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轟炸美國的電影
㈠ 刺殺美國總統和炸白宮的電影都有哪些
《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驚天危機》、《白宮陷落》。我就能想起來這么多了...
㈡ 美俄導彈互轟電影名字是什麼
《冰海陷落》。
該片講述了在北冰洋深處美國潛艇艇長喬·格拉斯正在搜尋一艘陷入困境的美國潛艇,隨後他發現一場威脅要破壞世界秩序的俄羅斯政變將會發生的故事。
當美國和俄羅斯的潛水艇秘密潛入北冰洋後,海軍少將約翰·菲斯克任命新晉升職的海軍中校喬·格拉斯帶領阿肯色號調查此事。同時約翰·菲斯克遣送了一支由海軍中尉比爾·比曼領導的海豹突擊隊前往俄羅斯海軍基地對當下情況作出評估。
他們很快發現俄羅斯國防部長德米特里·杜羅夫打算發動政變,將俄羅斯主席扎克林囚禁起來,並且向美國發動戰爭。
(2)關於轟炸美國的電影擴展閱讀:
在《冰海陷落》電影中,美國同樣大力渲染了美國式英雄主義,電影的背景設立在一次俄羅斯將軍杜羅夫綁架總統。
在《冰海陷落》這部電影中,美國將該名俄羅斯將軍定位為一位十惡不赦的大罪人,該名俄羅斯將軍不僅綁架俄羅斯總統,其還炸沉美國潛艇,蓄意挑起美俄軍事爭端,除此之外,該名俄羅斯將軍還打算預謀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電影中既然設定了反派,那一定存在與之相對立的正派,美國和平使者國防部長就是一位正牌代表,其說服政府高層派出部隊解救俄總統。
《冰海陷落》電影不僅抹黑了俄羅斯將軍,其還對俄羅斯總統進行了惡意描述,在電影中,俄羅斯總統被塑造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之人,最重要的是,在電影中,俄羅斯總統還中了一槍。
在《冰海陷落》這部電影中,將美國視為拯救世界和平的影響,對於《冰海陷落》電影的評價,俄羅斯總統普京直接定位為「爛片」。除了《冰海陷落》這部電影外,美國還拍攝了「陷落系列」電影的另外兩部,分別為第一部《白宮陷落》、以及第二部《倫敦陷落》。
雖然在電影中,美國將自己定位為和平愛好者,但現實生活中卻恰好相反,美國才是那個頻繁挑起戰爭的國家,據統計,美國是世界上與他國爆發戰爭次數最多的國家。
㈢ 一部關於轟炸機的美國影片
http://ke..com/view/1402223.htm
就是孟菲斯美女號
在網路 一次輸入:電影 美國 二戰 轟炸機 孟菲斯
結果就有了
B-17孟菲斯美女號
開放分類: 軍事、武器、轟炸機、軍用飛機
二戰最著名的B-17「飛行堡壘」轟炸機就是「孟菲斯美女號」,執行過25次飛越德境轟炸的任務,期間換了9個發動機、兩側主翼、兩個垂尾、兩側主輪及其他更多部件。她是好萊塢電影、新聞片、報紙、書籍和教材里的明星。這架歷史性的飛機由位於俄亥俄代頓附近賴特.彼得森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博物館細心看護。孟菲斯美女號現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公開展示。自從1946年7月17日退役以來就一直沒有飛行過。你可能已經看到了作飛行表演的美女號,這只是塗成美女號的另一家B-17。
這不僅僅是一架飛機,在她的背後是一群飛行、戰斗、死亡在第三帝國上空英勇無畏的人,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們。她和她的乘員以成為歐洲空戰的一部分。為了削弱強大敵人進行戰爭的能力,有5萬2千架以上轟炸機用於對德轟炸。其中有數種美國轟炸機。最常見的是B-17飛行堡壘、B-24解放者、B-29超級堡壘。我們無法對比這些飛機的優劣,因為每個機型都有非常特定的設計目的。他們都是很棒的飛機,他們的乘員都非常可愛和令人尊敬。
