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韓國電影公司市值

韓國電影公司市值

發布時間: 2022-09-26 21:54:14

⑴ 金逸影視股票股吧

2020年,金逸影視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為4.56億元—5.76億元,營業收入為5.79億元—5.99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002905.SZ)股價卻沒能走出好趨勢。2月18日,該公司開盤大漲超6%,但當日收盤價為9.89元/股,較開盤的10.47元/股下跌5.54%。2月19日金逸影視股價收跌9.79元/股,當日跌幅為1.01%。截至2月23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9.74元/股,總市值33.64億元。
在股價走低的同時,該公司業績也劇烈下挫。作為一家專注於電影放映和院線發行的公司,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金逸影視幾乎沒辦法開門營業,這也影響了其年度業績。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金逸影視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虧損額預計為4.56億元—5.76億元,營業收入為5.79億元—5.99億元,僅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左右。
拓展資料:
1、疫情的劇烈沖擊,使得2020年7月20日全國各地電影院才在國家電影局的許可下陸續恢復開放營業。2020年上半年,除去元旦檔,電影院線幾乎顆粒無收。金逸影視亦是如此。在第一季度因全國疫情僅營業23天的情況下,金逸影視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0.67億元,同比下滑88.17%。第二季度,該公司營收0.01億元,同比下降99.74%。第三季度,金逸影視在旗下影院逐漸恢復營業後營收有所恢復,為1.52億元,同比下滑72.06%。而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的第三季度,該公司單季度的營收均在5億元左右。
2、金逸影視預計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為5.79億元—5.99億元,即第四季度單季度的營收預計為3.59億元—3.79億元,相較2019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恢復了此前約7成水平。但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金逸影視前三個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總虧損額已達4.06億元,據業績預告披露,2020年金逸影視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為4.56億元—5.76億元。即第四季度該公司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的虧損額為0.5億元—1.7億元。可以看到,金逸影視營收的回暖並未帶動歸母凈利潤的增長。
3、由於疫情影響,影院除了電影放映之外的另一大收入來源大幅減少,而影院賣品傳統方向是爆米花飲料等零食,此類高毛利率產品的銷售減少或大幅影響公司盈利。據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金逸影視賣品毛利率為58.86%,全年毛利為1.06億元。而2019年,該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不過1.06億元。在疫情影響外,金逸影視近年歸母凈利潤亦有所下滑,這其中或離不開毛利率變化的影響。2017年—2019年三年間,金逸影視總營業收入幾無太大變化,分別為21.9億元,20.1億元及20.7億元,但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一路下滑,分別為1.72億元、1.04億元及0.51億元,2018年及2019年同比下跌幅度為25.39%及32.54%。
4、金逸影視營業收入中佔比最大的業務是電影放映,2018年占收入比重為79.04%,2019年佔比為79.84%。而2018年,其電影放映毛利為2.01億元,毛利率為12.66%,2019年電影放映業務毛利僅為1.32億元,毛利率為7.99%。僅兩年間,毛利率就下滑了4.67個百分點,跌勢明顯。票房市場份額下滑,金逸影視成立於 2004 年,是國內最早進入電影放映和院線發行的行業的民營資本之一。由於布局較早,金逸影視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擁有的銀幕數在國內屬於前列。據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金逸影視共擁有413家已開業影院,銀幕數為2583塊。而同期全國銀幕數量為67782塊,金逸影視銀幕數的佔比為3.81%。
5、金逸影視(002905)在近期過山車般大漲大跌的股價畫出了一幅令人驚心動魄的心電圖。金逸影視股價自5月24日起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5月30日盤中,4個小時的交易時間上演100餘次跌停,該日,金逸影城成交額高達16.06億元,換手率高達68.04%,「榮登」龍虎榜。金逸影城跌停收盤,換手率高達30.88%,成交量20.75萬手,動態PE為69.99倍,總市值為90.45億元,流通市值僅為22.61億元。其中,交易額最大的兩家營業部買入及賣出金額相當,有媒體稱其為「A股史上最『囂張』的股價操縱事件」。深交所表示對金逸影視進行重點監控,並採取監管措施。

