作拍攝了首部病毒入侵細菌的紀實性短片。
在拍攝過程中,科學家使用了數千張高清晰度照片。這些圖片通過兩種方法拍攝得來:冷凍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圖像法和X射線結晶法,其中後一種方法獲得了原子級的三維圖像。
『柒』 尋一部美國科幻電影
是《我是傳奇》嗎?
劇情介紹:
無知的人類,往往災難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場大面積的病毒突然爆發,傳播速度之快幾乎無人能夠阻止,沒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開始於何處,只知道它是沒辦法停止的、不可逆轉的、無法治癒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為創造出來的。
羅伯特·奈維爾是紐約市一個才華橫溢的病原體學者,為美國軍方服務。他作為政府投資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頭部隊,看著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卻也只有無能為力的份兒。這種通過空氣就能傳播的病毒最終以一種難以抵禦速度籠罩了整個城市,使得總統只能下令封鎖紐約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這種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極大恐慌,紐約城頓時亂作一團。羅伯特在焦急之中將妻子佐伊和7歲的女兒馬莉送上出城的軍車,卻目睹他們死在面前的慘劇……這種時候,死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些被感染卻沒有死的人,身體發生了異變,成為一種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屍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陰影當中,躲避著陽光--他們對新鮮的血與肉,有著最為原始的渴望。
這場災難所導致的後果,就是紐約變成了一座死城,而羅伯特就成了這里僅存的一個人類--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對這種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能力。羅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兩種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學上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血液。曾經在軍隊里討生活的經歷,幫助他選擇了在這座被廢棄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統化的,他每天都要堅持大量的體能訓練,還要不間斷地發出求救或尋找和自己一樣的倖存者的無線電波……羅伯特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否則在這種極端孤獨的情況下,正常人都有可能發瘋。惟一還在與羅伯特並肩作戰的,就是他最為忠誠的夥伴薩姆,一隻德國牧羊犬。白天,羅伯特帶著薩姆外出尋找維持生命的供給,然後去實驗室時做研究、發無線電波;到了晚上,他們把自己關在一個堅固得有如堡壘的建築物中,觀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頭「覓食」。除了每天盡責盡職地做同樣的事情,羅伯特在這座「空城」當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駕駛著他的跑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在戰斗機上打高爾夫;用無價的珠寶裝飾他的堡壘等等,就連市中心最繁忙的商業街,如今也變成了羅伯特自家的「後花園」。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羅伯特被惟一的一個殘留下來的任務驅使著,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雖然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但是他沒得選擇,因為他的時間就快用光了。
改編自同名小說:
羅伯特·內維爾,人類的最後一名倖存者。但,他不是一個人。
「它們」很奇怪,一到白天就躲著不敢出來,它們怕大蒜,它們會被尖木棍殺死,它們怕十字架是出了名的。而且,它們無法抵禦吸食人血的渴望。
白天,他在死寂的城市中尋找食物、供給和倖存者。天一黑,他就把自己反鎖家中。
「滾出來吧,內維爾!」此刻,它們正在屋外穿梭徘徊,竊竊私語。它們在等待·····
作者理查德·馬特森描述的,不是一個僅僅充斥著恐怖和吸血鬼的世界,他開創了用科學手段、醫學定義來刻畫吸血鬼的寫作方法。同時小說中彌漫著的對人、對世界的反省與思考,這是一個有點悲傷的故事,但將讓你因人類面臨絕境的掙扎、勇氣與希望而感動。
但是是07年的
『捌』 速度與激情8中的電磁炮科學嗎
emp是一種短時間高強度的電磁脈沖發射裝置,損壞未受保護的電子設備,主角的車上的電子設備如果加裝金屬外殼什麼的應該可以起到電磁屏蔽作用,空氣波完全是電影視覺效果了
『玖』 一部外國電影,一群人在海邊游泳,突然來了一波冷空氣把所有人都凍上了,只有女主角在拚命的逃跑。
美國2017年上映的電影《全球風暴》
『拾』 徐少強演的東海老人是什麼電影
徐少強演的東海老人是電影《神墓》。
電影一上映,一位老人(徐少強)正在冰上釣魚。突然,天空分崩離析,他誕生了一個幻象。老人捏手指不好。發生了大事。老頭飄飄然來到事發地,一個石猴,啊,不對,一個披頭散發的少年從石頭縫里蹦出來。
男孩:嘿,你是誰?老人:那你是誰?男孩:是的,我是誰?還沒等少年反應過來,老頭上來就是一個空氣波,二人打至一處。僅僅只有一個出場,沒有做任何交待。你不知道他有何作用,是反派或者正派,出現在這里是為了什麼。
《神墓》劇情評價
除了平淡的故事,《神墓》的特效和便道的細節也展現了網大的平均水平。大量觀眾可以從目前的古裝劇中找到類似的畫面,由影視城拼湊而成,一目瞭然。而且服裝細節沒有特點,屬於哪個年齡段。這里就不提了。關鍵的劇的服裝造型,沒有一絲「嫻」的味道,是最令人沮喪的。
別人的夏銜電影至少是整個桃花林,乾冰池,《神墓》一水一景步道,公園湖泊。女主挑染的時候連濾鏡都不加,讓人感覺如坐針氈。該片的特效,比上其他網大有那麼一絲絲進步,最後的「龍蛇大戰」也有那麼幾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