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標可以移動到現實世界的電影
1. 看這圖畫就能瞬間移動到那裡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心靈傳輸者 (2008)
導演: 道格·里曼
編劇: 大衛·S·高耶 / 吉姆·烏爾斯
主演: 海登·克里斯滕森 / 塞繆爾·傑克遜 / 傑米·貝爾 / 蕾切爾·比爾森 / 戴安·琳恩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劇情簡介 · · · · · ·
羞澀內向的15歲高中生戴維•萊斯(Max Thieriot 飾)擁有灰暗的童年,母親在他5歲時離家出走,父親則粗暴蠻橫,他在學校里還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某天,他不慎跌入冰窟中,卻由此發現自己擁有心靈傳輸的神奇能力。這項能力可以讓戴維憑借想像瞬間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地與地之間從此沒有障礙。
在此之後,戴維離開家獨自居住,並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掌握心靈傳輸的技術,而他首要目標鎖定在搶銀行上。多年後,戴維(Hayden Christensen 飾)因此過上隨心所欲、養尊處優的自在生活。然而他的好日子即將走到盡頭,一個名叫「游俠」的神秘組織專門追蹤具有心靈傳輸能力的異能者。戴維成了被追擊的對象……
2. 一個外國電影,小女孩帶上眼鏡看到科技城市,但移動就會碰到現實的牆壁。
明日世界 Tomorrowland (2015)
導演: 布拉德·伯德
編劇: 布拉德·伯德 / 達蒙·林德洛夫 / 傑夫·詹森
主演: 布麗特·羅伯森 / 喬治·克魯尼 / 拉菲·卡西迪 / 休·勞瑞/ 托馬斯·羅賓遜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製片: 美國 / 西班牙
語言: 英語 / 法語 / 日語
上映: 2015-05-26(中國) / 2015-05-22(美國)
片長: 130分鍾
又名: 未來樂園 / 未來世界
3. 主角可以靠意念閃到世界各地的電影叫什麼
《心靈傳輸者》是於2008年2月14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5歲的男孩戴維,發現自己擁有一種「瞬間轉移」的神奇能力。經歷了一番波折後他知道,擁有此般超能力的人並不只有他一個
4. 有沒人知道有什麼電影里出現那種 在游標一樣的桌面上兩手揮動 能操作一堆游標一樣的 求助啊 高分求助
你說的一定是阿湯哥的《少數派報告》,很經典。
5. 求一部電影,游戲世界裡朝一個方向走,不要理會路標,就會到達世界的盡頭,最後游戲里的人物來到了現實世
美國影片《異次元駭客》,也叫《十三階梯》《十三樓的虛擬世界》
導 演:約瑟夫·魯斯納克
主 演:阿明·繆勒-斯塔爾
文森特·諾費奧
格雷琴·莫爾
影片不僅主題科幻,情節也相當科幻。我們的世界是虛擬還是真實,沒有人知道。也許我們世界的盡頭不是美國中部的荒漠,而是太陽系的盡頭,或者銀河系,宇宙的盡頭?
6. 求電影名~裡面有個人可以想到哪裡就瞬間移動到哪裡
心靈傳輸者
中文片名
心靈傳輸者/穿梭者
劇情介紹
超能力,往往是檢驗道德走向的底線,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善惡,就給予他極端的權力,那樣他就會撕去虛偽的面具,露出真正骯臟的面目……如果你能隨意用「心靈傳輸術」跨越時空,一眨眼就把自己送到想像中的地方,那算不算是極端權力的一種體現形式呢?
由於一種不規則甚至可以稱之為異常的遺傳基因,一位名叫戴維的年輕人突然發現自己具備了一種超能力,可以將自己在一秒鍾之內運至任何地方,而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竟然是打劫銀行……戴維擁有一個不甚愉快、甚至可以說是蠻悲慘的童年,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當他獲得能力後,最想做的是改變自己以前的苦難生活,至少他還是一個不甚完善的人,擁有著很大的可塑空間,需要在隨心所欲地掌握能力的同時,面對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慢慢地,戴維發現自己擁有的這種神奇力量,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幾千年的時間了,而且不是「惟一」。由於剛剛掌握「心靈傳輸術」的人,都會像戴維一樣產生短暫的混亂和興奮,做出一些諸如打劫銀行這種不理智的事情出來,所以另一個神秘的組織「游俠」也就應運而生,冷酷無情的他們只要遇見「心靈傳輸者」就毫不留情面地「斬立決」,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戰爭,同樣也維持幾千年的時間了--而戴維也不例外,他很快就成了「游俠」追捕的下一個目標。
7. 腦電波玩游戲,誰是原力大師
「願原力與你同在。」??《星球大戰》。
雖然距離《星球大戰》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8年,但「原力」帶來的魔力一直從未從人們的心中消退。最近,隨著科幻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上映,在世界范圍內又掀起了一波「原力」熱潮。我們中的有多少人在年少時曾經幻想過自己可以點亮光劍,隔空抓物,或放出閃光,凝結護盾等,將那些超現實的畫面一一實現?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我們從書本上學會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道理,也知道了憑借意識不可能真的放出能量來,這些年少時的夢也漸漸散去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用意識進行控制,這可能嗎?
