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日本遺棄小孩電影

日本遺棄小孩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03 16:03:29

A. IU李秉憲等藝人出席電影《掮客》,IU在這部影片中飾演什麼角色

IU、李秉憲等藝人出席電影《掮客》的VIP首映禮,這部電影是由知名日本導演枝裕和導演的。《掮客》這部電影是一部韓語電影。是由IU、宋康昊、裴斗娜、姜棟元等韓國藝人拍攝的。“掮客”一詞其實就是買賣小孩的人的意思。IU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遺棄了孩子,卻又不忍心回來想找回孩子的母親。

近些年來,IU在電視、電影多面開花,在《德魯納酒店》和《我的大叔》中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已經算是歌手中的演技派了。而宋康昊、裴斗娜、姜棟元等都是韓國演技非常過硬的藝人,在演技上多次獲得獎項。這部電影在6月8日在韓國上映,相信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B. 中國母親養大日本棄嬰,卻讓孩子認祖歸宗,從此隔海相望

3月19日,《又見奈良》全國上映,

去年在上海電影節展映時,

兩場的票18秒被搶空,

之後又在東京電影節上進行了特別展映,

大獲好評。

影片監制是河瀨直美和賈樟柯,

攝影師是蔡明亮的御用攝影師廖本榕,

剪輯師陳博文,代表作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賽德克·巴萊》,

配樂是北野武的御用配樂師鈴木慶一。

電影講述了一個中國奶奶不遠千里奔赴日本,

尋找自己的日本養女的故事。

她的養女是「戰後遺孤」,

1945年抗戰結束後,日軍撤離東北,

大量日本移民的孩子被遺棄在中國,

之後被中國老百姓收養,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

很多遺孤回到自己的母國日本,

從此與養父母分別。

原本沉重的 歷史 主題,

片子卻用了一種輕盈憂傷的方式來表達,

很多人看了之後形容此片

「溫暖」「治癒」「細水長流」。

影片上映前,我們專訪了80後導演鵬飛,

聊了聊他如何hold住這么強大的一個團隊,

以及為什麼要拍一部這樣的電影。

「在瘋狂的年代,

也有無比可貴的人性的光輝。」

自述 鵬飛

采訪 宋遠程 責編 石鳴

《又見奈良》講了一個七十多歲的陳奶奶,因為多年未收到自己日本養女的來信,決定千里迢迢去日本尋親。她的養女陳麗華,就是1945年日本戰敗後誕生的那一批「戰後遺孤」。

「戰後遺孤」的概念,在日本更加普及,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卻有些陌生。這樣一批人,是日本的血緣,卻從小被日本父母遺棄,被中國人收養,習得的是中國的文化。他們的存在是肉眼可見的戰爭的傷痕,也在 歷史 的講述中被常常忽略。

小說家嚴歌苓曾打撈過這個人群的故事,不過《小姨多鶴》里的日本女孩多鶴,被遺棄時已經16歲。

《又見奈良》里的遺孤,大多還是嬰兒就被收養,像一個中國人那樣長大,中日文化的沖突不在表面上,而在更內里的層面,哪怕他們已經有了後代,甚至孫輩,仍然時時叩問自己:我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影片在日本奈良取景,在中國人眼裡,奈良是一個 旅遊 勝地。導演鵬飛不得不在上影節展映時專門澄清:「這不是風光片,這是一部戰爭反思的片子。我想講述的是戰爭傷痕影響中日幾代人的故事。」

影片背後的 歷史 很沉重,但是講述故事的方式卻充滿溫情和幽默。劇情進入正題之前,先用了幾分鍾的動畫,交代了故事的 歷史 背景。

這個做法參考了香港導演許冠文《天才與白痴》的片頭,風格又糅合了鵬飛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的質感,比如《沒頭腦和不高興》。

「我從《米花之味》開始就走有點兒喜劇、冷幽默的風格,《又見奈良》我想延續這種風格。」北野武是鵬飛最愛的電影導演之一,他喜歡北野武的那種干凈簡潔、舉重若輕,「然後時不時蹦出來一個幽默的東西。」

這部電影其實是命題作文。2018年,《米花之味》參加河瀨直美導演創辦的奈良電影節,獲得觀眾選擇獎。

按照電影節的規定,4個獲獎者需要在兩個星期內提交一個劇本大綱,中選的人可以得到資助,跟河瀨直美合作拍片,她來製片,並提前選為下一屆奈良電影節的開幕片。然後要求影片全程在奈良拍攝。

「我當時想,中日文化交流密切,一水之隔,如果我拍一個留學生故事或者愛情故事,會覺得太浪費了。我決定要拍一個反戰題材。但反戰並不是說一定要有戰爭場面,我還是想聚焦在普通百姓、小人物上面。我查了很多資料,最後決定去拍戰後遺孤與養母的故事。」

四個人之中,鵬飛的故事很幸運地入選了。

影片拍攝時間只花了19天,完整的劇本撰寫花了20天,但鵬飛構思的時間很長。落筆之前,他在奈良本地體驗生活了9個月,每天不停地記錄自己感受到的點,各種零星的片段,最後再組織起來。

「我其實不是個好編劇,我創作的方法就是體驗。《米花之味》我在雲南前後花了一年,《又見奈良》也是在日本滿山地找遺孤。」

鵬飛喜歡的另一個導演是小津安二郎,「他寫過一本書,說刻畫人物時應該注重的是人物細節上的點點滴滴,我也想用這種方式,我不會一眼讓你看出這個人經歷過什麼,而是點點滴滴地透露出來。」

他是1982年生人,高中畢業後,去法國學了八年電影,曾經在蔡明亮的劇組中實習,《郊遊》里他是編劇、副導演,《臉》里他是導演助理。

蔡明亮極大地影響了他早期作品的風格。他的第一部長片《地下香》,拍外出打工的人,用了大量的廣角長鏡頭,人物在鏡頭里走來走去。

第二部長片《米花之味》,他開始試圖建立自己的電影語言,盡量少地採用長鏡頭,更多地用剪接去講故事。

《又見奈良》是他的第三部長片,完成度比前兩部又勝一籌。他自己那種溫情細膩冷幽默的風格,也逐漸清晰。有人評價說,他可能是中國年輕導演中最會拍喜劇的人,他私下裡也承認,喜劇片是他最愛看的電影類型之一。

由於河瀨直美製片的緣故,片子里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河瀨直美導演的長期合作對象。錄音指導森英司,與河瀨直美合作十多年。片子在北京進行後期混音的時候,混音的老師問,錄音師是不是年紀很大了?

