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國心電影簡介
Ⅰ 英語電影名稱 要英語的原名啊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 2001
Abatjour 浪漫的挑逗 1987
About Last Night... 邂逅 1986
Absence of Malice 疑犯 1981
Absolute Power 一觸即發 1997
Abyss, The 深淵(無底洞) 1989
Accidental Tourist, The 稀客 1988
Accidential Hero 無名英雄 1992
Accused, The 暴劫梨花 1988
Ace Ventura: Pet Detective 神探飛機頭 1994
Ace Ventura: When Nature Calls 神探飛機頭續集(王牌威龍2) 1995
Ace of Aces, The 妙計闖三關 1982
Aces: Iron Eagle III 鐵鷹戰士III死亡陷阱 1992
Addams Family Values 愛登士家庭續集 1993
Addams Family, The 愛登士家庭 1991
Addicted to Love 不知不覺愛上你(為你瘋狂) 1997
Addiction, L' 血天牢 1984
Adventures of Rocky and Bullwinkle, The 飛鼠洛基冒險記 2000
Adventure of Baron Munchausen, The 通天神將 1989
Adventure of Chatran, The 子貓物語 1986
Adventurerer Kamikaza 神勇三福星 1984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The 風塵三絕 1994
After Hours 三更半夜 1987
Against All Odds 危情 1984
Against the Wall 暴火危牆 1994
Agatha 亞嘉莎失蹤記 1980
Age of Innocence, The 心外幽情(純真年代) 1994
Agency 廣告人大陰謀 1981
Agent on Ice 天機 1987
Agnes of God 神跡奇案 1986
Air America 轟天神鷹 1991
Air Bud 蠢蛋 1997
Air Force One 空軍一號 1997
Airport 1980 - The Concorde 國際機場一九八零 1980
Airwolf 飛狼突襲隊 1985
Akira 亞基拉 1989
Akira Kurosawa's Dreams 黑澤明之夢 1990
Al and Makoto 愛與誠 1983
Aladdin 阿拉丁 1992
Alice 拾夢情真 1991
Alien 異形 1979
Alien 3 異形三集 1992
Alien Nation 異形帝國 1989
Alien: Resurrection 異形4集之逆種 1997
Aliens 異形續集 1986
Aliens 異形續集 1986
Alive 天劫餘生我要活下去 1993
All About Eve 慧星美人 1950
All About My Mother 論盡我阿媽 1999
All American Girl 二八年華寂寞心 1981
All Dogs Go to Heaven 古惑狗天師 1991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妙計合家歡 1991
All Men are Mortal 前世今生 1995
All Night Long 風騷俏佳人 1983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西線無戰事 1930
All of Me 衰鬼上錯身 1984
All that Jazz 浮生若夢 1981
All The Petty Horses 脫韁野馬 2000
All the President's Men 驚天大陰謀 1976
All the Right Moves 奮斗年華 1984
Allan Quatermain and the Lost City of Gold 迷城寶藏 1987
Alligator 大鱷 1981
Almost Famous 成名之路 2000
Almost Pregnant 精子X計劃 1992
Along Came a Spider 蛛絲馬跡 2001
Alphabet City 黑街 1985
Always 天長地久(直到永遠) 1990
Always Your 將冰山劈開 1987
Amadeus 莫札特傳 1985
Amagi Pass 天城峽疑案 1986
Amantes 偷心 1995
Amants Pont-Neuf, Les 新橋之戀 1993
Amateur, The 甩身 1983
Amazing Dobermans, The 狗王擒大賊 1980
Amazing Stories 幻海魔蹤 1987
Amazonia 血腥洗禮實錄 1991
Ambassador, The 亂世風雲 1985
Ambulance, The 白車驚魂 1992
America Exposed 美國奇聞大搜秘 1991
America's Sweethearts 美國甜心 2001
American Anthem 伴我激情 1987
American Beauty 美國心,玫瑰情 1999
American Buffalo 勾心鬥角 1997
American Dreamers 錯體夫妻 1986
