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美國電影觀後感
『壹』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看完徐克執導影片《智取威虎山》,再次重溫了歲月。記憶中的楊子榮,形象至偉,在該片中英雄的形象也還是相當偉岸。影片在故事情節上雖然作了不小的修改,但好在內容還算豐富。
作為一部2014年的賀歲片,3D特效技術也給《智取威虎山》插上了視覺奇觀的翅膀,譬如經典的「打虎上山」橋段就在電影中呈現為栩栩如生的楊子榮打老虎場景,看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而楊子榮在座山雕帳下的應對、解放軍小分隊在夾皮溝的抗匪戰,又讓人想起《新龍門客棧》《七武士》等武俠劍戟片里的刀光劍影和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趣味,把《智取威虎山》鍛造成了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三性統一」的電影。
20世紀70年代,徐克在美國讀書時,看過京劇版本的《智取威虎山》,他覺得《智取威虎山》剿匪鬥智的故事很精彩。1977年左右徐克回到香港,又專門找到《林海雪原》的原著小說、看了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有真實原型的。
但是,《智取威虎山》改編版權一直是很大的難題。2009年,在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的幫助下,徐克拿下了《智取威虎山》原版小說的改編權,讓電影開拍成為了可能。
同時,《智取威虎山》之所以能夠順利開拍,還得到了導演謝晉的支持。為了拍攝《智取威虎山》,徐克籌備了5年。
『貳』 如何評價電影《智取威虎山》
在我個人看來,《智取威虎山》的成功給人意想不到的感覺。因為沒人像期待《一步之遙》那樣,期待這部紅色經典的改編作品能一下取得6億多票房。而正當人們為其成功鼓掌喝彩時,各種吐槽聲又甚囂塵上,以至於很難用一種評價概括這部電影。其實,褒貶一部電影要看從什麼角度出發,對「智取」來說,作為產品,這是一部成功的爆米花電影;而如果用電影藝術的放大鏡去觀察,它的各種不足又纖毫畢現,但如果衡量這部電影對今天社會的價值貢獻,它無疑在這個偽娘橫行的時代,唱了一曲盪氣回腸的英雄贊歌。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叄』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智取威虎山》這部主旋律紅色經典受歡迎的原因在於主角的匪氣,黑話,摒棄了樣板戲的臉譜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屬性設定。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智取威虎山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一
英雄主義最迷人之處在於它喚起了人們心底的尊嚴,能讓人在混沌的生活中尋找到真正的自我,能點燃每一個頑強不屈的生命。
這部主旋律紅色經典受歡迎的原因在於主角的匪氣,黑話,摒棄了樣板戲的臉譜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屬性設定。但我想說的不僅僅是這些。威虎山的土匪也很可愛,這是很多觀眾的感覺。瀟灑無畏,自由奔放,這些都不會因為土匪是個反派就黯然失色。其實拋開意識形態,土匪和解放軍是同一類人——動盪高壓年代敢於掌握自己命運的人。雖然土匪並不如馬克思主義者崇高,但他們依然值得敬佩。
在老八被繳械前有兩個特寫鏡頭,一個是他望著座山雕逃走,一次是看著楊子榮追上去。我覺得在這一刻老八應該是徹底被老九征服了。座山雕坐擁巨大的軍火庫和優越的地理優勢,但在他迥異的外形下,是一顆自卑的心。發現老九是卧底之後,他懼怕了,他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因為他深知內奸的可怕。逃走的座山雕一定讓老八失望了,如果他最後沒有放棄兄弟,如果他敢於保衛自己作為領袖的尊嚴,即使戰死也依然悲壯。喪失了尊嚴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楊子榮從頭至尾沒有穿著解放軍軍裝的形象,和堅毅勇敢的203在外形上風格迥異。楊子榮對土匪的規矩門清,但他在心底里對信仰和主義的堅定執著卻絲毫不遜於.很遺憾,村民這一次成了反面。對土匪畏懼到骨子裡的村民反對剿匪。無數村民的表情濃縮成一個典型的面孔,冷漠,麻木,萎縮,沒有生命力,是那個時代甚至是當今時代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這是影片中幾次村長特寫鏡頭的意義。支撐著生命的不是可以活動的肢體,而是不屈的尊嚴。