近幾年,一些新出的電影周邊產品似乎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現在,只要你打開淘寶網,搜索「腦波玩具」,就會看到一些看上去很有科幻范的玩具,讓你可以用自己的腦電波控制小球的移動,甚至和朋友展開腦力對抗比賽。雖然只是一些玩具,精度方面不得而知。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也許到這個世紀後半段,我們將可以用我們的心力直接控制計算機和各種智能物品,看上去就像那些超能力者一樣。
現在看來,這項技術已經有了基礎,也許還需要幾十年的艱苦工作才可以將其完善。這個革命要成功,需要有兩個條件。首先,頭腦中的想法必須能夠控制周圍的物體。第二,負責識別的計算機必須能夠了解人的思想,以便實現這個願望。
前一個條件的顯著突破發生在1978年。那一年,德國埃默里大學和蒂賓根大學的科學家將一根細小的玻璃電極直接放進一位中風後癱瘓的病人大腦中。此電極連接到計算機上,分析他的大腦信號。中風病人能夠看到計算機屏幕上游標的閃動。然後,利用生命反饋,他嘗試只憑思索去控制計算機顯示的游標,就這樣,實現了人的大腦和計算機之間的首次直接接觸。
在那以後,布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多諾霍完善地開發了這項技術,他創造了一個叫做「腦機介面」的設備,幫助大腦受到傷害的人的溝通。他引起了媒體的重視,甚至在2006年成為《自然》雜志的封面人物。他的患者里有不少的中風病人,雖然身體完全癱瘓了,但是他們的大腦還是活躍的。他放了一個小小的晶元在病人大腦控制運動神經中樞的部位。這個晶元連接到一個分析和處理大腦信號的計算機上,最終將信息發送到一個筆記本電腦上。開始時,患者對游標的位置不能控制,但可以看到游標移動。通過反復試驗,患者學會了控制游標,幾小時之後就能把游標定在屏幕上的任何地方。通過練習,中風病人能夠讀寫電子郵件和玩視頻游戲。最後的結果是,一個癱瘓病人能夠執行任何計算機可以控制的功能。
而杜克大學的另一組科學家則用同樣的思路,在猴子身上取得了類似的結果。他們在猴子的大腦上放了一個晶元,這個晶元連接到一個機械臂上。開始的時候,猴子們很煩躁,不知道怎樣操作這個機械臂。但經過一些訓練,這些猴子利用它們的腦力能夠慢慢地控制機械臂的運動,例如移動它去抓一根香蕉。它們可以本能地移動這些機械臂,就好像這些機械臂是它們自己的一樣。
這意味著有一天,我們能夠利用純粹的思維控制機器。就算是癱瘓的人也能以這種方式控制機械手臂和腿。或許能夠把一個人的大腦直接與機械手臂和腿連接起來,不經過脊?,這樣,患者就又能行走了。而這也為利用大腦的能力控制世界奠定了基礎。
計算機有可能識別意識嗎?
第一個條件看上去可以滿足了,那麼,輪到第二個條件。即計算機真能夠識別一個人的思想嗎?