鵬飛很奇怪,「您怎麼知道的?」這位混音老師曾經跟張藝謀等名導合作,她告訴鵬飛,從森英司收錄的聲音當中能聽到無數的細節,水流、風、樹葉的聲音,設計在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充滿層次。

片子里有一個日本警察的角色,是一個貫穿的人物,有很多重要的戲份。選角的時候,河瀨直美給鵬飛建議了幾個選項:一個是三浦友和,一個是演《深夜食堂》的小林薰,鵬飛掏出手機打開照片,告訴她,他想要國村隼。

「因為我覺得三浦友和先生對我來說太正了,這樣一個正派氣質的人,去做一件好事,可能沒有國村隼老師這樣打動人,有意思,有反差的感覺。」河瀨直美欣然支持,她的第一部影片《萌之朱雀》,主演正是國村隼。

劇本寫好之後,入選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創投,鵬飛在那裡碰到了參加影展的賈樟柯。

「因為是中日合拍,所以河瀨導演認為要找一個中國的製片公司一塊來做,需要找一個聯合監制。正好河瀨導演跟賈導是好朋友,一拍即合就定下來了。」

影片拍攝在日本,賈樟柯沒有去,然而拍完做後期的時候,鵬飛形容賈樟柯對片子的把控是「破天荒的那種」,「他帶著我大概剪了十幾天,一個素材一個素材去看,怎麼重新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好。」

賈樟柯說,他第一次看到劇本就被故事中的大愛感動——「它是超越國界的,也超越了 歷史 文化,我想大家都會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感染。」

鵬飛說,「戰爭結束,兩個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的人組成一個家庭,我們收養了敵人的孩子並把他們養大,我覺得是非常展現人性光輝的故事。」

以下是鵬飛導演的自述:

我想到拍遺孤這個題材的時候,還不完全了解他們的故事,我只知道大概有這么一群人,後來我就看了我能買到的所有關於他們的書,還有一些視頻資料,電視劇《大地之子》、《小姨多鶴》等等。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養母的采訪,那本書是1995年出的,作者采訪了很多養母,最後都會有一個問題,問她們的願望是什麼。很多養母都說,我的願望是這輩子能去日本看看,看看我孩子的故鄉是什麼樣子,但是幾乎沒有人能實現這個願望。所以我就希望用電影的方式來圓他們一個夢。

拍電影的時候是2019年,實際上這些養母基本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片中我們把故事設定在2005年,養母80多歲,還有去日本尋親的可能性。

2019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日本奈良生活,花了8個月,跟我的2個同事去尋找這些戰後遺孤。我想找「一代遺孤」,就是1945年前後在中國出生的孩子,他們是純日本血統。

但其實那時候大部分一代遺孤也不在了,我在奈良找到的基本都是二代遺孤,也就是一代遺孤的子女,現在差不多四五十歲,他們基本都是混血兒。三代遺孤也能碰到。

《又見奈良》里的主人公沒有一個具體的原型,但是大多數故事和細節,都來自於我觀察和接觸到的日本遺孤的真實生活。

尋找戰後遺孤

其實這些遺孤回日本後,就分散在各地,時間長了就各忙各的,互相之間交流也不是很多。

我們先是聯繫到奈良當地的一個成人日語學校,裡面有一個老師,引薦我們認識了奈良歸國者協會的會長張文成,是一位75歲的老先生。他沒有日本名,雖然是日本血統,但是不願意接受日本護照。

和張文成老先生的第一次見面我印象很深,是在一個福利機構,很多日本的老阿姨在那邊做飯,然後把做好的飯裝成便當。我問,做這些便當是幹嘛用的?原來這些便當是給年紀更大的一些老人送去的,一星期送一兩次。

張先生當時就在福利機構里,得知我是從中國來的,一口家鄉話就出來了,之後就帶我們去遺孤上課的地方。歸國者協會每周末會舉辦一個公益性質的學習班,請一些老師給遺孤和遺孤的後代們上日語課,來上課的都是50歲以上的老頭老太太,他們基本上都是二代遺孤,大概有三四十個。

我跟他們聊天,感覺完全還是中國人的氣質,一說話全都是北方口音。我不會日語,但我也能感覺到他們學的內容很初級。他們說我們學了十幾年了,還是出門就忘,一踏進家門就不記得今天學了什麼。

他們每周要交一個日語作文,都是小學生水平,同事把作文給我翻譯成中文,我發現基本上寫的都是他們以前在中國的生活和回憶,比如「我小時候怎麼把柴火垛點著了」「我小時候犯了什麼什麼錯,爸媽教育我,後來長大了,覺得他們教育得對」等等。

我跟他們說,我想找一代遺孤,想寫他們的故事。他們說,一代遺孤現在年紀大了,有一個老先生叫劉明財,日文名叫畠山周作,他住在黑瀧鎮吉野村。

那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我們翻山越嶺開了半天的車,穿過很多山洞隧道,都是單行道,對面來車要避讓的那種,終於到了當地的鄉政府,問工作人員,說你們這里有沒有戰後遺孤?