⑵ 全球十大傳媒公司迪士尼僅第3,第1市值超2000億美元

媒體公司涵蓋廣播、互聯網、新聞、印刷出版、電影製作等。幾乎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基礎設施。
1,ATT(ATT)
於2018年6月收購了時代華納公司,並於2015年收購了定向電視。它已經在美國和拉丁美洲建立了業務,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媒體公司之一。截至2018年12月,公司市值為2176.8億美元,2017年收入為417億美元。
2,康卡斯特
成立於1963年。康卡斯特總部位於費城,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最大的媒體、娛樂和通信公司之一。其業務主要包括有線通信、有線網路、廣播電視、電影娛樂和主題公園。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722.4億美元,2017年的收入為845.3億美元。
3,迪士尼
成立於1923年。它是一家大型全球性媒體和娛樂集團,擁有國際業務和許多子公司。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680億美元,2017年的收入為551.4億美元。
4,21世紀福克斯
專注於電視廣播和電影製作。其業務運營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電影、電視節目、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2018年12月,其市值為914.9億美元。2017年的年收入為285億美元。
5,Chatter Communications
該公司在2016年以550億美元收購了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公司。此外,它還提供互聯網、廣告和運輸服務。截至2018年10月,公司市值為733.4億美元,2017年年收入為416億美元。
6,湯姆森路透
這兩家公司於2008年合並(湯姆森加拿大公司和路透社英國公司),成為一家全球性的跨國媒體公司。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253.9億美元,2017年的收入為113.3億美元。
7,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該公司主要從事電視、廣播、印刷和廣告,包括廣告牌和交通空間(管理和擁有火車、汽車和公共汽車站等。)。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總部設在紐約。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86.2億美元,2017年年收入為136.9億美元。
8,WPP集團
成立於1985年,總部位於倫敦,是一家母公司。其受歡迎的品牌包括JWT、奧美、YR和格雷。其服務包括營銷傳播、聲譽管理、品牌管理和游說服務。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28.5億美元,2017年的收入為198.7億美元。
9,Dish
成立於1980年。其主要業務包括衛星廣播、寬頻、電影和游戲。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49.6億美元,2017年的收入為143.9億美元。
10,維亞康姆
成立於2005年,是美國一家大型媒體公司。它主要通過數字、電影和電視向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娛樂內容。其品牌包括尼克、少年尼克、喜劇中心、斯派克電視、中央電視台等。它的娛樂業務包括派拉蒙電影公司、音樂電視電影公司、尼克公司等。截至2018年12月,其市值為118.4億美元,截至2017年的收入為132億美元。

⑶ 有哪些上市的電影公司市值是多少

華誼兄弟,代碼:300027,市值參考實時股價×總股本。
光線傳媒,代碼:300251
華策影視,代碼:300133

另外:鹿港科技,代碼:601599。

⑷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居第一,是華誼三倍

搜狐 娛樂 訊 (哈麥/文)2017年之前,要論國內六大電影公司的排位,從總市值和年度盈利綜合來看,萬達電影高居第一,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


但經歷了2018年-2020上半年兩年半的「洗牌」後,行業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光線傳媒勢頭大好變成了遙遙領先的「新一哥」,博納影業業績連年逆勢增長再次申請A股上市,萬達電影從高位滑落輝煌不再,以穩為特色的中國電影受疫情沖擊開始虧損,曾經的領頭羊華誼已經跌到了谷底還在爬坑階段,北京文化頻出爆款背後沒有亮眼的業績支撐已被打回原形。


光線傳媒:片單豐富,預期好,已成遙遙領先的新一哥

在影視公司里,光線傳媒是這幾年少有的沒有「爆雷」的公司。在其它同行公司業績都大幅下滑或巨虧的時候,它保持了連年的高增長。

2016年-2019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分別為7.41億元、8.15億元、13.73億元(包括了出售所持新麗傳媒股份的投資收益)、9.48億元。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光線凈利約2100萬元,同比下跌80.46%。不過,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別的公司基本都是巨虧。


2019年,光線獨家主控的《哪吒》爆賺,打開了資本市場對光線所布局的「中國神話宇宙」的想像。光線傳媒的股價由此脫離疲弱的行業大勢,開始震盪上揚,走獨立行情,一路從7元多漲到了現在的17元,翻了兩倍多。總市值已經突破了500億元,創下新高,成了影視公司里遙遙領先的「新一哥」,比原來的行業「老大」萬達電影總市值高出100多億元。


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還在上升通道中,階段性預期可能在十一國慶檔《姜子牙》上映前後兌現。

這之後,光線傳媒還有很強的片單支撐,曝光的總片量在電影公司里是最多的,其中有不少有IP基礎。

根據2020半年報披露,影院復工後光線預計年內上映的電影有12部。其中主投的《妙先生》,參投的《八佰》《蕎麥瘋長》已經上映,參投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主投的《姜子牙》已定檔。剩下的檔期待定,包括張藝謀執導的《堅如磐石》、《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執導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等。


在製作中,或在前期策劃中,或待引進的新片有39部,包括《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和《深海》、《哪吒2》、《大魚海棠2》、《魁拔》、《三體(新)》、《火神山》等。


同時,光線這幾年也在加大力度投資電視劇/網劇,曝光的預計製作、播出片單里有21部。

除了電影、動漫、電視劇、藝人經紀(包括編劇、導演),光線還開始在實景 娛樂 方面布局。半年報披露,光線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已進入啟動階段,分地塊全面進行規劃設計工作,各項報批報建工作陸續推進中,同時項目現場已啟動基礎工程施工,部分道路、橋梁、 水系、影棚及附屬配套商業進入施工狀態。

萬達電影:影院巨虧,電影項目少,股價在坑底徘徊

2018年之前,萬達電影很風光,受益於中國電影票房的高速增長,以院線、影院業務為主的萬達電影業績自然亮眼,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3.66億元、15.16億元、21.03億元,連年高增長。那時候,還沒有被購入上市公司的萬達影視表現也很好,出品的電影總票房在所有電影公司里曾經排到過第一。