1943 年 1 月 23 日,在布滿高射炮彈炸點的天空中,「孟斐斯美女」號正為了她的生命而戰斗,下面是法國淪陷區內的一個 U-艇基地。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這架波音 B-17F 註定會成為史上最著名的「飛行堡壘」,在接近洛里昂潛艇基地的飛行編隊中,她處在四個機群中以潛艇船塢為目標的一個中。要接近他們的目標,機長羅伯特·K·摩根和其他「美女」號機組成員先要突破德國戰斗機的屏護,接著穿過厚厚的防空彈幕。他們的基本任務簡單明了:保持穩定,在完成投彈前不做任何規避機動,最後「丟出炸彈」,然後轟炸機就可以返回在英格蘭巴辛伯恩的第八軍基地了。然而他們還要經過那些戰斗機,「因為我們是四個機群中最小的一個,他們集中攻擊我們,」摩根回憶道:「有 22 分鍾,他們讓我們如臨地獄。」
有一架 Fw 190 從正面對「美女」發動了攻擊,「我們中的一個必須躲開,」摩根說:「通常的做法是俯沖,但我不能這么做,因為另一個機群在我們下方,於是我直接拉了起來。本來打向我們機頭的炮彈擊中了尾部。」即興的急躍升後,摩根並沒有立刻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他認為他或許避免了一次災難,直到他聽見尾炮手的報告,約翰·昆蘭軍士通過通話器大叫:「長官,尾翼被擊中,整個後段都被打掉了!它在冒火!整個尾翼正在脫離飛機!」經過彷彿永恆的一刻,昆蘭的聲音再次傳來:「長官,它還在燃燒,又掉了一塊!」摩根決定俯沖滅火,高度掉了兩三千英尺才改平,機艙里的人被顛了個七葷八素,腦子里盡是墜毀跳傘之類的念頭。又是片刻的靜默,然後尾炮手的聲音顯得平靜多了:「長官,火滅了。」摩根後來說:「這是我聽過的最美妙的音樂。」飛行員從座位上爬起來去搞清到底發生了什麼,「那看起來就好像我們根本沒有尾翼,我回到座艙,用兩個小時飛回了基地。那是困難的飛行,而讓她降落就更難了。升降舵毀得太厲害,操作機構卡住了。不過我們總算安全的降落了。」後來「美女」號機組成員在總結摩根的飛行技術時說:「他是個好得要命的飛行員。他總能把我們帶回去。」而根據昆蘭軍士的說法:「有上千次我看著他讓飛機完成不可能的事。」
在產出的 12,750 架 B-17 中,「孟斐斯美女」作為第一架在歐洲完成 25 次戰斗任務而無人死亡的第八軍轟炸機而出名。1942 年 9 月,「美女」號的機組成員在緬因州班戈第一次將目光投向他們嶄新的 B-17F-10-BO。機長兼正駕駛羅伯特·K·摩根這時剛剛和馬格麗特·波爾克開始一段羅曼史,她來自田納西的孟斐斯,她的姐姐嫁給了 91 轟炸機團的軍醫。為了打動這位漂亮的姑娘,摩根使出絕招:如果時不時有 4,800 馬力的萊特旋風掠過,捲走她屋頂的瓦片,有哪個姑娘能保持清醒?大多數姑娘能和一個有車的傢伙約會就挺高興了,而馬格麗特的小夥子有架 B-17!所以當機組為他們的飛機命名的時候,摩根不會放過這個向他「親愛的波爾基」表達愛意的機會,他覺得「孟斐斯美女」聽起來很不錯。當然其他人對此也各懷心思,不過摩根說服其中一個投他一票,最後「美女」得到兩票,而其他名字各得一票,這是美國民主的又一個勝利,於是一位身穿泳裝的「美女」就被畫在了轟炸機機頭側面。這幅著名的機頭裝飾畫原本由喬治·佩蒂為《紳士雜志》所作,摩根上校與他聯系後獲得了復制這位身材火辣的美人兒的許可,然後托尼·斯達瑟下士把她畫在了機頭上。摩根駕駛「美女」號飛到孟斐斯完成她的磨合飛行,在那裡她接受了正式的命名,馬格麗特·波爾克受邀作為觀禮嘉賓(稍後她還會收到求婚戒指)。然後「孟斐斯美女」跨越大西洋,前往 91 轟炸機團在巴辛伯恩的基地。
