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里全世界都在玩AR

電影里全世界都在玩AR

發布時間: 2022-09-25 05:58:57

『壹』 有一個動漫是講很多人帶著VR頭盔的然後回不去了,後來出了個電影講AR。請問這是什麼動漫

刀劍神域,劇場版是序列之爭。B站可以看,現在在更新新的一季
滿意給個採納吧。

『貳』 vr和ar是什麼意思 vr和ar的區別是什麼

vr和ar的定義:

vr是指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模擬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互動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模擬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ar是指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模型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

vr和ar的區別:

1、運用的技術不同

vr是模擬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介面技術多媒體技術感測技術網路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

而ar包含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視頻顯示及控制、多感測器融合、實時跟蹤及注冊、場景融合等新技術與新手段。

2、原理不同

vr是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互動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模擬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主要原理是構建一個虛擬環境。

而ar的基本理念是將圖像、聲音和其他感官增強功能實時添加到真實世界的環境中。

3、功能不同

vr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存在多種感知,能完全使人沉浸在虛擬世界之中,而ar技術必須通過與現實相結合,智能性較低,不能人機交互,也無法使人忘記現實。

(2)電影里全世界都在玩AR擴展閱讀:

vr的特徵:

1、多感知性。指除一般計算機所具有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感知、觸覺感知、運動感知,甚至還包括味覺、嗅覺、感知等。理想的虛擬現實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

2、存在感。指用戶感到作為主角存在於模擬環境中的真實程度。理想的模擬環境應該達到使用戶難辨真假的程度。

3、交互性。指用戶對模擬環境內物體的可操作程度和從環境得到反饋的自然程度。

4、自主性。指虛擬環境中的物體依據現實世界物理運動定律動作的程度。

ar的特點:

1、真實世界和虛擬的信息集成;

2、具有實時交互性;

3、是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vr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r

『叄』 近幾年流行的AR和VR技術是什麼的,跟我們普通人有哪些關系

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簡稱ar)技術:
ar技術是計算機在現實影像上疊加相應的圖像技術,利用虛擬世界套入現實世界並與之進行互動,達到「增強」現實的目的。
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簡稱vr)技術:
vr技術是在計算機上生成一個三維空間,並利用這個空間提供給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虛擬,讓使用者彷彿身臨其境一般。
由上述解釋我們可以知道,vr技術就是在計算機中構建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並且可以把我們的感官帶入這個世界。而ar是利用虛擬世界來加強現實,比如在一條真實的道路上面加入一些虛擬的車輛。簡單來講,ar就像是電影《鋼鐵俠》裡面主角的頭盔中投影出來的影像,一個插件。而vr就是整部《鋼鐵俠》電影,是虛構的世界。
那麼ar以及br這么科幻的技術是不是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呢?其實不然,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存在於生活中的ar及vr技術。
2016年,虛擬現實(vr)爆發元年。隨著各大廠商紛紛推出vr產品,a股上市公司作為供應商的面紗隨之揭開。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已有逾50家a股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其涉足vr產業鏈。目前,a股公司主要通過成立產業鏈投資基金、內容生產和硬體配套,來介入vr領域。其中,不乏設立產業基金的。在游戲,視頻,醫療的各個領域均已經看到vr的影子。

『肆』 最近科幻電影中vr和ar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在地理信息方面的應用有哪些

虛擬現實技術:利用E3D可構建全球3D可轉動三百六十度地球模型,實時傳輸衛星發來的氣象,高度,路況等情況,以便達到信息的全方位共享,實時監控的目的。
增強現實技術:可在工作室內通過全息投影投影出地球的3D圖像,通過手指和語音操控,實時查看和共享信息。