2019年,萬達電影完成了對萬達影視的並購,當年因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萬達電影凈利巨虧47.29億元。

實際上,因為行業趨冷,總票房增速放緩,影院增多導致競爭加劇,全國第一大影投及院線萬達院線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主營業務已經受到了沖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上了新冠疫情,影院停業半年,萬達電影2020上半年虧損15.6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4億元。

萬達這些年通過並購新媒誠品、互愛互動、萬達影視,擁有了電視劇、 游戲 、電影業務,但它的主業還是影院及院線。萬達旗下擁有651家影院(包括境外影院53家),其中國內影院年票房佔到了全國總票房的約13%份額。


2019年,萬達電影影院相關業務(包括觀影收入、廣告收入、商品及餐飲消費收入)營收佔比84.22%,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5.79%,電視劇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3.23%, 游戲 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2.55%。


今年,影院要想實現盈利很難,電影相關業務表現又不突出。2020年下半年,萬達影視主投計劃上映的影片只有《海底小縱隊》《天星術》,《我和我的家鄉》是參投。最重要的《唐人街探案3》不在年內計劃中,可能在等2021年春節檔。

這樣的業績和前景資本市場當然不買賬,在大盤指數都快要創新高的情況下,萬達電影的股價至今還在坑底徘徊,總市值約392億元,昔日的輝煌完全不再了。


華誼兄弟:谷底反彈,開始爬坑,依然資金荒

其實要比慘,華誼兄弟比萬達電影更慘。華誼是電影公司里業績最早爆雷的,2016年、2017年凈利潤還都在8億多,2018年突然變成虧損10.93億元,2019年繼續巨虧39.6億元,2020上半年繼續虧損2.31億元。


華誼兄弟是在深圳創業板上市的,創業板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就要直接退市。華誼已經連虧了兩年半,如果今年不能扭虧為盈,損失就大了。這可能也是影院剛復工不久《八佰》就急於上映的原因,因為盡快回收票房分賬款(以及上映後可以盡快賣網路版權拿一筆凈收益)對於華誼來說很重要。

《八佰》之後,根據現象級手游《陰陽師》改編的《侍神令》(陳坤、周迅主演),和常遠執導的喜劇《溫暖的抱抱》(常遠、李沁、沈騰主演)也會在年內上映,已經放出了影院貼片廣告,這都是華誼的片單里比較有吸引力的項目。


除了以上三部,華誼還有一些備貨,不過都是之前已定的項目,最細曝光的新項目很少。這其中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的包括:陸川的《749 局》、李玉的《陽光不是劫匪》、周星馳的《美人魚 2》、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原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曹保平的《涉過憤怒的海》。籌備中的包括:潘安子的《日光危城》、羅蘭·艾默里奇的科幻災難片《月球隕落》(片名暫譯)、田羽生的《一條龍》、陳正道的《未來的未來》。

開發新項目需要錢,而華誼這幾年最大的難處就是缺錢。好在,華誼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沒有出現債務違約等情況。

華誼在今年發布2019年年報時同時公布了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包括大股東阿里、騰訊在內的九家公司參與認購,後因陽光人壽退出,預案修訂,定增至今還沒有落實。


但是在七月底,華誼宣布和招商銀行達成了戰略合作,招商銀行擬向華誼的影視片單計劃提供不超過1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此次的合作片單中共有30餘部影視作品,時間規劃覆蓋到2023年。


這一消息大大提振了資本市場對華誼兄弟的信心,加上《八佰》上映的消息以及票房的超預期表現,華誼的股價實現了一波震盪上漲,總市值從最低時的約90億元漲到了現在的約170億元,接近翻番,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走勢。


但華誼的危機並沒有完全解除。

截止2019年底,華誼有息債務(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總額34.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額27.54億元。


王忠軍、王中磊合計持有華誼兄弟28.60%股份,其中93.42%還在質押中。

北京文化:年年有爆款,業績不亮眼

北京文化是一個靠收購轉型而來的新秀影視公司,這幾年因押中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而備受關注。

但是盈利方面北京文化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光時刻後,就連年在下滑,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5.22億元、3.10億元、1.25億元,2019年巨虧23.06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6400多萬元。


股價也是從2016年後一直下跌,大致跟業績表現相對應。目前總市值67億元,較最低點已經算是有所反彈,但是放在 歷史 上看,還是處在坑底低位。總體體量跟其他幾家公司比差距也很大。


電影方面,北京文化有一些有市場潛力的儲備項目。已定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是復制《我和我的祖國》成功模式的一部電影,由北京文化主控。由烏爾善導演的巨制《封神三部曲》外景拍攝已全部殺青,在後期製作中,可能逐年上映。另外,計劃2020年上映的還有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和「叫獸」易小星執導的《沐浴之王》。


2020年之後已曝光的項目有十多部,包括由管虎擔任總導演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東極島》、陸川的《749局》、烏爾善的新項目《封神演義:龍之戰》等。