好在在這群人中還有小栓子,還有村長身邊那個挺身而出的小女孩,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是我們的今天。人們需要解放的不是被固定在換土地上的軀體,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的心和永恆的人性。這部電影之所以好看,正是在於它和其他的主旋律不一樣,它尊重了人性,把土匪當人,把英雄當人,也把觀眾當人。
海明威說: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成為你自己。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二
一年一次的黨員活動開始了,每次的黨員活動都是我們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所期盼的。因為每一次的黨員活動,我們都會通過參觀抗戰博物館了解過去的歷史,銘記中國的近代史。
這次我們參觀了黃驊烈士陵園,了解黃驊等先輩為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做出了英勇的犧牲。就像一進博物館大門,門上方一塊長匾寫著八個大字“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時刻告訴來這里的每一個人,勿忘國恥,緬懷先烈。
下午會後全力參加活動的人員都觀看了《智取威虎山》紅色電影。此部電影大概講解1946年冬季,解放戰爭初期,東北牡丹江一帶。偵察排長楊子榮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劍波匯報。楊子榮等四人沿途偵察,訪問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獵戶父女。常戶的女兒常寶聞知楊子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山剿匪,為民除害,她懷著深仇大恨,控訴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楊子榮在常獵戶父女的幫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一撮毛的行蹤。楊子榮從一撮毛身上獲得了載有土匪秘密聯絡地點的“聯絡圖”,勝利歸來,並偵積壓此為座山雕垂涎已久。楊子榮又審訊了欒平,核實了“聯絡圖”的情況。由於威虎山工事復雜,不宜強進攻,大家都認為只能智取。楊子榮自請改扮土匪胡標,假借獻圖,打入威虎山。最後楊子榮發揮了革命軍人的大智大勇,戰勝座山雕,全殲匪眾,無一漏網。
通過觀看電影,參觀黃驊烈士陵園,使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為解放新中國,放下兒女私情,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我們更不應忘記曾經我們國家被外敵侵略的年代。我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去,積極進取、工作態度、塌實肯干、責任心強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三
『肆』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到1000字。 謝謝
智取威虎山,歲月重溫,英雄還是那英雄
近日,看完徐克執導影片《智取威虎山》,再次重溫了歲月。記憶中的楊子榮,形象至偉,在該片中英雄的形象也還偉岸。影片在故事情節上作了不小的修改,加入了栓子他娘這一角色,角色任務就是因為痛恨土匪而對新加入的匪首實施美人計和斬首行動。
粗看影片,不理解為什麼:一入匪窩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後來才明白,這大概是環境造就一批人吧,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不狠一點,恐怕難以活命,為了活下去,就只能比別人更兇殘。說到土匪中的狠角色,《烏龍山剿匪記》中的鑽山豹也算一個,期待一天《烏龍山剿匪記》也能夠翻拍成電影,讓英雄去繳滅這些匪首。
87年版的《烏龍山剿匪記》絲毫不遜於翻拍之作,這也許是很多導演不敢將其翻拍成電影的緣故。曾經的演員非常敬業,一年半載只跑一個劇組,所奉獻的作品也堪稱經典,唯一不足的地方是當時的拍攝儀器不及現代,影片也不如現在高清,除此之外,再難挑毛病。反觀現代的影片,一個個主演參演時間只有幾天,甚至只需要露個臉,台詞什麼的也不用講,只需要在鏡頭前念念阿彌陀佛一二三四,就能圈走一半拍攝資金,後期自會有人配音,雖然口型完全對不上,好在全國觀眾早已習以為常,可以在腦海中自動還原,假定是演員自己在講台詞。如若實在是難以在腦海還原就快進,快進不成還有手機游戲、上洗手間等可以幫助排遣時間的事情可以做。
當下,在選擇看國產影片還是國外影片時,常常令人頭疼:國內好的劇本被圈錢的演員的糟糕演技糟蹋,國外垃圾的劇情被演員的演技和特效拯救。為了避免頭疼,我不看電影很久了,這次看電影竟然是在電視機前,看的也是幾年前的影片……
