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反戰蟲
1. 有一部日本動漫電影,女主角是歌手,男主是機動戰士駕駛員,講的是人類大戰蟲子
你說的是《超時空要塞 邊境》(英文《Macross Frontie》)的劇場版,《超時空要塞 邊境》有兩部劇場版,分別是前編 「The False diva」(虛空歌姫~イツワリノウタヒメ~),和後編 「Sayonara No Tsubasa」(戀離飛翼~サヨナラノツバサ~)。
女主角是歌姬,男主角是戰斗機駕駛員,這一直是《超時空要塞》系列動畫片的一大特徵,還有一首特別經典的歌曲名字就叫《我的男朋友是飛行員》。
《超時空要塞 邊境》的敵對勢力Vajra,就是一種長得像蟲子的外星生物。望採納,謝謝
2. 日本電影兩個字的蟲開頭的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日本電影
就只有《蟲師》了 漫畫改編的電影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http://ke..com/subview/26749/8679294.htm#viewPageContent
3. 星際,異形入侵動畫電影,日本出片的是一群人打蟲子,還消滅了蟲後,那是什麼電影
根據所述劇情,這部影片應該是《星河戰隊:入侵》。
導演:荒牧伸志(Shinji Aramaki)
編劇:羅伯特·A·海因萊因/Flint Dille
主演:Leraldo Anzala/Luci Christian/Melissa Davis
類型:科幻/動畫
4. 找部說很多戰士打蟲子的電影。其中一個巨大的蟲子出現一名戰士在它的背上射開個洞再扔炸彈進去的
星河戰隊1
劇情
高中畢業了,一群少男少女們必須對他們的前途作出抉擇。在女友卡曼的鼓動下,來自阿根廷的富家子弟強尼·瑞克毅然違背父親讓他上大學的意願,報名加入了機械化步兵學校,而卡曼則選擇了星艦學院,她夢想當一名星際艦隊的女飛行員。
在訓練過程中,卡曼暗戀上了冷酷英俊的教官巴卡洛,而瑞哥則與分配在同一軍營中的女同學蒂齊·弗洛瑞絲產生了感情。不久,從瑞克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傳來了遭蟲族撞出的小行星襲撞擊的消息。當時擔任班長的瑞克因訓練失誤而致一士兵死亡的他已經決定退役。但是得知他的家人和朋友均死於這場災難後,他毅然決定重回軍隊,與蟲族作戰。
由於地球聯邦軍方大大抵估了這種類似蜘蛛的昆蟲的威力,它們比人大數倍,具有堅不可摧的外殼,強勁有力的鉗子和鋒利無比的牙齒;它們頑強好戰,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殺人武器。第一場遭遇戰以聯邦軍全面失敗而告終,十萬名士兵血灑疆場。瑞克和他的部下們目睹了這場大屠殺。
之後瑞克加入聯邦分隊之一的「硬漢部隊」,聯邦當局也宣布改變戰略;緊接的故事更加驚險刺激……
聯邦當局決定,不直接進攻蟲族的老窩——大K星,而是逐個消滅其周邊行星上的蟲子。首先是P星,在轟炸機群進行地毯式轟炸後,由賴奇中尉(也是瑞克參軍前的老師)帶領的「硬漢」部隊開始進發,並首戰告捷。第二天,部隊收到了來自威士忌哨戰的求助信號,然而當他們趕到的時候,哨站早已被蟲族血洗……在軍營中,他們發現了唯一的生還者,他告訴中尉,蟲子鑽進了報務員的大腦,控制他發出了信號,並吸幹了他的腦髓。這時上尉才意識到這是蟲族的一個圈套。幾分鍾內,蟲子鋪天蓋地地涌來,部隊倉促應戰,險些被合圍,中尉和蒂齊也在這次戰斗中犧牲。最後,殘余的部隊乘著總部派來的救援艇離開了P星。
在救援艇上,憤怒的瑞克要求立即轟炸P星,遭到了艦長的拒絕,艦長告訴他,元帥有新的安排。
新的安排就是——活捉蟲族的首腦,研究蟲族智慧的秘密。然而卡曼和巴卡洛操作的「楊羅傑」號艦艇卻在途中被蟲子噴射出的電漿擊毀,艦長犧牲。兩人乘坐的救生艇又掉進了蟲穴。在這里,他們遇見了蟲族的首腦,巴卡洛被它吸干腦髓,而卡曼用刀子割斷了它用來吸腦髓的武器,終於等來了瑞克帶領的救援隊。蟲子越來越多,瑞克覺得寡不敵眾,命令撤退。而一名黑人士兵要求給留下一枚核彈,最終與蟲同歸於盡……