American Flyers 沖線 1986
American Gigolo 美國舞男 1980
Ⅱ 盤點美國的幾部經典愛情電影,你看哭了嗎
想痛哭一場嗎?沒有什麼比催人淚下的電影更悲傷的了。有些電影充滿了愛、心碎和毀滅。這都是人的本性。雖然他們由不同的人導演,不同的演員表演,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人們最原始的情感。在你准備看一部讓人哭泣的經典電影之前,你必須找個人陪你,否則你會傷心得無法得到安慰。
泰坦尼克號1997年,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一舉拿下了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十一個奧斯卡獎項,全球票房達18億美元,成為好萊塢大片的標桿。
雖然描寫的內容範圍足以稱得上鴻幅巨作,但就本文題目而言,其核心內容主要集中在幾個女性人物的婚戀關系方面,通過幾個男女對婚戀關系的看法和態度,展示了三種典型的婚戀關系,通過不同婚戀關系的人物情節和結局的對比,並根據作者的著墨重點和情感傾向,確立了所認可的婚戀關系。
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這三種不同的婚戀觀仍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對於廣大青年男女在選擇婚戀對象時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以上就是今天要說的幾部電影了,每一部我都看過三遍以上,你看這些電影的時候有哭過嗎?一起來說一下吧。
Ⅲ 我知女人心點子抄美國那部電影的
《我知女人心》翻拍自《男人百分百》,是由南希·邁耶斯執導,梅爾·吉布森、海倫·亨特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12月13日在美國上映。
《男人百分百》是一部經典影片。該片表現了女性在不同層面的價值觀念,片中每一個女性角色也都有自己的想法。《男人百分百》作為一部成人童話,給觀眾帶來了一些啟示,它告訴觀眾再親密無間的關系都存在有形或者無形的隔閡。
在《男人百分百》中,梅爾·吉布森把尼克這個柔情、幽默,甚至是略帶一點娘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3)我的美國心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尼克·馬歇爾(梅爾·吉布森飾)是芝加哥一間廣告公司的經理,他自認在女人面前魅力無限,而頤指氣使的女上司達西·麥奎爾(海倫·亨特飾演)卻令他難以招架。
有一次,尼克在浴室中觸了電,卻意外獲得了讀心術的特異功能。他利用這項本領偷聽周圍女人的心事,了解女人真正的需要,設計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創意廣告。此外尼克還有意外的收獲,他發現達西對自己有好感。於是,尼克決定利用這點報復達西,然而他卻發現自己陷入了情網。
Ⅳ 《雙峰》、《我心狂野》、《美國史》、《心碎的夢想》影評
《雙峰》:
大衛林奇還真是厲害,弄出一部懸疑片竟然沒有結果,而我這個被福爾摩斯慣壞的孩子一定要知道最後結局才肯罷休,於是《雙峰》著實讓我吃驚了一把,也留給我無數發呆時的幻想主題。
故事從一開始就出現兇殺案,美麗動人的女高中生被殺,之後所有的調查又糾結出很多沒有結果的故事,這個看似安寧和諧的小鎮,充滿神秘詭異的氣氛,每個人安穩的感情背後都藏著不能告人的秘密。周而復始的生活使小鎮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每個人都開始猜測或者閃躲,他們每個人的舉動讓我想起《狗鎮》里那些虛偽的人們,一切的舉動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對那個在自家旅店故意搗亂的女孩很感興趣,她在得知勞拉死去時的表情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悲傷,反而掛滿一臉得意,其中必有隱情。而且她的裝扮和左眉眼那顆痣,像極某位50年代好萊塢的明星。
看似神經兮兮的FMI探員,看到屍體就會哭泣的警員,說話聲音像嬰兒的接線員,喜歡和窗簾叫板的女人,故意把客人趕跑的任性女學生,瘋狂無賴的男孩,很多人物都和這個案件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陳沖在這部電影里扮演鋸木廠的繼承人,那一片鮮紅的唇,充滿東方的神秘氣質,被警察叫做「全鎮最美麗的女人」,看到結尾才明白,原來他們是情人,難怪這么形容。
故事就這樣結束難怪會拍成電視劇,很多看過電影版本的人肯定都不甘心,沒有結局,還有很多細枝末節的暗線,讓人心癢癢,只剩下徹底的絕望,眼看就要知道誰是兇手,影片出現「劇終」的字樣,還以為會像《百慕大三角》那樣給我來個第二部,第三部的驚喜,把碟片前前後後搜索一遍,才確定,這次是徹底的結束。
也許大衛林奇根本就沒打算把結果告訴我們,因為內心陰暗的邪惡力量,不是抓到兇手就算結束,我們面對的是強大無影無蹤的惡夢,你能抓住夢的胳膊嗎?不能。
希望有機會看到電視劇版本,以此消減心中的疑團,也沒准,疑團會像泡沫一樣越擁越多。
《我心狂野》:
大衛&。林奇是一個執著地遊走於現代主義題材與好萊塢商業製片體制之間的「電影作者」。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一面能隱約看到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布努艾爾等現代主義電影大師的影子,另一方面也能輕易嗅到其中揮之不去的傳統好萊塢電影的氣息。《我心狂野》便是這樣一個極好的例證:在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開掘上,可以看到歐洲電影特有的深度和批判力量;在視聽語言和故事敘述上,它又繼承了好萊塢電影善於講故事的傳統,林奇有能力把這個逃亡的故事講得一波三折而又驚心動魄。
從一踏入影壇,林奇的作品便打上了鮮明的現代主義的烙印。他早期的作品,從第一部短片《六人染病》到《字母表》,直至後來轉入好萊塢主流創作的《橡皮頭》、《象人》、《沙丘》,林奇醉心於探討人的存在危機及其本質,表達了對人的異化的極度不安與焦慮,其作品流露出一種混合了神秘主義、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味道。由此,歐洲電影對林奇的影響可見一斑。事實上,這一主題始終沒有從林奇的創作中消失,只不過在視商業利益與票房收入為至高目標的好萊塢,它往往與更為跌宕起伏和生動曲折的情節結合在一起,或者說被更為流暢和有吸引力的敘事所隱蔽而已。
「新好萊塢電影」與傳統好萊塢電影的一大差別,是它在美國電影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做到了把藝術表現的觸角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使美國電影在人物塑造上徹底擺脫了「平面化」、「模式化」的人物形象。無論是被重新演繹的耶穌基督(《基督最後的誘惑》)還是紐約街頭平凡的計程車司機(《計程車司機》)。抑或是「佔山為王」的前美軍軍官克茲上校(《現代啟示錄》),這些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相對於傳統好萊塢類型電影中千篇一律、「模式化」的人物形象來說,無疑是一種反叛與顛覆。
同樣,對人物精神狀態和內心活動的探索,始終是大衛&。林奇影片的重要主題。在《我心狂野》中,林奇堅持了他一貫的藝術追求,以非常電影化的方式把潛藏在人物內心的種種孤獨與絕望、暴戾與恐懼、夢境與幻想交織、重疊在一起,展現在觀眾面前。片中的母親瑪麗塔的心理,便是林奇極力營造的一個骯臟齷齪而又瘋狂的內心世界:她夥同桑托斯謀殺了自己的丈夫,又懷疑塞勒目睹了她丈夫的死而多次威脅和恐嚇塞勒。在指使殺手刺殺塞勒不成之後,又繼續派人追殺塞勒,極力拆散塞勒和勞拉這對「落難鴛鴦」。在意識到桑托斯可能會對她的另一個情人強尼下手之時,她掩蓋不住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在極度狂躁和絕望之下,她用口紅將臉塗成猩紅色,如同一個惡魔一般令人作嘔——導演以這樣一個非常「銀幕化」的方式將瑪麗塔內心的醜陋齷齪與惶恐不安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又令人心悸。同時,在強尼被殺的一場戲中,女殺手驚懼的喊叫、猙獰的表情以及狂亂的場面,無不揭示出人物內心深處的瘋狂和慾望。
林奇真正感興趣的,是人物的「本我」(弗洛伊德)/「實在界」(拉康),而非「自我」、「超我」/「想像界」、「象徵界」,亦即他的影片往往聚焦於潛藏在人物內心的種種原始的、本能的慾望與沖動,而非僅僅描述人物之間的社會現實關系。他以少有的冷靜和耐心,不動聲色地描繪人物的本能和慾望,並用不無神秘色彩的故事和強烈的影像造型將其呈現,令人觸目驚心。因此,在可以視作人性惡大暴露的《我心狂野》中,死亡和暴力場面比比皆是便不足為奇:打手鮑比&。雷被塞勒猛擊頭部,直至腦漿四溢死於非命;勞拉的父親被火活活燒死;強尼&。費內古特在一個神秘怪異、類似原始宗教的儀式上被槍殺;淫惡的殺手鮑比&。佩魯在一次搶劫中被從自己的槍里射出的子彈打飛腦袋而身首異處。在這些段落中,人物理智之喪失、人物動作之狠毒、場面之殘酷,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從本質上說,林奇是一個「造夢者」或者「幻想家」,他以其特有的敏感冷靜地,甚至是冷酷地審視、觀察這個混亂和荒誕的世界,他不斷地編織一個又一個夢魘一般的故事,以此對現代文明進行毫不留情地批判。林奇眼中的世界,是一個混亂不堪而又充滿邪惡、暴力的世界,而生活在這個世界裡的人,要麼無比醜陋齷齪——比如瑪麗塔、桑托斯、鮑比等;要麼精神異化、扭曲——比如勞拉不經意談到的她的表兄戴爾:此人神經分裂、歇斯底里,每天期盼聖誕節的到來(喻指代表信仰和愛的「聖誕精神」的喪失),並且惶惶不可終日(擔心地球被外星人所控制),直到有一天無聲無息地消失,不知所終——就彷彿他根本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要麼徹底迷失在現代生活中無法自拔——比如塞勒和勞拉在去大圖拉的路上,遇到一個在一起車禍中倖存的女孩,她頭上血流不止,但卻不知道頭發上「黏糊糊的東西」為何物——她瀕臨死亡卻渾然不知,竟然在迷幻中喋喋不休、歇斯底里地堅持尋找自己的錢夾,否則會挨母親的責罵。導演的這一安排無意是非常有意味的:林奇眼中的人類,就如同這個女孩一樣——他們受到了太多的壓制,以至於變得扭曲、麻木、遲鈍,早已喪失了人之為人的特徵,甚至不知死之將至,最後也只能落得一個「在絕望中死去」(薩特語)的悲慘結局。這不禁令人想到荒誕派戲劇大師貝克特的作品《啊,美好的日子!》:女主人公在老邁龍鍾、行將入土之際仍然在梳洗打扮,贊美這是個「美好的日子」,甚至唱起了一首輕佻的情歌——其渾渾噩噩、不知死活的狀態已經麻木到精神錯亂的程度。
二、風格:詭異與神秘
