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美國商業動畫電影

美國商業動畫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2 13:32:50

Ⅰ 黃油愛人講的是什麼

黃油愛人講的是一個假借買黃油的人去泡一個男生的故事,也是一塊黃油、兩塊黃油、很多很多塊黃油引發的美國動畫。

美國第一部動畫片出現於1906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標題美國動畫片的發展史主要分為開創階段、初步發展階段、第一次繁榮階段、蟄伏階段、又一次繁榮階段。

1907年―1937年,開創了動畫片的先河。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鍾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

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

發展歷史:

蘇立文創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利號汽船》。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


Ⅱ 《變形記剛》是哪個電影公司的作品

變形記剛?是變形金剛么
你問的是電影還是動畫阿
真人版電影由夢工廠(派拉蒙)公司投資拍攝,並由我們熟悉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監制,美國最出色的動作片名導邁克爾·貝(Michael Bay)執導
1983年,在日本誕生了一部機器人的動畫片,主角是一群可以變換為汽車、飛機形狀的機器人,設計者日本TAKARA公司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兩個系列玩具,其實開始並沒有製作相應的動畫片,只是依靠漫畫雜志進行隨刊介紹,最多也是拍攝了一份玩具廣告在電視上播放,但是早期的這些設計始終在強調駕駛員,能夠變形的機器人不過是駕駛員操縱的機器,但這些似乎並沒有調起消費者的興趣,以至於市場魅力大打折扣。不過這時候美國人倒是看好了這個設計,這時候美國孩之寶公司主動找上門來,希望與日本的TAKARA株式會社共同開發這些能夠變化的機器人玩具,經過一系列的談判與注資,苦於打開美國市場的TAKARA最終與孩之寶走到了一起。孩之寶建議將原來TAKARA的兩個系列進行合並,經過雙方設計師的封閉研發,孩之寶挑選出MICROMEN和 DIACLONE兩個系列中一些出色設計,並分為兩派機器人創作故事,在1983年底悄悄的推出了重新包裝的玩具產品,這就是《變形金剛》。

對於《變形金剛》或許現在的小朋友看到它們並不會有什麼太特別的感覺,但要知道《變形金剛》與那個時代很多描寫機器人的動畫片不同,在變形金剛中機器人並不是人的奴隸,每一個機器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為了讓這些機器人有鮮明個性與以及正邪的區分,孩之寶公司將機器人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稱為汽車人,主要由一些熱愛和平的越野車和卡車組成,而對立者則是霸天虎則是一些能夠變形成手槍、飛機等軍用裝配的機器人,雙方為了能量塊糾葛相互戰斗,戰斗從變形金剛的老家塞伯坦星球打到地球,之後更始擴大到整個宇宙。從變形金剛角色設計上不難發現70年代反戰情緒的痕跡,代表邪惡的霸天虎一律是軍用裝備,而對抗者汽車人則強調民用性。從此偉大的《變形金剛》就誕生了。

當然,這個「孩之寶」也並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公司,孩之寶在啟動的《變形金剛》項目之前,早已依靠銷售《星球大戰》玩具大發其財。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的美國,《星球大戰》的玩具的搶手程度絲毫不亞於後期《變形金剛》的熱銷程度。甚至在《星球大戰》玩具上市初期,你只能先買到盒子,等玩具到了以後才能完整的搭配起來,由此可見孩之寶的身價也是相當豐厚的。得到《變形金剛》以後,孩之寶還是堅持先有玩具後有動畫片的商業模式,先是以試播名義製作幾集動畫片進行密集播放,同時在玩具銷售渠道內強力推銷。1984年初,孩之寶公司終於正式推出了《變形金剛》動畫片的第一季。最初的變形金剛動畫是由喬治-亞瑟-布魯姆作,卡通形象設計來自於邁克-達拉斯,此二人奠定了變形金剛動畫最初的風格,飽滿的色彩和並不苛求細節的畫面,構成了所有人對變形金剛美國版動畫的深刻烙印。

二、《變形金剛》的發展

《變形金剛》最初的播放是作為商業廣告的,各電視台向孩之寶收取了高額的廣告費用。但在播放了半年以後,《變形金剛》動畫片得到了極高的收視率,佔美國所有動畫系列片收視率的40%。孩之寶開始出售TF動畫片播放權,同年10月孩之寶動畫片收入已經成為孩之寶盈利計劃的主要部分(占變形金剛盈利的33%)。進入1985年《變形金剛》已經是孩之寶公司盈利額僅次於星球大戰的產品。到1985年底變形金剛成為美國電影動畫片的出色作品,這部電影也成了Hasbro動畫片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部動畫片成為八十年代世界范圍的經典之作,被列為美國最賣座的商業動畫片之一,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重復播放了近10年。它具有奇妙的設計和引人入勝的劇情,同時由一部商業廣告動畫片變成了一部賣座率極高的動畫系列片。

二樓放屁,三樓放的更好!日本的變形金剛系列都沒美國好
美國人認為《變形金剛》應該誕生於1984年,而日本人則認為是1983年。這是因為變形金剛的最初原型設計來自於1983年的日本。早於1984年變形金剛在美國推出之前,日本曾有過一個機器人動畫片,主角是一群可以變換為汽車、飛機形狀的機器人,設計者日本TAKARA公司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兩個系列玩具,並沒有製作相應的動畫片,只是依靠漫畫雜志進行隨刊介紹,至多是拍攝了一份玩具廣告在電視上播放,但是早期的這些設計始終在強調駕駛員,能夠變形的機器人不過是駕駛員操縱的機器,以至於市場魅力大打折扣。