在影片的結尾,人們捕獲到了蟲族的首腦,瑞克成為了中尉,而卡曼當上了艦長,人類隨即展開對蟲族智慧的研究,與蟲族的較量還沒有結束……
在第一部中,揭示了當時種族交戰開端的種種事例,重在刻畫出熱血殺敵的士氣和壯觀宏大的場景;無論從交戰、劇情的畫面和角度上看,都是比較成功的。電影採取「聯邦政府網」的角度講解整個故事,不僅講解清楚了人蟲戰爭的前因後果,也提到了當時地球聯邦政府的一些情況,如法制建設、徵兵動員、與敵對宗教的斗爭等,大體勾勒出了一個社會的全景。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埋下的伏筆:反戰思想 非常精妙(例如瑞克離開哨站乘艦時的一句「艦隊負責飛,戰士負責死」),也提高了影片的層次;這個伏筆在第二部和第三部都被表現了出來。
5. 問一部日本卡通電影的名字,講一個男孩兒的父母和妹妹都因戰爭而死。是一部反戰電影。
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是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日本動畫。內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的神戶周邊為舞台,描寫父母雙亡的兄妹二人艱難求生的悲傷故事。情節催人淚下。具有鮮明的反戰情節。
宮崎駿的作品.
再具體的你看網路吧.
6. 童年陰影里的外星生物除了異形,還有這些大蟲子
下個月,《異形:契約》就像上映了。對於曾生活在電視審查制度寬松的八零九零後來說,我們許多人小時候都在電視機上領略過異形這種外星生物所帶來的恐懼。然而除了異形,還有一群來自外星的大蟲子也在那個時代的電視機上頻繁露臉,成為我們難忘的童年陰影,它們,就是來自於《星河戰隊》中的蟲族。
2000年左右的時候,在我們這邊流行起電視點播的節目,別人點播電視節目所有人都能看,而當時被點播最多的節目除了《蠟筆小新》就要數《星河戰隊》了。由於時間的限制,一部電影往往被剪成十幾段供人點播,於是我們總能在電視上看到這些殘暴又惡心的外星蟲子在屠殺地球軍隊,卻根本不了解整部電影講述的是什麼,也因此讓這部電影成為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童年陰影」。
這幾天閑來無事,我找到了這部在我童年陰影中占據重要一席的電影,終於完整的把它看完,才感覺這部電影其實很有內涵,它想表述的,也絕不僅僅是傳達恐懼那麼簡單。
這部電影中並沒有點明故事發生的明確時間,而是通過高中課堂上老師的講述,隱約的傳達了一點,那就是由於民主制度的失敗,全世界形成了一個高度統一的軍事政府,人類被分為平民和公民兩個階層,只有為地球政府做出貢獻的人才能有資格成為公民,從而享受政治待遇,而成為公民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入軍隊。
也同樣是在這堂課上,幾個主要角色集體登場,男一是金發碧眼國字臉的小伙兒,父母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富商,自己卻不願意沾家裡的光,一心想通過服兵役建功立業。用朱時茂在小品里那句話說「就這張臉,一看就是個正面人物」。
女一是男一的女朋友,一個金發碧眼的白富美,不但人長得漂亮,學習成績也好,跟男一算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了。
相比於形象高大的兩位主角,男二則是一個消瘦的傢伙,長著一張亦正亦邪的臉,擅長心靈感應;而女二則是一個性格開朗、暗戀著男一的大妞兒。
在電影開始後不久。四個人便高中畢業,開始了軍旅生涯。女一由於成績出色成為一名飛行員,男二由於他心靈感應的天賦而成為一名情報官員,沒有什麼特長的男一和女二則加入了最累最苦也是最危險的機動部隊。
本山子有句名言:初戀根本不懂啥是真正的愛情。男一和女一那學生時代黏黏糊糊的愛情在兩人進入軍旅後迅速告吹。女一跟自己的搭檔產生了情愫,而失戀的男一則在訓練中的指揮失誤,心灰意冷的他准備離開軍隊,回家老老實實做一個富二代。