『伍』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智取威虎山》應該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本劇改編自曲波在現實基礎上大膽想像的小說《林海雪原》,曾被改編為樣板戲。下面是關於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一)
觀看了電影《智取威虎山》,我原本以為電影《智取威虎山》是以前的黑白片,沒想到電影的音效、打鬥場面很大,很有氣勢, 當我看到少劍波受命、楊子榮智識小爐匠之後,我開始被這部電影吸引,接下來的一個個戰斗故事更是讓人無法自拔,我沉浸在小分隊戰斗組的每一場戰斗中,品味著每個人的個性,佩服他們的勇氣,佩服他們的智慧,更佩服他們每一個人的忠誠。
印象最深刻的是五虎將的出現,英勇俊俏的少劍波、有膽有謀的楊子榮、驍勇威猛的劉勛蒼、粗俗詼諧的欒超家、堅韌忠誠的孫達得,這五個人物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他們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忠誠,忠於黨,忠於人民,他們一切行動都服從命令和組織的安排,考慮問題從大局出發,少劍波在自己的親人被殺害後強忍住內心的悲痛,將其化為憤怒,始終服從黨的安排;楊子榮隻身一人進入匪窩,獻禮座山雕時,想的是如何通知首長,如何不被發現;攀爬能手欒超家跨越澗谷時,想的最多的仍是怕自己的失誤會造成剿匪的失敗。他們每個人都讓自己的特長成為戰斗中最有力的武器,他們的所思所想體現的都是一種軍人的奉獻精神。這裡面還有甜美熱情的白茹,為民犧牲的高波,機智聰穎的董中松,他們個個都是英雄。
對這些英雄來說,死不可怕,而鮮血更是為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和他們可親可愛的鄉親們而流。林海雪原見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他們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郁蔥蔥的林子里跳動。無論是穿山風的狂卷,還是密集的槍彈雨林,都無將他們擊倒。只因為他們心中有共同的信念,是解放人民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來,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不為層層艱難險阻,執著地追求著人生的目標,即使是到了絕境,也甘願拚死一搏。
或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始終堅持為著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可能遭遇了失敗,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裡,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懦弱的,因為他們不會明白傾盡自己一生去追求理想信念的感覺,更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氣魄,沒有這種理想信念。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會對自己前面要走的路感到茫然,終究會成為迷路的人。
總而言之,《智取威虎山》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更表現出了革命先烈們的一種智慧、一股勇氣和一份人性美。與我看過的其他商業電影相比,這部影片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但是更像是一股思想的暖流,緩緩流進我的心間,不帶雜質和塵埃,就像林海雪原中的皚皚白雪那樣純潔,我相信會被珍存在我心中一個溫暖而特殊的角落,永遠讓我記得,在火紅的歲月里,有那麼一群可愛單純、執著勇敢的戰士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懈奮斗。永遠不忘是共產黨,還有為之獻身的革命先烈給予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帶著理想信念繼續奮斗下去。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二)
《智取威虎山》過去看過京劇,很多經典台詞今天還記憶猶新呢。
看到網上說被拍成了電影,說實話,沒想看,不想看重復拍的東西,總會有比較,也未見得比以前拍得好。有點教條哈。
一早上微信消息提醒,看到朋友來消息說,看了電影《智取威虎山》說:"一個字,好看。"我心說了,這是一個字嗎?