看林奇的影片,不由令人想起風靡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表現主義強調人的情感的赤裸裸的宣洩和最直接的表達,激情被無限擴大,甚至成為一個包容一切的存在,在對具體的經驗細節的舍棄中,表現主義建立了一個極度抽象、變形、失真的世界的幻象,從而暴露人存在的本質。以《卡里加里博士》、《蠟人館》等為代表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往往以瘋子、鬼怪為主題,通過誇張的造型、鮮明的色彩對比和離奇的情節,竭力表現人物內心的瘋狂與暴戾,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記。它不僅影響了舊好萊塢的犯罪片和強盜片,而且,在《我心狂野》以及林奇的其他作品中,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影響仍然清晰可辨。
林奇與庫布里克一樣,善於人性惡的一面,但較之庫布里克的《發條橙子》、《全金屬外殼》等作品,其作品的支撐力量顯然多了一份無理性、無邏輯的因素;林奇與克波拉一樣,善於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現代啟示錄》、《對話》),但他的人物塑造中,似乎有更多的神秘與宿命在起作用;林奇與斯克塞斯一樣善於敘事,卻沒有斯克塞斯的俊朗和明快(《憤怒的公牛》、《計程車司機》),而代之以一種羼雜了更多迷幻色彩的、夢境一般的敘事風格;即使較之與林奇年齡相仿的奧利弗&。斯通,即使是一部與《我心狂野》題材相近、同樣描寫逃亡和反叛、暴力的《天生殺人狂》,只要認真比較,不難發現兩者的區別所在:在《天生殺人狂》里,斯通想要營造的是一種近似「狂歡」的氛圍,追求「平面化」與「深度削平」,是在後現代語境下對「深度模式」顛覆的一次嘗試;而林奇在《我心狂野》則堅守了現代主義的主題,從「背景」與「前景」的關系看,影片的「前景」顯然是模糊而遮蔽的,「背景」則是深不可測,兩者共同構成了林奇迷幻和夢境一般的現代主義色彩濃重的藝術世界。
古怪離奇而又鮮明突出的影像造型無疑是這個奇特的藝術世界裡「標簽式」的特徵,甚至是林奇作品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事實上,這種極具震撼力和沖擊力的影像表達與作品的主題相得益彰,共同構築了林奇獨特的藝術世界。一張塗成血紅色的女人的臉;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一具塗著藍色口紅被塑料布包裹的女孩的屍體;一張套著絲襪獰笑的醜陋而恐怖的男人的臉;一輛折射著幽暗的殘光賓士在清冷的公路上的汽車……這些早已成為林奇作品「招牌式」的鏡語。
在《我心狂野》中,火的意象反復出現,儼然成為了該片最為顯著的造型意象。在林奇卓越的造型追求下,火已經不單單是交代情節的工具,它不僅是重要的造型元素,而且已經成為導演表意抒情的重要手段。片頭,黑色的畫面逐漸疊出演職員表,黑暗中,出現了特寫鏡頭拍攝的一支突然劃著的火柴;緊接著,隨著片名字幕的疊出,一片熊熊燃燒的烈焰伴隨著濃濃的黑煙徒然闖入觀眾的視野,占據整個畫面。這是火的意象在該片中的首度呈現。總體而言,片中火的意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打火機、火柴的火苗,或者燃燒的香煙。這種情形在全片中共出現了六次,通常是伴隨著火柴點燃的摩擦聲,用特寫鏡頭拍攝的打火機的火苗或者劃著的火柴,緩緩引燃一支香煙,然後火柴緩緩燃燒,逐漸熄滅。採用文本細讀的方式,我們可以發現此類意象的共同特點:火柴、打火機以及香煙一般都是置於特寫鏡頭中,並且用升格鏡頭拍攝;火柴一般是突然劃破周圍的黑暗,開始燃燒;大都伴隨著畫外的火柴的燃燒聲響。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意象的火,可以視為生命沖動的象徵:雖然燃燒得短,但是它卻能在瞬間打破黑暗的控制和束縛,釋放出所有能量,直到熄滅——儼然是劇中主人公的抗爭精神的視覺呈現。從中,能看到無法阻擋的生命的升騰與悸動。另一類火的意象,則是通過勞拉或者塞勒的回憶的方式多次在閃回鏡頭中出現的大火:比如,全景鏡頭中,用升格鏡頭拍攝的一輛燃燒的小轎車在夜幕中翻滾著墜入懸崖;被大火吞噬的房間;引火上身拚命掙扎的勞拉的父親……這里,火不僅是生命沖動的象徵,同時,火又是不可遏止、瘋狂蔓延的慾望的喻像,烈火可以吞噬一切、毀滅一切,那無邊無際、熊熊燃燒的大火,彷彿是死亡和毀滅的預兆。
音響和音樂在《我心狂野》中同樣是極為重要的構成元素。不論是烈火燃燒的聲音還是火柴摩擦和燃燒的聲音,抑或是人物的尖叫與呼喊,都很好地起到了營造氛圍、渲染環境,進而表達導演意圖的作用。本片的音樂也十分豐富,比如片頭的宴會上,背景音樂是較為輕松的爵士樂,當塞勒痛擊鮑比&。雷的時候,音樂驟然變為穿透力、震撼力極強的重金屬搖滾樂;在強尼被殺的一場戲中,背景音樂的構成始終動盪不安,渲染了一種恐怖的氣氛;塞勒和勞拉在曠野里起舞時,背景音樂是激憤昂揚的搖滾樂,此時鏡頭緩緩上升,並且對准了遠方一片夕陽和廣袤的曠野,音樂非常自然地轉為細膩抒情的管弦交響樂,讓人回味再三。
三、「美國精神」:反抗與叛逆
同樣是表現暴力與人物瘋狂絕望的內心世界,林奇不像另一位同樣是以展示暴力而聞名的日本導演北野武那樣——僅僅展現暴力的結果,而是以少有的熱情和耐心把暴力的整個過程擺在觀眾面前,並且以這樣一種直接和極端的方式讓觀眾體會到世界之混亂與狂暴。事實上,林奇與北野武的區別可以看作日本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區別。