從1875年起,人們就知道,大腦是根據通過神經電流產生微弱的電信號工作。這些電信號可以通過放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拾取的電脈沖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叫做腦電圖。前面提到的腦波玩具正是利用了這個方法,這些玩具裡面放置了腦電波類型的電極。如果你以某種方式集中思想,催動腦電波活躍,你就可以激活頭巾中的電極,從而對玩具發出指令。當然,這樣的指令非常粗糙,電極本身還不能真正識別你的思想。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它能迅速檢測大腦發射的各種頻率,無須精心製作昂貴的儀器。但是腦電波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定位思想在大腦中的特定位置。這意味著它最多隻能粗放地檢測大腦是否正在活動,活動的激烈程度如何,大概意向是什麼,卻很難提取出更加具體的信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引入了一個更敏感的方法,那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fMRI掃描儀利用無線電波產生的「回波」窺視活組織的內部。這使我們能夠鎖定各種信號的位置,產生大腦內部的3D圖像。這是相當美麗的一幅圖景,人的大腦猶如連上了密密麻麻的燈泡,隨著意識的活動,各處的燈泡不斷地亮起又熄滅,蔚為壯觀。
可惜fMRI掃描儀是非常昂貴的,要求實驗室有完整而笨重的設備,這使得它很難被普及應用。但是它已經成功給出了我們大腦如何思考的細節。事實上,fMRI掃描儀甚至可以檢測到大腦中思想的運動,解析度為0.1毫米,比大頭釘的尖頭還小,大約相應於幾千個神經細胞。因此,能夠給出大腦思索過程中能量流動的三維圖像,精確到令人吃驚的地步。最終,甚至有可能建成能夠探測單個神經的儀器,在這種儀器的幫助下,人們也許能夠讀取與特定思維相應的神經系統模式。
前段時間,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取得了突破。他們通過對觀看各種物體,如食物、動物、人和各種顏色的普通物體的人進行fMRI掃描,來確認計算機識別意識圖像的能力。他們編制的軟體程序能將這些物體與相應的fMRI模式聯系起來。看到的物體越多,計算機程序在fMRI掃描上識別這些物體的效果就越好。
結果表明,即使對於完全新的物體,情況也是如此,並且軟體程序通常能夠正確地將這個物體與fMRI掃描匹配。當出示120張這些物體的圖像時,軟體程序能夠識別出的與這些物體有90%是正確匹配的。當出示1000張新圖像時,軟體識別的成功率為80%。他們最終表示,雖然目前只是識別,但也許很快就有可能只通過測量人腦的活動,就能重新構造這位觀察者所看到的圖像。
這個方法的最終目標是創建「思想詞典」,到那時,每個物體與某個fMRI圖像有一對一的關系。通過閱讀fMRI模式,我們能夠譯解這個人在想什麼。最終,計算機將能夠掃描從大腦中涌現出來的成千上萬的fMRI模式,並譯解它們。用這種方法,我們能夠譯解一個人的意識流。
雖然這暫時還難以推廣,但目前,這種思路已經可以為我們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提供幫助。比如fMRI掃描儀可以用做初步的測謊儀。講謊話比講真話引起更多的大腦中心的活動。因為講假話意味著你知道真的,但不得不思索謊話和它的種種結果,比講真話要求更多的能量。而掃描儀能夠檢測到這個額外的能量消耗。
目前,科學社團對fMRI測謊儀做最後的判斷環節持保留意見,特別是在法庭的案例中。因為這項技術仍然太新,不足以提供堅實的測謊方法。印度的一家法院已使用這項技術處理過一個案例,現在美國法院也有幾個案例涉及fMRI。也許還需要若干年仔細的測試,繼續研究功能磁共振測謊儀的限制和精度,才能將它徹底投入使用。而它的逐步便攜化,最終將使計算機可以隨時隨地地識別人類的意識。
一旦達成了上述的兩個條件,屬於科技的「原力」之路便可以昂首起航了。這路上可以預見的一個站點是心靈遙感,就像神話中通過思想可移動物體的,那種上帝般的能力。