接著我就開始在網上找,累得我不行了,也沒有找到,忙得我沒回復朋友的話,到了晚上我還是不死心,於是去海外中文網的'影視人生論壇找,好心網友給了鏈接算是看上了。
其實早自己找的時候就找到了,但開頭怎麼是紐約啥啥的,我一看這不對,被人掉包了。所以沒有看,這個鏈接我耐心看了幾分鍾結果這就是《智取威虎山》。果然不同凡響。 是說一小子從紐約回來開始的。
剛剛聽說這個電影的時候,看到好多影評,褒貶不一吧。但多數都說它脫離了原作,脫離了原來的版本,人們看過老版的,看過《林海雪原》書的,肯定不買賬。
其實當今社會,已經沒人再去考慮跟以前有什麼區別,是不是遵循原著之類的了,有個故事就可以編電影,拍電視連續劇了。只要拍得新潮,只要有人看,然後就能有票房。
別說,我不管原著啥樣,也不再想過去的楊子榮,就看這部電影,本著這樣的思想,我是越看越覺得好看,一陣陣的還挺緊張的呢。像那個真老虎撲過來的時候,像那些大石頭砸下來的時候,像那一顆子彈嗖地飛過來,然後咔嚓咔嚓響著,再呼呼地叫著,然後特誇張地炸了。3D效果我在iPad上都看出來了。
尤其是最後,把座山雕和楊子榮弄到飛機上一頓折騰,簡直跟007好有一比,特驚險,看著真是緊張。
回想電影的場景,如果跟過去的相比,如果跟林海雪原相比,那就別看了,但如果說有一部片子,新的,就叫《智取威虎山》,說實話,挺好看的,如果讓我也說一個字,那就是: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還可以說一個字:太酷了!
演員演的也不錯,楊子榮,看他演過不少電影,電視劇的呢,不過沒演過這樣的角色,這部電影他也挺成功的,一個字:演的不錯!
人生就是給自己找樂,看劇也好,逛街也好,做飯也好,工作也罷,都是要在快樂中享受,別看也別想那些實質的東西,除非你專門去琢磨那些。否則就看熱鬧,享受人家表演的過程,也只有這樣,咱人生才能說是一個字:快樂多於煩惱。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三)
看完《智取威虎山》,我便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電影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203首長)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電影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鬥智鬥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讀過《林海雪原》的原著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如今的社會,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消失殆盡,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集體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土匪了,團結起來也沒多大用去。是的,土匪是沒有了,可是敵人依然存在,同時,我們還有民族復興要去實現,更何況如今國際競爭這么激烈,不團結怎麼才能立足於世界,怎麼樣才能在世界大潮中不被淹沒。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種精神。它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舞台,它會永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更是我們現在的標榜。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四)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楊子榮不僅偵查經驗豐富,而且非常勇敢,明知卧底威虎山危險重重,卻義無反顧,當仁不讓。
影片最驚險又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打虎上山"這場戲,3D製作的影片動作逼真,老虎的兇猛、猙獰讓我不寒而慄,更讓我的心揪了起來。楊子榮臨危不亂,機智勇敢,多次險些葬身虎口,最後絕地反擊,猛虎終於被他擊斃。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在這個寒假中,我觀看了一部動畫片《智取威虎山》,這可與京劇《智取威虎山》風格不一樣。
這部電影截選了小說《林—海雪原》中國共產黨—產—黨為了不讓威虎山上的匪軍再殘害無辜就派揚子榮同志用機智和勇敢剿匪的精彩篇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剿匪故事中還加進了幽默元素。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揚子榮。他遇事不慌張,帶幽默感,還非常勇敢,用聰明才智把匪軍打敗。我最喜歡楊子榮叫小松鼠把情報送回去的那段,那段講了楊子榮把情報放在陀螺里,山爺為了知道楊子榮的底細,叫黑沙(一隻大鷹)偷來給他看,座山雕看了很久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然後也只能無奈地讓黑沙將陀螺放回去。大年夜是座山雕的六十大壽,土匪們要為這個土匪頭子開慶典祝壽,楊子榮決定通知我們的部隊在這天發起對這幫土匪的殲滅戰。於是楊子榮讓小松鼠把裝有情報的陀螺交給其他偵察員,他把陀螺系在了小松鼠的背上,讓它偷偷出去,途中被黑沙發現了,小松鼠以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大鷹黑沙,最後安全地把情報送給了後方的偵察員。我從這里看出小松鼠很機靈、聰明,而且我還發現楊子榮不僅偵察水平高,而且智勇雙全,情報就隱藏在陀螺的表面,座山雕和他的助手硬是沒有察覺到。揚子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要一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慌慌張張的,一定要鎮靜,不然就要吃大虧啦,這樣多不劃算呀——流了一把冷汗,沒把事情辦成,自己還吃了大虧,甚至還會害了別人。
我最討厭的角色是那些專門殘害無辜的土匪。他們還是一幫糊塗蛋,身邊明明暗藏著一個共產黨員,都沒有發覺,甚至還有些信任他,真是不動腦子,稀里糊塗!大家得站在正義的一方,因為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的!