對方也是一個老先生,他想了想,說有,你等一下。然後拿來一本厚厚的檔案,上面全是土,一吹都是灰,打開,找了半天,指著說在這兒有一個遺孤,是我們給他建的房子,半山腰的幾間小平房,有兩間是他的,還告訴我們怎麼走。

到了之後,我左手拿著油,右手拿著米,按傳統拜年的樣子,來到他們家門前。里邊就有老太太往外看,白發蒼蒼的,沒牙了,腰也彎了。她過來開門,我就先用中文說,奶奶您好,我從北京來看您來啦。她啪地握著我的手,眼淚就下來了,說,終於有人想起我們來了。

於是拽著我往田裡邊跑,一邊跑一邊喊「哦多桑,哦多桑,家裡來親戚了,家裡來親戚了!」老頭正在鋤地,說「干哈呀」。

聽完我們來歷,他「嘭」把鋤頭一杵,「那嘮吧。」然後從1945年就開始說。聊他怎麼回國的,這些年在日本的經歷,一直聊到太陽下山。

劉先生是1945年滿蒙開拓團留在牡丹江的遺孤,當時輾轉幾處,最後一戶姓劉的家庭收留了他。他在中國成長得還挺開心的,沒有受到太多歧視。等長大了之後,村裡邊隱隱約約知道他是日本人,但是大家對他也都挺好,自己還當上了村裡的幹部。

中日建交之後,到了八幾年了,那時候開始有人問他,你是不是遺孤?他說,「我不是遺孤,你說什麼日本人,你才日本人,我還打小日本。」後來查檔案,才得知自己果然是遺孤,開始回國尋親。

他是1993年3月11日回的日本。這個日期我也用在電影里了。他在機場落地的時候,還挺轟動的。當時不僅有他,有一批遺孤都一起回來了,日本的報道也挺多。

他爸爸70多歲,去機場接他,記者采訪他爸,他爸挺激動地說,我今天特別高興,因為我回來日本之後,又生了一個兒子,但這兒子沒有辦法生育,我以為這輩子我就斷子絕孫了。沒想到,中國人民今天把我的孩子送回來了。我更沒有想到我的孫子也回來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的重孫子都回來了,我一下四世同堂了。他說中國人民太善良了,我太感謝你們了。

劉老先生給我看他父親的照片。有一張是1944年這個開拓團出發去中國之前,在他們村口拍的合影。我也把那張照片用在了電影里。

一輩子的隱痛

養女這個角色在影片中始終沒有出現,這個角色是有一點原型的,現實中其實很多回到日本的遺孤,尋親的路都很不順,有些人甚至沒有找到親人。

他們是在官方的主持下回到日本的,確定身份的方式包括查檔案,看有沒有打過疫苗。因為日本會給新生兒打疫苗,所以會有一個疫苗留下的痕跡。

還有就是提供小時候的照片,給到日本那邊登報,親生父母這邊看到了,覺得這可能像是我的孩子,就想辦法聯系,開始通信,讓ta來日本呆14天,或者一個月,來跟父母見面、驗血等等。

有一個女孩,以為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結果驗血證明不是。人家也不收留她,她就只好自己再去四處找。

還有一個遺孤,他身上有一個疤,這邊父母以為是自己的小孩,見面一看發現不是,是小時候蟲子咬的,就又回去了。

遺孤們回到日本之後,實際上大家過得不好,語言不通,融不進去,都做著比較底層的工作。比如給便利店的沙拉洗菜,在酒店洗床單,他們連711服務員也幹不了,因為需要說話溝通。

片中開叉車的老先生,現實中是搞裝修的。跟他聊天,提到他的遺孤身份,他會有點緊張。但我還是讓他在電影里出現,想增加電影的真實感,讓大家看到這些遺孤真實的樣子。

我問劉明財先生,您在這個村怎麼樣?周圍鄰居對你都好嗎?他說都挺好的,平時說話也不多,交流全憑用手比劃。「過年過節我給他們送點酸菜,他們給我拿點其他蔬菜。但是剛回來的時候還是差點意思,就是村裡一丟東西就找我。」

我們劇組中有幾個過來幫忙翻譯的女士,都是三代遺孤,她們跟我說自己是十幾歲來的日本,都覺得日本 社會 很難融入,何況是一代遺孤這樣的背景。

片中出現了一個小女孩,是三代遺孤,已經不會講中文了。這個靈感是來自我認識的一個三代遺孤男生。

他大概是小學初的年紀來到了日本,等他上了高中之後就不再說中文了。他從來沒有叫媽媽給他開家長會,他媽媽就很奇怪,說你為什麼不讓我去給你開這個會?

他說,因為我不想讓別人覺得我是中國人。在日本的學校,霸凌是很嚴重的,一個其他國家的人或混血很難融入進去。

我一共找到六個一代遺孤,我都會問他們,你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他們說,「我是中國人,跟日本這旮沓扯不到一塊去。」實際上他們流的是日本的血。

奈良、大阪這些地方都有歸國者協會,其實他們平時上日語課也是一種中國人的聚會,逢年過節就不上課了,組織這些遺孤扭秧歌、包餃子,然後賣給日本人,宣揚中國文化。

我看過一個紀錄片,講一個遺孤回到東京之後,念念不忘他的家鄉,在自己的家裡做東北文化展,掛了玉米、辣椒、扭秧歌的扇子,做東北菜等等。

他還做了一個小冊子,給大家講述,我是一個遺孤,戰爭讓我留在了中國,中國的父母把我養大,我回日本後想念他們,又回到中國,結果發現他們已經去世了,我在這里遙拜他們,給他們祭祀。

片中唱京劇的這一段靈感,來自我們在尋找劉明財先生的過程中,在深山裡遇到的一對遺孤。男的是開廢鐵車的,女的在中國是唱老生的,到日本之後就退休了,吃退休金。

和他們聊著聊著,他們就拿出一把二胡來,一邊拉一邊唱,我都不知道唱的哪出戲,但他拉得滿頭大汗,眼睛下面流的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

這場戲拍的時候,我們基本上就是把劉明財家的那些擺設都搬過來了。他們家有很多中國結。這位女士是二代遺孤,我對她說,不用去塑造,在片中就是演她自己。

她唱的是《智取威虎山》,按傳統其實應該是男的來唱這段,一個女性反串,那個氣勢好像有一種現實的隱喻,她背著遺孤的身份一個人在日本闖盪。

這些遺孤當時回日本尋親,我覺得落葉歸根的心情是有的。但他們可能也會認為那個時候的日本更發達一些,賺錢更快一些。當然自己是日本人,也想回去看看,也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什麼。

