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美國榨取老人養老金電影

美國榨取老人養老金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35:06

Ⅰ 求一部電影(美國的)

<贖金風暴>
導演: 朗·霍華德
主演:梅爾·吉布森
蕾妮·羅素
加里·辛尼斯
戴爾里·林多
莉莉·泰勒
里夫·施雷伯
故事內容:
航空公司總裁梅湯姆的愛子桑恩在一次科技展覽會上被人綁架走。 歹徒向湯姆勒索200萬美金並恐嚇他不準與警方聯系。無奈中,在妻子的要求下,湯姆還是秘密請來了聯邦調查局的一個辦案小組。 湯姆猜想其子的被綁架與他過去的行賄事件有關,其實不然,桑恩落入的是純粹為了榨取錢財的一夥歹徒手中,而其首領卻是一個披著警探外衣的名叫沙占士的人。正當湯姆他們焚心似火的時候,歹徒打電話給湯姆,要其隻身攜款到指定地點會面。令辦案小組驚訝的是,歹徒們技藝不凡,竟然破壞了對湯姆進行追蹤的電腦網路。狡猾的歹徒不斷變更交接地點,被牽著鼻子走的湯姆最終來到一個河道口,不料被歹徒劫錢而去。正當危急之時,聯邦調查局的直升機突然來到,歹徒高比被擊倒,而其同夥卻僥幸逃脫。其實,湯姆並不想讓警方出動大批人員,他們的到來反面使湯姆想獲知愛子下落的希望再度成為泡影。 失去一個同夥的歹徒們更加瘋狂,他們再次威脅湯姆並約定交款地點。而更令湯姆惱火的是,其子被綁架的事已不脛而走,每天總有成群的記者堵在他家門口捕風捉影。經過數次波折,湯姆漸漸確信即使他交了巨款,失去人性的歹徒還是照舊會殺了桑恩。因此,他毅然改變計劃,來到電台, 向公眾表明將把原先的200萬贖金當作通緝罪犯的懸紅並發誓不抓到歹徒決不罷休。湯姆孤注一擲的行為令其妻和辦案小組的成員大為不解,而綁架其子的歹徒們更是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不久,憤怒的湯姆把懸紅再加了一倍,這更令歹徒們尤其是匪首沙占士誠惶誠恐。他屢次通過電話威嚇湯姆,但堅強的湯姆誓不妥協。不久,歹徒們內部也起矛盾,陰險狡詐的沙占士對其手下趕盡殺絕,但自己也被同夥開槍擊傷。警察們聞槍趕來,沙占士將計就計,謊稱自己為救小桑恩而受傷,他因此成了英雄人物並被湯姆誤認為是其子的救命恩人。 沒過幾天,傷未痊癒的沙占士來到湯姆家索要懸紅,但其口音卻被脫險的桑恩辨出。兒子驚恐的面容被湯姆察覺,而狡猾的沙占士也發覺提防一手的湯姆開給他的是一張假支票。貪財的沙占士用槍威逼湯姆與之去銀行取款,而此時,警方已懷疑沙占士的身份並開始圍捕他。拿到錢財的沙占士瘋狂逃竄,湯姆緊追不舍。正好警方趕來,最終,天網恢恢,歹毒的沙占士因拒捕而被擊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_-ewnZMyHo

Ⅱ 一部美國電影,講一群警察貪污養老金,殺害男主角好友,並嫁禍給男主角,最後男主角在總部

中文名: 王牌對王牌
外文名: The.Negotiator
其它譯名: 談判專家
出品時間: 1998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F·加里·格雷
編劇: James DeMonaco
類型: 驚悚,劇情,動作

主演: 塞繆爾·傑克遜/,凱文·史派西,大衛·摩斯,朗·瑞弗金,保羅·吉亞瑪提
片長: 140分鍾
上映時間: 1998-7-31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Ⅲ 你好,偷取老人的養老金賭博算犯法嗎

賭博本來就是違法的事,又是偷取老人的養老金來賭的,就罪加一等,會以盜竊罪及聚眾賭博罪論處。

Ⅳ 第十七章    害生於恩, 恩生於害

[原文]: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翻譯]:

恩利過度產生傷害,而適度傷害反而有好處。

人(主體)與人(他人、社會)、與物(自然客體)之間的恩利與傷害關系也是如此,隨時空變化而變化。

〈筆者感悟〉:

人(主體)與人(他人、社會)、與物(自然客體)之間的恩利與傷害關系

有兩種可能情況:(一)、本來看似恩利的事情可以轉化為有傷害的結果;(二)、本來看似有傷害的事情可以轉化為恩利的結果。

    塞翁失馬的故事:

淮南子中記載的一個寓言故事,戰國時期,在西北某個要塞附近住著一個老人,他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都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

老人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鄰居聽了他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不是壞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這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老人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身長蹄大,嘶鳴嗦亮,彪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憊。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從馬背上跌下來,掉斷了腿。鄰居聽說,又紛紛來安慰。

老人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不久,匈奴兵大舉人侵,青年人被應徵人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人伍的青年都戰死了,惟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馬的故事說明,世事多變,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因此人們應當從事物的變化之中保持平常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一時的好壞和自己一時的得失,而或大喜或大悲。避免玩物喪志,在無盡的慾望中保持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滿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個人不能改變環境時,我們就應該怒力適應環境。要自知自明,面對浩瀚的宇宙大自然環境的運動,個人的能力是顯得微不足道,而順從適應客觀環境的規律也許看似是種「約束」,但也許未嘗不能從中獲得一種「自由」。由於人們對客觀實在環境的相對「無知」或信息不對稱,在生活中並不會總是遵從某一個人的願望發展事事稱心如意,因此,改變隨時可能發生,但積極地面對改變並及時作出正確的反應,才會讓你有更好的選擇。

(一)對自身身體本我的過度「善待」從而引起傷害。

《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這正是:「恩惠之極受之不過,物極必反害生之。」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個故事。

(1)性生活是人類美好的體驗之一。對於動物來說,盡管這個行為算不上多舒服,但它們依然熱衷於此。與時常思考生命意義的人類不同,大多數生物的終極生存目標就是繁殖。留下更多的後代,是它們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不過,繁殖雖然是正經事,可也不能做的太過火了。縱欲過度是不好的,會有一些惡性的後果——比如,對於這些束帶蛇來說,太亢奮,容易死的早喲。

在冬眠了超過八個月後,束帶蛇們逐漸從冬眠中蘇醒。對於他們而言,睡醒之後的頭等大事,除了吃之外,就是盡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然後產下自己的子嗣。不只某一條雄蛇這么想,全天下的束帶蛇都有這個覺悟。

熱衷於此不斷進行交配的蛇主要是雄蛇,雌蛇的情緒通常比較冷靜。和那些精蟲上腦的雄蛇不同,雌蛇一般只會進行一兩天的交配。而剩下的時間,它們則在努力躲開雄蛇沒完沒了的糾纏。

這種龐大的性愛狂歡雖然讓雄蛇過了把癮,但它們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早衰。據研究顯示,雄蛇染色體兩端稱為端粒的部分顯著短於雌蛇——這是衰老的標志。為了在龐大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留下自己的後代,這些雄蛇幾乎是燃燒生命來交配的。雄蛇的平均壽命遠短於雌蛇,可能也是它們「燃燒生命」的後果。

(2) 從醫學上講,「樂」之「極」意指狂喜。古今中外因獲恩利而生傷害導致樂極生悲的實例不勝枚舉:范進屢試不中,當他真的中舉了,獲得「皇恩」,卻因此過度高興瘋了;

程咬金90壽辰時,回首往事,思緒萬千,十分激動,結果樂極而暴亡;岳家軍中的大將牛皋活捉了金國四太子、侵宋元帥金兀術後,喜極大笑,最後也因樂暴亡。三國時蜀將趙子龍,百戰沙場,未曾受傷,可是在慶功宴上,竟死於大笑之中。古代希臘有位老人名叫蒂亞高拉·德羅特,一次,他的3個兒子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同時獲得了冠軍,蒂亞高拉在運動場上狂蹦,大笑著與3個頭戴桂冠的兒子熱烈擁抱,卻突然氣絕而死;古羅馬喜劇詩人菲利庇德,多次在詩歌大賽中受挫,在他詩人生涯的最後時刻,出乎意料地獲得夢寐以求的成功,晚上卻因興奮過度窒息而死去。