在「美女」號從巴辛伯恩出擊的頭三個月中,她所在的團有 80% 的轟炸機被擊落。這樣毀滅性的損失對倖存者意味著什麼,摩根有一個殘酷而生動的說明:「百分之八十的損失意味著你和十個人一起吃早飯,到晚飯時只剩兩個人。」不過基地里的士氣還算不錯,這多半是因為「25」這個數字,小夥子們知道完成 25 次任務就可以休息一下。當有一個目標的時候,當知道前面有個地方可以歇歇的時候,他們的情緒就會不錯。當然良好的生活食宿條件也有作用,比後來在太平洋戰區可好多了。德國人認為巨大的損失會讓盟軍停止晝間轟炸,可盟軍堅持了下來。
「美女」號參加了戰爭中最危險的一些空襲,當時德國空軍還擁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她被子彈擊中過,被高射炮彈炸過,曾五次有一台發動機被打壞。然而這架傳奇性的飛機堅持戰斗,最長的一段休息時間是五天,還是由於機翼備件的運送延遲。
在 25 次戰斗任務中,「美女」號的炮手擁有摧毀 8 架敵軍戰斗機的榮譽,他們可能還擊落另外 5 架並擊傷至少一打。她在法國、德國和比利時上空投下超過 60 噸炸彈,打擊補給站、鐵路編組站、飛機工廠和各類軍事基地。以令人驚訝的准確性炸毀了不來梅的福克-伍爾夫工廠、聖納扎爾和布勒斯特的船閘、威廉港的船塢和造船設施、魯昂的鐵路編組站、洛里昂的潛艇船塢和發電站、以及安特衛普的飛機工廠。回顧這些日子,摩根想不起有什麼容易的任務或輕快的旅程。
聖納扎爾的高射炮令人印象深刻,在英國人們稱聖納扎爾為「高炮城」,炮火是如此密集,以至於很難看清地面。機組親眼看見有兩三架敵機被自己的炮火擊中。在 1,0000 英尺空中,領航員查爾斯·雷頓承認這次他被嚇得不輕,看著窗外高射炮彈跟在飛機後面一個接一個的爆炸,越看越驚心,直到投彈的命令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前後只有 1 分鍾左右,卻好像過了 15 年。
1943 年 3 月 3 日對哈姆的空襲碰上了壞天氣,當「美女」號所在的機群沖出濃霧後發現其它飛機都不見蹤影,只剩下他們 16 架 B-17,後來才知道其它飛機都轉向了次要目標(盟軍轟炸行動前會選定多個目標,如果首選目標不符合轟炸條件,就會轉向次要目標)。有 1 小時 20 分鍾他們遭到約 100 架戰斗機的輪番攻擊,那場面是相當的壯觀,16 架飛機能回去 12 架已經是很幸運了。
而「美女」號最驚心動魄的一次任務是對羅米里-上塞納的敵軍設施的空襲。從越過海岸起編隊就被敵機包圍了,摩根在任務報告中寫道:「開始有一個中隊攻擊我們,接著是一個又一個。我們在前往目標的路上、在目標上空和返航的路上都遭到射擊。有些德國人攻擊完了,降落加油並補充彈葯後,又再次起飛攻擊我們。有 1 小時 58 分鍾,他們咬住我們不放。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么多攻擊。」領航員雷頓保存的日記提供了額外的細節:「在飛往羅米里的路上,我們經過魯昂,在那兒我們遭到約 25 架德國戰斗機的攻擊。他們從正面過來,所以我射出不少子彈。鮑勃說我擊中一架,可我打得太快,沒有時間注意這個,我射出超過 700 發子彈。我看見兩架 B-17 從我們前面掉下去。當他們(敵機)從你正面開火時,看起來就像整架飛機在爆炸。」摩根的報告說:「我們擊中了機庫和軍械庫,擊毀了地面上 100 架德國戰斗機,在午餐時間擊中了一個德國軍官食堂。後來我們聽說還炸毀了一個裝滿科涅克白蘭地的酒窖。」這一次,「美女」號在敵方領空度過了難熬的兩個半小時,前後遭到約 300 架次敵機攻擊,返回基地時彈葯幾乎全部耗盡,而「美女」號身上奇跡般的連個彈孔都沒有。
