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行一部電影抽成是的少
❶ 請專業人士幫我解答一下,為什麼我看美國的電影里好像是 股票經紀人賺取的就是給客戶買入股票時的傭金,
你看到的電影里的那種是投資顧問,買入股票收益實現後分成。你說的中國的情況是證券公司傭金,是不同的收益來源。我們國家也有投資顧問,但是職業化的相對比較少,也不成熟,主要問題是很難獲得客戶信任,就像我們國家一般人不太信任保險業務員一樣。
《華爾街之狼》講的是金融犯罪的故事,美國的金融類產品比較多且復雜,股票經紀人當年可以通過虛假交易、虛假炒作騙取投資人的錢財,這種金融犯罪只要把材料做足,監管機關不太容易發現,所以美國一直實行的是抓到一例就嚴打一例,且由辯方舉證無罪(這在美國是很嚴厲的打擊手段,辯方一般無法舉證自己無罪)。中國的金融產品首先不夠豐富,很多投資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涉足的,《華爾街之狼》中喬丹起家時候有一些投資人是毒梟之類,給喬丹的傭金比較高,原因是通過喬丹的投資運作洗錢,這在中國也曾經出現過。但是我們國家的規定是查到一個渠道就堵死一個渠道,而不僅僅是嚴打個案,因此我們國家金融犯罪沒有那麼猖獗,但金融管制也很嚴格,金融產品也比較少。
❷ 片酬,票房,分成,電影院收益。
電影票房分成以100元為例。
1.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元。
2.營業稅----分3.3%=3.3元
以上2項支出後,剩餘91.7元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3.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62%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實際按2%~7%之間分,一般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線分4.59元,合計52.27元。
4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發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製片分34.85元,發行分4.59元,合計39.44元(象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
❸ 我想問問新話劇場賣那個15塊錢的電影票是為了掙錢還是掙人氣還想問一般電影電影院抽成多少的
應該就是掙人氣,因為大部分人來電影院不僅僅是電影票的消費,也要買飲料爆米花和電影周邊產品之類的,這些利潤是很高的。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
具體多少看合同,沒有統一規定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基本所有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
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
❹ 一部電影,編劇能分片酬的多少
①、收視率/票房/瀏覽量(電視/電影院/網路)
②、電影本身的定位是否大電影(微電影、電影/紀錄片、情感片、科幻片、喜劇片等)
③、自身名氣(新生編劇、金牌編劇、網路小說寫手、家)
④、因此名氣低,網路、電視形式的電影或微電影,片酬大概1-4萬(收視率百萬或瀏覽量上千萬+5萬),基於微電影以及電視網路形式的電影成本本來就不高。(小編劇還是得靠片酬吃飯的,畢竟很少網路、電視收視率、瀏覽量能上很高的數值)
⑤、名氣高、電影院、大電影,這就不得了了,片酬最低80萬+票房上百萬+10萬,上千萬+200萬以上、上億+700萬左右。(大電影編劇還是得看票房才賺)
❺ 請問一部電影的「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分別負責什麼
出品方
負責拉贊助,和推銷電影,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將電影的收益最大化,讓大家有錢賺。以版權為核心的銀行,對於電影項目的整體把控,包括製片、營銷(宣傳)、發行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對電影項目進行,凡是對電影項目進行的都是此項目的出品方。
投資方
投資方就是某一項目的真正出資人,是項目的所有者。承建方就是負責接下這個工程,進行施工的單位或者法人。
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發行方
發行方去做電影的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
拓展資料: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想、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采密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製片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在攝制過程中,導演應有詳盡的分鏡計劃,並擬定拍攝順序,以便在燈光變動、演員支配的壓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對於攝影機、鏡頭的選擇,燈光的陳置,剪接、配樂的安排,則須工作人員與導演密切配合,以達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電影是群體的創作,也是導演在各種張力下暗藏個人視野的藝術品。
私人獨資拍片限制少,只須根據片型(實驗電影、劇情片或記錄片)決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細之分鏡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圖拍攝,達到盡量節省膠片之目的;或是無止盡的獵取滿意鏡頭,再由事後的剪輯階段理出清晰的脈絡。這種影片,最符合個人創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❻ 一部電影的票房怎麼分
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❼ 電影院怎麼賺錢
首先要說下中國目前的票房分賬體系:國家對於票房是有一定的抽成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營業稅3.3%,剩餘91.2%的票房收入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那麼影院就分的少一些。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實際上院線為了拉攏更多影院,實際的分成會更少一些。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至43%分成,其中發行一般分5%。類似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因此目前來看,票房收入仍舊是影院的最大資金來源。
