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導演拍完電影去世
1. 肖申克的救贖中最後提到的艾倫格林是何方神聖
《肖申克的救贖》展現的是那個混亂的時期,人們對回到自由的心還沒有被泯滅。我忽然想起來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制度可以規范你的行為,卻不能禁錮你的思想。這部電影一度位居豆瓣榜首,是很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短片結束的時候,我清晰記得片尾有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紀念艾倫格林)他是《肖申克的救贖》編導弗蘭克.德拉邦特的經紀人。
很遺憾,艾倫格林看不到這位名垂千古的偉大作品,但在拍攝即將結束時,他死於艾滋病並發症。 導演為了感謝這位摯友的貢獻,在電影的最後說:「用這部電影來紀念艾倫格林。」 艾倫格林的貢獻也將繼這部偉大的電影之後永遠流傳下去。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2. 陳木勝導演拍完《怒火重案》走的嗎
對的,陳木勝的確是在拍完電影《怒火重案》後才去世的,電影《怒火重案》開機時間是2019年三月份。
導演陳木勝因病去世,留下一部已經殺青的遺作《怒火·重案》仍未公映,香港乃至華語影壇都為之惋惜。劉德華、郭富城、謝霆鋒等港星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哀悼,有港媒直言他的離去意味著香港警匪片時代的落幕。
個人簡介:
1981年,陳木勝自中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麗的電視,隔年加入無線(TVB),任杜琪峰的助理編導。連大學都沒上過的陳木勝在早期人才濟濟的TVB是典型的「電視城素人」。
但陳木勝恰好撞上香港娛樂產業的上升期,天時地利人和兼備。
彼時的香港從影壇到樂壇都有師承傳統,陳木勝自然成了杜琪峰的門生,而杜導是王天林(王晶父親)的徒弟,初出茅廬的陳木勝入了好師門。其後他有份參與的《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武俠劇又成為華語影視早期的「爆款」,累積下導演經驗和業界認可。
1987年,與新藝城頗有淵源的杜琪峰為走出無線的陳木勝鋪路,使他獲得參與黃百鳴《呷醋大丈夫》、梁普智《殺之戀》等電影的製作,陳木勝正式涉足影壇,不過此時的他仍只是影壇新人。
3. 肯尼迪是怎麼死的
1963年11月22日12:30pm,肯尼迪在副總統約翰遜陪同下到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12時30分,肯尼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美茵街,Main Street),埋伏的槍手向他開了槍,子彈命中頭部,他的妻子很驚慌的抱住他,全身都沾滿鮮血,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數小時後,李·奧斯瓦爾德被警方抓獲,初步認定為刺殺總統的嫌疑犯;但此人僅兩天後亦被槍殺,使案情趨於復雜化。林登·約翰遜宣誓就任總統後下令組成以最高法院院長沃倫為首的調查組。一年後,調查組提交報告(即著名的《沃倫報告》)認為整個事件全是李·奧斯瓦爾德一人作案。美國民眾普遍表示不相信這個結論。此後數年,民間有很多人士嘗試調查此案,並出版了相當數量的暢銷書。在層出不窮的結論中,古巴政府、中央情報局甚至副總統約翰遜都曾被列為主要懷疑對象。按照當局的說法,《沃倫報告》將會保密至公元2047年。當局表示要待所有當事人也過世後才公開。
4. 導演理查德·唐納去世,你看過他拍的《超人》嗎
這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導演,他生前拍出很多優秀的電影,超人是他電影中的一個豐碑,也是在她拍攝電影過程中,一個巔峰之作,超人是在1978年所拍的電影,而且獲得了眾多的獎項,其中有奧斯卡獎,金球獎還有電影學院獎和金像獎,而且票房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達到了三億美元,這也開創了一個超級英雄的時代,讓大家記住偉大的超人,同時也記住這位優秀的導演。
雖然在超人之前也有很多科幻的電影,但不得不說超人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的進展,讓人們對科幻電影又有了更多的期待,讓人們對拯救世界的英雄,有了更多美好的嚮往,超人這部電影本身的意義就在於突破,讓人們對科幻電影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5. 導演大林宣彥去世,你都看過他拍攝的哪些劇
從1962年公映第一部影片起,大林宣彥導演已經從影近60年。大林宣彥的作品始終有著對戰爭的反思,這源於他的故鄉廣島——兒時被投下原子彈的故鄉一直讓他印象深刻,迫使行醫世家出身的他「棄醫從影」,「不能忘記日本軍國主義曾經對中國等亞洲國家實施過侵略的歷史事實,不能忘記日本的戰爭責任。」