這時候美國孩之寶公司主動找上門來,希望與日本的TAKARA株式會社共同開發這些能夠變化的機器人玩具,經過一系列的談判與注資,苦於打開美國市場的TAKARA最終與孩之寶走到了一起。孩之寶建議將原來TAKARA的兩個系列進行合並,經過雙方設計師的封閉研發,孩之寶挑選出MICROMEN和DIACLONE兩個系列中一些出色設計,並分為兩派機器人創作故事,在1983年底悄悄的推出了重新包裝的玩具產品,變形金剛就此誕生。

孩之寶在啟動的《變形金剛》項目之前,早已依靠銷售《星球大戰》玩具大發其財。孩之寶始終堅持先有玩具後有動畫片的商業模式,甚至頻繁以試播名義,先製作幾集動畫片密集播放,同時在玩具銷售渠道內強力推銷。1984年初,孩之寶公司先是以前三集動畫片試探播映,之後才播出16集的動畫片《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的第一季。最初的變形金剛動畫是由喬治-亞瑟-布魯姆(George Arthur Bloam)創作,卡通形象設計來自於邁克-達拉斯(Matt Dallas),此二人奠定了變形金剛動畫最初的風格,略帶粗曠的美國畫風配以80年代霹靂舞留下的動感節奏,飽滿的色彩和並不苛求細節的畫面,構成了所有人對變形金剛美國版動畫的深刻烙印。

《變形金剛》與那個時代很多描寫機器人的節目不同,在變形金剛中機器人並不是人的奴隸,每一個機器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鮮明個性與追求自由的思想成為了變形金剛人物。孩之寶將機器人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稱為汽車人(Autobots,香港譯為博派),主要由一些熱愛和平的越野車和卡車組成,而對立者則是霸天虎(Decepticons,港譯為狂派)則是一些能夠變形成手槍、飛機等軍用裝配的機器人,雙方為了能量塊糾葛相互戰斗,戰斗從變形金剛的老家塞伯坦(港譯斯比頓)星球打到地球,之後更始擴大到整個宇宙。從變形金剛角色設計上不難發現70年代反戰情緒的痕跡,代表邪惡的霸天虎一律是軍用裝備,而對抗者汽車人則強調民用性。

1985年變形金剛已經成為孩之寶僅次於星球大戰玩具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在這之後的5年間,變形金剛為孩之寶帶來了十幾億美元的利潤。不過1986年開始,第一代的變形金剛玩具在當時孩子們中幾乎人手一個,玩具銷售出現了飽和狀況,孩之寶不失時機地推出了TRANSFORMERS THE MOVIE和第三季2010兩部續作,擎天柱等第一代代表人物相繼死去,補天士和驚破天等新一代人物相繼登場,不僅僅延續了《變形金剛》動畫片的內容,更延續了孩之寶玩具銷售的增長。變形金剛的日本東家TAKARA在1987年的時候開始與孩子寶鬧別扭,在玩具設計思路和動畫片劇情發展方向上出現了分歧,孩之寶以三集REBIRTH推銷頭領戰士系列,而TAKARA則單方面進行頭領戰士的開發。之後TAKARA迅速推出35集的《頭領戰士》、42集的《隱者戰士》和38集的《勝利之斗爭》三部日本版續作。

Ⅲ 歐美動漫發展史

開創
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鍾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

初步發展
1937~1949年是美國動畫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鍾,這在美國動畫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查克·瓊斯創作的動畫短片如《兔八哥》《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

第一次繁榮
1950—1966年是美國動畫片第一次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動畫片,如《仙履奇緣》《愛麗斯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

蟄伏
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

貓和老鼠
,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動畫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鍾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榮
1989年是美國動畫又一次繁榮時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志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跡的 《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

據《美國動畫大網路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動畫片2286部。

動畫家主要有:溫莎.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 《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鴨》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飛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經典動畫片;漢納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 《傑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

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萊克》 (2001)、 《小馬王》(2002)等。

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華特·迪斯尼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製作動畫片;夢工廠,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大衛·格芬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動畫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萊克》獲奧斯卡大獎。

美國動畫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入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設計規范,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紀末,大量運用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美國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從1914年的恐龍葛蒂到2002年的小馬王斯皮爾特和怪物史萊克,美國為世界動畫藝術寶庫推出了難以計數的具有各種造型和各種鮮明性格的為全球人稔熟和喜愛的動畫明星,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美國動畫片在世界動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美國動畫行業發展
介紹
美國的動畫市場非常成熟,並藉助電影業的飛速發展而不斷完善自己。在世界動畫史上,美國動畫佔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它擁有比較成熟的商業動畫運作模式,眾多運作非常成功的製片廠以及世界一流的動畫設計和製作的人才資源。所以它是當之無愧的電影和動畫王國。

介紹美國動畫片的發展,我們以這些著名的動畫公司的發展為主線,因為他們的發展見證著美國動畫行業的發展。

1)迪斯尼公司
「我討厭只為了賺錢而去做事,當然你也不能說我不重視金錢,我對金錢只有一個看法,不要把它堆在那裡,而要用它去辦些有益的事。」——沃爾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動畫片《木偶奇遇記》
1901年12月5日,沃爾特·迪斯尼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的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他以賣報紙為生,但他卻夢想著能夠成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家。一戰爆發後,年少的沃爾特結束了他的學生生涯,開始了從軍當兵的軍旅生活——野戰救護車駕駛員。