看看現在蒸蒸日上的智能家居概念,試想一下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在自己的家中行走時,我們用大腦活動直接告訴計算機我們要做什麼,然後由計算機識別後,再去控制我們周圍的東西。它可以移動重的傢具、重新布置桌子、進行修理等,只要想想,它就可以為我們完成。
而這也不僅僅是方便生活而已,對於那些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如技術工人、消防隊員、宇航員等,這方面的發展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樣一來,他們不必親自操控那些可能帶來危險的器具,或是親身涉險去完成工作,只需要通過將大腦連接到設備上,將自身的經驗和想法投射到現場的機器那裡,機器自然會為他們完成工作。但只是這樣的話,看上去或許還不夠酷。
想想在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原力是一種神秘的場,它遍布星系,釋放「絕地武士門」的智能,使他們能夠用他們的頭腦控制物體。這種力量能操控光劍、射線槍,甚至將整個恆星飛船輕輕浮起,還能控制別人的行動。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身邊還沒有發現這種名為「原力」的場,這意味著我們暫時還不能成為「絕地武士」。但是在將來,我們或許可以擁有另一個足夠讓我們施展這種魔法的場。
利用某些被稱為「超導體」的物質,有可能實現靠意識移動物體。科學家們認為在本世紀末,或許就能夠創造出在室溫下運作的超導體,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在自己身邊創建起巨大的磁場,但只需要消耗很小的電能。就像在20世紀時,被稱為「電的世紀」一樣,在將來,室溫超導也許會給我們帶來一個磁的時代。
如今,產生強大的磁場還非常昂貴,但在將來,有可能變得幾乎不需要費用。這也使我們有可能僅靠純粹的意識就能移動物體。比如把小的超級磁鐵放在各種物體的內部,就能幾乎隨意地到處移動它們。
我們設想在一件物品中放一個小的超導體,然後用意識啟動,通過磁場傳遞能量,使它能產生磁能爆發,這足以推動它在房間中到處移動。例如,設想在一個桌子裡面放了超導體。通常情況下,這個超導體不帶電。但是,在通上小電流後,它就能產生強大的磁場,能夠推著它在房間中移動。換句話說,我們將能夠靠意識激活埋藏在物體中的超級磁鐵,並控制它的行動。在將來,室溫超導體可以藏在普通物體中,甚至藏在非磁性物體的內部,通過意識控制其外部磁場就可以使它移動,或是做出各種改變。
這會不會讓你想起電影《X戰警》中的「萬磁王」呢?他舉起手,用他的思想操控金屬變成各種形狀,或是做出攻擊,或是載著自己在空中飄浮。他甚至可以直接移動沉重的金門大橋,使人感到震驚。想像一下未來的人類操控室溫超導體時的姿態,靠著無處不在的磁場,他們釋放自己的意識,讓一切隨著自己的心意移動,就像有許許多多的「萬磁王」一樣。
科幻作家克拉克曾經說過,但凡足夠高深的科學技術,最初看上去都與魔法無異。也許未來的人類在回顧我們這段歷程時,會為《星球大戰》這樣的電影而感到驚訝。在他們看來,這是一部偉大而精準的預言片,展示著那個時代的生活面貌,只是此時的我們還不得而知。在這一刻,就讓我們以欣賞太空歌劇的態度,去沉浸在這浩瀚星河的世界中。
之後,再親眼見證飛速發展的科技最終會將我們帶往未知而魔幻般的未來。(本文原載於蝌蚪五線譜 作者:顧新書)
8. 有一個外國電影中的女生可以用眼光移動物體,叫什麼電影
應該是:瑪蒂爾達 (或譯作:小魔女) (英文名:Matilda)(別名:Roald Dahl's Matilda ) 1996年的美國電影, 非常好看。 小女孩由Mara Wilson出演。 劇情簡介: 4歲時的瑪蒂爾達就已經把家裡的書讀完了,但基本上都是雜志,因為她那個經商的爸爸和嗜賭的媽媽根本不讀書,所以也想不到為異常聰明的女兒買書讀。還是瑪蒂爾達自己提出上學的要求,父母才把她送進康琴小學。校長特拉奇布爾小姐投鉛球出身,哪個學生不聽話,她就把孩子像鉛球一樣投出牆外。全校師生都生活在她的陰影之下,瑪蒂爾達也不例外。雖然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一年級老師漢妮小姐是小女孩心頭的一縷陽光。老師欣賞瑪蒂爾達的聰慧,鼓勵她繼續向上;而瑪蒂爾達人小鬼大,發現老師心中似有難言之隱,於是她用自己的大小聰明,幫起老師的忙來。她可以用眼睛移動物體......