中醫學認為,喜樂的情緒與心的聯系最為緊密,樂極首先會影響到心的功能。《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臨床上,樂極對心的損傷常使人表現出心緒不寧、坐卧不安、失眠多夢、健忘失記等一系列症狀來,乃至出現精神錯亂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主管快樂和痛苦功能的兩個神經中樞,它們是緊密相連的近鄰,相互之間的距離不足半毫米。平時它們之間互相配合、互相約制,共同控制著人體情緒的平穩。當快樂或痛苦中任何一方的刺激表現出強烈時,就會越過邊界騷擾到對方,使對方的功能表現出興奮來,出現高興過度的人反流眼淚。這種刺激越強烈,給對方造成的影響也越大,樂極生悲的事自然就發生了。研究證明:超出正常范圍的快樂情感造成的強烈刺激,能導致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和血管調節功能的失常。人在高度興奮時,脈搏可由每分鍾60次增加到120次,收縮壓可從120猛增到200毫米水銀柱。使人的顱內壓升高,這些變化如發生在原有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人尤其是在老人身上,就會在體內掀起軒然大波,引起陣發性心動過快,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肌梗塞、腦溢血而死亡。

當遇到老年得子、久別重逢、中彩巨獎、事業意外成功等等特別使人高興、激動的事件時,首要的是安定情志,保持情緒穩定,盡可能淡化強烈的情緒沖動,心理暗示自己「別太高興!」同時,把喜事告訴親朋好友,使過於積聚的興奮情緒得以分流和宣洩。

(3)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戰國時,齊威王經常通宵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楚國乘機出兵進攻齊國。齊王派淳於髡去趙國請來救兵,才解了齊國之圍。

在慶賀淳於髡搬兵有功的宴會上,齊王問淳於髡喝多少酒才會醉?淳於髡回答說:「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齊威王不解其意,又問道:「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麼能喝得了一石呢?」

淳於髡想藉此機會規勸齊威王不要通宵飲酒,於是就委婉地說:「道理是這樣的:如果大王賞給我酒,在喝酒的時候,大王坐在我面前,法官站在我旁邊,御史站在我後邊,我就感到恐懼,喝上一斗也就醉了;若是在民間,不分男女坐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游戲,喝上八斗也不會醉;假如到了夜裡,主人把我留下,無拘無束地坐在一起,這時喝上一石,也不會醉。所以古人說,酒喝到了極點,就不能遵守禮節,人快樂到了極點,就會發生悲哀的事情。」

齊威王聽出淳於髡是在諷諫自已,從那以後就不再通宵飲酒了。

(二)從對他人或社會的角度。

(1)在《莊子。應帝王》中有一個故事: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渾沌。儵與忽常常相會於渾沌之處,渾沌款待他們十分豐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報答渾沌的深厚情誼,說:「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視、聽、吃的呼吸,唯獨渾沌沒有,我們試著為他鑿開七竅。」他們每天鑿出一個孔竅,鑿了七天渾沌也就死去了。

(2) 比如說,小孩在學校上學,原來說好的是由奶奶去接回家的,但後來父親下班早了剛好路過,就去接放學的孩子了。可是又沒有告訴孩子的奶奶,結果讓孩子奶奶白跑一趟。

(3) 一位高中生在上學路上,突然,看到下水道的井蓋開著,怕有人掉進去,就好心的給蓋上了,但結果裡面有維修工。

(4)對孩子的寵愛過度,導致孩子對父母的思想依賴從而引起獨立能力,甚至反而害了他(她)去辯別社會道德的是非,走上犯罪的道路。

例子:1、 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說的是中國古時候,有一個從小被母親溺愛嬌慣的少年,臨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親的奶,他媽媽解開衣襟喂他,這少年一口把母親的奶頭咬下。這位少年把母親的奶頭咬下,是恨母親的溺愛嬌慣害了他。

2、 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主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偷竊的少年犯被當場捉住,犯縛了雙手,被牽到劊子手那裡。疼愛孩子的母親跟在後面,捶胸慟哭。兒子回轉身來,說要對她說句心裡話。母親走近去,想不到卻被兒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罵兒子大不孝,犯了罪還不夠,又把母親的耳朵咬下來。那少年犯說:「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學的寫字板拿去給你的時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於膽子越來越大,被牽去處死呢!」

3、 《古今譚概》一書中有一個寓言故事,翠鳥為避免災禍,開始把窩築在樹的高處。孵出小鳥以後,它很喜愛,生怕小鳥從高處的窩里掉下來摔死,於是把窩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鳥身上長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愛,越發怕小翠鳥摔下來,又一次向下移動鳥窩,移到離地面很近的樹杈上。這樣,翠鳥放心了,然而當路過樹下的行人發現小翠鳥時,稍一舉手便把小翠鳥掏走了。

4、 巴爾扎克筆下又這樣一個故事,麵粉商人高老頭十分嬌慣女兒,他把大部分財產作了陪嫁,讓女兒擠進商流時候,過貴婦人的奢侈生活。為使女兒們快活,他替女兒的情人還了債,幫助女兒與人通姦。可是,出嫁後的女兒們,在榨取了父親的最後一點養老金之後,就把他當著榨幹了的檸檬一樣,無情地拋棄了。

5、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就是溺愛!