我非常想感謝那些用鮮血給我們換來幸福生活的共產黨員們,如果沒有他們那聰明、機智和勇敢也許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了,或者已經沒有我們了。
『陸』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生活需要智慧,這是我在暑假觀看了影片——《智取威虎山》後的深切感受。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很老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戰士用小股部隊殲滅了威虎山上的土匪的故事。
在這部影片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子榮,我深深地被這個人的能力和魅力所吸引,被他的機智勇敢所震撼。在影片中,他有一身好功夫,有機遇,有實力,有目的,更有智慧。在與熊與哨口與老虎的斗爭中,救了自己與隊友,救了有心加入解放軍的松鼠,救了隊伍散亂的老六,並贏得了老六的喜愛。他用他的智慧蒙蔽了敵人的雙眼,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英勇的做了土匪的卧底,為戰斗勝利建立了基礎,想要贏得勝利,就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這是用智慧才取得勝利的。
戰爭需要智慧,其實,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智慧,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譬如,遇到歹徒,如果硬碰硬,往往可能會帶來不幸,就必須要利用周圍的有利條件,鬥智斗勇,巧妙周旋,最後才能把他一舉拿下。周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上,同樣也需要智慧,要到難題,有的人是立刻放棄,有的人不放棄,但還是一根筋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結果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浪費了時間,如果這時候,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也許智力是天生的,但智慧絕對是後天修煉而得。不管多聰明的人,總有些方面的經驗是欠缺的,所以,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犯很多的錯誤,但犯錯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能改,看清了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就能進步,就能邁向成功。
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智慧人生!
『柒』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智取威虎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1
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影片《智取威虎山》。影片講的是一九四六年冬,我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取得輝煌勝利,為落實毛主席「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的指示,某部團參謀長率一支追剿隊進入深山,發動群眾、組織民兵,以便消滅逃進威虎山的座山雕土匪武裝。參謀長派偵察排長楊子榮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楊多次戰勝凶惡、狡猾的座山雕的盤問與試探,取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為威虎山老九。他利用「九爺」的身份,以「練兵」為名,送出情報。當追剿隊得到情報整裝待發時,被我方逮捕的土匪欒平在被押送途中逃到威虎山,給楊子榮造成了嚴重威脅。但楊臨危不懼,主動進攻,親手處死欒平。並借為座山雕祝壽之機,將全部匪徒集中在威虎廳用酒灌醉,追剿隊和民兵及時趕到,全殲頑匪。
影片中革命先輩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就感到非常慚愧。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退卻,有時甚至就放棄了。我遇到的這點困難與楊子榮他們相比算得了什麼,再說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麼去為祖國做貢獻呢我又怎麼能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羞愧萬分,不斷地責備自己。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2
今天,我和爸爸觀看了一部名為《智取威虎山》的影片。據說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國東北的解放軍小分隊在代號203首長的帶領下,進入匪患猖獗的林海雪原保護百姓安全,上級命令偵查英雄林子榮和衛生員白茹從旁協助。為了把匪首座山雕消滅掉,偵查員林子榮化名為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一路遇到困難重重,危險多多,可是他機智過人,里應外合消滅了威虎山的土匪。