在完成歐洲上空第 25 次,也是最後一次任務後,「美女」號啟程開始另一次任務——返回美國進行一次祝捷公關巡遊。在 1943 年夏天為期三個月的「任務」中,機組到了 31 個城市,包括華盛頓、克里夫蘭、洛杉磯、威奇塔和墨比爾。機組每次出現在群眾集會和飛機工廠時,都會被當成英雄對待。在穿越美國的勝利巡遊中,這架著名的飛機只有一位異性乘客,就是飛機的吉祥物「斯圖卡」。這條在英格蘭登上飛機的蘇格蘭小獵犬是副駕駛詹姆斯·沃尼斯在倫敦的寵物商店購買的,陪伴著機組到每一個巡遊目的地,它是所有人的寵兒,幾乎每天都趴在肉片上進餐。
盡管亨利·H·「哈普」·阿諾德將軍允許摩根想飛多低就飛多低,但是幾乎可以肯定將軍並不想讓轟炸機掠過房頂,就像「美女」號穿越這個國家時所做的那樣。在摩根駕駛「美女」號返回故鄉北卡羅萊納阿什維爾時,他讓巨大的飛機飛得很低,幾乎擦著市中心的房頂。他似乎瞄準了市政廳和法院,這兩座建築之間有一些空間,但絕對不夠一架翼展 103 英尺的 B-17 穿過。就在「美女」號即將撞毀前一刻,摩根讓她一側身,垂直的沖過了那個間隙。地面受驚的觀眾嘀咕著,正在駕駛這架飛機的無論是誰都應該受到軍法審判。
在旅程的第二站孟斐斯,摩根再次作出精彩表演。也再一次有人提到軍事法庭,這次是一名高級軍官。孟斐斯的一個記者寫道:「他有一個特殊的理由在此停留,在地面等候的有他所愛的姑娘,他想娶這姑娘。一個驕傲的年輕人總想在他的姑娘面前炫耀一番。」摩根和波爾克最終未能走向婚姻殿堂,不過在羅曼史結束後他們仍然是終生的朋友。而「美女」號,她會在這個她因之得名的城市終結一生。
完成公關巡遊後,「美女」號被分派到一個訓練指揮部一段時間。在 1945 年她被送到俄克拉荷馬的阿爾特斯飛機墳場,等待拆解。一個記者發現了她,寫了關於她的困境的報道,並聯系了孟斐斯市長,於是市長花 340 美元買下了「美女」號。有一段時間這架著名的 B-17 被安放在孟斐斯國民警衛隊軍械庫外一個水泥座上,後來又被移到孟斐斯國際機場,在這兒進行公開展示,很多年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美女」號的命運在 1986 年 5 月有了轉機,ABC 新聞節目 20/20 主持人休·道恩斯飛到孟斐斯為「美女」號做一個特別報道。道恩斯本人在二戰中就是一位飛行員,他采訪了摩根和代頓空軍博物館館長里查德·阿普斯多姆上校。阿普斯多姆對孟斐斯市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他們繼續讓「美女」號像乞丐一樣生活,空軍就會要求將其歸還。節目播出後,「孟斐斯美女紀念協會」主席弗蘭克·多諾弗里奧發現又出現了一些新會員。其中最熱心的一位是孟斐斯的廣告業者小沃德·阿切爾,他發起了「拯救美女號籌款運動」,捐款從孟斐斯市政府、波音公司、當地企業和數以千計的市民源源而來,在 6 個月內共籌得 552,000 美元。
1987 年 5 月,孟斐斯人在泥島慶祝「孟斐斯美女」回家,數千市民聚集在島上觀看二戰以後最大的 B-17 編隊吼叫著越過天空。看台上出席的有波爾克、摩根、多諾弗里奧和阿切爾,其他在場的機組成員有領航員查爾斯·雷頓;副駕駛詹姆斯·沃尼斯;腰部炮手凱希莫·A·「托尼」·納斯托和克萊倫斯·E·「比爾」·溫切爾;和無線電員羅伯特·J·漢森。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美女」號回家了,經過翻修後,她會在公眾面前開始新的歷程。
「美女」號任務列表
1942
1. 11 月 7 日 布勒斯特, 法國
2. 11 月 9 日 聖納扎爾, 法國
3. 11 月 17 日 聖納扎爾, 法國
4. 12 月 6 日 里爾, 法國
5. 12 月20 日 羅米里-上塞納, 法國
1943