『伍』 科幻電影照進現實AR隱形眼鏡的功能有多強大如何使用

AR隱形眼鏡的功能很強大,直接佩戴在眼球上像隱形眼鏡一樣使用。

一、AR隱形眼鏡

該屏幕還搭載了Mojo Vision定製的光學晶元,可以在佩戴者的視網膜上顯示文字、圖片和高清視頻。

如果將視線停留在某個應用程序的圖標上幾秒鍾就可以打開這個軟體。如果將視線轉至頁面以外的地方,就可以關閉應用程序或者打開另一個應用程序,使用十分的方便。

『陸』 AR技術是什麼

智能手機怎樣實現AR技術?哪些手機有AR功能? 單說AR技術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陌生,但AR技術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相信經常使用網路地圖的用戶已經發現,AR實景導航已經加入地圖中,開啟後透過後置攝像頭可以在實時場景中指出路線,對於廣大路痴來說,可以說是拯救級別的必備工具。當然比較知名的還有之前風靡一時的《Pokemon Go》游戲以及春節期間AR找紅包活動。可以說,AR技術已經在休閑娛樂、實用工具方面都有了可觀的發展。
如果這些例子還不足以引起你的興趣的話,那麼科幻電影里那些可以實時顯示外界信息的眼鏡肯定可以引來你的目光,這其中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對AR技術的應用。AR全稱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簡單的說,它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現在還沒有像電影中一樣的AR眼鏡,但已有其雛形出現過,那就是谷歌的Google Project Glass。
Google Project Glass鏡片上配備了一個頭戴式微型顯示屏,它可以將數據投射到用戶右眼上方的小屏幕上,顯示效果如同2.4米外的25英寸高清屏幕。並且可以根據環境聲音在屏幕上顯示距離和方向,在兩塊目鏡上分別顯示地圖和導航信息,當用戶盯著一棟建築、一座地標時,關於這個建築、地標的信息會即刻出現在鏡片上。谷歌眼鏡還會幫助佩戴者找到周圍的朋友。雖然由於種種原因第一代的谷歌眼鏡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推廣,但卻讓我們看到了AR廣闊的前景。
AR技術聽起來十分簡單,但其技術含量卻遠遠超過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這些。一個典型的AR系統結構由虛擬場景生成單元、透射式頭盔顯示器、頭部跟蹤設備和交互設備構成。其中虛擬場景生成單元負責虛擬場景的建模、管理、繪制和其它外設的管理;透射式頭盔顯示器負責顯示虛擬和現實融合後的信號;頭部跟蹤設備跟蹤用戶視線變化;交互設備用於實現感官信號及環境控制操作信號的輸入輸出。
透射式頭盔顯示器採集真實場景的視頻或者圖像,傳入後台的處理單元對其進行分析和重構,並結合頭部跟蹤設備的數據來分析虛擬場景和真實場景的相對位置,實現坐標系的對齊並進行虛擬場景的融合計算;交互設備採集外部控制信號,實現對虛實結合場景的交互操作。系統融合後的信息會實時地顯示在頭盔顯示器中,展現在人的視野中。
手機AR則是將整個AR系統整合到一部手機上,攝像頭負責採集圖像,處理單元對其進行分析和重構,實現坐標系的對齊並進行虛擬場景的融合計算,交互也是通過人和手機的交互實現,處理後的圖像就會顯示在手機屏幕上,從而實現現實增強效果。
在前不久的WWDC 2017大會上,蘋果宣布在iOS 11中帶來了全新的增強現實組件ARKit,此舉被稱為蘋果邁進AR領域最堅實的一步。而在這不久,便有很多與ARKit有關的消息傳出。據悉,目前通過iPhone的AR功能可以實現測量距離,而且數據相當精確,通過AR和現實中尺子的對比說明了這一點,可以看到AR測量的跟尺子測量的完全一樣。YouTube用戶Matthew Hallberg用更是蘋果ARKit做了一款AR版《我的世界》的demo,在AR版《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用AR技術把自己的世界疊加在真實世界上。
在蘋果ARKit之前,谷歌的Project Tango已經有了比較顯著的發展。Project Tango是在谷歌在Google Project Glass失敗後針對智能手機的增強現實項目,通過一系列攝像頭、感測器和晶元,能實時為用戶周圍的環境進行3D建模,通過手機屏幕,能夠將虛擬物品呈現在真實環境中。其中典型機型就是前不久剛剛在台灣上市的華碩Zenfone AR。
ZenFone AR是繼聯想的Phab 2 Pro之後的第二款Tango手機,也是第一款同時支持VR和AR的智能手機。華碩為了在Zenfone AR實現Tango技術,為其專門設計了三鏡頭系統,包含了能夠追蹤用戶的動態追蹤鏡頭、測量自身周圍環境的深度感應鏡頭,最後再加上撲捉現實環境的2300萬像素主攝像頭。能夠精準的記錄、繪制三維空間信息,讓虛擬和現實完美結合。