(三)下面我舉兩個關於人類與自然生態系統,害生於恩的例子: 

(1)、 比如,龍爪槐是常見的園林植物,而它的嫩枝、花莖上常常可見到大量的蚜蟲。蚜蟲是一類機會主義的昆蟲,喜歡在植物幼嫩部位上取食。如果植物的狀況發生變化,蚜蟲便為長出翅膀飛離,尋找新的合適的植物或部位。因此,它通常不會在槐樹的老葉上出現,而樹的營養或生長主要依靠這些葉子。這些當年生長、下垂過度的枝條,在冬季被園林工人修剪掉。因此,蚜蟲的取食不會對槐樹的生長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相反,蚜蟲的取食抑制了嫩枝的生長,使樹木生長更健壯,同時也減少了冬季修剪的工作量。另外,這些蚜蟲可以培育很多天敵昆蟲,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        如果我們不允許這些蚜蟲的存在,採取噴灑化學農葯的防治措施,結果更糟。噴葯並不能把所有的蚜蟲殺死,可是很容易把蚜蟲的天敵殺死。天敵大量減少,蚜蟲的發展更為順利。蚜蟲分泌的蜜露(實際上為蚜蟲的排泄物)本可由螞蟻處理,但殺蟲劑把螞蟻也殺死了,蜜露只有滴在下面的枝葉或地面上。由於蜜露營養豐富,最後會長出黑乎乎的黴菌(長在植物上的稱為煤污病),植物或環境更為臟亂。        因此有些害蟲是人為造成的。由於我們對昆蟲了解不夠,採取了不科學、不合理的防治措施,出現了這種「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它們本來不是害蟲,由於我們人為干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害蟲。這種情形在生活中並不罕見。

(2)、關於宗教信徒的「拯救」與「放生」行為。

有一篇小說《沉沒之魚》覺得挺有意思!所以轉過來給各位看看:

一位虔誠者向他的追隨者佈道:「奪取生命是邪惡的,拯救生命是高尚的。每天我保證拯救一百條生命,我將網撒向湖裡,撈出一百條魚,我將魚放在岸上,它們翻跳著,不要害怕,我告訴那些魚兒,我將你們救起,不至於淹死。一會兒,魚兒安靜下來,死掉了。是的,說起來很悲慘,我總是救的太晚,魚兒死了。因為浪費任何東西都是都是邪惡的,所以我將死魚拿到市場,賣了好價錢,有了錢,我可以買更多的網,用來拯救更多的魚!

看完這個故事,我是這么想的:往往事情就是這樣,有些人總是好心做壞事,這里的壞事不是指破壞性,是因為某種程度上的無知,將事情變得復雜化!

近年來,常有新聞報到在國內一些自然環境中發現一些「外來生物」,就是說這些生物並非本地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而是原先在國外被人作為「寵物」被帶回來的,它們與國內的生態鏈並不協調,相反,由於缺少剋星,而導致泛濫生育過量,從而以致原生態鏈環境系統遭到破壞。許多佛教的「善男信女」這種為了祈福而放生的行為,部分善信因欠缺指導,隨時「好心做壞事」,而導致過度的善行從而變成惡行,這正是「害生於恩」的體現。

(3)鹿和狼的故事

20世紀初,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有四千隻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凶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想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並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到那裡去消滅狼。

槍聲在森林中回盪。在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經過25年的獵捕,有數千隻狼先後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野獸(如豹子)也被獵殺了很多。

得到特別保護的鹿成了凱巴伯森林中的「寵兒」,在這個「自由王國」里,它們自由自在地生長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了十萬只。十萬多隻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在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

災難終於降臨到鹿群頭上。先是飢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著又是疾病流行,無數只鹿消失了蹤影。兩年之後,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到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

羅斯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殺的惡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護者!狼吃鹿看起來殘忍,卻維護著鹿群的種群穩定。這是因為,狼吃掉一些鹿後,就可以將森林中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森林也就不會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時,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而羅斯福下定決心要保護的鹿,一旦數量超過森林可以承載的限度,就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也就是說,過多的鹿會成為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