6. 1 月 3 日 聖納扎爾, 法國
7. 1 月 13 日 里爾, 法國
8. 1 月 23 日 洛里昂, 法國
9. 2 月 4 日 埃姆登, 德國
10. 2 月 14 日 哈姆, 德國
11. 2 月 16 日 聖納扎爾, 法國
12. 2 月 26 日 威廉港, 德國
13. 2 月 27 日 布勒斯特, 法國
14. 3 月 6 日 洛里昂, 法國
15. 3 月 12 日 魯昂, 法國
16. 3 月 13 日 阿貝維也爾, 法國
17. 3 月 22 日 威廉港, 德國
18. 3 月 28 日 魯昂, 法國
19. 4 月 5 日 安特衛普, 比利時
20. 4 月 16 日 洛里昂, 法國
21. 4 月 17 日 不來梅, 德國
22. 5 月 1 日 聖納扎爾, 法國
23. 5 月 4 日 安特衛普, 比利時
24. 5 月 15 日 威廉港, 德國
25. 5 月 17 日 洛里昂, 法國
㈣ 電影《珍珠港》美國是怎樣進行反攻的
是美國鬥志昂揚的准備轟炸任務,是美國憤怒的長達八個月的對日本的工業區,城市進行空中轟炸,是在日本拒絕投降的時候,分別投下的兩個原子彈,這長達八個月是轟炸是美國對於日本襲擊珍珠港的反擊,這兩顆原子彈是美國對執意不投降不放棄,執意侵略的回禮。
日本偷襲珍珠港激怒了美國人民,1941年12月8日,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全國上下抑制高漲,許多青年自願參軍,無數兵工廠通宵加班生產武器,全球第一工業強國的潛力被完全激發出來。轟炸日本要橫跨整個太平洋。轟炸機全部經過改裝,防彈甲板、瞄準鏡、機槍,只要轟炸,不必要的部件全部拆掉,為的就是減重,炸彈能帶更多,飛行距離更遠。起飛前,美國讓飛行員把日本假裝和談留下的友誼勛章送回去,這一波妥妥的反擊呀。
㈤ 一架軍用轟炸機大美國白宮是什麼電影
《奧林匹斯陷落》摩根·弗里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
電影講述了朝鮮激進分子駕駛大型AC130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陷白宮,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但是勇敢的男主角力挽狂瀾,在危難關頭不僅拯救了總統,而且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最後成為全美國的大英雄。
㈥ 美國侵犯俄羅斯領海,俄羅斯發射核彈轟炸美國本土是什麼電影
美國侵犯俄羅斯領海,俄羅斯發射核彈轟炸美國本土是電影《冰海陷落 Hunter Killer》中的情節。
《冰海陷落》是由多諾萬·瑪什執導,傑拉德·巴特勒、加里·奧德曼主演的動作片,於2018年10月26日在美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在北冰洋深處美國潛艇艇長喬·格拉斯正在搜尋一艘陷入困境的美國潛艇,隨後他發現一場威脅要破壞世界秩序的俄羅斯政變將會發生的故事 。
當美國和俄羅斯的潛水艇秘密潛入北冰洋後,海軍少將約翰·菲斯克任命新晉升職的海軍中校喬·格拉斯帶領阿肯色號調查此事。同時約翰·菲斯克遣送了一支由海軍中尉比爾·比曼領導的海豹突擊隊前往俄羅斯海軍基地對當下情況作出評估。
他們很快發現俄羅斯國防部長德米特里·杜羅夫打算發動政變,將俄羅斯主席扎克林囚禁起來,並且向美國發動戰爭 。
㈦ 這是哪部電影關於美國轟炸東京的
是《東京大轟炸》,而《珍珠港》則是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影片!