當然,蘋果ARKit和谷歌Project Tango也是有區別存在的。
谷歌的Tango手機依靠堆硬體來滿足AR技術需要的各個條件:運動追蹤、深度感知、區域學習。Tango手機需要一顆魚眼鏡頭和一顆紅外感測器,等同於剛才提到Zenfone AR追蹤用戶的動態追蹤鏡頭、測量自身周圍環境的深度感應鏡頭。動態捕捉和深度感知後還需要進一步的對數據進行整合,Tango手機一旦檢測到這個場景中有和之前某個場景中的深度和特徵點匹配的點,就會將兩個場景結合,最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所有新場景都會被Tango手機記住並且構成一整套空間,這就是區域學習。
蘋果ARKit則是通過單攝像頭實現的。ARKit使用一種稱為「視覺慣性測距」(visual-inertial odometry)的技術,將來自iOS設備如iPhone/iPad的運動感測器的數據與設備相機可見的場景相結合,ARKit得以識別場景圖像中的特徵,並在用戶移動裝置時,追蹤相機里這些特徵在位置的變化。這種技術不在空間中創建3D模型,而是將對象「釘」在某一個點上,在現實中改變其比例與視角。
所以兩種方案的優劣也顯而易見,谷歌Project Tango能夠獲取更加全面的環境信息,但缺點在於需要較為復雜的硬體支持;蘋果ARKit單攝像頭附加運動感測器就可以實現,但無法實現深度感知,所以無法用於復雜的場景和功能。
而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大多數AR功能,都跟蘋果ARKit的原理類似,是沒有進行深度感知的。就拿筆者在文初提到的網路地圖AR導航來說,在室內打開後仍有方向指示(此時位置與定位位置不匹配),由此筆者推測其並不是根據實際場景進行計算導航,而是地圖數據導航與實時場景的疊加。由於其他AR應用筆者並未接觸過,所以在這里不多加評論,但想來現在大部分人接觸到的AR都是通過簡單的圖像疊加實現的。
由於谷歌Tango技術較早的面世,目前已有不少基於Tango的應用和游戲被開發出來。比如可以用AR試衣,GAP公司在拉斯維加斯的CES大會上發布了一款應用程序DressingRoom,可讓用戶在增強現實體驗中試穿衣服,該應用會把虛擬影像疊加在真實世界上,用戶可以移動虛擬化身,通過不同的角度查看穿衣效果。
另外比較實用的就是購物,尤其體現在家居家裝類。用戶可挑選該場館中的虛擬家居產品,並在手機上看到真實空間中1:1的擺放效果,並且可以移動和旋轉商品,商品會自動貼合場景,當有多個商品存在時,彼此會保持相對位置,實際體驗的效果十分真實。
當然對於手機AR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於此,未來AR的發展顯然會實現更強的實用性和娛樂性,而且隨著AR技術的發展與完善,在使用體驗上也會有較為長足的進步。
智能手機怎樣實現AR技術?哪些手機有AR功能? 單說AR技術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陌生,但AR技術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相信經常使用網路地圖的用戶已經發現,AR實景導航已經加入地圖中,開啟後透過後置攝像頭可以在實時場景中指出路線,對於廣大路痴來說,可以說是拯救級別的必備工具。當然比較知名的還有之前風靡一時的《Pokemon Go》游戲以及春節期間AR找紅包活動。可以說,AR技術已經在休閑娛樂、實用工具方面都有了可觀的發展。
如果這些例子還不足以引起你的興趣的話,那麼科幻電影里那些可以實時顯示外界信息的眼鏡肯定可以引來你的目光,這其中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對AR技術的應用。AR全稱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簡單的說,它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現在還沒有像電影中一樣的AR眼鏡,但已有其雛形出現過,那就是谷歌的Google Project Glass。
Google Project Glass鏡片上配備了一個頭戴式微型顯示屏,它可以將數據投射到用戶右眼上方的小屏幕上,顯示效果如同2.4米外的25英寸高清屏幕。並且可以根據環境聲音在屏幕上顯示距離和方向,在兩塊目鏡上分別顯示地圖和導航信息,當用戶盯著一棟建築、一座地標時,關於這個建築、地標的信息會即刻出現在鏡片上。谷歌眼鏡還會幫助佩戴者找到周圍的朋友。雖然由於種種原因第一代的谷歌眼鏡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推廣,但卻讓我們看到了AR廣闊的前景。