1919年戰爭結束,沃爾特開始為動物卡通做廣告。

1922年,時年22歲的沃爾特孤身從老家來到了好萊塢,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動畫創作工作室,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

1925年7月,25歲的沃爾特·迪斯尼和哥哥洛伊·迪斯尼創立了迪斯尼兄弟製片廠,拍攝了《愛麗絲夢遊仙境》及其系列片。同年,迪斯尼推出的《兔子奧斯華》獲得社會廣泛認同並產生巨大的影響。「迪斯尼兄弟公司」於1926年正式改名為「沃爾特·迪斯尼公司」的名稱。

1928年是迪斯尼公司最輝煌的一年,迪斯尼動畫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確立,動畫的市場運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一年裡,沃爾特和依沃克斯合作,創作了動畫史上最偉大的明星之一——米老鼠。它在動畫片《瘋狂飛機》中首次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成為了著名的動畫明星。迪斯尼的首部有聲動畫片米老鼠系列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也是在這年誕生。米老鼠樂觀進取、快樂天真,很快風靡全世界;膽小、憨厚、敏感的普魯托,土裡土氣、毛手毛腳、反應遲鈍又自以為聰明的高飛狗,以壞脾氣著稱的唐老鴨等動畫明星陸續誕生。這些動畫明星不僅為迪斯尼帶來了榮譽,更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潤。它們的形象被開發為玩具、文具、服裝、家庭用品等,深受人們尤其是兒童所喜愛。

迪斯尼公司從1929年到1939年共拍了60多部動畫短片,它在這些動畫片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幾乎把這十年裡所有的奧斯卡最佳動物短片獎囊括入手,例如1932年的《花與樹》、1933年的《三隻小豬》、1934年的《龜免賽跑》、1935年的《三隻小貓咪》、1936年的《鄉下表親》、1937年的《老磨坊》、1938年的《鬥牛費迪南》和1939年的《丑小鴨》。

而最讓迪斯尼公司出彩的是1937年拍攝完成的世界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這部動畫片很快在美國和世界上風靡開來,使迪斯尼公司在美國無可匹敵、首屈一指,並且確立了美國動畫王國的地位。1937年這一年成為了迪斯尼動畫發展的標志年,同時也是美國動畫發展的標志年。

迪斯尼有個從1939年延續至今的傳統,那就是基本上一年生產一部長片。這個傳統是在1939年到1966年形成的,在這27年時間里,創作出了許多名著,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緣》、1951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1953年的《小飛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劍》。以上這些影片都是迪斯尼親自領導創作的。

迪斯尼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動畫界的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在1966年離開了我們,帶去了動畫界許多美好的夢。而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的《森林王子》。

沃爾特·迪斯尼去世後,迪斯尼公司先後由他的哥哥洛伊、華特的女婿米勒、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掌管。艾斯納掌門迪斯尼是在80年代了,他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貢獻,讓迪斯尼再次放出了光彩。

70年代的時候,迪斯尼公司又製作了《救難小英雄》、《羅賓漢》等動畫影片。90年代後,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內容開始向著其他國家的文學、故事題材擴展,豐富了影片內容,拓展了創作思路,產生出了諸如《獅子王》、《風中奇緣》、《花木蘭》及《人猿泰山》等作品,讓人賞心悅目。

近年來,電腦為迪斯尼公司開拓了新的天地。利用電腦技術,他們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維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之後又陸續推出《海底總動員》等,1999年推出的三維動畫大片《恐龍》,又將人的創造力推向了極致。那些模擬形象表演毫不遜色於好萊塢大牌明星領銜的影片。這些動畫片的極限模擬技術可謂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過後,都不知道這些片子是用電腦技術創造出來的。

通過迪斯尼人的勤勞與創造,直至今天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在商業動畫領域的領先地位仍然無人可及。

2)夢工場
夢工場——迪斯尼最大的敵人。

夢工廠公司動畫片《獅子王》
「夢工場」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製片部總裁傑夫利·科茲恩伯格與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音樂巨子大衛·蓋芬籌組而成。其中尼科茲恩伯格曾讓迪斯尼動畫達到一個高峰。他從1984起十年間擔任迪斯尼製片部總裁,曾製作出《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獅子王》、《阿拉丁》等動畫片,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它的創建,與老牌動畫巨頭迪斯尼形成了正面競爭的格局。

1998年,夢工場創作的如夢如幻氣勢磅礴的《埃及王子》技驚四座、大賣特賣,也讓迪斯尼為自己數十年來沒有突破性的前進而汗顏。《埃及王子》、仿造迪斯尼模式的動畫片《黃金國之路》、《小蟻雄兵》、粘土動畫片《小雞快跑》等佳作讓夢工場沖破了迪斯尼一家獨大的局面。

夢工場在2001年暑假強檔推出《怪物史萊克》,讓它的對手迪斯尼著實吃了一塹。這部影片讓迪斯尼花了7年時間費盡心思製作的影片《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失去了應有的光彩,更為嚴重的是,它讓迪斯尼投入了1.7億美元拍攝的電影巨作《珍珠港》票房冷淡。究其原因,是因為《怪物史萊克》這部全電腦動畫片中的史萊克雖然長相醜陋,並且長著綠毛,但是招人喜歡,不僅贏得了無數觀眾為之青睞,還獲得影評人的高度評價。