正在這時,一顆蟲族隕石砸向地球,正好砸中男一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整個城市從地球上消失了。既失去爹媽又當不成富二代的男一「嗷」的一聲就不走了,轉身加入了浩浩盪盪的前鋒部隊,沖向蟲族星球。而在飛往前線的途中,男一再次與女一相遇,由於前線部隊一向被瞧不起的傳統,身為陸軍士兵的男一和身為空軍軍官的女一男朋友狠狠的茬了一架。
但這種爭風吃醋的小資情緒很快便被慘烈的戰斗所沖淡,這些離開校園不久的小伙兒姑娘們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他們見到的並不是單一的外星蟲子,而是近戰遠程空中力量結合的立體戰斗蟲群,而它們的首領則是一個長相醜陋的巨大蟲子,靠吸食人腦來獲取人類情報。
在不斷的戰斗中,男一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前線軍官,並與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女二產生感情,在男一成功立下「我們終於在一起」的Flag之後,女二便在第二天的戰斗中犧牲。
而不久後,女一的飛船不幸墜毀於蟲族星球的核心地區,女一的男朋友被蟲族首領吸幹了腦子,奮力逃脫的女一被男一救下,還給了蟲族首領一發攜帶型核彈教它做人,啊不對,教它做蟲。最後,蟲族首領被活捉,作為心靈感應(神棍)大師的男二上去摸了一把,告訴大家它很害怕,然後就和互相剋死了自己另一半的男一女一一起高高興興回家去。(女二的靈魂哭死在風中)
這部耗資近一個億的電影在今天看來,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硬科幻電影,然而在影片上映的1997年,這部電影卻飽受爭議,原因是人們質疑這部電影在鼓吹納粹主義和戰爭思想。的確,片中的大量場景道具,特別容易讓人聯想到納粹德國時期軍隊的樣子,特別是最後俘獲蟲族首領,男二出現的那一幕,活脫脫就是納粹照片的翻版。
然而如今看來,導演保羅范霍文其實是用一種「粉」的形式來「高級黑」。沒有左臂的高中老師、失去右手和雙腳的徵兵處官員、靠著上戰場賣命才能提升自己階級的軍功制等等,無一不是在諷刺著這種完全專制統治下的荒誕與恐怖。表面上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效率極高、欣欣向榮的地球集體,實際上卻是一個靠宣揚暴力和鮮血來統治的「敵托邦」。但導演的這種諷刺過於高端,因此在當時並不能為大眾所接受。
《星河戰隊》這部電影最有特色的一點莫過於滿屏橫飛的子彈。在影片中的世界裡,人們已經掌握了遠距離太空飛行、攜帶型核彈等各種黑科技,但卻在一線武器裝備上卻仍然使用的是一顆顆子彈噴射的常規槍械,這似乎並不是用科技樹點歪就能解釋的問題。其實這正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滿屏橫飛的子彈殼更能讓人體會到戰爭的殘酷,而外星蟲族總是一塊塊切碎士兵的屍體則給這殘酷的戰爭上又加了一層血腥的外衣。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部極端反戰的電影。主人公們剛離開卿卿我我的高中生活沒幾天,便迎來了血腥而殘酷的戰場生涯,眼睜睜看著同伴們在自己眼前被穿透、被切碎、被吸干,彷彿他們的美夢,在一夜之間便被擊穿,那身看似帥氣的軍服帶來的並不是榮耀,而是噩夢與痛苦。而在最後一次戰役打響時,站在剛從高中畢業一年多的男一面前的是一張張更加稚嫩的臉龐,而這些孩子,大多在之後成了炮灰。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處細節很耐人尋味。那就是人類雖然早就跟蟲族發生摩擦,但直到那顆隕石集中地球後,人類軍隊才大舉進攻蟲族星球,而影片一開始時我們就得知地球的防衛力量是可以擊毀隕石的。那麼,為什麼第一顆隕石會打的地球措手不及,而之後地球會毫無壓力的就摧毀蟲族隕石呢?