到了今天,中國很多方面都已經趕超日本。透過這部影片,我們感受整個 歷史 ,還是覺得我們要自強,才可以。

C. 一個電影《xx奶奶》講述抗戰後一個日本小孩被遺留在中國被一個奶奶收養之後成為高僧的故事

應該是《清涼寺鍾聲》。

D. 一個小女孩被遺棄,然後被老爺爺老奶奶撿到在雪天里森林裡,日本9幾年的動畫片記不得叫什麼了。以前小時候

那是2004年在石林雪地里撿的,她叫夢雪

E. 尋 一部日本電影

無人知曉 誰も知らない

放在你的blog里!

增改描述、海報圖片
導演: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主演: 柳樂優彌 / 北浦愛、木村飛影 / 清水萌萌子、韓英惠

上映年度: 2004
官方網站: http://www.kore-eda.com/daremoshiranai/index.htm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又名: 誰知赤子心

imdb鏈接: tt0408664

新搬來的公寓這家人是母親惠子(You飾)帶著四個孩子:明(柳樂優彌飾)、京子、茂、雪。但母親卻得對周圍的人們撒謊說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事實是其它三名弟妹是「黑孩子」,因為四個孩子有著各自不同的父親。他們一直呆在家中,沒有去學校上學。
在母親去百貨商店工作時,年紀尚小的明就在家中代替母親行使家長的職責。突然有一天母親不見了,她把手中僅有的20萬日元現金和一張短短的便條留給了孩子們,把弟妹託付給明看管後,就悄然地離家出走。
無親無故,對外面幾乎一無所知的四個孩子們,要開始面對新的生活,那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F. 一部日本或者韓國的電視劇。。。是有一個小女孩被丟棄在了車站。。被車站的人收養長達的故事。。。有記憶

日劇《鈴蘭》。以前看過一點點,感覺還好。阿萌出生後就被母親送到明日萌車站,站長常磐次郎把萌扶養到10歲,由於有人說是常磐次郎的私生子,經常給次郎家帶來許多麻煩,阿萌決定一個人去孤兒院,在孤兒院里阿萌無法忍受怪癖的女老師的虐待,又從孤兒院里逃回了次郎家。 18歲阿萌去東京尋找自己的母親,後結婚。45年東京大空襲,阿萌又回到明日萌,後不久去中國東北修鐵路的丈夫被炸死。 戰爭結束後,阿萌再一次去找母親,在記者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母親,並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後來阿萌的初戀情人的父親桔龍藏臨死前將部分財產留給了阿萌,阿萌用這筆錢蓋了一個幼兒園,命名為「鈴蘭幼兒園」。 日劇《鈴蘭》是為了慶祝中日建交,日本把NHK日劇《鈴蘭》作為禮物送給了中國人民。一播出就受到了大陸觀眾的喜愛。 可惜只有兩次播放權,現在想看也看不到了,而且網上也沒有!
這是劇情

G. 80部日本電影推薦

我關於日本電影的一些推薦或許沒那麼全面,大家有興致,看看即可。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天空之城》(1986年)動畫/奇幻/冒險

我個人最愛的一部宮崎駿動畫作品,從畫面到故事,從音樂到場景,一切都美得難以言喻。久石讓為天空之城作的音樂真的美到無以復加,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從來都是如此美妙神奇。

永遠也無法忘記天空之城裡那孤獨的鐵皮人,巨大的手掌里,為主人公送去一朵小花。

2/《情書》(1995年)愛情/劇情

看過的第一部岩井俊二電影,後續看了很多,還是這部《情書》最是心頭好,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讀大學的一個冬天,片子里唯美的場景、音樂等各方面設計,堪稱最美的電影之一,而片子所展現的極致暗戀,及對生與死輕飄飄的探討,都對彼時不到20歲的我有了極大影響。

1995年的片子,岩井俊二憑此揚名,如今看來,片子的許多技法也影響了一代人,那種小清新的、唯 美文 藝畫風最是「蠱惑」年輕人的心,即使今天來看,這個片子也煞是經典。

3/《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劇情/喜劇

久石讓的音樂除了在宮崎駿的電影里發光發熱,其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北野武的電影中了。

這部《菊次郎的夏天》兒時便看過,後來又看過很多遍,每每想起這部片子,映入腦海里的,總是一臉兇相的菊次郎和小男孩在車站等車的場景,熱烈的夏天,汗水直流,而片子里所演繹的一切總有一股溫情脈脈。

4/《記我的母親》(2012年)劇情/親情

直到快十年後的現在,想起這部電影,還是記得當時看到最後淚水奪眶而出的感動,印象極為深刻。

真是喜歡這樣的片子,敘事平緩靜溢,感情內斂深刻,好像一篇長長的感情充沛的散文,漸漸的堆積鋪墊,直到在心中聚成一股暖流。日本電影講述親情一貫的平緩,故事到高潮時,內心無法自持,直擊心靈。

5/《龍貓》(1988年)動畫/奇幻/冒險

就像是這張國內重映時的宣傳海報一樣,龍貓在記憶中是很高大很溫暖的,濃厚的絨毛,寬大的肚皮,給人安全感滿滿。

一部《龍貓》,是宮崎駿最有愛的動畫了。

6/《入殮師》(2008年)劇情/親情

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當年看過後就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異常沉靜、平和的探討了關於生與死這個話題,情緒始終平緩,直至最後,感人至深。

這是一部在生死觀上對我有一定影響的片子,片中關於「死亡是一道門」的台詞相信許多人也記憶猶新。日本總是有許多這樣的電影,極其有耐心的講述一個冷門職業,譬如這部《入殮師》、譬如講述編著辭典的《編舟記》、譬如講述伐木工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等,片子主旨也都是藉由一個特殊職業的視角,表達那些人生態度或價值觀。

7/《四月物語》(2004年)愛情

一曲關於暗戀的極致美麗散文詩,

那時候的松隆子太美好了。

8/《東京物語》(1953年)家庭/劇情

剛到東京的時候,媽媽說:「原來東京這么近。」決定離開東京的時候,媽媽說:「東京真的太遠了。

我看過的唯一一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9/《東京家族》(2013年)家庭/劇情

翻拍自「東京物語」,總是記得母親的那一句台詞:你有好好吃飯嗎?