在《花火》中,北野武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裹挾著暴戾的內斂與含蓄,這正是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性格:當阿西在車里猜撲克牌時說出「曲奇餅」的時候;當一輛路過的汽車破壞了兩人的合影,阿西推開了妻子伸過來的手臂的時候;當然還有影片的最後,阿西夫妻訣別的一場戲,當聽到妻子只說了一句「對不起,謝謝你」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日本人表達他們感情的方式——這就是他們的愛情和浪漫。
而我們在《我心狂野》等林奇的作品中看到的,則是美國人的精神與民族性格。美國人性格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們骨子裡那種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以及那種與生俱來的叛逆。導演借塞勒之口說道:「它(指蛇皮夾克)是我的信仰與個性的象徵。」熱情洋溢而又放盪不羈的塞勒和勞拉在逃亡的路上,不停地聽搖滾樂、跳舞、做愛。一次,在行駛的公路上,勞拉打開收音機,聽到的無一例外——不是槍殺就是強暴,忍無可忍的勞拉和塞勒跳出車外,此時攝影機逐漸上升,在拉開的大全景鏡頭中,伴隨著一陣令人激昂振奮的音樂,兩人在廣闊無垠的西部曠野中瘋狂地跳起舞來。在他們身上,導演讓我們看到了美國人特有的熱情與反叛的個性,這是一種原始的、內在的生命沖動。片中的塞勒和勞拉還沒有被這個世界同化,或者說,他們是在以不懈的抗爭來擺脫加於自己身上的種種束縛和壓制,他們敢於為了自己的自由與任何壓制其理想的東西做毫不妥協的斗爭。
塞勒和勞拉就是這樣兩個被導演賦予了「美國精神」的人物:他們雖身處邪惡(以瑪麗塔、桑托斯、鮑比為代表)的包圍之中,卻從未放棄對個性和自由的追求,而是對邪惡勢力愈加疾惡如仇。無疑,林奇在這對叛逆的戀人身上寄予了自己的希望。《我心狂野》的結尾處,已經決定與勞拉分手的塞勒,在幻覺中受到《綠野仙蹤》里女巫的指引,再次回到勞拉的身邊與妻子、兒子團聚。雖歷經波折,他們最終克服惡的力量並得到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可以說,塞勒和勞拉的勝利其實是「美國精神」的勝利。
另外,《我心狂野》還是一個「原型」蘊涵相對豐富的電影文本。眾所周知,20世紀以來,西方文論史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即西方的文學藝術和人文科學出現了一種回歸原始的傾向。由於弗雷澤、榮格、弗萊等人的努力,起源於當代人對人類早期文化、原始思維以及人類共同的心理結構研究的神話原型批評一躍成為當代西方文藝批評中的顯學。「原型批評」的重要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原型是人類早期生活的遺跡,是人類心理活動的基本範式,它超越了時代與民族,是人類共通的心理結構,並且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方式傳承和延續下來。榮格進而分析了眾多的原型,比如力量原型、英雄原型、魔鬼原型、救星原型、大地母親原型、巨人原型等。
在,《我心狂野》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些「原型」:最明顯的便是魔鬼原型,不管是內心陰暗險惡的母親瑪麗塔,還是心狠手辣的毒販桑托斯、雷迪爾,不管是瑪麗塔指使的打手鮑比&。雷還是淫惡的鮑比&。佩魯,無一不是魔鬼/邪惡的「原型」;再比如,母親瑪麗塔與勞拉的母女關系,不由讓人聯想到類似白雪公主與其後母的原型關系:勞拉單純、美麗、善良,一心追求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但是她就如同童話里的白雪公主一樣,是柔弱無力、受到傷害並且是需要被拯救的對象;而她的母親瑪麗塔則如同童話中的後母一樣:歹毒、邪惡,對白雪公主心懷妒忌並竭盡迫害之能事;而另一個主人公塞勒則可以被視為「英雄原型」:在一個充滿混亂、邪惡、暴力的世界,面對強大的邪惡勢力,英雄總是能夠挺身而出,與之做堅決的斗爭,並且最終拯救弱小者。無疑,片中的塞勒就是這樣一個英雄的原型。
西方文論史上「原形批評」的集大成者,加拿大學者弗萊認為,原型是構成人類文學整體經驗的一些最基本因素,他進而把「原型」劃分為三大意象群:即神啟的意象、魔幻的意象、類比的意象。在《我心狂野》中,神啟的意象、魔幻的意象都有所體現:片中多次出現《綠野仙蹤》里的女巫的形象,她如同神一樣,總能在關鍵的時刻出現,並且給主人公以啟示——正是在她的指引和鼓舞下,塞勒和勞拉終於團聚;魔幻的意象是一個「痛苦、愚昧、廢墟、墮落的世界」,而林奇在《我心狂野》中所要著力營造的正是這樣一個充滿
不好意思,其他兩部有些困難
Ⅳ 我的美國心中弗蘭迪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拍的嗎
搜查了很多資料,從現在能找到的來看,電影就是按照真人真名拍的傳記電影,主人公就是現實里的費雷迪斯泰因馬克。
維基網路有關於弗雷迪斯泰因馬克的生平介紹,和電影中基本一致,照片和電影里最後的照片也是一樣的。另外還查到費雷迪斯泰因馬克的官方網址。關於他的傳記體小說《Freddie Steinmark:Faith, Family, Football》作者是前隊友,也就是電影中和他一起的鮑爾。
另外還查到一花絮,弗雷迪和女友琳達訂了婚,但未等到結婚就去世了,後來琳達結了婚有了女兒,並且她的女兒還出演了電影中的護士。
Ⅵ 電影簡介..