9. 有一部動漫電影,裡面講的是可以進入一個VR虛擬世界,還有一個女孩不知是人還是機器
《黑客帝國》系列是一個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架構特別宏大的影片。《黑客帝國》系列(包括動畫)故事的時間跨度約為600年上下(時間可能不準確但至少有6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了。但是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宏大的描寫,除了第三部有一場不算特別大的戰爭之外,所以電影並不是一個史詩電影,不像同時期的《指環王》給人感覺宏大。這部電影的主要賣點還是特效(那個時候3d特效剛剛興起,《黑客帝國》是第一個大規模使用3d特效的電影),其次還有中國功夫,動漫式的打鬥情節(導演是做動畫出身,開創了在電影里使用慢鏡頭打鬥這種極具沖擊力的表現手法,比如360°躲子彈的經典鏡頭)。大部分觀眾對電影的理解也止步於此。
不過《黑客帝國》這部電影的最精彩之處不在於劇情,而在於隱藏於電影之中的哲學思想。這部電影的導演對人類社會有著深刻的洞察,所以電影中的很多細節給人提供了一個深邃想像空間。
《黑客帝國》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它涉及了人工智慧,人類社會,歷史,哲學等很多我感興趣的話題。看過這個電影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其他電影過於膚淺,但其實是這部電影的潛藏的暗示,隱喻太多。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放式電影的一個里程碑。
電影的劇情沒有什麼好說的,敘事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簡單很容易理解。本文側重於分析暗示,象徵等細節內容,以此來分析開放式電影。但還是先講解一下黑客帝國的背景歷史。
電影的背景跨度大約有600多年,而黑客帝國三部曲講的僅僅是其中十幾年的故事。
關於時間可能有爭議,我個人認為是600年左右。因為電影里說過有好幾代矩陣,而墨菲斯認為現在已經是2199年也就是里人工智慧誕生已經過了100年左右,也就是Zion城已經建立了100年左右。而現在Zion已經被毀滅了6次了,如果每次都是100年的話那麼應該有至少600年左右。
從動畫版和黑客帝國二中可以了解到600年間人類歷史的大概進程。
(史前時期:約為21世紀初)
首先,人工智慧的發展導致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識,但人類卻把依然把機器人當成機器,讓他們從事危險的勞動。
機器們當然不願意,一開始他們想要和人類和平相處,但是發現行不通,因為人類對始終存在戒心。
最後人類通過了一項法案,決定把機器人趕到一個固定的區域,讓他們在那裡生活。後來機器人在中東中部地區建立了一個國家。因為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的工作,而且差錯很少,又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娛樂活動,需求又很少。這樣就導致,機器國生產的東西廉價又好用,長此以往資本大量流入了機器國,而人類社會的經濟越來越不景氣。
當人類與機器矛盾越來越大時,人類與機器爆發了戰爭。但此時,機器已經進化出了更高的智能,科技水平早已遠遠超越了人類。人類不是對手節節敗退。
到最後關頭,人類不得已使用終極武器,那就是切斷機器人的能源——太陽能。人類用黑煙遮蔽天空,企圖使用這種方式消滅機器。但是還是失敗了,因為機器已經有了新的科技,生物能源。
(黑客帝國三部曲時期:約為2699年)
生物能就是把人類身體作為電池(確切來講是生物核能),接入機器農場,人類就像蔬菜一樣在農場里被種出,然後成長,直至死亡。然後不停地給人類餵食,輸送營養,維持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但是為了提高存活率,需要讓人有足夠的意識活動。為此,機器設計了一個名為Matrix的系統。Matrix是一個虛擬現實系統,模擬了現實世界(約為20末到21世紀初期),它可以讓所有接入機器的人類的意識自由活動。
但是Matrix依然很不穩定,因為有一部分人感知到了虛擬世界的存在。然後Matrix的設計師,改進了Matrix,讓一部分人脫離了Matrix。這些人在真實的世界建立了一座城市,名為Zion。但是人類脫離了Matrix發展越來越強大,又會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脫離Matrix。這樣越來越強的人類將會對機器人造成威脅。Matrix只好毀滅Zion,由Neo選中一部分人再次脫離Matrix建立新的Zion。
如此輪回了數個世紀,現在已經到了第六次毀滅Zion。但這次Matrix有些異常,因為這個版本的Neo,擁有了更多的特性。這次Zion並沒有毀滅,但是Neo犧牲了自己與已經異化的特工同歸於盡。
以上是黑客帝國的歷史。這個歷史是解讀電影中各種暗示的關鍵。不過解讀並不一定完全准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這也是開放式電影的魅力。
電影中大量使用了聖經或者基督教的元素。
電影中主角叫做Neo(下圖),而Neo-的意思就是「新」,而Neo重新拼寫就是One,在電影里叫做The one,或者救世主。意思就是為人類打開新世界的救世主。
這次架構師考察了人類的歷史,設計了更多符合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是還是失敗了。
這里我沒有想明白為什麼他失敗了,但是從電影的敘述中,他還是過於追求完美。總以為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去計算人類的心智。雖然設計出了人類的「荒唐的天性」但依舊無法完美的符合人類的精神世界。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現實中人的行為就可以想明白,人的行為真的無法用公式去計算。比如:現實中有很多人是異性戀,有少部分人是同性戀;但有些人本來不是同性戀,卻因為某些原因開始同性戀;而有些人性取向沒有問題卻喜歡易性;有些人既不喜歡男性也不喜歡女性,所以就做手術成了無性人。更不要說那些有有心理疾病的人,食人,解屍,人獸雜交之類的了。
10. 一部外國電影:裡面有人可以隨便時空穿越到世界上任何地方
心靈傳輸者1
地區:美 國
導演:道格·里曼
編劇:斯蒂文·古爾德
類型:劇情
主演:海登·克里斯滕森
時長:88分鍾
上映: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