看了這部電影,我被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影片里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明,有沉默冷靜的203首長,有威武不屈的高波,還有美麗善良的白菇等等。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楊子榮,他的英勇善戰,足智多謀令我欽佩。這些革命英雄們為了解放人民,與敵人們鬥智斗勇,對他們來說死並不可怕,他們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只為了下一代永遠不要再經歷戰爭。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這樣才能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3
今天,我與家人一起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為《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導演改編自小說《林海雪原》的一部電影。
故事主要講了1946年冬季,一幫以座山雕為首的土匪在威虎山興風作浪,十惡不赦,少劍波帶領一支剿匪小分隊成功剿匪的故事。
看完此片,我便為剿匪小分隊的團結精神所感動。是啊,如果楊子榮在土匪群忘記本身的責任,反過來打共軍,會是什麼後果呢?如果不是剿匪小分隊團結一心,怎能將土匪殺絕,毫無漏網之魚呢?如果參謀長保守,不信任楊子榮,不讓他進入土匪內部,那還會剿匪成功嗎?不錯,這樣的如果不僅體現了彼此信任的高尚品德,更體現了團隊精神的重要。
但是,如今社會上的很多人都極度缺乏團結精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他們願意做「獨行俠」,不捨得犧牲個人的利益。要知道與其一個人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如一百個人付出百分之一的努力更容易,不對嗎?團結更像一座永恆的燈塔,不僅會照亮你的朋友,更會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不正證明了這一點嗎?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4
暑假裡我看了一部叫《智取威虎山》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奶頭山剿匪大獲全勝,小分隊的下一個剿匪目標是威虎山的頑座山雕。少劍波經過縝密思考,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楊子榮受命化裝成奶頭山的漏網土匪,循著小分隊故意放走的威虎山探子的足跡,進入莽莽叢林,迷途中勇斗猛虎。槍聲引來了入山打獵的土匪——座山雕帳下八大金剛中的麻老六。楊子榮隨麻老六進入威虎山匪窩,從容機智地應對座山雕的盤問,並獻上了軍事聯絡圖。多疑的座山雕雖然留下了楊子榮,但對他仍存戒心。楊子榮以知道進攻最好的時機,可不知道怎麼才可以把情報送出去。後來他做了一個冰壺叫小松鼠送了出去,解放軍一舉攻下了威虎山。
記得宋朝的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時,因為怕晚上睡著耽誤著書,特意做了一個「警枕」,晚上寫作時一睡著,不一會「警枕」就會滾開,這樣,他就立馬醒了,爬起來繼續寫作。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司馬光終於寫成《資治通鑒》這部著名的史書,還使司馬光流芳百世。
所以,我們學了知識,要把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就像《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一樣。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5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楊子榮不僅偵查經驗豐富,而且非常勇敢,明知卧底威虎山危險重重,卻義無反顧,當仁不讓。
影片最驚險又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打虎上山」這場戲,3D製作的影片動作逼真,老虎的兇猛、猙獰讓我不寒而慄,更讓我的心揪了起來。楊子榮臨危不亂,機智勇敢,多次險些葬身虎口,最後絕地反擊,猛虎終於被他擊斃。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捌』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導語:《智取威虎山》講述的是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數股土匪鬥志斗勇的故事。下面我為您准備了一些關於該影片的觀後感,我們一起去感受下《智取威虎山》的魅力吧!
昨晚和好友去影院觀看了徐克導演的3d《智取威虎山》電影。從故事的完整性和3d效果角度,《智取威虎山》都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故事情節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樣板戲的緣故,不需要很用心就能看得懂。盡管故事的大體梗概和結局是我們早已熟悉的,可是這並不影響我們觀影時的投入和享受。再加上和好友一起觀影的緣故,心情好極了。