一邊看逃出生天一天寫評論,這片子太變態了本來我以為是模仿電鋸驚魂拍的,但看了一會。。。媽的真的是逼我罵人。一上來就把結局給演了,那女的把自己暴了!這片子是一天一天的演。
第一天那個男的把刀片塞到女的肚子里,把傷口縫上,關到一個類似棺材裡。
第二天給她放出來,她在一個叢林里,因為肚子里有刀片,所以每走一步都疼痛難忍,肯定比胃痙攣疼,我胃疼的時候就直不起腰走,她更誇張,每走一步都慘叫。
第三天把她脖子綁在樹上再讓她腳底下踩個木頭樁子,給了她一個尖頭的棍子,她醒了看見正前面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不過已經死了很久的臉上都有屍斑的女的,旁邊的地上還有腸子什麼的。那女的下定決心用尖頭棍把肚子上的傷口挑開,看到著的時候我都起雞皮疙瘩了,手心都有冷汗。接著說劇情,她把傷口挑開後用手在肚子里找刀片,把傷口都豁大了,腸子都出來了,而且感覺特真。最後她成功把繩子割斷,但腸子也都留出來好多。。。那個變態殺手出現了,和以往看到的變態都不一樣,這個男的感覺還挺英國紳士的,帶了個牛仔帽不像個壞人。顛覆了我以往的認識!
這是第四天了,那個男的給她縫好了傷口。
第五天她醒了,腳被鐵鏈鎖在了樹上,那個男的給她做飯吃,還要和她成為一家人,看到著我又明白了,美國恐怖片經典劇情,肯定那個男的有童年陰影,不是被強奸(男的也有可能別強奸吧。。。)就是被虐待,要不就是生在個亂倫的家,總之就是一個不幸的童年或者婚姻,導致性格扭曲,想找個人陪他生活,但由於性格已經嚴重扭曲所以。。。操惡心!那個男的讓他刷鍋,女的偷了他得刀,但被發現了,在她脖子上有加了把鎖。
第六天,平靜的一天。
第七天,那男的盯著那個女的睡覺。。眼神很色!那男的盯著那女的洗澡,眼神依然很色。。。看到這我不禁要問這還是恐怖片嗎!!!得勒,那女的開始色誘那個男的!我現在開始同情這個男的了。。。但看到那個女的痛苦的表情我又開始同情那個女的。。。
第八天,倆人睡了一晚上,女的已經能跑了,能殺他卻不殺他,就把他小腿筋給劃了。。。這不是給自己逃跑找不自在嗎!快跑吧大姐,我吶喊了都快!!別哭了。。。完蛋男的來了,讓你不跑呀!!崩潰!腿被那男的踩折了,讓你剛才同情那變態!!!!操!骨頭都出來了!女的已經知道自己女兒被殺了。
第九天,女的完全沒了求生慾望,想死了。自己接骨呢。。。慘叫,不停的慘叫!一覺醒來男的又變回溫柔紳士幫她接骨。。。真恐怖,男的又用同樣的方法弄到一個女的,往肚子里縫刀片呢!
大爺的,怎麼突然就變到了第十六天!後來逮的女的像驢一樣的哀號,誰聽得都煩。
第十七天,還在叫喚!煩了,連第一個女的都煩了!個人感覺變態殺手動了惻隱之心。但。。事實是被那個男的把舌頭給割出來了。不過覺得後來那女的也活該,讓你老叫喚,還叫喚一晚上,不載了你就是好事!
第二十天,沒了舌頭就都老實了!
第三十九天,這三人你耕田來我織布,還過上小日子了!片子還有20分鍾就完了。。。突然發現沒舌頭的女生的鞋好像在哪裡見過!好像叫kiss什麼的牌子!這片子還挺緊跟時尚的。兩天沒人都說話,我都以為我音響壞了!
第四十天,輪到無舌女偷刀了,看來這都是男的慣用的伎倆!為了測驗忠誠度.