《海邊電影院》海報
這是經歷過戰爭的大林宣彥對日本國民的呼籲,他最新的作品《海邊電影院》也再次涉及「反戰」主題——三個年輕人通過一間電影院穿越到了1945年的原子彈爆炸前夜的廣島,希望改變歷史,拯救眾人。
「懷鄉三部曲」之《轉校生》
影片選擇了廣島的尾道地區進行拍攝,這是大林宣彥出生的地方,尾道對於他來說不僅眷戀深深也意義非凡——從第一部影片《尾道》到後來巔峰時期的「懷鄉三部曲」,尾道都是故事的發生地與拍攝地,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也重回故土拍攝,這也許是導演最好的謝幕。
《海邊電影院》劇照
與常規的反戰影片相比,《海邊電影院》並不灰暗,相反還充滿了趣味,融合了青春、夢想、愛情、奇幻等元素,風格詼諧,色彩明快,極具個人風格。
雖然大林宣彥在拍攝時已經82歲高齡,但無論是性格還是心態都很年輕與積極,這或許是他保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與前衛的影像風格的原因之一。
《穿越時空的少女》劇照
「穿越時空」對大林宣彥來說並不陌生,他的成名作便是《穿越時空的少女》,即便如此,在此前試映會上,大林宣彥卻仍舊擔心年輕人會不喜歡影片,「稱希望年輕人也能看到這部作品。」對於大林宣彥而言,隨著時間的流逝,上世紀的戰爭或許在年輕人心中已經漸漸模糊,正是需要用電影去不斷警醒,「通過電影宣揚和平的重要性是我的使命。」
而對於影片中穿越並改變歷史的情節,他也有自己的見解:「電影並不能改變歷史,可是或許能改變未來的歷史,這是我的觀點,也希望年輕人能夠看到。」
去年的試映會上,大林宣彥因抗癌葯物的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坐著輪椅接受采訪。2016年大林宣彥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曾告訴他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但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力配合治療,堅持了三年,雖然最後只剩下40多公斤的瘦弱身體,卻仍舊鬥志滿滿。
大林宣彥早期工作照
抗癌期間,他一邊在醫院療養一邊完成了《海邊電影院》的拍攝,雖然因此花費了長達一年的時間,但他對電影的堅持與熱愛已經鐫刻進了《海邊電影院》。
6. 速度與激情 7中的沃克是在拍電影期間去世的 還是在拍電影後去世的
拍電影期間去世的。
《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於周二(4月16日)通過社交網路發表正式聲明稱,保羅·沃克的兩個弟弟柯迪·沃克(Cody Walker)和迦勒·沃克(Caleb Walker),將擔當他的替身,完成他生前尚未拍攝完的《速度與激情7》的戲份。
1973年9月12日,保羅·沃克在美國加州出生。他是家中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科迪·沃克現年26歲,過去曾擔任過電影特技替身演員。
去年11月30日,保羅·沃克因車禍意外去世讓《速度與激情7》的拍攝工作陷入了「無限期推遲」狀態。今年年初,片方把影片檔期從原定的2014年7月11日調整至2015年4月10日,劇組因此多了長達8個月的調整時間對劇本進行修改以及完成後期製作。在車禍之後,導演詹姆斯·溫和編劇克里斯·摩根研究了現有的素材並修改了腳本。
《速度與激情7》在2013年9月份開拍,除了范·迪塞爾、保羅·沃克、道恩·強森等原班人馬回歸之外,還加入了傑森·斯坦森、托尼·賈等全新硬漢角色。
7. 導演喬·舒馬赫去世,你看過他的第一部影片是什麼
導演喬舒馬赫去世享年80 曾執導《永遠的蝙蝠俠》
1972年10月19日,擔任服裝設計的劇情片《順其自然》上映。1976年4月7日,擔任編劇的音樂電影《火花》上映。
1981年1月30日,執導的奇幻喜劇片《變形女郎》上映,該片為其導演處女作。1985年6月28日,執導的愛情電影《聖艾爾摩之火》上映。
1990年8月10日,拍攝的科幻恐怖片《別闖陰陽界》上映,該片獲得了第17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1993年2月26日,拍攝的犯罪驚悚片《城市英雄》上映,該片獲得了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95年6月16日,拍攝的超級英雄電影《永遠的蝙蝠俠》上映,該片全球票房達3.37億美元。1999年2月26日,擔任導演及製片人的驚悚懸疑電影《8毫米》上映,該片獲得了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2003年4月4日,執導的犯罪驚悚片《狙擊電話亭》上映。2004年12月9日,執導的愛情驚悚片《歌劇魅影》上映 ,該片獲得了第6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2009年10月9日,執導的恐怖電影《復仇之溪》上映。