這與人們對狼和鹿的認識似乎是相悖的。童話中,狼幾乎永遠擔著欺負弱小的惡名。如,中國「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紅帽」的故事。而鹿則幾乎總是美麗、善良的化身。狼是兇殘的,所以要消滅;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護。羅斯福保護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據這種習慣看法和童話原則制定的。

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在大自然生態系統中,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或過於主觀去站在人類的立場上進行價值分析,判定其它生物的善惡,就會違背自然的生態平衡(自然之道),從而產生對身處其中的人類進行報復性的回饋,用佛家的說法就是人類在「造業」,即過度的背離了自然生態平衡規律去改造、征服宇宙自然,從而得到無形之手的「大道」以人類意願相負相反的方向運動,導致「惡有惡報」的「因果,」這不正也是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反者道之動」的體現嗎?道之動有強弱,人與天地萬物相處,如果過於強調「人定勝天」,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可以在「科技」的幫助下而沒認識到生態平衡規律「道」的制約,人類的能力就不可能更大發揮,每個人「個人自我實現」、全人類「社會自我實現」的理想就難以達到,馬克思的理想社會狀態~~共產主義社會,儒家的「世界大同社會」不僅僅只是人與人的社會系統中公平與效率,更宏觀上還要考慮到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公平與效率,這個公平就是在人類的人人平等的觀念上再進一步,即要有「眾生平等」的觀念,善待生命、善待萬物,遵重萬物各自的規律,而這種自然的效率與社會效率不同的就是,社會效率是人與人的協作互利,而自然的效率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人類要藉助自然之力和發展趨勢來發揮自身的勞動力使用價值。

可見,人對於某施加對象的過分施加恩惠可能會傷害他(她)或它,或者說同樣達到一個目的,會使自身要放棄更大更多的價值、成本。相反,適度的困難、災難、「傷害」(懲罰)卻會成為以後人生的教訓,使人意志更加堅強、獨立能力更好、心態更穩定……。成功更進一步。溫室里的花朵更加經受不起室外的風吹雨哂。

所以, 儒家亞聖之稱的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說,凡是成就大事者皆有過人之處,正視困難磨練,知恥後勇才可能先苦後甜、轉害為恩。下面是一些先苦後甜,知恥而後勇的名人事例。

(1)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裡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雖然很疼,有時候都刺出血了,但是這樣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2)孫敬是漢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而且視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里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

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常一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在房樑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粱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發拴在一起。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發,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後,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憤苦讀。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3)孫康自幼聰敏好學,但是家中一貧如洗,既沒有上學就讀的機會,甚至連在家裡擠點時間學習都不可能。因為他白天要幫家裡幹活,從早晨一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空閑時間。

孫康並不甘心就這樣服服貼貼當時間的奴隸,他覺得自己年紀輕,精力旺盛,只要有了學習的決心,總會擠出時間來的,於是,他開始利用夜間讀書,可是晚上讀書必須得點油燈,往往讀一個晚上的書,就要用去一燈油,而家裡那樣困難的經濟條件,一個月怎能買得起這么多燈油呢?孫康完全懂得這種困難,每當燈油燒干以後,他便靜靜躺在床上,在床上背書和默記書中的要領。

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三天兩頭下一場大雪。冬夜,孫康蓋著薄被正蜷縮在床上,面對著北風呼嘯的窗口又在背書。背著背著,突然發現窗口越來越明亮起來,他甚至懷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陽的時候了,等他披衣出門一看,原來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孫康心裡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一定也可以用積雪照著讀書吧。想到這里,他便捧起書跑到門外,一個人蹲在雪地里,借著積雪映出的微弱亮光來讀。孫康蹲在雪地里讀書,雖然身上衣衫單薄,但由於他專心致志,注意力完全進入書裡面去了,對於刺骨的寒風他全然不覺得,一直到了深更半夜,還在聚精會神地讀著。從這以後,只要有積雪,他就天天夜間去映雪讀書。雖然說:「窮人怕過三九天」,可是孫康卻盼望每年的冬天早點到來,盼望下大雪。