1、懸念一:
電影開始後,我有點懵了,我們是來看《智取威虎山》的,怎麼熒屏上出現的是現代人的鏡頭?難不成走錯了電影廳?我又問我身邊的她人,是否也是來看《智取威虎山》,她說是。可是,怎麼是現代人的鏡頭呢?怎麼是一幫現代人在玩笑中,其中一個卻選擇在電視中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後來,才知道,影片開頭這個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年輕人,就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設計的一個人物----小男孩「栓子」未來的孫子。終於看明白後,我笑了,徐克也玩起穿越了。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用穿越的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且不覺得是生硬的嫁接或誇張的跳躍思維。
2、懸念二:
座山雕的臉部形象,足足讓我一忍再忍中期盼等待了40分鍾。未上映前,想看此片的人都知道,主演是張涵予和梁家輝。k ,也不知導演是怎麼想的,一直在那麼長的時間內欣賞不到梁家輝扮演的座山雕的臉部模樣。
不過,這份期待和懸念還是很值得的,梁家輝不愧是演技派,再加上化妝後賊眉鼠目、禿頭的外觀,把座山雕的兇殘、冷酷、果斷、狡詐表現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也對觀眾那麼長的期待給了很好的安撫和滿足。
3、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
說實話,我對歷史不感興趣,對一些基本的歷史資料也不太清楚,看電影前,辦公室同事曾問我:「《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里的事嗎?「,我一愣。電影開始後,屏幕上出示,我才知道,電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取材於作家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至於楊子榮,我也只知道他是咱樣板戲里的英雄,至於關於他的事跡以及圍繞他的相關歷史背景我是一竅不通的。
可是,電影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卻徹底征服了我!他,黑黑的膚色,性感的'絡腮胡,磁性的有穿透力的聲音,一上場就把我吸引過去了。接下來的電影劇情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足智多謀、身懷絕技、沉穩干練的打入敵人內部的卧底形象。
4、余男扮演的馬青蓮
說實話,馬青蓮濃妝下面無表情的一張臉,讓我看了很不舒服。後來,隨著劇情的發展,才知道她是作為座山雕試探兄弟忠誠度以及自己洩慾的工具而存在的,且她總是在他的暴力下苟活著。一個女人,這樣的存在有啥意義呢?
當看到,從楊子榮那裡,馬青蓮知道自己的兒子栓子還好好的活著的時候,她驚訝、激動的樣子,我才意識到,原來,她活著,就是為了有一天和可能活著的兒子相聚的。這個信念支撐著她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了下來。母愛的偉大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印證,也讓我又重新認識到:女人,最重要的角色永遠是母親,其次才是妻子、女兒或者情人。
5、反面角色欒平
漢奸欒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機會逃竄投奔座山雕後,卻在和冷靜機智的楊子榮較量中,敗於下風。欒平死前說的一句話讓我們在大笑中有點可憐他:」我說了一輩子謊話,靠它步步高升,一直順利。今天,第一次說真話,竟然沒有人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當沒有人相信你說的時候,你說的真話還有意義嗎?
現實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么?這就是百口莫辯,這就是人言可畏,這就是唾沫星子淹死人,這就是不講誠信害己的活生生的例子,這也證明了」群人「自古有之。呵呵,還想到了莫須有的罪名。
『玖』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字_觀智取威虎山有感800字
《智取威虎山》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講述的是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數股土匪鬥志斗勇的 故事 。下面是我整理的智取威虎山 觀後感 ,字數在800字左右。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字篇1