博納影業:逆勢發力,已成民營主旋律大本營

博納早在2010年就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2017年首次在國內A股申請上市,但結果是被中止。今年在注冊制落地的背景下再次申請IPO。上市前的融資階段,博納影業集團的估值是150億元。如果成功上市,總市值可能會被推到更高。

在盈利方面,博納像光線一樣,每年逆勢增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今年上半年疫情沖擊下盈利近2700萬元,是幾大電影公司里最高的。


在投資和發行端,博納的特色一直是高度合作香港導演,很多高票房電影如《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紅海行動》《無雙》《追龍》《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十月圍城》都是出自香港導演之手。


除了相互信賴外,博納也和這些電影人簽訂了合作協議以圖較長期地「綁定」。

比如,博納和林超賢簽了五部電影的協議,林超賢拍過《激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和徐克簽了五部電影,徐克拍了《智取威虎山》,他手上還有《智取威虎山前傳》《神鵰俠侶》《收網行動》《法門寺密碼》《星寵》等未官宣及未確定投資方的項目。和爾冬升簽了四部電影的導演工作和十二部電影的監制工作,爾冬升拍了《竊聽風雲3》《我是路人甲》,監制了《武林怪獸》。和陳凱歌簽了五部電影的導演約,陳凱歌拍了新片《少年時代》,正在後期製作中。和劉偉強簽了五部監制約,劉偉強拍了《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監制了《烈火英雄》。和庄文強簽了一部電影,庄文強拍了《竊聽風雲3》《無雙》。和陳國輝簽了五部電影約,陳國輝拍了《烈火英雄》。


和演員也有合約。其中,張涵予簽了五部電影的影視服務約,其中一部是張涵予導演的電影。張涵予過去主演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中國機長》。和劉德華簽了兩部片約,劉德華過去主演了《澳門風雲3》《追龍》。和章子怡簽了一部片約,章子怡過去主演過博納參與出品的《一代宗師》。和陳寶國約定合約期內承擔電影電視劇的演員工作,陳寶國曾出演過《湄公河行動》。

博納的另一大特色是主旋律,這幾年它主要的成績就是來自商業主旋律電影。

而且,未來的規劃也是如此。已知博納已經有三部主旋律電影在做,將於2021年獻禮建黨百年。一部是展現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醫生》(劉偉強率領的《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一部是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津湖》,還有一部是聚焦地下黨的諜戰片《無名》。


中國電影:資源好,發行強,業績穩

中國電影是國企(還有上海電影等)的代表,它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其他公司都沒有的進口片發行資質,所有進口片都要經過中影、華夏(中影是大股東,持股14.00%)兩家公司,這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利潤源。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影發行進口影片133部,票房122.27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57.51%。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564部,累計票房130.34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34.15%。

2019年中影發行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為近53%,電影放映佔比21%,影視服務佔比16.5%,影視製片製作佔比9.4%。


能看出,中影最大的優勢是發行,其次是放映端。影院及院線方面,中影控股4條院線參股3 條院線,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8353塊銀幕,銀幕市場佔有率為26.30%。

排第三的影視服務板塊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影視器材、數字放映設備、中影基地、銀幕廣告、票務平台、融資租賃等等,也是中影全產業鏈布局的體現。除了沒有像華誼那樣的電影主題小鎮,可以說電影產業鏈上該有的中影都有了,比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要全面。


另外,中影還有資源優勢。去年春節檔最熱門的幾部電影中中影參與了《急先鋒》《唐人街探案3》《奪冠》《囧媽》四部,未來的一些重點影片如《我和我的家鄉》《封神三部曲》《美人魚2》《懸崖之上》(張藝謀執導),中影也都有參投。

過去幾年,中影現金流充足,業績穩定、抗風險能力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9.17億元、9.65億元、14.95億元、10.61億元。


但穩中缺少高增長和想像力,所以在資本市場表現並不突出,目前總市值288億元,處在上市以來的低位。


今年由於疫情沖擊,上半年中影虧損超過5億元,這種長期的穩定被暫時地打破了。但長期來看,中影的獨特優勢還會一直在。

接下來的國慶檔,中影有《急先鋒》《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四部電影上映,票房好壞將直接影響今年的業績。


未來項目中,以主旋律為主。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金剛川》《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紀實》(紀實)《誰是最可愛的人》(動畫)擬於2020年10月上映,張藝謀執導的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不忘初心無畏犧牲精神的《懸崖之上》正在後期製作中,抗擊新冠疫情題材影片《江城子·在武漢》(暫定名)正在籌備中,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攻堅克難、英勇開拓精神的《無限深度》(暫定名)正在籌備開發中。另外正在創作開發中的電影還包括《紅色的起點》《英雄虎膽》《誤殺 2》《暗戀·橘生淮南》,以及與開心麻花影業合作的喜劇《進擊的鄭前》《獨行月球》。