一部特別溫馨有愛的家庭親情片,山田洋次作為日本最高產的導演之一,曾經拍過系列多達40+集數的《寅次郎的故事》,對此類親情片,山田老先生總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一個家庭的煩惱、憂喜、隔代之間的代溝以及血液流淌里不可磨滅的親情,表達的總是讓人感同身受。

10/《東京日和》(1997年)家庭/劇情/愛情

看《情書》時認識了中山美穗,後面查詢資料看了這部《東京日和》,電影中的她溫婉、朦朧,以及哀愁。

導演竹中直人,在我看這部片子之前,看了不少有他參演的片子,片中的他的形象多猥瑣、下流且 搞笑 ,而這部《東京日和》里,他卻溫暖、深情、沉靜,一如這部片子一樣。

11/《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2006年)劇情/歌舞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讓這句話傳播更遠的不是原作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本書,而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

《松子》講述故事是關於從小缺乏父愛的松子悲慘的一生,他不斷的渴望被人愛,不斷的討好丟失自尊的靠近一個個男人,將自己的幸福託付給一個個男人卻每一次都被拋棄,最終將自己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她始終覺得再壞的兩個人關系也比一個人的孤獨要好,寧願被欺騙、被鄙夷、被辱罵、被毆打,也不要一個人,她這樣的價值觀是將她自己送入絕望生活的深刻緣由。

12/《橫道世之介》(2013年)劇情/愛情

個人接觸的第一部沖田修一導演的作品,也是至今為止最愛的一部,後來的《莫西干回到故鄉》、《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也各有各的好,但都不及這部《橫道世之介》帶給我的感動之深。

電影里說,光是遇見橫道世之介,就覺得賺到了。——看了這部片子,大概也是一種賺到了。

13/《編舟記》(2013年)劇情

一部電影,詮釋一個冷門職業的偉大。

14/《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年)動畫/奇幻/冒險

宮崎駿在2004年推出的動畫片,都說男主是宮崎駿所有片子里最帥的存在,嗯,我同意。

15/《千與千尋》(2001年)動畫/劇情/奇幻

藝術成就最高的宮崎駿動畫,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千尋、湯婆婆、無臉男、白龍、鍋爐爺爺,每一個角色都是記憶中最深刻的存在。

16/《告白》(2010年)劇情/驚悚

中島哲也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又一部經典之作,極強烈的影像風格,大量的慢鏡頭,不斷切換角色的講述,讓整個故事攝人心魂,一個母親的復仇,一名男孩的善惡轉變。

17/《百元之戀》(2014年)劇情/運動

一個小人物的蛻變之旅,很難得的一部並沒有任何雞湯味的勵志片,安藤櫻在電影中大放光彩,前半段有多喪,後半段就有多燃。

18/《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991年)劇情/愛情

一部寧靜的片子,講述兩名聾啞人之間簡單的愛情,安靜、傷感,整個片子淡淡的,久石讓的配樂實在太好聽。

19/《聽說桐島要退部》(2012年)劇情/青春

一部風格具有強烈特色的青春片,片名中的「桐島」,始終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如同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一樣。

電影轉換角色視角,將同一件事編織在一起,最後是一個沉默男孩的「反抗」。

「桐島式」的青春,是大多數人的青春,盲目而蒼白,等待又迷惘,電影中表現校園小圈子裡的各色演員的性格也非常的典型和豐滿,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曾經青春里對愛情對未來對生活的那些不明了。

20/《壞孩子的天空》(1996年)劇情/犯罪/運動

北野武不屈式的青春,半自傳、自編自導,講述兩個男孩從學校到 社會 的成長歷程,迷惘、不羈、混亂,這部片子仍舊是北野武加上久石讓的一出好戲。

21/《燕尾蝶》(1996年)劇情/犯罪

岩井俊二《情書》之後的一部片子,這可能是他故事上野心最大、格局最高的一部,當然風格上依然還是他那熟悉的「小清新」。

22/《花與愛麗絲》(2003年)青春/劇情/愛情

岩井俊二小清新文化代表作,唯美畫面,清新音樂,簡單故事,美好意象,天空,大海,芭蕾舞,還有蒼井優和鈴木杏。

相信看過這個片子的觀眾,永不會忘記蒼井優在片子踩著紙杯翩翩起舞的畫面。

23/《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2015年)動畫/劇情/喜劇

電影《花與愛麗絲》後11年,久石讓帶來了片子的動畫續作,還是那兩個熟悉的角色,蒼井優與鈴木杏也回歸參與配音,情懷滿滿。

24/《奇跡》(2011年)劇情/家庭

一段破敗婚姻隔斷了兄弟兩人,哥哥隨著母親,弟弟跟了父親,但兩個小男孩依舊踏上了相聚並一起冒險的道路,是枝裕和經典之作,小故事裡藏有無限溫柔。

25/《再見我們的幼兒園》(2011年)劇情/兒童

又一部講述小朋友「出逃」故事的片子,蘆田愛菜真是太可愛了。

26/《步履不停》(2008年)劇情/家庭

你才2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27/《螢火之森》(2011年)動畫/奇幻/愛情

很短的片子,很長久的少女心。

28/《轉轉》(2007年)喜劇/劇情

每年日本都會出一些小品文性質的影片,成本不高,沒有大場景,表現的基本是些很小的事情,如同散文一樣,淡淡地講述人與人之間的 情感 連接,沉鬱又溫情,我每年都會看上那麼幾部。

07年的《轉轉》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一個類似公路片的設定,兩個搭配具有喜感的男人一路上慢悠悠的散步,走走停停,碰上不少人,鬧了些笑話。電影因此並不沉悶,甚而有些奇妙的幽默。

29/《秒速5厘米》(2007年)動畫/愛情

新海誠《你的名字》前最知名的作品,

唯美畫風,純愛故事。

30/《白兔糖》(2011年)劇情/喜劇

蘆田愛菜加上松山健一,這樣的搭配,

講述溫暖治癒的故事,誰不愛?