看完《智取威虎山》,我便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電影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203首長)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電影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鬥智鬥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讀過《林海雪原》的原著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如今的社會,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消失殆盡,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集體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土匪了,團結起來也沒多大用去。是的,土匪是沒有了,可是敵人依然存在,同時,我們還有民族復興要去實現,更何況如今國際競爭這么激烈,不團結怎麼才能立足於世界,怎麼樣才能在世界大潮中不被淹沒。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種精神。它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舞台,它會永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更是我們現在的標榜。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字篇2《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是由曲波寫的《林海雪原》改編而成。1946年冬,某團參謀長少劍波率隊奉命剿滅以座山雕為匪首的匪幫,這是一群國民黨的殘兵敗將,後來佔了威虎山,自立為王。從此燒殺擄掠山下的農民們,百姓苦不堪言。上級派了偵察兵楊子榮來協助剿匪,此人豪爽剛毅,足智多謀,生出一計:假扮座山雕的死對頭許大馬幫的默默無聞的駟馬副官胡彪,為博取座山雕信任,楊子榮特意將先前在小匪欒平身上得到的先遣圖孝敬給他,果然座山雕“龍顏大悅”,封楊子榮為“第九金剛”。在他險險躲過數次“信任危機”後,與少劍波眾人里應外合,在“百雞宴”將眾匪打了個落花流水,完勝而歸。本片以詼諧的片風、緊張的戰地氣氛,使人們的心境十足十的坐了回過山車。
還記得楊子榮與虎搏鬥的場景著實讓人捏了把汗。只見那猛虎蹣跚而來,卻氣勢十足,頭頂明晃晃的“王”字彰顯著無可撼動的百獸之王的地位。它似乎想殺眼前此人個措手不及,慵懶的步伐頓時凌厲起來,朝楊子榮猛地一撲,而楊子榮也不甘遜色,手腳並用爬上了樹,讓老虎撲了個空,它躊躇了片刻,朝楊子榮身後那片茂密的常青樹奔去。在楊子榮警戒的四處張望之時,不料那猛虎攀上了他身後的那棵樹,朝他的所在之地飛撲而來……幾番搏鬥,楊子榮堪堪用手槍勝了那老虎,真是有驚無險!也正是這次契機,讓座山雕的人聽見了異動,使得楊子榮順利的上了山。
小栓子一人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一開始他冷漠戒備,原來他爹被土匪所殺,娘又失蹤,所以心裡有了陰影,以為共軍也是土匪。但是在後來的朝夕相處中,小栓子漸漸被感化,好巧不巧,原來他的娘親沒有死,而是成了土匪夫人,於是又重振旗鼓與共軍一同作戰,小男子漢的英雄氣概頓現。最後片尾看到由韓庚飾演的人物居然是小栓子的孫子,讓我著實歡樂了一把。
本片環環相扣,扣人心弦。在歡樂的過程中同時不忘提醒人們,只要我們心連心,定能跨越艱難險阻,無往不勝!
『拾』 電影《智取威虎山》的觀後感~700字至800字左右~~~看過的幫幫忙~
從立項拍攝到如今上映,《智取威虎山》和導演徐克自帶兩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是這個戲?為什麼是這個人?就算是熱愛挑戰的徐老爺,怕也難估此次翻拍的影響。
要上威虎山,要闖過種種關卡:歷史觀的、意識形態的、敏感題材的、嚴格審查的……這就是翻拍樣板戲的代價,玩好了是噱頭是賣點,玩砸了就是累贅,甚或是自毀的炸彈。
徐克以一種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想像的方式,讓這個最大的懸念落在了實處。《智取威虎山》並未涉及嚴肅領域的討論,而是走了好萊塢商業動作大片的路數。沒有搞什麼對原作的反動,只是讓楊子榮和203部隊脫離革命大義,如黑澤明的七武士一般,當一群護村民戰土匪的快意俠客。
盡管有一個意識形態濃厚的故事打底,但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並無絲毫的僵死氣息。楊子榮經久不衰的個人魅力來自他的邪氣,張涵予無論在表演或者造型上,都在最大限度地釋放他的邪魅。在《智取威虎山》里,楊子榮並不擔負革命說教的功用。事實上,他打入土匪窩里的卧底身份,更符合好萊塢大片常見的設定:一個有瑕疵的英雄。
當經歷了紅色革命年代的老觀眾,看到楊子榮和八大金剛之一並排蹲在雪地里拉野屎,原本高大全不沾染人味的英雄形象,就撲簌簌都落了灰塵,生龍活虎地打虎放炮滅土匪去了。
與之相應的,楊子榮與203的革命友誼,更像是江湖俠士的惺惺相惜,而原本臉譜化的壞蛋們也紛紛活泛起來。陰郁的座山雕會有點SM的惡趣味,並且能用啞澀的嗓字來一下二人轉。八大金剛在滿足功能化的戰斗之外,也會有老八那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喜劇人物。至於卧底與反卧底的爆笑戲碼,則為本片提供了更多的娛樂效果。
一個說教意味濃重的剿匪故事,被落實為一個邪魅英雄的江湖傳奇,這就是一個徐克式的翻拍。一個被寫死了的故事,有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就算是樣板戲也能娛樂性十足,讓大家看燃了,看high了。而這,就是爆米花電影的魅力。
我挺徐克和他的《智取威虎山》,他們沒有考腦子的敘事,不玩隱喻不搞升華,不會板著面孔故作姿態挑釁觀眾,讓你因為看不懂而感到自卑或者氣憤。
它就是簡單歡樂,刺激好看,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