3)華納電影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直到20世紀30年代開始了動畫片的製作之路,但是途中遇到困難,曾一度關閉了動畫部門,從1962年關閉到90年代才重新拾起動畫製作這個行當。

華納電影公司動畫片《兔八哥》
1930年以來,華納公司開始製作時長6分鍾的系列動畫短片,如《兔巴哥》、《瘋狂曲調》、《達菲鴨等作品》、《快樂旋律》、《豬豆子》等等,他的這些短篇獲得當時電影公司的青睞,成為這些公司電影前播放的首選。其中諸如兔巴哥和達菲鴨這樣的角色成為了歷史上的經典動畫明星,而當中最耀眼的明星還得數兔巴哥,它曾經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並且在1958年成為了奧斯卡小金人的主人。

《貓和老鼠》是由好萊塢動畫界的傳奇人物威兼·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於1939年共同創作的,它是美國華納兄弟公司的著名動畫品牌,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動畫片之一。自這部動畫片創作出來後,一直備受世界影迷的熱烈喜愛,它創造的業績至今仍然很耀眼。

1988年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和1996年的由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出演的《空中大灌籃》兩部影片,就是由華納推出,曾經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多年後,華納公司匯聚好萊塢影星和公司旗下的兔巴哥、太菲鴨、豬小弟、火星人、愛發先生、大嘴怪、燥山姆、BB鳥、歪心狼、崔弟和傻大貓等動畫明星,隆重推出影片《巨星總動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哥倫比亞公司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成立於1920年,開初叫做CBC電影銷售公司,它是由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的,他們最初是環球影片公司的員工。這家公司開始攝制喜劇短片,1924年改名為現在這個名稱,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0年後發展成為美國的8大電影公司之一。

哥倫比亞公司動畫片《精靈鼠小弟》
1999年,哥倫比亞公司推出《精靈鼠小弟》震撼美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美電影票房排行冠軍,並且持續了幾周。這部影片的風格是幽默,並且充滿了家庭氛圍,是由真人、動物演員和三維動畫形象共同完成,給人帶來了新鮮的感覺。

2005年,哥倫比亞公司完成了耗資近1億2千萬的動畫大作——《最終幻想》。它歷時四年,為了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哥倫比亞公司在組織架構上花費了大力氣:組織上百名漫畫家和電腦技師進行繪畫和動畫設計,建立專門的製作室。它的影片背景設計的藍本與眾不同,使用的是專人航拍了整個紐約和洛杉磯的地形。片中的動作場面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其中80%使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動畫技術,連人物的紋理和衣服的褶皺等細節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Ⅳ 說美國動漫發展的紀錄片

美國動漫發展史

美國第一部動畫片出現於1907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
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鍾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
1937~1949年是美國動畫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鍾,這在美國動畫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查克·瓊斯創作的動畫短片如《兔八哥》《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
1950—1966年是美國動畫片第一次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動畫片,如《仙履奇緣》《愛麗斯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
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動畫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鍾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志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跡的 《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 據《美國動畫大網路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動畫片2286部。
動畫家主要有:溫莎.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 《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鴨》 (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飛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經典動畫片;漢納-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 《傑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萊克》 (2001)、 《小馬王》(2002)等。
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華特·迪斯尼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製作動畫片;夢工廠,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大衛·格芬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動畫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萊克》獲奧斯卡大獎。
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動畫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鍾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志著美國動畫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跡的 《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據《美國動畫大網路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動畫片2286部。
美國動畫發展史編輯本段回目錄
美國, 發展史, 動畫
文章摘要:
在美國的電影教科書中,電影製作就是工業的理論認為,觀眾只是一個消費者,而不是藝術品收藏家。因此,美國動畫電影不斷嘗試技術革命,同時正發展為一個利潤豐厚的全新產業。
在現在,美國動畫片早已風靡全球,通過對這些動畫片的細致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動畫片未來強大的生命力。
關鍵字:①美國動畫產業中的突破
②戰後美國動畫發展史
③影響美國動畫發展的人
④近期美國動畫片代表