第四十一天,無舌女偷襲了男的,成功了可又沒斬草除根…死了吧!笨蛋。都什麼時候了還講什麼仁慈!挨了一槍and一頓暴打,死都沒死踏實!還有15分鍾!第一個女的已經逃走了,但她知道自己拖著病腿跑不遠,所以又回來了。我以為她已經沒有逃走的信心了,其實她是想回來把那個男的殺了。不錯!真的是很堅強!那個男的回來了,變了一副嘴臉,向那個女的跪地求饒。。。男的是怪胎吧。怎麼打都打不死!腦袋已經暴了!姐們別用棍子了,換槍吧。來兩槍,看你死不死!!電影只剩8分鍾了,變態好像已經死了。。。女的發現了一個小木屋,裡面竟然是她女兒!!活得!!不過那個木屋被放了機關,女的拚命撞門觸動了機關,把臉給砸爛了。。。操。。。電影結束了。。。我還一臉的茫然!和開始的結局不一樣呀!是我傻了還是導演編劇吃屎了!
得了1:27了。。。睡覺了!
Ⅶ 電影《勇敢的心》講述了什麼內容
鏈接:
該劇以國文教員佟家儒為中心,講述了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在抗戰年代裡從對戰事的漠不關心到逐漸運用自己的智慧對抗敵人,最終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故事
Ⅷ 美國影片美麗心靈的簡介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傳奇故事,今天納什繼續在他的領域中耕耘著。
1947年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羅素-克洛飾,Russell Crowe)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並研究數學。這個"神秘的來自西弗吉尼亞的天才"並沒有上預備班的經歷,也沒有遺產或富足的親戚資助他進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頓最具聲譽的獎學金證明他確實屬於普林斯頓這個團隊。
這對納什或是對普林斯頓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優雅的社會交際他根本不屑一顧,上課也提不起什麼興致。他整天沉迷著的只是一件事: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他深信這才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
普林斯頓的數學系競爭十分激烈,納什的一些同學也十分樂於看到納什的失敗。但是,他們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無意地慫恿他當個偉人。一個晚上他與一些同學在當地灑吧娛樂,當時他們對一個熱情的金發碧眼女人的反應引發了他的靈感。當納什觀察著這些競爭對手時,常常在他腦海里醞釀的想法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他隨之撰寫出了關於博奕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這個已經被人們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變得陳舊過時了,納什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改變。
納什後來獲得了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工作,這可是一個眾人覬覦的工作,但是他對這些並不滿意。科學曾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獲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冷戰盛行,納什渴望在這場新的沖突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他的願望得到了實現,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徹(William Parcher,埃德-哈里斯飾,Ed Harris)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破解敵人的密碼。
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耗神的工作中。在這里,納什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挑戰,但是這次的挑戰卻是來自光彩照人的艾麗西亞-拉迪(Alicia Larde,珍妮弗-康奈利飾,Jennifer Connelly),一個物理系學生,她向納什引入了一個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的觀念----愛情。
不久,納什和艾麗西亞結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訴她他正在為帕徹所從事的危險項目。這項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後果將不堪設想。納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這項工作深深地迷住了,並最終迷失在這些無法抵禦的錯覺中。經診斷,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納什的遭遇讓艾麗西亞嚇壞了,她掙扎在被毀天才愛的重壓下。隨著每一天都似乎會給他們帶來新的恐怖,這對令人羨慕的伴侶已失去了當初讓人羨慕的份兒。但是艾麗西亞仍然在她愛著的男人身上發現了他的超凡魅力,這也是支撐她對他承諾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的感動,納什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斗爭。
謙卑的納什目標很簡單,但要實現這些目標卻是難上加難。處在病魔的重壓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興奮的數學理論所驅使著,他決心尋找自己的恢復常態的方法。絕對是通過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繼續進行著他的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Ⅸ 《勇敢的心》的電影簡介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斗爭中犧牲了。幼小的他在伯父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
光陰似箭,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蘇格蘭貴族羅伯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殺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英王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英王匯合了愛爾蘭軍和法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倍受打擊。
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了陰謀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羅伯對父親的詭計感到怒不可遏,華萊士終於被判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所有人。幾星期後,在受封時,羅伯高呼前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遺志對抗英軍。
Ⅹ 電影超體簡介
《超體》,又名《露西》,是一部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好萊塢知名女影星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超體簡介,供大家參閱!