⑸ 150億的鴨子飛走了,憋屈的華誼兄弟配叫影視老大哥嗎

「煮熟」的鴨子飛了

2016年12月6日晚,停牌74天的華誼兄弟兄弟發布公告稱,正式終止此前籌劃的收購英雄互娛部分股份的收購事項。公司股票將於12月7日起開始復牌。
「太讓人驚訝了」,這是不少行業人士聽到這一消息時的第一反應。而有專家認為此次交易失敗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英雄互娛的高估值。根據停牌前的股價計算,英雄互娛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比一年前華誼兄弟兄弟首次收購其股份時增長了近60億。而如果華誼兄弟兄弟參考新三板上的定價,華誼兄弟兄弟顯然將付出更高的對價。
其實,華誼兄弟與英雄互娛早有淵源。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兄弟便宣布以19億元入股英雄互娛,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這也是華誼兄弟兄弟近年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當然投資英雄互娛也為華誼兄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數據顯示,英雄互娛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實現凈利潤2.17億元,凈利率高達57.56%。相比華誼兄弟當期3.58億元的凈利潤,英雄互娛當期就為華誼兄弟貢獻了投資收益4129萬元,佔比11.5%,功不可沒。
不得不承認的是,財務上的收益也讓華誼兄弟有了繼續收購英雄互娛的野心。
但是這一收購行為並不被大家看好,華誼兄弟打的「影游聯動」牌也許看起來更像一個華而不實的抽象概念。因為在中國市場,游戲改變成電影,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IP改編成游戲,失敗案例同樣不勝枚舉。
因此,即使收購成功,華誼兄弟取得效益也僅僅是財務上的,對其長遠發展和戰略互動影響一般。
「老大哥」被趕超
作為第一批上市的影視股,華誼兄弟兄弟當之無愧的獲得了「創業板影視第一股」的美譽。縱觀華誼兄弟兄弟的發展歷程,這個靠廣告業務起家,靠電影上位的公司,在民營發行行業的地位無人可撼。
憑借在業界摸爬滾打20年的經驗,華誼兄弟兄弟先後捧紅了李晨、范冰冰等圈內一哥一姐,加之手握葛優、馮小剛等一線大牌明星和導演,其在業界不僅呼風喚雨,更出盡了風頭。
然而,這一切在2014年開始戛然而止。當時,資本對於行業的介入開始讓各路明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而這也是華誼兄弟始料未及的。此外,電影圈還殺出了萬達院線和光線傳媒,這些後起之秀讓其如坐針氈。
毫無疑問,在星源積累和影視發行等發面,華誼兄弟正在被競爭對手趕超。而這一切在最近的馮小剛與萬達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罵戰中可見一斑。
自從萬達35億美金並購傳奇影業,並打通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院線的全部產業鏈,就註定了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企業。截止2016年5月,萬達已經成功穩坐中國電影院線老大的地位。其在國內擁有影院311家,2700塊屏幕。2015年,萬達院線占據全國總票房份額的13.5%,高於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
然而不巧的是,本就在發行院線方面不佔優勢的華誼兄弟卻偏偏得罪了萬達這棵「搖錢樹」。華誼兄弟被指挖萬達牆角,使萬達主要負責影視業務的前副總裁葉寧跳槽至華誼兄弟擔任CEO,這一事件也讓兩家結下了「梁子」。
7月15日,萬達出品的《快槍手》和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陸垚》同日上映。數據卻顯示,首日《快槍手》在萬達的排片高達32.57%,而《陸垚》僅有5.25%。同樣,11月份《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再次「遇冷」。這不僅印證了萬達和華誼兄弟的關系,更表明了華誼兄弟在電影發行渠道方面的劣勢。
而在電影製作方面,華誼兄弟又迎來了以光線傳媒為代表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以來,光線傳媒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影製作方面。這家公司投資過《美人魚》、《泰囧》等多部成功的電影,其創始人王長田也曾多次在采訪中表示公司在未來堅持做電影發行的決心。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光線傳媒以5部電影5.6億元的成績位列民營發行公司的第三名。2016年中報顯示,當期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凈利潤實現5.81億元,同比增長216%。
顯然,以萬達影院和光線傳媒為主的後起之秀開始對華誼兄弟形成了夾擊之勢。那麼,面對「後起之秀」的圍追堵截,華誼兄弟的策略又是什麼呢?
大手筆收購擴張
華誼兄弟在面對危機時,選擇的方向是並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華誼兄弟擁有三大造血業務板塊,分別為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為了給這三大業務提供持續的支持,華誼兄弟建立了自己的投資平台和投資團隊,為下一步發展進行積極的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6年期間華誼兄弟做了很多周邊行業的投資,除了對英雄互娛的收購,還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的美拉傳媒。2016年更加快了發展步伐,先後成立華誼兄弟點睛動畫有限公司和增持華誼兄弟創星股份。
同時,華誼兄弟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比如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購買香港上市公司中國 9 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布局線上線下的醫療保健和健康產業的運營,以及影視節目的投資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華誼兄弟樂恆,以受讓老股及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韓國SIM 公司26.50%的股份。
不言而喻,一系列的收購讓華誼兄弟確實嘗到了不少甜頭。2014年年末華誼兄弟的總資產僅為98.19億元,凈資產僅為56.8億元。而今年公布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96.55億元,凈資產為101.47億元,比起兩年前翻了一倍還多。
未來到底在哪?
持續不斷的收購讓華誼兄弟有了亮眼的財報,但是並購帶來的不利方面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金融資產佔比的不斷升高,伴隨的卻是不斷下滑的業績。截至2016年三季度,華誼兄弟兄弟的收入為21.52億元,凈利潤為7.38億元;而競爭對手萬達院線的收入規模卻高達84.37億元,凈利潤為11.48億元。
不斷的收購,僅僅增加了資產規模卻沒有加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華誼兄弟當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中國經營網記者報道,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萬元,凈利潤預計為25194.83萬元~37792.25萬元。根據公司2015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5億元人民幣,因此2016年同期預計下降25%~50%。在業界看來,這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自2009年公開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半年。
整體來說,華誼兄弟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效益,協同效應更是微不足道。
也許,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不知道日後的華誼兄弟是否會因為今天的戰略布局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但IT時代網認為,這家在業界叱吒風雲二十餘年的公司,相比注重短期財務上的收益,未來在方向性改如何選擇也許才是其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⑹ 世界資產最大的十大公司