美國兩大動畫電影公司簡介
⑥中國動畫發展方向展望
⑦美國動畫片前景
卡通,是英語"cartoon"的漢語音譯。對於這個詞的詞源,有兩種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它來自法語中的"carton"(圖畫);其二是說它源自義大利語中的"cartone"(紙板)。從卡通的詞源上,我們就能夠確切的獲知,卡通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而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而讓卡通風靡世界的卻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人,他們擁有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依靠先進的技術,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編織童年的夢。但僅僅是這些就能讓美國動畫片紅遍全世界,並且經久不衰嗎?讓我們先從美國動畫發展的歷史中開始探索。
在美國的電影教科書中,電影製作就是工業的理論認為,觀眾只是一個消費者,而不是藝術品收藏家。因此,美國動畫電影不斷嘗試技術革命,同時正發展為一個利潤豐厚的全新產業。
好萊塢在〝卡通片〞的製作上,最近幾年每年的投資都超過了20億美元。從其發展趨勢和規模上看,還引發了更大范圍、更多領域的競爭。事實上,一個動畫電影的革命正悄悄地進行著。
動畫電影在過去的年代中,投入和利潤的比例往往不成正比,失敗的風險比其他電影大得多,可是近幾年來動畫電影卻出現了飛躍的發展,它不僅在製作上的科技含量極高,而且被視為一個全新的產業,延伸到經濟領域。現在,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如迪斯尼、夢工場、華納等都已積極參加到這個領域的競爭中來。
提起迪斯尼,你會想到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獅子王……你會想到迪斯尼樂園,以及以這些卡通形象製作的各種玩具……是的,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動畫電影的概念。實際上今天的動畫電影已經是個產業,它涉及的領域遠遠不止影院和碟片,它還包括:電視頻道的開發和使用,巨大的游戲設計部門和產業,設置特色景點,開發專題旅遊,還有音樂發行公司和各種不同類型小商品生產等等。
讓動畫電影產業蓬勃發展,既是每個大電影公司戰略上的目標,也是表明其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它將以生產的形式,檢驗大電影企業的智慧和決策。這次迪斯尼執行總裁換人,對未來動畫電影的發展將起著劃時代的作用。
如今史詩片要做到真實和賞心悅目決非易事,且不說製作成本花費上億美元,就連影片上映後能否被觀眾認可,也是心中沒底,常常是事倍功半。去年多部史詩片的失利就是證明。
然而,動畫電影就繞過了這個棘手的問題,電腦科技的突飛猛進,使動畫片的設計和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由此將動畫電影的製作水準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目前正在拍攝的、表現人的雙重性的《犯罪的慾望》(A Scanner Darkly)就是反傳統的動畫片,故事講述了一個警察在偵辦案件的同時,發現自己就是那個十惡不赦的罪犯。這樣一個犯罪心理學范疇的故事,與以往動畫片的童話世界完全不同,而它一開始就建立在電腦製作技術運用的基礎上。
《機器人歷險記》2005年上了北美院線排行榜的首位,它的總票房已經超過了1.5億美元,全球發行以後很容易達到兩億以上的收入,它證明了人們對動畫電影科技手段的接受和欣賞。
今天的電腦製作的技術已經進入非常人性化的時代,當你走進影院觀賞一部動畫片的時候,你幾乎忘了它是虛擬的,因為它的精細程度遠遠超過你的想像,相反你會被那種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震撼,在宏觀和微觀的世界中遨遊。
在美國動畫片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國家的多種文化特徵,從格林童話改編的《白雪公主》到美國的《人猿泰山》,以及分別取材自日本和中國的《幽靈公主》和《木蘭從軍》,迪斯尼一直以一種近乎苛刻的完美製作,闡述著各國古老的神秘故事。
翻開美國動畫片的作品名單,你不難發現美洲大陸的故事很少,而來自世界各國的故事佔到其95%以上,這不是製作人的喜好問題,而是對世界文化的開發和融合的認識。美國的歷史不過200多年,缺少經典的故事,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與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有接觸,這使得美國動畫片能走出歐洲〝宮廷〞,向不同的風格發展。
沃爾特-迪斯尼於1928年創造了米老鼠這一經典卡通形象,製作了電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動畫影片後,〝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系列動畫片,以機智詼諧的敘事風格,將不同國家的欣賞需求融合在一起,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了熱潮。如果說早期的動畫片注重表現人類的智慧,那麼後來的動畫片就走入了對人類社會文化發展的重新評估。從近幾年膾炙人口的動畫片中,如正在我國放映的《鯊魚故事》,以及《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辛巴達七海傳奇》等,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動畫電影的音樂和色彩都極具地域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發行的動畫片《木蘭從軍》,影片的製作者將亞洲文化凝聚在這個故事上,使全球觀眾對中國詩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影片以虛實結合的手法,誇張的東方式構圖和含蓄美妙的東方音樂,使中國的詩歌風韻,在西方社會中引起關注和驚嘆。
迪斯尼的動畫霸主地位日益堅固,縱貫其漫漫的成長道路,無論是劇情,聲效到動畫製作,觀眾反響 ,算不上登峰造極,但也是當時其他公司所可望不可及的!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迪斯尼的動畫歷程。