上面提到影院和院線,其實兩者屬於合作的關系,也有一定的上下級關系的性質。院線是指由一個發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製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機制。
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影院的專業影院公司,它是同一品牌影院的連鎖化,相當於「KFC、麥當勞」這樣的直營連鎖店的公司。影院加入院線,院線供片並且收一定的管理費。
(7)美國發行一部電影抽成是的少擴展閱讀:
1.爆米花暴利、賣品的收入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上面提到爆米花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電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票房是賣品收入的保證,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雖然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賣品的開發也是逐漸成為影院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大約占總體賣品收入的80%。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的習慣都來自美國,中國的市場並沒有開發出獨特的賣品。
影院銷售食物和飲料的利潤非常的高。我們拿爆米花和礦泉水來舉例。一包售價20多元的爆米花,其成本價不超過5元,而在超市銷售0.8元的礦泉水,在電影的售價高達10元。因此對於影院值班經理來說,賣了多少爆米花,關繫到他的獎金。
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在逐漸的成熟。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在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在中國市場,各種動畫片的播出也刺激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現在火爆的小黃人,胡巴以及大白等等,都收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2.廣告收入 (並不是大部分)
廣告的收入佔比比較的少。這是因為雖然影院的人流較為的多,但是大家接受廣告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對於客流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大家熟悉的放映前的廣告收入。在電影開演前我們會看到不少的廣告。
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廣告的時間反而更長,他們的翻場的速度遠沒有大城市這樣快,因此廣告排布也比較的密集。這種廣告主要分為製片方的廣告,和影院自己合作的廣告。
其次就是場地的廣告。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用戶會看到在電影院的一些廣告。不過由於電影的大廳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廣告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大廳里是電影的宣傳海報,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里,所以投放這種廣告的廠商也並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票面廣告。我們購買電影票之後,會看到一些票面的廣告,但是由於目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了,而團購的用戶一般都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這種票面上的廣告不太好預置,所以票面廣告也並不是很常見。其只是影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3.合作的藝術 置換收入
還有一部分就是置換的收入了。比如和超市以及零售店合作,消費滿多少錢就送電影券等等,也是電影院收入的一種形式。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因為這樣的電影券價格不會太高,並且不能和會員以及團購等形式混合使用,所有購物者使用這個影院之後,得到的優惠並不是很多。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4.電影券是一種置換資源
目前製片方都會規定最低的票房價格,也就是不管是包場還是團購,最低的票價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影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降低價格來吸引客流。一般來說這種定價,會根據城市級別的不同,來制定各個城市的最低價。
前一段上映的《碟中諜5》在北京各個電影院的最低票價也在30元以上,而在河北的一些地級市,價格只要9.9元。由於有這種政策的存在,影券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❽ 美國每年出產多少部電影都是什麼樣的製作
美國一般一年產450部到500部電影,絕大多數都是由小公司製作,大公司發行的,同時幾家大公司如華納、迪斯尼會生產幾十部投資上億的大片,美國電影的主要收入就靠這幾十部大片,特別是在海外市場。
❾ 美國下載一首歌,一部電影,一般要付多少錢
不同的歌不同的電影 價格都不同。
截至今天,通常情況下
一首歌是1.29美元,大概8元人民幣。買整張專輯,平均下來每首歌會更便宜。
一部電影是15-20美元之間,大概90-120人民幣。電影還可以rent(借)大概是6美元,40人民幣,規定時間內觀看。
看一次的可以借,想反復多次看的推薦買
❿ 萬達影線電影抽成多少
看這個影片的價格,像3D巨幕 imax類型的價格會貴一些,這個主要是根據票房分成的,具體看影院的運營模式,是直營還是連營。一般都有5:5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