31/《如父如子》(2013年)劇情/家庭

朝夕相處的感情和血緣關系,孰輕孰重,是枝裕和嘗試以一個略帶「狗血」的故事做一個關於「父子情」的探討,在他的片子里,總有觸動你的細節。

32/《搖擺少女》(2004年)劇情/喜劇/音樂

青春勵志,簡簡單單就好,電影里表現的少女們的青春,勇敢、向上,

沒有純愛元素的青春片,一樣好看。

33/《關於莉莉周的一切》(2001年)劇情/青春

一面是極度明媚的諸如稻田、天空的元素,絢爛又純凈,一面是極度敏感、脆弱又殘酷暗黑。岩井俊二的這部青春片如今看來並不能說明有多好,甚至會讓大部分非受眾覺得矯情、事兒。

然而在受眾眼中,卻無比妥帖。

34/《愛的曝光》(2008年)劇情/喜劇/愛情

圓子溫的電影,我看過一些,惡趣味、血漿、神經質,滿足我很多不為人知的惡趣味體驗,但真正我願意推薦的只有這部長達237分鍾的《愛的曝光》。

一部2008年的片子,那年的女主角滿島光才23歲。

35/《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年)劇情/喜劇

日本是一個很認真的民族,認真到關於伐木工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頗有趣且讓人無限回味的片子。

36/《機器人大爺》(2012年)劇情/喜劇

日本電影總能給人一些驚喜,雖然這片子整體看來並沒有那麼優秀或者好笑,但讓一個老頭去假裝一個機器人還是挺好玩的,況且它不渲染老年人生活的孤獨這點也著實不易。

37/《虞美人盛開的山坡》(2011年)劇情/動畫

宮崎吾朗最幸運的是,他的老爸叫宮崎駿,他最痛苦大概也是宮崎駿是他老爸。《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顯然是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但因為宮老的陪襯,宮崎吾朗卻很少能夠被人看見。

38/《小森林》系列(2014-2015年)劇情

小清新版「舌尖上的日本」

39/《再見,總有一天》(2010年)劇情/愛情

美人遲暮,講的就是《再見,總有一天》中的中山美穗吧。

40/《河畔的朔子》(2013年)劇情

一個落榜考生的假期,那個夏天,她遇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大人,那個夏天美好、綿長,她想過逃避,最後還是踏上了「復讀」的道路。

片子就像是一篇日記體的散文,講述的是日本電影中最愛關注的小故事。

41/《熱血高校》系列(2007-2014年)動作/青春

是我成長歷程里很重要的一部片子了,電影《熱血高校》系列三部,前兩部口碑好一些,最後一部比較一般,也很好理解,從導演到演員都換了,也基本算是一個和此前兩部片子毫無關系的電影了。

這個系列的電影,大概是中二少年們都會因此狂熱的那種類型片,如同90年代的香港片《古惑仔》,喜歡就因為一個字——酷。

對了,基於這個理由,我也很愛曾經很火的《死亡筆記》。

42/《唇上之歌》(2015年)日本

請記住2015年的這部《唇上之歌》,新垣結衣沒有再演繹少女,而是成為了一名老師。

片子的緣起因為一首歌《繼續:給15歲的自己》,也就是華語歌曲《後來》的原版。

43/《廁所女神》(2011年)劇情

因為蘆田愛菜小朋友,一部並不太特別的勵志青春電影也變得那般靈氣起來。

44/《只是愛著你》(2006年)劇情/愛情

宮崎葵早年純愛系電影一部,日本上一代「小花」式的女明星基本都拍過那些爛俗、煽情、催淚的所謂純愛片,如新垣結衣有《戀空》,長澤雅美有《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

45/《百萬元與苦茶女》(2008年)劇情

蒼井優早期片子里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

關於一個女孩成長的電影。

46/《生日卡片》(2016年)劇情/愛情

宮崎葵也開始在這個片子里演媽媽了,卻依舊沒能逃過患病去世的「命運」,電影講述的是媽媽在過世前,以「生日卡片」的形式提前為女兒送去了未來十年的問候、建議、與愛。

電影的最後一段,讓人淚如雨下。

47/《穿越時空的少女》(2006年)劇情/愛情/科幻

那什麼,滿滿少女心吧。

48/《攝影機不要停》(2017年)喜劇/恐怖

2017年日本超現象級的片子,以極低約18萬人民幣的成本,搏下了約1.73億人民幣的票房,其中的杠桿比另無數電影人折服。

電影本身其實並非那些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佳片,他並非給人以深刻的 情感 或思想「爆擊」,也並沒有到那種讓人拍手稱快酣暢淋漓的觀感,《攝影機不要停》更多的是片子結構上的奇技淫巧,以及電影故事裡,電影主創們對電影這個事情噴涌而出的熱愛,和拍攝一部電影背後的那份笑淚有加,令人感動。

49/《家族之苦》系列(2016-2018年)喜劇/家庭

導演山田洋次曾經在60年代末至90年中期,用了近30年的時間拍了40多部《寅次郎的故事》,如今,年近90的老爺子仍舊活躍在影壇之上,創作力旺盛,《家族之苦》系列便是導演近年來的代表作。

從16年的《家族之苦》,到17年的《家族之苦2》,18年的《家族之苦3》,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這個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