世界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公司有:貝萊德集團、先鋒集團、道富全球投資管理、富達投資、安聯資產管理、瑞銀集團、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紐約梅隆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排名不分先後。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迪士尼市值

美股(DIS):3198.14億美元
一、迪士尼是總部設在美國伯班克的大型跨國公司,由華特·迪士尼於1923年創立。該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娛樂節目製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路等方面。它也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優秀製片公司,還打造了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華特迪士尼世界。
拓展資料
一、全球目前一共有6個迪士尼樂園:
為別為:洛杉磯迪士尼園、華特迪士尼樂園、歐洲迪士尼樂園、東京迪士尼樂園、香港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
1、洛杉磯迪士尼園(美國加州洛杉磯)1995年(資格最老的)面積206公頃
迪士尼樂園分為傳統的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 Park)」和「加州冒險樂園(Disney's California Adventure Park),門票是$92+$10.5,一日票只能進一個,兩日以上的通票可以隨便進,老園是全世界第一個迪士尼樂園,包括所有經典項目,刺激度不高;對面的新園子有很多刺激項目。
2、華特迪士尼樂園(美國弗羅里達州奧蘭多)1971年,美國佛州的奧蘭多最大一個,有12,228公頃!!!!,
比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加起來還大,有「動物王國」、「魔幻影城」,」科幻天地」和「夢幻世界」4個主題樂園,每個都比香港迪士尼大,還有2個水上樂園,一個購物中心、一個高爾夫訓練場,還有30多個度假中心組成。全部玩下來,最少要5天!!!
3、歐洲迪士尼樂園(法國巴黎) 1982年,面積1951公頃。
Disney圈起了好大一塊地,長的很像烏龜呢,然後在這個區域裡面,功能明確而詳細的分成了
4、東京迪士尼度假區(日本東京)1983年。面積201公頃
東京迪斯尼樂園是由美國迪斯尼公司和日本梓設計公司合作建造的,所以在構造上日本這個和加州是相似的的。
5、香港迪士尼度假區(中國香港)2005年,面積126公頃,是全球面積最小的迪士尼樂園。
6、上海迪士尼樂園(中國上海)2016,面積390公頃。
二、最後來概括一下這些迪士尼各自的特色:
1、洛杉磯迪士尼園:最老、最經典。
2、華特迪士尼樂園:最大大大大大的、期待阿凡達主題樂園
3、歐洲迪士尼樂園:最慘的:)特有的Walt Disney Studios。
4、東京迪士尼樂園:與洛杉磯的最像的。
5、香港迪士尼樂園:最小的。後期搞的「野礦山谷」、「迷離庄園」是全球獨有的。
6、上海迪士尼樂園:城堡是最大、最高的。

⑻ 關於KEYEAST公司的問題

裴勇俊所在的公司~
應該是主導演員的一所經紀公司~
韓國演員的宣傳沒有歌星那麼張揚~

【keyeast官網地址】http://www.keyeast.co.kr/main/main.asp

【公司老闆裴勇俊先生及keyeast的有關情況】

雖然該篇報道寫的角度是公司老闆裴勇俊先生,,,但是比較詳細的說明了一些公司情況。。。可供大家參考。。。

【此報道時間為2007年】
轉自中國經濟網綜合

師奶殺手裴勇俊的商道

從上月底開始,韓國證券市場一隻瘋漲的股票幾乎吸引了所有韓國媒體的關注。這只代碼為054780的股票連續12個交易日封於漲停,直到當地時間 4月6日才有所收斂,但當日漲幅仍然達到了驚人的12.05%。而在這只股票的背後,則是韓國超人氣巨星裴勇俊。

裴勇俊持有KeyEast公司144萬7000股,佔37.5%的股份,當初收購價格約為90億韓元,合每股6350韓元。裴勇俊所持市值幾乎以每天15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的速度在增值,以4月6日收盤價計算,他所持有股票的市值就連翻14倍達到1251.655億韓元。