電影超體基本信息
《超體》,又名《露西》,是一部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好萊塢知名女影星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該片在中國台灣台北取景,綜合美國百老匯影星摩根·弗里曼,韓國知名名演員崔岷植等。影片於2014年7月25日在北美上映。
《超體》講述一個年輕女人被迫變成毒販,然後這種毒品傾入她自己身體,反而給了她超於常人的力量:包括心靈感應、瞬間吸收知識等技能,讓其成為一名無所不能到“女超人”。
電影超體劇情簡介
25歲的露西(斯嘉麗·約翰遜飾演)是美國公民,在台灣台北市生活和工作。她受到男友的欺騙,淪為運送毒品的“毒騾”,而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是韓國人張先生(崔岷植飾演),他是一名黑幫大佬和毒梟。一次,露西把裝有天價新式毒品CPH4的箱子交給張先生。露西目睹她的男友被殺害,之後她也遭監禁,CPH4被手術縫進了她的腹部。露西和其他三名毒騾一起要把毒品運到歐洲。
然而露西由於腹部被人踢傷,毒品包裝袋破碎滲入到她體內的器官和血液。不過,露西非但沒有死亡,反而發現自己的體能和智能都在葯物的作用下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從而擁有了心靈感應、心靈遙感、心靈時空穿梭等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而且她能夠控制讓自己感覺不到疼痛。她成了一個不可不扣的女超人。
在輕易殺死綁架者並逃脫之後,露西去醫院取出了她體內的毒品包。從醫生口中,露西得知了這種葯物的原理以及副作用。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在無止境地強大,露西回到了張先生的賓館,抓住他,殺死保鏢,並且從張先生的大腦中獲取了其它三名毒騾所在位置的信息。露西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自己體內的毒品,聯繫到教授塞繆爾·諾曼(摩根·弗里曼飾演),此人或許掌握著不讓露西被葯物殺死的關鍵。
露西坐飛機來到巴黎,聯系當地一名叫做皮埃爾·德爾里奧(阿莫爾·瓦科德飾演)的警察,來幫助她尋找其他三包CPH4的下落。在飛機上,露西喝了一口香檳,身體卻在葯物的作用下急劇惡化,而唯一能夠保住她性命的方式就是服用更多的CPH4。與此同時,露西運用超能力遠程式控制制了一群武裝警察和張先生的黑幫成員。
在德爾里奧的幫助下,露西找到了其餘的CPH4。在諾曼教授的實驗室,露西吐
露了她關於時間與生命的感悟,並聲稱其實是人性扭曲了人對世界的感知能力。最終,餘下三包CPH4也被注射到了露西的體內,她的身體變幻出一種黑色的物質,在整個實驗室飄散,最終形成了一種無形無狀的次時代超級電腦。她穿梭時空回到過去,和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對話。
正在這時,張先生和他的手下來到實驗室,並且用槍抵住了露西的頭部。他按下扳機,然而這時露西的超能力達到了百分之百,瞬間消失。露西的聲音解釋這一切:世間萬物都是一體的,而存在只有通過時間才能證明。
露西消失了,留下來的只有她的衣服以及一台黑色超級電腦。這時德爾里奧趕到實驗室並且開槍打死了張先生。黑色電腦最終化解為灰燼,但諾曼教授從中去取出了一張黑色,巨大的閃盤。德爾里奧的手機收到了一條簡訊,是露西發來的“我無處不在”。電影的結尾響起了露西的畫外音:“生命是在10億年前被賦予給我們,現在你知道能用它做什麼” 。
電影超體影片評價
該片在影院觀眾評分(Cinema Score)中收獲了“C+”的評分,爆米花指數觀眾喜愛度為53%,觀眾口碑較差。媒體影評方面勉強及格,爛番茄網站收錄121家媒體評論新鮮度達到58%,平均分5.9。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40家媒體平均分給出61分。
正面觀點
雖非改編自任何一部漫畫,但《超體》卻堪稱長久以來最棒的漫畫式電影,它結合了呂克·貝松的經典與昆丁·塔倫蒂諾的瘋狂,而且帶有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和泰倫斯·馬利克《生命之樹》在視覺上的神秘性。(《奧斯汀紀事報》評)
影片情節大膽,視覺冒險,雖時而搞笑,卻從不拖泥帶水,總體非常抓人。90分鍾的電影,百分之一百的娛樂。(《華爾街日報》評)
在約翰遜小姐的助力下,貝松的娛樂感持續運轉。他人可能是一個混蛋,但他確實也是一個可靠的藝人。(《紐約時報》評)
《超體》選擇斯嘉麗·約翰遜來扮演一位快速進化的強大英雄是個完美的選擇,電影作為時髦的動作片顯得既炫目又荒.唐。(《今日美國》評)
電影的結尾部分變得徹底的混亂不堪,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愚蠢又有幾分魅力。(《衛報》評)《超體》將成為呂克·貝松執導所有影片中“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澳大利亞人》的影評人Michael Bodey評)
斯嘉麗-約翰遜對於這樣的角色駕輕就熟,影片充滿了呂克-貝松最典型的視覺風格和哲學理念,有趣而充滿力量。(《村之聲》評)
影片的邏輯連貫,充滿了非常絢麗的想像力,約翰遜是獨一無二的女主角,她的存在,為觀眾貢獻了一個永恆的幻想對象。(Orange County Register評)
《超體》是這個夏天最酷、最有趣、最具智慧的動作電影。(《時代》雜志評)
負面觀點
影片輕率地從《2001太空漫遊》、《黑客帝國》以及日本極道電影中吸取元素後,變得裝飾過度、非常不平衡、到最後淪為一部令人泄氣的作品。(《綜藝》評)
當一切都變得有可能,就沒什麼能讓人感到急迫或者具有戲劇性,電影也轉變為數碼特效和大量殺戮戲份的混合物。(《芝加哥論壇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