在講述家庭溫情的喜劇層面上,山田洋次是最好的導演,《家族之苦》系列,出一部我必看一部。

50/《鐮倉物語》(2017年)劇情/奇幻

鐮倉鬼怪故事,還怪有趣的。

51/《小偷家族》(2018年)家庭/犯罪/劇情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大獎電影,片子聚焦的是一個超乎人倫的組合家庭,帶給我們的也是一份奇怪的帶有殘忍底色的溫柔,那些復雜的情緒復雜的 情感 ,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總能給人一次「痛擊」。

如同是枝裕和的許多電影一樣,他的鏡頭永遠聚焦「家庭」,故事卻絕非簡單的溫情或一味的殘酷,而是相互交織。表達也從不止於「家庭」,還有背後冷暖的 社會 。

52/《空氣人偶》(2009年)奇幻/劇情/愛情

這可能是是枝裕和所有電影中最特別的一部,片子講述了一個關於「充氣娃娃」復活後的故事,奇幻的故事,底色其實是人的孤獨、感情的復雜。

題外話,其他片子里從不覺得裴斗娜美,而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卻那般美(不是因為全裸了)。

53/《無人知曉》(2004年)劇情

那麼這部片子就是我認為的、是枝裕和最殘酷的一部了,電影改編自真實 社會 事件,電影聚焦群被遺棄的小孩,他們在一個秋天被母親遺棄,四個小孩相依為命,電影最後在小妹意外過世後結束,其他三人繼續著看不到明天的生活。

這是一部後勁十足的片子,以至於我每次回想都難以釋懷,內心裡特別想知道片中那一群被母親遺棄的小孩最終結局會是如何,電影的故事底色十足的殘忍殘酷,但當電影的鏡頭對准孩子們之間的打鬧玩樂,生活里的點點滴滴時,又充滿了溫柔。

54/《人生密密縫》(2017年)同性/家庭/劇情

想做女人的男主在面對母親時,母親說:「對不起是我沒能給你生出胸部」

日本電影是什麼?就是這些細節。

55/《極惡非道》系列(2010-2017年)動作/犯罪

全員惡人,你爭我斗,北野武的「硬核黑幫」三部曲。

56/《紅辣椒》(2006年)動畫/懸疑/科幻/驚悚

諾蘭的《盜夢空間》,在這部片子面前還嫩了點。

57/《比海更深》(2016年)劇情/家庭

個人最愛的一部是枝裕和導演作品,其他片子故事或太殘酷、或太奇情、或太巧合,相比之下這部《比海更深》就像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講述的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中年人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小故事,歸根結底是一句話,我們可能終究會活成自己不想活成的樣子。

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如此,鏡頭永遠對准生活里的人,劇情聊勝於無,好似什麼也沒有說,但看過後總覺得像活了一遍別人的人生。

58/《你的名字》(2016年)動畫/愛情/科幻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哦,原來你也在這里啊。

59/《莫西干回到故鄉》(2016年)家庭/劇情/喜劇

因為《橫道世之介》,而去看了導演沖田修一的《莫西干回到故鄉》,片子講述的是有著性格的年輕一輩回到故鄉,與父輩的碰撞和融合,以及自我成長的故事,有笑有淚,值得一看的日式親情片。

60/《昭和六十四年》(2015年)懸疑/犯罪/劇情

一部劇本甚是精彩的復仇故事,故事引子是發生在日本昭和年間的一起綁架殺人案,那時正值日本天皇逝世,昭和改年號為平成,這個事情被公眾遺忘。

於是父親用自己的方式,展開了一段維持14年的復仇計劃。電影相當精彩,盡管時長近四個小時,依然會有些意猶未盡。

61/《大逃殺》(2000年)犯罪/驚悚/動作

《飢餓 游戲 》在它面前,只是小兒科。

62/《日日是好日》(2018年)劇情

哪怕是為了懷念樹木希林老奶奶呢,這部片子也是值得一看的。

63/《漫長的告別》(2019年)家庭/劇情

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家庭片:中學老校長東昇平(山崎努飾)患認知障礙症,一點點失去記憶,最後七年,妻子與兩個女兒陪他回憶往事,許多過往浮現出來

片子圍繞老病死的日常敘事,這是日本親情片最擅長的類型,各種瑣碎小事之中,總能有那些不動聲色的感動時刻。

64/《只有愛能讓我生存》(2018年)愛情/劇情

日本電影總是能夠將都市人群各種微小的情緒表達得那樣准確,

很多東西,總是多一分矯情,少一分不夠,日本電影總是剛剛好。

65/《憂鬱症患者》(2018 年)劇情/犯罪/喜劇

殺殺人,拖拖地。

66/《祈禱落幕時》(2018年)劇情/犯罪/懸疑

東野圭吾作品改編電影,任何復雜奇情的案件,大概都逃不過阿部寬這雙深邃的眼睛吧。

67/《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年)傳記/劇情

沖田修一執導,講述日本傳奇畫家熊谷守一的故事,

有意思。

68/《寄生獸》(2014年)劇情/動作/科幻

動漫改編真人電影,染谷將太主演,

有意思的。

69/《午夜凶鈴》(1998年)恐怖/驚悚

傳說中最嚇人的恐怖片,但我看了覺得還好的。

70/《咒怨》(2002年)懸疑/恐怖

導演清水崇自《午夜凶鈴》之後又一部享譽世界的恐怖片。

71/《墊底辣妹》(2015年)勵志/劇情/青春

一部表達青春期女生自我改變的電影,故事聚焦於一個全年級墊底的美少女,她打扮入時,濃妝艷抹,無心學習,出入夜店場所,吸煙犯事,游離於邊緣。但在補習老師的開導下,以及母親的無限包容與鼓勵,好友的理解,和自己骨子裡改變的決心,最終考上慶應大學。

勵志青春片,只有我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

72/《螢火蟲之墓》(1988年)劇情/動畫/戰爭

無論如何,戰爭時下的普通人總是悲慘的。

73/《嫌疑人X的獻身》(2008年)懸疑/犯罪/愛情

還是得看日本原版的。

74/《生存家族》(2017年)家庭/喜劇

電影《生存家族》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電再無法使用,在東京生活的鈴木一家決定騎自行車去鄉下,逃離東京。

看似末日題材,實則還是日系治癒系家庭片。

75/《行騙天下》電影篇(2019年)喜劇/犯罪

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有長澤雅美,有各種反轉的故事,還要什麼自行車?