『柒』 虛擬世界.vr和ar到底是什麼還有mr

我把VR,AR,MR,CR都告訴你了,要採納哦
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
這是知名度最高的概念,也是最先將在2016年迎來市場起飛的行業。行業中最著名的企業是Oculus VR、Sony、HTC,它們都將在2016年發售自己的VR設備,包括頭顯和VR專用交互設備。
VR目前最重要標志的是:用戶需要佩戴「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簡稱「頭顯(HMD)」。顯示的內容可來自個人電腦、游戲機或手機。
VR與之前所有的顯示設備(如電視、顯示器、iMax屏幕)相比,最大的突破就是「沉浸感」,因此目前的VR技術也被稱為: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用戶戴上頭顯後,被完全「包裹」在虛擬世界中,當用戶轉動頭部(甚至四處走動)時,他看到的虛擬世界會完全隨著眼睛的位置和角度而改變,就如同在真實世界中一樣。
VR中另一個最常被提到的詞是「臨場感(Presence)」。VR的力量就在於可以「欺騙」用戶的大腦,讓人在某種程度上相信自己確實處於虛擬世界裡。所以臨場感的強弱是檢驗VR設備及內容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標准。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
AR通常也是通過頭戴式設備實現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谷歌眼鏡,但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如谷歌的Project Tango),甚至普通的手機也可以實現一些基本的AR功能。
AR中的關鍵詞是「功能(Utility)」,AR 技術讓用戶在觀察真實世界的同時,能接收和真實世界相關的數字化的信息和數據,從而對用戶的工作和行為產生幫助。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用戶戴著AR眼鏡,當他看到真實世界中的一家餐廳,眼鏡會馬上顯示這家餐廳的特點、價格等信息。
雖然AR聽上去不如VR那麼新奇,但由於在政府,企業及消費市場上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大多數市場機構都認為AR的市場將遠遠大於VR。
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
MR是最晚出現的,但也是聽起來最高大上的概念。實際上是VR和AR的一種結合。
利用MR技術,用戶可以看到真實世界(AR的特點),同時也會看到虛擬的物體(VR的特點)。MR將虛擬物體置於真實世界中,並讓用戶可以與這些虛擬物體進行互動。
最典型的MR應用場景,就是微軟在HoloLense發布會上展示的,用戶可以在自家的客廳里大戰入侵的外星生物。
相對於VR和AR,MR技術的成熟度最低。大家最熟悉的MR技術應該是微軟的HoloLense和谷歌投資的Magic Leap。但這兩家公司發布的相關視頻明顯都有「人為處理」的痕跡。而且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敢於公布產品上市的時間
CR(Cinematic Reality)影像現實
CR是Magic Leap曾經宣揚的概念,說自己是Cinematic Reality,影像現實,意思是虛擬場景跟電影特效一樣逼真。但是後來好像他們的發言人也把自己歸做MR了,那我們就把它跟MR歸為一類吧。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Magic Leap並不是裸眼觀看的,不要被曾經紅極一時的鯨魚視頻誤導,Magic Leap同樣需要一個頭戴顯示器,鯨魚視頻應該是後期做的特效。
人類希望能憑空看到一個虛擬物體,已經想了幾百年了,各種科幻電影里也出現了很多在空氣中的全息影像。其實想想本質就知道,這事從物理上很難實現的:純空氣中沒有可以反射或折射光的介質。顯示東西最重要的是介質。
說完了以上AR、VR、MR、CR的概念後,我們來說說他們之間的區別吧。
VR(虛擬現實)和VR(增強現實)的區別
簡單來說,虛擬現實(VR),看到的場景和人物全是假的,是把你的意識代入一個虛擬的世界。增強現實(AR),看到的場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是把虛擬的信息帶入到現實世界中。
交互區別
VR設備:因為VR是純虛擬場景,所以VR裝備更多的是用於用戶與虛擬場景的互動交互,更多的使用是:位置跟蹤器、數據手套(5DT之類的)、動捕系統、數據頭盔等等。
AR設備:由於AR是現實場景和虛擬場景的結合,所以基本都需要攝像頭,在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基礎上,結合虛擬畫面進行展示和互動,比如GOOGLE GLASS這些(其實嚴格的來說,IPAD,手機這些帶攝像頭的只能產品,都可以用於AR,只要安裝AR的軟體就可以。)
技術區別
類似於游戲製作,創作出一個虛擬場景供人體驗,其核心是graphics的各項技術的發揮。和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應用在游戲上,可以說是傳統游戲娛樂設備的一個升級版,主要關注虛擬場景是否有良好的體驗。而與真實場景是否相關,他們並不關心。VR設備往往是浸入式的,典型的設備就是oculus rift。
AR應用了很多computer vision的技術。AR設備強調復原人類的視覺的功能,比如自動去識別跟蹤物體,而不是我手動去指出;自主跟蹤並且對周圍真實場景進行3D建模,而不是我打開Maya照著場景做一個極為相似的。典型的AR設備就是普通移動端手機,升級版如Google Project Tango。
AR(增強現實)和MR(混合現實)、CR(影像現實)的區別
看到這里,關於VR和AR概念,相信不需要更多解釋了。而AR和MR的概念與區別可能是很多人都需要深入理解。據說,當有人問微軟的發言人「HoloLense是如何應用AR技術」時,微軟的哥們立馬大聲駁斥:「我們用的不是AR!是MR、MR、MRRRR!!!」
其實上面介紹MR時就說了,MR就是 VR和AR的結合的產品,而CR就是MR的一個分支,就是也是屬於MR。
OK,全部說完了,如果還有不懂,就倒回去看看吧。
最後,我想說講了這么多,這些技術叫什麼R不重要,這些概念也不重要。很多情況下,都是某些企業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爭相去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樣也顯得他們自己牛X一些。有句話叫「一流的企業做標准,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發明這些概念的企業估計也是為了爭當「一流」的企業吧。
最後再提供一個簡化版本,網路vr,AR聯盟供大家更粗略地去理解:
VR=虛擬世界
AR=真實世界 + 數字化信息
MR=VR + AR=真實世界 + 虛擬世界+ 數字化信息
CR=MR