3月27日結束停牌第一天收盤價29200韓元,此後就是連續8天15%的漲停,停牌前還有4個交易日的連續漲停。

4月6日收盤價86500韓元,以這個價格計算,公司市值達到3337億韓元,停牌前公司市值僅為122億韓元。

054780是一家名為KeyEast的韓國娛樂傳媒公司,3月20日,裴勇俊正式斥資90億韓元獲得KeyEast37.5%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僅僅2周後,以4月6日收盤價計算,他所持有股票的市值就連翻14倍達到1251.655億韓元,就娛樂文化相關產業財富來說,他已超過原先的首富IHQ大股東鄭訓卓和Phantom大股東金准范,成為韓國娛樂界第一富豪。

雖然現在這一切對裴勇俊來說都還只是紙上富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入演藝圈的第13個年頭,34歲的裴勇俊已經轉而開始了在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

今年2月20日,裴勇俊自己的經紀公司BOF與韓國軟銀、IMX公司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在這次總額達180億韓元的增資計劃中,三家公司將共同承擔其中的130億韓元並獲得公司的經營權。新公司將更名為KeyEast,其中裴勇俊個人出資90億韓元,以37.5%的股份(144.7萬股)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新成立的KeyEast將同時進軍文化娛樂以及傳媒兩大領域,目標是成為像AOL時代華納和迪士尼那樣的娛樂多媒體巨頭。

由於巨額資金的注入以及裴勇俊名人效應所帶來的強勁升值預期,同時也因為公司本身發展前景並不明朗,幾乎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都是裴勇俊要藉此機會圈錢套現,只要股票一復牌交易,馬上就會拋售股票牟取暴利。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裴勇俊主動為自己持有的股份設置了長達兩年的閉鎖期,在此期間這些股份不得進行任何轉讓交易,這也消除了他短期內利用這些股票進行投機的可能性。然而問題卻並不像表面所顯示的如此簡單。

新公司是為了保護韓國電影

當裴勇俊入主OTTOWINTECH的運作正進入到關鍵時刻時,韓國藝人針對政府同意削減電影配額制的抗議活動爆發了。在2月初的一次藝人集體示威活動中,裴勇俊成了缺席的唯一韓國一線明星,這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裴勇俊事後澄清說,他並不是有意如此,只是因為當時確實事務纏身,雖然自己沒有到場,但他派出了自己經紀公司的代表參加了活動,他還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也願意參加「一人示威」的接力。

不過一直到今天,韓國民眾都沒有在街頭看到過裴勇俊一人示威的場景。但就在3月23日,裴勇俊正式成為新成立的KeyEast股東的那一天,他旗下的BOF經紀公司一名官員對媒體表示,裴勇俊與孫正義合作之初,雙方就在擴大韓國文化影響力這一目標上達成了共識,而現在這一目標就將由新成立的KeyEast公司來實現。對於目前韓國電影配額減少的現狀,新公司將以興建小劇場鼓勵放映獨立電影的形式做出實質的貢獻。

第三大股東據說是他的親戚

不過證券業內人士對新公司卻有他們自己的看法。自3月27日復牌交易後,KeyEast的股價就開始了一路飆升的歷程。4月4 日,KeyEast被證券交易所列入異常上漲的品種,幾乎所有的證券研究員都表示,與目前的高股價相比,他們完全看不清這家公司將來的盈利點,KeyEast目前甚至連一個明確的發展計劃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能夠支撐起高股價,公司最需要的是一個明確的盈利前景。而興建小劇場這樣的業務多少帶有慈善的性質,這對目前的新公司來說顯然是不合適的,現在就把這個計劃拿出來說,似乎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到了4月6日,另一個關鍵人物的浮出水面更加劇了人們的猜疑。金基弘,KeyEast第三大股東,一位公司的內部人士說:「我們聽說他是裴勇俊的親戚,其他情況就不是很清楚。」

金基弘現在手頭持有的股份只有3萬多股,但由於他所持有的可轉債到期可兌換成23.525萬股,因此合計之後他就成了事實上的第三大股東。他所持有的可轉債將在1年後能夠轉換為股票,而巧合的是,他本人股票交易的閉鎖期也恰好是1年,因此這樣一個人的存在被看做很可能是裴勇俊為了在1年後就能套現獲利而特意的安排。

金基弘所持有的大部分股票都以可轉債的形式存在,這樣在股東名錄中他就不那麼顯眼,然而實際上可以用來套現的股票卻有相當的數量,以他認購時的價格計算,只要每股價格超過8500韓元他就能夠獲利,而4月6日的收盤價已經達到了8.65萬韓元,以該價格計算,他賣掉全部股票後將獲得183 億韓元,與他和裴勇俊先期投入的110億韓元相比,這相當於他們買下KeyEast不但沒花錢,反而還賺了73億韓元的真金白銀。

不僅如此,實際上此次180億的增資計劃中除去裴勇俊與孫正義的130億,剩下50億韓元全都由BOF內部員工出資認購,這些人基本上都與裴勇俊脫不了關系,而他們的股票閉鎖期更短,只有半年。