76/《澄沙之味》(2015年)劇情

樹木希林總在是枝裕和及其他日式親情片中扮演母親、奶奶一類配角,而這部《澄沙之味》中卻是絕對的主角,試想下,有這位老奶奶,怎麼可能不讓你感受人生的一些溫暖呢?

77/《海鷗食堂》(2006年)劇情/喜劇

世界的語言,除了各種藝術,大概還有 美食 和笑臉,片子講述了日本人在芬蘭開食堂的故事。

78/《東京塔》(2007年)家庭/劇情

改編自暢銷「哭泣小說」《東京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小田切讓搭檔樹木希林,催淚親情片,在冷風肆虐的日子,不妨看看。

看過許多日本電影,就像是讀了許多長長的散文,那些波瀾不驚的平凡生活里,埋藏了許多動人瞬間,那些感人至深的,恰恰是最真實的平常。

79/《裊裊夕陽情》(1993年)劇情

我幾乎沒怎麼認真看過黑澤明大師的片子,

我推薦這部他最後的遺作。

80/《起風了》(2013年)動畫/戰爭

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界公認的大師,他的片子總是那般充滿奇妙的遐想、美好的感情、絕美的畫風。幾乎每一部都令人難以忘懷,這份榜單中沒有提到的那些,我也都一並推薦,包括《魔女宅急便》、《風之谷》、《幽靈公主》等。

在這里我想提的,是這部《起風了》,這是宮崎駿截止目前為之執導的最後一部長片,也是他導演生涯中故事最現實的一部。

如同電影中隨處可見的吸煙鏡頭也透露著這個年代下人們普遍的焦慮心情。由此而來,《起風了》比其他任何一部宮崎駿電影都要表現的現實、沉悶、嚴肅、節奏緩慢,這是一部深邃的電影。

H. 電影《又見奈良》溫暖獻映,怎麼看待那些被戰爭遺棄的人

電影《又見奈良》被稱為2021年最溫情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中國母親跑去日本尋找多年聯系不上的女兒。她女兒是當年戰爭遺留的孤兒,母親對其養育多年。後來女兒回到日本,剛回去的前幾年還有聯系,慢慢的就渺無音訊了。母親思念女兒,就跑到日本去尋找,自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戰爭遺孤在我國來說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問題,但對那被遺孤來說卻是一輩子被毀了。對他們我只能深表同情,我知道這份同情對他們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也只希望世界少一點戰爭,多一份和平。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I. 找一部日本影片 幾個小孩被媽媽遺棄在家中,沒有水和食物,最後小女孩病死被埋在飛機場結束

無人知曉 Nobody knows 其它譯名: 誰知赤子心/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Dare mo shiranai 《無人知曉 Nobody knows 》 Daremo shiranai - Nobody knows 類 型: 劇情 上映日期: 2004-8-7 國家地區: 日本 編輯本段演職人員 導 演: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電影海報 編 劇: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主要演員: 柳樂優彌 北浦愛 木村飛影 清水萌萌子 韓英惠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秋天。一家人正從汽車上向一所公寓搬運行李物品。新搬來的這家人是母親(惠子)帶著四個孩子,明、京子、茂、雪。不過母親惠子對周圍的鄰居卻撒謊說只有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其它的三名弟妹就這樣成了「黑孩子」,同時這四個孩子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父親,孩子們一直呆在家中,沒有去學校上學。在母親去百貨商店工作時12歲的明就在家中代替母親行使家長的職責,作為兄長他既作母親也作父親,對兄妹十分關愛,雖然生活很難辛,但他們有親愛的媽媽,也濃濃的母愛和親情,一家人就這樣過著幸福而快樂的日子。突然有一天情況間發生了變化。母親把手中僅有的20萬日元現金和一張短短的便條留給了長子明,把弟妹託付給他看管後就悄然地離家出走了。從這一天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也沒有一個親人和熟人的四個孩子就開始了他們「漂泊生活」……無人知曉

J. 日本西巢鴨棄嬰案件(電影無人知曉的原型)孩子現狀

現實中,長子被判被控告棄屍罪入獄。我也很好奇他們的現狀,但也許不審視、不評價、不批評而去默默祝福他們才是我們觀眾們的最大的善意。

電影導演是枝裕和根據「日本西巢鴨棄嬰案件」真實案件編寫的電影劇本並導演,導演本身也曾有父親不在身邊的經歷,我想少年對親人的期待和沒有親人的那種種艱難他都應該深有感觸的吧,雖然現實很殘忍,但電影絲毫沒有對母親的惡意刻畫。

(10)日本遺棄小孩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

這是一個擁有一家5口的家庭,母親惠子、大兒子明(柳樂優彌飾)、長女京子(北浦愛飾)、次子茂(木村飛影飾)以及小女兒小雪(清水萌萌子飾)。

母親帶著孩子搬家的時候謊稱父親長期在海外工作,和長子兩人生活,其實還有三個「黑戶」孩子,四個孩子都是同母異父。為了不讓別人發現幾個孩子的存在,母親只允許大兒子外出。母親平時上班,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就落到大兒子明的身上。

慢慢地母親回來得越來越晚,突然有一天,母親告訴明自己已經另外有喜歡的人了,並承諾就算和對方結婚,也會和孩子們住在一起,還會供他們讀書。某天晚上,母親突然大醉而歸,拉住孩子們喋喋不休的講述以前自己和孩子們的父親的往事。

看著母親快樂的樣子,幾個孩子也很開心,安心地入睡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當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母親已經不知所蹤,她留下20萬日元現金和一封簡短留言給明,告訴他以後這個家就靠他照顧了。 於是,從這天起,四個「無人知曉」的孩子開始了流浪的生活。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6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