『捌』 vr和ar的區別是什麼

一、AR更實用,VR更好玩。

AR因為側重點在真實世界,所以,它的疊加的信息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真實世界。比如:諜戰電影里常看到的AR眼鏡,可以讓特工們在看到某一個敵人時,在敵人的位置上顯示出敵人的相關信息。還有人們常說的AR導航,它可以在汽車前風擋玻璃上半透明疊加導航信息。這一切都是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人們完成某項工作,非常實用!

VR因為側重點在虛擬世界,所以它的目標是讓人們更加享受虛擬世界的場景。比如:VR槍戰游戲,人們帶上VR頭盔並拿上槍支,就可以完全沉浸在真實的游戲中。你看到的場景會隨著你的轉動而變化,也會隨著你扣動扳機而在虛擬場景中射出子彈。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玩。

二、AR側重現實,VR側重虛擬。

AR是將計算機生成虛擬場景或者數據疊加到用戶的真實場景中去,讓人們除了可以看到的真實事物外,還可以在真實事物的准確位置看到疊加的數字信息或虛擬場景。從技術上說,它包含了VR。只不過側重點在現實世界這一側。比如:AR導航、谷歌眼鏡。

VR是通過設備將人們完全帶入計算機虛擬的場景。場景非常逼真,甚至會根據人們的肢體運動而實時變化。讓人們的大腦感覺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場景。

從技術上說,它是將真實世界建模到虛擬世界,並讓人們沉浸其中。它的側重點在虛擬場景這一側。比如:VR眼鏡、VR頭盔,最常用於游戲、視頻。目前很火的「元宇宙」概念,人們就可以通過VR頭盔進入到元宇宙的VR虛擬世界。

三、AR更輕便,VR更沉浸。

AR因為是增強現實,需要人們可以觀察到真實世界。所以一般不太適合搞笨重的隨身裝備,通常採用在人們視線范圍內的輕便裝備。比如:眼鏡、擋風玻璃的抬頭顯示。

VR因為是虛擬現實,人們可以無需觀察真實世界,只需要沉浸於虛擬世界即可。所以通常裝備都會更偏向於沉浸式,通常需要將人們的眼睛、耳朵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同時還會將人們的肢體動作通過感測器反饋到虛擬世界。比如:用VR頭盔體驗一下過山車,玩個游戲什麼的,都是非常沉浸其中的。

『玖』 科幻電影中出現的裸眼ar技術能實現嗎

可以,AR必須要有攝像裝置和顯示裝置,攝像裝置取景,然後由電腦分析畫面,在由顯示裝置顯示,比如常見的谷歌眼鏡,未來也許會小型化,但裝置還是必須的,人眼可以代替攝像裝置,安裝輔助晶元處理數據在傳給視覺神經。就可以完成,也許未來會有基因編程,無需移植任何裝置,通過修改細胞產生計算能力,相當於給大腦安裝了操作系統。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1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