裴勇俊當老闆的BOF經紀公司,現在已經成了裴勇俊新公司KeyEast的子公司,旗下的一線藝人除了他還包括蘇志燮和沈智浩。
【續上】

98年就開始下海了進入演藝圈很長時間卻一直不溫不火,這讓裴勇俊很早就意識到自己的事業不能僅靠演藝這一項。從1998年開始,他就開始獨立經營一家經紀公司,雖然只做了一年多,但這段時間的經歷卻讓他受益匪淺。

2003年,由於裴勇俊在日本乃至亞洲范圍引發的熱潮,在證券市場表現疲軟的韓新公司看中了裴勇俊的影響力,與他簽下經紀合約,成功激活了自己在股市的表現。然而1年合約期滿後,裴勇俊就拉上自己最信任的經紀人自立門戶,投資成立了現在的BOF經紀公司,裴勇俊也以85%的股份當上了自己的老闆。而裴勇俊出走韓信所導致的後果是,不到半年,韓信公司就遭到了從Kosdaq退市的命運。

在韓國,裴勇俊的BOF公司被認為是最接近好萊塢管理模式的經紀公司,最關鍵的一點是,他作為老闆卻不會干涉具體的經營業務,這些都會交由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去年一年BOF的總收入達到了440億韓元,裴勇俊作為大股東獲得的收益將不低於200億韓元。4月5日,BOF宣布與目前韓國人氣最旺的新星李娜英簽下經紀合約,這也預示著BOF擴張的開始。由於此前BOF旗下一線藝人蘇志燮、沈智浩以及裴勇俊都是男星,自己投資影視選擇女主角時都還得看別人臉色,所以此次與李娜英簽約只是一個開始,BOF計劃今後再簽下幾位一線女星,使得女星的實力也能夠與旗下男藝人相稱。

BOF與IMX無疑是裴勇俊事業的中心,除此之外,他還在韓國和日本都投資開了主題咖啡廳和餐廳,3月27日,「咖啡-B」在東京澀谷開張,而即將在韓國首爾開設的以健康飲食為主題的餐廳也已一切准備就緒。就餐廳而言,這已經是裴勇俊名下的第二家了,但據裴勇俊身邊好友透露,這家餐廳還是裴勇俊第一次為自己的興趣而投資,連菜譜安排他都要親自過問。而這家餐廳的旁邊就是「BOF公園」(相當於「裴勇俊博物館」,免費向裴勇俊的fans開放),來這里參觀之後接著去裴勇俊的餐廳吃飯似乎就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如果生意不錯,我們會考慮開連鎖。」他的朋友最後說。

《冬季戀歌》引來「日本蓋茨」

一切源於《冬季戀歌》在日本的走紅,它讓一個在日本的韓裔資本大鱷認識了裴勇俊,也見識到了娛樂產業的賺錢效應,這個人就是號稱「日本蓋茨」的孫正義,日本軟銀創始人。

2005年8月2日,裴勇俊宣布,他與孫正義共同向日本IMX公司投資132億韓元,其中日本軟銀和韓國軟銀共同出資107億韓元,而裴勇俊本人出資25億韓元取得其中6%的股份。IMX是日本第一家通過網路向公眾提供亞洲各國影視娛樂內容的公司,其中以韓國為主,他們同時又是裴勇俊在日本經紀業務的全權代理。

在那一次的愉快合作之後,他們隨後便盯上了上市公司OTTOWINTECH,即後來的KeyEast。

■裴勇俊系

投資第一股東股東

1.咖啡B

2.T-loft餐廳 KeyEast公司 IMX公司

3.Gorilla in The子公司

Kitchen餐廳 BOF經紀公司
【雖然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一度有報道裴帥的持股有所降值,,但是,,所能找到的2009年中的一篇報道,,,說明了最新的情況,,僅供參考】

【轉自】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http://cn.joins.com

調查結果顯示,在知名藝人中,持有股票金額最多的是裴勇俊。

14日,財經界專業網站「財閥.COM」報道稱,以13日的收盤價為標准對藝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價值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持股金額超過10億韓元的藝人總共有5名。

【【以當天的收盤價為基準,裴勇俊以154億 8000萬韓元排列在第1位,成為藝人當中最有錢的股票富翁。裴勇俊現在持有娛樂公司【「Keyeast」】股票438萬102股(持股率34.6%)。 】】

人氣組合「少女時代」所屬的經紀公司SM娛樂的最大股東李秀滿的股票市值達到129億400萬韓元,排列在藝人股票富翁的第2位。李秀滿現在持有SM娛樂股票430萬1542股(26.75%)。

韓國柯斯達克上市企業「Jtune娛樂」的主要股東之一、人氣歌手RAIN(鄭智熏)緊隨其後,持有股票的市值達到36億8000萬韓元,排列在第3位。

藝人股票富翁第4位和第5位是申東曄和姜鎬童,股票市值分別達到16億 1000萬韓元和14億3000萬韓元。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1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