戰後的美國動畫界,迪斯尼公司的霸主地位仍然無人能敵。在整個五十年代,迪斯尼公司先後推出了《仙履奇緣》、《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飛俠》等童話題材作品,不但延續了迪斯尼動畫的口碑,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業績。不過,迪斯尼並沒有為成功而陶醉,反而不斷摸索創新。他們先後推出了全真人演出的《金銀島》,以現實社會作為動畫場景的《小姐與流氓》,以動物角色為主角的《101忠狗》,還有改編自歷史傳奇的《石中劍》等等。在1964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真人表演與動畫相結合的電影《歡樂滿人間》,一舉奪得13項奧斯卡年度最佳提名。這一切都表明,迪斯尼仍然是一家擁有良好創新能力的動畫企業。
在動畫領域取得成功的同時,沃爾特又大膽的率領他的公司進軍游樂場業。1955年,沃爾特在位於西海岸的洛杉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主題公園——迪斯尼樂園。時至今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樂園,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熱愛卡通的人們心中永遠的樂土。
就在像迪斯尼這樣的老牌動畫企業堅持傳統動畫理念的同時,以UPA為代表的小型動畫企業則開始嘗試〝有限動畫〞的製作理念。他們不再追求類似迪斯尼動畫片的那種高成本、大製作的華麗場景,轉而採用低成本的製作策略,並通過故事情節的精心設計和音響效果來彌補視覺上的不足。事實證明,這種前衛的理念是有價值的。特別是在電視作為嶄新的大眾傳媒興起之後,原本在電影院中放映的動畫片,和其他類型的影片一樣受到了強大的沖擊。而憑借著〝有限動畫〞的理念,動畫片開始逐漸適應電視節目的播出要求,進而成為各大電視台爭奪收視率的王牌節目。隨著電視動畫片市場的擴大,幾乎所有的動畫公司都把主要精力轉向了電視動畫的製作,電視機里的動畫世界也因此而變得絢麗多彩。
到了二十世紀末,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興起,動畫片的生產和製作面臨新的革命。迪斯尼公司再次充當了新技術的弄潮兒,推出一系列大製作的動畫巨片,包括取材於安徒生童話的《小美人魚》(1990)、根據阿拉伯古典名著改編的《一千零一夜故事》(1992)、根據莎翁名著改編的《獅子王》(1994)、反映早期北美殖民生活的《風中奇緣》(1995),以及第一部全部採用數字技術製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等等。這些動畫大片的推出不但體現了迪斯尼駕馭新技術的能力,而且還引發了〝劇場傳統〞的回歸,人們不再守著家裡的電視機而是買票到影院里去觀看動畫片。這是電視取代電影成為最重要的動畫媒體之後從沒有過的現象。另一方面,以〝夢工廠〞為代表的業界新銳也在與迪斯尼的競爭中逐漸崛起,不斷為世界各國的卡通迷們奉上精美的〝動畫大餐〞。
在迪斯尼,夢工廠,福克斯等動畫公司令人驚嘆的成就下,隱藏在幕後默默無聞工作的製片人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早期動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美國人溫瑟·麥凱。他出生在美國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經靠給馬戲團、通俗劇團畫海報為生,後來成為了報社記者和漫畫專欄畫家。1914年,麥凱推出了一部劇情動畫片《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這部動畫片的推出,改變了此前在動畫作品中的純藝術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組織成為互動式的情節,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憨態可掬的恐龍葛蒂,更是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卡通明星。繼《恐龍葛蒂》之後,麥凱又製作了《露斯坦尼亞號之沉沒》。這是第一部以動畫方式製作的紀錄片。
溫瑟-麥凱的成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以自己作為漫畫家的修養和積累,開創了一種重視角色的塑造、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動畫創作模式。
作為後來者的沃爾特是真正促使美國動畫業走向飛躍的人。而我們也有足夠理由認為〝沃爾特-迪斯尼是動畫史上的第一位大師〞。
1923年,年僅22歲的沃爾特-迪斯尼告別了故鄉堪薩斯,動身前往好萊塢尋求發展。那時的好萊塢是一片創業的熱土,而此時的電影仍處在默片階段,至於動畫片也只不過是擺在電影開演前的助興節目而已。在那裡,他白手起家,以僅有的3200美元注冊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沃爾特來到好萊塢的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由真人和動畫人物合演的無聲動畫片《愛麗絲在卡通國》。
在好萊塢的最初幾年中,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漸漸的站穩了腳跟,但是在1927年沃爾特遭受了他事業上的第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年,他創作的第一個廣受歡迎的卡通人物〝幸運兔奧斯華〞被發行公司用欺騙的手段奪走,公司因此幾乎陷入絕境。惱火而無奈的迪斯尼踏上了返回故鄉堪薩斯的列車。然而,正是在這次返鄉的旅途中,沃爾特的頭腦中出現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小老鼠。後來,沃爾特的夫人給這個嶄新的卡通形象取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 Mouse〞!這就是日後享譽世界,為各個國家的兒童所喜愛的卡通明星——米老鼠。
米老鼠的出現,固然為迪斯尼公司提供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然而,要使米奇和他的夥伴們成為人見人愛的超級明星,迪斯尼公司還必須有新穎的製作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重視劇情的設計和不斷創新。
在迪斯尼之前,動畫片作為普通電影放映前的墊場節目,往往只看重視覺效果而不太注意故事情節的安排。迪斯尼的米老鼠系列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製作的初期就對作品的情節進行周密的安排,讓短短七八分鍾的小片子變得非常引人入勝,再加上製作精良的畫面,迪斯尼的動畫片一下子就甩掉了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