我們知道當時整個地球社會已經是由一個集權軍政府統治,而集權政治想要生存就只有不斷發動對外戰爭來維持內部通知,因此,這件挑起了地球與蟲族大規模戰爭的事件背後,恐怕還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雖然電影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這些細節值得我們去思考,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也不少見。
可以說,《星河戰隊》是一部被埋沒的好片子,它所想表達的意涵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分析透徹的,無奈生不逢時,巨資耗費下的精良設定並沒有引起熱潮,因此使得後來的兩部續集也成了還債的爛片。如今,《異形》系列已經重新翻拍,而《鐵血戰士》系列也在重新翻拍,我只能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這部經典作品也能重新登上大熒幕,並衍生出屬於自己的一個傳奇系列。
7. 《螢火蟲之墓》|初看傷心,再看憤怒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台詞。日本著名動畫片導演高畑勲的這部代表作,畫面精美,故事悲婉動人,打動過無數人的心靈。
站台上,餓死的少年靈魂與妹妹骨灰里的靈魂在草叢里相聚,螢火蟲輕舞飛揚,悲慘的往事徐徐展開。
故事發生在二戰末期的日本。美軍轟炸過後,母親重傷不治身亡,十四歲的哥哥清太帶著四歲的妹妹節子去投奔遠親阿姨。
盤纏馬上花完,在海軍服役的父親凶多吉少,清太和妹妹徒添兩張口,光吃不做事,阿姨日益尖酸刻薄,給他們的飲食也日益變得清湯寡水。
清太為了自尊,先是在院子里自己另起爐灶,後來乾脆帶著妹妹寄宿在防空洞里。從此山高皇帝遠,碧水青山為伴,螢火蟲照明,好不快活。
可是兩人很快坐吃山空,妹妹節子餓得重病纏身。清太求遍了當地農夫也討不來口糧,後來到處偷食物,更發展到利用空襲時別人逃難之機,逆向而行,趁火打劫入室偷盜。
戰爭結束了,頭頂的戰機不再投下燃燒彈,奈何妹妹疏於照料,終於死於嚴重營養不良。 1個多月後,哥哥清太也餓死街頭(「昭和20年9月21日,正是1945年9月21日,距日本投降1個半月)。
影片貫穿始終都有轟炸場景,也不迴避餓殍遍地,滿身血污,纏滿紗布的屍體上蠕動著蛆蟲,這讓許多人認為片子就是講戰爭的殘酷,歌唱親情如螢火蟲在黑暗裡放出微弱的光。
無數人為這故事無限悲傷,有人痛斥戰爭之罪,有人感嘆人情冷暖,可是我卻為少年骨子裡的冷酷懶惰憤怒不已。所謂「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奈何還要拉上那麼可愛的小妹妹節子。
連導演高畑勲自己都不認為這是部反戰片啊。不信的話,我們置換一下場景,就算不打仗,這兄妹倆家裡遭遇變故,他們投奔窮親戚,只要哥哥還是這幅德性,會有不同結果嗎?