㈧ 你怎麼評價《大轟炸》這部電影
《大轟炸》應該是這幾年,電影之外話題性最強的一部電影。
《大轟炸》影片下載後沒看過十分鍾就刪掉了!原因是,故事情節太扯,劇情太扯!特效也一般,總之,你看到後,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爛片」。
首先,謝霆鋒就是打醬油的,一場空戰死翹翹了!接下來就是劉燁開著班車,路途遙遠,逢人就刷卡上車,最後拉了滿滿一車人!
有人說范冰冰是罪魁禍首,其實,我想說,電影本身太差,想要口碑票房等於自找死路!如果,電影質量非常好,也很打動人心,那麼,我想觀眾不是傻子,好電影也一定支持!
作為觀眾,我只在乎電影的好壞,絕不是因為大明星的加入和其他事情!比如《澳門風雲》系列,雖然有周潤發,但是我也不會買賬,其實,國內觀眾有一個毛病,就是影片中只要有自己喜歡的明星,不管是爛片還是好片都會盲目的去支持,我想這就是中國爛片橫行的原因之一吧!因為你的盲目支持,會使得導演覺得,隨便整個電影,只要有流量明星,就會有不錯的回報,何樂而不為呢?
《大轟炸》真的可以說轟動 娛樂 圈。本以為講的愛國,結果卻炸出一堆醜事。
1.製片人施建祥涉嫌集資詐騙罪。逃離美國。成了「紅色通緝犯」
范冰冰因偷稅,這部電影真的轟炸的有厲害,名字很不吉祥感覺。
2.崔永元連發微博「炮轟」電影《大轟炸》,甚至直言「(大轟炸)就是大欺詐」,並提到「參加欺詐的目前已有一人受到處罰」。事情都所有大家都知道事了。
3.如今國家要的是正能量,你那部講的是有關於軍人的題材故事。而你出現這樣違背道德,國家會同意嗎?還是自知之明點吧。
1,圈錢洗錢。
2,歪曲 歷史 。
3,片方根本不會拍電影,也不懂電影。
4,腦子簡單。
具體幾天前我寫過一篇影評,詳細分析過。
網上下載看了5分鍾,已經惡心死了快~國難片~宣傳畫報嘻嘻哈哈~劇情爛,特效爛~好像是村委會10萬塊拍出來的~感謝崔哥~讓我省了28塊,清凈了我的耳朵,眼睛~~老外客氣評價:中國有這種的 歷史 ,理應可以做的更好~看得5分鍾就想罵人了!!!
這樣的人拍出來的電影,看了就是對正義的踐踏。
我不作任何評價!偷稅漏稅者拍的電影我根本不看!不值得看!也希望我不要把這樣無聊的話題拿出來討論。
不想評價,就是名符其實大欺詐!!!情節爛,特效爛,演員尬演。。。不是演員的鍋,整個團隊都該負責!!!
看著布魯斯威利斯,感覺很不自然,全然不在狀態,就是到此人傻錢多地兒一游的感覺。
厭惡不恥於人類的狗屎堆,好好的抗日 歷史 實事給熏臭啦!
㈨ 蘇聯轟炸美國CV的一個電影,叫什麼名字來
恐懼的總和
美國,德國 124分鍾 2002年(2002年羅賓森導演美國電影)
《恐懼的總和》是菲爾·奧爾登·羅賓森執導,本·阿弗萊克、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動作片,於2002年在北美上映。
《恐懼的總和》講述了年輕的分析員雷恩洞察到了新恐怖份子的陰謀,和老道的分析顧問比爾·卡伯特合作,搶在恐怖分子動手之前,極力阻止悲劇發生的故事。[1]
類型動作
導演菲爾·奧爾登·羅賓森
中文名恐懼的總和
外文名The Sum of All Fears
㈩ 美國侵犯俄羅斯領海,俄羅斯發射核彈轟炸美國本土是什麼電影
電影的話,《終結者》系列裡面核武器爆炸的場面是最多的了
您可以參考我國兩彈一星的紀錄片,裡面有詳細的原子彈和氫彈爆炸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