除了先進的創作理念,對創新的敏感是迪斯尼的另一張王牌。20年代中後期,電影告別了默片時代,有聲電影的出現引發了整個電影業的革命。沃爾特敏銳的察覺到了變革的來臨,開始嘗試製作有聲動畫片。1928年11月18日,作為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音畫同步的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在紐約市的殖民大戲院隆重首映,並取得成功。到了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Flowers and Tree)。除了預料之中的轟動之外,它也為迪斯尼贏得了奧斯卡動畫短片獎。五年後,即1937年,迪斯尼耗費數年時間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全動畫卡通劇情片《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上映。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動畫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因為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商業成功,使得迪斯尼的製作計劃開始向長片傾斜。緊接著,在1940年裡,迪斯尼公司連續推出了《木偶奇遇記》和《幻想曲》兩部動畫長片。其中,《幻想曲》更是被視為現代動畫片的經典之作,推出伊始便獲得了廣泛贊譽。在不斷推出新作的同時,迪斯尼的卡通明星陣容也不斷擴充,除了米老鼠之外,米妮(Minnie)、布魯托(Pluto)、高菲(Goofy)和唐老鴨(Donald Duck)等新形象也陸續出現在了迪斯尼的動畫片中。伴隨著不斷涌現的優秀作品和卡通明星,迪斯尼公司終於在40年代初確立了它在卡通帝國中的霸主地位。
對於整個美國動畫業而言,迪斯尼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範和推動作用。由於動畫市場的擴展,許多新動畫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此時的好萊塢已經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動畫業的中心了。凡-伯倫製片廠(Van Beuren Studio)就是這些新動畫公司中的一員,在他的旗下同樣聚集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動畫家。在30年代後期,這家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系列動畫片《湯姆貓和傑瑞老鼠》(Tom and Jerry),並獲得成功。另一家有影響的動畫製作機構是華納製片公司在1934年創立的動畫部,主要作品包括:《豬豆子》(Porky and Beans)、《達菲鴨》(Daffy Duck)、《邦尼兔》(Bugs Bunny)等系列動畫片。與迪斯尼的米老鼠一樣,它們也都是盡人皆知的卡通明星。
然而,在迪斯尼輝煌的成功里,危機也在悄然孕育著。成立之初的迪斯尼公司,以藝術和創造為信條網羅了大批一流的動畫人才。但是,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迪斯尼的藝術風格也逐漸趨於固定,迎合觀眾和市場的需求成為了節目製作的基礎和前提。更重要的是,迪斯尼的員工越來越感到,公司的繁榮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期的收入增長,不滿情緒開始在迪斯尼的內部蔓延。到了四十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屬下的動畫家們開始籌備成立工會,希望以此來與公司高層對抗,爭取提高報酬。可是,高層的態度似乎要比想像中的更為強硬,由此也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最終,許多公司的業務骨幹負氣出走,並合夥成立了〝美國聯合製片公司〞(United Proctions of America,簡稱UPA)。
雖然經歷了許多波折,但是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依然是那個時代無可辯駁的成功者。今天的迪斯尼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娛樂王國〞,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上證明了沃爾特的理想和成功是超越時代的。
將近八十年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發展史中,美國動畫長片在選材和迎合觀眾口味方面不斷作出努力。20世紀90年代,新的動畫技術的誕生和風格不同的製作理念使得動畫電影市場異彩紛呈。
各路英雄匯集於此,刀光劍影中精彩紛呈,賞心悅目的動畫片層出不窮,這大大的福利了現代或是以前觀眾的視覺,聽覺!各大動畫公司誰主沉浮對於觀眾來說似乎以不那麼重要!無論是迪斯尼還是夢工廠,又或者是福克斯,他們的豐功偉績則在於誕生於旗下的令人記憶猶新的動畫!讓我們再次來感知一下他們這些年努力下的風風雨雨!精彩的瞬間!
故事描述在美麗的澳洲大堡礁海域中,活潑好動的小丑魚尼莫,不幸被專門收藏觀賞用魚的潛水人士捉到,被賣入悉尼一間牙科診所中,成為魚缸中眾多觀賞魚的一分子。尼莫開始必須面對一群陌生又怪異的新朋友,還得擔心如何能與父親老爸團聚;而另一方面,心急如焚的老爸決心要遠度重洋試圖找到尼莫,沿路上還遇見了熱心助人,但只有短暫記憶的帝王魚多莉。他們不畏艱險踏上了營救尼莫的驚險旅程;
這是一部製作精美,色彩艷麗,場面宏大,故事感人的電腦動畫巨片。片中電腦製作的角色和景物異常逼真。而全片的故事更是充滿了懸念,歷險,親情,友誼等諸多元素,對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說是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腦動畫影片。
《海底總動員》的導演是《蟲蟲特工隊》安德魯·史坦頓。史坦頓勇於挑戰自己,除了精採的故事內容之外,史坦頓還刻意挑戰所有計算機動畫師最恐懼的一件東西:水。根據《海》片的製片人之一葛翰華特斯表示:用計算機動畫「表達水面之下的活動是一項艱巨任務」。因為水是透明的,水面、潮流、折射的光線以及水裡物體的距離感都非常難以表達。因此以往幾乎沒有任何計算機動畫影片敢將故事設定在水面下發生,就算是有表現水的感覺,頂多也是下雨或是幾滴水花罷了。這次《海底總動員》特別挑戰「水」這個元素,千萬不要不信,短短的預告片當中所有的一切水面上、水面下甚至是海平面的感覺都是計算機做出來的。