即使父母雙亡,這兄妹倆寄人籬下,哥哥清太沒那麼作的話,他們也本可以不死。
清太本性冷漠。母親重傷,身故,他若無其事。妹妹心事重重地蹲在地上,他在旁邊翻單杠。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強忍悲痛,可是後來發現他是真不在乎。
當他從家裡廢墟中挖出食物時,你看他發自內心地眉開眼笑,此刻連音樂都輕快無比。
得知父親所在的聯合艦隊沉沒,他只是大罵一聲「父親你是笨蛋」,接著自言自語「肚子好餓」。
相較於薄情的清太,四歲的妹妹節子是所有可愛的化身。
妹妹愛憐死去的螢火蟲,為它們在洞口造了一個墓。
清太跟妹妹說,以後有機會去給媽媽掃墓。她被葬在大樹下。鏡頭一轉,他們棲身的防空洞一角,正丟著母親的骨灰盒,從始到終他就沒准備給媽媽下葬,也不願告訴妹妹。鏡頭再一轉,兩只螢火蟲掠過,緩緩淡化,預示了兩個孩子的未來。
節子清純,活潑,講禮貌,知道感恩。在阿姨要拿媽媽遺物換米時,哥哥清太為一斗米驚喜不已,妹妹抱著媽媽衣服捨不得撒手;米換回來後,哥哥抱著米喜不自禁,妹妹放聲大哭。
偷西紅柿的時候,四歲的妹妹都覺得不妥,哥哥心安理得。
吃飯時,妹妹講禮儀,要有坐相,哥哥不光自己不檢點,還帶壞妹妹。
兄妹倆接連在戰爭結束後餓死,這個悲劇本可以避免。
哥哥身強力壯,可是在別人家天天吃喝玩樂,從不參加勞動,也不願參加救災搶險,肯定要吃白眼。爹娘不在身邊,要麼聽話去幹活,要麼低頭忍下去,至少還有碗稀粥喝,這樣總不至於餓死。
可是他不。為了與親戚爭口氣,他買來爐灶在別人家院子里開小灶。你有錢買糧入伙也行對不?就算開小灶也行,倒是把臟碗洗了呀?就那麼堆著,繼續留給別人洗,繼續吃白眼。然後進一步爭口氣搬到防空洞里。
搬去了,總得想辦法吃飯吧?農民伯伯都說了,可以參加居民小組,可以領配給,最好回去找阿姨。
清太都不聽。他可以在門口用青草精心種出節子的名字,也不願種菜種莊稼。他願意去湊和,去偷,去求乞生人,都不願回到遠親阿姨家。
為什麼?
作為一名海軍軍官的兒子,清太本應該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在他身上看不到什麼優秀品質。包括被投靠的阿姨忍不住說:記得好好對我說聲謝謝哦。他也只是哼一聲。從始到終對她家只有怨恨沒有謝意。
將心比心,阿姨說話是刻薄,但是倉稟實而知禮節,誰勞動誰吃多點,連她自己都在陪兩個小孩喝稀飯時,她的指摘也無可厚非。
清太為什麼寧肯求乞農民,都不願對阿姨低頭?一個是不通世故,更深處,應該是富家子弟骨子裡對窮親戚的不屑作祟。
再就是,他根深蒂固的懶惰與薄涼。這薄涼,讓他根本不懂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包括他唯一關心的妹妹,他也不懂怎麼照顧,餓到只剩下一口氣,才取出巨款要給妹妹補營養,可為時已晚;本來早該給妹妹買食物的錢,他買來好炭好棺木葬了妹妹。
他甚至不懂如何關心自己。才過了一個月,他自己形銷骨立,餓死街頭。
總之,這是個不具完整社會性的少年,自私薄涼,一意孤行,少了蔭護後,終於將自己作死的故事。更可悲的是,搭上那麼可愛的妹妹。無論什麼時代,這種心態的青少年都不缺乏。這才是更深刻的社會意義。
節子曇花般綻放的生命那麼美好,她的歡笑穿透了那麼多的苦難。美好終被用來打碎,才叫做悲劇吧。
8. 一部很久以前的日本動畫電影,反戰題材
一部很久以前的日本動畫電影,反戰題材?
回答是《螢火蟲之墓》
網路介紹如圖
小說的內容靈感取材於野坂昭如在中學期間遇到神戶大空襲時,為了避難所經歷的一連串事跡。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受害者孤兒的故事。影片對飢餓的描寫非常生動,可以說與吃人肉的事件有相似之處。這是戰敗的日本才能得到的稀有的挫折和教訓。作品出色地再現了由飢餓萌生的各樣的愛憎感情和對人的不信任。再現了那種在現在已看不到了的那個時代的氛圍。由飢餓的眼睛看到的大米、蔬菜、西瓜……都是崇高的。電影採用動畫片形式,給了這些小道具以充分的表現。這是一部以「死」為主題的作品,它沒有政治說教,而是對「死」進行了正面進攻,認真地正視它。
9. 求一部動畫電影的名字,是反戰題材的,里邊有好幾只動物,會變成人,還組織了個樂
是手冢治蟲大神的作品《不來梅的四重奏 地獄中的天使》,台灣翻譯作《四神奇》。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893670/
改編自格林童話中的《不來梅鎮的音樂家》,就是驢狗貓雞想組樂隊的那個故事。
10. 好像是日本恐怖片,一個巨大的蟲子,背上有人臉的千足蟲
彼岸島 Deluxe 彼岸島 デラックス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