2011年9月14日,執導的驚悚犯罪電影《非法入侵》上映。2013年2月1日,參與執導的政治題材劇《紙牌屋第一季》首播。2019年1月26日,在紀錄片《天下霓裳》中出鏡。
舒馬赫是以服裝設計師的身份進入電影行業的。不過在進入高譚市(蝙蝠俠系列影片)之前,舒馬赫就已經以導演的身份出名了,像1985年的《聖艾爾摩之火》、1987年的《捉鬼小精靈》和1990年的《別闖陰陽界》都曾大獲成功。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名編劇,除了自己執導的《聖艾爾摩之火》還有《洗車場》和《新綠野仙蹤》等影片。
8. 達里奧·阿金圖的導演生涯
作為阿金圖的處女作,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在國際影壇倍受好評,該片次年甚至在歷史悠久的Edgar Allan Poe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影片大獎的提名。於是他繼續在父親的資助下拍攝了另兩部影片——Il Gatto a nove code (The Cat o Nine Tails,1971) 和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 (Four Flies on Grey Velvet,1971)。
在為義大利的電視短片集Porta sul buio (The Door into Darkness)拍攝了其中兩部——Testimone oculare (Eyewitness,1973)和Il Tram (The Tram,1973)後,阿緊圖試圖以一部浪漫愛情片Le Cinque giornate (The Five Days,1973)來轉變人們對他影片風格的一貫印象,然而票房的慘敗使他不得不回歸到他被人熟知的所謂 Giallo風格上來。
在1975年拍攝的Profondo Rosso (Deep Red,1975)中,阿金圖為觀眾展現出一次震撼的視聽體驗,這是一部充滿暴力的驚竦影片。他對鏡頭的獨特運用使影片呈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映像風格,而義大利電子搖滾樂團Goblin則以尖囂詭戾的配樂成為了阿金圖影片的又一大標志。 Profondo Rosso成為了阿金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並且自本片開始,他的製片人由父親變成了自己的弟弟Claudio Argento。
1977年的Suspiria則讓全世界的恐怖片影迷記住了達里奧·阿金圖的名字。這並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Giallo影片,阿金圖嘗試以描述夢境般的手法勾勒一個歌特式的詭異童話,不斷變化的色彩基調使得每一幕場景都成為了獨立完整的畫面,Goblin猙獰的配樂為畫面的表面觀感增加了飽滿的縱深度,在片中的聽覺作用有時甚至超過了對白本身。而他在本片中所創造的獨特鏡像手法在下一部影片Inferno (1980)中則被運用到了極至。
之後,阿金圖重新回歸到純粹的Giallo風格中,拍攝了Tenebre (1982)和Phenomena (1985)。評論界的冷淡反應使得阿金圖暫時停止導演工作,轉而投身於另一位義大利導演Lamberto Bava的兩部系列影片Demoni (Demons,1985)和Demoni 2 (Demons 2,1986)的製片與編劇工作中。而一年之後對影片Opera (1987)的執導則被他稱作一段「極不愉快的經歷」,除去技術原因及女主角臨時變更等問題導致製作延期外,阿金圖的父親Salvatore在拍攝前夕去世,而他長期的女友Daria Nicolodi也在影片完成時與他分了手。
在Opera票房失敗後,阿金圖決定暫時移居美國調整心情,在那裡,他與好友George A.Romero合作拍攝了一部雙段式的恐怖片Due occhi diabolici (Two Evil Eyes,1990)。
在1993年依然於美國拍攝的影片Trauma (1993)中,阿金圖與前女友Daria Nicolodi所生的女兒Asia Argento第一次擔任了女主角,她還在父親接下來回歸義大利後拍攝的La Sindrome di Stendhal (The Stendhal Syndrome,1996) 及Il Fantasma dell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98)中繼續出演女主角,其中後者是阿金圖對被反復拍攝的經典小說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獨特全新詮釋。之後,阿金圖繼續拍攝了Non ho sonno (Sleepless,2001)和Il Cartaio (The Card Player,2004)兩部影片,以及一部有著致敬意味的電視電影Ti piace Hitchcock? (Do You Like Hitchcock?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