(4)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5)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報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6) 韓信是漢代軍事家、開國功臣。他年輕時家貧,被人瞧不起。有一次,一個青年人當眾侮辱韓信,說:「你雖然身高體大,喜歡佩帶刀劍,內心裡卻十分膽怯。」他還說:「韓信,若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我;怕死,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注視了這個人好久,然後就低下頭從這個人叉開的雙腿間鑽了過去,又爬著走了幾步。滿街的人都嘲笑他,以為他怯懦。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他召見了當時侮辱自己、讓自己從他褲襠下鑽過的那個青年人,提拔他做了楚國的中尉。韓信對各位文武官員說:「這個人是一位壯士。當初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不過殺他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因此我就忍耐下來,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7)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正是漢朝國勢強大,經濟繁榮,文化興盛的時候。十歲時,司馬遷隨父親至京師長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家學淵源既深,復從名師受業,啟發誘導,獲益不淺。大約二十歲,司馬遷開始外出遊歷。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正在寫史記的他後因為李陵辯護,被漢武帝以宮刑的奇恥,身體和心靈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8) 從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周星馳並沒有得到機會立刻從事自己摯愛的表演,而是被安排接棒好友梁朝偉,做了兒童娛樂節目「四三零穿梭機」的主持人,播出時間是下午4點半的冷門時段。周星馳在這里一待就是整整六年。對於一名立志成為偉大演員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痛苦的。



在此期間,周星馳看著梁朝偉接拍電視劇、電影,很快大紅大紫,自己卻做著並不喜歡的兒童節目主持人,無人喝彩不說,還要忍受別人的漠視、歧視。有位影壇大哥當眾說他「活得像狗一樣」,一位娛樂圈大姐大說他「你永遠紅不了」,一位好友說他「整天做白日夢,幻想成為大明星」。更讓人難堪的是,有一家報紙發表評論說,周星馳只適合做兒童節目主持人,不適合做演員。



面對諸般羞辱,周星馳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認認真真地把那張報紙上的報道剪下來,貼在自己的床頭牆上,以此來激勵自己,並發誓開創一番大事業。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靠著「無厘頭」的表演方式,周星馳成為擁有粉絲無數的喜劇大師。

    由以上故事。可見,要獲得巨大的成功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並正視這種代價,以上九個故事主人公或許正是因為在「逆境」中的磨難和歷練使他們更成功。

Ⅳ 60至70歲老頭拿著國家給的養老保險飄雞大家怎麼看

他拿著國家給的養老金去嫖雞,說明他的雞很飢餓……等他的雞嫖不動雞了,他就等死了

Ⅵ 美國電影,央視曾播出,劇情大概是一個黑人婦女得知自己患癌症後把自己的養老金全部取出,度假並碰到前老

終極假期

劇情簡介
人到中年的喬治亞·伯德(奎因·拉蒂法)對這點感受頗深,因為剛剛在醫院接受檢查後聽到了她一生中最可怕的消息: 她一向清晰靈活的大腦里卻長了個不該有的東東,這使得她本就不算精彩的生活更增添了一層厚厚的灰色調。而且,醫生也十分嚴肅地告知,她將時日不多。但這位心寬體狀的獨身女人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認為,這短暫的時間也將給她莫大的勇氣,去做自己曾夢想卻從曾敢做的一切事情。於是,一段美妙的「最後假期」即將開始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羞澀保守的喬治亞·伯德在一家商店上班,像年紀一樣不停增長的體重也給她找來不斷的麻煩,主要表現在很難和自己心儀的男人保持越來越緊密的關系。自然組成自己想要的家庭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不過,樂觀向上的喬治亞也能熬過一天一天的平凡日子。但突如其來的疾病噩耗卻大大改變了她往日低調的性格。憑借多年的省吃儉用而積攢下來的老本也統統「重見天日」,喬治亞准備將所有積蓄都拿出來,讓自己的在最後的假期里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天倫之樂。 大洋彼岸的歐洲諸國成了她度假的首選之地。法國的浪漫之都巴黎最終成了她的落腳點。超豪華的總統套房,紙醉金迷的豪賭之夜,令人垂涎欲滴的歐洲傳統美食,享譽世界的法國香水、時裝……儼然一副高貴富婆形象的喬治亞在這里風光無限。還有瑞士阿爾卑斯山的滑雪經歷更是令其無枉此生。但經歷了再次醫院檢查的喬治亞卻收到了她此生最大的喜訊……

Ⅶ 美國老人不靠自己的子女,晚年也一點也不凄涼,這是為什麼呢

老年人晚年的時候到底凄涼不凄涼,這並不是一句話的事。所謂的凄涼,只是一種個人的內心感受而已,而且並不應該以國別、地區或者人群的不同來劃分。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乾,家庭又是那種沒有人情味的,自己老了沒有人會管你的,老了之後的生活很悲慘的。當然了,也有存了一大筆錢,親戚都時常來往,退休之後混的風生水起的!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92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90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90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62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62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26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533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960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101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1070