Ⅳ 動畫片最早的是那一部

米老鼠與唐老鴨!!!!!!

Ⅵ 美國福克斯公司、夢工廠、迪斯尼各自都出過什麼動畫片

一、福克斯

1、《加菲貓》

《加菲貓》是由皮特·休伊特執導,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發行,布瑞金·梅耶、詹妮弗·洛芙·休伊特等主演的家庭喜劇動畫,於影片講述了小狗歐迪的到來使橙色肥貓加菲很不愉快,但在歐弟被綁架後,加菲挺身而出,與主人喬恩一同營救歐迪,最終加菲和歐迪成為朋友的故事。

2、《機器人歷險記》

《機器人歷險記》是由克里斯·偉基、卡洛斯·桑塔哈執導,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發行,大衛·林賽-阿貝爾、洛厄爾·蓋恩斯編劇,伊萬·麥格雷戈、羅賓·威廉姆斯、格雷戈·金尼爾等擔任主要配音的喜劇動畫該片講述了一個出身卑微的機器人羅德尼從小鎮到繁華都市「機器人城」去尋找自己偶像的故事。

3、《鼠來寶》

《鼠來寶》是蒂姆·希爾執導,20世紀福克斯發行、傑森·李、大衛·克洛斯等主演的動畫影片。故事講的是在一次偶然間,一位叫戴維·塞維爾的作曲家與三隻小花粟鼠相遇,但令戴維驚訝的是,這三個頑皮胡鬧的小傢伙不僅會說話,而且還能和聲唱歌。他和這些小傢伙們達成協議:它們可以在家中居住並且提供三餐還有再每晚八點前優先看電視的權力。

二、夢工廠

1、《怪物史萊克》

《怪物史萊克》於2001年上映,為美國好萊塢知名導演安德魯·亞當森、艾倫·華納執導的動畫作品,製作公司則為夢工廠。該作品改編自知名童書作家威廉·史泰格的同名繪本,影片笑點在於「嘲諷所有的經典童話,並顛覆了一般人對童話故事的刻薄印象。」參與配音的好萊塢演員有麥克·邁爾斯、約翰·李斯高、艾迪·莫菲、卡梅隆·迪亞茲。

2、《馴龍高手》

《馴龍高手》由夢工廠動畫製作,於2010年3月26日上映。負責擔任電影的配音演員有傑伊·巴魯切爾、亞美莉卡·費雷拉、喬納·希爾、克里斯托夫·梅茲-普萊瑟、克雷格·費格森以及傑拉德·巴特勒等人。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維京勇士。馴龍測驗即將到來,希卡普必須把握這唯一的機會,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

3、《功夫熊貓》

《功夫熊貓》是一部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美國動作喜劇電影,影片以中國古代為背景,其景觀、布景、服裝以至食物均充滿中國元素。故事講述了一隻笨拙的熊貓立志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

該片由約翰·斯蒂芬森和馬克·奧斯本執導,梅麗·莎科布製片。傑克·布萊克、成龍、達斯汀·霍夫曼、安吉麗娜·朱莉、劉玉玲、塞斯·羅根、大衛·克羅素和伊恩·麥西恩等配音。

三、迪士尼

1、《伊老師與小蟾蜍大歷險》

《伊老師與小蟾蜍大歷險》是由詹姆斯·阿爾格執導,克勞德·阿利斯特、巴茲爾·拉思伯恩配音的動畫片。這是迪斯尼的第11部經典中篇合輯劇情動畫片,

兩個段落中的「小蟾蜍」改編自Kenneth Grahame 的原著《The Wind in the Willows》「瞌睡谷傳奇」則改編自 Washington Irving 著作《The Sketch Book》中同名故事。該片講述了小蟾蜍的歷險故事。

2、《仙履奇緣》

《仙履奇緣》是一部1950年的美國動畫電影,該片由克萊德·吉諾尼米、威爾弗雷德·傑克遜、漢密爾頓·盧斯科執導,艾琳·伍茲、威廉·菲普斯等人配音。該片於1950年2月15日在美國首映。該片描繪的是一個名叫仙度瑞拉的女孩子,母親、父親相繼去世,繼母和其女兒們對她百般折磨,但因得到了神仙教母的幫助,成功的參加了由國王舉辦的選妃舞會,並成為王子心愛之人的故事

3、《美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是美國迪士尼於1991年出品的動畫電影,該片由加里·特洛斯達勒、柯克·維斯等導演,佩吉·奧哈拉、羅比·本森、安吉拉·蘭斯伯瑞等配音該片描繪一位被變成野獸的王子,與為解救父親來到古堡居住的姑娘貝兒,他們在相處中漸生情愫,最後野獸成功解除魔法與貝兒生活在一起的故事。1992年,該片獲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電影」獎

4、《星際寶貝》

《星際寶貝》是由克里斯·桑德斯和迪恩·戴布洛伊導演,黛薇·雀絲、蒂雅·卡瑞拉、大衛·奧登·史帝爾斯、凱文·麥當勞、李截和文·雷姆斯等主要配音的一部科幻動畫電影,於2002年6月2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劇情主要描述了一個夏威夷小女孩莉蘿和一隻外太空生物史迪奇的故事

5、《公主和青蛙》

《公主和青蛙》是華特·迪士尼動畫公司於2009年出品的一部動畫電影。影片由約翰·馬斯克和羅恩·克萊蒙茲共同執導,阿尼卡·諾尼·羅斯、布魯諾·坎波斯和凱斯·大衛等聯袂獻聲配音。

影片講述王子在新奧爾良不幸遭受巫師的邪惡詛咒,幻化成一隻醜陋的青蛙,唯有公主的親吻才能讓他恢復人形。急於破解詛咒的王子將黑人姑娘迪婭娜誤認為公主,苦苦哀求她吻自己一下,善良的迪婭娜同意了他的請求。然而親吻過後,不僅王子沒有變回原樣,迪婭娜自己竟也變成了青蛙。

Ⅶ 好萊塢十大動畫電影

好萊塢十大動畫電影如下:

1、《幻想曲》

迪斯尼公司製作發行的《幻想曲》是大屏幕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在這個恢宏巨大的電影中,迪斯尼公司首次把焦點聚集在音樂而非故事內容上,將七個風格不同卻相融貫通的音樂片段用不同形式的動畫內容來表現出來,使它成為一場視聽音樂會。

初次發行的《幻想曲》在票房上並未成功,但如今,這部動畫作品已經被認為是動畫史上「永遠不會隨時間消逝的瑰寶」。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89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89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1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55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2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5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0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